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艺术的公共属性
公共艺术原理
公共艺术原理
公共艺术原理是指在公共空间中创作和展示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的原则和要求,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实践。
以下是公共艺术原理的几个方面:
1. 参与性:公共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吸引和引导公众参与其中,观众可以与作品进行互动或交流,从而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融入性: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周边的建筑、景观和社区相协调,使作品与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3. 可持续性: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该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在审美上能够持久,也要在实践中具有可持续性。
4. 可读性:公共艺术作品应该能够被广泛理解和欣赏,不仅要满足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也要与观众产生共鸣和沟通。
5. 社会参与: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社会和公众的需求相结合,反映社会议题和集体记忆,引发公众的思考和讨论。
6. 安全性:公共艺术作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在公共空间中,要保证观众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7. 可持续发展: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社区和公众的需求相结合,寻求长期的经济支持和管理机制,以确保作品的可持续发展和
维护。
公共艺术原理的具体表达方式和要求会因地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以上原则可以作为公共艺术设计和实践的参考。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读书笔记姓名:赵观存学号:201107012107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起源与发展约翰·拉斯金(John Rwskin.1810-1900)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理论的先驱。
他又是一位诗人、文艺理论批评家和社会学者,1869年任牛津大学教授,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和艺术史研究。
主要代表作有1846年撰写的《现代画家》,1853年撰写的《威尼斯的石头》以及《建筑的七盏明灯》等。
约翰·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影响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威谦·莫里斯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基本上略同于约翰·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和艺术设计美学理论。
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奠定了世界艺术设计理论思想,是不可否认的功绩。
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非常大的“新艺术运动”和美术形式的变革的运动,主要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如卡尔波、罗丹、罗孛等,抽象雕塑派的代表人物布郎库西,立体派低绘画代表人物巴勃鲁、毕加索,构成派雕塑代表人物有瑙姆、加特等。
约翰·拉斯金美学理论思想引导了英国工艺拳术运动,从理论上影响了“新艺术运动”。
再述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学院的宣言“建筑家、雕塑和画家们,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拉斯金认为艺术家参与产品设计,包豪斯的教育方针,“实际动手和理论素养重,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拉斯金的美学理论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注重社会功能,主张艺术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所享用。
拉斯金倡导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供艺术家、设计师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艺术设计大众化的社会主义理想,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德国的包豪斯学院,乃至世界的新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进步的推动作用。
但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有着他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否认新技术、新材料,对人类艺术作品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浅析公共艺术与空间
浅析公共艺术和空间摘要:公共环境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是与时间、空间、文化等方面分不开的;而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应当坚持可持续性、系统性和公共性的原则,也与时间、空间、文化等方面紧密相连的。
对公共环境艺术的思考其实就是对时间、空间、文化等要素在城市艺术设计上的一种思考。
本文主要浅析公共环境艺术与空间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艺术空间公共空间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的含义首先指它是否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是指公共空间放置的艺术,也不是指反映大多数人意志的艺术,而是指社会市民的自发的公共意识和文化特性。
关于公共艺术的概念及相关的公共性问题,主要存在如下两类观点:一类观点强调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认为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前提;另外一类观点则更多地强调公共艺术的物质属性,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公共空间的艺术,即公共场所的艺术。
2.空间的观念“空间”的定义,源自于拉丁文的“spatium”“在日常三维场所的生活体验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地点;两地点间的距离或特定边界间的虚体区域”(见AmericanHeritage词典)。
显然,空间的客观规律涉及了与生活体验相关的城市化空间、空间感知和空间的特定构成方式等问题人类的建造历史描述为三个空间概念阶段:2.1穴居人类,虽然证据显示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但只是利用而非建造。
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建筑,如美索布达米亚人和埃及人的金字塔,但这些只是服从于外部的建造,真正的内部空间还没有出现。
这可以称为第一个空间概念阶段(有外无内)。
2.2公元100年,古罗马万神庙出现了第一个塑造的室内空间,圆形的穹顶至今让人感到震撼,但外部形式被忽略了。
技术和观念的困境使外部形式与内部空间的分离又持续了2000年。
这可称为第二个空间概念阶段(内外分隔)。
2.3 1929年,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使千年来内外空间的分隔被一笔勾消。
从创意与表现看当代公共艺术设计
从创意与表现看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泛指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文化历史公众认同感。
公共开放性、艺术审美性及公共服务与认同性是公共艺术的显著特征。
从古至今,人类每一次生产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势必影响到人类对社会与环境的改造,但无论远古的部落村寨还是当代钢铁混凝土的丛林,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艺术美化、质量优化似乎从来就没有休止过,公共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利用总是与自然生态、地理地貌、人种特质、历史文脉、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创意与表现形式。
1 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类型与特征公共空间的定义较为宽泛,较多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真实三维空间特征的实体空间。
比例尺度是构成实体空间概念的重要因素,着重指长、宽及纵深量度,它具有明确的物理空间规定性。
依据安切雷斯?施耐德等人的理论,公共空间包含了物理的公共空间、社会的公共空间、象征性的公共空间几个不同层次,这一研究结论其实也显示出公共空间的几种属性,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均可以包含这三个层次或属性中的一个或几个。
施耐德等人的理论使得公共空间的类型划分有了横向与纵向的综合,在分析具体实例时可以找到某个“交集”,物理的公共空间侧重空间比例尺度与材料质感;社会的公共空间则是强调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公共空间内在的规范性和各种综合的社会关系,具有一定所属性涵义;象征性空间更突出纪念性质和地方情结与氛围特征,往往有一定历史时期内大众“集体记忆”的参与。
公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往往具有多重复合属性与涵义。
其分类可以从作品存放的时间空间、从作品的表现内容、从作品的制作与表现形式及材质等角度进行。
其存在形式从时间角度来看可以是永久性的、阶段性的或是临时性的;从空间角度可以是室外的、室内的、室内外结合的;其表现内容可以突出历史文脉、民俗传统的叙事感,也可以赞颂讴歌人类美好的精神向往,还可以表现地域时代特征及当代生活等等;其艺术手法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写实的、调侃的、综合的等;其制作形式可以是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综合材料、声光电及数码多媒体等类型;其材质主要包括石材、金属、木材、塑料、琉璃、纺织品、玻璃钢、混凝土等方面。
艺术欣赏—艺术设计篇
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一、艺术设计的理念 设计风格 风格是艺术设计中追求的一种 格调和作风,设计者把观念和理想 表现在作品中,包括对材料和技术 的认识和利用而产生的某些特点。 设计的风格主要指产品的艺术特点 和反映的内在风貌。风格对于艺术 设计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具 备的条件,因为风格可以产生特殊 的艺术魅力。
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二、基本元素与构成 空间:任何物体都占有空间,并且 具有一定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不 仅在立体造型方面存在,就是在平 面两度空间中,也有所表现。空间 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或是虚 拟的,只有通过实在的形和体才能 够显现其存在的意义。 空间在具体的设计中主要有闭 合式空间、半闭合式空间、开敞式 空间和半开敞式空间。
艺术设计的的领域与分类
二是从工艺制作方式来划分,可以 分为手工产品的艺术设计、工业产 品的艺术设计。
三是根据所使用的工艺材料的不同 来加以区分,如陶瓷艺术设计、金 属艺术设计、漆器艺术设计等。
艺术设计的的领域与分类
一、工业设计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 设计协会联合会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 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工业设计, 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 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 不单指物品的结构, 而是兼顾使用者和 生产者双方的观点, 使抽象的概念系统 化, 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 意即 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 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 的局面。
艺术欣赏—艺术设计篇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电子信息与软件工程系
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
一、艺术设计的理念 设计要素 设计是以物为媒介,完成物与 物、物与人、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因此,这一关系网络中的各种要素, 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基本内容。
艺术设计概论精简1
1需要理论造物的原始动力一方面离不开生活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动力来自于精神需求。
→动机→行为→目标在这个活动链条中,人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需要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造性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呈阶梯性、宝塔状分布: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设计”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标志。
2·西蒙设计科学1969年由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设计艺术学)这门学科门类的概念。
他的著名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从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总结出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包括它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设计学从此逐渐形成独立的交叉学科体系。
基本体系:(1)设计哲理:设计意义、设计的理性、适应性系统论、设计研究方法论等。
(2)设计技能研究:思维、问题求解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思维机制,关于“设计智能”的探讨等;(3)设计过程研究:真实的、普遍的设计过程模式,设计过程中的搜索(寻找设计方案)策略的机制等;(4)设计任务研究:设计任务的可分解性、设计需要目标、设计任务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设计任务的表达、设计组织的管理任务、设计者一委托人关系等;(5)设计方法研究(设计技术论):设计的形式逻辑、设计方案搜索方法、设计方案评价方法、设计过程组织方法、表达方法、计算机应用等;(6)其他专题:基于以上设计理论,结合专业设计知识,研究工程设计、组织设计、社会——经济设计(规划)等领域的特殊问题,建立适合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普遍设计理论课程,探讨设计科学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途径等。
基本框架:设计现象学(Phenomenology)、设计心理学(psychology)、设计行为学(Praciology)、设计美学(Estheties)、设计哲学(Philosophy)、设计教育学(Pedagogy)。
(2020)设计基础知识点(简答题)
1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艺术欣赏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艺术鉴赏则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的特点1, 形象性,是具体的,感性的。
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三大统一 2, 主体性,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3,审美性,是人工创造与审美价值的双重表现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1,设计艺术联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以鉴赏时要同时注意其功能性与美观 2,设计艺术与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3,设计艺术作品融合实用性与观赏性,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功能性是其首要的特点。
设计艺术的发展1. 拉斯金对工业产品的反思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2. 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3. 号召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由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包豪斯)推动现代设计艺术一般是指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艺术,如影视设计、网页设计、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个性化设计等。
艺术造型性特点现代设计艺术造型必须强调整体性,综合人机、构成、肌理、色彩等手段鲜明而有力度地表达合理的创意,同时要与环境相结合,给人以不同氛围、情趣的审美愉悦。
包豪斯(1)包豪斯为德语“建筑之家”的音译,全称为“国立魏玛建筑学校”,由格罗皮乌斯创立于 1919 年。
(2)是一所建筑和实用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学校, 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2 1.包豪斯开创了现代设计的道路,它创造了能生长发育的理论设计风格,影响了建筑、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
2.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3.开辟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也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第一章艺术属性论第一节艺术主体论含义:“艺术主体”是指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与占有者。
凡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包括思维,幻想,幻影等),都可以看作艺术客体。
一、情感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对主体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维隆”。
维隆认为情感是艺术的决定因素和主要表现内容。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借助线条,形状,色彩的结合或具有一定节奏的动作、音响或言语表现出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荷兰画家森特凡高法国画家高更二、表现论艺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认为“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
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柯林伍德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他把主观的表现看做是“真正艺术”的特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
他把再现的艺术分为三等级:1、无取舍。
2、有所取舍3。
有情感之表现。
三、无意识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主题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
认为人格由“本我(原始本能)、自我(协调本能和现实之间不平衡的机能)、超我(内部道德机制)”三部分组成。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
伟大艺术家,听从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借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时代的心声。
四、游戏自娱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自我的娱乐。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席勒加以系统。
英国唯心哲学家斯宾塞发展。
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第二节艺术主客体论一、理念论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上帝的创造物。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理念:是西方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10177《设计基础》2020年01月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2020年0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东省命题考试参考答案设计基础(课程代码1017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解析】文字是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最直接、最可靠的构成因素。
2.C【解析】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
3.D【解析】设计艺术美包括功能美、形式美、文化美。
4.D【解析】1969年,美国学者赫柏特·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这一学科门类的概念。
5.A【解析】在众多的标志设计中,创意是标志设计的生命。
一个有生命的标志设计,除了特定的符号,信息外,从创意的角度来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6.D【解析】构成设计是图形、标志、文字、色彩在平面媒介上的经营布局,也可称之为构图。
7.D【解析】电视包装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8.B【解析】绿色设计最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设计的思想,即在产品从概念形成一原材料与工艺的无污染、无毒害选择一生产制造,废弃、回收一集装输送一包装销售一直至再次利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人们都要完整地思考如何体现物质价值与创造价值。
9.B【解析】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会长马克·德杰尔斯克更是认为“现在是设计的黄金时代”。
10.D【解析】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BCDE【解析】正方形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因而有平稳、单纯、安定、整洁、规则之感,而且它的审美属性与其空间位置无关,即不管是水平、垂直还是倾斜放置,它的整体稳定感都不会破坏。
12.ABCDE【解析】设计艺术的特点包括实用经济性、创造性、艺术造型性、程序性、科技性、信息传播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目录索引
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通道 姜宏奇 设计的定义 ( 菲力浦 ・ [ 英】 罗森)王 龙辉 L
笛 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招生改革漫话 刁在祥
孙子雕像创作记 李 友 生
1 9 年 第二期 总第五期 93 校庆专刊 19 94年 第一期 总第六期 谈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对策
南通彩锦绣工业 柏继平 短命艺术 的永恒价值 江继兰
对漆画设计 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基 1 9 年 第一期 总第十二期 97 点 张 燕 任仲 泉 试论现代装饰壁挂与室内环境 陈嘉全 壁 画 与环 境 刘 青砚 格 式塔心 理学与环境艺术设计 张朝辉 论盒带封设计 的美学内涵 陈冠英 寻 找自我—— 室内设计风格 的个性体现 丰兴 里 贵在创新——谈琅王 工艺 品的开 发 孙 东光 牙 试论 中国民间年画创作 中的巫术倾向 郭晓川 论展 示空间设计 任仲泉 完形律与视觉形 象设计 ■金明 工业产 品计算机辅助设计 l A ) 李铁民 C D 艺术再现 的视觉基础与 知觉选 择 唐家路 从生物界 中捕捉设计 的灵感——谈仿生学与设 设计与象征 译 / L笛 室 内设计 的风格与 因素 译 /董占军 黑色线条演奏的抒情曲——佐伯道子的蜡染铜 版画艺术 译 /王鲁海 磨国珍 工笔人物的写生技法 周作 民 工笔重彩花卉技法 赵 坤 服 装 绘 画 表 现 技 法 赵 刚 平面设计 中点的应用 张宪峰 螺旋纹遐想 周 洁 中庭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张宏 图 设计的形体创造浅议 孙 强
礼
吴顺平
19 年 第二期 95
总第九期
展 示设计课程的教学结构与方法 任仲泉 结 构素描漫谈 周东申 结构素描教学思考 单德林 徐卫 计 算机绘 图 董占军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
环境艺术设计原理环境艺术设计原理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围绕人类活动场所进行环境美化和优化的艺术设计形式,旨在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场所的舒适度和美感。
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包括建筑、景观、室内布置等方面,也包括音响、照明、空气质量、颜色、气味等各种元素相互的融合。
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原则、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跨专业的艺术设计形式。
它是以增强人类活动场所的美学价值和舒适度为目的,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整体的、美好的环境氛围。
二、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具有整体性,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感堆砌,而是需要将各种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2.人性化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从人的需求和感受出发,以人为本。
必须考虑人的舒适感、功能需求、文化背景、情感预期等方面,以尽可能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为原则。
3.适宜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以实际环境需求为基础,以场地、环境气氛、文化因经等因素为依据,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合理选择材料、设备、装置,从而形成适宜的环境氛围,以使人们更加舒适愉快。
4.功能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功能,达到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的设计中,应该灵活运用材料和装饰方式,以提高效率。
5.可维护性原则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考虑到环境艺术作品的维护和保养问题,从材料、装配方式、修缮成本等方面加以考虑,减少环境艺术品的维修次数和费用,以便长期保持其良好的效果。
三、设计实践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具有独特的创作思维,注重环境氛围和个性化设计。
在实践中,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完善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1.设计概念阶段在设计的概念阶段,需要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场所的定位和功能:根据场地及其功能的不同特点,创作出符合其定位和功能的设计方案。
(2)环境气氛特点的确定:根据场所文化背景、客户需要等因素,创造出符合其氛围特色的设计方案。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15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摘要: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对个体的设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要遵循自然生态法则,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将景观、植被与环境融合起来,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论文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要点1城市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原则1.1公共性滨水区历来是公众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
无论是节日庆典、宗教礼仪,还是娱乐活动,人们总喜欢选择滨水地区。
恒河河畔的宗教仪式、汨罗江的龙舟比赛、巴林水滨的晚间野餐,抑或名古屋供奉神灵的“热田祭”等都是以滨水地区作为活动的场所[1]。
滨水区作为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应该作为社会的共有财富进行分享,不应让私人或少数利益团体占有。
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共享”原则,强调土地紧凑利用和公共设置的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将亲水的空间还给公众,还原滨水空间的“公共性”这一基本属性。
1.2可达性滨水区是陆地和水域的交界区域,这个区域的交通是尽端式交通,且因平行于水系的道路使得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相对独立的地块。
因此,组织合理的路网,让使用者能快速到达滨水空间,并能够在其中穿行,其交通的便捷程度,是滨水公共活动的保障,也是保持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2]。
1.3实用性滨水区作为公众活动的主要载体,不应该仅具备观赏或者防洪的单一功能,其具有的功能特点应该是多样化的。
应满足来此活动的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求,如观光的游客需要具有特色的景观风貌;周边工作的白领需要短暂的茶歇场所;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需要可以让他们攀爬、游戏的场地。
遵循此原则,可以使滨水公共空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和人气。
1.4识别性识别性是通过强调空间的形式与特征,赋予空间个性,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强化人们对该空间的记忆。
公共艺术 设计导则
公共艺术设计导则
公共艺术设计导则是指在公共开放空间中,对艺术创作和相应环境设计的指导和规定。
它的目的是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提高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公共艺术设计导则的一些内容:
1. 主题与文化: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环境等相结合,体现出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2. 审美与艺术: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审美价值,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和艺术享受。
3. 安全与维护:公共艺术作品应该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不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艺术作品的长期保存和维护。
4. 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增加人们对艺术的兴趣和互动。
可以设置一些互动装置或者参与性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5. 环境协调:公共艺术作品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与建筑、景观等元素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出舒适、和谐的空间氛围。
6. 多元包容:公共艺术应该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能够展示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这些设计导则旨在为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文化繁荣。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_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_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增强人们对空间的舒适度。
那么,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公共空间设计的概述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目的和结果,也不是设计迎合少数人的标志,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大众参与并不断展现其生活变换的过程,新的设计并不仅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指新的内容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空间从物理形态上的界定可以清晰地分为:占有空间和未占有空间。
人们对空间的占有是靠物化的标识来界定的:如堆起的石头.刻有标记的界碑等,当然最有效的是建立起构筑物,或干脆建个房子来巩固对空间的占用,这样的物理界定是靠数字和实物等有形而清晰的界定。
在相当正常的情况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划分往往是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必要手段,理所当然,公共空间对于公众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务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适应人的各种需求,而不是让公众去适应各种环境。
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或者是已经成为设计师的永恒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与方法那么总体上来说,从建筑或者项目的策划到建筑的设计、实施到最后的完成,以及到后来这些设施的运用和管理,这些和设计人员和专家都是有关系。
这当中还有对群体的教育和使用者的教育。
大家都很清楚,意大利对建筑物的保护是做的最好的。
最初这些想法来源并不是来源建筑师或者来源政府部门,而是来源于大众。
由大众发起的自下而上的运动,促进了政府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我们看到我们的城市的面貌得到延续,文化得到发展。
我今天这个题目是我在做博士研究的时候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课题,如果单纯去研究一个建筑我该怎么去研究它,所以我很困惑。
但是当时有大量讨论我们的社会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本身,我们建筑师我们专家,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就是我们的甲方,以及使用的市民和大众。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
《公共艺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艺术概论是一门以人类社会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
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
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技能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本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艺术欣赏、讲座、学生演示等方式为辅助手段,从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六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艺术发展和创作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中等艺术教育“十二五”部级教材《艺术概论》为主,结合其他《艺术概论》教材书籍和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部分新成果作品的鉴赏,以讲授为主、鉴赏、讨论、为辅,激发学生对艺术本质、规律、创作特征的思考,并根据当下社会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为例结合艺术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考辩证的能力。
本课程共36学时,是以理论为主的职业基础课。
计划基础理论课程为24学时,并结合12学时的学生实践互动展示学时,让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审美特征、创作和发展特有清晰地认识并有所思考启发,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入让学生根据论点自由选题从自身专业出发选择作品进行演讲展示,通过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理论并用于实践中去。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能较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作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艺术发生的客观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艺术审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树立健康向上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艺术·在地性·上下文
公共艺术·在地性·上下文作者:王洪义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5期“在地性”是指为某一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品,是公共艺术的特有属性之一,也是公共艺术与一般雕塑作品的区分点。
为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能连接历史与现实,成为鼓舞人心的在地精神载体,在保存历史记忆、临时存在和非商业化过程中,实现公共艺术服务于社区和大众的终极使命。
近年来在国内有关公共艺术讨论与研究中,时常会提到“在地性”。
这个词的英文是Site-specificart,也可译成“特定地点艺术”(简称“定点艺术”),意思也不复杂。
但讨论中有人会把这个固定搭配的英文词说成另一个词,或把这样一个简单概念与深奥的哲学扯到一起,这就很容易让一般听众或读者为之糊涂,所以下面我从常识角度对此概念略作解释也许不算多余。
还有一个原因,是通常公共艺术讨论中会较多谈到这个“在地性”,而其他类型的艺术讨论中较少提到这个词,这也能说明“在地性”可能与公共艺术有密切关系,所以也值得说说。
一从词义看,“在地性”并不复杂,就是指为某一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品,作品与其存在环境有必然的联系。
从宽泛意义上说,这个术语可用于任何或多或少与特定地点有关的作品,如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在地艺术作品。
任何严肃一点的公共艺术创作,都不会不考虑在地环境,甚至一般商业性或实用性的环境艺术也会关注在地性,这是因为商业艺术与公共艺术都以社会反应而非形式构造为价值实现的终极标准,所以必会关注作品与接受环境的关系。
对这类在地艺术品而言,如果将其从特定地点移走,它就会失去全部或大部分意义,这很可能是公共艺术与户外雕塑作品的主要差别之一。
亨利· 摩尔(HenryMoore)的雕塑可以放在任何一所公园里或广场上,而如果将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气候计划》(The Weather Project,2003)迁出泰特美术馆的涡轮大厅,就绝对不是这个效果了。
对设计的艺术属性、技术属性、商业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对设计的艺术属性、技术属性、商业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艺术生产决定艺术消费,艺术生产具有二重性,艺术消费同样具有二重性,主要指,一方面艺术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以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为目的。
其二,艺术消费是一种物质消费,只有付出货币,或购买或租赁或接受赠送,接受者才能取得所有权或使用权,才能开始精神销售的过程。
后者其实也就是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那么在当下艺术市场,艺术作品的消费属性的现状以及情况,将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承认艺术所具有的商品属性艺术作为种生产,同其他物质生产的产品一样,都须进入流通和消费渠道,必然成为一种商品;艺术虽具有审美属性,但它作为流通和消费的商品,必然被赋予商品属性,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市场。
从艺术史上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艺术生产的商品化古已有,著名如展子虔、吴道子等都明码标价,出售自己的艺术品。
扬州八怪的产生也和艺术的商品交易有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提香等都从事过艺术的商品生产,接受各类人以及宫廷的订货。
自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开始,开启了一个商业大片的时代。
随后《十面埋伏》、《功夫》、等影片都呈现出鲜明明的商业特征。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票房。
但是,艺术作品与一般商品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商品不是艺术作品的必然属性。
②反对将艺术完全商品化,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当下的文艺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确实使一部分文艺工作者沦为市场的奴隶,滋生一种只问经济效益、不问社会效益的唯市场化乱象。
2017年网台联动播出的开年大戏《孤芳不自赏》被冠以“抠图神剧”“抠像演出”等一系列名词而被网络热议。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1947)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认为资本主义使得文化成为种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以廉价的产品虚假地满足大众的精神带求。
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
高中美术】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高中美术】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雕塑的属性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空间的雕塑对于城市的象征性、主题性、纪念性和装饰性的作用。
通过欣赏XXX 前的雕塑作品,学生可以感悟公共雕塑作品的形式美、艺术美和象征美,体会公共空间和雕塑的双向互动性。
同时,学生可以思考新城市建设需要什么样的雕塑作品。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雕塑艺术,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雕塑模型来感受雕塑的艺术美和不同材料的雕塑带来的不同的美感。
这也是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一种方式。
通过研究欣赏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学生可以理解现当代雕塑应当传递给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欣赏雕塑的角度和欣赏美的眼睛。
这也是文化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视频、PPT、图片等教具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欣赏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
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纸、木棍、铁丝、彩泥、绳子、吸管、胶粘工具等学具来制作雕塑模型,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雕塑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调整和研究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空间的雕塑属性作用,欣赏雕塑作品的形式美、艺术美和象征美,以及理解现当代雕塑应当传递给公众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内容。
公共空间里的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居民提供美观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风筝广场作为一个典型的公共空间,以风筝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雕塑,展现了潍坊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精神。
这些雕塑不仅具有装饰性,还有主题性和纪念性,能够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欣赏这些雕塑,学生们可以了解公共雕塑的不同属性,并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题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美、形式美及象征美,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公共雕塑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任务三:小组讨论,确定设计作品的公共空间具体位置及主题,并根据材料选择组合方式来体现,最终制作出雕塑作品模型。
课后拓展:通过欣赏不同材质雕塑作品,体会不同材质带来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并思考如何让老年公共雕塑重新焕发生命力和魅力。
艺术设计概论考研核心笔记
第三章艺术与设计第一节艺术与设计艺术一、“艺术”的概念艺术:118 世纪以前;艺术的存在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或是综合质的界定;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 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包括美得艺术和实用的艺术在内..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2现在的艺术;主要是指纯艺术的概念..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既有精神性的产品;也包括精神和物质结合的产品..二、艺术:纯艺术与设计艺术重要纯艺术:1艺术的纯化即艺术与工艺技术的分离..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2具体指绘画、雕塑、书法一类着重体现精神性同时又具有欣赏和教育功能的那部分艺术领域..实用艺术:1主要体现为艺术物质性功能;即实用功能..生活是实用设计艺术的基础;实用艺术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一般造物的区别在于其审美性、艺术性..2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次要艺术”、“小艺术”;主要功能是实用于生活的某一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既包括现代大机器工业的产品设计;又包括了手工生产的实用工艺品;这些产品必须是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一般将建筑装饰;产品设计等都包括在内..3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从性质上论属实用艺术;其评价和确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用的同时又具有艺术质的产品;现在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是毫无疑义的..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这样的内容;倾向于能力题;考研考察较多重要1从历史上来说;在18 世纪以前;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自17 世纪以后;纯艺术与手工艺艺术逐渐分离;标志着纯艺术自身体系开始确立..2纯艺术与设计艺术存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者都被概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即都是艺术的一部分;但因二者本身的特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同;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性及功能、社会作用的不以;在艺术的结构层次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层次性;但不是高低贵贱的关系..3所谓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设计艺术而言的那部分造型艺术;具体绘画、雕塑、书法等;纯艺术主要是精神性的..设计艺术主要是物质性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功能..4从艺术本质上看;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本质的一面;而设计艺术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它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一个中介环节..5设计艺术是纯艺术和生活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艺术之根是源于实用、装饰的风格;实用艺术是艺术的本源;即纯艺术是从设计艺术中产生的..设计艺术:1设计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设计艺术是为实用艺术而设计的..2它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3设计艺术是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是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也是生活艺术化的必由之路..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艺术属性;技术属性;经济属性;艺术设计与工业机械设计的区别:重要1艺术设计解决的是人和物的问题;即“界面设计”..2工业机械设计解决的是物与物的关系..美感:1美感是人类在自身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创造逐渐发生和形成的..2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劳动中、在创造和使用工具中、用具的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第二节造物与形态一、造物与造型造物:1即指人工性的物态化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它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2造物活动是指人类造物的劳动过程、方式及其意义..造物与造物活动的关系:1造物是父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2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3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物质化的世界..手斧、成为阿舍利石器文化的代表..新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二、造型与产品形态造型:1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利用相应的材料;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的结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2形是设计的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是密切相连的..任何实在的物都有形的存在;形是视觉可见的;触觉可触的;它包括色彩和质量的概念..人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形象可以称之为造型..3造型过程:要求、设计、制作、使用..人对型的认识与感知的分析:简单了解;能叙述即可1人类首先在创造石器工具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对形的认识和造型的观念..石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和信物;人在上百万年的数亿次的实践中;逐渐感觉和把握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对形、造型和刘形设计的认识;而人的美和审美意识也是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滋生起来..2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经过了一个从对形的意识、认识到形的塑造即造型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从造型的角度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从打制石器到制造陶器;人类所从事的设计和造物实际上是一种造型活动;而这种造型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上的..3从发生学角度看;人类对形的认识应该早于人的造物活动;我们生活在自然界;同自然界的各种物体打交道;必然时时会感受到形的存在;对形态的感受主要是视觉..人类对形态的感知和掌握经历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的历程..人类发达的造型能力和形态的感知正是通过上百万年打制石器、造物所获得的必然结果和回报;所以说;从造型到石器;人类完成了一个个飞跃;新的设计;新的造物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形态:1造型的要素是形态;是一种符号..2造型是产品自身的外在形象和信息综合体;是产品的表征;形态因而是产品质量和造型质量的反映..3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概念形态:1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即概念形态..2在现代设计中;模拟自然物的造型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仿生学..现实形态:能够被实际看到和触到的形;即显示形态..产品形态: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三类..功能形态:1 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的;是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2产品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外部形态;也就是说功能形态是受制于结构的形态..有的形态不完全由结构来决定和表现尹而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这就为装饰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3产品的结构与材料相关;材料是结构的基础;产品的功能主要是由结构所决定;结构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没有结构就没有产品的功能..符号形态装饰形态:1产品的所有外部特征;只有通过其外部形式才能成为人的使用对象和认识对象;发挥其功能..2产品的符号形态多种多样;可以说是无限的装饰形态..色彩形态:1色彩形态是产品的色彩外观;是色相和色度的表现..色彩形态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2色彩形态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它是一种生要的形态;而且长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感觉和情结状态..补充: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1从设计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现代主义设计从初始的社会性工程;为民众的良好设计动机开始;最终发展成为国际主义风格;功能简单、风格单一、缺少对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导致了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强烈不满..2后现代主义设计追求装饰的、历史的折衷主义风格..追求的历史文脉和情趣;一扫现代主义设计中严谨的主义与冷漠感..第三节装饰艺术与设计一、作为艺术的装饰装饰: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装饰”一词具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属性..动词指示一种行为和活动;名词指装饰活动的结果;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和专指装饰品..3现代艺术的变革从根本上说是墓于刘装饰的理解认识和借鉴..装饰艺术:1装饰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现象..有名词和动词之分;名词指装饰活动的结果;如装饰品、装饰画等..动词指示一种行为和活动;指示一种工作的性质;如使用一定的材料装饰房屋..广义泛指装饰现象的活动..狭义的则指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是指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2从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要、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美的形态..装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艺术的整合力;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艺术方式和艺术手段..装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重要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时代;装饰往往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现代设计中;装饰的形式和内涵虽有所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2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的最人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发现为标志的;装饰艺术的历史构成了人类艺术史发展的主线..3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表明;无论是与装饰艺术的交流与整合;还是极力否定和排斥装饰;装饰艺术一直是其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变革的主要力量..装饰是实用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容和构成要素;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不可能没有装饰或与装饰无关..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上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饰极返素:“大巧若拙”是一种超然之境;以功能决定形式;即将装饰之美通过结构化而整体性地表现出来;使装饰结构化而不是表面化;这种无装饰的建筑追求和崇尚的淡美、返璞归真的境界;在装饰美学上具有典范的意义..二、现代设计与装饰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重要1装饰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泛指装饰现象和活动;狭义的则指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等;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类观和专指装饰品..2在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求、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总的形态..3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成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装饰是实用艺术不可分离的内容和结构要素;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不可能没有装饰或与装饰无关..4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起源可以说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整个现代艺术的表明;装饰艺术是其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变革的建要力量..5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它以比装饰的极端方式另辟蹊径;但最终不是排除了装饰;而是将装饰结构化;创造了装饰的现代新形态..6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装饰的吸新回流定位;从结构中凸现出来;在为结构与形式的全面负载体;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7后现代主义设计对装饰的运用;实际上赋予了装饰以新的时代意义;拓宽了装饰的层面;更新了装饰的表现手法..总之..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即使现代设计对装饰的背离;实际上最终也不是排除装饰而是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方式与形式..本章重点复习内容:核心概念:纯艺术、实用艺术、设计艺术、造物、造型、概念形态、功能形态、符号形态、装饰、装饰艺术、饰极返素重点简答论述:1、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如何2、如何理解人对形的认识与感知3、如何理解产品的形态几种形态要答全4、怎样理解装饰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5、如何理解装饰艺术与设计的关系6、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t 常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它 是 生 活 的 组 成 部 分 。 设 计 艺 术 是 实 用 艺 术 在 当 代 的 实 践 延 续 和 理 论 扩 展 ,其 公 共
性 性 质 、属 性 和 特 征 一 直 以来 并 没 有 引 起 足 够 的 理 论 关 注 和 研 究 , 因此 ,对 于 相 关 问 题 研 究 的 学 术 价 值 、
当代设 计 艺 术 源 于实 用 艺术 ,而实 用 艺 术是 一 个 与纯 艺 术并 存 的一对 概 念 。这 里 我要 提 出 的另 一对
相 关 概艺 术 的 公 共 性 ,从 字 面 上 理 解 即 艺 术 的外 在 性 、共 享 性 、公 众 性 ; 所 谓 艺 术 的 独 占 性 ,可 以 理 解 为 艺 术 品 的 局 域 性 、独 享 性 、 小 众 性 。 放 眼 艺 术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纯 艺 术 和 实 用 艺术都 有某 种程 度 的公共 性 和独 占性 , 其 公 共 性 和 独 占性 的判 断 , 主要 是看 艺术 品性得 以实现 的途径 。
理 论 意义 和实 践意义 表现 为 : 第 一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属 性 研 究 的 学 术 价 值
学 科 交 叉 、理 论 交 互 是 当代 学 术 研 究 的 重 要 特 征 之 一 。 从 现 代 公 共 管 理 学 、群 体 行 为 学 、公 众 心 理 学 的 视 角 来 审 视 、思 考 和 研 究 设 计 艺 术 的 理 论 问 题 ,无 疑 为 设 计 艺 术 的 研 究 打 开 了一 扇 新 的 观 察 窗 口 ,通 过 这 扇 窗 口我 们 将 看 到 设 计 艺 术 在 公 共 属 性 上 所 蕴 含 的 社 会 文 化 特 质 ,其 学 术 价 值 主 要 体 现 为 三 点 : 其 一是 设 计 艺 术 学科 研 究领 域 学 理知 识 性 拓展 ; 其 二 是 设 计 艺 术 学 科 研 究 方 法 论 的 更 新 、探 索 和 实 践 ;其 三 是 设 计 艺 术 学 科 理 论 研 究 的 结 构 性 纵 深 推 进 。 长 期 以来 , 设 计 艺 术 学 术 界 和 出 版 界 热 衷 于 技 能 技 法 等 形 而 下 知 识 的 传 播 ,对 于 形 而 上 的 学 理 思 考 关 注 较 少 ,客 观 上 存 在 重 技 巧 轻 理 论 、重 现 象 轻 原 理 的 伪 学 术 局 面 , 这 是 需 要 学 术 共 同体 认 真 反 思 的 。
术 学科 具有 理论 创新 的意义 。
实 践 需 要 理 论 ,尤 其 需 要 与 时 俱 进 的 创 新 性 理 论 为 指 导 。 明 确 设 计 艺 术 的公 共 特 性 对 于 实 践 的 意 义 一 方 面 在 于 对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性 特 征 的 定 性 研 究 ,为 设 计 艺 术 的 实 践 提 供 目标 用 户 的 清 晰 定 位 ,使 设 计 工 作 者 清 醒 地 意 识 到 设 计 艺 术 与 纯 艺 术 的 本 质 区 别 ,从 而 提 高 - N: 计 的 目标 质 量 和 执 行 效 度 ;另 一 方 面 在 于 设 计 艺术 传播 本体 、 传 播 渠 道 和 传 播 目的 流 程 特 质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的 系 统 理 论 研 究 , 可 以指 导 设 计 实 践 者 有 意 识 、 有 目的 、 有针 对性 的设 计行 为 , 使 人 们 自觉 地 意 识 到 设 计 艺 术 传 播 实 现 过 程 中 , 在面 对不 同阶段 、 不 同时 空 、 不 同 对 象 所 应 采 取 的 不 同 方 法 ,从 而 提 高 设 计 艺 术 的 社 会 功 效 、文 化 品 位 和 传 播 质 量 。 在 上 述 基 础 理 论 认 知 得 到 澄 清 之 后 ,我 们 接 着 就 要 回答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屙 l 生研 究 中 面 对 的两 个 主要 问 题 。 第 一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属 性 的基 本 内 涵 在 对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属 性 认 知 基 础 上 ,有 必 要 深 入 剖 析 一 下 其 内 涵 要 义 。 设 计 艺 术 首 先 是 为 公 众 提 供 基 本 物 质 需 求 服 务 的 公 共 性 产 品 , 因 而 它 的 实 用 性 、功 能 性 应 该 是 摆 在 第 一 位 的 。 这 是 现 代 设 计 思 想 摇 篮 包 豪 斯 设 计 学 院所 力 主 和 倡 导 的 ,也 是 现 代 公 共 设 施 设 备 设 计 中所 遵 循 的 一 项 基 本 准 则 。 在 当 下 中 国
第 二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属 性 研 究 的理 论 意 义 和 实 践 意 义
设 计 艺 术 公 共 属 性 的 研 究 关 系 到 设 计 艺 术 学 的 认 识 论 基 础 ,在 理 论 上 阐 释 和 理 清 设 计 艺 术 的 公 共 特 性 ,为 学 科 研 究 的 延 展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与 观 点 支 持 ; 而 对 于 设 计 艺 术 与 其 它 相 关 交 叉 学 科 的 体 系 理 论 构 成 研 究 则 将 提 高 学 科 学 术 认 知 度 , 充 实 学 科 理 论 的 结 构 内 涵 , 丰 富 学 科 理 论 研 究 的 方 法 途 径 ,对 于 设 计 艺
C HUAN ME I L UNO AO 传媒 论遭
论设 计艺 术的公共 属性
鞠 王健 荣
[ 摘
湖南师范大学
要 ]设计艺术公 共属性 的内涵,首先是聚焦设 计对象的功 能和 实用性 ; 其
次是在满足 大众 主张的同时兼顾少数个性需求 ; 再次是设计 当随时代,要抛弃持盈守 成 的思想 ; 并 以包容 态度 面对管理挑战 ; 而研究消费人群 的结构特征 、族群消费心理 及其集体行为 范式是设计 艺术公共特性 的必然要求。 [ 关键词 ] 设计 艺术 公共属性 群体 意志 个 性需求 艺术消 费
一
般 而 言 ,纯 艺 术 的 公 共 性 要 小 于 独 占性 ,实 用 艺 术 的 公 共 性 要 大 大 高 于 独 占性 ,这 是 因 为 ,纯 艺 术 的
实 现 不 以 人 们 的 日常 生 活 消 费 为 必 要 条 件 ,人 们 是 “ 知 温 饱 ” 后 而 思 之 ;而 实 用 艺 术 的 实 现 则 与 人 们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