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3篇)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暴露于一氧化碳的环境中,导致中毒的情况。
为了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建立以下管理制度: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定期检测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2. 加强通风换气: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清洁排除室内有毒气体。
3. 室内燃气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确保燃烧完全,防止一氧化碳产生。
4. 安全燃烧设施:选择具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热水器、暖气等燃气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5. 烟囱和通风管道检查:定期检查烟囱和通风管道是否畅通,确保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6. 防止车辆尾气进入室内:在停车场等室内场所加装排气管道,防止车辆尾气进入室内。
7. 安全警示标志:在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泄漏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8. 人员培训和教育:对居民、员工等人员进行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9. 应急预案:建立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
10.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一氧化碳防护设备和通风设备,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保障居民和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2)为全面加强我校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大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我校冬季取暖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党的____精神为指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深化消防安全整治,彻底清除火灾隐患,切实提高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我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冬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校成立冬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卢光辉副组长:马进洪组员:马正军、汪康盛、赵俊、纯洁。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方案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方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CO中毒的认识和了解,预防非职业性CO中毒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____字的预防非职业性CO中毒专项行动方案,以下是具体内容:一、目标和目的1. 目标:通过宣传、普及和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非职业性CO中毒发生。
2. 目的:提高公众对CO中毒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掌握正确的应对和逃生方法。
二、宣传和教育1. 制作宣传材料:制作海报、手册、宣传单等,内容包括CO 中毒的危害、预防方法、应急救援等信息。
2. 发放宣传材料:通过社区、学校、医院等途径,向公众发放宣传材料,提高对CO中毒的认识。
3. 组织宣传活动:开展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宣传片放映等,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加强宣传效果。
4. 教育培训:开展CO中毒预防知识的培训,特别是面向高风险人群,如家庭、工地、学校等。
三、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1. 企事业单位监测:建立CO浓度监测系统,定期对企事业单位的CO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CO泄漏问题。
2. 居民自检:提倡居民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热水器、煤气灶等,并配备CO探测器,及时发现CO泄漏。
3.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CO中毒的预警系统,对高风险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加强家庭安全1. 燃气设备安全: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排气畅通、燃烧充分,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避免CO泄漏。
2. 安装CO探测器:在家中安装CO探测器,定期检查和更换电池,及时发现CO泄漏。
3. 加强通风通气:保持家居通风畅通,特别是使用燃气设备时,及时打开窗户通风,减少CO浓度。
4. 家庭应急预案:制定家庭CO中毒应急预案,明确逃生路线、联系方式和急救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五、加强建筑安全管理1.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对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燃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意外事件,它往往发生在封闭或不良通风的环境中。
而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则指的是那些不是由工作场所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并实施一份完善的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一、预案目标和背景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减少中毒人数、减小财产损失,并确保及时救治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该预案是为了响应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无序情况,指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如何预防和应对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二、预案主体内容1. 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
- 室内安全检查:定期进行住宅、办公室、商场等室内环境的安全检查,确保无论是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或固体燃料,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 安装报警器和排气系统:在重要场所和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和通风排气系统,提前感知风险并及时排除。
2. 应急预案-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灵敏反应。
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
- 人员疏散与救援:组织人员在不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下,尽快疏散受困人员。
同时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抢救受伤人员和移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防止事态扩大:对发生中毒事件的现场进行划定隔离区,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比如关闭燃气源、通风换气、控制火源等。
- 协调合作与信息发布:及时与相关部门、医院、媒体等进行沟通协调配合,确保救援与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同时发布情况说明,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3. 救治与善后处理- 及时救治: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和氧疗,降低中毒的危害。
- 监测与评估: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确定一氧化碳浓度和扩散范围,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发布安全报告,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居民家庭、公共场所等使用燃气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燃气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燃气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
第五条单位应当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设备,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完好。
第六条燃气设备不得安装在卫生间、卧室等封闭空间。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确保安装房间的窗户或排气扇打开,通风良好。
使用中,应开窗保持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第七条燃气灶具连续打火未点燃时,应开窗通风,稍后再点火。
使用中,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
使用后、临睡前、外出时,要检查灶具开关和管道阀门是否关闭。
第八条严禁在卧室烧炭取暖,严禁在无强制通风条件的室内烧炭取暖。
在室内烧炭取暖时,一定要开启排风扇,且门窗留点空隙。
使用木炭做燃料吃火锅、烧烤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第九条单位应当配备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并定期检查或更换电池。
如发现一氧化碳浓度报警,要及时检查燃气设备,确保通风畅通。
第十条单位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燃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制定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措施和应急流程。
第十二条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一)立即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二)立即离开中毒环境;(三)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四)及时呼叫120急救中心,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救治;(五)及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晕厥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来源是燃气、汽车等燃烧物质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二、预防措施1.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一氧化碳报警器是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等燃气设备时,应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这样当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报警器能及时发出警报。
如有一氧化碳报警器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请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定期维修设备。
对于燃烧设备如燃气热水器、燃气炉灶等应定期维护保养,预防设备老化引起一氧化碳的泄漏。
3.安全使用燃气。
在使用燃气设备时,应该仔细遵循使用说明书,确保使用燃气设备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煮饭、洗澡时要有人在场,不要在房间内燃烧炭火等不安全的物质。
三、应急预案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马上打开门窗通风。
将空气流通,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
2.对中毒者进行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输氧,将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给予高浓度含氧气的呼吸,同时可转移至医院就诊。
3.停用燃气设备。
找出一氧化碳泄漏的原因,排查问题。
四、救护措施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应该注意以下救护措施:1.立即停止进入中毒现场。
2.通过拍击或掐人中等方法唤醒昏迷者。
3.让昏迷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4.在病人口腔发现异物时应迅速取出,使病人口腔内干燥。
5.用吸氧袋、呼吸器等设备输送花氧气至中毒者体内。
五、总结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维护设备、安装报警器、正确使用燃气设备等措施,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对中毒者进行救援。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概述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易于混合空气。
在无风或低风速的室内环境中,尤其是密闭或少通风的场所,一氧化碳会堆积到有害浓度,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本管理制度旨在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进行预防和管理,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并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
职责单位的职责•制定并落实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安排专人负责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检测;•检查和维护全部与烟气排放和室内空气流通有关的设备和管道;•在有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场所设置安全警示牌;•组织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落实;•官方明确单位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置流程及应急预案。
个人的职责•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安全制度;•避免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中燃放炭火等火源;•发现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泄漏的情况,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每年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并按照制度的规定处理检测结果。
预防措施监测和检测•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检测,建立监测和检测记录,并及时下发风险提示;•在潜在的泄漏风险高的场所设置自动监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编制泄漏应急预案,并定期检查和修订;•制定检查和维护室内设备汇报的标准化指标。
排放排气•在排放和排气口设置排放、防止倒流和防止堵塞的设备;•定期对排放、排气口的应急减压阀、安全阀、防止倒流阀等设施进行检查、试验和维护。
风险管理•建立日常检查和风险排查机制,对室内、室外的潜在泄露源和其它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泄露事故,保障人员的安全;•遵守相关安全标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一氧化碳的泄漏和爆炸。
应急预案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应急反应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基本应急预案:•发现一氧化碳泄漏时,要立即通知值班员、相关人员和应急救援部门;•在危险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立即关闭公用设施上的供气管道,并马上打开窗户或送风口通风;•紧急安排人员撤离;•确保供气设施、机电设备、通风系统等得到有效的管控。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预防管理2.1 责任分工(1)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和制度,并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提供必要的支持。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一氧化碳中毒防控方案,并监督各部门按照要求执行。
(3)各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一氧化碳中毒防控工作,包括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宣传。
2.2 检测与监测(1)建立一氧化碳检测设备台账,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准确可靠。
(2)定期对相关场所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确保不超过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标准。
(3)对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场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使用或进行必要的修复。
2.3 风险评估(1)对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的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车库、锅炉房、喷漆室等。
(2)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措施的依据,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一氧化碳的产生和泄漏。
2.4 教育与培训(1)对从事可能接触一氧化碳的员工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包括一氧化碳的危害性、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
(2)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一氧化碳中毒防控培训,并签署相应的安全责任书。
(3)定期组织一氧化碳中毒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5 应急预案(1)制定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确保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2)组织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2.6 防护设备(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2)定期检查和更换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防止一氧化碳泄漏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监督与检查3.1 定期检查(1)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定期对各部门的一氧化碳中毒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检查结果将作为绩效考核和改进措施的依据,并通报到相关部门。
3.2 纠正措施(1)发现问题和隐患,责令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1. 前言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居住环境内或公共场所内由于燃气泄漏、不当使用燃气设备、燃烧不完全等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超标的情况。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2. 预案目标2.1 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2.2 最小化中毒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处置水平。
3. 预案组织3.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指挥和组织协调的工作;3.2 预案的责任单位包括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
4. 预案程序4.1 监测和报警4.1.1 建立一氧化碳监测系统,并保持24小时不间断监测;4.1.2 监测装置发现一氧化碳超标时,立即发送警报信号。
4.2 紧急响应4.2.1 接到警报信号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4.2.2 启动警报系统,通知居民迅速撤离,并在必要时疏散附近的人员;4.2.3 联系应急救援队伍,准备救援装备和药品。
4.3 救援和救治4.3.1 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立即调派救援队伍赶赴现场;4.3.2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救助被困人员;4.3.3 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为其提供急救和医疗救治;4.3.4 同时进行现场排查,找出一氧化碳泄露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4.4 事后处置4.4.1 进行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4.4.2 提供相关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4.4.3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能力。
5. 预案配套措施5.1 加强燃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燃气设备的正常运行;5.2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5.3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提前发现一氧化碳超标的风险;5.4 提供公众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事件分级按照卫生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分级标准执行。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
对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反应及时,处置有效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做好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应急能力,迅速、及时、有效地应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4、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适用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工作。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由天然气、液化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可以致使人体缺氧窒息的气体所造成的中毒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四、监测、报告和预警1、监测与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责任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
3、报告时限和程序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发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报告内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
经调查确认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包括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可直接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信息,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一、引言本应急预案旨在指导和协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本预案适用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预防、应对和善后三个阶段。
二、依据1.国家应急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2.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一氧化碳中毒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预案制定和处置工作的规定;3.省、市、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制定的应急管理制度;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预防阶段1.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性、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理等知识;(2)开展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治理的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监测预警(1)建立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预警平台,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动态;(2)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工厂、学校等重点监测点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加强监管和执法(1)加大对涉及一氧化碳排放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2)加强对燃气、供暖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预防一氧化碳泄漏事故的发生。
四、应对阶段1.突发事件发生时(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应急处置工作;(2)迅速确认事发地点和范围,及时向人民群众发布警示信息,要求人民群众采取安全措施;(3)组织专业人员前往事发地点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
2.人员救援(1)迅速疏散受困人员,确保其安全;(2)组织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向医院调配救援物资和设备;(3)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3.事故调查(1)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2)查明责任,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善后阶段1.事故处置结束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安全;2.开展事故影响评估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3.组织宣传活动,普及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4.开展事故后续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事故后果发展情况,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在非工作环境下,由于一氧化碳泄漏导致的中毒事件。
对于这类事件,应采取下列应急预案:
1. 初步应对措施:
- 迅速离开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尽量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关闭一氧化碳泄漏源,例如关闭燃气炉具或燃气阀门。
- 尽快打开门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
- 通过呼叫紧急救援电话 (如911)或联系专业应急机构寻求帮助。
2. 危险区域处理:
- 在有毒气体泄漏的区域周围设置警戒线或警示标志,以防止其他人员靠近。
- 必要时采取措施,如关闭相关设备或仪器,确保有毒气体不再泄漏。
3. 救护措施:
- 对中毒者进行急救处理,包括:
- 尽快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检查中毒者的呼吸和心跳,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CPR)。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援。
4. 医疗救助:
- 中毒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急救治疗,并告知医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原因。
- 医疗机构会通过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等检查来确定中毒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输液补充等。
5. 事后处理:
- 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尽量找出一氧化碳泄漏的原因。
- 对泄漏设备或管道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 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这些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具体执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4篇)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发生在非工作场所的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是由于燃气热水器、暖气炉等燃烧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
为了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建立以下预防管理制度:1.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居住环境中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够及时检测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情况,并发出警报,提醒居民采取应对措施。
2. 检查燃气设备:定期请专业工作人员对家庭中使用的燃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燃气热水器、暖气炉等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出现燃烧不良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
3.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措施。
居民要经常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尤其是燃煤取暖季节,燃煤产生的一氧化碳容易导致中毒。
4. 合理使用燃气设备:居民在使用燃气设备时应该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修改、封堵通风口,避免一氧化碳积聚。
5. 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学校等机构应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居民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让居民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6. 开展检测监测:定期组织一氧化碳检测监测工作,对居民居住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建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安装报警器、检查燃气设备、加强通风、合理使用燃气设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检测监测等措施,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发生在非工作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中毒。
为了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以下是一些管理措施的建议:1. 室内燃气使用安全规范:确保室内燃气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修燃气设备,避免燃气泄漏和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
2. 室内通风系统管理:保持室内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及时清洁和更换空气过滤器。
使用通风设备来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减少一氧化碳积聚的可能性。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是针对非职业场所(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中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管理的制度。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建议:1. 安全意识宣传: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非职业场所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和测试其工作状态。
一旦检测到一氧化碳超过安全浓度,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
3. 配置通风设备:保持房间通风,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
尤其是使用燃气燃料的设备和燃气热水器,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将室内的烟雾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设备:燃气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的废气安全。
燃气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一氧化碳泄漏,因此必须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5. 保持燃烧器具完整性:检查燃烧器具(如燃气炉、煤气灶等)是否完整,是否有泄漏或损坏的情况。
及时修理或更换有问题的燃烧器具。
6. 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在有燃气设备的地方,张贴一氧化碳中毒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7. 急救和逃生措施: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培训人员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
同时,制定逃生计划,确保人员能够安全离开危险区域。
8. 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定期监测非职业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可以使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进行定期检测。
9. 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明确非职业场所的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和管理要求,强化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监管和执法。
10. 紧急救援机制:建立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紧急救援。
以上是一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的建议,更具体的制度内容和措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范本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以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预防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管理,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住宅区和办公场所。
三、主要内容1. 规范燃气设备安装和维护工作。
所有燃气设备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燃烧效果。
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2. 加强排风和通风系统建设。
对于存在一氧化碳释放的场所,必须建立有效的排风和通风系统,以及一氧化碳报警装置。
定期检查和维护排风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
3. 加强煤气、暖气设备使用管理。
鼓励使用煤气、暖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严禁私拉乱接煤气管线,确保煤气管道的安全。
4. 加强公众安全教育。
组织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和防范措施。
向公众提供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知识和急救方法。
5. 建立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
制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和任务分工。
建立定期演练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果。
6. 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
加大对各单位和个人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四、责任分工1. 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
2. 燃气设备安装和维护单位负责制定设备安装和维护方案,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
3. 公共场所和住宅区负责建设和维护排风和通风系统,以及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
4. 煤气、暖气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是指在家庭、公共场所、学校等非工作环境中,人们不慎接触一氧化碳(CO)而导致中毒的情况。
对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采取以下应急预案:
1. 建立预警机制:在家庭、公共场所等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并定期检测其工作状态。
2. 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普及,让人们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
3. 加强管理:加强对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地方的管理,确保无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烟囱堵塞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
4. 提供急救培训:提供急救培训,使人们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5. 采取紧急措施: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尽量离开室内到空气流通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请求医疗救助。
6. 救援和治疗:立即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医疗人员应及时对中毒者进行吸氧、补液等紧急治疗,尽快排除体内的一氧化碳。
7. 调查事故原因: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加强安全预防: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如检修燃气设施、加强排气通风、合理使用取暖设备等,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通过加强预防、管理、救援和治疗等各方面的工作,可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以演练。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最新)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对广大居民开展宣传教育、入户检查和督促整改,整顿燃气器具销售市场,实现“宣传检查工作零遗漏、无死角,力争今冬明春不发生因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群死群伤事件,我县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起数、中毒住院治疗及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零报告”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一)完善预防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联席会议制度,部署相关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建立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使用燃料意识。
1.结合实际,组织持续开展安全使用燃料(含煤炭、木柴、燃气等燃料)知识的宣传教育,年内要实现宣传覆盖率达100%。
集中利用我县回南天天气高发期前(3月份)和天气转冷前(11月份)两个时段,通过公共宣传栏、媒体等渠道,采用横幅、展板、海报、网络文章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有效提高群众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普及率,帮助群众掌握预防和救治技能,确保预防知识家喻户晓。
针对发现符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易发条件(户型小、通风不畅;使用淘汰的、不合格的燃气器具;燃气器具安装在浴室、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空间;使用煤、木炭、木柴等燃料;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独居等)的高危住户,要建立专门工作台账,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并将情况汇报当地联席会议办公室。
【责任单位: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2.县直各相关单位利用本系统门户网站及其他宣传窗口开展安全使用燃料、正确预防和救治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技能宣传。
公安、教育、卫计、交运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对流动人口、就医人员、学生、机动车驾驶员等群体的宣传教育。
【责任单位: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3.积极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上定期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相关宣传报道活动。
建设部、民政部、公安部等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民政部、公安部等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民政部,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1.09•【文号】建城[2006]274号•【施行日期】200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建设部、民政部、公安部、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建城[2006]2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特别是去冬今春,我国一些地区连续发生多起因使用煤炉取暖不当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至少3850人中毒、142人死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坚持政府领导、依托基层,坚持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救治,紧密结合实际,建立政府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基层组织具体实施、运转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安全采暖。
(二)各司其职,明确职责分工。
预防和处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主要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工作。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特别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作用。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建设部门负责城镇燃气安全、发展集中供热,以及棚户区、城乡结合部住宅区的改造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相关防范工作以及做好事件发生后的救济救助工作;卫生部门负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救治和信息报告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科普宣教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开展相关防范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处置工作;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各类学校做好相关教育和防范工作;广电部门负责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警示教育工作;质检部门负责有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查和执法打假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打击相关市场非法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和统筹协调工作;气象部门负责对易引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将影响通风、排烟的气象预报纳入灾害天气预报范围。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12.11•【字号】京卫保字[2008]46号•【施行日期】2008.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原材料工业正文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京卫保字〔2008〕46号)各直属单位: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建筑工地、居民家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因使用煤炉取暖而引起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全国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86起,死亡39人,中毒人员达成636人,个别地区的学校发生了多名学生中毒死亡事件。
12月8日卫生部下发特急电报《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08〕156号)。
对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进行了布署,为做好局直属单位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确保不发生此类事件,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关心和改善单位生产生活条件。
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建设部等10部门《关于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有关责任落实到人,扎实抓好冬春季节一氧化碳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各单位要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按照北京市公安局制定出台的《民用水暖煤炉安全使用要求》,教育职工正确安装、使用,并了解掌握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的防范意识。
有建筑施工任务的单位,要同施工单位一起对工地各类人员,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和住地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管理制度
为全面加强我校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大力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我校冬季取暖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深化消防安全整治,彻底清除火灾隐患,切实提高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我校师生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冬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校成立冬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卢光辉
副组长:马进洪
组员:马正军、汪康盛、赵俊、纯洁。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
(一)主要任务
1、全面开展冬季防火安全大检查。
冬防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各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检查,集中整治各种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加强节假日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检查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重点针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开展检查。
一是加强对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防火分隔设施的检查。
学生
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时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挤占疏散通道;要确保防火门能够按照要求正常使用;坚决清理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的违章建筑。
二是加强对用火用电设施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检查。
对食堂宿舍和各班级、安装用火用电设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一经发现,要立即纠正,并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人员密集场所严禁违法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要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巡逻检查,学生宿舍等要杜绝使用电炉子、酒精炉、液化气灶具等用火用电设施。
冬季取暖要严格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对建筑消防器材的检查。
入冬初期,我校对配置的灭火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保养,落实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防冻措施,严禁关闭消防给水阀门。
四是加强夜间防火检查。
我校根据冬季火灾特点,把安检人员布置在火灾高发时段和高发部位,认真执行“错时”工作制,严厉查处脱岗漏班等行为。
五是加强节日和举办大型活动期间的消防安全检查。
做到提前部署,强化措施,及时堵塞漏洞,确保消防安全。
六是对今年以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回查。
对遗留隐患进行集中研究,坚决消除火灾隐患。
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
2、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校要牢固树立“灭大火,救大灾,打恶仗,打硬仗”的思想,制定完善各类事故预案,加强组织指挥和人员调度,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积极组织安检人员开展灭火演练,确保人员、器材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4、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各班级要大力开展以冬季防火安全为主题的消防宣传工作,不断改进宣传教育形式,
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教职工及学生宣传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提高教职工及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
各班级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班级、部门要加强放火工作的意识,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把责任分解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
各种责任规定都应具体、量化、具有可操作性。
2、及时反馈信息。
各班级、部门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信息反馈,及时上报重要情况和突出问题。
各班级冬防工作的安排部署情况、检查落实情况、冬防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政教处。
德令哈市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