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8第九章_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合集下载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前人评曹操诗文
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 直,甚有悲凉之句。睿不如丕, 亦称‘三祖’”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 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刘熙载《艺概· 诗概》:“曹公 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 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沈德潜《古诗源》:“借古乐 写时事,始于曹公。”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酒的关系》:“在曹操本身, 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阮籍的反礼法思想(3)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 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 见青眼。‛(《晋书· 阮籍传》)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王维全集》卷十四《与卢员外象过崔处 士兴宗林亭》)
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2、就诗歌的精神而言,《咏怀诗》大抵又具 备各自的个性,它们远承《风》、《雅》、 《离骚》,近取乐府、《古诗十九首》,在 艺术表现上兼收并蓄,寓多样于统一。 3、诗歌精神而言,阮籍《咏怀诗》与建安风 骨仍是一脉相承的。“黄初之后,惟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严羽《沧浪诗话》) 4、《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 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1、状貌生动,有声有势; 2、清峻雄奇,风骨自见; 3、善用比兴,抒情性强; 4、沉郁顿挫,韵律谐美; 5、工于起调,且多警句。 他创造了一种雅与怨、文与质、风与 骨、刚与柔完美统一的诗歌美。
曹植《赠白马王彪》结构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六、曹操的散文 曹操的散文散史上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清峻、通脱,表 现了曹操的思想和人格。曹操的与政治无大关系的文章笔锋便常带感 情。
曹丕
一、曹丕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曹丕,字子桓,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一子,建安十六年,任五官中郎将, 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自立,死后谥为 文帝。曹丕崇尚自然,但也善于机变。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他一生的经 历和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个贵公子。后期受曹丕父子打击限 制,在恐惧和痛苦之中度日,郁郁而终。
曹植在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前期创作,多表现其宏伟抱负 及游宴生活,兼及记时伤乱,往往意气风发,文采飞扬;后期作品多抒 发内心忧惧苦闷,深沉而凄婉。 二、曹植的诗歌 曹植的诗众体兼擅,尤其在两个方面有突出成就: 一是乐府诗。这些作品有的用旧题或旧曲另作新辞,如《薤露行》、 《陌上桑》、《平陵东》、《怨歌行》《浮萍篇》等;有的则离开旧题 或旧曲自拟新辞,如《远游篇》、《驱车篇》、《名都篇》、《白马 篇》等。
阮籍是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的人。在表面上,他率性而行,不拘礼法。但 他又极为谨慎,“喜怒不形于色”,他对司马氏极为厌恶,但又不公开得 罪,常借醉酒避开麻烦,在实在避不开时,也违心屈从。因此,内心极 为痛苦。 三、阮籍的诗歌 1、浓重的忧惧和苦闷。 《咏怀》中有不少作品暗示了现实环境的丑恶和残酷,从不同角度表现 世态人情以及身处其间的苦闷焦虑。在阮籍的笔下,世路险恶,人情浇 薄,在名利物欲的驱动下,亲友反目,骨肉成仇。这种情况正是当时的 黑暗政治局面下腐败世风的写照。 3、感慨生命短暂,思考人生出路 4.对奉行礼法纲纪的儒家人物,阮籍也予以否定。 在此基础上,他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理想。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文学(三) 魏晋南北朝

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终极背诵版)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重点)第四章:南北朝诗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凤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重点)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凤的北进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姓名:李延帅学院:文学院班级:中本0902电话:1328762881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魏晋南北朝至唐前期是中古期第一段,以五七言古近体诗兴盛为标志。

五古在魏晋南北朝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体在唐前期鼎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文学创作个性化,期间宫廷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趋同性使文学呈现群体性风格,使文学发展阶段性明显。

对两汉文学的继承在五古和辞赋方面最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繁荣。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

文学自觉的标志:(一)文学从学术中分化成为独立门类。

1、汉朝人所谓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

2、南朝文学有独立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儒、玄、史学并立,《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同时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

(二)体裁的细致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臸和风格有明确认识。

1、《艺文志》、《东观汉纪》蔡邕《独断》刘熙《释名》等反映早期文体辨析意识。

2、《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明晰而自觉。

3、《文赋》将文体分为10类,对每类特点有所论述,并将诗赋分成两类,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追溯起源,考察演变,并列举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汉语国际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评价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从先秦至近代,共分为三期七段:上古期,包括先秦文学与秦汉文学两段。

中古期:包括魏晋南北朝谠、隋唐文学、宋元文学三段。

近古期:包括明代文学、清及现代文学三段。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注意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教师教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

2.讲课时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不应面面俱到,一般性地重复教材。

对于作品的讲解分析更应突出重点,应避免繁锁和面面俱到的赏析。

3.对具体问题怎样去讲述,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学时较短,要求教师授课时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并掌握文学史的发展动态,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OK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OK
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三国志 · 武帝本纪》
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9
诗书琴棋 多才多艺
10
曹尝问许子将: ‘ 我何如人 也? ' 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 云: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 雄。 ”
——《世说新语》
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
始之音
2021/9/4
1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 的年号(196~220)。建安 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 曹”、“七子”、蔡琰。
2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占 有主导地位。“……诗的主 导地位又正是通过了建安时 代才建立起来的,而其间的 中心人物就是曹氏父子。”
——林庚
3
魏氏三祖
69
其二 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
70
2、宴游诗
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比较细致, 文辞富丽,常用对偶。如《芙蓉池作 诗》、《于玄武陂作诗》、《孟津诗》 等。
也有痛苦的情绪表达。比如不安享乐、 探求人生真谛,否定神仙的趋向等等,
如《大墙上蒿行》。
67
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 别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68
《代刘勋出妻王氏作》
其一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 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乐祸,剽狡锋协。
——陈琳《讨贼檄文》
11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 事的人,至少是个英 雄。

第九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九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 锺毓、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
之,语其父锺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 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 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 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世说· 言语》
+ 年十岁馀,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 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顾当面试,柰何倩人?‛ + 时邺铜爵台新城,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 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 ——《三国志· 曹植传》卷19 魏书·
+ 建安:汉献帝的年 号(196~220)
+ 三曹: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
植文采气骨兼备。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瑒、刘桢。
+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
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 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 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 以俱免。 + ——《世说新语· 假谲》
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 ——《阿瞒传》 + 魏武常言:“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 “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必说„心动‟,执汝使行刑,汝但勿 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执者信焉,不以为惧,遂 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 + ——《世说新语· 假谲》 + 魏武常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自觉。 左右宜深慎此!”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 便斫杀。自尔每眠,左右莫敢近者。 + ——《世说新语· 假谲》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二)名词解释(新联08级)1、建安风骨:建安诗歌指汉末建安时期到魏前期的诗歌。

建安诗歌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写实精神,在内容上,一方面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感叹。

风格慷慨悲凉、刚健清新。

建安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2、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建安文人。

七子中,除孔融以外,其他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幕僚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

他们和曹氏父子一起,共同创造了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建安风骨。

3、正始之音:正始诗歌指魏后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发对黑暗政治的愤懑、对人生祸福的忧惧、以及托好老庄、韬晦遗世的志趣情操。

受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开始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凉而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正始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4、竹林七贤:指魏正始时期的七位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不拘礼法,风流旷达,常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其中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

5、太康诗风: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太康时期,文坛上又一次呈现出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等诗人群体。

此时的诗歌,内容比较贫弱,诗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拟古和追求诗歌的形式技巧,并表现出繁缛的风格,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太康诗风”。

6、左思风力: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一位才高位卑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文典以怨,得讽谕之致,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格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懑。

其诗感情充沛、情调高昂、笔力矫健。

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和“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7、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到整个东晋时期盛行的一种诗歌。

玄言诗以诗歌的形式表现玄学哲理,其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艺术形象性。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提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识记:1. 建安风骨:是指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的特点构成的一个时代风格。

即“汉魏风骨”,三曹,七子,蔡賧等人的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其内涵为:政治理想的高物,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2. 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丕的《燕歌行》理解:1. “三曹”的文学成就P22曹操食汉末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多才多艺,对书法音乐和为其都相当精通曹操的乐府诗较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歌笔力雄健,生动饱满描绘沧海形象。

曹操是学习汉乐府接触的硕果,他采用乐府古题写诗。

就形式和艺术而言,曹操的四言诗也成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与统一天下的壮志。

曹操食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一:《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体现出文人化的特点.曹丕的文学贡献之二:《典论·论文》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初步探讨各种文体的特点]曹丕现存的四十首诗主要分为三类,一类食宴游诗,二类食抒情言志之作,三类食写征人思妇的相似离别及思乡之情。

曹植的诗歌创作: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的诗作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他的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使诗风。

曹植以曹丕称帝为界,前期诗作抒发政治抱负,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后期创作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苦闷愤恨。

2. “七子之冠冕”王粲的文学成就P29王桀,字仲宣。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

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在《古诗十九首》之后,我国诗坛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的高潮,这就是著名的“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文学称“建安文学”。

著名诗人“三曹”,即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曹操(公元155—220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他在戎马倥偬中写了许多诗歌,全是乐府歌辞。

他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事而发”的精神,用乐府古题自创新调,利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真实地反映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离乱和人民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

无论是叙事述怀,还是状物抒情,他都表现出一位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和深刻眼光,这是曹操诗歌的显著特点。

《蒿里行》等诗篇被后人赞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钟惺《古诗归》)。

其中“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等诗句,展现了汉末中原军阀混战、动乱悲惨的时代画面。

《短歌行》等诗篇,抒写自我的胸怀抱负,表达了广求人才、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

《龟虽寿》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观沧海》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将其包举宇内、囊括四方的宏伟壮志和横溢的豪情融合在大海的壮阔图景中。

总之,曹操的诗基本上脱胎于汉乐府,但颇具独创性: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形式比较自由,坦露出这位盖世英雄兼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形成一种“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独特风格(敖陶孙《诗评》)。

曹丕(公元187—226年),是曹操次子。

他的诗歌描写男女爱情和离愁别恨较有特色。

例如《燕歌行》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写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曲折细腻,语言清丽,很能代表曹丕诗歌的艺术特色。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浅析曹魏时期政治对诗风的影响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浅析曹魏时期政治对诗风的影响

4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3期总第830期No.23,2020Total of 830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历代文人所争论的热点话题。

很多人强调文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但这并不是说文学与政治毫无关系。

纵观中外文学史,会发现文学和政治有着很奇妙的关系,二者不可分而论之,又不能混为一谈。

政治对文学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同样,文学也是政治的形式化、荣誉化,以及维持统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个现象,在魏晋六朝时期尤为明显。

汉末魏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和变革的年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很独特的年代,出现了诸如“建安风骨”“正始之音”“魏晋玄学”等著名文学特征,被历代文人所传颂,几千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1缘起:乱世文人出新风魏晋时期,是一个乱世。

政治极端黑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治形势的复杂、社会分裂的动荡时局,对当时文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文学追求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从西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汉末,政治形势不稳定,大一统政权失去了控制能力。

文士们从儒家经典之中解放出来,思想异常活跃,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之后的再度繁荣。

他们积极探索,对人生、对天道都有着独特思考,人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人性的觉醒也加速了文学的自觉,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所以魏晋又被称为是文学自觉的年代。

汉末魏初,动荡分裂的形势、文人思想的大解放、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等一系列原因,直接催生着当时文人的创作,他们探索文学新的形式,使文学的发展达到空前的大繁荣,形成了新的特色。

曹魏时期,文人们反叛旧观念、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强烈的忧患意识、忠君爱国思想、不得志之后的忧愤之思等多种题材异彩纷呈。

乱世文人通常是新的文学形式的开创者。

因此,政治形势对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魏时期的两个文学现象“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有着明显的不同,彰显出独有的思想特色,这正是受到不同的政治形势影响之后的结果。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后者的代表作有《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192-232,40岁)字子建,曹操第四子。建安十 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临淄侯。曹丕称帝后,曹植 备受猜忌迫害。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封陈王,同年病卒, 谥“思”,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 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 (李瀚《蒙求集注》)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 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第一章
从 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诗歌通常是指汉末建安元年至魏明帝太和年间 (约196—232)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建安三曹父 子都“雅爱诗章”,建安七子又都齐聚邺下,建安诗 坛可谓“彬彬大盛”(锺嵘《诗品· 序》)。其时 “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三国志· 王粲传》), 国家的动乱分裂激起了一代士人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 而“人之觉醒”的社会思潮与人命危浅的社会现实, 长期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人口的大量死 亡,又引发了诗人们死生无常的喟叹和对个体生命的 依恋,这样就形成了以慷慨悲凉为其情感基调的“建
曹丕(187—226)字桓,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二年 (217)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220)代汉自立,史 称魏文帝。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没有乃父的魄力、雄心、 胆略和气度,在政治上乏善可陈,但作为一个诗人和 学者他又很有才华,并且有多方面的建树,刘勰称其 “乐府清越,《典论》辩要”(《文心雕龙· 才略》), 史家称其“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三国志· 魏 书· 文帝纪》)。他的《典论· 论文》和其它文赋另章 阐述,这里只谈谈他的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第一节 三曹
6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是政治的
领袖,也是文学的中枢,在他们的周围形 成了邺下文人集团。
7
曹操(155~220),字
孟德,沛国谯人。 ‚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
鲁迅:‚曹操是一个
很有本事的人,至少 是个英雄。‛ 汉末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文学家,是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 创者。
41
二 “七子之冠冕”王粲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作品或纪汉末 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 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 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 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 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 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
36
全诗分七章,诗前有小序,交代写作缘由。 第一章,离开京师的依恋与感伤。 第二章,归藩途中的艰难与孤苦。 第三章,谗巧离间激起的胸中悲愤。 第四章,秋日暮景触动的内心凄凉。 第五章,由曹彰之死引发的人生感喟。 第六章,与白马王彪的惜别之情。 第七章,与曹彪的绝望之别。
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 欲丽。‛
21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
(二)《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
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曹丕的诗歌分为三类:一、宴游诗;二、抒
情言志诗;三、写征人思妇相思离别及思乡 之情,最能反映曹丕的诗歌水平。 诗风便娟婉约,更具有文士气。

22
• 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 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 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 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 独何辜限河梁?
诗中定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用以比喻志士有 才能、有理想但未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托处女以寓怨 慕之情”

35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 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 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 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 开,贱妾当何依! 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 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 之也。”(《选诗补注》卷二)此诗命意曲折,感 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11
《短歌行》
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统一 天下。 比兴手法 八句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悲凉慷慨、 深沉而雄壮。
12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2
此诗写诗人在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
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 所闻。“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概括 了战乱后生灵涂炭的惨象;“路有饥妇人” 六句,具体地描写一位饥妇人抛弃亲生骨肉 的场面,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清代沈德潜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 《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卷五)。 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勰许为 “七子之冠冕”;方东树评之为 “陈思而下, 一人而已 ”

23
24
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
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 (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 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 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 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三国志· 魏书· 陈思王传》)
之句。睿不如丕,亦称‘三祖’‛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 韵沉雄。‛ 刘熙载《艺概· 诗概》:‚曹公诗气雄力坚, 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沈德潜《古诗源》:‚借古乐写时事,始于 曹公。‛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九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
参考书目


2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 书局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中华书局 3、《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 书局 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
绪 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
15
《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
生命有限,理想壮志无限。应以不懈的努力,
获得生命的价值。 主观‚养怡‛,可以长寿 。 托物言志 ,富有哲理 。
16
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习乐府民歌,又有创新精神
感情奔放
、悲凉慷慨 语言质朴自然 、以四言诗成就为高
17
前人评曹操诗文
钟嵘《诗品》卷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
8
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
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薤露行》、《蒿里行》 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 《龟虽寿》、《观沧海》
9

《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
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描写了义军 由聚而散的情形,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 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诗风慷慨悲凉,“如幽燕老将,气韵 沉雄 ”
30
曹植诗的创作特点:
钟嵘《诗品》评价说:“骨气奇高,辞采华
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诗达到了风 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时代最杰出 的诗人。 (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完 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二)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而又加以创新,并且
常常以全篇为比。 《野田黄雀行》 以鹞和罗网 代表恶势力,黄雀象征受害者,少年则代表曹植 的理想。《美女篇》以美女喻君子。
34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 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 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 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 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 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惜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 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 起长叹。
18
曹丕(187~226),
字子桓,世称魏文 帝。
19

曹丕是建安 文学代表作 家之一。曹 丕在文学上 的贡献,主 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20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
(一)《典论· 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
专门性的论著。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 2、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3、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
13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以豪壮的笔调,写苍茫的大海,宏大的气象。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 借写山水之景寄寓怀抱
14

《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9
小结
曹植的诗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
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 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40
第二节 建安七子

一、建安七子的创作
曹丕《典论· 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阮瑀、应瑒、刘桢为“七子”。
都先后依附于曹操, 其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
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内 容多为游宴、赠答等。
37
曹植《赠白马王彪》结构
《赠白马王彪》
抒发了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
慨。诗中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 足之情,对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地 悼念。 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 蝉联顶针,曲折深入。
38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 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 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 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 开,贱妾当何依! 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 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 之也。”(《选诗补注》卷二)此诗命意曲折,感 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10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1

(三)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 象,暗示了作者心境的不平;《七哀》“明月照 高楼,流光正徘徊”,以迷蒙恍惚的景象,奠定 了全诗哀怨的基调。
(四)语言方面注重对偶、炼字和声色。“白 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侍太子坐》), 《公宴》:“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 清波,好鸟鸣高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