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与唯识现象学: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

合集下载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法义梳理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法义梳理

《佛教与中国传统⽂化》法义梳理•⼩组共修⾃列提纲现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普遍没有宗教信仰的⼈群。

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其实就流淌在我们民族的⾎液中,我们的很多⼈⽣观念,早已浸润在佛法的滋养之下,与佛教有着⽆法分割的密切关系。

然⽽,对于这样⼀个在各个领域对我们有着深刻影响,却⼜普遍为⼤众所误解,因⽽貌似熟悉但实际却有着巨⼤隔膜的优秀思想,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对待,并在此基础上,运⽤佛法智慧帮助我们化解烦恼,过上幸福、安乐的⽣活,值得每个⼈认真地思考。

进⼀步的,对于已经对佛法⽣起信⼼的我们,如何依循导师的教导,建⽴起正确的信仰和⾏为规范,也正是学习本章(信仰篇)所要着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SPAN>⼀>、多⾓度阐明佛教对中国社会⼴泛⽽深远的影响、佛教与传统⽂化⽔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佛教与哲学。

⼀、总叙:1、佛教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影响;2、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地位;3、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法对中国⽂化有全⾯的认识。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法对中国⽂化有全⾯的认识。

⼆、主⼲内容:⼀条轴线、两个视点。

1、略梳脉络——时间轴:春秋(百家争鸣)→西汉哀帝(公元前2年,传⼊中国)→汉魏(三家确⽴)→魏晋⽞学(般若思想,南北朝⿍盛)→隋唐哲学(主要内涵,离此则⼏为空⽩)→宋明理学(重点落实于“⼼性”,佛教内涵、深厚影响)→清末民初(⼤乘精神。

谭嗣同《仁学》、康有为《⼤同书》)→近代(唯识的发展及在学界的影响。

欧阳竟⽆、⽀那内学院)2、渊源与发展:(1)、追溯渊源:a、印度⽂化传统的特点:①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②宗教与哲学⼀体化的特点。

——举例《奥义书》:印度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①既是宗教经典,也是哲学名著。

(⼀体化)②叔本华评价:我得到此书,⽣前可以安慰,死后可以安息。

b、根植于印度⽂化传统,佛教形成了深厚、系统的哲学义理,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哲学名词解释

吠檀多派(Vijñānavāda)是佛教中的一个哲学派别,也被称为唯识派。

以下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吠檀多(Vijñāna):意识、識。

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所构成的,意识是存在的基础。

2. 识别(Vijñapti):吠檀多派认为一切现象都是通过识别而产生的,识别是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和区分的过程。

3. 识量(Vijñānakā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形态,识量是指意识的不同形态和层次。

4. 识藏 Vijñānāl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存在于识藏中,识藏是意识的存储和聚集之处。

5. 识所依(Vijñānāśra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依赖于其他因素的支持和条件,识所依是指意识存在的基础和依托。

6. 识所缘 Vijñānāpratīty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与外界现象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识所缘是指意识与外界现象之间的关系。

7. 识所照(Vijñānāvabhasa):吠檀多派认为意识具有照耀和显现的能力,识所照是指意识对外界现象的认知和显现。

以上是吠檀多派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它们反映了吠檀多派对意识和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1。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书目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书目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缘起天师道舆滨海地域之关系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华条后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崔浩舆寇谦之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读哀江南赋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元稹之连昌宫词与诗及悼亡诗韦庄秦妇吟校笺读东城老父传论韩愈武曌与佛教斯坦因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连花色尼出家因缘跋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马一浮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濠上杂著廖平蒙文通廖平卷今古学考古学考知圣篇知圣续篇四益馆经学四变记五变记笺述经学六变记蒙文通卷古史甄微经学块原儒学五论(选本)法家流变考杨朱学派考道教史琐谈唯识新罗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上生命情调与美感生命悲剧之三重奏哲学三慧易之逻辑问题中国人的智慧中国形而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严复天演论群学肄言群已权界论原强救亡决论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论译才之难西学门径功用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说党思古谈读经当积极提倡《民约》平议与吴汝纶书(三封)与《外交报》主人书与熊纯如书杨树达余嘉锡·余嘉锡卷余嘉锡先生小传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太史公书亡篇考寒食散考四库提要辨证序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杨树达卷古书句读释例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庼甲文说顾颉刚汉代学术史论《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论《诗经》所录全为民歌《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尧典》著作时代考《尚书·大诰》今译(摘要)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与钱玄同论古史书答刘胡两先生书《古史辨》第四册自序州与岳的演变九州之戎与戎禹息壤考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中国近来学术思想变迁观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禹贡半月刊》发刊词《史林杂识初编》小引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评近人之文化研究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洪业杨联升·洪业卷引得说第一篇何谓引得第二篇中国字庋*第三篇引得编纂法仪礼引得序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考利玛窦的世界地图论利玛窦地图答鲇泽信太郎学士书《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杨联陞卷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晋代经济史释论中国经济史上的数词和量词侈靡论从经济角度看帝制中国的公共工程佛教寺院与国史上的四种筹措金钱的制度科举时代的赴考旅费问题道教之自博与佛教之自扑补论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汉语否定词杂谈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儒佛异同论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梁漱溟先生学术年表梁漱溟先生著述要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只魏晋玄学论稿评近人之文化研究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合印叙儒佛异同论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梁漱溟先生学术年表梁漱溟先生著述要目陈垣元也里可温教考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校勘学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覆通鉴胡注表微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明成祖生母记疑夷夏东西说史学方法导论战国子家叙论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一个短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城子崖”序《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新史学翻译文学与佛典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历史统计学中国地理大势论学与术三十自述杨文会欧阳渐吕澂卷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佛教初学课本十宗略说阐教篇欧阳渐瑜伽师地论叙法相诸论叙合刊支那内学院院训释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集量论释略抄董作宾卷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学六十年卜辞中所见之殷历殷历中几个重要问题殷历谱的自我检讨谈历商代龟卜之推测甲骨实物之整理为书道全集详论卜辞时期之区分谭“谭”论商人以十日为名从麽些文字看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中国历史上三正问题之科学证明古文字中之仁殷代的鸟书殷虚文字中之“人猿图”殷虚文字甲编自序殷虚文字乙编序黄侃刘师培卷·黄侃卷文心雕龙札记说文略说·刘师培卷中古文学史讲义钱基博卷钱宾四卷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学术通义朱子学提纲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引论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理学与艺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鲁迅吴梅吴宓陈师曾卷鲁迅卷鲁迅先生小传中国小说史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学术年表鲁迅先生著述要目吴宓卷吴雨僧先生小传……吴梅卷陈师曾卷熊十力卷熊十力先生小传新唯识论原儒论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甲午存稿之一:与友人中国学术思想的自立之道熊十力先生学术年表熊十力先生著作要目章太炎卷国故论衡检论李济卷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论“道森氏·晓人”案件及原始资料之鉴定与处理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胡适卷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戴东原的哲学说儒荷泽大师神会传《红楼梦》考证《水浒传》考证《水浒传》后考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介绍我自己的思想金岳霖卷论道逻辑知识论太虚卷真现实论新僧法相唯识学概论论法相必宗唯识再论法相必宗唯识唯识新论破神执论近代人生观的评判蔡元培卷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教科书康有为卷实理公法全书教学通议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张君劢卷新儒家思想史冯友兰卷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郭沫若卷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最新版)目录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3.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正文【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指的是我国佛教史上关于唯识宗与中观宗两大学派长达五百年之久的辩论。

这场辩论始于公元四世纪,终于公元九世纪,堪称佛教思想史上的盛事。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源自印度瑜伽行派,主张“万法唯识”,强调一切法因心而生,唯有识才能显现万法。

这一观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尤以唐代玄奘法师翻译《成唯识论》为重要标志。

中观宗,源自印度中观派,主张“一切法空”,认为万法皆无自性,应观照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

中观宗在我国的影响同样深远,以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为代表。

这两大宗派的辩论,源于对佛教核心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进而引发了长达五百年的争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性与万法的关系: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认为心是万法的本源;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空,强调心与万法无直接关系,万法皆因缘而生。

2.唯识与空的关系:唯识宗认为万法唯识,空也是识的一种表现;中观宗主张万法皆空,空的观念是破除执着的方便,并非绝对存在。

3.唯识观的层次:唯识宗将唯识观分为四重:业识、转识、现识、分别识;中观宗则批评唯识宗过于细分,认为应直接观照万法性空的实相。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尽管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旷日持久,但最终并未分出胜负。

然而,这场辩论对于我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辩论使得佛教教义更加丰富和系统。

两大学派的争论促使他们对佛教教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推动了佛教思想的发展。

其次,辩论也促进了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辩论过程中,我国佛教学者逐渐将印度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最后,辩论使得佛教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长达五百年的辩论中,佛教教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信众日益增多,对我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象学方法的多重含义

现象学方法的多重含义

一现象学方法的多重含义作者:张汝伦摘要:在现象学方法中有一个胡塞尔从未言明,因而少为人注意,但却是不应该忽略的因素,这就是它的释义学性。

也许是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现象学描述就是阐释(Aus legung)。

”但海德格尔显然不是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而是从他的基础存在论的立场来提出这一点的。

毕竟对他来说此在的现象学才是释义学。

但只要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稍微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释义学因素也内在于现象学的理论体系中,是它的必然与必要的成分。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方法”是现象学标志性内容。

谈现象学,无法不涉及著名的现象学方法。

因为现象学,方法本身就是现象学的核心内容。

有人甚至说,对胡塞尔来说,现象学就是一个方法概念(MethodenbEgriff)。

胡塞尔本人就使用“现象学”一词来指一种学说以及一种方法。

这一事实也说明,在现象学那里,方法与内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以致我们几乎无法完全脱离内容来抽象地谈论一种纯粹的方法论原则。

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它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一个前所未有的任务,因而一切已有的科学方法在此都无济于事。

他在《观念》专门谈现象学方法的那一章中明确指出:为现象学铺路的方法论研究,其内容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现象学。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告诉我们,现象学的任务是发展“生活世界的纯粹本质学说”。

但是,这种新的科学不是一种存在论。

否则它就仍然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因此在先验的意欲视界(Interessenhorizonte)之外”。

但现象学的任务恰恰在于思考和指明:先验地看,生活世界是如何作为基础起作用的。

它研究的是如何(Wie),而不是什么(Was),因为与一切其他科学相比,它已摆脱了自然世界的前予(V orgegebenheit),因而也摆脱了它的成见(V orurteilen);它关心的是意义和意义的有效性(Sinnsgeltung)。

现象学方法恰恰不仅是使之可能的条件,而且就是这种科学本身。

以佛摄儒与佛法淑世——欧阳竟无应世方法论浅释

以佛摄儒与佛法淑世——欧阳竟无应世方法论浅释
入 了蠹 虫 的行 列 。他 甚 至提 出建议 , 从 上 百 万

的特 质 。无 漏和 有 漏相 反 , 漏 即流转 、 烦恼 , 无


漏是清净 的超越智慧。据《 瑜伽真实品》 , 也就
的佛教徒 中选拔其优秀者数百人精研佛法 , 其 余的则勒令还俗 , 从事士农工商。在他看来 , 大 多数佛教徒根本无法担 当弘扬佛法的重任 , 不
思想 中以禅 宗为代表的 中国化佛教与 以宋明理学为主的儒 学之辨的融合。 同时, 他 的儒佛 融合 ,
带有 鲜 明 的 以儒 学 为佛 学应 世之 学 的特 色。其 方 法论是 , 严 格 限定儒 学和 佛 学 的 内容 , 从 而从 学 理 上探 讨 两者 的 内在 理路 的融摄 。 他批 判 了 以天 台华 严禅 宗净 土 为主 流 的 中 国化 佛教 , 简别 了 大 乘 起 信 论 为主 的 中 国佛 教 经典 , 重构 了 内 学 ; 他 批 判 了 宋 明理 学 为 主 流 的儒 家 , 批 判 避 谈 寂 灭 本 体 的儒 学 , 也 批 判 了刚刚 兴起 的新儒 学 , 重构 了儒 家 。进 而 , 他 主 张 以三智 三 渐 次 为具 体 的 方 法 , 将 儒 学和 佛 学作 深 入 地融 合 。他 的 儒佛 融合 思 想 , 对 当 时的 思 想精 英层 产 生 了深 远 的 影响 , 有 其

向和 入世 的社会 参 与之 间 的紧张 。佛 学要 融 入 社 会 对 知识 精 英产 生 影 响不 外 乎 两 种途 径 , 其


欧 阳竟 无的纯 粹佛 学与 拒斥 现代性
近 代 佛教 的复 兴 以 唯识 学 为 主流 , 形 成 了 欧 阳竟 无 支 那 内学 院 和太 虚 武 昌佛 学 院 两 座 重镇 , 分别 代 表 了居 士 佛教 和 教 内佛 教 的思 想 高 峰 。然 而两 者 对 于佛 教 的 定位 并 不 相 同 , 太

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

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

现象学研究在中国赖耶缘起与意识发生* )))唯识学与现象学在纵-横意向性研究方面的比较与互补倪梁康/文提要:通过与佛教唯识学相关理论的比照,以及对其丰富思想资源的思考与利用,取得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内容与方法的全新理解。

这个新的理解在内容上涉及纵意向性,在方法上涉及纵向本质直观。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思想据此而得到一个系统的梳理。

它由原自我现象学、前自我现象学、本我现象学三个阶段构成,对应于唯识学中所确定的三种能变。

这里的研究,同时也展示了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功用:通过比较研究,获得从一个角度无法获得的视野,解决从一个角度无法解决的问题。

本文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缘起;发生;唯识学;现象学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一、引论:佛教的缘起论与实相论佛教教理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系统:缘起论和实相论。

用/格义0¹的方式,我们可以将用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或发生论)来标识前者,并用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或存在论)来标识后者。

º在这两支理论中,佛教又以缘*¹º基金项目:教育部2006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

关于/格义0方法在文化交流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可以参见笔者:5交互文化理解中的/格义0现象)))一个交互文化史的和现象学的分析6,载于笔者2007年(1),第183-197页。

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在海德格尔看来主要是指关于实体的理论。

而他自己的存在论则是一个例外。

他认为西方哲学的历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因为它把存在的落实、即存在者当作了存在。

而真正的存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是一个活动而非一个实体,或者说,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具体地说,是一个维续不断的自身展显之过程。

在笔者看来,海德格尔实际上是假存在论之名来行发生论之实,或者说,是将存在论引向发生论。

起论为其教理之根本要义。

佛教内部的各种教理在大小乘、显密宗中引发争议的很多,但几乎没有一个教派不承认缘起论的。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下)张志强法尊法师于1938年从藏译本转译的《辩法法性论》中曾对虚妄分别这样定义,颂⽈:“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及名⾔,实⽆⽽现故,以是为虚妄,彼⼀切⽆义,唯计故分别。

”世亲释论⽈:“如所显现⼆及⾔说虚妄分别是为法相,⽆⽽现者,是为虚妄,分别者,谓于⼀切⽆义,唯计度⽿。

”[47]把虚妄分别诠解成由实⽆所有⽽由遍计似义显现,也就是以“实⽆唯计”为虚妄分别。

将计度与虚妄分别等同起来,其间只是分别因与虚妄果的差别。

欧阳竟⽆先⽣在《法相辞典·叙》中,对此批评道:“新贵少年(法尊)译弥勒《辩法法性论》,以实⽆⽽现为虚妄,以⽆义唯计为分别,此可谓弥勒学乎?弥勒《辩中边论》明明说虚妄分别有,明明说⾮实有全⽆,其⾔⽆者⽆⼆也,其⾔有者妄中有空空中有妄也;⽽彼但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两译并存,是为以⼀嗣尊,⼆三其德,去奘留今,则⼀切奘译俱不必存,⽽何瑜伽法相辞典之作?”[48]欧阳认为今译“以⼆取名⾔之现实⽆唯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同《辩中边论》中的虚妄分别“⾮实有全⽆”不同。

这种不同的关键所在,欧阳先⽣在《辩虚妄分别》⼀⽂中缕述甚晰:“今译《辩法法性论》,谈⼀切法法相,详其趋势乃在⽆边,盖⾮有⽆并举,以宗其⾮空⾮不空也。

实⽆⽽现,⽆义唯计,⽆⽽现有,⽆有别⾮⼀,有⽆⽆别⾮异。

最是有⽆⼀异⼀颂,⽽竟以全⽆义边谈法相也。

夫谈唯识,偏对外境,⽆其外义⽽内识则唯;若谈法相,则⾮谈相之作⽤,⽽必谈相之体性,体性之质实,体性之赅摄,必⼀⼀详之。

⽽《辩法法性论》乃详⽆略有,何耶?若谓法性是有,法相⽌可谈⽆边者,何不举法性真有,法相幻有义耶?若谓观⽆乃可⼊真,幻有亦何碍于观⽆义耶?”[49]欧阳认为虚妄分别⾮空⾮不空,是在有⽆并举的意义上成⽴的,其虽⾮真有⽽是虚幻,然⽽幻也是有,偏于从⾮空⾮不空的“不空”义边来诠解虚妄分别,并在此意义上认为新译中专从⽆边(即⾮不空)来界定虚妄分别是错误的。

道家

道家

近代儒佛关系史述略论文标题:近代儒佛关系史述一、经世佛学与儒佛交涉梁启超曾说,“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三十》。

)。

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因缘颇为复杂。

概言之,在晚清的社会危机和精神混乱状态中,佛学契合了新派知识分子的某种深层次精神需求(注:参见李向平:《救世与救心》,第13-22页。

)。

此时的佛学从明季以来的衰境中走出,开始形成带有近代文化特点的新佛学。

新佛学之“新”,主要在于它激活了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融会了近代的自由、民主理念和科学追求,改变了中国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祛除了佛教中的神秘主义,使佛学成了中国人民谋求新生活的精神武器之一。

新佛学的表现型态之一,即是经世佛学。

经世佛学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人。

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他们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运用了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一切思想资源,其中不仅有孔孟儒学、今古文经学、陆王心学等,还有佛学、基督教神学,以及当时人们所理解的西方思想。

在这些资源中,佛学的地位举足轻重。

这是一种具有典型治世意义的经世佛学,是围绕着国计民生、国民道德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展开的。

在救世利生、实现社会变革的宗旨下,佛学与其他思想体系包括儒学发生了全面的交往和碰撞。

我们可以从康有为和谭嗣同的思想中清楚地看到经世佛学与儒学的关系。

康有为的政治理想是由据乱世到升平世、再渐次进入太平世,但其价值理想却是建立一个圆满极乐的大同世界。

这一大同思想是佛学、儒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融合的产物。

其中的儒学采取了传统的今文经学的形式,内容则是近代自然科学进化论和民主思想;而其佛学则“以华严宗为归宿”(注: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

),以“慈悲济世”之教为宗旨。

《大同书》的基本逻辑依循佛教教义,而大同理想则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

康有为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孔子的仁和佛家的慈悲以经营天下、消弥苦难。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在广东举行

“201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在广东举行
佛翱 凌 2 0 i 5 ̄总第2 4 期 发 生 影 响 的 时期 ,新译 出 的经 典 ( 包 括 更 完 善 的新 译 本 的 出现 ) 都 会 引起 佛 教 传 播
风 尚的变化。其三 ,讲经法师的专业化分工 ,使得熟悉一类或者二 、三类佛典的僧人
更 容 易 脱颖 而 出 ,客 观上 促 进 了围绕 某 一 类经 典 注 疏 、研 习 、宣讲 的僧 人结 成 较 为稳
固 的师 徒关 系 。
“ 2 0 1 5中国佛教讲经 交流研讨会 ”在 广东举行
2 0 1 5年 1 1月 1 8日,由 中国佛 教 文化研 究所主 办 ,广 东省佛教 协会 、 汉传 佛 教讲 经交流基 地协 办 ,广 东韶 关 南华 寺 承 办 的 “ 2 0 1 5 中国佛 教 讲 经 交 流研 讨会— —佛 教 经典 的 阐释 与 弘扬 ” 在 广 东南华 寺举行 。研 讨会 由 中国佛 教 协会 副会 长 宗性 法师主持 , 苏州戒幢佛 学研 究所所 长济群 法师 、 中国佛 教 文化研 究
委等相关单位领导嘉宾,以及参加 “ 2 0 1 5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 ”的评委法师、
示 范讲 经法 师 、讲 经 法师 ,来 自杭 州 汉传佛 教 讲 经基 地 和韶 关 南华 寺 的 法 师 、
居 士等 2 0 0多人 出席 了研 讨会 。
此 次会议 是 中 国佛教 界 首 次举 办的讲 经 交流研 讨会 典 的 阐释 与 弘扬 ” 这 一 主题 ,就 古代 中 国佛教 讲 经 弘
所执行 所长净 因法师 、 中国佛 教协 会 副会 长如 瑞 法师 、 中山 大学哲 学 系龚 隽教 授 、冯 焕珍教授 ,南京 大学哲 学 系杨 维 中教授 共 6位 大德 法 师 、专 家学 者分 别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摘要:
一、引言
二、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理论分歧
三、辩论的主要内容
四、辩论的影响与结果
五、结论
正文: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我国佛教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交锋,涉及到唯识学派和中观学派之间的理论分歧。

这次辩论始于唐朝,延续至宋朝,前后历时约五百年。

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理论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心”与“境”关系的认识上。

唯识学派主张“万法唯识”,认为一切现象皆由心识所变现,强调心识的主观能动性;而中观学派则主张“一切法因缘生”,强调现象界的客观存在,认为心识是因缘所生,无自性。

辩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心”与“境”关系的探讨、对“如来藏”的理解以及对禅宗与华严宗的评判。

唯识学派主张心外无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中观学派则认为心境外无,主张现象界是独立于心识的客观存在。

双方对“如来藏”的理解也产生了分歧,唯识学派认为如来藏是真心,即绝对真实的心性;而中观学派则认为如来藏是假名,是方便说法。

此外,双方还对禅宗与华严宗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唯识学派批评禅宗忽视教义,中观学派则指责
华严宗违背佛陀本意。

这场辩论在我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辩论促使佛教各派深入反思自身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哲学。

其次,辩论使得佛教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最后,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研究我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摘要:一、唯识与中观的辩论背景1.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简介2.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二、辩论的主要内容1.唯识学派的观点2.中观学派的观点3.辩论的核心问题三、辩论的影响与结果1.对佛教发展的影响2.对后世哲学思考的影响四、总结1.唯识与中观辩论的意义2.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佛教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发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

这场辩论主要围绕着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的观点展开,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识学派,起源于印度,主张一切现象皆为心识所变现,强调心识的重要性。

中观学派,同样起源于印度,主张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强调中道思想。

在南北朝时期,这两大学派传入我国,开始了长达五百年的辩论。

辩论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两大学派的观点展开。

唯识学派认为,现象世界是心识的产物,心识是现象的根本。

中观学派则认为,现象世界无自性,不能独立存在,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两大学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辩论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现象世界的真实性和心识的作用。

唯识学派强调心识的能动作用,认为现象世界是心识所变现的;中观学派则强调现象世界的无自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与心识无直接关系。

这场辩论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辩论的过程中,佛教各派不断吸收对方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最终,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

同时,这场辩论对后世哲学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们更加关注心性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

总之,唯识与中观五百年辩论是佛教史上重要的思想斗争。

这场辩论不仅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佛教理论体系,还对后世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碰撞,也可以看到佛教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挑战,适应社会的变革。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一】概述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意义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其思想体系逐渐分化出许多学派。

其中,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是印度佛教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流派。

它们之间的辩论长达五百年,对佛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辩论的核心议题是心识与外在世界的真实性,关乎佛教教义的基石。

【二】介绍辩论的双方:瑜伽行派与中观派瑜伽行派,又称唯识派,主张心识是万法的根源,外在世界不过是心识的投射。

该派认为,心识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功能,通过修行可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超越。

中观派,主张一切事物皆为空性,不存在固定的实体。

该派认为,无论是心识还是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事物的真实。

【三】分析双方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依据瑜伽行派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经典为依据,强调心识的实在性和作用的普遍性。

该派认为,心识可分为八种意识,分别对应不同的认知功能。

通过修行,可以将这些意识加以调伏,最终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如实认知。

中观派以《般若经》、《中论》等经典为依据,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缘起而生、缘灭而止,并无固定实体。

该派认为,心识与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空性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

因此,修行者应破除对现象的执着,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

【四】阐述辩论的核心问题:心识与外在世界的真实性瑜伽行派认为心识是真实存在的,且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功能。

通过修行,可以认知到心识的真实性,进而掌控客观世界。

而中观派则认为,心识与外在世界皆无自性,唯有空性才是事物的真实。

因此,修行者应摒弃对心识和外在世界的执着,追求内在的空性。

【五】总结辩论的影响和结果经过五百年之久,这场辩论使得佛教哲学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

瑜伽行派和中观派各自发展出独特的修行方法和理论体系,吸引了众多信徒。

在我国,瑜伽行派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如华严宗、净土宗等均深受其影响。

而中观派则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

【六】评价唯识中观辩论在佛教哲学史上的地位这场辩论是佛教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辩论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摘要: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的主要观点和辩论焦点3.五百年辩论的影响和结果4.结论: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意义和价值正文: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指的是公元5 世纪至10 世纪,印度佛教哲学中关于唯识学和中观学两大学派之间长达五百年的辩论。

这场辩论源于对佛教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尤其是关于心识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中观学派认为,现实是缘起而生、无自性的,而唯识学派则主张万法唯心,心识是现实的根本。

2.唯识中观的主要观点和辩论焦点唯识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是“一切法因心而生”,强调心识对于现实的决定作用。

中观学派则主张“空性”,认为一切法无自性、无固定实体,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识与现实的关系:唯识学派认为心识是现实的根本,一切法因心而生;中观学派则认为现实是缘起而生、无自性的,心识并非现实的根本。

(2)法的实体性:唯识学派主张法有实体,即心识所变现的法有其固定的本质;中观学派则认为法无实体,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固定的本质。

(3)修行方法:唯识学派主张通过观心、修心来达到解脱;中观学派则主张通过观空、悟空来达到解脱。

3.五百年辩论的影响和结果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对印度佛教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辩论使得佛教哲学更加丰富和系统,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辩论也导致了佛教哲学的分化,形成了唯识学派和中观学派两大阵营。

在这场辩论中,中观学派逐渐取代了唯识学派的地位,成为印度佛教哲学的主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唯识学派的观点被完全否定。

事实上,唯识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唐代的玄奘法师就曾翻译和传播唯识学派的经典和思想。

4.结论: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意义和价值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是印度佛教哲学史上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辩论。

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哲学,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实用版)目录1.唯识中观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3.唯识中观辩论的影响和结果4.结论正文【1.唯识中观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辩论,是指在我国佛教史上,唯识宗与中观宗之间长达五百年之久的一场哲学辩论。

这场辩论始于公元四世纪,终于公元九世纪。

其背景和起因主要源于佛教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诸多学派。

其中,唯识宗和中观宗是两个重要的学派。

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强调心理现象对物质现象的决定作用;而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因缘而生”,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哲学观点,在佛教教义的阐释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唯识中观辩论的展开。

【2.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唯识中观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二是对佛教修行方法的理解。

在世界本质的问题上,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认为外在的世界是由内心构建的,因此,只有认识到心的本质,才能把握世界的真实。

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因缘而生”,认为世界是由众多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存在固定的本质。

在佛教修行方法的问题上,唯识宗强调“转识成智”,通过观照内心,认识到心理现象的虚妄,最终达到解脱的境地。

中观宗则主张“悟空性”,认为事物都是无常的、无自性的,修行者应当直观事物的本质,超脱生死轮回。

【3.唯识中观辩论的影响和结果】唯识中观辩论对我国佛教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佛教哲学的发展,使得佛教思想更加丰富和多元;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佛教与其他哲学学派的交流和融合,为我国哲学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辩论的结果,是从教义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

虽然唯识宗和中观宗在辩论中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在长时间的辩论过程中,双方也逐渐认识到对方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最终,在我国佛教史上,形成了一种“唯识中观”的哲学观点,即将唯识宗和中观宗的教义加以调和,形成一种既注重心理现象,又重视事物因缘关系的佛教哲学。

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

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

2008-5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涉足佛教研究的人不多,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极少。

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啃一部又一部佛经,并用最原始的方法,诸如做笔记、做卡片、做索引等去搜集和积累有关资料。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自己始料未及的,我犹如被推进一座宝库之中。

几年的“闭关潜修”,使我发现佛学实在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特别是对哲学的思辨和思辨的哲学有特殊兴趣的人而言,这里确实是一个理想的栖身之所——这也是我在博士毕业之后,对佛学研究一直痴心不改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于佛学研究之外,还兼及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儒家哲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赖教授:首先我想吹毛求疵地更正一下你的提法,即“于佛学研究之外,还兼及中国哲学”。

所以特地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甚至在学术界,也常有人不自觉或下意识地把中国佛学排除在中国哲学之外。

实际上,如果就思辨哲学而言,中国佛学应该是中国哲学的主干所在,它的思辨性、哲理性,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人们习惯于统称“儒释道三教”,而如果从纯哲学的角度说,儒道二家的哲学思想,不论是从思想的精深博大而言,还是就体系的严整、细密而言,都不及中国佛教哲学。

因此,客观地说,中国佛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干所在。

记者:就儒佛关系而言,您曾明确提出“佛教影响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思维模式,而佛教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者,是儒家的人性论和心性论”。

您能否就此论断进行概要阐释?赖教授:儒佛关系,确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时所不能不顾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就儒佛相互影响而言,以往人们谈得很多,也出了不少研究成果,这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儒佛关系乃至揭示儒家和佛教的思想特质无疑是有助益的。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有一个看法,如果仅从现象层面着手,人们确实可以找出许许多多二者相互影响的东西,但这对于揭示二者的思想特质帮助不大。

唯识宗认识论

唯识宗认识论

唯识宗认识论唯识宗认识论是佛教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关注点在于所谓的“识”与“法”的关系。

认识论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早在古希腊哲学时期,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而唯识宗认识论,则是在佛教禅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对认识问题的哲学思考。

唯识宗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认识来自于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构建,而外界的事物本身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知道的事情仅仅是我们的感觉和思维构造的结果,不是客观实在的存在。

因此,唯识宗认为我们具有唯识知识,即只能认识自己的意识活动,而不能认识客观实在。

然而,这个观点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质疑。

下面列举了五个例子,来分析唯识宗认识论的优点和缺陷。

1. 梦境中的认知我们在梦境中所看到的事物,其实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但是,当我们在梦境中看到的事物,其感觉却是十分真实的。

那么,这个感觉来自于何处?是来自于梦中的我们自身,还是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反映呢?唯识宗认为,这个感觉其实是我们自身通过感知和思维构建出来的结果,而不是源自于外界。

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能够使用感官来认知外界,例如我们所看到的阳光、听到的声音等等。

这些感官的反映会在我们的大脑中被处理,并形成我们的认知。

如果这些感官反映本身就不真实,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判断任何事情是真实的呢?2. 常识的存在唯识宗认为,我们存在的认识仅限于自身的感知和构造,而没有办法认识外部的实在世界,这与人们日常的常识相违背。

例如,我们知道火是热的,水会湿,这些常识知识是否就都是由我们的感觉和思维构造而来?事实上,一个人通常是通过多个人的交流和理解,习得常识知识,这也可能包括了许多外部的实在存在。

因此,唯识宗对于客观存在的否定观点也为此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3. 词语的意义我们在交流中使用的词语所描绘的意义是什么?是我们自身的构造,还是反映着外界存在的真实性质?唯识宗认为,所有的言语都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和思考而构成的,因此不可能表达外部的真实存在。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和理解,在不同的语境下定义和解释一个词语的含义。

周易-浙江大学(精)

周易-浙江大学(精)

附:熊十力传奇
1920年,经梁漱溟先生介绍,熊十力入 南京支那内学院师从佛学大师欧阳竞无先生, 专习佛学。苦修三年,其刻苦精神和极高的 悟性得到欧阳大师的高度评价。 1922年,受梁漱溟等举荐,熊十力被蔡 元培聘为北大主讲佛家法相唯识的特约讲师。
附:熊十力传奇
熊十力所授课程是《唯识学概论》,可他在写 讲义的过程中,突然对旧唯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深 的怀疑,遂尽弃旧稿,自创《新唯识论》。此课一 开,便成为中国学术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 上的一里程碑,标志“现代新儒学”诞生。 1932年,竭熊氏十年之力的煌煌巨作《新唯识 论》(文言文本)出版。1944年,熊氏《新唯识论》 (语体文本)付梓。

附:熊十力传奇
熊十力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 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文化。1954年移居上海后,熊 十力先后完成《原儒》、《体用论》、《明心篇》、 《乾坤衍》等著作的撰写,前后共8种,凡130万言, 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牟宗三在《生命的学问》中记载:一日,熊十 力与冯友兰会论“良知”,冯言良知是个假定,熊 惊讶:“你说良知是个假定?这怎么可以说是个假 定?良知是真实、是呈现!”牟宗三深为感动: “熊先生的霹雳一声,直复活了中国学脉。”
附:熊十力传奇
此书一出,立即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 师友群起攻之。其师欧阳阅后痛言:“灭弃圣言, 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欧阳弟子刘衡如著《破 新唯识论》对熊氏其书进行系统破斥,指责他“于 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杂取中土儒 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 当亦尔”。熊十力不甘沉默,著成《破(破新唯识 论)》一书,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为自己辩护。 蔡元培、马一浮等则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
儒学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沒有提供這些東西
沒有讓你有轉化的那種想法;現象學就不同
它應該有它的理想性
它應該提供一種價值意義的目標讓我們去努力
去達成這個目標
我們剛才講到無執的存有論這一方面
這裡我們也可以參考胡塞爾講的所謂生活世界
就是Lebenswelt
在無執存有論之下所顯現的一切現象、事物
都是在生活世界裏面
一分就是相分
概括法的世界;另外一分就是見分
概括自我的世界
這個就是變現
或者是乍現
這個梵文就是 parinamana
在我的構想裏面
純粹力動乍現為器
器是形而下的;它以形而上的超越的力動乍現而成為形而下的器
由器來講種子
不管是無漏種子也好、有漏種子也好
種子就是屬於器
我們可以說就是經驗世界、物體世界最原初的狀態就是器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佛教哲學與唯識現象學: 吳汝鈞與賴賢宗對談
時間: 2000年12月25日
地點: 台灣
台北
中央研究院國際學人中心
整理: 賴賢宗
前言: 香港浸會大學的宗教與哲學系的吳汝鈞教授來台學術訪問
這一部份也做完了; 第三部分就是安慧對世親那個唯識學那種註解
大家都知道安慧的理解
就是對世親唯識學的理解跟護法是不同的
而且
很多日本學者研究過
他們都有這種想法
就是安慧的唯識學
安慧對《唯識三十頌》的解釋比護法的解釋是更接近世親的原意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
安慧的解釋有其重要性
這一部我是把梵本裏面那些要點都整理出來
就是你在什麼時間
什麼地方
碰到一個成佛的人、已經成佛的一個正覺的人
聽他說法然後受他熏習
讓自己的無漏種子現行
像這種事情就是經驗性的
沒有普遍性
沒有必然性
所以就是在無漏種子現行而覺悟
最後成佛
在這一種修行方面的也不能講普遍性
不能講必然性
所以無漏種子作為成佛的基礎是有問題的
在我提唯識現象學
它的根源在純粹力動方面
通過乍現這個本體宇宙論的一個動作
這樣的一個過程而成立的
那你就不會對它起執著
就可以成為一種無執的存有論
這也是有轉依的意思
也有覺悟的意思在裏面
就是你對純粹力動所乍現出來的諸法
或者是自我
你不會執著它有自性
而順著它的真正來源來講
它不過是純粹力動乍現的一個結果
這樣你就不會執著它
這是我說的用唯識的語言來講胡塞爾的現象學
這部分已經做完
我的此書的第二部分是對世親《唯識三十頌》跟護法對《唯識三十頌》的解釋
就是《成唯識論》
對於這兩部分重要的文獻進行一種現象學的解讀
是倒轉過來
就是以現象學的語言來講世親跟護法的那一套唯識學
就是說
當我們講到世親跟護法的唯識學的時候
我們會特別留意一些東西
不管它是本有或者是順時而有
那麼這種有都是經驗性的有
如果講經驗性的有的話
那麼這種有就沒有普遍性
因為凡是經驗性的東西都沒有普遍性
所以
如果這樣講的話
那麼這個無漏種子作為成佛的基礎
在眾生生命裏面它沒有普遍性
這是一個困擾
就是不能建立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根據、都能成佛、都有平等的機會去成佛這一個命題
用這個absolute consciousness 來代替無漏種子作為一個成佛根據;就是如果我們走現象學的路可以這樣走
如果我們要我自己提一個新的一個構想
我就會用純粹力動這個觀念做為最高的觀念
拿那個觀念把那個觀念放在無漏種子之上來講
這意思怎麼表達?純粹力動是一個終極的原理
它是超越的客體性
也是超越的主體性
我覺得就有問題
我認為像它所講的那種無漏種子實質上不能作為真正成佛的根據
因為它這個無漏種子雖然說無漏
它仍然是種子;如果是種子的話
它就要遵守種子六義
這是唯識學一貫從無著、世親一直說下來的
那麼這個種子六義裏面第一義跟第二義
就是剎那滅、恆隨轉
那麼種子是剎那滅、恆隨轉
那表示種子有生滅這種狀態
就是器、就是種子
尤其是無漏種子
我剛才講過純粹力動就相當於胡塞爾的絕對意識
所以這種本質還原
這種無漏種子的本質還原
也可以回歸到胡塞爾的主要意思方面去
然後就是談到他那種意向性Intentionality
這個絕對意識有這個意向性
從這個意向性開始能意跟所意
就是Noesis 跟Noema
而種子比較這個字眼本來就有這種作為現象最原初的狀態的那種器的意思
有這個意思
所以玄奘發現這個種子
他把它翻成習氣
他也是這樣瞭解
就是純粹力動乍現為氣
這個氣就是種子
它有兩種
一種就是無漏、一種就是有漏這樣子
那這樣子來說的話
唯識學所講的那一套種子學說
包括無漏種子在內
都可以保留
就是在我提的唯識現象學裏面
它都可以保留
可是
這個無漏種子它的層次就要降低一點
它不能講是成為純粹出世間清淨法的那個層次
它還是要屬於種子
屬於經驗那種層次
不過
它是經驗最原初的狀態
它的上面就是純粹力動
它的根源就在純粹力動裏面
所以我想
就是講唯識現象學
我是要從純粹力動開始講
然後
下面就是可以保留唯識學那些重要的說法
賴賢宗:
今天我準備了如下四個我們將來要一步一步討論的題目:
1、吳汝鈞先生最近發展唯識現象學
請大概介紹一下其內涵
2、吳汝鈞先生從唯識現象學到純粹力動的現象學之發展過程
3、唯識現象學、純粹力動現象學跟天台佛學關係
4、唯識現象學、純粹力動現象學對宗教對話的啟示
因為時間的有限
第一部份我是專講胡塞爾的那套現象學
就是把胡塞爾現象學的那些要點
特別是關聯到佛教
特別是關聯到唯識方面的那些要點把它講出來
而且是用唯識的語言把它講出來
就是說
當我一邊講胡塞爾的唯識現象學時候
一邊也在想唯識的問題
就是說胡塞爾的哪一些觀念是跟唯識有相通的地方
而我們可以拿唯識的那些觀點和概念來詮釋胡塞爾的相應的觀念和想法
其次
我認為傳統唯識學的第二點的相關困難
就是無漏種子是一種真如恆常的狀態
但是它又現行
這個無漏種子要現行才能覺悟、才能成佛;但是
依照定義
無漏種子怎樣才能現行呢?如果根據唯識的種子六義
它是說「隨緣」
隨緣來現行的
那這個緣一般來講
清淨的緣就是正聞薰習
所以這種緣是一種外緣
這種外緣本身也是一種經驗的性格
或者是態度來面對人生苦痛的問題
把苦痛轉化
轉化成為對我們人生達到目標方面有幫助的一種東西
就是要把苦痛從有害的、我們很討厭的東西
轉化成一種工具
讓這種工具來替我們要達成生命的目標服務
這個就是苦痛現象學主要的意思
我現在在做的就是第二本書
就是唯識現象學
這一本書的內容比較複雜
它包括四個部分
就是說
它裏面的哪一些觀點和哪一些想法
可以用胡塞爾的相應的那些觀點和想法來比較和詮釋
還有一點
就是世親的《唯識三十頌》
一般人都是根據玄奘的那種翻譯
當然我也會參考玄奘的翻譯
不過
進一步我是直接從《唯識三十頌》梵文的本子再翻一次
就是翻成白話文
看起來意思比較清楚一點
比玄奘翻譯的意思比較好瞭解、比較清楚
所以
我的唯識現象學基本的構想
實際上我是有一個比較大的計畫
就是要寫三本書
第一本就是苦痛現象學
第二本就是唯識現象學
第三本就是純粹力動現象學
三本書都是一貫的
都是有關現象學那種學問
苦痛現象學基本上我已寫好
主要是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苦痛這個問題
這個人生、人人都有的問題
怎麼樣解決
就是我們能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方法
不過我目前還沒有寫成為可以拿來讀的方式
就是有關安慧對世親唯識學的解讀這一方面
它的意思我是已經弄出來
現在回去就是要把它整理一下
就是跟上面講胡塞爾的現象學、講護法、世親唯識學一樣
既受回歸到胡塞爾所講的絕對意識方面去
那麼這個絕對意識就相當於我提的純粹力動
因為我剛才說純粹力動採取一種乍現的方式
用乍現的方式來建立這個器世界
把器建立起來
這個乍現就是純粹力動的一種作用
它在乍現裏面
純粹力動本性有的那些性格
應該隨著乍現這個活動
那些性格都貫穿到所乍現出來的那些東西方面去
就是你能瞭解諸法跟自我的那種真相
就表示你能抓到現象世界的真理
所以在這裡也可以講轉依、覺悟
而現象學這種講法就可以建立起來
因為現象學跟現象論不同
現象論是光是對現象做一種描述
描述它怎麼升起的
那些現象之作用是怎麼樣
它的現狀是怎麼樣的現狀
這是描述性的
就是所謂Description
它沒有提供一種理想、一種價值的目標
從這個能意就概括主體或者是自我
所意所概括對象方面的一切東西
那就構成了我法的這個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