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大革命评价
无产阶级大革命评价1.引言1.1 概述无产阶级大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政治运动之一。
它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无产阶级追求社会变革和消除阶级压迫的集体努力的结果。
这场革命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改革,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产阶级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和剥削的地位。
由于劳动条件恶劣、工资微薄,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困境,无比渴望摆脱剥削和压迫。
同时,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为无产阶级的觉醒提供了思想的指引和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产阶级大革命迅速蔓延至欧洲各个国家,俄国、德国、法国等成为了革命的重要舞台。
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制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革命中的工人们采取了各种斗争形式,包括罢工、示威游行、武装起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斗争的意义。
无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时的欧洲,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革命的胜利为全球无产阶级争取了劳动权益的保护和提升;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为后来的社会制度改革提供了范例;再次,无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还引发了其他国家的社会运动和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
然而,无产阶级大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革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在革命后的重建和转型期间。
同时,一些国家在革命后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集权化、官僚主义等,引发了对于无产阶级大革命本身的批评和反思。
在评价无产阶级大革命时,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其历史地位和贡献。
无论是从推动社会进步、争取劳动权益的角度,还是从启示后世的意义来看,无产阶级大革命都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革命的目标和手段,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5年、2016年)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5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社会基本矛盾3.剩余价值4.商品拜物教5.民主集中制二、简述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结构理论。
2.简述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4.简述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方式。
三、论述题(2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试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生活资料分配的理论及其对解决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启示。
2.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请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析列宁这段话,并阐明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一、简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2.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论述题(2题,每题50分,共100分)1.论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2016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一、简释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实践2.辩证唯物主义3.可变资本4.价值规律5.新经济政策二、简述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3.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怎么样理解无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三、论述题(2题,每题30分,共60分)1.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谈谈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2.试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科目:中国近现代史试题:一、简释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17课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导入新课】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发表。
从此以后,这部著作和两位作者的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人类思想史和革命的丰碑上,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哪三大工人运动?共同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
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有组织、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
英国的宪章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所显现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独立的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
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工人阶级只有在规模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
(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B.《四月提纲》
D.《共产党宣言》
基础知识
5.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明确的斗争纲领
B.缺乏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D.生产力发展远远没有成熟
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D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法典》
D.《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潮流为这一时期 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17课
课程标准
简述英国宪章运动基本概况,讲述马克 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掌握《共产党宣言》 的核心内容与历史意义。 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 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重点 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
1842年,人们把签名的请愿宪章送往英国议会
(1)、时间 1836--1848
(2)、特点: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意义 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 、 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标志 着世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失败原因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19世纪30、40年代,早期工人 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巴黎公社的性质:
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五 月 流 血 周
公社社员坚守最后的阵地
公 社 社 员 墙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主观: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缺乏统一 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 威的领导核心。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
欧仁· 鲍狄埃
《国际歌》 (法)鲍狄埃词 (法)狄盖特曲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的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既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二、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三、无产阶级为什么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才能解决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拟就上述问题予以阐释。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一般意义上讲应由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资产阶级也曾经充当过这一领导角色。
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20世纪20年代起,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代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责任,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
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呢?首先,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
为了完成这两大任务,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英勇的抗争。
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斗争和探索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特别是辛亥革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三民主义纲领,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从而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继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虽为重建民主共和制度做过不懈的努力,曾先后发动和组织“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其结局同样归于失败。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这就表明,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全国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6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A、暴力革命B、非暴力革命C、民主革命D、非民主革命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
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4、下列不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A、傅立叶B、圣西门C、康德D、欧文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B、布尔什维克C、德国社会民主工党D、中国共产党7、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8、社会主义首先在()的国家取得胜利。
B、经济文化相对进步C、经济飞速发展D、文化飞速发展9、无论俄国革命还是中国革命,其社会历史背景是()。
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B、生产力低下C、生产关系不发达D、资本主义飞速发展10、关于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不依赖马克思主义理论C、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D、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11、下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B、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C、要为了发展,不顾一切D、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12、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政治领导方面的体现不正确是()。
A、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B、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地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C、所以的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D、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二、简答题1、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的原因。
现代文学史简答题D.doc
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
2.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
4.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
6.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
7.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8.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
9.简述“两个口号”论争的意义。
10.简析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
11.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
12.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
13.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14.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15.简析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16.简析《药》的艺术结构。
17.简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18.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
19.《祝福》在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20.简析《祝福》的思想内涵。
21.简析《伤逝》的思想内涵。
22.简析《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23.简析鲁迅的历史小说《铸剑》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24.简析鲁迅历史小说《铸剑》的浪漫主义特色。
25.简析鲁迅笔下“新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
26.简析鲁迅《秋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27.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春末闲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
28.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拿来主义》思想主题的深刻性及其在论说方法上的特点。
29.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
30.简析鲁迅回忆性散文《忆韦素园君》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主要特色。
31.简析《凤凰涅槃》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32.结合《凤凰涅槃》中“凤歌”、“凰歌”两节内容,比较凤和凰性格的异同。
33.《凤凰涅槃》是如何体现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的?34.简析《天上的市街》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35.简析《炉中煤》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6.简析历史剧《屈原》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出现的背景
时间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 起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发对巴黎 公社发起进攻。
经过
1871年5月21~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政府军展 开了激烈巷战,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 “五月流血周”。
结果
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思 想的进一步发展。 1859年,达尔文发表科学巨著《物种 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 物的进化。
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 和恩格斯联合发表
《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卡尔· 马克思(1818~1883)
流水,奴隶们起来 , 起来 ! ……不要说我们一事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破牢笼!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课文小结:
工 业 革 命
国际工 人运动
英国的 宪章运动
(缺乏科学理论)
结果
失败
恩马 格克 斯思
巴黎公社
经济基础 历 阶级基础 史 理论来源 条 件 科学依据 主观条件 组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奠定了科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指导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出现的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 法国遭到惨败 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推翻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巴黎人民奋起反抗,成立了巴黎公社。临时政府逃出 巴黎,迁往凡尔赛。
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时间是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21年2.《人的文学》作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周作人D.胡适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A.1928年B.1930年C.1937年D.1942年4.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立于A.上海B.武汉C.重庆D.香港5.《七月》杂志的主编是A.巴金B.老舍C.胡风D.茅盾6.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A.1937年B.1938年C.1942年D.1945年7.1921年1月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A.创造社B.语丝社C.新月社D.文学研究会8.《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创刊于A.1915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人物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A.郑振铎B.许地山C.沈雁冰D.朱自清E.冰心2.下列哪些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A.周作人B.郭沫若C.郁达夫D.张资平E.郑伯奇3.下列哪些作家是新月社的主要成员?A.胡适B.徐志摩C.戴望舒D.梁实秋E.闻一多4.下列哪些作家是语丝社的主要代表?A.林语堂B.鲁迅C.周作人D.陈西滢E.田汉5.1928年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太阳社D.语丝社E.莽原社6.下列哪些是“左联”的重要刊物?A.《北斗》B.《十字街头》C.《拓荒者》D.《小说月报》E.《萌芽月刊》7.下列哪些作家属于“左联五烈士”?A.柔石B.殷夫C.胡也频D.丁玲E.蒋光慈8.下列哪些诗人是属于“九叶诗派”的?A.辛笛B.穆旦C.郑敏D.胡风E.绿原三、名词解释题1.《新青年》2.“人的文学”3.文学研究会4.创造社5.新月社6.语丝社7.学衡派8.甲寅派9.文协10.战国策派四、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
2.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
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答: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1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2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3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简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答: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命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命当家做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是母的和手段的统一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从一国倒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答一。
历史贡献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4社会主义引导者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二.历史经验和教训1要正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3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互相取代的革命所不可以似的2无产阶级革命史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时必然和复杂,曲折,长期的历史过程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自行灭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2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社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较量和争斗,有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2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之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3上层建筑方面,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实现,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1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巨额资本2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要由国家投资支持4必须靠国家的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缓解生产过剩问题5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靠政府的干预来调节社会生产,克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6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进行利益再分配的调节活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的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通过经济手段来间接地调节私人企业的经济活动,如通过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加上订货,国民经济计划化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目标: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无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方式:一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二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手段: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出台行政手段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简述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其内容答:经济全球化原因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家经济联系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自愿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资本全球化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答:级差地租1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在同一块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3源泉: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2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多少,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越少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是假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就低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答: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名词解释:1.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2.革命形势:就是革命的客观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即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化所造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总汇合。
3.战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所规定的革命某一阶段上,为了实现革命的总任务,应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的政治路线。
4.策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局限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根据战略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所规定的行动路线,以及为实现这个行动路线而采取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和斗争口号。
5.无产阶级革命:又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伟大历史使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指实现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又称社会主义革命。
6.无产阶级:是指丧失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
7.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资本家阶级。
8.物质文明: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生态文明?)9.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道德、理想、情操的升华。
10.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主义实行国家领导。
11.民主集中制:简言之,就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民主制和集中的辩证的统一。
12.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斗争。
为什么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取得胜利
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恶补式的畸形的资本主义,发展只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这短短的时间导致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资金过于集中(这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从而使得中国建立的资产阶级政权是一种金融资本主义,是一种病态的“托拉斯”式资本主义,因而必然会导致资金过于集中,两级分化愈演愈烈,伴随着连年征战,民生问题一拖再拖,从而导致了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到革命的胜利。
为什么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取得胜利
(1)中国的无产阶级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决定革命的发展方向(2)曾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使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不足以领导革命(3)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使得它是最无私最勇敢的阶级(3)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共使得无产阶级具备了领导革命的理论武器综上所述中来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专题:无产阶级革命
启示: (1)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2)各国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实事求是,探索出一 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6-19世纪) 1、奴隶贸易的原因:
直接原因:补充和增加美洲劳动力 主要原因:贩卖黑奴利润相当丰厚 葡萄牙、西班牙 2、最早进行三角贸易的国家:
第20课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矛盾
一、资本的全球扩张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和 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原因: P98-99
2、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指: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5、结盟的目的(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6、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 7、影响: p101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使世界格局发 生重大变化。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 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斯大林 模式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
(1)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 (2)国民经济各行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 怎样的特点?
特点: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由“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论述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论述1.引言1.1 概述无产阶级革命目标是指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进行的革命,旨在消除阶级差异、消灭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根本目标。
在当今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和剥削现象,富人越来越富,贫穷与不公不断加剧。
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提出和实现,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和剥削。
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提出,正是作为对工业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的回应和抗议。
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达成,既需要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和觉醒,也需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的现状和问题。
只有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团结起广大劳动者,无产阶级才能够在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总之,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关乎着无产阶级群众的利益,也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平等的社会的关键所在。
通过审视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历史背景和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开拓,为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长文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描述: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同时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实现途径进行展望。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讨论。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无产阶级革命目标进行定义,明确其内涵和基本概念。
紧接着,我们将回顾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历史背景,探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是:
(1)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等资产阶级统治;
(2)代表无产阶级的集中统一意志,发挥无产阶级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作用;
(3)努力从推进革命社会主义共和国制宪政变革、发展历史性革命,实现革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4)以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为主的多种阶级运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者;
(5)坚持政治化教育,狠抓改革和发展,同时实行政治制约;
(6)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大力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增强无产阶级的政治能力;
(7)坚持自新思想的发展,坚定地捍卫自身的自由和权利。
马克思 饥饿感 无产阶级 革命精神
马克思饥饿感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他的理论和思想对世界历史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许多理论都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和革命精神。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无产阶级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人群。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对于饥饿感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饥饿感是无产阶级的基本感受之一,是由于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剥削和压迫,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他指出,饥饿感将推动无产阶级走向革命,寻求改变自己的命运。
马克思的革命精神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公平的,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他的理论鼓励人们反抗压迫,争取自己的权益。
总之,马克思的理论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和革命精神,他对饥饿感的理解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激励了无数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他的思想仍然对当今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激励着人们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
1。
简述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
【实用版5篇】编制人: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5篇《简述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5篇)《简述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篇1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如下:1. 组织性纪律性强,善于组织,能严格遵守纪律,有高度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2. 富有牺牲精神,能够为了理想和信仰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3. 阶级意识强,有强烈的阶级情感和集体荣誉感,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
4. 文化素质较高,大部分工人都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或培训,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5. 善于斗争,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6. 团结互助,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共同抵御外部敌对势力的干涉和破坏。
7. 善于学习,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8. 善于创新,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9. 善于团结,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共同抵御外部敌对势力的干涉和破坏。
《简述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篇2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优点和特点如下:1. 革命的坚定性: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坚定性,他们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2. 组织纪律性强:中国无产阶级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能够迅速地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
3. 革命斗争经验丰富:中国无产阶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4. 革命斗争的群众性: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5. 革命斗争的策略性:中国无产阶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策略思想,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源于19世纪的欧洲工人运动,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主要代表,他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强烈追求,创建了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它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社会阶级,因为无产阶级生活的境遇和利益决定了他们具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愿望和能力。
马克思主义坚信,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当代中国,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以实践检验真理,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措施。
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实际行动。
无产阶级的解放不能只是空谈,而是需要付诸到实际行动中。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实际斗争,才能够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无产阶级革命引向正确的道路,并避免冒险主义和盲目性。
马克思主义提醒我们,在革命的过程中,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社会变革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革命策略。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无产阶级要与其他被压迫阶级建立团结的联盟。
只有广泛地争取各阶级、各领域的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因此,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必须积极投身于群众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力量。
总之,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还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领袖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领袖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在理论上无产阶级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列宁全面地、划时代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可能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发起并取得胜利的新论断。
实事求是地说,无产阶级领导人为推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无产阶级领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按照列宁的说法,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评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6]。
列宁这段话讲了四条,这就是:个人条件——最有威信、影响和经验;产生方式——是被推选出来的,而不是自封的;所处地位——担任最重要职务,是群众的一员,但又不是普通的一员;构成状态——是一个集体,而不是一个人,是比较稳定的集团。
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培养了本阶级领导人优于其他阶级领导人的优秀品质,赋予了他们其他一切历史人物都无法比拟的伟大作用。
在理论上,无产阶级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一理论的创始人。
他们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列宁全面地、划时代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可能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发起并取得胜利的新论断。
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在革命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它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从实践上看,无产阶级领袖为推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到工人运动之中。
使工人运动由自发变为自觉,从而开辟了工人运动的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胜利说”与“一国胜利说”。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
“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
“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
“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列宁的”一国说”是对马恩的“同时说”的创造性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二、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其基本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三层涵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1.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不完善。
2.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能包容一切领域,还需要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
5.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市民习惯势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表现1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同时分析说明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怎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3)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井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做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
和谐的社会状态,有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民主法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2.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诚信友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
4.充满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5.安定有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