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合集下载

受力分析_学案

受力分析_学案

受力分析 专题学案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以及研究对象内部之间的力。

2、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的场力)再根据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来分析____________(接触才可能有弹力) 最后分析____________(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 边分析边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实例分析:1、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2、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3、在力F 作用下,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4、在斜面上的物体:分三种情况受力分析静止 沿着斜面下滑 沿着斜面上滑5、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VV6、对下列图形中的物体A 和B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7、对下列图形中静止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分接触面粗糙和光滑等两种情况讨论)(7)人用力拉绳,人和A 都静止A(6)A 向左、B 向右在水平面上运动BA (5)A 、B 均静止( B 的上表面水平)(4) A 、B 均静止(3)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2)A 、B 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运动(1)A、B 同时静止光滑小球A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vA 沿竖直墙面 下滑课后作业: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 (2)向上运输的物体 (3)空中飞行的足球(4) A 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8)分析下列杆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7)静止的球(6)匀速向上爬杆的运动员向下匀速下滑的运动员vvAA(5)如图所示,分析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受力。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主备人:李卫军高艳荣审核人:李旭峰编号:020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典型例题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平面上的物体球(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4路面上小车(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三、课堂练习1.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B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AV(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接触面不光滑.AV(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F(5)各接触面均光滑A(6)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物块AAF(1)A 静止在竖直Av(2)A 沿竖直墙面下滑A(5)向上爬杆的运动员(4)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FA(3)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FA(6)光 滑 小 球A(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B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1)A、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向BA FFBA (2)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向(11)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A(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A(3)A 、B 静止FA BαB A (4 )A B 均 静 止BA(5)均静止(6)均静止(7)均静止(8)静止 AB(9)静止A B C四、课后作业:1、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物体(3)向上运输的物体(4)向下运输的物体(5)空中飞行的足球(6) A静止且各接触面光滑(7) 放在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和向上运动、向下运动的物块VAv AAvA ∟。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受力分析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2 教学内容:受力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识别所有力、画出力的示意图、计算合力和平衡力1.3 教学活动:引入受力分析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受力分析的重要性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1.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分析题目,让学生练习识别力和画出力的示意图第二章:力的识别与表示2.1 学习目标:学会识别各种力的名称和符号能够正确表示各种力的方向和大小2.2 教学内容:常见力的名称和符号:重力、摩擦力、弹力等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法、标量法、矢量法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力的名称和符号利用教具或软件工具,让学生实际操作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2.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识别给定情景中的力,并正确表示它们的方向和大小第三章: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3.1 学习目标:学会合成共点力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分解共点力的方法和步骤3.2 教学内容:共点力的合成:力的加法、力的减法、力的合成法则共点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3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和步骤利用软件工具或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3.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应用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平衡条件的应用4.1 学习目标:理解平衡条件的概念和意义学会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4.2 教学内容:平衡条件的定义和表达式: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物体静止、物体匀速直线运动4.3 教学活动: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条件的概念和表达式利用软件工具或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应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4.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物体平衡、力的作用效果等。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物体受力分析专题受力分析是力学中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一步出现了错误,那整个问题的求解就都错了。

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三种力和力的运算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学习受力分析。

自主学习:问题1、什么是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物体受什么性质的力,大小怎样?方向如何?),并把这些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1)对谁(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分析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

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1)地球(天体)上的物体一定受重力;(2)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存在弹力;(3)从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有摩擦力必有弹力,相反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因此,在受力分析时,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和已知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问题3、分析结果怎样依据力的性质或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添力与漏力(1)根据力的物质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2)根据力的相互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3)根据力的矢量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受力分析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4)合力与分力不可同时出现在受力图中。

合作探究:请对下列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1)静止 (2)向右运动 (3)向右运动光滑 粗糙(4)静止 (5)向右运动 (6)向左运动粗糙 粗糙 粗糙变化1:将水平力变为倾斜(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变化2:将一物体变为两物体(1)如图,C 是水平地面,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个长方形物块静止在C上,试分析A 、B 的受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3.3受力分析学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3.3受力分析学案

学案受力分析[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判定弹力方向,能根据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有无和方向.2.进一步熟练掌握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和大小的计算方法.3.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知识回顾]一、几种常见弹力方向的确定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的方向.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的方向.3.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物体.4.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并指向物体.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的连线上,并指向受力物体.6.球与球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并指向受力物体.二、静摩擦力1.运动的物体(填“可以”或“不可以”)受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跟的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变化而,但有一最大值F max,静摩擦力的范围.三、滑动摩擦力1.静止的物体(填“可以”或“不可以”)受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可以是,也可以是动力.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跟的方向相反.4.滑动摩擦力F=,F与正压力F N成[课堂探究]一、物体的受力分析例1如图4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受到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的作用,请画出C的受力示意图.图4 小结:针对训练1.在图(a)(b)中作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各力都画在重心上)。

2.如下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两物体在F1、F2(F1>F2)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A物体、B物体的受力图。

二、弹力有无的判定例1如图1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1 小结:三、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例2如图2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无摩擦力图2 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小结:四、摩擦力的计算例3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G=6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1)当F=25 N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图3(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小结:[当堂训练]1.(弹力有无的判断)如图5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和三角烧杯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面均水平,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图5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D.口大底小的普通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2.(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如图6所示,是工厂传输货物的装置,物体A在皮带的带动下,以速度v沿直线匀速向右运动,请问物体A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1个B.2个图6C.3个D.4个3.(受力分析)画出图(1)~(4)中静止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注意: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4、(8分)分别对以下图中的小球A、运动员、木块A、木块B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高三总复习:受力分析学案(黄川生 整合版)

高三总复习:受力分析学案(黄川生 整合版)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一、受力分析的盲区警示1.要明确研究对象,分清物体与“外界”受力分析的物体要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清物体与“外界”。

只要考虑外界给物体的作用力,而不考虑物体给外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同时也不要错误的认为: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例如:如图1所示,地面上放一斜面A ,A 上在放一木块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B 的受力。

分析:B 物体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mg 、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 、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 。

而图中的N /是B 对斜面的压力;F 是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也不会再借助斜面传递到B 上,N /、F 都不能画到B 的受力分析图上。

2.抓住力的本质,不盲目“添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所以物体所受的每个力都应该有相应的施力物体,找不出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是凭感觉分析的。

像有些同学常常会错误的把物体的惯性表现认为是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受力。

例如,汽车刹车后还要继续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击力”,假设存在,这个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类似的还有,分析从枪口射出的子弹的受力时,容易误认为子弹除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外,还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上升气球悬挂的物体,当悬线断了时,物体将以线断时的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也是惯性的表现,而不是还受到“上抛力”的作用………。

3.抓住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判断力的有无力学中常见的力有三种,即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肯定有、弹力看周围、在弹力的基础上寻找摩擦力。

例如:一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试分析梯子的受力情况:分析:地球上的物体总要受到地球对它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 ;在重力作用下,梯子必和水平面发生相互挤压,使地面发生形变,从而对梯子产生一个垂直水平地面竖直向上的弹力(即支持力)N 1;梯子与墙不仅接触而且有相互挤压,所以有弹力N 2产生,方向垂直于墙而指向梯子。

高中物理笔记受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笔记受力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笔记受力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和总结结论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2.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 应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难点: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复杂物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牛顿三定律,引出受力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学习与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尝试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受力分析的原理。

3. 梳理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受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

4. 拓展与应用: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不断提升受力分析的能力,解决更为复杂的物理问题。

5. 归纳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真正理解受力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序,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但是在学生的实践操作环节,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
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专题之-受力分析(导学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专题之-受力分析(导学案)

第二章力受力分析专题【课程目标】1、能分析、计算有关共点力平衡的简单问题2、能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平衡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三要素;2、积极思考,认真分析,提高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激情参与,大胆探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正确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正确画出每一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一.知识网络构建Ⅰ.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力的物质性表现为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而存在;甲物体对乙物体有某种性质的力的作用,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同种性质的力作用,这就是力作用的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所以力是量。

2、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1)两物体间有弹力产生,(不一定、一定)产生摩擦力;但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一定、不一定)有弹力产生.(2)同一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互.(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压力)大小成正比,而静摩擦力(除最大静摩擦力外)大小与压力(有、无)关.3、对于摩擦力的认识要注意“四个不一定”(1)摩擦力(一定、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如图,A、B-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A所受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以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Ⅱ.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给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力都找出来,并画好受力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题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1.物体受力的判断依据(1)条件判断: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2)效果判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3)相互作用判断: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2.受力分析的步骤按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应先予以标出;弹力在接触且发生形变处存在;摩擦力在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才可能有.我的疑惑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3.3专题受力分析教学案

3.3专题受力分析教学案

专题3.1受力分析一、目标⑴熟悉各种力的产生条件 ⑵会正确判断各种力的受力方向⑶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二、知识点1212312、如图所示,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用点代替物体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3、分析下面物体A所受的力,用点代替A 物体画出受力示意图。

4、A 、B 叠放在水平面上,B 在水平拉力作用,两物体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用点代替物体分别画出A 、B 两物体受力示意图。

5、如右上图所示,A 、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A 和B 两物体受力示意图。

6、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拉力作用,用点代替物体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四、作业1、物体A 随传送带一起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中画出A 物体受力示意图。

2、如图右所示,物体A 与竖直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滑轮的摩擦,已知线与竖直墙平行,欲使物体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力F 的大小应 物体A 的重力。

(填“>”“=”或“<”)3、如图所示,A 、B 叠放在一起,用一根细绳通过一定滑轮相连,现给B 施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B 沿A 向右运动,试分析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用点代替物体分别画出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A BFAAA 处于静止状态AAA 沿着墙向上运动 A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 A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A 处于静止状态A 处于静止状态ABvF4、运动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踢球的力和空气阻力 (B )重力、使球向前飞行的力和空气阻力(C )重力、踢球的力、使球向前飞行的力和空气阻力 (D )只有重力和空气阻力5、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杆子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 1和f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1是静摩擦力,f 2是滑动摩擦力 (B )f 1方向向下,f 2方向向上,且f 1>f 2 (C )f 1和f 2的方向都向上,且f 1=f 2 (D )f 1和f 2均是滑动摩擦力,且方向都向下五、提高题1、如图所示,A 、B 为相同的两个木块,叠放在水平的地面C 上,A 、B 用水平轻绳通过一个滑轮连接在一起,在滑轮上作用一个水平力F ,恰使A 、B 两个木块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不计轻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轴的摩擦。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2.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3. 受力分析的步骤4. 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受力分析的概念、意义、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受力分析的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受力分析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步骤等内容。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

3. 草图工具:如白板、黑板、粉笔等,用于绘图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受力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受力分析的基本定义,阐述其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3. 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如力的分解、力的合成等。

4. 讲解受力分析的步骤:详细讲解受力分析的步骤,包括明确研究对象、绘制受力图、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5.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给出的案例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受力分析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受力分析概念和意义、基本方法和步骤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受力分析能力和应用水平。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受力分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受力分析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土木工程、机械设计等。

2. 探讨受力分析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航天、汽车制造等。

八、教学难点1. 受力分析步骤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系统地完成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受力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能够应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受力的定义和分类、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难点:利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受力的定义和分类
2. 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应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4. 实验:受力的测量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受力分析的概念
2. 授课:介绍受力的定义和分类、受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关于受力分析的问题
4. 实验操作:进行受力测量实验,并分析测量结果
5. 总结反思:总结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反思学习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教材,并整理受力分类和受力合成分解方法;
2. 完成一些相关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与反馳
1. 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
2.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3.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馳和调整
七、教学资源
1. 教材及相关课件
2. 实验器材及实验指导册
八、教学效果评价
1. 课后复习的效果
2. 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
以上为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受力分析”。

教材主要介绍了受力分析的概念、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受力分析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力的示意图等。

3. 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受力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如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受力分析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受力分析的概念,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对简单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绘制力的示意图。

3. 学会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受力分析的概念、方法及步骤。

难点:受力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引导学生思考书本受到的力有哪些。

2. 概念讲解:讲解受力分析的概念,解释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3. 方法讲解:介绍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和力的示意图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简单的物体受力情况,让学生学会绘制力的示意图。

5. 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受力分析1. 概念:受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 方法:力的合成、分解、力的示意图3. 应用: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的力有哪些?请绘制力的示意图。

2. 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哪些?请绘制力的示意图。

答案:1. 书受到的力有重力和支持力。

2. 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高中物理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受力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应该确定 ,并把 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 ,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点和接触面,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 (包括拉力、压力、支持力)和 (包括 或 ),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 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物体从冲上斜面并没有收到冲力作用。

4)、只分析研究对象 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 的力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撤离法)、摩擦力(假设法)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 情况也不同。

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2.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1)2)3)分析下列物体A 的受力:(A 、B 均静止)4)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砖A 在力F 的作用下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请分析A 、B 的受力。

α BA5)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 、B 的重力分别为G A 、G B 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 ,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 匀速向右拉出,请画出A 、B 的受力图 6)AA 、B 受力7)如图下所示,A 、B 叠放在一起,用一根细绳通过一定滑轮相连,现给B 施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使B 沿A 向右运动,试分析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8)如图右所示,A 、B 在动滑轮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试分析A 物体受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C 物体上,使A 、B 、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6个,B 受2个,C 受4个B.A 受5个,B 受3个,C 受3个C.A 受5个,B 受2个,C 受4个D.A 受6个,B 受3个,C 受4个4.如图所示是皮带传动的示意图,O 1是主动轮,O 2是从动轮,两轮水平放置,当O 1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10 N 的物体同皮带一起匀速运动.若物体与皮带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 ,则物体所受皮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图中皮带上P 、Q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 )A.5 N 、向下、向下B.0、向下、向下C.0、向上、向上D.0、向左、向右(提示:摩擦力充当动力时与受力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摩擦力充当阻力时与受力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一.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
明确研究对象——隔离分析——按顺序分析力——作受力图——检验查漏
二.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1) 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力
(3) 只分析按性质命名力,不分析效果力
(4) 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分析
三.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整体与隔离法,假设法
1.整体与隔离法
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资料P25):
整体与隔离法模型1——叠加体问题
例题1
整体与隔离法模型2——轻绳连接体
例题2.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块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 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 ,使物块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 1和环对杆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 )
A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
B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减小
C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
D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
整体与隔离法模型3——弹簧连接体
例题3.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所示。

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

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 )
A.2
B.3
C.4
D.5
2.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直径分别为a d 个
b d (a d >b d )。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

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1f 和2f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A .()a b 12 F m m g f f =+=
B .()a 12 b F m m g f f =+≠
C .()a 12 a b m g F m m g f f <<+=
D .()a a 12, b m g F m m g f f <<+≠
3.(2008海南)2、如图,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 用恒力F 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 )
A .(M +m )g
B .(M +m )g -F
C .(M +m )g +Fsin θ
D .(M +m )g -Fsin θ
4. (2008天津理综)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
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

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若F 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 )
A.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
B. 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C.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
D.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5 、(2008全国2理综)如图,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 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 斜面倾角为α.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αtan 32 B. αcot 3
2 C. αtan D. αcot
6.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档板MN 。

在半圆柱体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现使MN 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 滑落到地面之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
B .地面对P 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D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7.(2010山东).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2m m 、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m 在地面,2m 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1m 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
A.12sin N m g m g F θ=+-
B.12cos N m g m g F θ=+-
C.cos f F θ=
D.sin f F θ=
8.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 M N Q P
置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 N不变,f变大Array
B.F N不变,f变小
C.F N变大,f变大
D.F N变大,f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