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第八章检测试题-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卷(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海水淡化技术以缓解淡水资源紧缺问题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排放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D.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的物理过程,可将煤转化为清洁燃料【答案】D【解析】A.海水资源较为丰富,通过海水资源可以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故A说法正确;B.燃煤中加入CaO主要是为了减少SO2气体排放,故B说法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故C说法正确;D.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固体煤转变成气态或液态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D。
2.2020年我国已提前完成向国际社会所承诺的碳减排目标。
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减排的是A.加大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B.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C.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答案】A【解析】A.化石能源燃烧生成大量CO2,不利于实现碳减排,故A选;B.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碳的排放,故B不选;C.开展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实现碳减排,故C不选;D.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再利用有利于实现碳减排,故D不选;故选A。
3.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A.温室效应——CO2B.光化学烟雾——建筑玻璃C.酸雨——SO2D.雾霾——化石燃料【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A不符合题意;B.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与建筑玻璃无关,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故B符合题意;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C不符合题意;D.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烟、灰尘等物质,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关,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北京市房山区2020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 (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则吸收的热量为(E l-E2)kJB.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C.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D.生成2molB-B键放出E2kJ能量2.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已知A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元素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为A的最高价氧化物,b、c、d分别为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化合物a~g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己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C>D>BB.a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均大于A的氢化物D.工业上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制取D的单质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C.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氯乙烯制备聚氯乙烯D.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一表示反应:mA(s)+nB(g)⇌pC(g) △H>O,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x点比y点时的慢.B.图二是可逆反应:A(g)+B(s)⇌C(s)+D(g) △H>O的速率时间图像,在t1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C.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 pC(g)+qD(g),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该反应的ΔH>0。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高一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C.0.5mol·L-1NaCl 溶液中含有 0.5mol Na+
能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
2− 3
+2H+
====CO2↑+H2O
D.1molCO2 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6.02×1023
B.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Fe2++ Cl2====Fe3++ 2Cl-
19.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密
第一卷 选择题 (共 44 分)
封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
线
1.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
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1.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需要避光保存
B.Na 可保存在煤油中
B.HNO3 + NaOH=NaNO3 + H2O C.2HNO3 + CuO=Cu(NO3)2 + H2O
C.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瓶中
D.保存 FeCl3 溶液时需加入少量 Fe 粉
D.2HNO3 + CaCO3=Ca(NO3)2 + CO2↑ + H2O
动物摄食
雷电作用
人工固氮
动物排泄物
固氮作用 及遗体
植物遗体 被细菌 分解
(豆科植物的根瘤)
氨或铵盐 亚硝酸盐
高一化学试卷第 3 页(共 9 页)
硝酸盐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北京市房山区2020年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大B.X、N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C.M比X的原子序数多7D.Z单质均能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2.下列有关常见的几种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沼气、天然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②乙烯可用作果实催熟剂;③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单键和三个碳碳双键;④乙醇和乙酸都能跟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⑤乙醇和乙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D.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与苯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往大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无水乙醇、冰醋酸C.烯烃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以此制备新戊烷D.CF2Cl2只有一种结构5.下列各图所示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7.在反应C+2H2SO4(浓)ΔCO2↑+2SO2↑+2H2O 中,氧化剂是A.C B.H2SO4C.CO2D.SO28.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不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和NaOH醇溶液反应D.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9.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第七周期最多容纳32种元素B.周期表中共有18个列,其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在第14列C.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除过渡元素外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位于同一族中1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稀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5~6 滴FeCl3饱和溶液,即可制得Fe(OH)3胶体B.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不同于溶液的本质区别D.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说明了Fe(OH)3胶体带电11.某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A.Li B.SiC.C D.Cl1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B.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C.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D.单质与氧气都能反应13.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 == 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2×(-57.3) kJ·mol-1B.已知CH3OH(g)+1/2O2(g) == CO2(g)+2H2(g)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 ,则2H2O(g) == 2H2(g)+O2(g)ΔH=+571.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 kJ·mol-1,则1/2C6H12O6(s)+3O2(g) == 3CO2(g)+3H2O(l) ΔH=-1400 kJ·mol-1 14.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B.蔗糖C.蛋白质D.淀粉15.下列有关浓硫酸说法中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纸张碳化C.浓硫酸具有酸性,可与铜反应生成氢气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以使铝片发生钝化16.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B>D>C>AC.C>A>B>D D.A>C>D>B17.工业上合成丁苯橡胶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丁苯橡胶的两种单体都属于烃B.丁苯橡胶不能使溴水褪色C.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丁苯橡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8.以下“原料→产品”的关系不符合实际的是A.海带→碘B.石油→柴油C.蛋白质→肥皂D.海水→淡水19.(6分)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D.纯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慢,如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速率加快20.(6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a+、K+、Fe3+、Mg2+、Cl-、I-、CO32-、SO42-,限用试剂有:盐酸、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新高考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H3CH=CH2与HCl可发生反应①和②,其能量与反应进程如下图所示:① CH3CH=CH2+ HCl → CH3CH2CH2Cl② CH3CH=CH2+ HCl → CH3CHClC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均为加成反应B.反应①的Ⅰ、Ⅱ两步均放出能量C.CH3CHClCH3比CH3CH2CH2Cl稳定D.CH3CH2CH2Cl与CH3CHClCH3互为同分异构体2.主族元素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A.MgCl2B.NaBr C.HCl D.NaI3.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②砹单质与水反应,使砹全部转化成氢砹酸和次砹酸;③砹是黑色固体;④砹化银难溶于水;⑤砹化氢很稳定。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③⑤D.只有②⑤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5.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 2(g)2HCl(g) + I2(s)。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到平衡状态的是()A.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形成1 mol H-Cl键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或与水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生石灰与水反应B.硝酸铵晶体加入水中C.浓硫酸加入水中D.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7.298 K、101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2NH3(g)ΔH=-92 kJ/mol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8.下列物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苯B.乙酸C.氢气D.甲烷9.为了提高公众认识地球保障发展意识,江苏省各地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期中综合检测卷0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人教版2019)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D.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答案】D【详解】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制造芯片,故A正确;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具有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可直接用于人体,故B正确;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不具有导电能,故D错误;故选D。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是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答案】C【详解】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故A错误;B.石灰石高温煅烧产生的氧化钙可以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之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硫酸钙,实现煤的脱硫,故B错误;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pH<5.6,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H2、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SO2、H2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A 【详解】A .浓硫酸和铜片发生反应:24422ΔCu+2H SO ()CuSO +SO +2H O ↑浓,反应中硫酸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部分转变成硫酸铜表现酸性,故A 正确;B .浓硫酸和二氧化硫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化合物,没有中间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浓硫酸能干燥SO 2,故B 错误;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故C 错误;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表现浓硫酸的酸性,故D 错误; 故选:A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化学的发展,把越来越多的材料带进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破裂后可以热修补B.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D. 变色玻璃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氯化银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 只有①③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只有④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钠可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其熔融卤化物里还原出来D.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的组合的是()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④⑥5.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17H18O3B. M中有4个饱和碳原子C. M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它们的反应类型不同D. 1molM常温下最多可以与6molH2反应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氯B. 钠C. 氢D. 氟7.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CaC2和MgC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②CaC2在水中以Ca2+和C22−形式存在③C22−的电子式④MgC2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8.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A. CO2B. SiO2C. SO3D. Fe2O39.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每生成2molAB吸收bkJ热量B. 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 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硫原子: 1634SB. S2−的结构示意图: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H+D.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11.中学常见物质A.B.C.D.E. 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反应A+B= C+D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B.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系,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反应吸热,则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D正确。
答案选D。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含有醛基、羧基、醇羟基结构、利用官能团的性质来解答.解:①有机物含有醛基,则它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羟基,故①可能发生;②有机物中不含有卤代烃,也不含有酯基,故②不可能发生;③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和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含有的醇羟基也能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③可能发生;④有机物含有醇羟基结构,醇羟基能被氧化成醛基,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醛基能被氧化成羧酸,故④可能发生;⑤有机物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故⑤可能发生;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且醇羟基相邻的碳上含有氢原子,故能发生消去反应,故⑥可能发生;⑦有机反应中,去氧或加氢的反应应为还原反应,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可以加氢生成醇,故⑦可能发生;故选A.3.如图为原电池装置,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是正极,b是负极B.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C.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D.碳棒上有气体逸出,溶液中H+浓度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锌为活泼金属,碳棒为导电的非金属,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为负极、b为正极,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试题数:21,总分:1501.(单选题,5分)“直线l不在平面α内”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l∉αB.l⊄αC.l∈αD.l⊂α2.(单选题,5分)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3,-1),则cosθ=()A. −√1010B. √1010C. −3√1010D. 3√10103.(单选题,5分)已知球的体积为32π3,则它的半径为()A.2B. 2√2C.4D. 4√24.(单选题,5分)在△ABC中,已知BC=6,A= π3,B= π4,则AC=()A. 2√3B. 3√2C. 2√6D. 3√65.(单选题,5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B.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是棱台C.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D.圆锥有无数条母线6.(单选题,5分)已知正四棱锥P-ABCD的高为√3,底面边长为2,则正四棱锥P-ABCD的侧面积为()B.8C. 4√3D.47.(单选题,5分)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PA=AB=BC=1,则侧面PBC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A.30°B.45°C.60°D.90°8.(单选题,5分)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α,n⊥β,则“m || n”是“α || β”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单选题,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2,AB=3,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过BF的平面α与直线C1E平行,则平面α截该长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A.3B. 3√2C. 3√3D. 3√510.(单选题,5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AA1的中点,A1C1与B1D1相交于点N,P是底面ABCD内(含边界)的动点,总有A1P⊥MN,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A.2C. 2√2D.311.(填空题,5分)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则它的体对角线长为 ___ .12.(填空题,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直线AD 1与A 1B 所成角的大小为 ___ .13.(填空题,5分)函数f (x )=sin (ωx - π3 )(ω>0)的最小正周期是π,则ω=___ ,f (x )在 [0,π2] 上的最小值为 ___ .14.(填空题,5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 CD ,AB=4,CD=2,点P 为线段CD 上一个动点(含端点),则 AP⃗⃗⃗⃗⃗ •AB ⃗⃗⃗⃗⃗ 的最大值为 ___ .15.(填空题,5分)已知三个不同的平面α,β,γ和一条直线m ,给出五个论断:① m⊥α; ② m || β; ③ α⊥β; ④ α⊥γ; ⑤ β || γ.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___ .(可以用序号表示)16.(填空题,5分)如图1,在Rt△ABC 中,B=90°,BC=3,AB=6,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DE || BC ,DE=2,将△ADE 沿DE 折起,使A 到A 1,得到四棱锥A 1-DECB ,如图2.在翻折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 DE⊥平面A 1DB 恒成立;② 若M 是A 1B 的中点,N 是DB 的中点,总有MN || 平面A 1DE ;③ 异面直线A 1C 与DE 所成的角为定值;④ 三棱锥B-A 1DE 体积的最大值为 83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___ .17.(问答题,15分)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C=BC ,M 为AB 的中点.(Ⅰ)求证:CM⊥平面ABB 1A 1;(Ⅱ)求证:AC 1 || 平面CMB 1.18.(问答题,14分)已知△ABC中,cosC=7,a=3.再从条件① 、条件② 这两个条件中8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Ⅰ)b的值;(Ⅱ)△ABC的面积.条件① :b=2c;条件② :b+c=6.19.(问答题,14分)在△ABC中,asinB=bcosA.(Ⅰ)求∠A的大小;(Ⅱ)求cosB+√2cosC的最大值.20.(问答题,14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DC⊥平面ABCD,且△PDC是正三角形,点O是CD的中点,点E,F分别在棱PD,PC上.(Ⅰ)求证:PO⊥AD;(Ⅱ)若A,B,E,F共面,求证:EF || AB;(Ⅲ)在侧面PAD中能否作一条直线段使其与平面PBO平行?如果能,请写出作图的过程并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1.(问答题,13分)若函数f(x)=asinx+bcosx(a,b∈R),非零向量m⃗⃗ =(a,b),我们称m⃗⃗ 为函数f(x)的“相伴向量”,f(x)为向量m⃗⃗ 的“相伴函数”.(Ⅰ)已知函数f(x)=2cos2x2+sinx-1,求f(x)的“相伴向量”;(Ⅱ)记向量m⃗⃗ = (√3,1)的“相伴函数”为g(x),将g(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2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h(x),若ℎ(2α+π3)=65,α∈(0,π2),求sinα的值;(Ⅲ)对于函数φ(x)=sinxcos2x,是否存在“相伴向量”?若存在,求出φ(x)的“相伴向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2021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试题数:21,总分:1501.(单选题,5分)“直线l不在平面α内”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l∉αB.l⊄αC.l∈αD.l⊂α【正确答案】:B【解析】:利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数学符号直接表示.【解答】:解:“直线l不在平面α内”用数学符号表示为:l⊄α.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是基础题.2.(单选题,5分)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3,-1),则cosθ=()A. −√1010B. √1010C. −3√1010D. 3√1010【正确答案】:D【解析】:先求出角α的终边上的点P(3,-1)到原点的距离为 r,再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cosα= xr求出结果.【解答】:解:角θ的终边上的点P(3,-1)到原点的距离为:r= √32+(−1)2 = √10,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得cosθ= xr =√10= 3√10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单选题,5分)已知球的体积为32π3,则它的半径为()A.2B. 2√2C.4D. 4√2【正确答案】:A【解析】:设出球的半径,代入球的体积公式得答案.【解答】:解:设球的半径为R,由球的体积公式可得:43πR3=32π3,即R=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球的体积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4.(单选题,5分)在△ABC中,已知BC=6,A= π3,B= π4,则AC=()A. 2√3B. 3√2C. 2√6D. 3√6【正确答案】:C【解析】: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即可直接求解.【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BCsinA =ACsinB,所以AC=BC⋅sinBsinA =6×√22√32=2√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5.(单选题,5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B.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是棱台C.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D.圆锥有无数条母线【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棱锥、棱台的概念与结构特征,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斜二测画法可知,正方形的直观图不可能是正方形,即选项A错误;只有当平面与棱锥的底面平行时,才能截出棱台,即选项B错误;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三角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才是三棱锥,与选项的区别重点是“公共顶点”,即选项C错误;圆锥有无数条母线,即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空间几何体的概念与结构特征,考查空间立体感,属于基础题.6.(单选题,5分)已知正四棱锥P-ABCD的高为√3,底面边长为2,则正四棱锥P-ABCD的侧面积为()A. 8√3B.8C. 4√3D.4【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正四棱锥侧面的高,求出它的侧面积.【解答】:解: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2,高为√3,则侧面的斜高为h= √(√3)2+12 =2,×2×2=8.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为S=4× 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四棱锥的结构特征以及侧面积的求法,是基础题.7.(单选题,5分)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PA=AB=BC=1,则侧面PBC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A.30°B.45°C.60°D.90°【正确答案】:B【解析】:可证明BC⊥平面PAB,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PB⊥BC,又AB⊥BC,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可知,∠PBA即为侧面PBC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三角形中由边角关系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PA⊥平面ABC,BC⊂平面ABC,则PA⊥BC,又AB⊥BC,AB∩PA=A,AB,PA⊂平面PAB,则BC⊥平面PAB,又PB⊂平面PAB,所以PB⊥BC,则∠PBA即为侧面PBC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PAB中,PA=AB=1,所以∠PBA=45°,则侧面PBC与底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是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二面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二面角的定义确定所求解的角,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单选题,5分)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α,n⊥β,则“m || n”是“α || β”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C【解析】:由m⊥α,n⊥β,m || n,可得α || β;反之,由m⊥α,n⊥β,α || β,可得m || n,再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得答案.【解答】:解:m⊥α,若m || n,则n⊥α,又n⊥β,∴α || β;反之,m⊥α,若α || β,则m⊥β,又n⊥β,∴m || n.可得m⊥α,n⊥β,则“m || n”是“α || β”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是基础题.9.(单选题,5分)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D=2,AB=3,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过BF的平面α与直线C1E平行,则平面α截该长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A.3B. 3√2C. 3√3D. 3√5【正确答案】:D【解析】:由过BF的平面α与直线C1E平行,得平面α是矩形BCFE,由此能求出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解答】:解:在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AA1,CC1的中点,∵过BF的平面α与直线C1E平行,又AF || C1E,∴平面α是平面ABF,取DD1中点G,连结GF,AG,∴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矩形ABFG,∵AB=3,BF= √22+1 = √5,∴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S矩形ABFG=3 √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截正方体所得平面面积的求法,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0.(单选题,5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AA1的中点,A1C1与B1D1相交于点N,P是底面ABCD内(含边界)的动点,总有A1P⊥MN,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A.2B. √5C. 2√2D.3【正确答案】:C【解析】:由MN || AC1,AC1⊥面A1DB,可得MN⊥面A1DB,即可得当P在底面ABCD内(含边界)时,总有A1P⊥MN,则P的运动轨迹就是线段BD,求得DB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MN || AC1,AC1⊥面A1DB,∴MN⊥面A1DB,即可得MN垂直面A1BD内任意直线,当P在底面ABCD内(含边界)时,总有A1P⊥MN,则P的运动轨迹就是线段BD,则动点P的轨迹的长度为2 √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线线、线面位置关系,考查了空间动点轨迹问题,属于中档题.11.(填空题,5分)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则它的体对角线长为 ___ .【正确答案】:[1] √14【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根据长方体的对角线公式,可得体对角线长为√32+22+12=√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公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公式,属于基础题.12.(填空题,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D1与A1B所成角的大小为___ .【正确答案】:[1] π3【解析】:连接A1C1,BC1,由AD1 || BC1,可得直线AD1与A1B所成的角为∠A1BC1或其补角,由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A1C1,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因为AB=D1C1,AB || D1C1,所以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D1 || BC1,所以直线AD1与A1B所成的角为∠A1BC1或其补角,因为△A1BC1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1BC1= π3,所以直线AD1与A1B所成角的大小为π3.故答案为:π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3.(填空题,5分)函数f(x)=sin(ωx- π3)(ω>0)的最小正周期是π,则ω=___ ,f(x)在[0,π2]上的最小值为 ___ .【正确答案】:[1]2; [2]- √32【解析】: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即可求ω的值,根据正弦三角函数图象的单调性解答.【解答】:解:∵函数f(x)=sin(ωx- π3)(ω>0)的最小正周期是π,∴T= 2πω=π,解得:ω=2,故f(x)=sin(2x- π3).当x∈ [0,π2]时,- π3≤2x- π3≤ 2π3,所以当2x- π3 =- π3时,f(x)的最小值为- √32.故答案为:2,- √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属于基础题.14.(填空题,5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 CD ,AB=4,CD=2,点P 为线段CD上一个动点(含端点),则 AP ⃗⃗⃗⃗⃗ •AB ⃗⃗⃗⃗⃗ 的最大值为 ___ .【正确答案】:[1]12【解析】: AP⃗⃗⃗⃗⃗ •AB ⃗⃗⃗⃗⃗ =( AD ⃗⃗⃗⃗⃗ + DP ⃗⃗⃗⃗⃗ )• AB ⃗⃗⃗⃗⃗ 即可解决此题.【解答】:解:如图:过点D 、C 分别作DE⊥AB ,CF⊥AB ,垂足分别为E 、F ,得矩形DEFC ,∴EF=DC=2,又∵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 CD ,AB=4,CD=2,∴得AE=BF=1,在Rt△DEA 中,cos∠DAE= 1|AD ⃗⃗⃗⃗⃗⃗ | ,∴ AD ⃗⃗⃗⃗⃗ • AB ⃗⃗⃗⃗⃗ =| AD ⃗⃗⃗⃗⃗ |×4× 1|AD ⃗⃗⃗⃗⃗⃗ |=4, ∴ AP ⃗⃗⃗⃗⃗ •AB ⃗⃗⃗⃗⃗ =( AD ⃗⃗⃗⃗⃗ + DP ⃗⃗⃗⃗⃗ )• AB ⃗⃗⃗⃗⃗ = AD ⃗⃗⃗⃗⃗ • AB ⃗⃗⃗⃗⃗ + DP ⃗⃗⃗⃗⃗ •=4+4| DP ⃗⃗⃗⃗⃗ |,当点P 与C 重合时 AP ⃗⃗⃗⃗⃗ •AB ⃗⃗⃗⃗⃗ 取最大值为4+4×2=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加法及数量积运算,属于中档题.15.(填空题,5分)已知三个不同的平面α,β,γ和一条直线m ,给出五个论断:① m⊥α; ② m || β; ③ α⊥β; ④ α⊥γ; ⑤ β || γ.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___ .(可以用序号表示)【正确答案】:[1] ① ② ⇒ ③ ,或 ③ ⑤ ⇒ ④ ,或 ④ ⑤ ⇒ ③【解析】:从五个论断中依次取出两个作为条件,分析结论是否成立即可.【解答】:解:由m⊥α,m || β,可得α⊥β,即 ① ② ⇒ ③ ;由α⊥β,β || γ,可得α⊥γ,即 ③ ⑤ ⇒ ④ ;由α⊥γ,β || γ,可得α⊥β,即 ④ ⑤ ⇒ ③ .故答案为:① ② ⇒ ③ ,或③ ⑤ ⇒ ④ ,或④ ⑤ ⇒ ③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基础题.16.(填空题,5分)如图1,在Rt△ABC中,B=90°,BC=3,AB=6,D,E分别是AB,AC 上的点,且DE || BC,DE=2,将△ADE沿DE折起,使A到A1,得到四棱锥A1-DECB,如图2.在翻折过程中,有下列结论:① DE⊥平面A1DB恒成立;② 若M是A1B的中点,N是DB的中点,总有MN || 平面A1DE;③ 异面直线A1C与DE所成的角为定值;④ 三棱锥B-A1DE体积的最大值为83.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___ .【正确答案】:[1] ① ② ④【解析】:对于① :由∠B=90°,DE || BC,则DE⊥A1D,DE⊥B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① 是否正确;对于② :若M是A1B的中点,N是DB的中点,则MN || A1D,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② 是否正确;对于③ :由① 知异面直线A1C与DE所成的角为∠A1CB,在Rt△A1DB中,tan∠A1CB= A1BBC= A1B3,即可判断③ 是否正确;对于④ :根据题意可得△ADE∽△ABC,解得AD=4,由等体积法,可得S△BDE最大= 13•2•4= 83,即可判断④ 是否正确.【解答】:解:对于① :因为∠B=90°,DE || BC,所以DE⊥A1D,DE⊥BD,又AD∩BD=D,所以DE⊥平面A1DB,故① 正确;对于② :若M是A1B的中点,N是DB的中点,所以MN || A1D,又MN⊄平面A1DE,A1D⊂平面A1DE,所以MN || 平面A1DE,故② 正确;对于③ :由① 知DE || BC,DE⊥平面A1DB,所以BC⊥平面A1DB,因为A1B⊂平面A1DB,所以BC⊥A1B,所以异面直线A1C与DE所成的角为∠A1CB,所以在Rt△A1DB中,tan∠A1CB= A1BBC = A1B3,在翻折过程中,A1B长度在变化,tan∠A1CB在变化,故③ 错误;对于④ :根据题意可得△ADE∽△ABC,所以ADAB = DEBC,所以AD=4,V B−A1DE =V A1−BDE= 13•S△BDE•h,所以S△BDE= 12•BD•DE= 12•2•2=2,点S到平面BDE的距离为h,当A1D⊥平面BDE时,h max=A1D=4,所以S△BDE最大= 13•2•4= 83,故④ 正确.故答案为:① ② ④ .【点评】: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线面位置关系,体积,属于中档题.17.(问答题,15分)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M为AB的中点.(Ⅰ)求证:CM⊥平面ABB1A1;(Ⅱ)求证:AC1 || 平面CMB1.【正确答案】:【解析】:(Ⅰ)由直三棱柱的性质课推出AA1⊥CM,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CM⊥AB,然后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证;(Ⅱ)连接BC1,交B1C于点O,连接OM,易知OM || AC1,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证.【解答】:(Ⅰ)证明:由直三棱柱的性质知,AA1⊥平面ABC,∵CM⊂平面ABC,∴AA1⊥CM,∵AC=BC,M为AB的中点,∴CM⊥AB,又AA1∩AB=A,AA1、AB⊂平面ABB1A1,∴CM⊥平面ABB1A1.(Ⅱ)证明:连接BC1,交B1C于点O,连接OM,则O为BC1的中点,∵M为AB的中点,∴OM || AC1,∵OM⊂平面CMB1,AC1⊄平面CMB1,∴AC1 || 平面CMB1.【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线与面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空间立体感、推理论证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8.(问答题,14分)已知△ABC中,cosC=7,a=3.再从条件8① 、条件② 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Ⅰ)b的值;(Ⅱ)△ABC的面积.条件① :b=2c;条件② :b+c=6.【正确答案】:【解析】:若选条件① :(Ⅰ)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得b2-7b+12=0,解方程可得b的值;(Ⅱ)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C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若选条件② :(Ⅰ)由已知可得c=6-b,利用余弦定理可得b的值;(Ⅱ)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C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若选条件① :b=2c,(Ⅰ)因为cosC=78,a=3,所以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可得: b24 =9+b2-2×3×b× 78,可得b2-7b+12=0,解得b=4,或3;(Ⅱ)因为sinC= √1−cos2C = √158,所以△ABC的面积S= 12 absinC= 3√154,或9√1516.若选条件② :b+c=6,即c=6-b,(Ⅰ)因为cosC=78,a=3,所以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可得:(6-b)2=9+b2-2×3×b× 78,可解得b=4.(Ⅱ)因为sinC= √1−cos2C = √158,所以△ABC的面积S= 12 absinC= 3√15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9.(问答题,14分)在△ABC中,asinB=bcosA.(Ⅰ)求∠A的大小;(Ⅱ)求cosB+√2cosC的最大值.【正确答案】:【解析】:(Ⅰ)由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化简已知等式,结合sinB≠0,可得tanA=1,结合范围A∈(0,π),可得A的值.(Ⅱ)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求cosB+ √2 cosC=sinB,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其最大值.【解答】:解:(Ⅰ)∵asinB=bcosA,∴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BcosA,∵sinB≠0,∴sinA=cosA,即tanA=1,∵A∈(0,π),∴A= π4.(Ⅱ)cosB+ √2 cosC=cosB+ √2 cos(3π4 -B)=cosB+ √2(- √22cosB+ √22sinB)=sinB≤1,当B= π2时等号成立,可得cosB+ √2 cosC的最大值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以及正弦函数的性质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和函数思想,属于中档题.20.(问答题,14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平面PDC⊥平面ABCD,且△PDC是正三角形,点O是CD的中点,点E,F分别在棱PD,PC上.(Ⅰ)求证:PO⊥AD;(Ⅱ)若A,B,E,F共面,求证:EF || AB;(Ⅲ)在侧面PAD中能否作一条直线段使其与平面PBO平行?如果能,请写出作图的过程并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解析】:(I)由题意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可证PO⊥平面ABCD,进而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明PO⊥AD.(II)由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 || C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证明AB || 平面PDC,进而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即可证明EF || AB.(Ⅲ)取PA的中点M,取PB的中点N,连接DM,ON,MN,由题意可证四边形MNOD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证明DM || ON,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可证DM || 平面PBO,即可得解.【解答】:解:(I)证明:∵△PDC是正三角形,点O是CD的中点,∴PO⊥CD,又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PO⊥平面ABCD,AD⊂平面ABCD,∴PO⊥AD.(II)证明:又∵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 || CD,又CD⊂平面PDC,AB⊄平面PDC,∴AB || 平面PDC,平面ABEF∩平面PDC=EF,AB⊂平面ABEF,∴EF || AB.(Ⅲ)取PA的中点M,取PB的中点N,连接DM,ON,MN,MN是△PAB的中位线,∴MN || AB,MN= 1AB,2AB,点O是DC的中点,且DO || AB,DO= 12则MN || DO,MN=DO,∴四边形MNOD是平行四边形,DM || ON,ON⊂平面PBO,DM⊄平面PBO,DM || 平面PBO,DM⊂平面PAD,在平面PAD中能作出直线段D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21.(问答题,13分)若函数f(x)=asinx+bcosx(a,b∈R),非零向量m⃗⃗ =(a,b),我们称m⃗⃗ 为函数f(x)的“相伴向量”,f(x)为向量m⃗⃗ 的“相伴函数”.(Ⅰ)已知函数f(x)=2cos2x2+sinx-1,求f(x)的“相伴向量”;(Ⅱ)记向量m⃗⃗ = (√3,1)的“相伴函数”为g(x),将g(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2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h(x),若ℎ(2α+π3)=65,α∈(0,π2),求sinα的值;(Ⅲ)对于函数φ(x)=sinxcos2x,是否存在“相伴向量”?若存在,求出φ(x)的“相伴向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解析】:(Ⅰ)先由二倍角公式化简f(x)的解析式,由“相伴向量”的定义求解即可;(Ⅱ)先将g(x)的解析式化简,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求出h(x)的解析式,由题意得到cos(α+π6)=35,然后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结合角的变换以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求解即可;(Ⅲ)假设函数φ(x)=sinxcos2x存在“相伴向量”,则存在a,b使得sinxcos2x=asinx+bcosx对任意的x∈R恒成立,通过对x的值进行验证,即可判断.【解答】:解:(Ⅰ)函数f(x)=2cos2x2+sinx-1=1+cosx+sinx-1=sinx+cosx,由题意可知,f(x)的“相伴向量”为m⃗⃗ =(1,1);(Ⅱ)由题意,g(x)= √3sinx+cosx=2sin(x+π6),将g(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2sin(12x+π6),再所得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2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h(x),故h(x)= 2sin[12(x+2π3)+π6]=2sin(12x+π2) = 2cos12x,因为ℎ(2α+π3)=65,则cos(α+π6)=35,又α∈(0,π2),则α+π6∈(π6,2π3),故sin(α+π6)=√1−cos2(α+π6) = 45,所以sinα= sin[(α+π6)−π6] = sin(α+π6)cosπ6−cos(α+π6)sinπ6= 4√3−310;(Ⅲ)若函数φ(x)=sinxcos2x存在“相伴向量”,则存在a,b使得sinxcos2x=asinx+bcosx对任意的x∈R恒成立,令x=0,则b=0,因此sinxcos2x=asinx,即sinx=0或cos2x=a,上式显然对于任意的x∈R不恒成立,所以函数φ(x)=sinxcos2x不存在“相伴向量”.【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差公式的运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将要求的角转化为已知的角表示,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与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B.3,5—二甲基—2,6—二乙基庚烷C.CH2=C(CH2CH3)CH2CH2CH3 2—乙基—1—戊烯D.2—甲基—3—丁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系统命名原则,的名称是1,2,4—三甲苯,故A错误;B. 根据系统命名原则,的名称是3,4,6,7—四甲基壬烷,故B错误;C. 根据系统命名原则,CH2=C(CH2CH3)CH2CH2CH3的名称是2—乙基—1—戊烯,故C正确;D. 根据系统命名原则,的名称是3—甲基—1—丁炔,故D错误。
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是放出能量的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 正确;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故B 正确;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 错误;D.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故D 正确;故选C 。
【点睛】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依据:1)根据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之前的关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反应物具有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具有的键能总和的大小关系: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 大于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ΔH 小于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在2A(g) +B(g)3C(g) +4D(g)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1.5mol/(L·S)B .V(B)═1.3 mol/(L·S)C .V(C)═1.8 mol/(L·S)D .V(D)═1 mol/(L·S)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反应物及生成物表示的时候,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系数比,在比较的时候如果单位统一,直接将每种物质表示的速率直接除以其系数可直接得出大小,如A 选项换算后为0.5/)·2(mol L s =1.25 mol/(L· s),B 项换算后为1.3 mol/(L· s),C 项换算后为08 /()·3mol L s .=1.27 mol/(L· s),D 项换算为()1/? 4mol L s ==1.25 mol/(L· s),很显然B 项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将氯气转化为液氯,储存于钢瓶中B .碳酸钡可用于医疗上作检查肠胃的内服药剂,即“钡餐”C .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D .通常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 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3.下列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化学方程式与工业生产实际不相符的是()A .海水提溴时用2SO 吸收2Br 蒸气:22224SO Br 2H O H SO 2HBr ++=+B .将煤气化为可燃性气体:()()()22C s H O CO g H g -++高温C .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镁:2MgO(熔融) 22Mg O -+↑通电D .燃煤时加入3CaCO 脱硫:322422CaCO 2SO O 2CaSO 2CO -+++高温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 .⑤⑥⑦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5.下列物质中,能用于厨房除水垢的是( )A .乙醇B .乙酸C .乙酸乙酯D .苯6.牛肉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 .元素B .分子C .单质D .原子7.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B .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C .用食用碱(Na 2CO 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 .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O32-B.Fe3+、K+、OH-、SO 42-C.Ag +、Na+、Cl -、K+D.K+、Na+、Cl-、NO3-9.常温下,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HB、HC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lgV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K a(HB)>K a(HC)B.HC的电离度:a点<b点C.当lgVV=4时,三种溶液同时升高温度,c(A)c(C)--减小D.当lgVV=5时,HA溶液的pH为7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11.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达到平衡时,V(正)=V(逆)D.增大O2的浓度可以使NH3全部转变为NO1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乙烯的球棍模型D.NaCl的电子式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电冶铝工业中用电解熔融状态氧化铝,用冰晶石作助熔剂的方法进行冶炼③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路中每转移2 mol电子,阳极质量就减少64 g④镀锌铁镀层破坏后锌仍能减缓铁腐蚀,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⑤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在电镀过程中,铜芯应做阳极⑥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⑥D.③④⑥14.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B.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15.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种燃料的主要成分是A.醇类B.一氧化碳C.氢气D.烃类16.已知A(s)+2B(g)⇌3C(g),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A.恒温恒容时,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B.消耗2molB的同时生成3molCC.2v(B)=3v(C)D.A、B、C三种物质共存17.类推法在化学学习中经常采用,下列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由Cl2+2KBr═2KCl+Br2所以F2也能与KBr溶液反应置换出Br2B.常温下,由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Fe也能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C.由Cu+Cl2CuCl2所以Cu+I2CuI2D.由钠保存在煤油中,所以钾也可以保存在煤油中18.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物质宝库,工业上常用浓缩海水提取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水的淡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步骤②中体现了溴易挥发的性质C.①—④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D.步骤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2H++SO42-19.(6分)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金属冶炼原理A Fe Fe2O3+3CO2Fe+3CO2B Hg 2HgO2Hg+O2↑C Mg MgO+H2Mg+H2OD Na 2NaCl(熔融) 2Na+Cl2↑A.A B.B C.C D.D20.(6分)Fe与硝酸反应随温度和硝酸的浓度不同而产物不同。
已知0.2molHNO3做氧化剂时,恰好把0.4molFe氧化为Fe2+,则HNO3将被还原成A.NH4+B.N2O C.NO D.NO2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6分)以物质的量为“桥梁”的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根据计算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在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将此溶液稀释到1000 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mol/L。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SO的性质,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2.(8分)为探究2完成下列填空:(1)装置A中盛放浓碱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SO具有________(填代码);装置C中发生反(2)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2SO具有________(填代码)。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2a.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d.酸性SO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2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3.(8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C同主族且可形成CB2和CB3两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A2B的电子式__________;A2B2的电子式__________。
(2)CB2通入A2B2溶液中可被氧化为W,用W的溶液(体积1L,假设变化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组装成原电池(如右图所示)。
在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PbO2+4H++SO42-+2e-=PbSO4+2H2O,则在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
(3)金属元素E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该元素可与D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
将E的单质浸入ED3溶液中,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3)中的反应,可用单质E和石墨为电极设计一个原电池(右图),则在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墨除形成原电池的闭合回路外,所起的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4.(10分)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1)工业中用氯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有关方程式如下:3H2 (g)+N2(g)⇌2NH3 (g) + 92.4 kJ①对于该反应:要使反应物尽可能快的转化为氨气,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要使反应物尽可能多的转化为氨气,可采用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均选填字母)A.较高温度B.较低温度C.较高压强D.较低压强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工业上对合成氨适宜反应条件选择,是综合考虑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设备材料等的影响。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生成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③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副产品CaSO4,和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该流程中:向沉淀池中通入足量的氨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2)实验室中可以用铵盐与强碱共热得到氨气。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0.01 mol/L硝酸铵溶液0.5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产生氨气_____L(标准状态)。
②若有硝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0.5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产生氨气0.025mo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0.01 mol 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液中,硝酸铵的浓度为_______mol/L。
③现有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V L,将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共产生氨气A mol;另一份溶液中慢慢滴入C mol/L的氯化钡溶液B L,溶液中SO42-恰好全部沉淀;将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继续滴入硝酸银溶液至过量,又产生D mol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