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东北冷涡的分析
211144891_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3)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崔 悦,王健博辽源市气象局,吉林辽源 136200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等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2年6月4—7日影响吉林省辽源市的东北冷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此次冷涡降水主要发生在冷涡的发展与成熟阶段,类似于中间涡暴雨形势特征。
冷涡降水具有日变化特征,午后极易发生强对流天气。
暖锋的发展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初始扰动。
干空气下摆侵入,增强不稳定层结,促使风雹天气发生。
VIL值的跃增和减小与冰雹的出现和消散相对应。
VIL高值不能说明大冰雹是否出现,还应与VIL高值维持时间相联系,维持时间越短,越不利于大冰雹的产生,这对冰雹直径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东北冷涡;暴雨;强对流;雷达回波;VIL值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3–0117-03东北冷涡(以下简称冷涡)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常引发暴雨、雷电、风雹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我国东北地区22.4%的暴雨和53%的风雹都是在冷涡背景下产生的。
连续几天在同一个地区产生暴雨是东北冷涡最显著的特点,也可产生伴随强对流的短时强降水。
由于东北冷涡具有多变性,导致难以预报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降水过程和强对流天气,所以众多气象工作者针对东北冷涡的气候特点和降水特征,围绕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等开展了诸多研究。
郑秀雅[1]利用1956—1989年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气候特点和降水特征。
黄秀娟[2]分析发现,500 hPa位势场上,整个欧亚地区在40°N附近是否存在明显的西风急流是后期有无东北冷涡形成的关键。
何晗[3]对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统计表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冷涡中心东南部和西南部。
杨晓宇[4]通过分析雷达产品特征,提出了东北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临近预警指标。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冷空气锐势槽南移至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常常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就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中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现象对东北地区天气的影响与演变规律。
二、气象背景本次东北冷涡过程发生于X月X日至X月X日,属于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段,东北地区气温普遍较低,且出现了多次冷空气活动。
而在X月X日前,东北地区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属于晴冷天气。
三、天气发展过程(一)开始阶段X月X日起,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天气逐渐转阴。
这是冷空气南移过程开始的标志。
同时,低层的暖湿气流也开始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了较强的水汽输送条件。
(二)冷空气影响X月X日晚至X日凌晨,冷空气锋面逐渐移入东北地区,导致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明显的降雨。
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但雨量较为持续。
(三)冷涡形成随着冷空气锋面的南移,东北地区开始形成东北冷涡。
冷涡通常在冷空气锋面之后形成,并且具有较强的气旋性质。
在该过程中,东北地区降雨加剧,呈现出暴雨的特点。
同时,由于冷涡的存在,上层大气对流条件逐渐变得不稳定,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月X日下午,东北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天空阴沉,雷电交加,伴有强风和冰雹。
这是由于冷涡的对流不稳定性及水汽的积聚导致的。
强对流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
四、影响分析(一)降雨量该次东北冷涡过程中的降雨量较大。
根据当地气象台的观测数据,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东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正常水平的X倍。
降雨主要集中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日内,其中较大范围的暴雨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二)对农业的影响这次暴雨对当地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降雨过多导致一些旱地农作物泡水、倒伏等损失。
一次东北冷涡不同阶段强对流天气特征对比分析
关键词 : 东北冷涡 ; 强对流天气 ; 中尺度对 流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P 4 5 8 .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5 0 3 X. 2 0 1 4 . 0 4 . 0 0 2
第3 0卷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气 象 与 环 境 学 报
J OURNA L OF M ETEoR0LoGY A ND ENV I RoN M EN T
VO 1 . 3 0 No. 4 Au gu s t 2 01 4
应爽, 袁大宇 , 李尚锋. 一次 东北冷 涡不同阶段强对流天气特征对 比分析 [ J ] . 气象与环境学报 , 2 0 1 4 , 3 0 ( 4 ) : 0 9 — 1 8 .
度及 中尺度 角 度 对 长春 地 区 3次 强对 流 过程 进 行 对 东北冷涡是在 中国东北地区或其 附近活动的高 比诊 断 分析 , 以期 得 到 冷 涡 不 同 阶段 强 对 流 天 气 预 空大 型冷 性涡 旋 , 是造 成 中 国东北 地 区低 温冷 害 、 持 报 的思路 及 指标 。 续 阴雨 洪涝 和突 发 性 强 对 流 天 气 的 重要 天气 系 1 3次强对流天气 过程概 述 统 … 。东北 冷 涡 的强对 流预 报 一 直 是 预报 难 点 。孙 力 等 发现 东北 冷涡 暴 雨一 般 出现 在冷 涡 的发 展 阶 第一 次过 程 ( 以下 简称 过程 一 ) 为 东 北冷 涡 形 成 段, 且主要 出现在第四象 限, 这时系统具有较强的斜 初期 的局地 短历 时强 降水 和 雷 电天 气 。2 0 1 2年 6月 压 性 。张 云等 对一 次 东北 冷 涡 衰 退 阶段 的暴 雨成 7日 傍晚至夜 间榆树至扶余一带部分 乡镇 出现 中』 B 因进 行分 析 , 指 出低 空不 同层 次 急 流 的耦 合 与 脉 动 尺度 对流性 强降水 ( 图1 a ) , 其 中榆树 弓棚镇 7 E t 在时空上形成“ 接力 ” 之势 , 使雨 区上空湿位涡强烈 2 0 —2 3时( 北京时间 , 下同) 3 h 降水量为 4 3 . 4 m i l l , 增长而产生暴雨。白人海和孙用罡 对冷涡过程各 1 h 最 大降水量 为 2 4 . 5 I l U T I , 降水 同时伴 随地面 大 发展阶段 中尺度现象 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发现 , 中 风 , 最大 瞬 时风速 达 1 7 . 2 m・ s ~。 尺度 天气 多 发 生 在 冷 涡 发 展 和 维持 阶 段 , 即温 压 结 第 二次过 程 ( 以下 简称 过 程二 ) 为 东 北冷 涡 加 强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形成于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大气环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低温、强风和干旱。
它在东北亚地区的气候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地的气候及农业、经济等方面产生着深遥影响。
本文将对东北冷涡的形成机制、气候特征以及其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东北冷涡的形成机制东北冷涡主要源于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高压的影响。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向南膨胀,与蒙古高压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压系统。
这个高压系统所形成的冷气图案在下沉气流的作用下,使得东北冷涡形成并得以维持。
另外,大规模的东北风也是东北冷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东北冷涡的气候特征1. 低温:东北冷涡所带来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寒冷。
冷涡一经形成,就带来强劲的北风,使得气温骤降。
尤其是冬季,东北地区常年保持着较低的气温,严峻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2. 强风:东北冷涡引导的冷空气相对较密集,地表到低层大气中的风速较大。
这种强风不仅增加了低温的感觉,还带来了大风天气,影响了交通和航运等方面。
3. 干旱:由于东北冷涡的影响,地区内云量较少,降水偏少,湿度低、气温低,使得东北地区形成了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特殊是在春秋两季。
三、东北冷涡的气候影响1. 农业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产区之一,而东北冷涡的出现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机械化作业时间缩减,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了严峻的影响。
同时,冷涡所带来的干旱和强风还会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2. 经济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冷涡的出现对工业生产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寒冷天气会导致大规模燃煤供暖,增加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强风还会对交通和航运等行业造成影响,给当地经济带来压力。
3. 生活影响:东北冷涡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低温、寒风和干旱都使得人们的生活不便,还增加了患病和感染疾病的风险。
结论:东北冷涡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气候系统,其寒冷、强风和干旱的特点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深遥的影响。
一次东北冷涡暴雨数值模拟及动力诊断分析
引 言
局地 暴雨 。很 多学 者用 不 同方 法对 东 北 冷 涡暴 雨 及
产生暴雨的 中小 尺度系统进行 详细的研 究
, 已
东 北冷 涡 是 具 有 深 厚 冷 心 结 构 的涡 旋 , 一 般 在 取得 一些 成果 , 但 由于冷 涡 暴雨 系统 观 测 资料 较 少 , 对 流 层 中上部表 现 较 明 显 。 中国东 北 地 区是 北 半 球 目前 对 东北 冷 涡形 成 机制 和 发 展演 变 的 物理 过程 等
冷 涡 3个 多 发 区 域 之 一 , 一 年 四季均有 冷涡 活动。
问题 认识 不深 。东 北冷 涡 暴 雨 过程 已有 的研 究 主 要 东北冷涡是影 响黑龙江省的主要天气 系统之 一 , 以 集 中在 中 国东 北 地 区南 部 , 针对 黑 龙 江 省 的冷 涡 暴 春末和夏初活 动最频 繁 , 它 的天气 特点是可造成低 雨研 究相 对 较 少 。 因此 有 必 要 深 入 、 系 统 地 开 展 黑 温和不稳定性 雷阵雨天气 , 特别是在稳定 的大尺 龙江省 的东北冷涡暴雨成因机理的观测分析与数值 度环流背景下 , 可导致大范围强降水的频繁出现 j 。 模 拟 研究 , 不仅 具有 重 要 的 科学 意 义 , 且 对 国 民经 济 2 0 0 9年 6月黑 龙 江 省 连 续 出现 4次 冷 涡 暴 雨 过 程 , 和社会发展有重要 的实用价值。本 文利用 WR F模 是 在 异常气 候 背 景 下 出现 的长 时 间 、 大 范 围 的连 阴 式对 2 0 0 9年 6月 1 8 —1 9日黑 龙 江 省暴 雨 过 程进 行
提供 了有利条件 。数值模拟结果显 示, 此次暴雨是 由两次中尺度切 变线先后在 同一 区域的发展 和移动造成的 ; 切 变线上存 在与
一次冷涡天气过程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一次冷涡天气过程的分析与应对措施郭婧芝,王楠楠,刘鑫鹏吉林省珲春市气象局,吉林珲春 133300摘要 东北冷涡是亚洲东北部特有的天气系统,在气象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冷涡是指在高空槽或脊附近的冷空气形成的涡旋,通常伴随着低气压或槽线,是一种强烈对流天气。
此次东北冷涡天气过程在夏季发生,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该冷涡天气过程造成了严重的风雨和降温,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通过回溯气象要素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此次冷涡天气过程的成因和后果,探讨了针对本次冷涡天气过程当地采取的应对措施,为类似天气过程的应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冷涡天气;预报;应对中图分类号:P458.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265-03东北冷涡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引发暴雨、雷电、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等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有研究表明,我国东北地区22.4%的暴雨与53%的风雹由冷涡引起,因此提升气象预报准确性,使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于民,要加强对冷涡天气的研究[1]。
近年来,有大量学者研究东北冷涡,有研究指出,要对冷涡活动的个数、强度、影响进行统计,明确冷涡天气的频次、位置、环流背景、水汽输送、降水、冷暖平流等要素[2]。
部分研究者就冷涡影响下的区域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强对流天气进行研究,认为冷涡研究对于提升气象预报质量、保障人们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3]。
1 东北冷涡介绍在东北地区,冷涡经常出现在夏季和初秋,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阴雨洪涝的主要因素,其研究价值极高。
东北冷涡的主要特征是温度差异大。
由于受到高空槽线的影响,冷空气在东北地区聚集,形成温度梯度较大的区域。
这种温度差异会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
同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也是东北冷涡的主要特征,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天气过程通常会持续数天,影响范围广泛。
东北冷涡强对流过程分析
2018年8月n m i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16期东北冷涡强对流过程分析宋岷釜、李金龙2,王峰2,赵晓钰、白帆1(1.辽宁省普兰店市气象局,辽宁普兰店116200;2.大连市金州新区气象局,辽宁大连116600)摘要:指出了东北冷涡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天气系统,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雨洪涝、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东北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结合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等资料对2006年6月7〜11日发生的一次东北冷涡过程进行了综合尺度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从冷涡位置看,环流中心到达辽宁的冷涡是冷空气深厚的深冷型冷涡,如果有好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条件配合,会产生明显降水。
关键词:东北冷涡;强对流;分析中图分类号:P4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6-0143-031引言东北冷涡是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暴雨的重要环流 形势,是引发东北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并且东北冷 涡活动异常频繁。
在东北冷涡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天 气具有规模小,突发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结构复杂等特 点。
这种强天气的发生时间和对落地区的估计往往缺 乏可靠的依据,一直是东北地区气象业务预报的重点和 难点。
2个案分析2.1冷涡数值模拟研究近年来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东北冷涡中尺度对流 系统的结构特征、积云过程成为可能。
陈力强等对2002年7月发生在其南部锋区上一次由东北冷涡诱发 的强风暴,应用MM5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较成功地 模拟出了 M C S强对流风暴结构。
SAK AM O TO利用 中尺度模式ECMW F和MM5资料,数值模拟了 1999 年7〜8月份高层冷涡(UCL),并对西北太平洋切断低 涡发展和弱化的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对其顶高层 冷涡的垂直速度结构分析。
分析指出,干绝热动力学可 以解释高层冷涡的结构的垂直运动,在U C L的锋前有 上升运动,对流云的潜热释放对U C L冷中心的减弱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鸡西市一次东北冷涡大暴雪天气分析
黑龙江气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第37卷第3期2020年9月Vol.37 No.3Sept. 2020文章编号:1002-252X (2020)03-0014-02鸡西市一次东北冷涡大暴雪天气分析贾安琪,张铎,侯霁轩,张福艳(鸡西市气象局,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地面及高空观测资料、各物理量及风云四号卫星云图等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及云图等方面对2019年冬季鸡西市一次大暴雪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深厚的高空{涡,{涡底部强西南急流为 ,强降雪中心位于冷涡前部及地面冷锋上&从物理量来看,降水区中低层正涡度区与200 hPa 辐散区相配合,高低层配置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抽吸运动是本次暴雪累计降雪量达历史极值的重要原因。
另外,本次大暴 雪天气从红外云图上可明显看到东北冷涡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图分类号:P458.1'21文献标识码:A1引言鸡西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 寒冷,降水相态以雪为主&冷涡暴雪是鸡西市冬季常 的一天气,暴雪的大风、温及道路结冰等天气,给交通、设施农业及电力、通 信等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 2019年11月17-18日 鸡西地区出现大暴雪天气,雪量达历史极值。
降雪期间道路湿滑,路面积雪结冰,部分时段出现风吹 雪现象,同时降雪强度较大,局部路段出现较严重的 雪阻&本文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资料、各类物理 量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次冷涡暴雪天气程进行 了诊断分析研究&2降水实况11月17-18日,黑龙江省大范围出现降雪天气, 东部雪量较大。
鸡西市 大暴雪,大日降雪表1 2019年11月17日20时-18日20时鸡西市降雪实况降雪实况17 日 20 -18 20 时24 h 量(mm )积雪深度(cm )自有资料 :排(纯雪相)鸡西21.6163鸡东28.3272密山24.8251虎林27.5313量为28.3 mm ,达历史极值314;降水相态为纯雪,最大 积雪深度出现在虎林市达31cm 。
一次冷涡强对流天气气象服务案例分析
一次冷涡强对流天气气象服务案例分析一次冷涡强对流天气气象服务案例分析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频繁,各种极端天气现象层出不穷。
其中,冷涡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天气形式,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通过对一次冷涡强对流天气的气象服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防范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案例发生在某山区城市,该地区气候多变,容易发生冷涡强对流天气。
当地气象部门在预报中准确预测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来袭,即将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现象出现。
根据预警情况,该地区立即启动了橙色预警,提醒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这次强对流天气来袭前,气象部门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其中包括强对流天气的特点、趋势以及对人们的威胁。
同时,气象部门还提供了简明明了的应对建议,包括避免户外活动、关紧门窗、及时转移易受灾的人群等。
通过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和提供科学有效的应对建议,气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对极端天气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采用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手段,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模拟,预测和评估了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范围。
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精确判断了强对流天气的到达时间和预计强度,从而为地方政府、居民和救援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了将气象服务最大化地传递给民众,该地区在预警发布的同时,还联合媒体对强对流天气进行全面宣传。
媒体的参与不仅提高了公众的感知度,还缓解了居民的恐慌情绪,使居民能够更加理性地应对此类极端天气的到来。
此外,气象部门还通过建立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机制,及时向地方政府传递相关的气象信息和建议。
地方政府则积极组织各级部门协同行动,合理安排人员,加强抗灾设施的排查和维护,并及时向灾区居民发布风险提示。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冷涡强对流天气气象服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准确预测和及时发布天气预警是防范极端天气的关键。
一次东北冷涡降水的过程分析
⼀次东北冷涡降⽔的过程分析⼀次东北冷涡降⽔的过程分析彭⼒河北省唐⼭市丰南区⽓象局,河北唐⼭ 063300摘要:本⽂采⽤2008年全国730站的逐⽇降⽔资料,结合 NCEP/FNL6h⼀次的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3⽉23⽇—28⽇⼀次东北冷涡降⽔天⽓,从⼤尺度环流背景,降⽔影响系统,⽔汽条件,涡度散度,假相当位温等其他⽅⾯进⾏诊断进⾏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冷涡过程是由上游⼩槽东移发展⽽成,被上下两阻塞⾼压切断达到发展成熟;通过对冷涡发展过程中涡散度剖⾯分析,发现冷涡发展过程中,冷涡中⼼和正涡度中⼼有着很好的对应,冷涡发展初期低层辐合、整层上升,成熟阶段整层辐合上升运动与冷涡的发展⼗分吻合;此次冷涡降⽔的产⽣,伴随着良好的⽔汽条件,24-25⽇⼤值区域的降⽔均由锋⾯所致,其中,24⽇⼤值区域降⽔与对流不稳定有关。
关键词:东北冷涡;降⽔;诊断分析⼀引⾔1东北冷涡的定义东北冷涡的基本定义如下:500hPa天⽓图上,(35°N~60°N,115°E~145°E)范围内,有⼀条或⼀条以上闭合等⾼线,并且有冷空⽓和明显的冷槽配合,维持3天或以上的冷性漩涡,定义为东北冷涡。
2东北冷涡简介东北冷涡(NECV)是东亚⼤⽓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天⽓系统,是造成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阴⾬、洪涝、突发性强对流天⽓的重要天⽓系统,对东北地区的天⽓⽓候有重⼤影响[1]。
极地是东北冷涡形成的冷空⽓源地,东北冷涡形成于贝加尔湖附近,⼀边旋转⼀边东移,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发⽣变化,有时加深,有时填塞,它途经我国东北地区,然后移向勘察加半岛。
东北冷涡是在东亚阻塞形势下于东北地区发⽣的较为深厚的冷性低值系统,其空间与时间尺度⽐低涡、西南低涡等要⼤⼀些,⼀年四季均会出现,其中以初夏和盛夏出现频率最⾼。
它的基本环流特征是对流层中⾼层为闭合系统,由中⾼纬度基本西风⽓流中的深槽向低纬完全分离,在东北区域上空形成东北冷涡;东北冷涡的形成与⼤型环流的分布和演变有密切关系,极涡、副⾼、印巴低压、青藏⾼原⾼压、北⾮⾼压等系统的有利配置是各类阻塞形成的根本天⽓学条件;东西两半球的桥式打通必然导致⼤⽓环流的异常,阻塞形势的建⽴,引发东北冷涡的形成。
东北冷涡背景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环境条件和对流风暴特征分析
东北冷涡背景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环境条件和对流风暴特征分析摘要东北冷涡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其常常伴随着强对流过程。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环境条件和对流风暴特征的分析,发现这次强对流过程是由冷涡形成和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输送而产生的。
在环境条件方面,强垂直风切变、高能量位和较强的水汽条件是这次强对流过程发生的必要条件。
对流风暴特征方面,本次强对流过程具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多种特点,形成了多个强降水中心。
本文的研究对于东北地区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和防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东北冷涡;强对流;环境条件;对流风暴特征引言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域,也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强基地。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东北地区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其中强对流天气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
强对流天气中的强风、冰雹、洪水等不仅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掌握东北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和特征对于地方政府和公众自救互救,开展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环境条件和对流风暴特征,来探究这次强对流过程的发展机制和预测方法。
结果1.环境条件分析通过对这次强对流过程的环境条件分析,可以发现:(1)冷涡是这次强对流过程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冷涡可以激发对流运动,增强上升气流,进而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本次强对流过程中,地面上冷涡的中心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其强度达到了1500 hPa。
同时,冷涡在上空形成发展,与其相对应的高空急流也加强了整个系统的动力。
因此,冷涡是这次强对流过程的基本环境因素。
(2)高能量位是这次强对流过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高能量位通常指高能量位强势代表的气压格局,如西南气流的传输、海洋暖湿气流的增温等。
在本次强对流过程中,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输送与冷热交汇的强对流充分反应了高能量位场的存在。
一次冷涡天气过程的分析与应对
一次冷涡天气过程的分析与应对摘要对辽宁省2012年6月1—3日的冷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了冷涡天气系统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具有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灾害强度大等特点,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冷涡所作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措施,为做好气象服务,减轻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提供借鉴。
关键词冷涡;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气象预警;辽宁省1 天气实况受冷涡影响,6月1—3日,辽宁省中部以北地区相继出现局地短时暴雨、冰雹天气。
2日下午至夜间是短时暴雨、冰雹的最强时段,沈阳铁西区滑翔1 h 最大降雨量为43.8 mm,总降雨量为107.4 mm,同时局地还出现了冰雹天气。
截至3日8:00,沈阳、抚顺、锦州、阜新、辽阳、铁岭和葫芦岛地区的42个乡镇降水量超过25 mm,其中沈阳、辽阳、葫芦芦岛地区的9个乡镇降水量在50 mm以上。
2 预报预警情况沈阳中心气象台中期提前5 d预报了此次冷涡天气过程,短期提前3 d预报了此次过程,6月1—3日沈阳中心气象台共发布16次预警信号:暴雨红色1次、暴雨橙色2次、暴雨黄色4次、冰雹橙色1次、雷电橙色4次、雷电黄色4次,平均提前时间7 min。
电视、广播是公众获取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人数有所增加,手机短信主要是向党政领导、防汛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人、部门领导、种养殖大户、校长、民政助理、渔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等人员发布,手机短信的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较低。
3 气象服务情况冷涡天气系统所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具有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灾害强度大等特点,为做好服务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1-3]。
辽宁省此次冷涡天气过程中的气象服务是在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的基础上,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主要内容,以手机短信、微博、传真及电话等为主要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电视、广播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将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向公众发送,同时注重防雷安全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提醒。
过程结束后,辽宁省气象局向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省人大等19个单位或部门上报一期“冷涡致我省出现局地暴雨和冰雹”的决策服务材料,在其中指出,6月是辽宁省短时雷雨大风和冰雹的多发期,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及防范工作,特别要在乡村、学校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提高防范意识[4]。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1.引言东北冷涡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气象系统,对该地区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该气象系统的产生机制、气候特征以及对气候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东北冷涡的产生机制东北冷涡是由中纬度的差异性辐合和下沉运动引起的。
在夏季,该地区的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流经高原山脉,导致高空背风面上空形成强大的下沉运动。
这种下沉运动带来的冷空气不断向下沉积,形成了东北冷涡。
另外,强烈的季风对东北地区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季的季风造成的气流辐合和拥挤效应,也有助于东北冷涡的形成。
3.气候特征东北冷涡对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夏季,东北地区常常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气温相对较低,降水量相对较多。
这是因为东北冷涡带来的冷空气使得东北地区的气温较低,而强烈的季风对气流辐合和升腾也造成了较多的降水。
而在冬季,东北冷涡的作用相对较弱,因为冷空气的汇聚点已经转移到西伯利亚地区,所以东北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
4.东北冷涡对气候的影响东北冷涡对东北地区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东北冷涡使得东北地区的夏季气温相对较低。
这种相对较低的气温使得东北地区的生长季相对较短,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夏季持续的降水也会带来洪涝灾害和农业生产的损失。
因此,东北冷涡对东北的农业生产有着负面的影响。
其次,东北冷涡也对东北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许多景点如长白山、雁荡山等因为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气候凉爽,成为夏季避暑旅游的热门地区。
同时,东北冷涡也带来了丰富的降水资源,使得东北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十分丰富,也成为了一些水上旅游项目的理想地点。
最后,东北冷涡还对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夏季气温较低,东北地区的空调需求较少,从而节省了相当数量的电力。
另外,东北地区的冷涡还常常带来旺盛的风能资源。
利用风能发电不仅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角 度 分析 了冷 涡形 成 的条 件 副; 何 金 海 等提 东 北 冷 涡 的强度 与 海 温 变 化存 在 的 对 应 关 系 进 行 过 分 析【 】 , 针对 梅雨 期 的东北 冷涡 , 通过计 算冷 涡强 度 指 数 与全 球海
7 0 0 h P a 正 负 值 区 过 度 带 的 配 置 是 暴雨 发 生 发 展 的 有 利潜 势 , 暴雨发生在 7 0 0 h P a等 值线 密 集 带 和 8 5 0 h P a MP V2 大 于 等 于 0的 叠 加 区 域 内 , 7 0 0 h P a正 负过 渡带 附 近 , 偏 向于 正 值 一侧 ; ③最 大 降水 量 的雨 强 落 后 于 云 团 T B B最 低
内部结 构 特征及 其 发 生 发展 的物 理 机 制 、 东 北 冷 涡 下 巾尺 度 对 流 系 统 的 结 构 特 征 与 暴 雨 的 关 系 、 引 发 东 北 地 区强 暴 雨 过 程 的 水 汽 源 地 等 问 题 。冷 涡 的 不
冷 涡最 引人 注 目的特 点是 其 诱发 中小 尺度 系统 的 突 发性 和反 复性 , 在 东北 冷涡 的形 成 、 发展、 持续 甚 至 消退 期均 可伴 随暴 雨 、 冰雹 、 雷暴、 短 时大 风 , 甚 至 龙 卷 等强对 流 天气 。目前 关于冷 涡 的形 成 天气气 候特
征 方 面 中 国 学 者 做 了大 量 的研 究 并 取 得 了较 客 观 的
同位 置都有 可 能 } H 现 不 同程 度 的降 水 , 冷 涡 后 部及 南部 降水 性质及 强 度 有 所不 同 , 南部 中高 层 的 极 强 的冷平 流结 合低 层 切 变 线使 得 层 结 不 稳定 , 造成 比 较激 烈的强 天气 。东北冷 涡导 致强 对流 天气形 成的 条件 l 7 ] 较复杂 , 许 多气 象 工 作 者对 东 北 冷 涡 引起 的 不 同类型 天 气 从 天 气 形 势l g j 、 物 理 量 场 I 、 卫 星 云
一次典型东北冷涡降水的过程分析
一次典型东北冷涡降水的过程分析东北冷涡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典型的天气系统,屡屡在夏季和秋季造成明显的天气变化和持续降水。
它是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的互相作用而形成,并且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本文将分析一次典型东北冷涡降水的过程,来揭示其形成和进步机制。
该次东北冷涡降水事件发生在某年八月份。
在前期气象条件中,高压系统主导着东北地区的天气,造成天空晴朗并且温度相对较高。
此时,西伯利亚高压的南侧边缘开始向南推行,形成了一股较为稳定的冷空气。
同时,高温、高湿的暖湿气流也从南海地区向东北方向流淌。
当这股冷空气靠近东北地区时,它开始与暖湿气流互相作用。
受冷空气的影响,暖湿气流开始升,形成了一系列云团和降水带。
同时,由于冷空气的较高冷度,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汽开始凝固和冷凝,形成云层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降水量逐渐增大。
在该次事件中,东北冷涡以自西向东为特点,逐渐向东挪动并加强。
这是因为西伯利亚高压的补充和加强,使得冷空气得到更多的向东输送。
同时,东北地区地形的影响也增进了东北冷涡的形成和进步。
地势的起伏和山脉的阻挡使得冷空气在山脉上升时受到阻碍,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天气变化和持续降水。
在降水过程中,东北冷涡还会影响温度和风向。
由于冷空气的来临,温度会逐渐下降,并且在降水过程中降幅更为明显。
风向方面,暖湿气流在冷涡的影响下会发生明显的旋转,从而使得风向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降水是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的互相作用引起的。
在冷空气的推动下,暖湿气流升起形成云团和降水带,并释放出大量的潜热。
同时,地形的影响和高压系统的加强也促使东北冷涡的形成和进步。
这种冷涡降水不仅给东北地区带来降雨,还会引创造显的天气变化和温度下降。
对于东北地区的农田浇灌和气象灾难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东北冷涡降水是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互相作用引起的,同时受地形和高压系统的影响。
冷空气推动暖湿气流上升形成云团和降水带,并释放大量潜热。
一次东北冷涡移动过程及其影响分析
生、 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 大尺度环 流背景; 鄂 海阻高的稳 定维持导致 了冷涡 的移动缓慢 , 使得
冷 暖 空 气 长 时 间在 辽 宁 省上 空 交 汇 。 低 空 急 流 为 暴 雨 区输 送 大 量 不 稳 定 能 量 、热 量 以及 动 量, 低 层 切 变 线和 地 面辐 舍 线 也 为 暴 雨 的 触 发 提 供 了较 好 的 动 力 抬 升 作 用 。
An a l y s i s
1 . 辽 宁省抚顺 市气 象台 , 辽 宁抚 顺 1 1 3 0 0 6 ; 2 . 辽 宁省抚 顺 市清原 满族 自治县 气象 L I U D u o - we n e t a l (F u s h u n C i t y
局, 辽 宁抚 顺 1 1 3 3 0 0
Me t e o r o l o g i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F u s h u n, L i a o n i n g 1 1 3 0 0 6 )
摘要 利 用 自动站观 测资料 、 探 空资料及 NC E P再分析 资料 , 对辽 宁地 区一 次冷涡天 气的 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 的影响进 行 了分析。结果表 明, 2 0 1 5年 8月 2日, 辽 宁省 南部地 区出现 暴雨 天气是在 东北冷 涡发展 成熟 阶段 产生的 , 5 0 0 h P a冷涡形 势建立与稳 定维持为暴 雨发
ma t u r e d s t a g e f r o m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no r t h e a s t c o l d e dd y .The e s t a b l i s h —
一次东北冷涡与台风共同作用下的暴雨成因分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其中暴雨和洪涝灾害成为公共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在台风季节,东北地区往往会发生与台风有关的暴雨灾害。
这里,笔者就东北冷涡与台风共同作用下的暴雨成因进行分析。
一、东北冷涡的形成和作用东北冷涡是指北方的高压系统向南扩展时,在其东侧出现的低温、低压系统。
它通常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带来强烈的冷空气和降雪。
由于其低温、低压的特点,东北冷涡在气象学上被称为“冷垫”,意味着它是一种滞留在大气底层的低温垫状气体,能对大范围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气象数据统计,东北冷涡在夏季尤其7 月至9 月常常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为重点,给当地带来异常的低温、阴雨和可能引发的灾害。
而在与台风的共同作用下,东北冷涡会对台风的路径和带来的灾害产生影响。
二、台风的形成和作用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由一组特殊的气象条件形成。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洪涝灾害常常给多个沿海省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夏季,台风季节通常从6 月底至10 月中旬。
其中,8 月与9 月是台风发生的高峰期。
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往往威力巨大。
尤其是当台风同东北冷涡共同作用时,暴雨灾害常常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东北冷涡和台风相互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呢?三、东北冷涡与台风共同作用的机制台风在北上过程中,当它接近东北时,常常会受到东北冷涡的影响。
这时,东北冷涡会造成台风路径的变化和强度的波动。
具体而言,东北冷涡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台风的发展和路径:1、路径变化影响台风在接近东北地区时,东北冷涡的位置和强度会对其路径有显著影响。
如果东北冷涡处于台风前方,会抵消台风的北方推力,使得台风逐渐向西偏南偏移。
如果东北冷涡是台风后方,那么台风会受到东北冷涡吸引,偏向东北方向运动。
这就是东北冷涡对台风路径的直接影响。
2、强度的波动东北冷涡同时还会影响台风的强度。
根据气象学研究,东北冷涡通常会使台风受到强烈的竖向切变风和低层冷空气的影响,使得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降雨范围和风力都会减弱。
通辽地区一次东北冷涡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通辽地区一次东北冷涡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分析摘要2005年6月1—7日,由于东北冷涡的形成造成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通过天气学分析发现,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于雅库茨克阻高的存在,不断有冷空气和水气的补充,使得当地出现了明显的降水过程且持续时间较长,全市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
关键词东北冷涡;降水;气候特征;通辽地区受高空冷涡的影响,2005年6月1—7日在通辽市出现了全市性透雨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大部分地区雨量超过30 mm,最大过程降水量85.2 mm。
由于这次透雨预报得准确及服务非常到位,为市防汛抗旱和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据有关部门统计,因防雨及时可节省资金1.2亿元,加之抢种晚田和牧草,可增加效益2亿元。
1气候变化特点在东北冷涡降水过程发生前分析北半球500、850 hPa高空图。
5月30日500 hPa图上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其贝加尔湖以北地区为高脊,且西伯利亚冷空气势力较强,冷温槽明显落后于气压槽,使得西伯利亚大槽在快速东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其冷空气在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堆积,在5月31日8:00形成低中心(图1),其中心在40~45°N、110~120°E之间,并在50°N、120~140°E附近有冷低中心形成,这样不仅从鄂海带来了冷空气也带来了水汽。
在低层850 hPa,5月30日8:00,贝加尔湖以北为一明显的暖高脊,贝加尔湖以南已有弱低压形成,由于贝加尔湖以北雅库茨克阻高的形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使得由乌拉尔山以东至贝湖一带的冷空气在东移的过程中受阻,最后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从而使西风槽东移的过程中也在这一带加深[1-3]。
5月31日8:00贝加尔湖以南形成闭合的低压中心,且该中心南压东移。
在地面图上已经形成东北冷涡,低压中心值为995 hPa,在31日20:00达到992 hPa(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要 的 水 汽 输 送 作 用 。 选 取 ’(#$%& 的 强 风 - >? ",<・= * " . 轴代表低空急流,连续几天的低空急流 演变动态过程图 ( 图略 ) 。( 月 "@ 日急流由渤海湾沿 到了 ( 月 ,# 日低空急流前侧引导气流深入到了黑龙 江省东南部直接影响至牡丹江市。这支急流的前侧 湿舌从海上带来了大量的水汽,从每日的湿区 ( B* 的推进可以看出这一点。 BC D )E 的区域 ) 有了大量的水汽并不意味着就有暴雨,急流轴 经过的吉林省雨量并不均匀,甚至有些地方没有降 水, 说明急流本身并不是触发暴雨的机制。需要指出 的是东北气流在牡丹江、 东宁、 绥芬河等地得到了加 强,与西南方向的急流在这里转变为东北气流和西 南气流的切变线,在高空冷涡的引导下形成了强盛 的稳定少动的辐合线 ( 见图 )) 。在 ,# 日 #’ 时至 ,# 时只移动了几十公里, 正是这条辐合线, 造成了这次 的暴雨。
4 .9 : . ; 5 6 < ; != > ; 7 $ $56 ?
之一,其急流的前沿的引导气流也足以传送大量水 汽,与动力辐合场相联系,同时高空处在一个辐散 区, 有利于上升气流的引导, 暴雨的落点易在该处产 生, 当然与地面稳定的辐合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注 意抓住强天气的触发机制, 如辐合线等。
引言 东北高空冷涡是产生强降水和强对流的重要天 气系统之一 R " S , 其诱发对流的天气是预报业务的重点 和难点,有尺度小、突发性强等特点,因此现有数值 预报效果比较差, 尤其对其落区、 强度很难把握。冷 涡出现在东北地区极易引发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 流天气, 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分析东北高空冷涡天气 演变过程, 并对基本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
!"#$%&’& () # &*+(", "(+*-.#&* /($0 1(+*.2 ’" 34 5#" 6’#", /01 234567389 :; 08<7=>5 ) ?4@49A9B96<C8B D>A48> 9E ?>F85=<856G "#$%%% + !7&*+#/*: H34 8A@<CB4 F94I A4I48AC34I 95 @34 C9BF J9A@4K L48@34A C38564I 85F E9A4C8I@ M4@39FI NO 858BOP<56 @34 C9BF L3<ABQ99B L48@34A C38564 95 &%G #G &%%*. 8.% 9(+0: C9BF J9A@4KG I@9AMG 858BOI<I "
空的冷空气和南部的低空急流前暖湿气流入汇区, 着辽宁省呈气旋式弯曲,位于黑龙江省以南 (##A<,
/
基本物理量场分析 图 , 给出了 ,# 日 "/ 时的这次冷涡发展最强盛
阶段的 (##$%& 的涡度场分布特征。正涡度区的范围 与冷涡中心的云系配合非常好,正涡度中心的位置 处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 ")#4 5 ")(46、/#4 5 (#47 一带。正涡度中心值达到 ’# 8 "# ・ 1 。图 , 可看
,
冷涡出现的环流特征 此次过程前贝加尔湖东侧有深厚的低压带, "-
图"
&%%* 年 # 月 &% 日 %T 时 #%%3U8 环流形势 ) ’ ’ ’ 为温度场 —— — 为高度场 +
日开始低压槽不断分裂,在贝加尔湖中东部高空
收稿日期: &%%* ’ %! ’ "$ 第一作者简介: 车正浩 ) "-$, ’ + , 男,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 兰州大学, 本科生, 工程师 .
相对湿度预报有偏小的系统误差。 参考文献 〔 !〕 殷世 平 等 + 黑 龙 江 省 中 尺 度 数 值 预 报 业 务 系 统 1 2 3 + 黑龙江气象 + $%%" , (+
地运用。 根据 $%%" 年 & ’ # 月黑龙江省中尺度数值模 式提供的指导预报产品的质量检验,在使用该项产 品时要注意以下特点:
)##$%& 达到了最大值辐散中心,暴雨出现在水汽通
量散度梯度最大的区域。风场的辐合起着暴雨的发 展和持续的作用。
表" ,##/ 年 ( 月 ,# 日 "/ 时牡丹江市水汽通量散度分布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点与前面降水、温和风三项检验结果不同, 差 "!%) 的正确率在 %+ & 左右。 即对 %$ 时相对湿度预报的质量要比对 !( 时的预报 更好一些。如绝对误差"!%) 的百分率,$(* 和 (#* 预报时效 %$ 时比 !( 时分别高 "+ #) 和 "+ !) 。 以 $% 时资料为初始场进行预报结果的质量评 定结果与 %# 时预报相差不大。
略去动能项后, 可近似地写成:
4 和 查算表得出, 由 $% 日 0%%*@A 的 !(%BC、 (%B ’ 56 < &%BD 内的总温度场形势,可看出牡丹江市附近上空 维持 &!+ %E 的相对高能区,它与大降水落区分布有 较好的对应关系。 0 小结 , ! - 注意冷涡是否稳定, 冷涡的发展要有高空冷 空气的输送,并且冷涡与正涡度中心有着密切的联 系, 可以通过降水的反馈作用得到合理的解释, 还要 注意某个地方的从各个方向输送来的水汽通量能否 在该地方集中起来。 , $ - 分析表明低空急流虽然是暴雨发生的条件
*0 *"
出正涡度的东侧日本海正好是一个负涡度最大区域
* ’# 8 "# ・ 1 ,这使得牡丹江的 (##$%& 上水平涡 度梯度大,)##$%& 以上是负涡度区,在该层达到了负
*0 *"
值最大 * ""+ ( 8 "# * (・ 1 * "。正是这种低层辐合, 高层 辐散有利于牡丹江地区整层大气的抬升。
- 下转第 ") 页 . ・ !・
表#
$%%" 年 & ’ # 月 %# 时相对湿度预报质量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
表G
$%%" 年 & ’ # 月 %# 时相对湿度预报准确率检验 " &) " !%)
月 & 8 0 # 平均
天数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 $8 $% G& H !+ " #+ G $+ # !!+ 0 0+ 8 !&+ % !%+ 8 !0+ " H 8+ " H %+ ( H $+ G H %+ G !!+ " !%+ ( !"+ % !!+ $ H !&+ $ H 0+ 8 H !"+ % H #+ $ !0+ " G+ & !8+ # !%+ ! H !(+ ! H G+ # H !%+ $ H !%+ ( !&+ 8 !!+ " !(+ ( !$+ % H G+ ! H !+ # H &+ 0 H !+ ( !$+ G !!+ & !"+ 0 !$+ 8
, ! - 在晴雨和中雨以下级别降水、温度、风向和
风速、 相对湿度的预报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晴雨 和降水总体 ./ 分别在 %+ 0 和 %+ & 左右;温度预报误
$$$$$$$$$$$$$$$$$$$$$$$$$$$$$$$$$$$$$$$$$$
, 上接第 0 页 8+ $
中低层总温度场 气块的总温度
・ !・
!"#$%&’(#)&’ *#+#)&’
,--.・ /
这次冷涡移动过程属于东北地区产生冷涡的主 要路径 之一, 是使贝加尔湖附近的高空槽分裂而出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西南低空急流的前侧气流贡献 暴雨过程中低空急流输送了大量的水汽,起了
来的一个典型个例,这次冷涡的路径属于春秋季节 的类型。 图 " 中的 ! 、 分别为西北来的不断补充的高 " 空冷平流和西南方向的低空急流,牡丹江市处在高 降水集中在两个气流的交汇处, 在此形势下, 东北地 区易出现暴雨、 大风、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月 & 8 0 # 平均
天数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时 $& $( $8 $% G& %+ &%8 %+ $$% %+ "#0 %+ !G" %+ 00# %+ (%& %+ 8"& %+ "0% %+ "&! %+ "(8 %+ "!8 %+ "&" %+ &&# %+ 8!0 %+ &"G %+ &#G %+ !&$ %+ "#( %+ !#% %+ ""# %+ "%& %+ 8(" %+ "&! %+ 8%! %+ !#8 %+ $## %+ $!# %+ $&" %+ "0$ %+ &$& %+ (%# %+ (G! %+ "%$ %+ "!" %+ $00 %+ $#0 %+ &!" %+ &&! %+ (#8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