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战争的严重破坏(3)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4)意义: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历史:重工业基础差现实: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外部:苏联的经验(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这些企业分布在东北地区;原因是:①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③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3)“一五”计划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1)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工商业(2)基本途径和方式:生产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3)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4)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2)内容: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现状的矛盾。
(根据矛盾提出主要任务)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评价: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坚持下来。
2、失误(1).总路线①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①指导思想:1958年总路线②内容: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考研题解
(模拟题)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道路的重要意义有(
)
A、开始独立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B、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C、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 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D、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二)如何理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
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基本方针? 1、国际环境(苏共二十大) 2、国内环境: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工业化建设
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的理论
1、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在自力更生的
基础上,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 外国的科技和管理经验。 2、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刘、周都提出 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 思想。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 设想(A、工商业经营方面,公有制经济是主 体,个体经济是补充;B、生产计划方面,计 划生产是主体,按市场需求自由生产是补充; C、社会主义统一的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 自由市场是补充。)
处理矛盾的方法: (1)政治思想领域:团结——批评——团结 (2)物质利益分配:统筹兼顾 (3)群众与政府间:民主集中制原则 (4)科学文化领域:双百方针 (5)政党关系处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6)民族之间矛盾: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 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 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 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 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 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想一想:
改革是不是什么都要改变?
改革到底要改什么?
含义: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 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
3、历史意义:
两大转折 体制
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 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三个标志
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 展新时期
小站练兵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上的伟大转折,主要因为: A肯定了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B转移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抛弃了一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改革前的农村状况怎样?
中国农业集体化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 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 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2、过程:
①尝试:1978年12月,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 产到户.安徽四川的一些地方积极推广
②中央支持: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
(3)中心环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 (4)成就: 完成。重工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主要集中于 东北地区, 代表企业有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5)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考历史必修一】9.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概览】第22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纲要求】1.国民经济的恢复。
2.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中共八大的内容及意义。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及影响。
5.国民经济调整的内容及影响。
考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基础落实】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考点详解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过度时期(1949--1956年)1、“一五计划”(1953~1957年)①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②基本任务: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③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④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东北老工业基地)⑤“一五计划”的意义A、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B、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2、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①时间:1953——1956年底②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③方式:农业、手工业:组织农民、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④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⑤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1、正确决策-------中共八大(1956年)①内容:A、指出主要矛盾: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确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失误:(1)指导思想:1958年多快好省总路线<左倾思想>(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A、表现:大办工业(大炼钢)、农业(放高产“卫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B、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②人民公社化运动A、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一平二调:绝对平均主义,片面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化规模和程度——生产关系调整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B、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后果:A、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损失、浪费和环境的破坏B、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C、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三)经验教训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8必修2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单元概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线索1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
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第25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以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程:
- 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恢复了经济。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年-1956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1966年):召开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全面探索。
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至今):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案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案例摘要: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背景1.国际环境:冷战格局的形成2.国内环境: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案例1.苏联模式:借鉴与反思2.独立自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奠定基础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正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任务。
这一探索是在冷战格局的国际环境以及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国内环境下展开的。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反思,以及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首先,苏联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参照。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然而,苏联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过度集权、忽视经济规律等。
因此,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必须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在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国内环境下,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了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展开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这一过程中,我国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我国开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一探索包括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以及尝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论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在于:
1. 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初步探索阶段,人们通过实践和理论探索摸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适宜的发展方向。
这将为后续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撑。
2. 提供了宝贵经验。
初步探索阶段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它们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在探索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本国生产力和国情的一些规律,逐步积累宝贵经验。
3. 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
通过初步探索阶段的实践,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新的理论,补充和完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后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准则。
4. 增强了国家自信心。
在初步探索阶段,人们通过艰苦探索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鼓舞国民的士气和民族自豪感。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推动各项建设的一个重要力量源泉。
专题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 乡镇企业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增强 企 业活力,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 发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建设天 津滨海新区、加入世贸组织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尚中国
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意识形 态挂帅,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60年代外交关 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外交
【练一练】
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 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这里主要是钢,只要 1959 年达到 2 500 万吨,我们钢 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 的是( ) A.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7、中外改革史
(1)阿里改革:创办近代工厂,保护民族工业 (2)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先创办国营模范工厂, 后扶植私人企业
【知识拓展】建国后中共在探索中的“左”倾错误
政治 经济 学术 教育
“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民 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 “教育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 育造成严重破坏。
(1)《论十大关系》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中共八大 (4)八字方针 (5)“左”倾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国民经济建设遭严重干扰和破坏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破坏、严重倒退
(1)总体特征: 曲折发展
全面 建设 社会 主义 时期 文革 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困难、政治挑战和社会变革等因素。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1.经济困难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是导致建设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许多国家面临着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常常面临国际经济制裁和封锁,使得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中往往采取了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加剧了经济困难。
2.政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道路中还面临着政治挑战。
在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遭到反对力量的威胁,这些力量通过内部或外部干涉来削弱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这种政治挑战会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使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还可能面临领导层内部的争斗和内讧,甚至出现政治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负面影响,使其发展曲折不前。
3.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还受到了民众的观念和态度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里,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另外,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上的调整和转型也往往伴随着社会变革。
这种社会变革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困难、政治挑战和社会变革等因素都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影响。
只有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顺利前行。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949—1956:过渡期新民主主义国家(初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三年经济恢复、一五计划、三大改造2、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期(全面建设期、探索期)八大、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国民经济调整3、1966—1976:文革:劫难、周和邓的整顿4、1976—1978:彷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5、1978—今天: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经济恢复(1949—1952)(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与官僚资本的肆意搜刮;③多年战争的破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2)措施:①解放全中国;②土地改革(地主土地私有→农民私有);③抗美援朝;④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⑤合理调整工商业(3)效果: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计划经济创造条件。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3、一五计划(1953—1957)[一化三改](1)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2)成就:(东北工业基地):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厂;武汉长江大桥(3)影响: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3)意义: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和失误(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中共八大(1956)(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2)内容: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3)意义:成功探索,指明方向,未能坚持2、中共八大二次(1958)(1)思想根源:“左”倾错误(2)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认识:片面追求高速度,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盲目追求工农业的生产指标。
高中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①必要性: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 务之急。 ②可能性: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方针: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3)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4)成就: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工业化建
6.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6.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成功的探索 A.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重要决议: ①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由落 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在经济上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 方针。这次大会是在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情况下的一次成功探索。 B.“八字”方针的提出: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 这种情况下,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 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 改善。 (2)探索中的失误
(2)在阶级斗争上: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解决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不能扩 大化; 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 神化领袖的作法; ④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纲要: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1、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主要内容: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3、“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1957年超额完成)(1)成就:①过去没有的重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械制造建立起来。
②东北: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2)作用:①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途径:①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合作化)道路;(个体经济转化为集体经济)②资本主义工商业:先采用公私合营,后实行“赎买”政策.(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4)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特点:(1)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2)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中共八大1、背景:①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②苏共“二十大”2、时间:1956年3、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实质:大力发展生产力)4、意义:中共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初步成果。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在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了许多曲折。
这些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1.旧有体制遗留问题: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一个原因是旧有体制遗留问题。
这些国家在革命前是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传统观念和制度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2.外部干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曲折,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外部干涉。
例如,苏联在20世纪初期就面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这使得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加艰难。
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断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干涉,加剧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困难。
二、政治因素1.统一领导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统一领导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领导体系上出现了问题,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化。
在一些情况下,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过度强大,导致了一些错误决策和政策的实施,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2.权力斗争问题: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斗争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领导人之间的权力斗争往往会导致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经济因素1.计划经济的弊端:在早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但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计划经济的过度干预和管理使得资源分配不合理,效率不高,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和经济发展的停滞,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2.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变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无法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导致了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困难,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
四、社会因素1.社会矛盾的激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一、历史背景与内外因素的影响1.1国际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主要是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
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围剿,试图通过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阻碍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存在外部压力,例如苏联和中国之间在国际事务上的分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裂和对立。
1.2内部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自身。
政治上,领导层的权力斗争、党内派别之间的对立以及其他政治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经济上,难以实现工农联盟,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绊脚石。
文化方面,意识形态的传播和革命精神的消退也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了曲折。
二、实践经验的摸索与总结2.1早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在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积累和历史教训,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设模式,例如一味仿效苏联模式、过分集中计划经济、强调政治挂帅等。
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使得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2.2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在曲折的历史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总结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例如,在经济建设上,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措施,提高了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在政治建设上,适度放权、实行分权制衡、发展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等,完善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在文化建设上,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培训、推动科技创新等,促进了国家的文化繁荣。
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方向在摸索和总结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这包括了政治上的民主集中制、经济上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文化上的传统与创新并举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①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历史条件)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 一五计划的实施,工业化初步基础 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③1966--1976年: “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 坏 ④1978—今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召开——新的发展阶段
52
57 60
66
71
73
75
年代
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经济 呈现怎样的趋势?
专
题
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整理 背景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①提出:1953年 ②内容:一化三改造
依据:过渡 时期总路线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的 建 立 一 五 计 划
③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 实质? ①时间和目的:1953—1957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改造;地点?原因 ③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时间:1953—1956年底 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内容 ②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创 举 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评价: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改造后期,存在过急、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缺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疑难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疑难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初步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中的疑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
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建设中的疑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社会建设是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任务。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疑难问题。
如何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解决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的福祉。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加强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推动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如何推动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实现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政治建设中的疑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
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是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动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水平同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 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 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四: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 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 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 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
“
斯大林取消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斯大林信仰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设 想,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 公有制、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 而复活资本主义”。 材料三: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 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 ……延缓速度就是落 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取消新政策的原因。 原因: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为复活资本主义,违背马克思对社 会主义的设想。 国内工农业落后与国外资本主义的包围使苏联必须迅速实现工业 化,巩固政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二 ——斯大林模式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 国。 ——丘吉尔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 验教训。 重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体制的主要表现 难点:斯大林体制产生的原因 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构建体系 强化基础
国际 资本主义包围与威胁 经济: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政治:政权得到巩固但仍有威胁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 么问题? 变化:由自愿逐步到全盘集体化;问题:出现过火行为,有背农民意愿 材料2:农民的房舍、家畜、牲畜、工具等,一律公有化。一匹马当时 的市场价格是是100卢布,但交给集体农庄作价仅25-30卢布。猪和羊的作 价更低,于是农民索性自己宰杀吃掉。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 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 少了26%。……消极怠工、损坏工具、挥霍积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1929-1930年苏联有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据材料二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 因?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五“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 遭逮捕和判刑。1934年1月联共(布)“十七大” 选出的1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的98人,1966 名代表中的1108名被逮捕或镇压。当时,列宁格勒 省的154名代表中,只有2名继续当选为“十八大” 的代表。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 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 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 清洗。1938年,红军师以上的军官中,只有39%的 人是原任的。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 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 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思考:此漫画反映斯大林时 期什么问题?试从政策角度 分析其原因?
问题:农轻重工业严重失衡 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依 靠农业积累资金
《片面经济》
工业化迅速实现的原因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械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 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 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与此同时,苏联大量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 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 自美国两家公司。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水电站的建设,还有 6名工程师 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劳动红旗奖章。 材料二:苏联早期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的群众运动。顿涅茨矿区 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1935年8月30日创造了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煤 102吨的记录,超过定额十三倍。这一事迹,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得 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它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竞赛与新技术相 联系。斯大林说:“没有新的更高的技术,就不会有斯达汉诺夫运动。”它 打破旧的技术定额,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表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竞赛的 新高涨。
探索之路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外 国 武 装 策 战 干 时 涉 国 内 叛 乱 经 济 困 难
工 业 化
共 产 主 义 ” 政
苏 维 埃 政 权 巩 固 经 济 政 治 危 形 势 稳 定
斯 大 林 模 式 ”
农 业 集 体 化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思考:(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迅速实现工业 化的原因。 原因: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集中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机会。
重点三 农业集体化
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 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排斥市场调 节国家统调 拨、计划供 应
工资制(平 均主义)
苏联、西方、中国现代化模式比较
西方模式(英 国)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 生产资料私有 料所有 制 制
工业化 道路 农业制 度 先轻工业后重 工业 资本主义大农 场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1925-
1927-
背景 过程 主 要 表 现
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思想)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计划管理;排斥市场
斯
大
政治
思想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 增强国防,巩固了政权
高度集权;党政不分
高度划一;个人崇拜
林
评 价
模
革命史观 整体史观 现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现象:农民抵制全盘农业集体化政策;原因:强制公有,收购价格过低; 后果: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重点四:正确评价斯大林
根据以下材料评价斯大林
材料一: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材料二:斯大林俭朴廉洁,身后只留下几身穿旧的衣服,没有任何 钱财。他工作勤奋刻苦,思想敏锐活跃,信念坚强如一。他在苏联 人民中发现、培养了青年突击队,推广了斯达汉诺夫群众运动,带 领各族人民在广阔的土地上创造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新生活,培育了 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理想情操。这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体系,完全不同于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利 欲熏心、血腥竞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曾在苏联受过不公正对待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安娜·刘易斯·斯特 朗,直面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而引发的世界反共狂潮,毅然决 然地出版了“美国人所著的第一本全面论述斯大林问题的著作”— —《斯大林时代》。“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 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也许是最伟大的时代。他不仅改变了俄国 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斯特朗说,“千万人民建 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他则是工程师。”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化农庄 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 苏维埃体制(高 度集权)、一党 制、终身制。
经济体 市场经济体制 制 政治制 君主立宪制、 度 内阁制、两党 制。
战时共产 项目 主义政策
农 业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代替余粮 收集制
斯大林模式
集体化、农业 税很重
高度集中的国家 计划模式,直接 管理
余粮收集制
内工 业
大中小工业一律 国家资本 收归国有(单一的公 主义
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容
贸 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易 分 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平均主义)
恢复自由贸 易,允许商 品买卖 实行按劳分 配制
思考: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政治、思想、 个人四个方面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经济:是工农业相对落后的产物;政治:加强国防,巩 固政权的需要;思想:是专制残余和小农思想的产物; 个人:斯大林个人专制主义和皇权思想浓厚
重点二 工业化进程
请仔细阅读教材P140表格,并解决相关问题 (1)重工业、机器制造业落后;变化:煤、石油、铁、汽车、 拖拉机等重工业发展迅速;但轻工业增长缓慢 (2)不足: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落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3)初步方案;没有;问题: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 脱离客观实际。
背 景
斯
国 内
大
思想:专制思想与小农思想浓厚
原因 经济:工业基础较弱;政治:政权面临威胁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积累资金 方针 特点
林
形 过 程
模
工 业 化
1937 1937
式 成
农 业 集 体 化
重工开端;农业积累;计划管理;政府主导 工业体系齐全;改变经济结构;成为世 成就 界工业强国;增强综合国力 评价 问题 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伤害农民利益 原因 个体小生产难以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原料、资金、市场 的需要 目的 为工业化服务 做法 评价 逐步到全盘;自愿到强制;高速度;消灭富农 积极:推动工业化 问题:严重伤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
式
开创了新型的现代化模式,为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提供了借鉴 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忽视了民主和法制 工业化的实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从实际出发,按表现客观规律办事
经 验 教 训
调整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 农轻重应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应注意保障民生
重点一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