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民贵君轻观念B.“大一统”观念C.“君权神授”观念D.“天人感应”观念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4.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5.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天水麻辣烫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也让麦积山厚重的佛教文化生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栩栩如生的“东方微笑”小沙弥造像让人产生浓厚兴趣,无数游客来此打卡,一度门票售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不同地域文化兼容、互补而博大精深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成一种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了惩恶扬善、仁爱忠孝的伦理观念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长期并存、形成文化认同2.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比如朝鲜创造出了谚文,日本创造出了假名,越南创造出了喃字,这说明()A.从提高人们的知识度和完善教育制度的角度来讲,亚洲各国仍有必要坚持汉字教育B.上述国家借用大量汉字来翻译或创造一些新文化用语,形成自己的文字特色C.上述国家把汉字融入到自己的文字系统里,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大国辐射这一世界意义D.东亚国家依靠汉字作为载体,在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中汉字起着非常重要的媒介功能3. 朱雀是来自远古的意象,中国历代正史中随处可见关于朱雀的记载。

在代表五个方位的鸟类中,南方神鸟朱雀的出现。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是一种上天赐福的吉兆。

唐代,南方的首领和贵族会将它们进献给朝廷,统治者甚至用它命名长安城门。

对此,最为合理的解读是()A.唐代统治者求仙问道迷信福禄B.交通的发展使得南北联系加强C.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D.南方逐步开发提升南方的地位4. 唐宋以来的名家主流绘画多以蜀葵来表达忠君报国的情怀,宋代莫高窟壁画中甚至出现了蜀葵占据佛龛内外除佛、菩萨、弟子之外几乎所有空间的现象,每个龛内都满绘蜀葵,颇为壮观。

这体现出()A.佛教在传播中走向世俗化B.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C.儒家思想渗透于宗教艺术D.国家统一和文化多元5. 据考古发掘,《汉谟拉比法典》抄本的出土地点,从北方的亚述城市阿淑尔、尼尼微,到南部巴比伦尼亚的西帕尔、拉尔撒、巴比伦,甚至埃兰的苏萨,都有法典抄本出土。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2.为了消除社会的动荡纷争,促进雅典城邦的振兴发展,梭伦冲破重重阻力,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在改革中,叔本华把梭伦的改革原则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

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变革趋势的是()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4.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废除“世卿世禄制”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5.“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7.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融合体现在()①鲜卑族劳动者逐渐成为农民②农耕生活成为主要生活形式③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有的还从事工商业④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D.依靠“恩荫”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0.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第Ⅰ卷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并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

材料说明了( )A.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D.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2.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 )A.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3.“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A.“知行合一”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4. 下列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5.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这一思想( ) ①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②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③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自身的理性判断④为政治改革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6.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天水三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选修1全部;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哈罗德•伊尼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对“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理解正确的是( )A.梭伦改革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B.废除债奴制,保障公民享有民主权利C.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2.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3.下列选项分别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其内容最为相近的一组是()A.户籍什伍制、保甲法B.重农抑商,募役法C.奖励军功、将兵法D.奖励耕织、青苗法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5.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因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B.南北对峙的形势C.民族矛盾的激化D.中原地区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

”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D.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7.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A.保甲法B.均输法C.农田水利法D.募役法8.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C、改变了社会性质D、以失败而告终9.“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 版含答案高二历史试题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2.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其思想特点是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D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 A. 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D.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5.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 A. ①③②⑤ B. ①④②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②⑥ 6.一位古董商人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促成“百家争鸣”这一局面形成的因素有①封建经济的发展②私学的兴起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现状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循循善诱的说教4.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5.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

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6.某电视剧播出后,“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南宋的文天祥也是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7.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这两种思想(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8.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

”可见,商鞅变法为秦国崛起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秦国崛起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基础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2.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实行军功爵禄制,废除世卿世禄制3.造成“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得到新任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B.商鞅得到广大秦国人民的衷心拥护C.反对变革的保守势力遭到彻底打击D.变法措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4.秦孝公曰“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秦国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B.秦孝公求贤若渴C.秦孝公希望改革D.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秦国不强大5.右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由此统一度量衡。

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6.秦惠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留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

”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7.据史书记载北魏改革前,鲜卑族拓跋部“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精品

天水市三中高二级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

”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A.都是思想解放运动B.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C.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D.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2.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

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

国民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B.政体与美国联邦共和制相同C.政体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D.实行总统、议会、内阁三权分立制衡3.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停留在学习器物阶段④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4.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

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5.“1931年和1871年相比,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增长了224倍,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55倍。

60年间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182倍。

尽管双方贸易的商品结构还对中国很不利,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AB两项都不全面,C 项只谈到平民一方面,也是片面的;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矛盾激化应该是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所造成的,所以排除AB两项而选择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走向民主化进程·雅典的民主化改革的原因2.“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反映梭伦()A.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B.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C.维护多数公民利益D.关照少数公民利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体现了梭伦改革“折中”“中庸”的原则,兼顾贵族和平民的利益,因此A项正确;B C D三项都与题干不符。

故选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特点3.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答案】C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维护统治。

梭伦改革把雅典引向了民主政治的轨道,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都起到了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所以答案为C项。

从题干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举以为收孥”可知②错误。

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③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商鞅变法·“解负令”、重农抑商。

2010-2023历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0-2023历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0-2023历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假如你生活在西周时期,你有可能亲眼看到①井田制②邮驿传递制③分封制④“禅让”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对隋朝历史的概括和总结,完整的一项是A.繁荣而短暂,承前又启后B.开创了许多重要典章制度C.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国家D.实行暴政,统治十分短暂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

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材料三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

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表1(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

(2分)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5.春秋战国时期在“严刑峻法”上主张相反的是A.老子和荀子B.孔子和韩非子C.孔子和荀子D.老子和韩非子6.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天水市三中2015-2016学年度 第二学期 高二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卷(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60分)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 C. 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2.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A.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B. ”反映梭伦( ) 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C •维护多数公民利益D.关照少数公民利益3.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 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 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A. ①②③ .①③④.①④ .③④4. 下列关于梭伦的是、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5 .梭伦改革使雅典确立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商鞅变法却使中国建立了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说明()A.西方有民主的传统,东方有专制的传统C.东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地域差异D.B. 从历史上看,东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 自古以来西方的制度就比东方的先进6.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②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③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A 、①②④ B、①③④、②③④D、①②③1.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 权)遭到新的失败”。

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A.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利克里改革D .苏格拉底改革&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 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贵族 B. 商人 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A. C. 新兴地主 D.农民9. A. C.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 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封建城市的兴起10. 《战国策• 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故秦无敌于天下。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孔子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存天理,灭人欲D.兼爱、非攻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4.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5.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6.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

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

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D.渴望征服自然7.右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8.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9.“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下()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

故选C项。

2.“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

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材料主要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血亲关系维系政权B.神权王权相互结合C.依靠婚姻束缚诸侯D.中央集权尚未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可知,周王与诸侯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它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血亲关系维系政权,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神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通过婚姻和诸侯达成血缘联系,进而维系政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D项。

故选A项。

3.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

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

该学者认为,秦朝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有分割宰相权力的意思,秦朝这样做是为了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故A正确;御史大夫是政治领域的,与思想控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丞相权力的扩大无关,排除C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群臣,排除D项。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

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下列儒家思想主张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③“理在先,气在后”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2.“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而知新 D。

三人行必有我师3.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列主张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兼相爱,交相利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4.中国古代火药与指南针早已发明,但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指南针则在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

三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三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天水市三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2.梭伦王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3.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4. 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这表明梭伦改革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基本消失 D.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7.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勤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护和稳定封建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8. 对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9.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激化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遏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11.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实施,反映出当时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取代落后民族取得统治地位12.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播种和收获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均输法13.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14.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15.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贵令听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拓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三也。

”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A.确立了中心对地方的干脆管理 B.集中在长江流域C.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同 D.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2.据统计,明朝出身“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占比明初为72.32%,明末为60.73%;而出身“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占比明初是92.13%,明末为83.71%.据此可知明代科举制度A.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稳定性 B.推动了贵族政治的终结C.改善了官员的地域结构 D.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淌性3.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

政令之设,……不行用一己偏执之见。

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

”康熙帝此举意在A.强调君权至上 B.谨防决策失误C.确定谏议制度 D.巩固文官政治4.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

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

这反映出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中心集权达到顶峰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减弱了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5.有史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详细缘由很多,但是最根本的缘由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确定优势的国家。

”由此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缘由是A.没有结成稳固的工农联盟 B.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C.缺乏先进革命理论的指导 D.缺乏强有力的国际救济6.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第56编中记载:“假如某人损害了一个自由人,却认为该自由人是他的奴隶,他将不被提起侵辱之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市三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黄学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2.“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反映梭伦()A.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B.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C.维护多数公民利益D.关照少数公民利益3.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这两项改革法令( )①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②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③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④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4.下列关于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C、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D、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5.梭伦改革使雅典确立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商鞅变法却使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这说明( )A.西方有民主的传统,东方有专制的传统B.从历史上看,东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C.东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地域差异D.自古以来西方的制度就比东方的先进6.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②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③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

这是对雅典哪次改革的评价()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苏格拉底改革8.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A. 贵族B. 商人C. 新兴地主D. 农民9.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D.封建城市的兴起10.《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C.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D.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内容有关(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12.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13.《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

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14.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1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6.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入主中原的愿望B.实行汉化政策C.改革的坚强决心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17.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1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9.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B.推行三长制C.实行均田制D.制定俸禄制度20.“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1861年改革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21.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值得肯定,主要是由于()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顺应了时代潮流C.加快了民族融合D.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22.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2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4.北宋初年,朝廷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造成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主兼并土地,朝廷财政收入减少B.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C.过度强化中央集权,机构庞大臃肿D.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2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C.支持变法的皇帝过世,他们失去了支持D.保守派当政,坚决反对新法26.11世纪中期进行的“庆历新政”的核心措施是()A.整顿吏治B.限制特权C.发展生产D.加强军队2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的措施是( )A.青苗法B.市易法C.保甲法D.农田水利法2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青苗法、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青苗法D.市易法、募役法29.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胜于加赋。

”司马光的本质意图是()A.反对与普通百姓争利B.反对王安石的理财措施C.反对任何变法改革D.反对向百姓增加赋税30.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宋神宗急功近利B.宋神宗动摇不定C.宋神宗反对变法D.宋神宗软弱无能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31.(20分)[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

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

有人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

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获得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材料二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

……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

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

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

”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

(10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

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0分)32.(20分)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历史影响。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相似措施及其作用。

(10分)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都不全面,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对立,矛盾激化应该是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所造成的,所以排除AB两项而选择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走向民主化进程·雅典的民主化改革的原因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体现了梭伦改革“折中”“中庸”的原则,兼顾贵族和平民的利益,因此A项正确;B C D三项都与题干不符。

故选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特点3.C【解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维护统治。

梭伦改革把雅典引向了民主政治的轨道,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都起到了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所以答案为C项。

从题干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举以为收孥”可知②错误。

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③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商鞅变法·“解负令”、重农抑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