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异质伦理
后殖民主义_女性主义_民族主义与想象_佳亚特里_斯皮瓦克访谈录_上_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民族主义与想象———佳亚特里・斯皮瓦克访谈录3(上)生安锋 李秀立编者按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 .S p ivak ),1942年生于印度,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是西方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她早年师承保罗・德曼,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在上世纪70年代曾译介德里达的《论文字学》(D e la gramm atologie )而蜚声美国,后又以深邃犀利的理论驰骋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英美文化理论界。
她著述甚丰,论文散见于当今各主要国际英语人文学科的权威期刊,主要著作有:In O therW orlds:Essays in Cul 2tural Politics (1987),O utside in the Teaching M achine (1993),The Spivak Reader (1996),A C 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To w ard a H istory of the V anishing P resent (1999),D eath of A D iscipline (2003)等。
斯皮瓦克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维龙基金会人文学科讲座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中心主任,2006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外语系客座教授。
2006年3月初,斯皮瓦克应清华大学之邀来北京讲学,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生安锋、李秀立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斯皮瓦克教授,并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一、民族主义、想象与后殖民主义生安锋:听了您3月7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很多听众都简单地以为民族就是想象的产物。
能否明确地说明一下民族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民族有没有终结的时候呢?斯皮瓦克:我不能说什么东西将要终结,我们只要不断地去努力。
为什么人类持续不断地需要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因为这样一种思想:历史有终结的时候,或者说通过改变国家构成,我们可以使某事物终结,需要建立起一种理想的国家,但这并不是真的,我不能想象民族有终结的时候。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后殖民主义理论“三巨子”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印度裔美国学者伽亚特里·斯皮瓦克的论文《殖民地民族也能讲话吗?》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在其著作中,斯皮瓦克认为,在修辞和逻辑之间获得认知的条件和效应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为能动者构建世界的关系,如此能动者才可有伦理的行为、政治的行为并有可能在世界上以人的方式生存。
不为另一种语言构建这样的一个模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翻译。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处理这种模式的方式在殖民者语言和前殖民地语言中是不同的,从英语到第三世界语言和从第三世界语言到英语的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活动,在前者的活动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接受殖民者的态度,而在后者的活动中民主法则往往会变为强权法则。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揭示了文学与权力的同谋关系。
他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指出“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像历史本身一样,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
赛义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及对于文化霸权的揭露。
意识形态总是与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意识形态之所以为“颠倒意识”、“虚假意识”,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利益被当做普遍的痛惜加以辩护。
无疑,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民族阶级意识的偏见。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著有《民族和叙述》《文化的定位》和《全球的尺度》等后殖民主义研究著作。
其后殖民主义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
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批评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略;(3)他的模拟概念对于第三世界批评家的反对西方霸权的努力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4)他所发展出的一种文化翻译理论强有力地冲击了翻译研究领域内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
浅论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Ju a o C ogigU i rt o Si c n eh o g (oi c ne di ) N .2 2 1 or l f hnqn n e i f c neadT cnl ySc lSi csE i n o 1 0 2 n v sy e o a e t o
世 界女性 的压迫 . 批判 西方 女性 主 义者 及其 文本 对 第三 世界 妇女 真实 面貌 和生存 状 况 的歪 曲和遮 蔽 这
种从 女性 主 义和种 族 的视 角所进 行 的理论 分 析 . 后 对 殖 民 女权 主 义批 评 理论 的形 成 和发 展做 出了 自己独
特 的贡献 后 殖 民 理 论 是 多 种 文 化 政 治 理 论 和 批 评 方 法 的
民族 的文化转 换 和文 化再 现 问题 . 与后现 代 理论 遥相 呼应 . 但较 之后 现代 理论 又具 有更 广 阔的文 化视 域 和 研 究策 略 。2 0世 纪后期 . 过赛 义德 、 经 霍米 . 巴巴等后 殖 民理 论 家的不 懈努 力 . 后殖 民主 义文化 研 究 已成 为
浅论斯皮瓦克 的后殖 民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马 慧珍
摘 要 : 度 裔 美 国女 学 者盖 娅 特 里 - 克 拉 巴蒂 ・ 皮 瓦 克 ( v t i S i k . 认 为 是 当今 仅 次 于 赛 义德 的 最 有 影 响 印 查 斯 Gaa r C. pv ) 被 a 同 时也 是 最 有 争 议 的 一 位 后 殖 民批 评 家 、她 的文 学批 评 以独 特 的 文 化 文本 批 评 视 野 . 既揭 露 了殖 民 主 义 和 男 性 中 心 的
地 的 人们带 来不 可低 估 的影 响和灾 难 . 而这 种侵 略 是
斯皮瓦克后殖民理论的历史维度
方 殖 民 者 对殖 民 地 文 化 传 统 的 扭 曲 , 透 视 出第 三 世 界 妇 女 的“ 下 ” 位 和 自我 身 份 的 迷 失 。 也 属 地
地位 。
[ 键 词 ] 双 重 压 迫 ; 声 话语 ; 者 性 关 双 他 [ 者简 介] 张鹿 鹿 ( 9 2 , , 连 理 工 大 学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学 部 思想 政 治 教 育 2 1 作 18 一) 女 大 0 1级 博 士研 究 生 , 吉林 师 范
大 学 大 学 外语 部 讲 师 , 要 从 事 当代 西 方 社 会 思 潮 研 究 。 主
自焚 者 ” “ 妻 子 ” 词 等 同 。而 在 有 关 印 度 的史 书 中 , 与 好 一 白人 殖 民者 是 这 样 陈 述 的 : 白 人 正 从 褐 色 男 人 那 里 救 出 褐 色 女 人 ” “ ; 父权 制 的 提 倡 者 说 : 妇 女 实 际 想 要 死 ” “ 。在 她 看 来 , 是 一 种 话 语 纵 控 , 种 更 大 的 意 识 形 态 的 限 制 。 再 现 , 使 语 言 的 命 这 一 行
一 一
] 6 O
一
沃 尔 夫 为 例 探 讨 女性 与 语 言 , 性 与 写作 的关 系 。 ‘ 而 不 管 双 性 同体 的 抽 象 价 值 是 怎 样 的 , 弗 吉 尼 亚 .沃 尔 夫 生 活 的社 女 ‘ 然 在 会 里 妇 女 最 不 可 能完 全表 达 自己 的 双 性 特 征 , 时 表 达 抚 育 和 侵 略 。尽 管 沃 尔 夫 有 巨 大 的 天 赋 , 也 只 能 像 她 自 己在 《自己 同 她 的 一 间 屋 》 描绘 的 妇 女 那 样 遭 受 阻 碍 和 分 裂 。[( 中 ”zPz ] 3
斯皮瓦克和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
[内容提要]斯皮瓦克是后殖民理论阵营中的重要批评家,被誉为后殖民批评著名“三剑客”之一。
她的后殖民批评最突出特色是理论方法上的异质性特征和鲜明的女性主义视角,尤其是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在当今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批评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第三世界女性的遮蔽和歪曲,以至使之丧失话语权,成为哑言的主体。
她通过对西方白人女性的文学文本所作的独辟蹊径的后殖民的解读,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拓展了新的空间,也使整个后殖民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权主义双重话语霸权第三世界女性在后现代主义标举差异、解构中心的文化语境下,一些边缘文化和弱势话语纷纷异军突起,其中后殖民批评是呼声最高,最为引人注目的。
印度裔美国女学者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则是当今著名的后殖民批评家,被誉为后殖民批评“神圣的三剑客”(罗伯特·扬语)之一。
在后殖民理论阵营中,“三剑客”各有自己的特色和所长。
如果说赛义德的理论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霍米·巴巴对殖民话语的解构和颠覆往往通过模拟和戏仿来实施,那么斯皮瓦克的理论则带有鲜明的女权主义和解构主义色彩,而且在后殖民理论阵营中,只有斯皮瓦克真正愿意将自己标榜为“后殖民知识分子”“后殖民妇女知识分子”。
1正因为完全固守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的批判立场,因此,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她的著述,“其姿态都是典型干预性的——甚至好斗的”,正如她曾公开宣称的那样:如果你因为自己的民族、性别、肤色等原因而放弃文化批判的权利,那你就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奋起而批判这是你的权利,你无疑要承担风险,但你很可能会受到欢迎,人们反而会对你表示尊重。
2具体来说,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批评的最大特色,一是理论与方法上的异质性;二是对双重权力话语即帝国话语和男权话语的反击与批判。
(一)理论归属的异质性特征在后殖民理论家中,斯皮瓦克的文化批评是颇有分量和挑战性的,同时也最难捉摸、最为复杂,这使她在后殖民批评领域的学术影响仅次于赛义德,但却是最具有争议性的,她的著述的晦涩艰深也是人们公认的。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我们大家对“殖民主义”一定都不陌生,但加上一个“后”字意义完全不同,可能就很少人对此有较深的了解了。
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它的历史语境、理论渊源、形成发展,又都是怎样的?一、“后殖民主义”含义“后殖民主义”,我们把它理解为“殖民主义之后“,这个“后”可以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时间上的完结——代表殖民地的解体;一个是意义上的取代——殖民主义的消失。
但是很显然,第二种意义并不存在,或者说在当前的历史语境下并不存在,因为我们所能知的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在造成的各种后果”,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仍存在着后续影响。
而如同上世纪六十年以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的形形色色冠以“后”字前缀的“主义”一样,后殖民主义也是一个含义丰富,颇难界定的词,目前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按照德里克的概括,仅“后殖民”一词就包含下面三种重要的意思:(1)对前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状况的一种真实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它有着具体明确的指称对象,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一种对殖民主义时代以后的全球状态(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描述,用法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所指,与它企图取而代之的第三世界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等。
(3)描述一种关于上述全球状态的话语,这种话语的认识论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状态的产物。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氛围: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美国《批评探索》1994年冬季号。
德里克近十几年来发表一系列论述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以其独到的视角,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德里克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敏锐眼光,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理论存在的盲点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并凭借自己对东亚历史的深入了解,解析了一系列东方后殖民现象。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后殖民主义应该说是更倾向于第三种意义的,简单的来说是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续影响的研究、反思和批判,比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等,同时包含了前两种含义,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文化批评模式。
【精品】后殖民批评的政治伦理选择以斯皮瓦克为例
后殖民批评的政治伦理选择:以斯皮瓦克为例曹莉内容提要:“贱民能否发言”是斯皮瓦克后殖民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心话题。
本文围绕斯皮瓦克提出的“贱民能否发言”的后殖民命题,结合其对相关文学文本的阅读,探讨后殖民批评背后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政治伦理斯皮瓦克“贱民能否发言?”作者简介:曹莉,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剑桥大学文学博士。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历史叙述、剑桥学术传统与批评方法。
Title:The Ethico-political Agenda of Postcolonial Criticism:A Case Study of Spivak Abstract:Since New Criticism,various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approaches of lit-erary studies such as Marxism,new historicism,discourse theory,deconstruction,feminism,post-colonialism etc.all have their respective ideological allegiance and agenda and are therefore in-formed with ethical dimensions and a strong concern of responsibil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role of ethics in post-colonial criticism.It takes Gayatri C.Spivak as an example whose inquiry and answer to"Can the subaltern speak?"and whose reading of Jane Eyre and Wide Sargasso Sea have provoked much controversy and debate.By mean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extual analysis,the paper examines the ethico-political agenda behind Spivak’s postcolonial in-vestigation and reading of literary texts.Key words:postcolonial criticism ethico-political 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uthor:Cao Li,Ph.D.of English Literature(Newnham,Cambridge).Professor of English,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Major Works:Spivak;Critical Studies of Prize Win-ners of Fiction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co-ed.);The Eternal Utopia:Introduction to Masterpieces of World Literature(ed.).Recent papers:"No End of History:New Trends in the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ical Novel,""Possession:Historical Truth and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The 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Cambridge."Email:licao@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
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思想解析——以斯皮瓦克对第三世界女性差异性分析为路径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 1 3 ( ) 12—15 02. 4 4 :0 0
CN 5 3—1 1 / I 2 1 G4 SSN 67 —56 9 1 4 3
J u n lo n n i e st o r a fKu mi g Un v r பைடு நூலகம் y
【 学】 文
斯 皮 瓦 克 后 殖 民女 性 主 义 批 思 解 析 评 想
— —
Ta n Sp v al ss o h fe e e f W o n n h i d W ord s t ki g i ak SAn y i n t e Di r nc so me i t e Th r l a he Appr a h oc
FU lpng, U a g- i Ha — i LI Xin hu
Ke r s p v k;tae i s e t l m ; o too i l e n s ; me n t e t i o l p we ic u s y wo d :S ia sr tgc e s n i i a s p sc ln a mi i wo n i h r w r f t h d d; o rds o re
以斯皮 瓦克 对第 三世 界 女 性差 异 性分 析 为路径
一 一 … 一
符 海平 向辉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罗定 57 0 ) 2 20 摘要 : 斯皮瓦克是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浪潮中的代表人物 。她关注统治结构 中被边缘化的他者 , 主张不能因为 民族、 性别 、 肤色等因素而放弃文化批评的权力 , 并通过策略性本质主义的批评策略来颠覆性别的 、 文化的、 种族的等级秩序。 斯皮瓦克对第三世界女性差异性的分析 , 揭示了白人女性主义者的特权意识和帝 国主义权力话语 的霸权本质, 实现 了 对第三世界女性 的再认识。斯皮瓦克的批评思想和方式为我们研究西方或 白人文学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与新方法。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赵稀方100732)提要:在方法上,斯皮瓦克以“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自居,这既显示了她的犀利,也构成了她的障碍。
在后殖民理论上,斯皮瓦克“殖民话语”和“反话语”两个方面都有贡献。
在殖民话语分析上,斯皮瓦克的贡献主要在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后殖民批判上;在反殖民话语方面,她的贡献也许更大,她参予了印度的“属下研究小组”,《属于能说话吗?》(1988)等文对于殖民统治下的属民的发声问题的讨论很引人瞩目。
关键词:斯皮瓦克,“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反殖民话语。
(一)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的身份,在西方学术界素享盛名。
需要纠正的是,论者在引用这一称呼的时候,总认为这一说法来自于柯林·麦肯比(Colin MacCabe)为斯皮瓦克的《在其它的世界里》(1087)一书所作的“前言”[1]。
其实不然,柯林·麦肯比的说法事实上来自于斯皮瓦克本人早年的表述。
在发表于1979年的《解释与文化:旁注》一文的结尾,斯皮瓦克说:“作为一个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我对于教学实践理论的理论实践感兴趣,它会让我们在解释产生的时候,建设性地质疑它的特权。
”[2] 在我看来,“女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解构主义者”的确构成了斯皮瓦克的独特之处,足以成为本文论述斯皮瓦克思想的起点。
正是这多重立场让斯皮瓦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从多方面拓进后殖民理论。
应该说明的是:第一,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斯皮瓦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的解构主义者,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第二,斯皮瓦克的这三种思想并非仅仅相得益彰,而是彼此诘问,不断冲突的。
斯皮瓦克早年毕业于英美文学专业,博士论文做的是叶芝,1974年此书以《重塑自我:叶芝的生平与诗歌》为名出版,这是斯皮瓦克的第一部著作。
斯皮瓦克后殖民主义批评与资本主义的媒介原理
斯皮瓦克后殖民主义批评与资本主义的媒介原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斯皮瓦克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家,其后殖民主义批评思想涉及十分广泛的领域,本文主要考察她对语言符号、货币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论述,认为这些论述构成了一个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与经济文本的联贯逻辑线索。
斯皮瓦克不仅通过解构主义视野揭示了西方真理观的客观化原则所掩盖的欲望与权力,同时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揭示了符号、货币和电子脉冲作为传播与交流媒介在这一原则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把它们与资本主义的殖民历史和全球化时代的危机控制方式联系起来,十分清晰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的媒介原理以及这一原理的运作机制和剥削实质。
一十来年以前,“网络”这一名词在我们言辞中的含义通常是不确定的,但今天,“网络”几乎就是一个专名,我们会立即把它同电脑显示器及其身后那眼花缭乱的世界联系起来。
一颗技术世界的幻想种子,如今已长成为巨大而妖艳的隐性怪兽,把整个世界如此众多的人、种族和国家吸进了他那怪异的电子信号空间之中。
互联网典型地体现了媒介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并把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传播模式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过去,“意义”这个人们心目中的传播源头占据着几乎是绝对中心的地位,而今天,新技术支撑的媒介形象本身——传播的工具取得了对“意义”的控制权,它几乎变成了文化和意义等同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文化又是当今的主导文化;它替代了精英文化的诸种形式而成为文化注意力的中心,并对很多人产生影响……更有甚者,媒体文化已经成了社会化的主导力量,它以图像和名流代替了家庭、学校和教堂作为趣味、价值和思维的仲裁者的地位……”①但是,媒介文化是否真的预示着一种与西方传统文化的断裂?显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角度会造就不同的答案,本文总结和梳理了当代著名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的相关论述,并力图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文化作为今天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实际上沿袭了西方殖民意识形态的逻辑,只不过在高科技提供的控制空间里、在真理权威已经普遍遭到怀疑的状况下,它有了更现代化的装扮和更加让人眩目的色彩,并因此成为帝国主义危机控制最重要的新方式之一。
后殖民理论——从赛义德到斯皮瓦克再到霍米·巴巴
并 不是 一 种 批 评 反对 殖 民主 义或 者 帝 国主 义 的声 音 ,其 通 过 对 霍米 ・巴巴后 殖 民理 论 的 系统 研究 ,其 理论 贡献 根 本 目的在 于 削 弱西 方 对 于东 方 和 第 三世 界 所 实 行 的文 主要 表 现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第 一 ,将 马克 思 主 义 与结 构 化 霸权 , 以此来 减 弱 第 三 世界 文 化 的边 缘性 地 位 。 因 为 主义 、后 结 构 主 义创 造 性 地 融合 在 一 起 ,并 创新 性 地 运 斯 皮 瓦克 本 身 既有 着 第 三 世 界 的文 化 底 蕴 ,同时 又受 到 用 到 自己 的理 论 研究 之 中 ,丰 富 了后 殖 民理 论 的 内容 和
了 西方 文 化 模 式 的影 响 ,因此 ,她选 用 解 构 主 义 的 思维 表 现 形 式 。第 二 , “ 模 拟 ”概 念 的 提 出 和推 广 ,促 进 了 模 式 ,采 用 西方 的文 化 形 式来 削 弱 西方 的文 化 霸 权 。通 人 们 对 于殖 民地 文 化 以及 文 学作 品 的解读 ,对 于反 对 文
设 文 化 发展 的 “ 第 三度 空 间” ,批 判 文化 上 的霸 权 ,实
其 次 ,霍米 ・巴 巴的后 殖 民理 论 有着 极 大 的 贡献 。
其 次 ,斯 皮 瓦 克 的后 殖 民批 评 理论 ,再 现 了殖 民地 现 文化 的融合 。
人 民的 真实 状 态 。斯 皮 瓦 克 的后 殖 民批 评理 论 ,其 本 身
本 文 将 以赛 义德 、斯 皮 瓦克 、霍米 ・巴 巴为代 表 的后 结 义德 理 论 的错 误 解 读 ,实 质 上赛 义 德 反对 的 是形 而上 学 构 主义 流派 为例 ,来 系统 分析后 殖 民理论 。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一、“他者”的历史演进“:他者”的地位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宗教、伦理、心理学探讨的问题,“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不同的代名词贯穿于西方思想界。
古典主义时期,“自我”与“他者”的探讨聚焦于“一”与“他者”,“存有”与“非存有”的辩证关系。
柏拉图把现象界众多差异性的“他者”要素还原成“一”的共相,从而找到了“他者”的栖息家园,即理念。
巴门尼德认为现象世界之外存有着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存有。
存有是事物的本质,即只能被思想把握的整体的“一”;而“非存有”则是现象界中个别的事物本身,个别事物通过感官可以感知。
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最终任务是认识变化现象界中不变的存有。
希腊形而上的思维模式最终把“他者”与“非存有”置于“一”与“存有”的逻各斯之下,从而被视为形而上和逻各斯理性的敌人。
中世纪,上帝这位“他者”塑造着主体意识,万物都本于他、归向他。
作为真理本身的上帝话语为世界万物立了疆界,万物被上帝命名,人类主体被上帝所言说。
主体被上帝这位“他者”创造、审判,主体意识完全泯灭,从而被纳入上帝“他者”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成为“自我”与“他者”矛盾的新称谓。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客体。
客体自然是一个持续被认识、解密而人化的过程,自然作为“他者”被人类中心意识所奴化,被人类无情地开发、践踏、蹂躏。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论证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看上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去劳作,但奴隶可以借助劳动改变世界,认识自我,从而具有革命的能力。
奴隶主因为无法参与劳动而改变世界,从而剥夺了实现自我的权利。
为了克服“自我”与“他者”这对矛盾,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理论,但其理论仍以“意向性”为中心,借助同感和移情来克服主体意识本身。
胡塞尔最终还是把他人经验作为自我的纯粹意识现象,无疑忽略了他人,他人从而被主体意识边缘化、同一化。
斯皮瓦克与她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况 产 生 的 认 识 论 和 精 神 方 向 米 传 达 的 , -
3 斯 皮 瓦 克 的 后 殖 民 主 义 理 论 批 评
斯 皮 瓦 克 的 批 评 思 想 十 分 复 杂 , 早期 的 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景 主 要 是德 她
达 到 了 什 么 样 的程 度 。 里 克从 客 观 角 度 对 后 殖 民 主 义进 行 了描 德
述, 为“ 认 后殖 民 ”一词大 致 有 三 种 “ 外 显眼 ” 格 的用 法 : ( 从 字 面意 义上 描 述 曾 是 殖 民地 的 社 会 状 况 , …这 里 所 a) …
米 ? 巴注 重 符 号 学 L文 化 层 面 后 硝 民批 评 ; 他 们 二 人 小 同 , 巴 j 与 斯
巴 巴等 . “ 殖 民主 义” 个 术语 对 不 同领 域 的 学 者 来 说 涵 义 是 . 后 这
不 同 的 其 实 ,后 殖 民 主 义理 沦 批 评 主 曼 指 的 是 文 化 理 论和 文学 批 坪 , 与 我 们所 熟 悉 的文 学 研 究 不 同 , 的 视 野 已 不 局 限 于 文 学 它 它
版 为标 志 。 存 赛 义 德 之 后 , 主 要 的 理 论 家 有 斯 皮 瓦 克 、 米 ・ 最 霍
民解 读 , 女 权 主 义文 学批 评 开拓 了新 的 空 间 为 关 键 词 : 殖 民主 义 : 皮 瓦克 : 构 主 义 : 性 视 角 后 斯 解 女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 4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2 1 ( ( ()9 O 】 O 6 3 1 1 2) J0 一 0l一 2 1 后 殖 民 主 义 理 论 是 继 后 现 代 主 义 之 后 西 方 学 术领 域 现 的 又一 理 论 话 题 与后 现 代 主 义卡I 应 . 后 现 代 主 义消 解 【 心 、 f 呼 在 f 1
斯皮瓦克和她的后殖民主义
斯皮瓦克的贡献(4/4)
• 斯皮瓦克认为:后殖民主义本身不是一种反对帝 国主义或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批 判目的在与削弱西方对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文 化霸权。 • 她应用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思想 完成的著作如《他者的世界:文化政治学论集》 和《在教学机器之外》等,对后殖民主义理论思 潮的形成和后殖民批评的北美崛起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和推动作用。
• 对西方女性殖民话语的批评
• 庶民主体意识和知识分子伦理责任的思考 • 从庶民立场批判全球化时代的资本逻辑和 政治霸权
对西方女性殖民话语的批评(1/5)
• 语言本身是由世界和意识决定的,语言的范畴中 包含着世界和意识的范畴。 • 能发出“声音”表明其拥有自己的世界和自我的 历史意识,反之则表明世界和意识对他的“外在 化”。 • 无言状态和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缺席或被另一 种力量强行置之于“盲点”之中。 • 所以,第三世界女性的“失语”正是外部世界和 意识的强行“边缘”化了。
斯皮瓦克的贡献(3/4)
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对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贡献, 斯皮瓦克很清醒。 “我并不想为后殖民地知识分子对西方模式的依赖性进行辩
护:我所做的工作时要搞清楚我所属的学科困境。我本人 的位置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我太代码化了,女权主 义则嫌弃我太向男性认同了,本土理论家认为我太专注西 方理论。我对此倒是心神不安却感到高兴。人们的警惕由 于我被人注意的方式而一下子提高了,不必为自己进行辩 护。”
对西方女性殖民话语的批评(3/5)
• 西方女权主义就是一个东方式的女性主义。忽略了第三世 界和第一世界的内部的女性面临问题的具体性和差异性。 • 在她们关于第三世界女性的著作中,女性是一个受压迫的 团体。而对照之下,西方女性独自成为反历史的真正主体, 相反,第三世界女性从未超越她们处于落后状态的一般客 体地位。 • 这样,社会阶级和种族结构中不同女性团体的同时存在的 复杂情形被删改和简单化了,这最终剥夺了她们自身的历 史和政治发言权,也抹杀了那些各种抵抗模式。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Example 2
真是天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红楼梦》 第十一回) 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Hawkes,1973:155) 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the Yangs,1978:23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是建立在解 构主义、 阐释学、 多元系统论、 描写主义、 目的论 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该理论“从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 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 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 过真正平等的对话” 。由于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政治 经济的不平等,便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 力差异,翻译难以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
巴巴
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 巴巴后殖民批评理论代 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 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 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 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 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异化
异化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 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 为了挑战英美文化中一直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 归化翻译法,Lawrence Venuti提出了‘抵抗式’ 翻译理论,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异语读者和 译者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各种限制”。
例 3.
佳亚特里后殖民主义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 Spivak,1942- ),出生于印度。
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西方后殖民理论思潮的主要代表,早年师承美国解构批评大师保罗·德曼,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70年代曾以将解构大师德里达的De la grammatologie引入英语世界而蜚声北美理论界,后又以演讲的雄辩和批评文风的犀利而驰骋于80、90年的英语文化理论界。
斯皮瓦克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维龙基金会人文学科讲座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中心主任。
由于斯皮瓦克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巨大影响,清华大学聘请她为外语系客座教授。
在斯皮瓦克最新的著作中,她将自己的批评视角转向了90年代的全球化、后殖民和跨文化研究。
相应于已成为制度的规范化知识结构,她的批评可分成四部分:哲学(对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的阅读);文学(重读吉普林、雪莱、柯依茨[Coetzee]、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历史(对档案文献的思考,以及她对自己有关“殖民地人民能否言说”[Can the subaltern speak]的一贯回答的修改与重写);文化(对全球纺织工业及其所体现出的矛盾的关注)。
斯皮瓦克书中各章都针对一个不同的学科,但是各章所体现的研究方法却大致如一:在每一章所体现的论断都集中在对具体文本的细读上,并且她还不断提醒读者她自身所处的境域,以及她能得出这些结论的偶发性因素。
的确,斯皮瓦克的修辞风格也是一条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她始终在和她先前的意见进行对话;同时也是在和她自己在写作此书时那些最终被赋予了表述形式的种种想法进行对话。
这种对话形式贯穿文本,在许多情况下也决定了注脚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与当代其他几乎所有的理论家不同,斯皮瓦克将她的的作品引向了对教育方法的思考(她思考如何使学生们受到启发,并超越那些固有的思维限制进行思考,这些限制是由于他们的教育环境推崇逻辑推导而产生的),这一思路体现在其文本的构架之中——这不是一种目的论的、而是散乱但却详尽深邃的文本。
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
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后殖民批判主义是一种对殖民主义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评价的理论框架。
它关注的是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民族产生的影响,并试图揭示殖民主义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文化冲突。
下面将结合后殖民批判主义的核心观点,对后殖民批判主义的评价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后殖民批判主义主张观察与被殖民地发展和文化传统相关的事物,并对其进行批判。
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殖民主义所带来的问题的机会。
通过对被殖民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分析,后殖民批判主义让我们认识到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涉及到文化认同和身份的复杂问题。
通过批判和反思殖民主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殖民主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殖民主义所产生的问题。
其次,后殖民批判主义强调被殖民地的多元文化背景和话语权。
后殖民批判主义认为在殖民主义期间,被殖民地的文化被压抑和消解,殖民者的话语权成为主导。
在后殖民时期,被殖民地有权回应和批判殖民者的观点和解释。
这样的观点对于恢复被殖民地的话语权以及恢复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例如,《帝国的眼力》这本书对于殖民主义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批判,通过批判性的写作,作者还原了被殖民地的视角,体现了被殖民地的多重文化背景和话语权。
后殖民批判主义还强调了权力关系和经济剥削的问题。
殖民主义的核心是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和经济剥削的存在。
后殖民批判主义试图分析这种权力关系和经济剥削对被殖民地社会的影响,并呼吁建立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一部代表性的后殖民批判主义作品是《殖民地地理学》,作者通过对权力关系和经济剥削的分析,揭示了殖民主义对地理知识和地理实践的影响,批判了殖民地的地理实践形式。
此外,后殖民批判主义还注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的批判。
在殖民主义时期,西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被殖民地的文化被边缘化和排斥。
后殖民批判主义试图摆脱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并批判西方文化的霸权。
它呼吁被殖民地重新掌握自己的文化命运,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尊。
浅谈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三组二元对立模式
浅谈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三组二元对立模式[论文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二元对立模式[论文摘要]后殖民文化批判逐渐被国际社会学术机构肯定为一种重要的乃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以否定和颠覆西方新旧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为宗旨,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判和颠覆殖民主义所确立的“黑人/白人”、“自我/他者”和“男性/女性”等三组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利用后殖民理论最终在“西方/东方”、“支配/被支配”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现象作出解答,反对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所构造的知识形式来框定和分析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使其民族精神深处被殖民化和奴隶化。
可是,这三组文化批判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即都是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对殖民主义文化及种族主义所进行的并非完全的批判。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criticism),是20世纪60年代后在全世界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以批判文化霸权主义和思想观念上“去殖民化”为核心的一种带有鲜明的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份,也是世纪之交东西方文化批评的骨干。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文本批评,在研究方式上大量引用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话语,并以此作为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武器,主张国际传播中文化交往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平等性,强调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主体意识,自觉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尊严,不做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奴隶或无心识的信徒。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文化分析的后殖民模式,最初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弗朗兹·法侬,《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和《一种垂死的殖民主义》都是他最著名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高作。
后殖民主义按照其不同的理论背景被划分为三种流派:一是以爱德华·萨伊德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二是以莫汉蒂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流派;三是以阿赫默德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第33卷第6期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Nov.2012Vol.33No.6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异质伦理张跃军,周庭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借用罗伯特·杨的同异二元辩证观点,对照萨义德和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对他者的表现,可从斯皮瓦克的后殖民思想中读出异质伦理的内核。
斯皮瓦克通过奥维德《变形记》中的两个形象归纳出两种不同的伦理模式:以自我为中心的纳西斯模式和凸显他者绝对异质性的艾可模式。
斯皮瓦克批评弗洛伊德等西方哲学家没有超越纳西斯模式,而她则在对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的解读中揭示出他者的绝对异质性。
关键词:斯皮瓦克;后殖民主义;异质伦理中图分类号:I7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12)06-0076-04Abstract:In the framework of dialectics of the same and the other proposed by Robert Young an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cern with the other in Said and Bhabha,we can approach the ethics of alterity in Spivak’s postcolonialism.In her reading of Metamorphoses by Ovid,Spivak expounds on two ethical models:the self-same love of Narcissus and the absolute alterity of Echo.Spivak takes issue with the western philosophers who fall within the Narcissus model in their concern with the racial oth-er and brings to light the absolute alterity of the other in her reading of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ry works.Key words:Gayatri Spivak;postcolonialism;ethics of alterity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1942—)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她的学术创作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国内学者关注最多的是其后殖民主义理论。
罗伯特·杨将后殖民主义理论界定为“在最简单的层面,后殖民理论源自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不同经验,源自肤色对个体在都市生活的影响及出生地决定的个人所享有的生活种类,或是优越愉快或是被压迫剥夺”(Young2004:7)。
殖民主义的二元划分在罗伯特·杨看来体现了西方社会的“同异二元辩证法”(Young 2004:35)。
依此二元辩证法,貌似客观的知识实则是一套压抑和控制他者的权力运作体系。
殖民史将他者作为认识对象纳入一套整体体系,并加以挪用,成为“依据主体观照客体以构筑知识的现象学叙述,在同/异辩证中他者在经过异质性的否定阶段后被融入到同质体系中。
在此过程中没有对话和交流……也不存在他者保留其异质性的空间,除非它成了完全无法认知的绝对他者”(Young2004:37)。
杨对他者被挪用和融合的辩证分析对分析后殖民主义话语颇有借鉴意义,将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与批评放在这个异—同—异的辩证体系中,并与萨义德和巴巴进行对照,会更加明晰对她的后殖民异质伦理思想的认识。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发轫之作《东方学》是萨义德最受争议的一本书。
一方面学界认可其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发展所做的开创性贡献,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书中所表现的殖民地他者只是西方参照物,缺乏能动性。
在福柯的影响下,萨义德对东方学的研究基本上是通过话语分析揭示出西方对东方表征的权力架构,而对东方的想象性构建与西方自身的身份认定密不可分,换言之,西方并非真正关心东方的实际状况,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东方作为建立自我身份的参照物或者对立面。
东方学服务的是西方的自身文化和经济需要,欧洲文化“从作为一种替代物甚至是一种潜在自我的东方获得其力量和自我身份”(萨义德1999:4)。
另一方面,萨义德又承认对东方学的考察隐含着个人感情:“从许多方面来说我对东方学的研究都是试图从我身上留下的这些痕迹、为东方这一主体、为曾经在所有东方人的生活中起着强大支配作用的文化理出一个头绪”(萨义德1999:34)。
也就是说在萨义德的研究中,他者并未缺席,而是隐含在文本的叙述声音里,用西方的理论方法对西方话语提出质疑。
这种真实和虚拟他者交汇的现象成了《东方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罗伯特·杨的同异二元辩证体系来看,萨义德对他者的反映大致可归为同化的他者,当然这里指的只是文化话语中的他者,而并不指涉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东方。
萨义德对东方学的话语式分析和将他者同化的策略是最受争议的地方。
在《在理论中:阶级、民族和文学》中,阿齐兹·艾哈迈德诘难萨义德忽略对被殖民者的能动性:“东方学未能阐明殖民主义的诸多方面,这一点已得到被殖民的他者而非萨义德的确认、改变和抵制。
相反,出现在其关于西方霸权论述中的唯一声音都是萨义德宣称使东方消声的西方经典”(Hawley2001:12)。
经典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对他者的声音加以消除的过程。
《帝国写回》一书指出,英语的文学经典建立在对边缘文学价值的漠视之上。
而当中心受到威胁,它就采取吸收边缘他者的策略。
“在萨义德看来,这是打着同源的幌子有意识地行使依附的过程,是对中心的模仿,体现了不仅被接纳还要吸收和融入的意愿”(Ashicroft,et al2002:4)。
作为对这些批评的回应,萨义德在其后的著作中不断突出现实指向和文学的“世界性”,在《文化和帝国主义》中,萨义德试图强调后殖民主义话语的抵抗作用,从而给殖民地的他者以发声的机会。
他遵循法侬关于殖民地社会文化生产者应当承担起建立民族身份责任的告诫,在对后殖民经典文学文本的分析中,体现了表达种族他者的文化不能全然排除殖民者的影响,而要揭示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建立新的民族灵魂。
该书将重点转移到种族他者,实现了对《东方学》研究旨趣的反拨。
如果说依据罗伯特·杨的同异二元辩证法可以清晰勾勒萨义德在研究中对他者兴趣的转变,霍米·巴巴的学术研究则较难界定。
这部分源于他理论的多元性和语言的含混性,也与其研究对象集中于他者所处的阀域(liminal space)有关。
巴巴注意到殖民话语对种族他者的描绘超越了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内在矛盾。
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彼此包含,互为影响。
他者与自我的模糊关系被巴巴表述为“模仿”(mimicry),“混杂”(hybridity)和“阀域”(liminality)。
这些术语各有侧重,但都反映出他者作为“几乎相同但不全是的异质主体”(Bhabha1994:86)。
与萨义德一样,巴巴采用的也是福柯的话语分析方法,他发现殖民话语表现出两个互为矛盾的意愿,既想以主人形象改造奴隶,又要将奴隶与主人区分开来。
巴巴把将两种意愿分裂的话语称为“模仿”,它是“有双重表达的符号,一个复杂的改变、规范和戒律策略,它着眼于权力对他者的挪用”(Bhabha1994:86)。
而模仿的模糊性所造成的溢出或者滑动不仅仅“割裂”话语,而是移形为一种将殖民地臣民固定为部分存在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表述中,他者被定义为“部分存在”,是溢出和滑动的符号,是对支配话语的模仿和威胁。
对其理论体系的另一个核心词“混杂”,巴巴如此解释:“混杂是逆转了对殖民地否定效果的殖民表征和个性化的问题,这样被剥夺认知权的他者进入到占统治地位的话语,撼动了权威的基础———它所认可的规则”(Bhabha1994:114)。
这个概念表达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话语相互接触和融合过程的双向性,凸显了被殖民者的他者话语破除殖民者话语的权威甚至改变殖民话语面目的能动性。
被殖民者话语虽无法撼动殖民者话语的统治地位,但巴巴通过“混杂”一词描绘了在殖民地和被殖民地话语的双向交流中,种族他者是话语实践的积极参与者。
二与萨义德和霍米·巴巴相比,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批评更侧重突出他者的异质性,她的理论方法多样,但最终都指向他者的异质伦理。
《回声》一文集中体现了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异质伦理思想,既有建立在解读西方经典文本基础上的伦理模式,又有对殖民和后殖民文本中伦理思想的深入阐发。
在《回声》中,斯皮瓦克视弗洛伊德为一个“缺陷的英雄和亲密的敌人”(Spivak1993:18)。
这个颇富伦理色彩的定位说明,斯皮瓦克须臾离不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欧洲理论,但又对之怨愤不满。
这些理论以其严密深刻成为人文思考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这些欧洲哲学家受阶级和种族限制,对殖民地他者采取帝国主义似的傲慢态度。
斯皮瓦克一方面高度赞扬弗洛伊德对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规范性伦理的突破,一方面批评他“作为道德哲学家的脆弱性”(Spivak1993:19),即在对待种族他者时仍然落入欧洲中心主义的窠臼。
在斯皮瓦克看来,弗洛伊德的突破在于“认识到可完结和不可完结分析之间的难点”。
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揭示对西方形而上学形成一次巨大冲击。
“心理分析试图揭开产生主体逻辑的非逻辑和主体非逻辑的逻辑。
”在斯皮瓦克看来,弗洛伊德从心理分析角度所揭示的欧洲认知的困境“与我偏好将困境作为典型的伦理境况形成共鸣。
”她还特别指出,“如果看不到分析者的行为也是一种伦理行为———即尽现有的知识为他人利益做正当的事———那么这种共鸣就会消失。
”这句话实际上是斯皮瓦克对自己学术活动的期许,即在写作中始终以他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价值衡量标准。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孩子尤其是婴儿的心理发展的认知之上的,问题是如何了解孩童的真实想法和需要。
由于孩童无法表达自我,弗洛伊德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人类学研究方法,用原始部落来替代对孩童的研究。
“对原始部落精神生活的推测……使得他得出了‘孩童的精神生活’的结论。
”(Spivak1993:20)对此,斯皮瓦克质问“为什么边远的原始族群特征对‘我们’来说是透明的,从而能为科学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什么我们从现在的孩子身上‘找出类似的态度’?这难道不是出于方法论的确定性先入为主的意志体现吗?一旦‘发现’了类同性或者将期望宣告为发现,原始族群的声音就再也听不到了。
”(Spivak1993:17)斯皮瓦克通过一连串的设问,质疑西方所谓科学是对客体的主观占有和伦理上自我对他者的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