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精品

合集下载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东校区)

东校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托物言志的咏物传统下,物与特定情感或人格象征逐渐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结合。

竹经霜不败、枝叶峭劲的自然属性,常被用以比喻不畏艰险、风骨倔傲的人格精神,竹也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君子”形象,获得经典化了的象征意义。

宋代诗人的咏竹之作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

然而,苏轼一些诗歌对竹的游戏性观照,是诗人对竹之诗意的新探索,体现了经典意象在个人化写作中的意义分化。

苏轼以游戏性的态度写竹时,以个人化的观照表现竹,探寻竹给人带来的幽默联想,体现出与正面托物言志相异的写作方式,于是竹在诗中的意义有所分化。

不过,虽然苏轼对竹的观照描写有许多私人化因素,但其精神内涵的底线并未被打破。

游戏性的写作,只是从各种角度使竹的形象更为亲切、生动、丰富。

对与竹相关的私人事件进行征用或影射,构成苏轼游戏性写竹的一个角度。

苏轼常在诗中用发生于个人生活中的真实之事作为“典故”,这种“典故”可称为“私典”。

宋人作诗以好用典故著称,典故是文化背景相似的士子所共有的知识,可根据学识领会。

私典则相反。

通常而言,诗人会以“自注”的形式标明来历,交待事实之本,若非如此,旁人则难解其意。

苏轼在咏竹诗中用“私典”咏竹,并不以对竹的描写本身为目的,而更看重借物所传递的绵绵情意。

不过,知名人物的“私典”会随着文字与事迹的流传而被众人分享,逐渐成为共有的知识,甚至成为后人诗中的典故,成为传承时代记忆的一种方式。

苏轼游戏性写竹的另一特殊视角,则利用了从自己的一首诗中发展出的逻辑,将“竹”和“饥”的联想勾联在一起。

这首诗如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理解这首诗中苏轼对竹的议论,必须注意写作的具体场景。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最近,大众传播领域的学术语言越来越像在恶搞:一会儿有人吆喝“孔子是丧家之犬”,一会儿有人叫喊“李白是古惑仔”;左边的场子在用京韵大鼓语言讲经,右边的场子在用单口相声语言说史。

一个劣质学术“秀场”,正在商品展销会的角落里悄悄地拉开了灰色的帷幕,试图与吴宗宪、小S争风吃醋,一较高下。

②与其说孔子是丧家之犬,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丧家之犬:它离家出走,自暴自弃,在娱乐文化的垃圾堆边东闻西嗅,四处溜达。

与其说李白像古惑仔,不如说今天的学术语言自身更像古惑仔:在街头扮鬼脸、吐舌头、哗众取宠,既挑战了“家长”的权威,又骚扰了过往的行人。

学术语言已经沦落到“古惑仔”和“丧家犬”的地步,暴露出传统学术思维方式的致命病理。

③既不能感受斗室里枯燥和寂寞的乐趣,又缺乏对学术语言自身应有的热衷和信念,更没有找到进入公众传播领域的有效途径或话语方式,于是选择“离家出走”,到街头去卖狗皮膏药,还制造了一种学术思想进入公共领域的幻觉。

这种思维放弃学术话语的理性原则,将它翻译成最时髦、最热门的“无厘头”语言,甚至不惜娱乐化(大话、恶搞、骇人听闻的新名词),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公众对话。

对此,公众惊诧不已——这就是学术?怎么越看越像初次登场的娱乐小明星滑稽、拘谨的业余表演?这种拙劣的方式,是学术思维中的小媳妇心态的表现:在强大的娱乐话语这个“婆婆”面前哆哆嗦嗦,并以模仿“婆婆”为荣。

④传统学术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大学讲堂、学术沙龙和专业杂志。

公众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一般的报纸和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或“公众论坛”。

民间话语的传播,主要是靠生活空间(饭局、客厅、酒馆、街道、广场),再加上今天的网络BBS等。

在新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过程中,单一的话语形态的孤立状态,没有对话和交锋,只会使它日渐枯萎。

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意象美学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

它以澄怀观照、寓物取象、心与象合的人文体验,注重人格立足、兴观群怨,比德观物、立象尽意的审美表达,传承了中国画的特色和中国文化的本源。

中国画通过立格、品物、返照、形神、心象五个层面将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以“思无邪”的艺术情感传达出来。

立格即品格,与真善、操守有关。

中国画的意象特征首先表现为立格,它以“诗言志”的方式追寻人生境界、强调人格纯真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品物是返璞归真,借意生象,以物状情。

品物又与格物相通,积与悟,悟与意,意与象再回归于品。

返照是自省,中国文化强调自我完善,如王阳明所提“知行合一”的理念。

形神是中国画的神韵所在,写形畅神,以意生境,也反映在老庄提出的“物我两忘”的人格中。

心象是关于修为与真善美的积淀,心象即心与象合,正如禅语有云“平常心,生智慧”,要求自己持有平常心并超越自我。

心象又是生活与艺术,人格境界与艺术语言的课题。

因此,中国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这对于中国画的创作极其重要。

儒家文化要求个体修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强调自我完善的人格。

从中国画笔墨内涵出发,儒家文化是以厚的方式来内化的,它要求人的思想、行为一以贯之。

人生命的进程就像泡茶一样,只有精神和心性的力量才能留存下来。

说到创作,这是一个厚积的过程,是一件审美而持久的事情。

中国画重要的一点应该就是审美。

一件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的感动,是因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所传达的人文境界,这种感动往往跟审美相关。

曾有一位禅师说:“这个树林沉睡了,只有流水声依然清醒,夜里的流水声,那是一刻不停向前流淌的岁月的声音。

”他讲到了时间的流动,空间和岁月、永恒与刹那的意义,思想在日常流动中沉积,心体在当下完善着自我。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J)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J)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B. 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C. 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D. 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答案】C【解析】A项,七手八脚:形容一齐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

此处是他一个人收拾行李,而不是众人,不合语境;B项,卓尔不群: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此处理解为不合群,望文生义;C项,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此处指他为挑起矛盾而发的“宏论”没根据,符合语境。

D项,置之度外:表示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事生死、安危、厉害关系等。

此生指不顾中国政府的声明和抗议而一意孤行,应用“置若罔闻”。

故选: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所谓“正确使用”,就是指所用词语的含义、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都要与语句表达的意思、感情等协调一致.成语运用中的望文生义:望文生义,即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本义已经不存在了,而只是保留了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等.若不注意,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文不加点”的意思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这里把“文不加点”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了,显然属于望文生义,误解成语)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B. 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C. “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D. 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答案】D【解析】A项,句式杂糅,“阻碍…改革”与“阻碍…的进行”杂糅,可去掉“的进行”;B项,搭配不当,“解决…困境”不搭配,应为“解决矛盾”或“摆脱困境”;C项,语序不当,“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是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D项,正确;故选:D。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答复1——3题:秦汉时期的反腐败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的,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

假设挪用公款,那么以盗窃论罪。

假设通一钱者,那么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到达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

《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为‘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为‘废令’也。

〞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

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典范。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

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为“风霜之吏〞。

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局部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局部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史。

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

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

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

西汉武帝公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理综试题本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300分钟(化学可能用到得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S:32)第一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染色体④DNA ⑤细胞质⑥核糖体⑦细胞膜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⑤⑦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3.已知用斐林试剂可鉴定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那么,在医学上,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检验尿液从而分别对哪两种疾病进行诊断?根据血常规中的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否超标来判断病人患哪种病?上述三种病依次是()A.糖尿病、肠炎、白内障 B.胃炎、肾炎、脑膜炎C.糖尿病、肾炎、癌症D.胃炎、肠炎、肺气肿4.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脂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脂肪的作用只有保温和缓冲减压C.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时候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D.性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5.下列有关ATP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②AT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③ATP水解的实质是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④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⑤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⑥ATP是可流通的“能量货币”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6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7.“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8.下列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9.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待测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C.向待测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Cl-10.对于反应3H2 + N2⇌ 2NH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方程式中“⇌”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C.1mol 的N 2与3mol 的H 2混合反应,可生成2molNH 3D.在该反应中H 2作还原剂11.下列有关SO 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SO 3的体积约为22.4L B.SO 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 2SO 4 C.将SO 3加入BaCl 2溶液无明显现象D.SO 2和SO 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1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 2和NO 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体中N 2和NO 2气体的体积比是() A.2:3 B.3:2 C.3:5 D.5:3 13.放射性同位素钬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32B.67C.99D.199 1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t2。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

过去的交流是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社交网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

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

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命。

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

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

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在网络上,我们有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每天都在线上碰到,却没有几个会打招呼的。

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word版本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word版本

内蒙古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①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

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

②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

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

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

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③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

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

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

为什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

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

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吟诵也是这样。

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

④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

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①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

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

从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②“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

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

即“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

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③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

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传统教育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④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对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数学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全集R U =,集合}0,2|{},1log |{2≤==>=x y y B x x A x ,则=⋂)(B C A U }21.{}21|.{}2|.{.≤<<≤>x D x x C x x B A φ ( )2.某公司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 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

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3.将正方体(如图(a)所示)截去两个三棱锥,得到图(b)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 )4.已知函数)1,0()(≠>=a a a x f x 且,1)(0><x f x 时,当,方程a ax y 1+=表示的直线是( )5.设0x 是方程lnx 4x +=的解,且0(,1)()x k k k Z ∈+∈,求k 的值为( )A .1B . 2C .4D .06.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 ( )A .14B .20C .30D .557.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 60,那么过空间任意一点与b a ,都成 60的直线有几条A.1B.2C.4D.3 ( )8.若定义运算⎩⎨⎧<≥=*).();()(b a a b a b b a f 则函数)33(x x f -*的值域是 ( ) A .]1,0( B . ),1[+∞ C .),0(+∞ D .),(+∞-∞9.已知函数⎩⎨⎧>≤--=1,log 1,1)2()(x x x x a x f a ,若)(x f 在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3,2.D 3,2.C 3,1.B ,2.A +∞ ( )10.设P 、A 、B 、C 是球O 表面上的四个点,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PA=3,PB=4,PC=5,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350π B.25π C. 100π D. 50π11. 若实数y x ,满足04222=+-+y x y x ,则|62|+-y x 的最大值为 ( ).A .11B . 12C .16D .1712.由动点P 向圆122=+y x 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 60=∠APB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222=+y xB.432=+y xC.2)1(22=-+y xD.422=+y x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x f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若)1()(lg f x f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14.若方程24x m x -=+有且只有一个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5.设γβα,,为三个不同的平面,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在命题“γβα⊂=n m , 且___,则n m //”中的横线处填入下列三组条件中的一组,使该命题为真命题.(1)βγα⊂n ,//; (2)βγ//,//n m ;(3)γβ⊂m n ,//.可以填入的条件有_________16.若函数()f x =R,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17.(本小题满分10分)将圆心角为120 ,面积为3 的扇形,作为圆锥的侧面,求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两条直线12:260,:(2)320l x my l m x my m ++=-++=问:当m 为何值时,21l l 与 (1)平行; (2)垂直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33()log (3)log (3)f x x x =++-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2)判断函数()f x 奇偶性,并说明理由(3)求出函数()f x 单调区间20.(本题满分12分)求半径为4,与圆042422=---+y x y x 相切,且和直线0=y 相切的圆的方程.21. (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P-ABC 中,∠ACB=90°,BC=4,AB=20,D 为AB 的中点,且△PDB 是等边三角形,PA⊥PC.(1)求证:平面PAC⊥平面ABC ;(2)求二面角D-AP-C 的正弦值.22.(本题满分12分)设函数)(x f y =是定义域为R,并且满足1)31(),()()(=+=+f y f x f y x f ,且0)(0>>x f x 时, (1)求)0(f 值(2)判断函数奇偶性并证明(3)如果2)2()(<++x f x f ,求x 的取值范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 I卷一、基础知识检测(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阜盛(fǔ)敕造(chì)规矩(ju)悚然(sǒnɡ)倔强(jiànɡ)B.两靥(yè)忖度(cǔn)钗钏(chāi chuàn)草窠(kē)歆享(xīn)C.怯弱(què)纳罕(hǎn)盥沐(guàn)踝骨(luǒ)朱拓(tà)D.憨顽(hān)惫懒(bèi)瞋视(chēng)窈陷(yāo)谬种(miù)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 顶力相助粘惹撕混轩俊地崩山催B.脍炙人口璀灿暮蔼内帏以手扶膺C.无与论比牍职翠幄庑门峥嵘崔嵬D.功名利碌宫绦盘螭璎珞天崖海角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我们不提这一层。

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②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我有的是恨,是悔。

③《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A.暂时委屈纠缠 B.暂且委曲纠缠C.暂时委曲纠葛 D.暂且委屈纠葛4.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5.下面的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不分版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不分版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西校区)不分版本2016——2017年高一语文下半学期期末考试一、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开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那么。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

凡符合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智〞,即聪明、有智慧。

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

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那么是指老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屡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 (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产生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随着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的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把握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

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

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

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对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

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

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

他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

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

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

另一方面,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

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

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

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

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

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

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面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

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

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

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涂到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第I卷(阅读题,共62分)(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破解玛雅文明衰亡的秘密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与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同样高度发达的文明。

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期的鼎盛时期。

公元800年起,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

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变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

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了玛雅文明的衰落也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

理查得森·吉尔或许是最早提这个假说的人。

2001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

霍德尔等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分析对象。

使用氧的同位素和石膏(硫酸钙)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物质,发现这个地区大约每隔206年就会发生干旱。

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

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

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年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

随后杰拉尔德·豪格等人进一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气候变化如何促使玛雅文明衰落的图景。

科学家发现,公元200年的一次干旱造成了前古典玛雅文明的一次衰退。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

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

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集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意象美学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

它以澄怀观照、寓物取象、心与象合的人文体验,注重人格立足、兴观群怨,比德观物、立象尽意的审美表达,传承了中国画的特色和中国文化的本源。

中国画通过立格、品物、返照、形神、心象五个层面将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以“思无邪”的艺术情感传达出来。

立格即品格,与真善、操守有关。

中国画的意象特征首先表现为立格,它以“诗言志”的方式追寻人生境界、强调人格纯真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品物是返璞归真,借意生象,以物状情。

品物又与格物相通,积与悟,悟与意,意与象再回归于品。

返照是自省,中国文化强调自我完善,如王阳明所提“知行合一”的理念。

形神是中国画的神韵所在,写形畅神,以意生境,也反映在老庄提出的“物我两忘”的人格中。

心象是关于修为与真善美的积淀,心象即心与象合,正如禅语有云“平常心,生智慧”,要求自己持有平常心并超越自我。

心象又是生活与艺术,人格境界与艺术语言的课题。

因此,中国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这对于中国画的创作极其重要。

儒家文化要求个体修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强调自我完善的人格。

从中国画笔墨内涵出发,儒家文化是以厚的方式来内化的,它要求人的思想、行为一以贯之。

人生命的进程就像泡茶一样,只有精神和心性的力量才能留存下来。

说到创作,这是一个厚积的过程,是一件审美而持久的事情。

中国画重要的一点应该就是审美。

一件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的感动,是因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所传达的人文境界,这种感动往往跟审美相关。

曾有一位禅师说:“这个树林沉睡了,只有流水声依然清醒,夜里的流水声,那是一刻不停向前流淌的岁月的声音。

”他讲到了时间的流动,空间和岁月、永恒与刹那的意义,思想在日常流动中沉积,心体在当下完善着自我。

这也是儒家所提倡的厚德、积累的一种方式。

因此,中国画也正是以这种厚积的方式对人生进行体验和思考。

道家文化是以个体生命的修行来达到万物与我同体的生命境界,强调个人与宇宙的关系,追求个人回归自然。

内圣外王则是修行的一种至高境界。

冯友兰先生谈到,“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进而冯先生又讲到,“人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要解决的便是入世与出世、现实与超越的问题。

”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和浮躁。

中国画应该是借助物象传达一种透彻的、明心见性的、沁人心脾的艺术感觉。

这种感觉并不是让我们回避现实,而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然追寻着传承与创造的心体,保存着“总中和以统物”“含至德之和平”(嵇康语)的生命常态。

(摘自《人民政协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关系密切,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独特的审美理念源自中国画的意象美学。

B.中国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五个不同的层面用“思无邪”的艺术情感传达出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

C.中国画与众不同的审美理念讲究人文体验,注重人格立足、兴观群怨,而在审美表达上则是比德观物、立象尽意。

D.中国画的意象特征与真善、操守有关,形神是中国画的神韵所在,这也反映在老庄提出的“物我两忘”的人格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心象是关于修为与真善美的积淀,禅语解释,心象,即心与象合,也就是“平常心,生智慧”,要求自己持有平常心并超越自我。

B.儒家文化对个体修行境界的要求和对人格的强调,从中国画笔墨内涵的角度,则是要求人的思想、行为一以贯之,以厚的方式来内化。

C.中国画强调审美,而一件画作引起我们感动常常跟审美相关,感动的原因也就在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所传达的人文境界。

D.禅师所说的“树林沉睡、流水声依然清醒”等语的禅意也是儒家提倡的厚德、积累的方式,它与中国画对人生进行体验和思考的方式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将中国画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传达出来的层面,品物侧重借意生象,以物状情,又与格物相通,这与注重人格的立格不同。

B.中国画传达的明心见性的艺术感觉,让我们追寻传承与创造的心体,保存着“总中和以统物”“含至德之和平”的生命常态。

C.现代生活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享受,但也造成精神上的空虚和浮躁,因此现代社会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画借助物象传达的艺术感觉。

D.与强调自我完善人格的儒家文化不同,道家文化则强调个人与宇宙的关系,追求个人回归自然,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那种至高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选择题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①未尝出。

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之,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君言太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②,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注释】①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

②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

其中丞相主管秘书和监察工作,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张安世工作尽责。

供职尚书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

担任光禄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张安世为人谦逊。

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但坚持推辞并没有成功。

C.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

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张安世善于治家。

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童都有手艺活做。

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6分)②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5分)三、古诗阅读及默写(共17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8--9题。

(11分)菩萨蛮•春暮即事王之翰梁间双燕呢喃语,想曾知得春归处。

问着不应人,芹泥①香正匀。

翠阴庭院悄,手摘青梅小。

天气恰清和,越衫犹薄罗。

【注释】①芹泥:水边带有芳香气息的湿润泥土。

8.请简析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分)9.试分析词的下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春暮”,并借此传达了什么感情。

(6分)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孟子主张教化百姓措施的句子是:,。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家族,叶嘉莹的父母对她采取的是“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

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

酸酸臭臭的,很干很粗糙的渣滓,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

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后方失去音讯,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

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

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