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0高三一轮复习专题巩固卷二:自然地理事物运动规律(含解析)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原理与运动规律专题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1)~(2)题。
(1)据上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上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主旨词是“拍摄地点”,限制词是“据上图判断”,分析时要结合图中信息进行判断。
第(2)题,主旨词是“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限制词是“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分析时要把握住“恒星的视运动实质上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这一基本思路。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恒星____________”可知要从地球________运动方面分析解答。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第(1)题,注意不到图中北极星仰角大小的信息,联想不到北极星只能在北半球夜空看到和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等知识。
第(2)题,不能把“恒星的视运动”和地球自转联系起来分析。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地球运动及相关地理现象时空规律总结(1)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 ①从时间上区分:远日点的时间是7月初,夏至日的时间是6月22日;近日点的时间是1月初,冬至日的时间是12月22日。
②从公转轨道位置上区分近日点在冬至日的东侧,远日点在夏至日的东侧。
(2)春分与秋分①春分日: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穿过赤道的时刻。
②秋分日:是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穿过赤道的时刻。
[触类练习要旁通]1.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完成(1)~(2)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A .30°、1月 B .60°、7月C .60°、1月D .30°、7月模块一自然地理事物的原理与运动规律高考总复习第二轮·地理(福建专用)时间的计算[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广东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运动专题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运动专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根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
判断四地纬度位置与图示相符合的是A.①23°26′S②46°52′N③66°34′N④90° NB.①90° N②66°34′N③0°④23°26′SC.①0° ②46°52′N③90° N④66°34′ ND.①23°26′N ②46°52′N③90° N④66°34′N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变化规律。
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且处于极昼状态,全天太阳高度总是保持23°26′,故①为北极点。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6点日出,18点日落,故③为赤道。
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正好出现极昼,即0点日出,24点日落,日出接上日落,故②为北极圈。
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且昼短夜长,即6点以后日出,18点以前日落,故④为南回归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阶段测试一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2
阶段测试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全国Ⅱ卷,6~8)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第1~3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1.D 2.A 3.B解析第1题,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泛滥区被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刀耕火种方式出现前,土地若有茂密的乔灌植被则无法直接耕种),故选D项。
第2题,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是东非高原,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故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此外,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也可以推断出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
第3题,注意题目中“周边区域引入”和“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材料可知,尼罗河的泛滥期为每年的6—10月,故作物的生长期应为11月至次年5月,引入植物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并且是从周边地区引入,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最有可能,故选B项。
(2018·某某红桥二模)下图为极点俯视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4~5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题:专题三:地理运动规律(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三)地理·地球运动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位于同一经线上,BC位于赤道,D为BC中点。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A.北京的昼长大于上海B.AC经线在南半球的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美国的圣诞树销售火爆D.孟买盛行西南季风2.若C点的时刻为13:00,则D点的地方时为A.7:30 B.9:30 C.8:30 D.8:00 下图中弧L为某个经线圈的一部分。
O为该经线圈的圆心。
M、N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太阳光与L在同一平面且相切于N,a为半径OM和ON的夹角,读图回答3~4题。
3.若M、N所在纬度为72°N,则夹角a为A.18° B.36° C.23.5° D.47°4.如果N地在南半球,那么a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江淮地区刚好在伏旱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季节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D.北京的日出时间逐渐提早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时18分,日本东北地区的三陆海域(37.8°N,144.2°E)发生了7.3级地震。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日本地震时刻相符的是6.当日本发生地震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地球正位于右图中公转轨道的①②段 B.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快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高温多雨 D.此日,上海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如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8地。
到达时北京时间为l4时28分,且该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
据此回答7~9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S,83°E) B.(10°N,157°E)C.(10°S,157°E) D.(10°N,83°E)8.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550千米 B.1100千米 C.2330千米 D.4660千米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2° B.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2°C.此时,长江处于丰水期D.盛行西风带南移控制地中海沿岸下图为某日局部地区昼夜分布图,阴影表示夜。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一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共116页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பைடு நூலகம்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一、选择题下面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且∠α=23°26′,右图为“河水和潜水补给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左图所示时间的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B. 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C. 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D. 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2. 在∠α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的时段内( )A.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B. 东北地区河流进入主汛期C. 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D.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a=23°26′,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的冬至日前后,半年后,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前后,恒河正值雨季,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黄河中下游正值雨季,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密西西比河正值雨季,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开普敦地区正值雨季,其潜水面为a状态,选C。
【2题详解】在∠a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的时段内即由冬至日向春分日的时段内,时间为从12月22日至来年的3月21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出现在6月,A错;东北地区河流进入主汛期为7、8月,B错;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为秋季,C错;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受冷空气入侵,可能出现低温冻害,选D正确。
下图为“2016年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城市吹偏东风的是( )A. 济南B. 上海C. 首尔D. 东京4. 此时,M海域的天气状况为( )A. 狂风暴雨B. 大风降温C. 高温晴朗D. 温和晴朗5. 与从东京到济南的陆地地理特征变化相似的是( )A. 气温逐渐升高B. 年降水量减少C. 降水变率减少D. 气压逐渐升高【答案】3. D 4. D 5. B【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据图可知,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呈闭合状,且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说明为低压系统;受该系统的影响,济南、上海、首尔风向为西北风,东京为偏东风,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推荐学习]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测二 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
专题二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墨迹天气”是一款免费查询天气信息的手机软件。
如下图是墨迹手机软件呈现的2015年南京1月28日-2月2日天气状况截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日期中,气温日较差相差最大的一组是( )A.1月29日和2月1日B.1月29日和1月31日C.1月28日和1月30日D.1月28日和2月2日[答案] B[解析] 气温日较差是指当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结合图示可知,1月29日和2月2日气温日较差最小,1月30日和1月31日气温日较差最大。
选B。
2.据图分析南京1月29日气温日较差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白天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B.夜晚有暖锋过境C.白天地面辐射较强D.夜晚的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 A[解析] 由图示可知,1月29日白天和夜晚均为小雪天气,云层较厚,白天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由于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进而导致夜间气温较低,所以南京1月29日气温日较差小的最主要原因是白天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小雪天气可能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小雪天气白天地面辐射较弱。
选A。
下图是“某年7月20日我国东部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天气系统登陆后,可能( )A.低空辐散,高空辐合B.强度减弱,降水增加C.风力增大,云层增厚D.受影响地区天气晴朗,日温差大[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M天气系统为气旋,所以是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登陆后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强度减弱,风力减弱,受到山脉的阻挡,降水可能增加;受影响地区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日较差小。
4.此时( )A.台湾北部风力比广州小B.渤海湾沿岸风雨交加C.台风可缓解江南酷暑和旱情D.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答案] C[解析] 此时台湾北部等压线密集,风力比广州大;渤海湾沿岸受高压脊的控制,天气晴朗;金沙江河段受气旋的控制,以阴雨天气为主;江南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台风登陆可以缓解其酷暑和旱情。
整合2017届高三地理三轮复习练习:专题二 自然地理事物运动规律 含解析 精品
专题2地理事物运动规律一、地球运动规律考向1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某地(40°30′S,64°W)拍摄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的景观照片(如下图),照片上显示出北京时间为5时16分。
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的景观和日期最可能是()A.日出1月1日B.日落4月1日C.日落7月1日D.日出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照片拍摄地位于南半球,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5时16分。
根据该地经度,可以计算出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是17时,图片反映的应是日落景观。
该地17时日落,因此可以推断出该地昼长约10小时。
该地位于南半球,昼长短于夜长,南半球是冬半年。
4月1日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较近,该地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此时的当地时间是17时,正是日落时间,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考向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位于杭州市郊区的张女士,在国庆节这一天的8时(北京时间)走进菜市场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
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天()A.甲大门下午阳光直接照射强度大B.乙大门上午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C.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丙大门D.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丁大门2.这天张女士所走进的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北京时间约为()A.10:00B.12:00C.14:00D.16:00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秋分以后我国已处于冬半年,日出方位为东南,张女士走进菜市场是上午,因此张女士进入的是东南方的大门,应为丁大门;甲大门朝向偏北方向,下午不会被阳光直接照射;乙大门朝向西北,上午不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
第2题,由上题可知,北京时间8时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是一致的。
当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垂直时,丁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
太阳在天空中每小时运行约15°,那么再过6小时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垂直,这时北京时间为14时。
2012高考地理复习综合测试--专题二 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
专题二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综合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局部略图。
读图完成1~3题。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高山气候2.卡塔尔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为()A.潮汐能B.太阳能C.石油D.水能3.卡塔尔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A.土地资源少B.风沙灾害多C.水资源短缺D.高原、山地多【答案】 1.B 2.B 3.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卡塔尔位于北纬25°附近的波斯湾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
选B。
第2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但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故缺乏水能;沿海为波斯湾海域,海域面积小,潮汐弱,缺乏潮汐能;降水少,云雾少,光照强,故太阳能丰富。
选B。
第3题,本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故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为水资源。
选C。
中央气象台2011年1月21日发布最新天气预报称: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贵州中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0℃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4~7题。
4.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A.图中剖面是东西向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冻雨现象的有()A.一地B.二地C.三地D.四地6.图中出现冻雨现象的区域()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B.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C.正值夏秋季节D.上空有逆温层存在7.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答案】 4.B 5.B 6.D7.C【解析】第4题,贵阳位于昆明东北方向,因而下图剖面为东北—西南方向,云贵高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自然地理规律与原理半年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恒河、黄河、密西西比河位于北半球,夏季为丰水期,潜水面为a状态;开普敦位于南半球,但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雨季节,潜水面为a状态。
第2题,由图1可知,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当∠α由图示状态缩小为0°,说明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这段时间,北半球为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我国南方地区会受到寒潮和低温冻害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东北地区河流的主汛期都出现在夏季;华北平原小麦播种一般在10月份。
下图为“2019年2月20日14时北太平洋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城市吹偏东风的是( )A.济南 B.上海 C.首尔 D.东京4.此时,M海域的天气状况为( )A.狂风暴雨B.大风降温C.高温晴朗D.温和晴朗5.与从东京到济南的陆地地理特征变化相似的是( )A.气温逐渐升高B.年降水量减少C.降水变率减少D.气压逐渐升高答案 3.D 4.D 5.B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情况判断可知,位于气旋东部的东京吹偏东风,济南、上海、首尔都位于气旋西部,吹偏西风。
第4题,依据图示可知,M海域位于冷锋过境前,天气特征为温和晴朗。
第5题,东京、济南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区,受海洋影响,从沿海到内陆气候呈现出从海洋性特征到大陆性特征的变化。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
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完成6~8题。
6.设雪线高度为3 km的纬线平均气温为T,年降水量为P,则( )A.T=10℃;P=120 mm B.T=10℃;P=40 mmC.T=18℃;P=120 mm D.T=18℃;P=40 mm7.造成图中30°纬线附近雪线分布与两侧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压带 C.风带 D.纬度8.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全球爆发淡水危机B.高纬农区作物单产提高C.作物种植北界南移D.低纬高山雪线降低答案 6.D 7.B 8.B解析第6题,设雪线高度为3 km的纬线平均气温为T,年降水量为P,则结果如下图:第7题,30°纬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燥,加上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于两侧其他地区。
高中地理真题:高中地理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训练.doc
高中地理真题:高中地理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 第1讲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训练.doc一、选择题(共3题)1.下图为某地区平均气温最低月等温面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丁四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丁、乙、丙B.乙、丙、甲、丁C.丁、甲、丙、乙D.丁、乙、甲、丙10.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原因(如大气层稳定、风力弱、湿度大等),也有人为原因。
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图为某湖泊(阴影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各图示意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剖面,与实际情况最相符的是(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12.度假村建在湖泊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主要原因是( )A.湖区晴天多,光照充足B.湖区昼夜风小C.湖区温差大D.湖区湿度大,空气清新3.下图是沿南纬18°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b地该月平均气温低于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B.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剧烈C.海拔高,地面辐射弱D.大陆冷高压控制,风速较大14.图中所示大陆地区沿南纬18°共有气候类型( )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15.造成图中e地与c、d之间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e地纬度较低,距离海洋较近B.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形、坡向与洋流的共同作用二、综合题(共1题)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及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承办城市位置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巴西利亚及萨尔瓦多气候资料图。
(1)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列表比较巴西利亚与萨尔瓦多气候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城市降水气温特点原因特点原因巴西利亚________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冬暖夏凉,年温差小________萨尔瓦多________________终年高温纬度低(3)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由巴西的12个城市承办。
高考地理中图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专题1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 含解析
(一)自然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3·全国第五次大联考)图中甲、乙、丙所在圆弧为北半球晨昏线的部分,甲、丙两地纬度相同。
读图,完成1~2题。
1.若乙地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则其纬度范围是()。
A.0°~23.5°N B.66.5°~90°NC.23.5°N~66.5°N D.66.5°S~90°S2.如果甲、丙两地属同一日期且经度差小于180°,那么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
A.北京处于高温多雨期B.北京日出时间为5时C.北京昼长为13小时D.北京正在举办国庆活动解析第1题,乙地为北半球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即晨昏线与纬线切点,所以所在纬度变化范围为66.5°N~90°N。
第2题,甲、丙两处属于同一日期,且经度差小于180°,且甲、丙两地所在纬线昼弧弧长小于夜弧弧长,同时甲、丙两地位于北半球,所以北京为冬半年,低温少雨、昼短夜长。
答案 1.B 2.D(2013·江西省百所重点高中阶段性诊断)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完成3~4题。
相关数据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3.资料日期中的今日所反映的可能是()。
A.1月31日B.5月31日C.8月31日D.10月31日4.下列关于北京气象资料中三日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31日气压较高,主要因为受暖空气影响B.1日白天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并且受冷空气影响大C.1日风力较大,主要因为副热带高压势力强D.2日夜间气温低,主要因为大气逆辐射强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出北京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短,表明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应为10月31日。
第4题,根据表中天气变化判断出,31日气压较低;1日受冷锋的影响,出现大风、降雨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气温低;2日夜间气温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较弱。
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课后+巩固+知能+提升)自然地理
【高考领航】2015届高考地理新一轮总复习(课后+巩固+知能+提升)自然地理 1-3-2 运动特征与四季、五带课时规范训练湘教版(2014·昆明学情分析)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轨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2013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解析: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
2月3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月,故靠近乙点。
答案:1.A 2.B(2014·广州重点中学联考)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
据此回答3~4题。
3.此景象发生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D.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4月18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C.8月11日前后D.10月6日前后解析:“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
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
答案:3.A 4.B2012年6月21日7时09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读下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解析:选C。
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昼长夜短,但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
6.下列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的B.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解析:选A。
地理事象运动规律
地理事象运动规律第一讲 地球自转与公转[主干知识提纲]一、地球自转及公转规律:①地轴的空间指向②方向③周期④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一)地球自转昼夜交替(①原因②周期③意义④晨昏线判读与应用⑤太阳高度日变化)意义:地方时(①与经度关系②北京时间(120ºE 的地方时)③国际标准时间(0º经线的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移(①原理②应用:气流――大气运动、水流――河流、洋流)(二)地球公转1、 规律:①轨道(近日点与远日点)②方向③周期④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七月初)公转速度较慢) 2、 公转与自转(①黄赤交角②判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包括二分二至时) 3、 直射点坐标确定和移动规律4、 意义: 时空变化规律(与直射点距离远近的关系)(1)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的朝向(当地与直射点的南北方向的关系但除极点)(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①太阳直射点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2) 五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四季交替[重难点知识分析、典型例题]一、地球自转的方向:1、方向:自西向东(无论从何角度看,都是自西向东)。
(如下图)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
能力要求:(1)根据经度确定自转方向(2)根据自转方向确定经度 (3)确定极点:俯视图中,看到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时,中心点一定为南极点;逆时针时,中心点一定为北极点。
例题1: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2题。
1.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向东B.向西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二、地球自转的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周期)三、自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1、角速度(1)规律: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2 地球运动规律-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提升练2 地球运动规律能力升级练第4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全国Ⅲ卷,10~11)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第1~2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2.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B.6月28日C.9月2日D.11月2日答案:1.B 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其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根据当地黑夜漫长,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
甲地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
乙地有金黄的落叶,现在是深秋,即将入冬,说明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纬度较高,但较丁地纬度低。
丙地入秋失败但正常是四季分明,说明丙地处于北半球但纬度较低。
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项。
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处于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到次年3月21日前后),故选D项。
当太阳位于富士山顶正中那一瞬间,就像一颗钻石光芒四照,在富士山的衬托下,美丽异常,这种美景被摄影爱好者们称为“钻石富士”。
阅读图甲和图乙,完成第3~4题。
甲富士山地区等高线略图乙“钻石富士”照片3.某摄影爱好者某日在①地附近拍摄“钻石富士”奇观,该日最可能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4.春分日时,某摄影爱好者在②湖附近期待拍摄到“钻石富士”奇观,则拍摄的地方时大约是( )A.6时B.9时C.11时D.12时答案:3.C 4.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富士山的东南方向,如果要拍摄出图乙的景观,此时的太阳应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方向。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1讲 自然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课件
3.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的一般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 (wēnhé)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 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wēnhé)。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 化,常用的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 大小。 (2)描述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如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部,亚热带季风气 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部等。
洋面积广阔)
同纬 度地 带
气温低,则等温 线向低纬凸出 气温高,则等温 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 地形(地势高 低;寒流经过气温降低 低)、洋流 平原的气温较高;暖流
地形、洋流 经过气温升高
第十八页,共45页。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冬季等温线密集,1 冬季,南北温差 太阳辐射(纬度因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4.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若我们把气旋分为东西(dōngxī)两部分的话,西边为冷锋, 东边为暖锋。在锋面气旋中,北半球锋面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南半球锋面按顺时针方向移动,如下图: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四、降水(jiàngshuǐ)的形成、分布与天气系统和天气变化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性
广东文 综
(2、4)
安徽文 综
(26~27) 江苏地 理(1~2)
第六页,共45页。
第一讲 大气(dàqì)运动与气候
专题(zhuāntí)二
第七页,共45页。
1 考纲展示
2 备考策略
4 考例透析
3 核心整合
5 课后强化作业
高三地理专题练习地理运动规律
高三地理专题练习——地理运动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幅图是北京、新加坡、圣堡罗、开罗四地天文馆中的傅科摆的实验结果。
实验初始,四地的傅科摆均向正南北方向摆动,三个小时后,摆锤方向与地球上的方向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1~3题。
1.四幅图中,表示北京天文馆的是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2.上面四个城市的傅科摆实验可以证明A.地球的形状B、地球的自转C.地球的公转D、地球的大小3.当北京时间是某日十点时,①②③④图所示地区处在同一天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右图,P、Q是与地球相邻的大行星,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
分析判断4~5题。
4.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C.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可能达到最大值D.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5.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A.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B.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C.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地球有月球环绕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 表示晨昏线。
回答6-7题。
6.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A位于B的东南方B.A位于B的西北方C.B位于A的西南方D.B位于A的东北方7.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C.东京地方时为6:00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读图“以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
回答8-9题。
8.M处盛行风向为:9.此季节:A. 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B. 南极点可见到极光现象C. 北京昼长夜短D.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0~12题。
10.A、B两地的气压性质A.A是低压,B是高压B.A是高压,B是低压C.A、B都是高压D.A、B都是低压11.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6,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A.1024、1036 B.1008、1024C.1016、1008 D.1000、10361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三精品专题卷自然地理事物运动规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如图是某半岛图。
读图,回答1~3题:1.2009年3月24日,P地日出和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l2点30分和0点50分。
P地在理论上属于 ( )A.东一区 B.东二区 C.西一区 D.西二区2.该半岛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时期应该是 ( )A.1、2月份 B.4、5月份 C.7、8月份 D.11、12月份3.P地降水最多的季节 ( )A.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B.天山雪线位置为全年最低C.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D.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如图是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4.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大气环流C.距海远近 D.洋流性质5.图示纬线段穿过的板块数目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如图为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6~7题:6.M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4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降水条件 C.地形 D.陆地的纬度分布7.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自南向北流 B.②处全年高温多雨C.④处为荒漠景观 D.③处全年盛行西北风右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
读图,回答8~10题:8.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9.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10.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
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 )A.15:OO B.16:30 C.19:30 D.21:00如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12.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辐射差异②大气环流影响③距海远近不同④地形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原创题)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13~14题.13.该地纬度为 ( )A.23°26′N B.46°52′N C.43°08′N D.66°34′N14.甲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西南向东北 D.自南向北“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在2008年惟一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此回答15--16题:15.如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16.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如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如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17.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
如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18.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原创题)如图是由Google Earth提供的我国某地的地表形态图。
读图.回答第19题:19.图中所示地形区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A.岩浆活动冰川侵蚀作用 B.地壳抬升风力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流水侵蚀作用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20~21题:20.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少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21.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亚欧大陆 D.南美洲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22~23题:22.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23.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500米5500米B.2000米5500米C.3000米4000米D.2000米6500米读图,回答24~25题:24.③所在的岛屿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常年受海浪的猛烈冲击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D.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25.①、②纬度相近,但自然带却有明显的差异,②所反映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二、综合题(共50分)26.如图是我国某省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概括该省地势特征和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判断水利枢纽P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对策。
27.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据图分析A所在省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请分析说明A—B—C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特点,并分析原因。
28.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和“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写出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
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32℃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2)A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
(3)B图中甲、乙两地的海底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29.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分)材料一为缓解胶东地区用水紧张状况,山东省正准备引长江水到胶东。
该工程从东平湖引水至济南.利用小清河河道向东引水与“引黄济青”工程相接.在潍坊宋庄向东北引水至烟台、威海。
材料二济南在2008年4月22日开通了BRT(Bus Rapid Transit),即快速公交系统,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
BRT具有专用的公共汽车通道,路口可优先通行;乘客可快速上下车,大大节约时间;能准确预报公共汽车到达的时间;运具是大容量、低污染、舒适的新型公交车。
济南市每年新增机动车8万多辆。
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市区机动车平均车速仅有16千米/小时,只比骑自行车稍快。
市民浪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材料三我国建造地铁、轻轨、BRT造价与建设周期比较地铁轻轨 BRT造价(元) 2~7亿 1~2亿 0.2~1亿4~5 4 1~2建设周期(年)(1)描述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办法有多种.如地铁、轻轨、高架桥等,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济南的城市特色(著名泉城)分析济南不发展地铁而优先发展BRT的主要原因。
(3)胶东引水工程没有从枣庄向东沿奥运火炬传递城市路线而是选择北线,原因是什么?(4)潍坊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对土地盐碱化问题展开研究,请你帮助其拟定一个课题研究主题,并列出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
《自然地理事物运动规律》专题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A 由P地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该地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18时40分,从而可求出该地经度为20°E,属东一区。
2.C 该半岛为地中海气候,7、8月份炎热干燥。
3.B P地降水最多季节为冬季,题中只有B选项符合。
4.B 图示地区西侧受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控制,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东亚为亚热带季风。
5.C 依次应为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6.D M自然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分布在40°~60°之间,但此处45°~60°之间为海洋,无陆地分布。
7.B ①处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自北向南;②处位于信风迎风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④处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③处在南半球,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为东南风。
8.D 6月22日,南半球昼短夜长,只有④处日出在6:00之后,昼短夜长。
9.D 日照时数取决于昼长与天气状况,①地昼长长于②地,但日照时数少于②地,只能是天气状况影响所致。
10.C 6月22日两地同时日出,由图可知,日出时①地为1:30,②地为3:00,可得①地在②地之西22.5°;则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19:30。
11.C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温总体上是南高北低。
同时,冬季南北温差大,近40℃,而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图中曲线③若为夏季气温曲线,则温度过低,若为冬季则温度过高。
12.A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比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同时北方昼长比南方短,还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13.C 由图及题意可知,该地一年中最大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3a与a,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联立方程组:14.A 位于河流中游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P与Q相比洪峰流量小,应该位于湖泊下游方向,即河流由Q流向P,据题意此为自西向东。
15.C 5为地下河,但并不是断层面而是流水沿裂隙不断侵蚀扩大而成;6为石钟乳,7是石笋,都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而成;1为石芽,4为溶洞,皆为流水化学溶蚀作用而成;2、3之间为落水洞,属流水溶蚀而成。
16.B 褶皱形成初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为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首先开始被侵蚀,为④;一定时间之后,背斜因易被侵蚀,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而使地表趋于平坦,为②;随着侵蚀的进一步进行,向斜槽部反而高于背斜顶部,出现地形倒置,为③。
17.A 山腰果树开花早是由于山谷常成为较冷空气的集聚地而出现逆温现象。
18.B M、N两地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M地位于北侧.冬季来自西北的冬季风经过相对温暖的海面带来水汽.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而N地处于冬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但降水不是以地形雨为主。
19.C 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呈现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应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而成.其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而成。
20.D 箭头的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与乙森林系统相比较.甲森林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应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应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