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低温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l.26 No.S2 November .2020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低温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护理对策
刘薇薇,李玮△,郝雪梅,王筱君,王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麻醉科 1007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温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比
较两组患者核心体温、寒战情况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腹腔镜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因素众多,低体温可为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性体温护理后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关键词] 腹腔镜;术中低温;护理
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S2.0124
△通信作者:E-mail :******************
目前手术操作发展趋势以微创为主,腔镜技术得以在临床全面开展,其中以腹腔镜最为常用,随着操作的精细化患者手术时间势必延长,术中低体温时间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显著高于麻醉前20%和复苏期22%[1]。
低体温可导致患者多种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加患者术中、术后风险[2]。
本项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低体温发生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7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9±8.6)岁;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4±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术中低体温发生原因:1)患者自身因素,术前高应激状态机体产热效能降低,麻醉后导致体温大量流失而出现低体温。
2)环境因素,手术患者需长时间静卧配合手术医师操作,使体温降低,此外手术室层流设备可加速手术间空气对流,进一步加重患者热量流失。
3)麻醉因素,麻醉后全身大部分肌群处于松弛状态,肌肉自身震颤产热量显著减低,麻醉药物可扩张血管,使血流速度加快导致散热量增加,麻醉药物还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丧失,体温调定点水平下降,从而易出现低体温现象。
4)手术因素,手术时
间和暴露体表面积、部位是导致术中低体温的直接因素。
另外手术过程中需持续输入液体帮助新陈代谢,术中使用室温状态下的液体、冲洗液、未加温的血液均可导致体温降低。
5)其他因素,包括二氧化碳气腹和消毒时间过长
等,CO 2未加热注入腹腔后快速扩散、
吸收,腹腔核心体温短时间内中和CO 2温度导致体温下降,另外CO 2吸收后可增加耗氧量,体温会持续降低,手术
消毒范围大、消毒时间长、消毒液温度等均可影响患者体温。
1.2.2护理策略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
对性体温护理,具体措施:1)培训考核,所有参与本项研究人员均需统一培训考核,使护理人员掌握低体温相关判定标准、护理操作及Predictors 评分量表的使用方法,所有人员必须考核通过方可参与本项目。
2)心理护理 过分的焦虑、抑郁、恐慌会增加患者机体散热,术前访视期间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将手术方式、预期预后等与患者治疗密切相关内容使用较为轻松的语言阐述,同时为患者进行Predictors 评分。
3)手术前护理准备,手术室温度设定在24℃左右,尽量减少开关门,预热变温毯,患者进入手术间后直接平卧在变温毯上,术前尽量减少患者皮肤裸露和移动,缩短消毒时间,协助手术人员为患者铺无菌巾单,参考Predictors 评分量表准备术中输注、冲洗液体量并提前2h 加温至37℃备用,如需要输血需半小时前在库中提取并提前加温,另外对术中预计使用到的器械耗材充分准备,避免术中现找而浪费时间。
4)术中温度护理,CO 2气腹需使用加温后CO 2,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和无菌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皮肤裸露面积,保持切口周围干燥,放置液体顺切口渗入腹腔,术中使用敷料、纱布等耗材均需温生理盐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提高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的默契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密切
监护患者核心体温。
5)术后移动患者应迅速,如体温低于36℃需人工复温,另外注意术后24 h 需保持体温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30 min 、术中90 min 、手术结束
时核心体温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寒战情况,参考Guffin 制定的寒战划分标准,共分为5个级别,无寒战为0级,立毛肌收缩1级,肌肉轻微活动2级,肌肉中度活动3级、全身肌肉持续强烈活动4级,≥1即为寒战,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压疮、发热、液体外渗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方法为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体温的比较
手术开始 术中90 min 手术结束时 观察组 36.5±0.4 36.3±0.4 36.2±0.3 对照组 36.6±0.3 35.7±0.3 35.1±0.2 t 1.295 6.852 7.293 P 0.074 0.002 0.000 2.2 两组患者术中寒战情况的比较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寒战 发生率 对照组(n =65)21 12 17 11 4 67.7% 观察组(n =65)51 9 5 0 0 21.5%
x 2 58.019
P 0.000 2.3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术后苏醒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 术后排气时间(h ) 术后下地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 观察组 42.5±4.8 59.2±4.6 29.3±6.7 33.9±9.4 7.2±1.3 对照组 62.3±8.7 75.4±5.1 38.5±8.9 49.7±9.6 11.8±2.5 t 10.495 10.184 9.667 9.235 7.4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3 3 讨论
恒定的体温是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先决条件,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需进行禁饮食,肠道准备、过度的焦虑紧张等原因是术中出现低体温的诱导因素,术前全身麻醉、术中输注大量液体、手术操作时间较长、腹腔大量冲洗等为术中出现低体温的直接因素[3]。
据统计[4],外科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发生率为50%-70%,如手术时间>2 h 或全麻时间>3 h 所有患者几乎均会出现低体温,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长,多有可能出现低体温,手术过程中体温每降低1℃,寒战的发
生率会显著增加[5],寒战可影响手术精确度,此外还可加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核心体温的下降还可导致手术感染几率增加,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期[6],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Predictors 评分,了解患者术中发生低温的危险程度,另外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心理状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做好周围环境温度保障工作,护理人员协助消毒、铺无菌巾单可减少患者皮肤暴露时间,参考Predictors 评分对患者术中计划使用到的液体提前加温,避免
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常温液体,
术中使用与患者接触的所有耗材均加温后使用,减少核心温度降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腹腔镜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因素众多,低体温可为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性体温护理后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马正良, 易杰. 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17)[J]. 协和医学杂志, 2017, 8(6): 258-352. [2] 黄培培, 米元元, 吴白女, 等. 肿瘤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18,25(21):33-39. [3] 徐彦, 陈茜, 陆建平, 等. 术后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及危险因素[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6, 43(3): 302-307. [4] 闭彩旗. 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控制的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6): 735-736.
[5] 符静,许娟,吴素江,等. 手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1):139-141. [6] 陈保清, 孔灵芝, 王天霞. 低体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预后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4):188-189. [收稿日期: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