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最新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
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观潮。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优秀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学设计优秀《观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一流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
2、熟读成诵局部语句。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能够表示来潮时的壮观画面的录像带;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那么雄伟、壮丽,让人读来赞叹不已。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观潮》,里面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钱塘江大潮那雄浑、澎湃的气势。
好不好?(齐读课题:《观潮》)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理解得很到位。
二、检查预习,反馈推荐师:昨天,大家回家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你查到了什么?(生:)有了这些资料,同学们学习起课文就更加游游刃有余了,下面自身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电脑屏幕上出现第三、四自然段配乐课文(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生: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电脑播放录像(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详细内容为课文第13自然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方式。
2.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方式。
2.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分析课文第13自然段,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方式。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观潮》2. 重点词语:潮水、壮观、沸腾、人声鼎沸3.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象。
答案示例:夕阳如金,洒满大地,仿佛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树木挺拔,宛如守护家园的战士;花草随风舞动,好似欢快的精灵。
2. 课后阅读:阅读课文第46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否掌握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四年级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遍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课文中描写潮来时的重点句子;3、学习作者抓住多个特点,有次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积累课文重点语句,想象文中描绘的大潮景象;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来潮的声音音频,钱塘江大潮视频;五、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横贯江面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齐头并进奔腾西去风号浪吼白浪翻滚颤动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一起来感受钱塘江的奇特之处。
在此之前,来回顾一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这些词语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之时的场景,你们有信心能读好吗?请一个小组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播放浪潮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3.既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钱塘江大潮的景象,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到农历八月十八日的盐官镇。
(二)细品课文,领略壮观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平静人山人海)2.谁能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的心情。
(期待)“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并理解“横贯”、“沸腾”等词语。
- 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
- 学会运用“逐渐”、“恢复”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描写潮水的顺序和方法。
- 指导学生运用抓特点、按顺序的观察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美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美,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四、教学准备- 钱塘江大潮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 课文生字新词卡片。
-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涨潮时是怎样的景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观潮》就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的。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观潮》,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新词: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词义。
3.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观潮的人多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2. 指导朗读:抓住“人山人海”等词语,读出观潮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 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潮来前”的景象。
2. 交流讨论: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3. 指导朗读:抓住““风平浪静”、““水天相接”等词语,读出江面的平静和人们期待的心情。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新词,并感受了潮来前的景象。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并积累“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海水涨潮吗?(看过/没有看过)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观赏钱塘江大潮,感受它的神奇与壮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经过,分为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三个部分。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悟学习潮来前(1)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2)找出描写人们心情的词语,体会人们此时的心情。
(期待、焦急)学习潮来时(1)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2)学生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水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的声音和形态的,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读出潮水的气势。
学习潮头过后(1)学生自由朗读第 5 自然段,思考:潮头过后,江面又是什么样子的?(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总结全文:这篇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自然奇观?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 3-4 自然段。
语文S版四年级上《观潮》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观潮》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观潮》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2学会生字词,能正确书写。
1.3提高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1.2理解课文描绘的大自然景象。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如《草原》、《黄山奇石》等。
1.2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课文解析3.1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第一段,理解潮水来临前的宁静。
3.2学生解析课文第二段,感受潮水来临时的壮观。
3.3学生解析课文第三段,体会潮水退去后的宁静。
4.修辞手法讲解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5.课堂讨论5.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写作技巧。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6.小组活动6.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深入解析。
6.2各小组汇报解析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8.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观潮》•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课文中的感受2. 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复述•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个人看法和感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表达个人看法和感受三、教学准备•课文《观潮》的复印件•板书•单词卡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海浪、海浪声等概念,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学习新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分段翻译,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章中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等展开讨论,并汇报给全班。
5. 个人表达•鼓励学生就自己对海浪、大海的感受进行描述,可以用画面感言或情感表达。
五、课堂作业•背诵课文《观潮》•完成生字生词的拼写练习•回家写一篇关于海浪的短文,可以描述一个海浪冲击礁石的场景。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为全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有所收获,对《观潮》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观潮》教案
-观察与表达:学生可能难以将观察到的景象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指导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描述。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3.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文化背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大自然的பைடு நூலகம்量,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无疑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锻炼。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讨论效率。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种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也意识到,有些问题的设置还可以更加巧妙,以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涵。
《观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观潮》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观潮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观潮一、教学目标本次课旨在通过观潮这一实际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观潮的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到观潮的现象,理解观潮的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1.观潮地点选择:选择一个靠近海边的地方,方便学生观察潮汐变化。
2.教具准备:照相机、地图、笔记本、铅笔等。
3.资料准备:准备一些与观潮相关的资料,如观潮的原理、观潮地点的介绍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观潮的话题,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观潮的兴趣。
2.让学生讨论观潮的经验和感受,激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步骤二:观潮导引1.带领学生前往观潮地点,让学生亲自观察潮汐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潮汐的高低变化、潮水的流动方向等,让学生对观潮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步骤三:观潮讲解1.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向学生介绍潮汐的原理和形成的因素,让学生对观潮有科学的认识。
2.使用地图等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观潮地点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加深学生对观潮地点的了解。
步骤四:观察与分析1.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观潮的原因和规律。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步骤五: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观潮的过程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步骤六:总结和展示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
2.结合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观潮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海洋保护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观潮游戏或观潮实验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课后反思1.总结本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成功经验,对下一次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观潮》,使学生了解海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惜环境。
2. 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解海潮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难点:理解文中诗意和比喩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教学准备•教材:《观潮》课文及相关课外资料。
•辅助工具:地理图、海洋潮汐相关图片、板书。
•教学环境:讲台、投影仪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海洋潮汐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讲解文中生词和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段阅读课文,呈现海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分组讨论海潮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步:语文实践1.学生自主或小组创作海潮相关的诗歌或描述。
2.分享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步: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海潮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环境保护问题。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观潮》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下一步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生态活动等方式深化学生对海潮和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秀教案 2(精品)
《观潮》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教学方法互动型教学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钱塘江相关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2、新课学习一)品词析句,精读深悟。
1.学习潮来前:潮来前江上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怎样?请默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用_____画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的句子。
(2)用~~~画出人们的心情的句子。
(3)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2019—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教案【优秀教学设计】.doc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观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课文,将视频传送至班级微信群,布置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视频。
【媒体应用说明:本环节教师通过微信收集课前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环节提前到课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追逐一场水的盛宴。
板书:观潮(指导书写“潮”)(齐读课题。
)【运用希沃中的汉字功能学习“潮”。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出示学生预习时的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认真听,运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点评。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依旧笼罩薄雾蒙蒙霎时横贯恢复(3)检查多音字情况【运用希沃动画功能,色差功能检查生字词。
】(4)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相机出示思维导图: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5)游戏: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运用希沃课堂活动中的超级游戏,进行辨认。
】三、朗读感悟、发展语言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呢?2.自由练读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水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把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观潮》教案(最新9篇)
《观潮》教案(最新9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记叙了在农历八月十八日观钱塘江大潮时所见到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8个生词,认读3个字。
2.通过句子比较,能体会句子表达的不同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4.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受到热爱祖国自然景观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句子比较,能体会句子表达的不同效果。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你对钱塘江大潮有哪些了解?2.针对学生的资料进行补充。
出示地图向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及位置及出海口的特殊地形等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哪些词不理解?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同桌讨论。
②找小组说词义,还有问题的师指导。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找生在黑板上书写。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用实物投影展示,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
(四)轻声读课文,想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的。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板题。
2.“观潮”的“观”什么意思?课文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你是怎样理解的?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通过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一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
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词,如“潮涌”、“磅礴”、“壮观”等,扩充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4.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认识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以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4.讲解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观察角度(如:潮水的声音、颜色、动态等)展开讨论。
2.各小组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和感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的景象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 观潮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上册课文:6 观潮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观潮》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写景文章。
作者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按顺序写出了大潮奇特、壮观的特点。
文章层次分明,其生动优美的语言把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描述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天下奇观” 一词是本文的文眼,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奇”作为主线统领全文,按照初读—精读—研读—赏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练习抓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能抓住重点句,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并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会认本课“盐、据、昂、鼎、沸、崩”6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盐、据、卧、塔、沸、震、吼、涨”8个生字。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卧”、“风号浪吼”、“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意思,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2.学习转述并进行评价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3.表现寒假生活的丰富和情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四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观潮》3篇
1、四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观潮》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四年级上册教案《观潮》,感谢您的阅读!一、教材分析《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22课。
这是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
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
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是东风东路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2、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询收集资料帮助学习。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
2、学习本科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几方面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接受反映能力:1、培养学生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秒潮水的语句,熟练成诵部分语句。
四、媒体的运用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使用时间媒体的作用媒体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网络潮的气氛10分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浏览、观察能力应用网络潮的样子特点等15分提供观察资源制作简报浏览、制作情感接受、反应课件潮的壮观2分提供资源、情感渲染演示。
2、四年级上册教案一等奖《观潮》▲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成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文章分为四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具体刻画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是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同时,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1《观潮》教案教后记及说课稿
《观潮》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
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5)指导朗读。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优秀教案 1(精品)
《观潮》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
2.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7个会认的字,13个会写的字,14个要掌握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生词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及钱塘江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出示钱塘江大潮的录像)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二、新课学习一)整体感悟: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注意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重点 难点 1.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教学课时 两课时1观 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①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两个特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农历❶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yán)官镇,据(jù)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句导读:这两句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地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❷在眼前。
[句导读:这句中“横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姿态和气势。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3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1 知识点详解 ☜2 ①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说明钱塘江大潮历史悠久,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❶农历:我国的一种历法。
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称之为阴历。
❷横卧:横向躺着。
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3 ❸薄,这里读bó。
薄❷雾。
[②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潮水”,而写此刻“江面上很平静”?]4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ì)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5[③“早已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大家昂(ánɡ)首东望,等着,盼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出了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象和观潮人的心情。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6❹雷滚动。
[句导读: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该句用先声夺人的描写手法,用“闷雷滚动”暗示了钱塘江浪潮的气势磅礴,为后文的描写埋下伏笔。
]7顿时人声鼎沸(dǐnɡfèi),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diǎn)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④此处“一条白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潮水会是“一条白线”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ɡuàn)江面。
[句导读:写出了“白线”的变化,用“横贯”一词比上文的“横卧”更有气势。
]8[⑤“白线”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⑥这几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描绘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
霎(shà)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依旧风号[háo]浪吼。
[句导读:这一句写了潮头虽然西去,可是余波依旧气势宏大,更能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9过了很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六七米高了。
[⑦从哪儿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4②此处写潮来之前的“静”是为了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
5③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6❹闷,读mèn,指“声音低沉”。
7④重点句解析:那条白线就是钱塘江大潮的潮头。
因为此时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望就像一条白线。
8⑥精彩句解析:这几个句子连用了三个比喻:把水浪比作“白色城墙”,意在表现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潮头直立向前推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把水浪比作“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可见水势之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当之感;把潮声比作“山崩地裂”,足以表现钱塘江大潮的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充分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非凡气势。
9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说明余波的气势依旧壮观。
从江面平静后,江水已涨了六七米高,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描写了潮头过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的景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请学生课前查找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是什么样的。
学生甲:海水涨潮时,浪头特别大。
学生乙:海水涨潮时,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
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
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等。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6课就写了一次观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盐据卧塔沸震吼涨(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盐官镇——盐你知道生活中“盐”的作用吗?据说——据(出示课文句子)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解释“据说”的意思。
横卧——卧卧就是躺着、趴伏的意思,你能做一做这个动作吗?人声鼎沸——沸你感觉到人的声音怎么样?(3)书写指导。
①塔:注意别忘了写右边口字上的小“横”。
②沸:右边不是两“竖”,是一竖撇和一竖。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即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3.课文可以分几部分。
(1)指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个内容?(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
第2至第5自然段具体写人们观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壮观,学生易掌握。
难点在于第2至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的关系,第1自然段是概括地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与下文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
)(2)讨论明确分几部分,说明理由。
(全文按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出了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象和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描绘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描写了潮头过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的景象。
4.分段读课文。
四小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1.结构复杂、容易出错的生字应给出适当的提示。
如:“蒙”中间的短横不能丢,在文中读méng,并点明另两个读音:mēng和měng;“恢”中“忄”与“火”的书写原则是先两边后中间;“昂”下左部不能多点或撇。
2.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宜多读,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字词的含义。
如:“天下奇观”中的“奇”,“横卧”中的“卧”。
3.抓住时间词,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全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文中重点句子,钱塘潮的视频资料。
一导入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二学习课文1.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谈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知道什么是“天下奇观”吗?这个“观”与“观潮”的“观”有什么不同?(天下奇观是指世界上不同一般的景象。
两个“观”是不同的:“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2)师生对读。
师: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生:所以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看。
2.讲读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潮来前钱塘江江面的景象。
)(2)学习潮来前(第2自然段)钱塘江江面的景象,体会观潮人的心情。
①读中找:边读边在书上画出描写“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用不同符号标出)②读中听。
(边听边答)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
重点句一:“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引导学生感受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
重点句二:“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从这句中可以体会观潮人的急切心情。
③小结:此时的江面如此平静,人们翘首盼望,让我们共同观望潮来时的景象吧!3.讲读第三部分。
(1)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精讲课文第3、4自然段)①看录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群中,心情会怎样?潮来时,哪两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②进一步体会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
指导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
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的语句。
③知潮声。
在学生找出后,指导学生用书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音像什么?响声怎样?(声音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响声如同山崩地裂。
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④知潮形。
用上述方法,准确地概括出潮形,并板书: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补充有关大潮形成的资料)⑤明其序。
观察黑板上板书的词语,说说从潮的声和形的变化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潮的。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还能找出表示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吗?(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
)⑥把潮来时的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
先让全班同学按板书自己练说,再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语。
(2)作者写得特别好,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按一定顺序:远→近;抓住潮来时的特点:声大、浪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
(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既有声又有形,极为恰当、生动地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刚过一排又紧接着,说明气势大、速度快,给人以势不可当之感。
又如“白色城墙”色形兼具地说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
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见的浪,潮也是罕见的潮。
)(3)激发情感。
(再看录像)提示:想象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
请同学们体会这种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3、4自然段,评读。
4.讲读第四部分。
(1)还能从课文中哪儿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适时点拨:“霎时”表示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