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自性面面观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Jan..2006 Vol-13
No.1
唯识三性说源流探微
——兼评法相与唯识分宗说
领
人文学院,北京102617)
孟
(75京石油化工学院
摘要:初期的三性说和五法说一样,都是为统摄宇宙万有和佛教,L理而开演的理论模式;而中观二谛说别 蛤予唯识三性说咀思雏方式的启发和价值判断的准则。通过探讨唯识三性说的成立扣演变,可吐看出唯识古学 和唯识新学的思想异同,井依据缘起中道义,阐述了瑜枷堆识学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五法;三自性;法相;唯识 中国分类号:B9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6)01—0122—06
收稿日期:2005—06—17 作者简介:孟领(1968一 一122— ).男.山东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佛教相’?谓若略说所有言谈安足处事。何等为‘名’?谓即于相所有增语。何等为‘分别’?谓三 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何等为‘正智’?谓略 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1]“”’所谓“相”是指言语概念所诠表的内容,亦即事物的 相状。“名”是对“相”的言语概念表述,指事物的名称。“分别”意指对名、相所起的差别心,包括三界中所 有心、心所。“真如”是法无我所显(真理)、是超越~切名相分别的圣智所行境。“正智”是指契合真如的世 间、出世间智慧。由五法可统摄世出世间的一切法。 其次谈三自性。《解深密经》说:“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者依他起相,三 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 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云何诸法圆成实 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C2]诸法遍计所执相是指施设的言说相,即言说自相。诸法依他起耜指诸法的缘 生相。诸法圆成实相指离言诠离生灭的平等真如。可见,此时的遍计所执相是中性的,并没有杂染妄执的 意思。依他起自性也没被诠释为三界心心所。《瑜伽》对三自性的认识基本上与《深密》相同:“云何名为三 种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白性。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
07唯识论
犊子部的“胜义补特伽罗” 犊子部的“胜义补特伽罗”
胜义补特伽罗——犊子部提出:“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 犊子部提出: 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 胜义补特伽罗 犊子部提出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 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 诸法若离补特伽罗 转至后世。 即依于身等而立的假名, 转至后世。” 即依于身等而立的假名,是众生从前世转生 后世的轮回相续的主体“ 后世的轮回相续的主体“我”。 补特伽罗(数取趣),被视为与“ ),被视为与 有情” 补特伽罗(数取趣),被视为与“我”、“有情”、“命 等语同义,是辗转轮回六道( 的生命本体。 者”等语同义,是辗转轮回六道(趣)的生命本体。原始 佛教由于不承认有“ 因此虽用补特伽罗之称, 佛教由于不承认有“我”,因此虽用补特伽罗之称,然仅 以之为“ 假名”而已。及至部派时代, 以之为“人”之“假名”而已。及至部派时代,轮回之主 体论勃兴,诸部之间逐渐承认补特伽罗之存在。据《异部 体论勃兴,诸部之间逐渐承认补特伽罗之存在。 宗轮论》所载, 宗轮论》所载,说一切有部主张无有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 但有世俗补特伽罗,有移转; 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有移转;犊子部的本宗同义谓实 有补特伽罗,命根灭时,五蕴诸法亦灭,然补特伽罗不灭, 有补特伽罗,命根灭时,五蕴诸法亦灭,然补特伽罗不灭, 转至后世,取诸趣生;经量部则别立胜义补特伽罗。此中, 转至后世,取诸趣生;经量部则别立胜义补特伽罗。此中, 说一切有部所说,系以补特伽罗只是假立;犊子部、 说一切有部所说,系以补特伽罗只是假立;犊子部、正量 部及经量部则认为系实有。 部及经量部则认为系实有。尤其犊子部将补特伽罗摄于五 法藏中之不可说法藏,而称之为非即非离蕴我。( 。(《 法藏中之不可说法藏,而称之为非即非离蕴我。(《中华 佛教百科全书》 佛教百科全书》)
唯识与中观
唯识与中观————————————————————————————————作者:————————————————————————————————日期:ﻩ唯识与中观(一)唯识与中观的思想是佛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两大基石,它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没有唯识与中观,也就没有佛学、没有佛法。
今后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这个部分内容,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了解,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两个佛法中最深奥的学问。
大凡一门学问思想要形成为体系,那它一定回答了某些问题。
那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我想唯识回答的是:●什么是现象?●一切现象该如何认识?●一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即缘起)?●人的心灵意识机构如何划分?如何认识?●人的内心与外境又是如何交互作用?●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如何?●心识如何转变?……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我想,中观回答的是:●什么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高本质(真相或实相)?●如何认识真正的自己?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什么是自己那个永恒不灭的本来面目?●一切现象与本质是什么关系?(空与有、缘起与性空是怎样的关系?)●一切众生如何究竟觉悟成佛?●什么是佛陀究竟解脱的智慧(即开发般若正智)?……唯识可以说是佛法中的现象学,中观可以说是佛法中的本体论。
从整个系统的佛法思想的角度来看,唯识里面其实包含了中观,中观里面也包含了唯识,只是两者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
这两者其实都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如何产生的?怎么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宇宙真相、万物终极的真理。
当然细分起来说,也就包含了自古以来各种根本的哲学大问题:心与物,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跟世界万物是怎样联系的?内心与外境如何互相影响?本质与表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唯识和中观阐述的重点各有不同,但前者重点在于认识现象,从现象入本质;而中观则重点在于观照事物的本质;唯识侧重于“有”,中观则侧重于“空”以及“空有不二”(“空有”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关系。
唯识、中观、因明的区别与联系
唯识、中观、因明的区别与联系《理门述记》曾说:“自古九十五种外道,大、小诸乘,各制因明。
”其实因明就其教义背景,主要与小乘的经部和大乘的唯识、中观相关,本文主要比较以唯识为教理背景的陈那因明和汉传因明与主要以中观义为教旨的中观应成派和藏传因明二者在旨趣上的区别。
一、体系上重逻辑、知识论汉传因明承续了陈那前期的因明著作与《入中论》的“八门二益”框架,是以立破论辩为内容的,知识论内容在其中只是论辩立破能否成立的一个条件而已。
陈那《理门论》将其称之为“立具”,现量与以量是构成能立的资具,这是指逻辑推理和论辩立破中,作为前提、根据的命题有一个是否可靠的论识论前提。
因此,八门中尽管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占其一半,但从结构上却是为前四门真似立破服务的。
在篇幅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定位,如《入中论》二千一百多字中只有不到二百字是讲现、比量的。
窥基的《大疏》的八卷本,量论只在第八卷中约1/3。
唐代诸疏中,专讲量论的,迄今只见慧沼的《二量章》,学界还质题是伪作。
而在法称因明中则不同,法称《释量论》中把陈那《集量论》中的一个归敬颂专门扩展成为一个“成量品”,把因明化归内明,把因明定位于专门用以论证“佛成为定量(终极真理)”的一个学科。
由此,因明从内外道公用的论辩工具转而为大乘佛教的知识论。
这个知识论就是要论证这个世界的空、假、中道,由此转向了中观。
法称在藏传佛教中被列为六庄严之一,位龙树、提婆、陈那之后,一般认为法称为陈那再传弟子,应归唯识,但实际上,法称因明中兼有经部和中观的思想,故藏地常称法称为经部瑜伽师或瑜伽中观师。
藏传因明自称为“量学”,尊陈那后期著作《集量论》为量经,以量的研究为主旨,量学内部又分为心理论和因理论二部分,后者才是逻辑与论辩学。
即使在讲逻辑推理问题,也必定要加个“为量识认定的”前提。
这种体系上的不同,可以宗喀巴《因明七论入门》为例。
全文共分四品,第一品“讲境”,这是对认识对象的分析。
第二品“具境”,这是讲认识的途经和种类,也就是量论。
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
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有与空——论三性与三无性济群法师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顶礼济群法师)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
在唯识宗,性和相的概念是相通的,又称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
通过三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空与有的真相,获得中道的如实智,从而摆脱生命中的一切迷惑。
一、”空“、”有”两宗的差别我们知道,中观和唯识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两个思想源流。
中观以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为依据典籍,论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二谛是通过二分法(对立法)认识世界。
所谓世俗谛,即凡夫认识的世俗世界。
所谓胜义谛,即圣贤体认的诸法实相。
这个实相就是空性,就是圆成实,并非一般人所能认识,惟有具备空性慧才能通达。
但我们也不必气馁,因为这一能力是众生本自具备的,只是被无明遮蔽了,不曾产生作用。
修行所做的,正是开启这一蒙尘已久的智慧,由此体认空性。
对于空性的表述,中观和唯识有着不同侧重。
中观讲空性,偏向用空来表述,故称空宗。
但这种空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空无所有,而是超越空和有两边的。
唯识讲空性,偏向从有来表述,故称有宗。
但这种有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实实在在的有,同样是超越有和空两边的。
所以空性是非空非有的,无论说它是空或有都会落于一边,是片面而不完整的。
除了对空性有不同表述外,中观和唯识的主要区别还体现在对现象世界的分析。
对于现象世界,中观称之为世俗谛。
唯识宗则分为依他起相和遍计所执相两个层面,将缘起现象和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作了区分。
我们看到桌子,看到房子,看到世间万象,其中都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一是缘起现象,一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
我看到的你们也是同样,一是缘起现象,也就是你们的五蕴身,属于依他起相;一是你们呈现在我认识上的影像,也就是我所看到的你们,属于遍计所执相。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定智内容提要:唯识三自性乃是诸佛菩萨之秘密语言,诸佛菩萨皆以一音演说法,众生机缘无量,诸佛菩萨种种方便言辞譬喻也无量。
所有要义皆因三自性而得决了。
本文前言部分略述三自性在唯识学的地位,及三自性的意义,根本源流,出自于圣者亲证的四智菩提。
唯证乃知众生心识之甚深微妙,非是凡夫比量推理所能测知。
此说并非是为了废弃闻思,相反要重视闻思,在闻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观,乃至转八识成四智,亲见唯识妙境,通达唯识三自性无边妙义。
方可称善。
正文部分先是解释三自性的定义,再解释性义类相摄,收尽无边佛法妙义,尽在三自性之中矣!正文部分依《成唯识论》三自性文为纲,消义于后。
未能尽大师妙义之万一。
但得片意而已。
关键词:唯识三自性义类相摄唯识三自性在唯识学中具有极重要地位,如《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义,皆应决了。
谓诸如来秘密语言,及诸菩萨随无量教秘密语言,所有要义,皆由如是三种自性,应随决了。
”意为通过对唯识三自性的深入了解,便能明辨佛的秘密语言,决了佛的第一义理,三自性义极为甚深,末学不自量力略申管见于圣旨之万一。
唯识学中的依他起是描述了万法缘起的精微结构,是凡圣共同依存的法则,无是无非,与因缘因果有很大的关系,心识架构的建立各有特征。
又遍计执是凡夫错误的认知,虽然建立遍计执自性,其实只是成为所破斥的对象,可轻可贱。
圆成实是圣人的四智菩提,正是唯识学最终的归宿处,凡圣共求的目标,可尊可贵。
凡夫转依后由遍计执而转化为圆成实四智菩提的部分,转染为净,这是唯识学根本目的所在。
唯识学对事物剖析是十分精微的,这也是唯识与其它宗派相比具有不共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心识结构上是动态演变令人叹为观止,为学佛的人慧解与观照提供了无数方便,用唯识学来认识心理学,那绝对是最高级的心理学,对于胜义谛理的认识也是彻底的。
鉴于学人的唯识学基础有限,未必能准确表达出来,但圣人依无碍妙智描述心识的圣言量,绝对不会有错。
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一、遍计所执性在人世间,有很多纷争的起因就是从计较“你多我少”、执著“你有我无”中引发了不少无谓的烦恼。
举世闻名的福特公司,有天为一位领班在其退休前夕举行送别会,当这位当了十九年领班的人起来致词时,大家才发现到,领班的脸和公司经理的脸怎么那么像,不禁纳闷在心。
领班首先感谢大家这十几年来对他的支持、照顾,接著又说:‘从懂事到现在,小时候抱怨零用钱太少,计较衣服不够新款,长大有了工作后,计较薪水太低,假期太少,我的一生就在这样不断的计较与抱怨中过了一大半。
而我的弟弟,从不跟我争执,只是埋头做他自己的计划,并细心检查计划是否周详,计划实现后在检讨缺失,怎样才能更完美,从不把心思放在“得与失”上,更不会和人计较,就这样他所作的计划一个又一个地实现,他也从小职员成公司的经理。
同在一家公司,由於我的心态和他不同,所以至今仍是一个领班。
或许各位已经发现了,那位和我长得很像的经理也在此,他就是我弟弟,我没什么礼物给各位,只有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心路向大家报告。
今后我还有一大段美好的人生,我也要好好地计划一下如何来过这个不计较、不执著的人生……’全场此时响起一片掌声……。
看到别人开著名贵轿车很拉风地在路上行驶,而看看自己只有骑著噗噗作响的摩托车的份儿,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不如人。
但回头看一看,还有人骑者脚踏车,或步行,甚至还有人满头大汗地推著一辆板车上山坡,看看自己此上虽不足,比下还有绰绰有馀。
如果我们对世间上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理,不羡慕、不比较,幸福自然会常伴左右。
星云大师说:“一个有力量的人,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肯定之上。
没有信心的人,才从外在的环境找寻自己的价值;当外境不如意时,起了比较、计较的心,痛苦也随之而至。
幸福的人,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的奉献人羣!在唯识学上,把分别计较,常起执著的心态称为遍计所执。
二、识的三性、三无性说凡是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假法,无一法能够常住而实有。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谈锡永 译释三自性判定
《三自性判定》略释世亲论师造论谈锡永译释中华佛典宝库梵名:Trisvabhava-nirdesa[注1][1] 本论仍有梵文原本存世,,此有日本学者御牧克己、立川武藏及汤山明的整理本〔Katsuni Mimaki,Musashi Tachikawa & Akira Yuyama,eds,Three Works of Vasubandhu in Sanskrit Manuscript:the Trisvabhavanirdesa,the Vimsatika with its Vrtti,and the Trimsika with Sthiramati's Commentary.(Tokyo:The Centre for East Asian Cultural Studies,1989)〕;梵本的英译,见Stefan Anacker,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Delhi:Motilal Banavsidass,1986),页181-190。
此外,尚可参考Jay L.Garfield,Empty Words:Buddhist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页128-151;Ake Boquist,Trisvabhava: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nature-theory in Yogacara Buddhism (Sweden:University of Lund,1993),页116-132。
]藏名:Rang bshin gsum nges pa bstan pa前言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法轮说教,经言,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
其为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基於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则为道上之所依,基道果井然,然後始能说为了义。
唯识学的真实观
唯识学的真实观胡晓光唯识学是由存在论和认识论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唯识义者,就是阐述万法唯识、唯识无境的存在观;所谓法相义者,就是诠释万法性相的真实原理,也就是唯识学的认识论。
在理论上,存在论与认识论是互为前提的,没有存在论的认识论是无效的,反之亦然。
唯识学认为,唯识学是内明的“无上无容”的法门,是释尊一生教法的极谈。
唯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更能体现一种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它所阐释的道理十分圆满,令人生起净信,并且具有可实践性。
在唯识学看来,一切世间学没有了达真实,所以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存在论;同时一切世间学既然没有对真实的认识,所以也自然不会有真实的认识论。
世间学的这种虚妄性,是由遍计所执性造成。
所谓遍计所执性者,就是指主体心识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执取为实,安立名言。
这种认知功能是于情而生的,是情有理无的。
用现代哲学语言来讲,遍计所执性是一种知性化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它是能取与所取的分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化。
唯识学认为,只有以真实的存在为所观境,才能形成真实的认识。
唯识学在确定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取向时,是先破遣外执,成立唯识义。
所谓唯识者,就是讲识外无境,唯有内识。
即一切法离识无体,一切法唯识所现。
唯识学认为我人所观一切法皆不离识,是识所转变,并无有识外之物可被认识。
唯识者,就是唯能无所。
“唯识无境”之命题确定了唯识学的所观境。
在唯识无境这个存在论的前提下,对识的性相进行如实观就是法相学了。
法相学是诠释五法三自性为内容的。
所谓五法者,即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所谓三自性者,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法相学顾名思义就是诸法实相学。
在法相学看来,一切法的真实相是真如,这个真如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由正智(菩提)所觉知。
世间学说,是依虚妄分别之识来缘名相,并妄执为实有。
法相学认为,只要破遣了名相分别,就可契入正智与真如之界。
名相分别为遍计所执性所摄,正智与真如为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所摄。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总之,依他起性指的是宇宙间一切相对存在的事物,即因缘所生法。
一切世间流转门法和一切世间还灭门法,都要建立在这因缘性的依他起法上。注(8)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字和思维去认识依他起性,但却无法彻底地理解依他起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遍计所执性的基础上。而依他起性本身与人为的遍计所执性是毫无关系的。
三性其实是一体三面,它表示我们对同一事物在认识上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或层面。遍计所执性是虚妄不实,依他起性是现象的相对存在,而圆成实性则是本质的存在、最高的存在,也就是绝对真理。
三、空有之辨--三性三无性
空与有的问题,是佛法的根本与核心的问题,一定要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习惯上,我们总认为唯识只是谈有,乃至将唯识宗说成是有宗,这固然有其道理,但却不能因此而说唯识只谈有而不讲空。所以,我们要掌握唯识学是如何说有、说空的。对唯识的空有观,我们必以三性、三无性的思想来理)
廖乐根
内容提要: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以三性而立三无性。本文在辨析三性的基础上,从三性、三无性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唯识学的空有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义。同时本文还将唯识的空有中道与般若中观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认为:在究竟本质上,唯识与中观是完全相通的,但在具体论述的方式、方法却并不相同,对某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境时空、“三唯”心、物观与佛教唯识宗
三境时空、“三唯”心、物观与佛教唯识宗三境时空、“三唯”心、物观与佛教唯识宗宇宙的本体或主体是什么?人与宇宙是否同质同源同动静?物质和意识什么关系?这些哲学三观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人类生命的等级和价值取向。
30多年前,中国思想界似乎也大开放,但几十年唯物唯心二元对立的主流教育影响尤深,初见有人推出心物辩证法理论,因不知其渊源而感到震撼和震惊。
近涉猎佛经,才知心物关系乃唯识宗主题,此将唯识相关网文整理,以方便阅读:一概念定义1 心(元神)心为创造宇宙的母器或曰灵、神,它是宇宙的本体。
在第一世界即早期时代,真法唯心,古圣贤主张唯心,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唯心论,老子的虚极静笃。
2 识识是创造宇宙的因缘,它上承于灵下接于物。
高识亦为灵识,可生灵觉见灵体,低识乃为意识,生意觉见物体。
灵识心状由自性而发,意识心幻因灵物结合。
识法无量,幻化自然。
详言之:识性、觉知力延承了灵性、灵力附着于物体,比如人的意识附着于大脑。
高等觉知也叫灵识,能产生灵觉、自性本觉,感知幽灵般的存在物。
低等觉知叫做意识,它产生意觉即意念感知,能感知自然事物的存在。
灵识是“心”的本状由自性产生,意识是“心”衍生的现象——由灵性与物性结合产生。
觉识力无穷无尽,可创造无限感知,幻变出自然世界,比如灵识幻化出自然物质,意识产生声闻色响。
它创造了意识世界。
在第三世界~末期时代,真法唯识,未来时代人们走进心灵世界即意识虚幻世界,如造梦空间,推崇唯心论。
若人关闭意识比如死亡,就回归物境变为尸体;若人保持低等意识比如正常人,就沉寂于识境;若人开启高等本觉意识比如开悟成佛,就能扬升进入心境即灵异世界。
比如弥勒菩萨的《唯识论》是未来时代修行成佛的经典著作,依法修行既能理通自然,即用科学理论诠释自然规律,又能意控宇宙。
3 感、觉、知感为法——支配宇宙运作的方法。
觉分为真觉和妄觉。
真觉是自性觉知、真我知觉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发出的觉知形成真实世界。
即使宇宙不存在它依然存在,就像现实世界一样,它发出的感觉就是真实的自然现象。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
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比较金东淑(현견)(北京大学哲学系)空(梵语sunya),佛教用来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
有关“空”的范畴和“空”义的讨论构成了佛教思想的核心。
历史上,大乘中观、唯识两大派别各在探讨“空”义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人们分别将其称为大乘空宗与大乘有宗。
空宗认为“当体即空”,有宗则强调“真唯识量”,两大派别一直是各执一词,互相攻讦。
后人认为两派对立,造成佛教内部的不统一,使佛教形象大打折扣,并阻碍其发展。
那么,空有二宗的争论是否真如后人所描绘的那样势不两立,分河饮水?本文从佛教史上中观派和唯识派的空观思想分野谈起,在简要阐释两者的空观核心和体系的基础上,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认识空有二宗在大乘佛法体系中的理论关系,探求对佛教之“空”、“有”概念的更圆满理解。
对这个问题的求证,缘于我多年佛经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在此谈出些许认识,望就教于方家,得思想修行的进步。
一、中观派与唯识派空观的历史分野中观派与唯识派的空观分野始于公元4-5世纪唯识瑜伽行派的兴起,但空观的思想源头则要追溯至释伽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
在此之前,古印度的思想界有两种认识影响甚大,一是婆罗门思想,持“转变说”,认为宇宙是由根本“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二是非婆罗门思想,持“积聚说”,认为事物是多因积聚而成,即所谓“因中有果”说。
释伽牟尼对于两方的观念均不认同,他认为世界一切现象(万法或诸法)都是“因果”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即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
所以,释伽牟尼在初转法轮时,提倡“中道”思想,即“缘起观、因果观”。
这就形成了早期佛教的空观。
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遍概念。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之一。
以后佛教思想的发展,从哲学根基上讲就是围绕着对缘起观和因果观为内容的“空”的理解和阐释。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2012-8-17 23:17 |作者: 明真法师修学指导佛教网般若文海佛学文章佛缘网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个人的体会是:依他起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圆成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遍计所执性,就是主观不能适应这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知识和由这种错误知识所构画的一些虚妄假相。
虚妄假相,只粘附在这错误的知识上,如向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寻检,是找不着的。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认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来发掘客观的真理,凭借真理之光,来破除自己主观上的“无明”(有处作“痴”或“愚痴”),也就是改正自己主观上的错误思想和知识。
只有真理才能给与众生以最大的安乐,无量恒河沙数诸佛,都是从真理内孕育出来的。
现在我想先谈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对“依他起性”这个名词的解释,是“依他众缘而生起故”。
众缘,约当现在所说的“许多条件”。
佛法肯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界、社会、思想意识,都是依他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由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所构成的。
没有众缘,或者说不依他众缘,任何事实就都没有生起的可能。
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实上都可找到证明的。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在解释依他起性的时候,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彼,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此,指众缘。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现象、社会、思想意识,在彼有、彼生时,必然是由此有、此生而才有“彼有”、“彼生”的。
佛法用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来说明客观存在事实的一般性质。
这是十分正确的,是能根据事实进行检验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明白人生、世界,都是活的、动的、变化的,可以根据适当条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提高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会明白人生、世界决不是什么神或者天帝所创造的,也决不是由什么理性、意志和什么观念所演化出来的。
试论唯识宗三性三无性思想及其意义
试论唯识宗三性三无性宽见绪论三性乃印度唯识学派之重要主张,我国法相宗之根本教义。
谓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从其有无或假实之立场分成三种,称为三性。
说明三性之各别为‘无自性空’之道理,则称为三无性。
系以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为根据而说者,为印度唯识学派所主张,后来成为我国法相宗根本教义之一,亦为华严宗等所采用。
三性又作三自性、三性相、三种自相、三相等。
此三者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者略称遍依圆。
三无性又作三种无自性性、三无自性或三种无性等。
三者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何谓三性所谓遍计所执性①者,遍计为‘周遍计度’义。
所执是指对象。
即于因缘性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若加以细别,则有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性三重。
能遍计,谓意识遍对客观的事物,起实有的计度,即主观的迷情。
所遍计,谓被能遍计的意识所周遍计度的客观对象。
遍计所执性,谓由能遍计心现于所遍计之上的实有妄境。
所谓依他起性②者,‘他’指因缘而言。
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
即心心所法必具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与所缘缘四缘,色法则须依因缘与增上缘二缘。
既是依因缘和合而存在,所以非固定的实有,而是如幻假有的法。
然而,虽属假有,但与遍计所执性之仅现于妄情,且体性皆无之状况不同。
所谓圆成实性③者,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
指遍满一切处而无缺减,其体不生不灭而无变异,且真实而不虚谬,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亦即所谓依他起的根本体性。
为说明以上三性关系,《摄大乘论》以蛇绳为譬喻,说︰于此悟入唯识性中。
何所悟入。
如何悟入。
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
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
自性差别义。
如是六种义皆无故。
所取能取性现前故。
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
如闇中绳显现似蛇。
譬如绳上蛇非真实。
以无有故。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
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
色香味触为其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三自性面面观定智内容提要:唯识三自性乃是诸佛菩萨之秘密语言,诸佛菩萨皆以一音演说法,众生机缘无量,诸佛菩萨种种方便言辞譬喻也无量。
所有要义皆因三自性而得决了。
本文前言部分略述三自性在唯识学的地位,及三自性的意义,根本源流,出自于圣者亲证的四智菩提。
唯证乃知众生心识之甚深微妙,非是凡夫比量推理所能测知。
此说并非是为了废弃闻思,相反要重视闻思,在闻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观,乃至转八识成四智,亲见唯识妙境,通达唯识三自性无边妙义。
方可称善。
正文部分先是解释三自性的定义,再解释性义类相摄,收尽无边佛法妙义,尽在三自性之中矣!正文部分依《成唯识论》三自性文为纲,消义于后。
未能尽大师妙义之万一。
但得片意而已。
关键词:唯识三自性义类相摄唯识三自性在唯识学中具有极重要地位,如《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义,皆应决了。
谓诸如来秘密语言,及诸菩萨随无量教秘密语言,所有要义,皆由如是三种自性,应随决了。
”意为通过对唯识三自性的深入了解,便能明辨佛的秘密语言,决了佛的第一义理,三自性义极为甚深,末学不自量力略申管见于圣旨之万一。
唯识学中的依他起是描述了万法缘起的精微结构,是凡圣共同依存的法则,无是无非,与因缘因果有很大的关系,心识架构的建立各有特征。
又遍计执是凡夫错误的认知,虽然建立遍计执自性,其实只是成为所破斥的对象,可轻可贱。
圆成实是圣人的四智菩提,正是唯识学最终的归宿处,凡圣共求的目标,可尊可贵。
凡夫转依后由遍计执而转化为圆成实四智菩提的部分,转染为净,这是唯识学根本目的所在。
唯识学对事物剖析是十分精微的,这也是唯识与其它宗派相比具有不共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心识结构上是动态演变令人叹为观止,为学佛的人慧解与观照提供了无数方便,用唯识学来认识心理学,那绝对是最高级的心理学,对于胜义谛理的认识也是彻底的。
鉴于学人的唯识学基础有限,未必能准确表达出来,但圣人依无碍妙智描述心识的圣言量,绝对不会有错。
弥勒菩萨由于亲证识心三昧,故能观察一切众生心识结构如是,更能观察从凡夫至圣人之心行具有十七地之差别。
又能随顺凡夫比量思维作因明逻辑辨析世俗谛与胜义谛理,通过闻慧思慧相似了知凡圣比量了义经典。
更通过修慧五重唯识观转凡夫八识为圆满四智菩提,彻底现量了知了义经典。
故知弥勒菩萨不仅以唯识心观自度,更以唯识心观度人,弥勒菩萨所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作为唯识学六经十一论最重要典籍之一,本文的核心思想是圣人因亲证唯识心观后,而彻底阐明了一切众生的心识结构,而作为凡夫必须通过学习唯识宗教理才能明白心识结构,及万法之缘起,唯识无境、我法俱空之理。
只有学而知之,行而证之。
本文想从三自性的角度构建立体的唯识观,不想过多地从不同宗派加以比较。
任何宗派在教理上的比较虽然有某些观点上差异,但毕竟都是标月之指,南方人往北指月,北方人往南指月。
毕竟不知谁对谁错?徒争无益。
有人把唯识当成文化、哲学、学术来研究也未尝不可。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只是价值取向不同而已,也没有什么可以厚非的。
一.正文(一)三自性的定义唯识三自性辨析最详尽的要数《成唯识论》,本文依该论为纲要,略述己解而已。
关于三自性的定义。
正如《唯识三十颂》曰:“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成唯识论》对《唯识三十颂》分三部分加以解释: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
先解释遍计所执性。
1.遍计所执性先解释遍计所执性,《成唯识论》第八卷曰:“周遍计度。
故名遍计。
品类众多。
说为彼彼。
谓能遍计之虚妄分别。
即由彼彼虚妄分别。
遍计种种所遍计物。
谓所妄执蕴处界等。
若法若我自性差别。
此所妄执自性差别。
总名遍计所执自性。
如是自性。
都无所有。
理教推征。
不可得故。
”意思是说遍计执可以分为能遍计和所遍计两种,能遍计是指周遍计度之心,能遍计的虚妄分别心种类很多。
所遍计是指能遍计虚妄执着的对象,即是所妄执蕴处界等。
所妄执的有我和有法,皆无自性可得。
(1)关于能遍计依护法的正义来说只有第六第七识才有我法二种虚妄执着,所以称为能遍计,经中只说意识是能遍计,意是指第七识,识是指第六识。
具有计度及分别的功能,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能遍计。
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并非是能遍计。
只有第六第七识能执着我法,与慧心所和痴心所相应,因为我法二执是与无明俱有的。
第八识并没有与慧痴二心所相应,所以不是能遍计,另外善心所也不是能遍计,第八识只是所熏,绝对是没有我法二执的。
有漏心及心所不能证得圆成实性,都属于虚妄分别,虽然似乎有能取和所取的相,而不能称为能遍计。
因为像佛的后得智无漏心似乎也有能取和所取的相,难道佛也是有我法二执的吗?佛后得智现身土等种种影像,如同镜子显像,并无能所二取。
虽然第八识缘遍计种子,而不仅仅有缘遍计种子。
关于遍计四句:一有遍非计,如无漏诸心及有漏善识,能遍广缘。
而不是妄计执着。
二有计非遍,如有漏第七识,恒缘第八见分,起我法二执,从第六识入生空观时,第七识还缘第八见分而起法执,所以称计而非遍。
三亦遍亦计,即是众生染心,所谓与染污相应的第六识也。
四非遍非计,即有漏前五识,及有漏第八识,各了自相分境,所以称“不遍”。
没有计度而随念加以分别。
所以称“非计”。
以上简略说明能遍计。
(2)关于所遍计关于所遍计《三十颂文》:“遍计种种物。
”遍计所执之法,就是虚妄分别心对所缘境生起周遍计度的作用,分别执着为实法实我,这被分别的一切诸法即是所遍计。
一切诸法皆依因缘而生起,所遍计即是依他起自性,《摄论》二卷六页云:“何者所遍计?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
”所遍计不是心外别有法存在,而是能遍计之识虚妄分别错认为有真实的存在,非有计有。
就像在睡梦中的人以为有老虎要吃人的真实的,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就称遍计所执自性。
又辗转说所遍计,如同计绳子为蛇,即是计麻为蛇。
虽是彼境而非所缘缘者。
如虽然计蛇时,却未必有蛇,仍只有绳子。
所以蛇并非是所缘缘。
也不是所遍计。
当知遍计的所缘缘,仍然是依他起性。
譬如妄计蛇时。
仍即于绳起计。
仍以本质绳子为疏所缘缘。
眼识相分绳子为亲所缘缘。
意识就会虚妄地生起蛇的恐怖。
称为“非量”。
名为遍计执也。
(3)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的关系关于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的关系,《成唯识论》曰:“有义。
一切心及心所。
由熏习力所变二分。
从缘生故。
亦依他起。
遍计依斯。
妄执定实。
有无一异俱不俱等。
此二方名遍计所执。
诸圣教说。
唯量唯二。
种种皆名依他起故。
又相等四法。
十一识等。
论皆说为依他起摄故。
”《成唯识论》依护法正义,认为一切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有漏无漏、染法与不染法、心王还是心所,都是由于熏习力所变成见相二分,见相二分是从缘而生起的,所以属于依他起性。
而遍计执是依见相二分而妄执定有实我实法,亦有亦无,或亦一亦异,非有非无。
或非一非异等执实戏论。
《摄论》云:“一者唯量。
义无所有故。
二者唯二。
谓有相及见识故。
三者唯种种。
谓种种相生起故。
”世亲解释道:“唯量者。
唯是识量。
由所识义。
无所有故。
唯二者。
成立有相及见故。
即此一识。
一分成相。
第二分成见。
此是眼等识二分故。
唯种种者。
即此一识。
所起六尘为相。
意识为见。
意识境不定。
故说唯种种也。
”以上所说的识量,及由一识分出的六尘之相意识之见,这些都称为依他起。
又“相等四法”指诸心心所各有四分,所谓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
“十一识”指一身识,谓眼等五界;二身者识,谓染污意;三受者识,谓意界;四应受识,谓色等六外界;五正受识,谓六识界;六世识,谓生生相续不断;七数识,谓算计一乃至无量;八处识,谓器世间;九言说识,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此九从名言熏习种子生;十自他差别识,依身差别,此从我见熏习种子生;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谓生死趣无量种,此从有支习气种子生。
以上四分及十一识都是虚妄分别所摄,名为依他起性。
由此可见,依他起之缘起法,通染、通净、通世间、通出世间、通有漏、通无漏、通凡、通圣,而遍计执则唯通染,通世间、通漏、通凡。
2.释依他起性(1)依他起定义关于依他起性的定义,《成唯识论》第八卷曰:“由斯理趣。
众缘所生心。
心所体。
及相见分。
有漏无漏。
皆依他起。
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依他起性即是缘起法,万法无自性,不能单独的生起,须依靠众缘的具备,才能生长。
心王、心所及相见二分,有漏、无漏都属于依他起范畴。
(1)依他起四缘及譬喻《成唯识论》卷八云︰“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
”这里的‘众缘’是指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
四缘具足则生心法,具足因缘与增上二缘则生色法。
由此可知,一切有为之现象乃因缘和合则生,因缘离散则灭,说它有其实是非有,说它无其实是非无;这里用‘如幻事等’来譬喻,唯识宗为彰显诸法乃依于众缘和合而成,一切为假有,无有实体,故立八种譬喻,以示此“非有似有”之义。
八喻即:(一)幻事喻,谓色等所缘之六处,其体虽无,遍计度时,所缘六处似又显现,犹如幻事之实无似有。
(二)阳焰喻,谓器世间实无,而系心、心所之所现,犹如阳光照射飘动之沙尘,闪耀如火焰,口渴之人视此幻境,以为前有流水。
(三)梦境喻,谓外在器世间之爱、非爱之受用差别,犹如梦中本无男、女等种种外境,而起爱、非爱境界之受用。
(四)镜像喻,谓诸法无实体,以善恶之思业为缘,而生爱、非爱之果,此果虚幻,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
(五)光影喻,谓诸法本无实体,而因诸识之转起,犹如由弄影而起种种之影像。
(六)谷响喻,谓诸法本无实体,而转起种种言说戏论之相,犹如空谷回响,无实音声。
(七)水月喻,谓诸法所缘之境无实体,而定心能起如实知、如实见之心法,恰如水中之月非实存,然因其性澄清乃能显现月相。
(八)变化喻,谓遍计所执之有情虽无,然证真之诸菩萨为哀愍利乐依他所起之诸有情类而受生其中,恰如变化实不存,而能成一切事。
(3)二种依他起性《成唯识论》卷八云︰“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
净分依他亦圆成故。
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
”这里说依他起性又可分为染分、净分二种:(一)染分依他,指依虚妄分别之缘而生起的有漏杂染之诸法。
(二)净分依他,指依圣智之缘而生起的无漏纯净之法。
也可以称为圆成实,如佛的四智菩提。
十力无畏等。
3.圆成实性(1)圆成实定义关于圆成实的定义,《成唯识论》第八卷曰:“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
名圆成实。
显此遍常。
体非虚谬。
简自共相虚空我等。
”关于圆成实名字,又可作圆成实相、圆成自性、第一义谛体性、真如,即是诸法所依之体性。
略称为圆成实,具有圆满、成就、真实等三种性质,即:(一)圆满,依他起诸法之相仅仅局限于其自身之法体,不通余处;相对于此,真如之妙理则可周遍一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