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地铁保护监测要点
地铁保护监测技术方案设计(专家评审版)
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龙西立交二期)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龙西立交二期)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校核: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专家论证会论证意见时何2016 6 月3 日地点地铁大廣2210端制单社南京地铁资和发有星盍任金可内專南京南址煤舎枢纽快速环理工程(龙两立交二赧) 地铁保护区34测项目技术方案工程|,况审掾甫站练合枢址快建环炭丄程(龙曲立交二期)与轨道交遷机场绘甫京南站~舉尿山站邕问链道平面交叉•主要新建两用髙舉捋瞰毡遭及一托賂星匣遭.井对路皋臣進内现有场地进行土方平起、髀植燎化’顼目与地據相对关系如下土(1 ) E5龜渡(桥梁):E5匝道与地特隧谴存在画北两处交灭。
北侧夾义轮務梁雄基采用$1800钻孔濯注煙*其与耀道蜡构边践的| 最小坯离为5.叽拇庇、地铁隧道洞底绝对标高分别为-161叭-10.6m;甫侧交爻处桥秦桩基呆用einOVd>1500钻孔濯洼柱.其与龍遭估构过钱的嚴小也离为6.7m,旌底、地恢捷潼刑底址对标高令别*-11,1 117m. -ll,9m o(2)NE匝道(« £ ) :NE匝道与地铁蛊遭存4处交灵;交灵段路茶咆道的挖堆方高度*-10-2.2m:匝道内场地平網堰挖高度野-3・0:-2』mg谈区代地轶蜜遭漏顶埋凝约为ia4-23.1m o论; 证‘見一、《方*>«««*可行,项目分类為H美.分堯令理,内害较完舉,毀修改完善后可作为监测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二、建议:1、增加拱繭飛降賭澧.应桶抿匝遒位書就化瞬道箔灑点布设:1 2.填方段麗遺畫测点擡当加密;3,进一步调査明濟桥棗蕖枷施工工法*加強対砸工現场遐叠°专象塞名S/门成员雷般了他关于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龙西立交二期)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技术方案专家评审意见的回复针对该项目监测技术方案的专家意见,我公司回复如下:1、项目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2)1.3新建匝道与地铁的相对位置关系 (4)1.4项目分类 (6)1.5施工工期 (6)2、地铁保护监测 (6)2.1监测依据及采用主要技术标准 (6)2.2监测的重要性及目的 (7)3、监测范围及内容 (7)3.1监测范围 (7)3.2影响范围段既有结构永久变形情况简要统计分析 (7)3.3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9)3.4监测频率 (9)4、初始状态调查 (10)5、监测方案 (10)5.1 道床垂直位移监测 (10)5.2拱顶垂直位移监测 (12)5.3水平直径收敛监测 (13)5.4地铁结构或设施表观病害及外部施工巡查 (13)5.5工作量统计 (14)5.6控制标准 (14)6、监测工作资源配备 (14)6.1项目人员配置 (14)6.2仪器设备配置 (14)7、信息反馈制度 (15)8、成果图编制内容 (17)9、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7)附图一垂直位移及隧道收敛监测布点图 (16)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龙西立交二期)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技术方案1、项目概述1.1工程概况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龙西立交二期工程主要实施三个转换方向的匝道:ES 匝道、WS匝道以及NE匝道,以完善宏运大道地面主干路和机场高速的交通转换功能。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
地铁施工监测方案1. 简介地铁施工监测方案是指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地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控制的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对地铁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2. 监测内容和方法地铁施工监测包括以下内容:2.1 基坑监测基坑监测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基坑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地下水位监测: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预防水位过高导致基坑坍塌等问题。
•土壤位移监测:通过设置位移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基坑周围土壤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土壤松动、下沉等问题。
•施工权重监测:通过设置权重监测仪器,监测地铁施工对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力学影响,保证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安全。
2.2 隧道监测隧道监测是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隧道位移监测:通过设置位移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隧道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隧道变形、沉降等问题。
•隧道应力监测:通过设置应力监测仪器,监测隧道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应力集中和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
•隧道温度监测:通过设置温度监测仪器,监测隧道内外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温度异常,预防温度变化导致的隧道结构问题。
2.3 工程振动监测工程振动监测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施工振动监测:通过设置振动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地铁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情况,预防施工振动造成的建筑物损坏。
•列车振动监测:通过设置振动监测仪器,监测地铁列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列车振动过大的问题,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
3.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了有效利用监测数据,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监测数据将进行处理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定期采集监测数据,包括基坑监测数据、隧道监测数据和工程振动监测数据。
地铁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地铁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篇一: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第一章定义、术语1.1 定义1.1 监控量测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动态进行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
1.2 施工监控量测土建承包商按施工合同有关要求在满足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下,自行组织对地铁工程实施的监控量测工作。
1.3 第三方监控量测由业主通过招标或委托形式引入的有关资质的单位对其签订的承包合同范围实施的监控量测工作。
1.2 术语2.1 地铁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并位于隧道内或地铁转到地面和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
2.2 应测项目保证地铁周边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应进行的日常监测项目。
2.3 选测项目相对于应测项目而言,为了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由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进行的检测项目。
2.4 浅埋暗挖法在浅埋软质地层的隧道中,基于喷锚技术而发展的一种矿山工法。
2.5 盾构法使用盾构机械进行开挖并采用管片作为衬砌而修建隧道的施工方法。
2.6 明挖法由地面开挖的基坑中修筑地铁构筑物的方法。
2.7 隧道周边收敛位移隧道周边任意两点间距离的变化。
2.8 水平位移监测测定变形体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
2.9 垂直位移监测测试那个变形体沿垂直方向的位移值,并提供变形趋势及稳定预报而进行的量测工作。
2.10 拱顶沉降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沉降(量)。
2.11 地表沉降地铁工程施工中地层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而引起的沉降。
2.12 隧道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产生影响的岩土体。
2.13 围岩压力开挖隧道时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而作用而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2.14 初期支护隧道开挖后即行施作的支护结构。
2.15 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完成后施作的衬砌。
2.16 衬砌沿着隧道洞身周边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
2.17 管片是一种在工厂制作的圆弧形板肋状并由钢筋混凝土、钢、铸铁或其它材料制作的预制构件。
地铁保护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造成一定影响。
为确保地铁建设安全、顺利进行,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地铁保护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保障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的影响降到最低。
2. 确保地铁建设过程中,人员、设备安全,减少施工事故发生。
3. 提高地铁建设质量,确保地铁线路稳定、安全运行。
三、方案内容1. 施工前调查(1)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结构形式、使用年限、材料等。
(2)对地铁线路周边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进行勘察,为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设计(1)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2)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围护结构、降水、监测等。
3. 施工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
(3)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施工结束后评估(1)对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其安全、稳定。
(2)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四、方案实施与保障1. 成立地铁保护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 加大投入,确保方案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4.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地铁保护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降到最低,为我国地铁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地铁(既有线)地铁保护监测方案
沈阳地铁XXXXXXXXXXXXXX 地铁保护监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工程概况 (1)1.1 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 (1)1.2 本工程与地铁位置关系 (1)1.3 基坑施工计划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2.1 工程地质 (3)2.2 水文地质 (4)3监测依据及标准 (4)4监测目的及监控指标 (5)4.1 监测目的 (5)4.2 监测控制指标 (5)4.3总体监测思路 (6)5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及实施 (6)5.1 监测内容及工作量 (6)5.2 监测频率 (8)5.3监测系统组成 (8)5.4 系统布设 (9)5.4.1 测站布设 (9)5.4.2 基准点布设 (9)5.4.3 监测点布设 (10)5.5监测方法与精度 (10)5.6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 (13)5.6.1 系统结构 (13)5.6.2 系统特点 (14)5.6.3 系统功能 (15)6人工监测 (17)6.1监测内容及工作量 (17)6.1.1地铁2号线车站人工监测内容及断面布设 (17)6.1.2既有地下变电所人工监测内容及断面布设 (18)6.2监测频率 (18)6.3人工监测点布设 (18)6.4人工监测方法 (19)6.4.1水平位移监测 (19)6.4.2沉降监测 (19)7工程进度措施及资源配置计划 (20)7.1 工程进度计划 (20)7.2 保证工程进度措施 (20)7.3 项目投入的主要人员 (21)7.4项目投入监测设备及仪器 (22)8监测成果及反馈 (23)8.1 监测成果 (23)8.1.1 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 (23)8.1.2 监测总报告的内容 (23)8.1.3 监测项目成果表格格式 (24)8.1.4其它 (24)8.2 施工监测及预警流程图 (25)8.2.1施工监测流程图 (25)8.2.2监测预警流程图 (26)9监测工作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27)9.1 质量保证措施 (27)9.2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7)10其他事项及建议 (28)1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及概况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沈阳地铁9号线奥体中心站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三义街与营盘北街之间,下穿青年南大街,与地铁2号线青年大街站成T字形交叉,车站东端头井临近2号线青年大街站(如图1-1所示)。
规程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监测篇
规程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监测篇1、接近程度和外部作业的工程影响分区(附录A)认识:(1)从空间位置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施工工法对项目的接近程度进行了约定,分为四个等级:非常接近、接近、较接近、不接近;从空间位置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施工工法对项目的影响分区进行了约定,分为三个等级:强烈影响区(A)、显著影响区(B)、一般影响区(C)。
南京现状:南京地铁保护条例或约定技术规程仅从平距(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外边线与项目结构外边线的平面距离)划分为控制保护区与特别保护区,未定量明确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工法的接近程度与影响分区。
(2)综合接近程度与影响分区确定影响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详见P4页表3.2.2。
南京现状:未定量明确周边项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等级。
(3)根据影响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对监测项目进行了相关约定(应测、宜测、可测,其名词说明详见P20),详见P13页表7.2.1。
南京现状:①未结合周边项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等级选择监测项目,仅结合工法选择监测项目。
②目前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各工法所选择的项目与规范见下表:备注:(1)规范明确了监测项目的选择,但未明确实施的主体;(2)南京对车站及附属结构进行了侧墙垂直度的观测,规范未规定进行观测;(3)南京未自我独立开展内部爆破振动速度、外部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及岩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2、安全控制指标值(附录B)南京地铁控制指标值与规范控制指标值对比见表2:指标值的三分之一;(2)规范未明确控制指标值为历史累积量还是单个项目累积量,南京控制值为单个项目累积量;(3)隧道结构外壁附加荷载≤20kpa指的是地表附加荷载,规范指的是外壁附加荷载。
3、规范7.1.1明确了“对影响等级为特级、一级、二级和特殊要求的外部作业,应对受其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安全控制指标值,对外部作业实行过程监控。
”规范:(1)规范明确了监测的对象是受其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2)规范明确了监测与监控两项内容。
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要点与改进建议
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要点与改进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要点与改进建议的经验。
首先呢,站点选择是个大事儿。
我觉得得找那种具有代表性的点,像在之前一个地铁建设的监测项目里,项目一开始就随便选了几个点,结果到后期才发现那些点根本体现不出关键的沉降或者位移情况。
后来不得不重新补充监测点,那可麻烦死了,还耽误工期和增加成本。
所以说站点选择一定要结合地铁线路走向、周围的建筑分布、地质情况来综合定。
仪器设备这块儿也得把好关。
一些比较精密的监测设备,像水准仪那些,一定要按照标准定期校准。
就好比你家里的秤,如果不准了,你体重数字就乱套了。
我感觉现在很多第三方监测公司,在设备校准上就有点应付事儿。
校准可能半年乃至一年才一次,中间设备很容易出现误差。
我觉得最起码得三个月校准一次。
还有监测的频率问题。
一般来说这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来定。
比如说刚开始挖掘的时候,我觉得那得一天监测个两三次,因为这个时候对周围环境影响变化比较快。
之前有个项目呢,在这个阶段监测频率设低了,明明旁边的老房子都开始出现小裂缝了,我们还按照一天一次的监测频率来,差点没出大事儿。
哦对了还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可不能光做做简单的统计就完事儿了。
这就好比你炒菜,不能光把菜扔锅里翻两下就出锅,得进行深度分析,像关联分析、趋势分析之类的。
咱得找出数据背后隐藏的潜在风险。
我之前做的时候就只是简单的算数平均,然后报告里的数据就看着很干巴,根本体现不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说到改进建议呢,我感觉监管这块儿得加强。
现在是有监管,但还不够严格。
比如说对那些不按标准操作的第三方监测公司,处罚力度很轻。
有些小公司就觉得,大不了就是罚点钱嘛,那点钱跟偷工减料省下来的钱比不算啥。
那这样不行啊,监管得更严。
对于违反标准的,除了重罚,还可以限制他们未来的项目招投标资格。
另外,内部的人员培训也很重要。
我在的公司刚开始很多新员工,那对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完全没概念啊。
地铁监测规范
地铁监测规范地铁监测规范为了保障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地铁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规范地铁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以下地铁监测规范:一、监测设备规范1. 监测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在采购前进行必要的试用和评估。
2. 安装位置应根据地铁线路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合理布置,确保监测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3. 监测设备应配备合格的电源和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设备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监测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国家标准以及设备厂商的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二、监测数据规范1. 监测数据的采集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并记录采集数据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信息。
2. 采集到的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监测数据的备份和存储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损坏。
三、监测报告规范1. 每次监测后应及时编制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监测的目的、过程、结果和分析意见等内容。
2. 监测报告应详细描绘监测区域的地理特征、设备情况和监测结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3. 监测报告应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以改进地铁系统的运行和安全管理。
4. 监测报告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并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他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监测人员规范1.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
2. 监测人员应严守岗位纪律和职业道德,保密监测工作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3. 监测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素质,确保能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情况。
4. 监测人员应与其他部门和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
以上是地铁监测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守这些规范,能够提高地铁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升地铁系统的运营安全水平。
版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实施方案
版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实施方案
一、概述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地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安全运营,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对地铁轨道交通的监测很有必要。
本方案以XXX市地铁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现状,提出地铁轨道
交通监测方案。
二、监测对象
地铁轨道交通监测对象主要包括轨道、电力接触网、机车车辆和站台等。
1.轨道:包括轨道、接触轨、轨枕及轨枕固定装置等;
2.电力接触网:包括电力接触网、接触网固定装置、接触网调节装置等;
3.机车车辆:包括机车车辆、机车空调系统、机车转向架系统等;
4.站台:包括站台、消防系统、减震系统等。
三、监测内容
1.轨道、接触轨等的可靠性监测:对轨道及接触轨等的可靠性,需要
定期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监测,确保其负荷能力可靠,以及检测轨道安装是
否正确;
2.电力接触网的可靠性监测:电力接触网是保证地铁轨道交通运行安
全的重要设备,应定期检查接触网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网的摩擦片是否
能及时更换,电力接触网的故障检测是否及时;。
地铁保护监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保障地铁设施安全,确保地铁运营稳定,针对地铁周边施工、地质条件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对地铁设施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地铁保护监测专项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地铁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确保地铁设施安全运行。
二、监测范围与内容1. 监测范围:- 地铁隧道、车站、出入口、附属设施等主体结构;- 地铁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环境;- 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振动、噪声等环境因素。
2. 监测内容:- 结构变形监测:包括隧道、车站、出入口等主体结构的沉降、倾斜、裂缝等;- 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振动、噪声等;- 地质灾害监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应急监测:针对突发事件进行专项监测。
三、监测方法与技术1. 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方法: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高新技术监测方法:卫星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等。
2. 监测技术:- 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沉降进行定期监测;- 倾斜监测:采用全站仪、倾斜仪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倾斜进行监测;- 裂缝监测:采用裂缝计、激光扫描等设备,对隧道、车站等主体结构的裂缝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地下水观测井、自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土体变形监测:采用土体位移计、三维激光扫描等设备,对土体变形进行监测;- 振动监测:采用振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振动进行监测;- 噪声监测:采用噪声计、噪声监测仪等设备,对噪声进行监测。
四、监测频率与数据管理1. 监测频率:- 正常情况下,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 特殊情况下,如施工、自然灾害等,监测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数据管理:- 建立监测数据档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五、应急处理1.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职责和措施;-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轨交安全保护区专项保护监理实施细则交底
轨道交通XX号线X期工程XX路站土建工程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专项保护监理细则对内交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详见会议签到表会议主持:交底内容:一、监理工作内容1、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XX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2、项目涉及的结构边线与地铁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须经现场监护人员复核。
施工前,监督施工单位必须办理好地铁监护手续,落实完善监护措施,方可施工。
3、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专项保护方案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不影响地铁结构的安全和地铁的正常运行。
二、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1) 审核施工单位的劳动力安排、施工机械配备、材料供应计划、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等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严密性、适用性、可行性,并审查施工方三级质保体系落实情况;(2) 对围护结构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保资料进行审核,对钢筋、水泥等原材料除进行外观检查外还应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3) 平行检测(按合同要求):对钢筋、水泥、混凝土及水泥土按合同要求比例抽样进行单独复试,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允许使用;(4) 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5) 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做好运营隧道结构状况调查,留存影像记录;(6) 及时收集监测资料,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并要求施工单位根据监(7)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大,施工期间需考虑降承压水,由于承压水降水期间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基坑开挖过程监理人员必须督促施工单位坚持“按需降水”、“适度降水”等原则,确保邻近地铁X号线运营万无一失;(8) 严格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分区、分块、限时”原则,随挖随撑,最大限度减少基坑围护结构变形;(9) 对钢管支撑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施工期间,巡视检查支撑受力状况,对应力损失的支撑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复加预应力;(1) 在地铁工程(外边线)两侧的邻近3m范围内不能进行任何工程;(2) 地铁结构设施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20m(包括各种加载和卸载的最终位移量);(3) 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R≥15000m;(4) 相对弯曲≤1/2500;(5) 由于建筑物垂直荷载(包括基础地下室)及降水、注浆等施工因素而引起的地铁隧道外壁附加荷载≤20kPa;(6) 由于打桩振动、爆炸产生的震动对隧道引起的峰值速度≤2.5cm/s。
地铁车站监测的方法及监测点的布置埋设【图】
地铁车站监测的方法及监测点的布置埋设:㈠墙体水平位移监测:1、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⑴埋设方法:本工程测斜管埋设采用绑扎埋设。
测斜管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将其固定在地连墙钢筋笼上,钢筋笼入槽后,浇筑混凝土。
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测斜管与钢筋笼的固定必须十分稳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与钢筋笼相脱落。
同时必须注意测斜管的纵向扭转,很小的扭转角度就可能使测斜仪探头被导槽卡住;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
⑵埋设技术要求:围护结构测斜管埋设与安装应遵守下列原则:①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达到地面(或导墙顶);②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③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④测斜管绑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⑤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的干净、通畅和平直;⑥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
2、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⑴观测仪器及方法:监测仪器采用测斜仪以及配套测斜管,监测精度可达到0.02mm/0.5m。
测斜仪⑵观测方法如下:①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②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
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
③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
⑶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要求:①初始值测定: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在基坑开挖前3天内用测斜仪对同一测斜管作3次重复测量,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侧向位移计算的初始值。
②观测技术要求: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应等候5分钟,以便探头适应管内水温,观测时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以防探头数据传输部分进水。
地铁监测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地铁监测项目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 监测项目的重点分析1.1 了解监测项目特点及设计意图本监测项目中工点建筑类型包括有地铁车站、区间,采取的主要施工工法有明挖、暗挖及隧道或地下车站的矿山法、盾构法施工等,施工工法较多,对各种工程类型及施工工法,工程的安全因素不同,需要监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因此,在监测过程中,监测单位首先需了解工程特性和各专业的设计意图,才能使监测工作更有针对性。
另外,由于设计变更,需要及时调整相关监测方案,需要监测单位全力配合。
1.2 重点监测盾构区间地层中“上软下硬”地段本标段监测工作中,包括大量的盾构区间的建构物沉降监测,根据经验,盾构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地面及地面构筑物沉降较大地段主要为洞身地层为“上软下硬”区域,应加强该地段的沉降监测。
特别是本标段中的沙贝站至河沙站区间及河沙站西入洞口~河沙站~大坦沙站区间,上覆地层为淤泥和砂层,下伏基岩为石灰岩,溶洞发育,以及红层中“软弱夹层”地段,在盾构推进过程中,易产生地面下沉,沉降难以控制,往往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行,对于此地段应重点监测,增加监测频率,及时反馈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及设计。
1.3 重点监测特殊施工工法及特殊地质条件地段重点对特殊性工点的监测,如“海珠广场站”基坑采用明挖和暗挖结合施工工法,同时该工点处于城市的闹市区中,影响基坑安全的因素较多,如临时立柱的稳定、管片变形、断脚桩的稳定等。
如河沙站一段,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上覆地层为淤泥和砂层,下伏基岩为石灰岩,溶洞普遍分布,地质条件特殊,基坑开挖的难度较大,影响基坑安全。
是本标段监测工作中应重视的工点。
1.4 重点监测大型、影响较大市政建筑物及桩基托换地段本标段中沿线分布有大量的大型市政建构筑物,如“广茂铁路改线桥”、“珠江隧道黄沙出入口交通改善工程”、“六二三高架路黄沙段”等,其安全对社会影响较大,关系到地铁工程的成败,应重点监测。
同时本标段中施工中需要进行较多的桩基托换工程,据我公司经验,应重点监测。
地铁施工中监测点的保护及破坏后的补救措施
地铁施工中监测点的保护及破坏后的补救措施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方式要求越来越高。
地铁监测是保障地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重要措施,监测点的保护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重要影响。
结合实例探讨部分易破坏且补救困难或补做成本过高的监测点的保护及补救措施。
关键词:地铁监测;监测点保护;补救措施引言地铁是在城市地底铺架轨道修建隧道,并利用电力快车实现乘客快速输送的一种公共交通系统。
与其他项目工程相比,地铁施工项目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多,由于要负责大量旅客的运输,因而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地铁隧道施工数量不断增加,地铁隧道不仅复杂且贯穿于城市的主要枢纽位置,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自动化监测技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逐步被应用于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并取得了让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1地铁监控测量的现状现如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城市地铁工程的施工建设以及投入使用,但是就城市地铁的运行状态来说,地铁工程的自动化监测控制还没有比较强的普及度,大部分地铁在监测阶段仍然按照传统的监测方式进行,并且存在部分较为明显的问题。
1.1地铁监测数据的采集方面通常情况下,地铁工程在进行监测工作的执行阶段,主要包含46个监测项目,并且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工作人员运用的监测仪器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在这些监测仪器当中,大部分仪器需要依赖于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测量,而相对先进的测量仪器也是处于半自动的状态,即工作人员通过仪器对地铁的项目进行监测动作,而监测仪器则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存储。
这种作业方式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误差。
1.2数据处理方面对于地铁工程监测数据的处理过程,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操作处理,并且信息化处理的程度比较低,同时工作人员人工处理产生的错误比较多,不能在第一时间为地铁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提供相关的参考。
浅谈地铁运营线路保护区监测项目
浅谈地铁运营线路保护区监测项目作者:李倩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4期[摘要]变形监测是对隧道维修加固期间的变形情况的掌握,保证维修期间隧道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变形监测要为及时判断既有线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状况提供依据,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做出反应,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关键词]地铁;保护区变形监测;自动化监测中图分类号:G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4-0346-01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柱,城轨交通的安全运营也已成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因此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有利于维护城市窗口形象。
随着工程施工,受卸载和基坑降水等的影响,地铁结构的受力情况将发生改变,易产生变形,因此必须对地铁结构进行变形监测。
通过监测工作的实施,掌握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地铁工程结构的变化,为建设方及运营方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评定项目施工对既有线结构和轨道的影响,为及时判断既有线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状况提供依据,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使有关各方有时间做出反应,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一、保护区监测的目的:可积累相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的经验,及时掌握维修加固期间隧道的变化情况,是判断隧道安全的重要依据。
预估变化发展趋势、确保轨道安全运营,为应急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提供实测数据,为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为理论验证提供对比数据,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参数。
二、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的选取监测基准网是隧道沉降监测的参考系,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
基准点是沉降监测的基本控制,应保持其坚固与稳定。
选择基准点位置的一般原则是:根据工程大小,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观测精度的要求,基准点应布设在变形体或变形区之外,且地质情况良好,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因此,地铁隧道结构监测的基准点一般布设在远离地铁隧道区域之外,相对比较稳定的地方。
工程地铁保护区监测合同
工程地铁保护区监测合同甲方(地铁公司):___________乙方(监测单位):___________鉴于甲方负责地铁线路的运营管理工作,需确保地铁结构及运营安全;乙方具备专业的监测技术与资质,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地铁保护区的监测工作达成如下合同:一、监测目的和范围1. 监测目的:通过专业监测手段,确保地铁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不会对地铁隧道、车站等结构造成影响,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的安全风险。
2. 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地铁隧道上方、周边施工区域、重要节点及接驳部分,具体范围根据地铁线路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振动速度、应力应变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
2. 监测方法:应用先进的地面测量技术、遥感技术以及自动化监测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监测周期和报告1. 监测周期: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如每日、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 监测报告:乙方应定期向甲方提供书面监测报告,包括数据分析、趋势预测及建议措施。
四、质量保证和责任承担1. 乙方应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监测设备和方法。
2. 如因乙方原因导致监测数据错误或漏报,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五、合同价款和支付方式1. 合同价款:根据监测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量及所需材料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2. 支付方式: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支付预付款,余款在监测工作完成后按合同约定支付。
六、违约责任若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七、争议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至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事项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监测工作完成且双方结清所有款项后终止。
2.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补充,所作补充条款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建筑施工地铁保护方案
建筑施工地铁保护方案地铁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期间需要对周围环境和居民进行保护。
建筑施工地铁保护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1000字的建筑施工地铁保护方案。
一、背景介绍:地铁保护方案是在地铁施工期间制定和执行的一套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地铁建设对周围环境和居民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
二、保护目标:1. 保护居民生活质量:施工期间要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和影响,确保他们的生活正常进行。
2. 保护环境:施工期间要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保护工人安全: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的安全。
三、保护措施:1. 定期沟通:与周围居民和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传达施工信息和安排,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
2. 制定施工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路线、噪音和震动控制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顺畅。
3. 建立监测网络:在施工现场建立监测网络,对周围环境、噪音、震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噪音和震动控制:采取隔音措施和其他合理的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5. 地下水污染控制:施工期间要采取措施控制地下水的污染,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6.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防止发生事故和安全隐患。
7. 废弃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四、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在施工前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洪水等各种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应急演练计划。
2. 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建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工作,及时响应和应对突发情况。
3. 提供应急设施:在施工现场配备适当的应急设施,包括灭火器、应急照明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地铁保护措施
地铁保护措施
(1)监测:全过程监测。
在地铁一侧对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次数增加。
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垂直度、地下水位变化。
(2)在地铁一侧范围内,对基坑内基底以下土体进行加固处理: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
通过对基坑内土体加固,提高土体的被动土压力,减少地下墙的水平位移。
(3)土方开挖阶段是地铁保护地关键阶段,应引起高度重视。
对土方开挖的方向、顺序、分层方法等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4)对商场部分的地下室施工在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前提下,立足一个“抢”字,即力争以最快的施工速度完成地下室工程施工,这对支护结构的安全,地铁以及其他各种市政管线的安全无疑都是极其重要的。
(5)除上述各项技术措施外,在施工组织上,我公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派专人负责地铁的保护工作,与地铁管理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
一方面,及时将现场施工的进展情况、监测情况向地铁管理部门报告;另一方面,请地铁管理部门来现场指导,对地铁保护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我方将组织实施贯彻,确保地铁安全。
工程临近地铁保护方案
工程临近地铁保护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之一。
然而,随着地铁线路的扩建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工程项目不可避免地会与地铁线路相邻或交叉。
工程临近地铁保护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临近地铁保护旨在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营,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临近地铁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临近地铁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方案,以期对相关人员和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1.地铁线路受振影响地铁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地铁振动和噪音。
如果附近的施工项目规模较大,地铁运行会对施工项目产生影响,同时施工振动噪音也可能对地铁线路和车辆产生不利影响。
2.施工工程对地铁安全的威胁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施工方式对地铁线路和相关设备产生潜在的威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能对地铁运行造成影响。
3.施工过程中对地铁线路和结构的影响大型施工项目经常需要进行挖掘、爆破、打桩等工程,这些工程可能对地铁线路及其结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如塌方、爆炸、火灾等,一旦发生将对地铁线路和运营带来严重的困扰。
5.环境污染和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废水等环境污染会对地铁线路和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问题和风险的存在说明了工程临近地铁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必须充分重视,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方案。
三、保护措施和方案1.重视前期调查和评估在施工前,需要对地铁线路周边的地质条件、地下管廊、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地铁线路周边的环境和运营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2.合理规划施工方案针对地铁线路周边的具体情况和预期影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时间、施工方式、施工区域、暂时性设施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地铁线路和运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地铁内部监测技术方案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目录0、概况 (2)1、方案编制的依据及目的 (2)1.1方案编制的依据 (2)1.2方案编制的目的 (2)2、基坑监测实施方案 (2)2.1施工准备 (3)2.2沉降观测 (5)2.3地铁内部水平位移监测 (9)2.4隧道收敛监测 (12)3资源配置 (12)3.1人员配备 (12)3.2设备配置 (13)4 质量保证措施 (13)4.1质量管理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先设计后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严格的过程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健全的产品检验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质量分析和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安全保证措施 (13)5.1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14)5.2危险源的辨识 (14)5.3危险源控制措施 (14)6监测成果 (15)6.1监测成果的构成 (15)6.2编制监测成果的要求 (15)7服务承诺 (15)0、概况XXXXXXXXXX基坑工程的开挖,会引起其周边环境受力的变化,因其东侧紧邻地铁隧道,为了及时掌握地铁隧道内部的变形信息,保证地铁隧道的安全,故需要针对地铁隧道内部进行监测。
1、方案编制的依据及目的1.1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方案编制的依据如下: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7)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支护图纸等方案编制以满足委托方要求为准则,并应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及时提供测量成果。
1.2方案编制的目的在基坑开挖期间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地铁隧道实施监测,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安全隐患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地铁隧道的安全。
同时其监测数据和资料可以用来评估基坑支护对地铁隧道的影响,丰富设计人员及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以利于专家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难题。
2、基坑监测实施方案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本次监测内容如下:1)地铁隧道收敛监测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每组布置3个测点,共布置XXX组测点。
2)地铁隧道上部土体沉降监测按设计要求布置测点,其位置位于地铁收敛监测点的正上方。
3)地铁隧道内部沉降监测按设计要求,地铁隧道沉降监测可与隧道两侧收敛监测同点。
4)地铁内部水平位移监测地铁内部水平位移监测点与隧道收敛监测点位置对应,共布设XX个。
5)现场安全巡视巡视内容主要包括:开挖基坑影响范围内地铁隧道及隧道上方地面环境。
2.1施工准备2.1.1 监测频率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及基坑隧道内部监测设计要求,本方案中隧道监测频率详见表2.1,针对本次监测次数,按180天的工期计算所得。
说明: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甲方,必要时调整监测频率。
2.1.2监测仪器及其精度各项监测内容使用的仪器及精度见表2.2。
2.1.3监测预警值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各项目的预警值为:(1)土体沉降允许值为35mm,沉降速率≤2mm/天;(2)地铁内部变形允许值,轨道铺设前,结构高程控制值为8mm,铺轨后结构高程控制值为4mm;铺轨以后轨道的变形要求为竖向位移+2mm~-3mm、水平轨距+4mm~-2mm,取控制值得1/3作为预警值,取控制值的2/3作为预警值,相邻监测点位的差异控制值为2mm。
2.1.4监测控制网平面和高程系统本项目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独立的高程系统。
2.1.5监测前准备监测前,为保证控制网外业观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首先组织实施人员熟悉测区环境、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基准点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业观测计划,确定人员的岗位职责等。
然后,根据监测内容及其精度要求,选择适宜的监测设备,确保其监测能力满足测量要求。
仪器的检校:计划为本项目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应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和校准,并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2.1.6基准点维护为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性、有效性,安排定期对基准点点位的完好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检查。
当监测点测量成果出现异常或发生较大事故时应立即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2.1.7监测点的维护现场监测点种类多,在施工期间,数量众多的监测点难免有丢失或人为破坏等问题。
因此,必须对监测点进行保护,措施如下:1)加强与地铁施工单位的沟通,使之配合做好监测点标志的保管,避免人为破坏;2)每次监测前对监测点的位置进行巡视,了解各类监测点的使用现状;3)对丢失、破坏的监测点,应及时重新埋设、补测,以保证监测资料、成果的连续性。
2.2沉降观测本项目沉降观测包含为地铁隧道内部沉降观测及地铁顶部土体沉降观测。
2.2.1基准点的埋设和观测1)基准点的埋设基准点是现场监测的基础。
基准点的选设必须保证点位坚实稳定、通视条件好、利于标志长期保存和观测。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沉降观测工作经验,考虑到监测体系的稳定性要求和本工程高精度要求,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区域布设两组沉降观测基准点,每组不少于3个点。
基准点埋设形式主要为深(浅)埋基准点和墙基点深埋基准点形式如图2.1所示。
图2.1 深埋基准点标志示意图(单位:mm)浅埋基准点形式如图2.2所示。
图2.2 浅埋基准点标志示意图稳定建筑物上埋设墙基准点。
其埋设方法为:使用冲击钻在建(构)筑物的外墙表面距地面约40cm的部位开孔,然后将预制标志点打入孔内,再用水泥填料固定。
基准点标志形式如图2.3。
图2.3 墙基准点单位:mm2)基准点的观测及数据处理分别将基准网组成闭合的水准环。
采用Dini03数字水准仪和配套的条码尺,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往返观测两次,观测高差取平均。
假设基准网的起算点高程,用专业测绘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求得各基准点的高程,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数据。
3)基准点检查沉降监测的基准点在每次使用前,应首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满足要求时,再使用。
2.2.2监测点的埋设1)土体沉降监测点埋设本工程埋设XX个土体沉降监测点,其埋设位置与隧道收敛监测点在同一个剖面。
其埋设形式见图2.4。
图2.4土体沉降监测点埋设示意图2)隧道内部沉降监测点埋设隧道内部沉降监测点与隧道两侧收敛监测点共用,计划埋设26个。
2.2.3监测点的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观测: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将沉降观测点与基准点布设成附(闭)合水准路线。
采用Dini03数字水准仪和配套的条码水准尺,按《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三等变形观测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做两个往返观测,每段往返观测的高差取平均,进行平差解算,求出各沉降观测点的初始高程。
以后各期次观测采用往返观测。
每期观测前,认真清除沉降观测点附近的建筑材料,保证通视良好。
检查各基准点、沉降观测点是否被人为破坏并认真清除沉降观测点上的水泥颗粒。
每期观测时,对数字水准仪进行认真检查,保证水准仪i角误差在规范允许值范围之内,条码水准尺的水准器处于良好状态。
在观测过程中,为保证观测精度,仪器的水准气泡、条码水准尺的水准气泡应严格居中。
施测过程中的临时转点应采用钉大铁钉或木桩做成固定点,以减弱转点误差影响,提高观测精度。
做到每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基辅读数差等各限差均满足规范要求后,才可迁站,进行下一站作业。
(2)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各期观测成果均应进行精度统计和评定,观测的实际精度均应满足《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的要求。
(3)技术指标和作业方法➢观测顺序:(奇)后-前-前-后;(偶)前-后-后-前;➢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m,前后视距累计差≤6.0m,视线离障碍物距离≥0.55m且≤2.8m,重复观测次数为3次;➢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0.6mm。
(4)作业要求:➢每次沉降观测时:➢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每站观测做到检查合格才能迁站;➢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观测;➢在太阳下观测必须用伞遮光;➢温度较高、风力较大等自然条件差时不观测。
2.2.4内业计算及资料整理(1)监测数据预处理为减少人为因素,监测的外业成果,应优先采用电子记录方式。
记录的主要内容有:a)记录项目:每测段的始、末、工作间歇的前后及观测中气候变化时,应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大气温度、天气、成像等;b)观测记录的整理和检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手簿,统计闭合差。
检查手簿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方可进行平差计算。
(2)监测数据平差计算监测数据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c)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d)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e)应保证平差计算所使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f)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g)平差计算除得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这些变形参数的精度。
利用我公司《工程测量控制网外业观测与内业平差系统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解算出各监测点的数值。
2.3 地铁内部水平位移监测2.3.1基准点的埋设测定水平位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视准线法、测小角法、激光准直法、引张线法、测细部法等。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即时导线随机设站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基准点的埋设应遵循下列原则:a)基准点必须稳定,便于保存;b)通视良好,便于观测及定期检验。
采用即时导线随机设站方法时,在隧道内部基坑变形区以外的地面上设置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
水平位移基准点的规格如图2.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