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泉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分析
广西环江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分析
广西环江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分析广西环江属于喀斯特岩溶地区,其水资源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广西环江降水量大,水总量丰富,但由于岩溶地区水环境差,土壤流失严重,以及开发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低等原因,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度认识岩溶地区水资源的来源以及储存特点,认清环江目前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原因,文章提出了几点有关解决当地水资源问题的建议,供相关规划开发部门在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时予以参考使用。
标签:环江;水资源;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简称“环江”)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1’-108°43’,北纬24°44’- 25°33’,位于广西西北部,隶属于广西河池市,是桂西北喀斯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457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93%,该县森林覆盖率59.2%,耕地面积24.7千公顷,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1.9%,地处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中部为丘陵,略成盆地,西部和南部以岩溶山地为主,间有土山、半土半石山,县境内的地貌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以岩溶地貌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39.9%。
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群落主要以常绿阔叶为主,土壤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5个亚类,境内降雨丰盛,南北部山区平均年降雨量为1569.6mm。
环江岩溶地区水总量虽大,但却在具体得开发利用中遇到很多问题,下面文章就来谈谈广西环江岩溶水资源的来源及特点,并结合开发利用中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1 岩溶地下水的来源广西环江岩溶地区水资源丰富,其岩溶水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1.1 地表降雨补给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是来源于大气降雨[1]。
该县北部年平均降雨量为1750.1mm,南部为1389.3mm,集中于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1%,历年最小降雨量922.8mm,降雨通过地表溶洞以及溶缝隙补给岩溶水,尤其是大环江河流的中、上游以及小环江,岩溶水主要通过管道储存,降水则通过广布在山谷的峰丛洼地、地下河天窗等垂直形态,常见为集中补给,在岩溶零散地区,以入渗式补给为主,兼集中补给。
岩溶碳酸盐岩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探索
岩溶碳酸盐岩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探索岩溶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理解地下水的循环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可能的环境影响。
首先,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是指水与岩石发生反应产生的溶解产物及其浓度。
碳酸盐岩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和溶解作用,其中包括化学溶蚀和物理侵蚀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碳酸盐岩中的碳酸盐矿物会溶解,并释放出对水质起着重要作用的离子。
水化学特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溶解离子的分析。
在岩溶碳酸盐岩中,主要的溶解离子包括钙、镁、碳酸根离子等。
通过测量这些离子的浓度和组成,可以判断出水体的硬度、酸碱性等特征,进而评估水质的优劣和适用性。
此外,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还包括溶解触媒和溶解速率的研究。
溶解触媒是指加速岩石溶解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包括有机物和微生物。
这些物质能够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促进溶解过程。
而溶解速率则是指溶解反应进行的速度,与溶解触媒、溶液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溶解触媒和溶解速率对于预测地下水中溶解物质的来源和水化学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碳酸岩的溶解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
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地下水进入地下水系统,进而释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
因此,研究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有助于评估地下水系统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另外,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还与地下水污染相关。
在地下水中,溶解离子的浓度和组成会直接影响水质的优劣。
例如,钙、镁等离子的浓度高会增加水的硬度,从而对供水系统和农作物灌溉造成影响。
此外,溶解触媒和溶解速率的研究也有助于评估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传输和迁移规律,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岩溶碳酸盐岩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范文
《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红碱淖流域位于我国某重要地理区域,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对于理解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其成因机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红碱淖流域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复杂,气候多变。
流域内分布着多种岩性土壤类型,地下水类型多样。
本文选取了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场勘查、地下水样品采集、室内化学分析及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地下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主要阴阳离子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水文地质学、水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探讨地下水的成因机制。
三、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一)主要离子组成及空间分布通过对红碱淖流域地下水的化学分析,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主要离子组成包括Ca2+、Mg2+、HCO3-、Cl-等。
不同地区的主要离子组成及浓度存在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体来说,流域北部地区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而南部地区则相对较低。
(二)水质类型及分布根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主要离子比例,可将红碱淖流域地下水分为硬水、软水及中间类型水。
不同类型的水质在流域内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与地形、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四、成因机制研究(一)地下水补给来源红碱淖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河流渗入、地下水径流等。
不同补给来源的水质特征及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同,共同作用形成了该地区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二)水岩相互作用水岩相互作用是影响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在红碱淖流域,地下水与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交换等作用,导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发生变化。
不同岩性土壤类型的溶解作用及离子交换过程差异,导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性。
西南某岩溶区地下水系统示踪试验与解析
第39卷第1期2020年2月中国岩溶Vol.39No.1Feb.2020CARSOLOGICASINICA西南某岩溶区地下水系统示踪试验与解析张浪1,李俊1,潘晓东2,黄晓荣1,彭聪2(1.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摘要:以西南某典型岩溶区为例,解析示踪试验在岩溶管道连通性以及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中的应用。
选择落水洞为投放点,分别从落水洞西侧和东侧寻找地下水出露点作为接收点,判别落水洞地下径流的实际去向以及落水洞与接收点之间的水力联系。
结合Qtracer2软件对示踪试验成果进行定量解析,确定示踪剂回收率、地下水平均流速、最快流速,估算出岩溶管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参数。
结果表明:落水洞与接收点JS01、JS03之间不存在直接水力联系;落水洞与接收点JS02存在水力联系且岩溶管道极为发育,含水介质不均匀,地下水运移路径较为通畅,为典型的紊流流态;落水洞地下径流的主要方向是由西向东,但在丰水期雨量较大期间,接收点JS04能够接收到荧光素钠,说明丰水期水位上涨后两者间会有水力联系,导致部分水量向落水洞西侧排泄。
关键词:岩溶区;示踪试验;连通性;地下径流;管道特征;水文地质参数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10(2020)01-0042-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引言岩溶地下河系是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最重要的岩溶现象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由相互连通的岩溶孔隙、岩溶裂隙、岩溶洞穴和岩溶管道多重介质组构而成,具有极强的汇水、蓄水和排水功能的岩溶水地下通道[1]。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决定了自身结构、功能和性质的复杂性,导致岩溶地下含水层与一般孔隙、裂隙含水介质的水文地质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有较高的渗透性和非均质性,渗透系数变化极大等特点[2]。
岩溶含水层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非常困难,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水文学法[3]、抽水试验[4]、同位素法[5]、水化学法[6]、地球物理方法[7]以及示踪技术[8-10]等。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
第三十一卷 第六期 地 球 学 报 Vol.31No.6二○一○年十二月: 860-868Acta Geoscientica SinicaDec. 2010: 860-868 www.地球学报.com本文由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中国北方岩溶区地下水环境问题成因机制与保护对策研究”(编号: 200811022)资助。
收稿日期: 2010-05-07; 改回日期: 2010-08-27。
责任编辑: 闫立娟。
第一作者简介: 梁永平, 男, 1962年生。
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调查与研究工作。
E-mail: lyp0261@ 。
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梁永平, 王维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4摘 要: 中国北方岩溶水以相对独立单元进行循环, 构成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岩溶水系统。
本文重点阐述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基本概念出发, 划分出119个岩溶水系统, 这些系统以高度开放, 环境质量脆弱, 发育规模大, 资源要素构成多、各要素间转化关系复杂, “水煤共存”为特点; 第二从岩溶水系统地质结构与岩溶水流场的叠置关系出发, 将119个系统归结为5种系统模式, 各种模式在分布与发育规模, 岩溶地下水循环、富集, 岩溶地下水流场形态和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 中国北方; 岩溶水系统特征; 岩溶水系统模式中图分类号: P641.133; P641.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3021(2010)06-860-09The Di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Water Systems inNorthern ChinaLIANG Yong-ping, WANG Wei-tai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AGS, Guilin, Guangxi 541004Abstract: In northern China, karst groundwater cycles in relatively isolated units and has formed a series of water resource systems on different scales. This paper deals emphatically with problems of two aspects. First,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concept, the authors divided the karst groundwater in northern China into 119 systems. These sys-t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openness, vulnerable environmental quality, large dimensions, numerous water re-source elements, complex conversion relations of the water resource elements and “water-coal coexistence”.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superim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fluid fields, the authors grouped the 119 systems into 5 different framework models and described their respecti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in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scale, cycling and enrichment regulations, fluid field patterns and main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s.Key words: northern China;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ramework types of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中国北方贺兰山—六盘山以东, 阴山—沈阳以南, 淮河以北, 黄海-郯庐断裂以西的华北地台区内, 分布有68.5×104 km 2碳酸盐岩面积(裸露区7.78×104 km 2, 覆盖区8.74×104 km 2, 埋藏区51.95×104 km 2), 其中蕴藏有108.8×108 m 3/a 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张宗祜等, 2004; 潘军峰等, 2008; 侯光才等, 2008),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流量大于0.1 m 3/s 的泉水有130余处。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目录 (1)摘要 (6)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7)第一节矿区概述 (7)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7)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状况 (7)三、矿区的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7)四、矿区的水文简况 (7)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8)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8)一、地层 (8)二、含煤地层 (9)三、地质构造 (10)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11)一、煤层的赋存特征 (11)二、煤质及工业用途 (11)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 (14)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4)第四节水文地质 (15)一、地表水 (15)二、含水层 (15)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16)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7)五、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17)六、水文地质类型 (17)七、采空区及古窑破坏区积水对本井田的影响 (17)八、矿井涌水量 (1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8)第一节井田境界 (18)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 (18)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 (1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 (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20)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四章井田开拓 (21)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21)一、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21)二、井田内的再划分 (22)三、大巷的布置 (23)四、井田开拓方案 (23)五、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4)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26)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6)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 (26)一、井筒数目及用途 (26)二、井筒、大巷的布置及装备 (27)第二节井底车场 (28)一、井底车场形式 (28)二、井底车场硐室 (29)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 (29)一、矿井建设方式 (29)二、施工方法 (29)三、矿井移交标准 (30)四、施工进度指标确定 (30)五、建井工期 (30)第六章采煤方法 (31)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1)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31)二、回采工作面的个数、产量及装备 (31)三、回采工作面回采方向与接替 (32)四、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32)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与要素 (32)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4)一、回采工艺 (34)二、劳动组织形式 (35)第四节采(盘)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 (36)一、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36)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 (36)三、回采工作面个数和回采面的机械配备 (36)四、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矸石率 (38)五、工作面接替 (39)第七章井下运输 (39)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39)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0)一、矿车、材料和人车 (40)二、大巷内运输设备的选型 (42)第八章矿井提升 (42)第一节主斜井的提升 (42)一、设计依据 (42)二、参数及计算 (43)第二节副斜井的提升 (46)一、条件及情况简述 (46)二、设计依据 (46)三、钢丝绳的选择 (46)四、提升机选择 (47)五、相对位置 (47)六、选电动机 (47)第三节矿井的排水 (47)一、水泵的验算 (48)二、管路选择 (48)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48)第一节风量的计算 (48)一、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49)二、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50)三、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51)四、其它用风地点风量 (51)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一、通风方式 (52)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年限 (52)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52)四、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 (53)一、计算原则 (53)二、计算方法 (54)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6)一、选择主扇 (67)二、选择电动机 (58)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9)一、煤尘爆炸的防止措施 (59)二、煤及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59)三、矿井水灾预防措施 (59)四、火灾预防措施 (60)五、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 (60)六、避难硐室和避灾路线 (60)七、矿山救护队的设置 (60)第十章经济部分 (61)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 (61)一、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依据 (61)二、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62)三、矿建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62)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63)一、定员范围 (63)二、定员依据 (63)三、定员方法 (63)四、计算劳动生产率 (65)五、汇编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65)致谢 (68)参考文献 (69)摘要本设计所选的题目为《》,根据吕梁市离石区菁蒿焉煤矿提供的菁蒿焉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
基于水化学特征分析的采空区积水水源判别研究
强丁基于水化学特征分析的采空区积水水源判别研究
2019 年
基于水化学特征分析的采空区 积水水源判别研究
强丁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陕西黄陵727307)
摘 要:为了判别黄陵二号煤矿二盘区采空区积水的水源,采用水化学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该 矿地表水、第四系松散层、白垩系洛河组、侏罗系直罗组、侏罗系延安组和井下采空区等层位水样的 水化学特征,综合各层位水样的pH值、阳离子、阴离子、矿化度等特征值,利用piper三线图、Durov 图及Schoeller图对采空区积水的水源进行判别。研究得出该矿二盘区积水水源为侏罗系直罗组 和延安组。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采空区积水;水源;判别 中图分类号:TD74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 -749X(2019) 03'-0068 -04
度 范围为 3 249. 00 ~ 17 997. 34 mg/L (平 均
212 853.76 mg/L);其次为Ca2c和Mg2+ (阴离子以
SO -和C-为主(图5),浓度范围分别为57.64 ~
23 778. 13 mg/L(平均 9 260. 32 mg/L)和 1 837. 30
~36 589. 75 mg/L(平均 15 779.02 mg/L);延安组
采
层位。主要
:Kc、Nac、
;;" ; Ca2c、Mg2c、Ci-、SO 、HCO3-、CO -、NO3-、NO2-、
+ * NHl'Fe 'Fe2 、pH、游离二
、总硬、总酸
度、矿
&
2.1地 化学特征
水中pH 7. 85 - 8.50,属于弱碱性水。
矿化度较低,浓度范围为466.5 -980.0 mg/L,大部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洞施工排水地下水影响评价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洞施工排水地下水影响评价
张丽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2024()2
【摘要】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岩溶泉域出现断流或衰减、区域水位趋势性下降以及水质持续恶化等诸多环境和地质问题,研究隧洞工程施工排水对泉域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泉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必要。
依托山西某工程深部隧洞穿越柳林泉域,构建了隧洞工程所在泉域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采用MODFLOW软件开发盆地地下水模型),根据地下水长期观测井数据,对模型及相关参数进行验证和率定,通过模型模拟刻画出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分析工程前期施工以及后期排水对岩溶水水位动态、泉流量的影响以及可恢复性。
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枝柯-车鸣裕泉域含水层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前期和后续施工排水对柳林泉水补给量的影响较小;对枝柯泉域和车鸣裕泉域的区域地下水水位影响明显,预估到2025年底,枝柯镇北部形成降落漏斗。
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其他泉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总页数】7页(P37-43)
【作者】张丽
【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8;P641
【相关文献】
1.排水隧洞盾构施工对高压铁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2.基于GMS数值模型的隧洞施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研究
3.基于数值模拟的小扑隧洞南段排水条件下场区渗流场演化
4.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长大隧洞施工通风影响因素研究
5.大型排水隧洞穿越航道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岩溶泉水流量动态变化与补给特点研究
3 O
s 恻 , *赚 8 6 4 2
0
囊
5 4
宅删鉴
3 2 1 O 4
∞ I . 删撼*碳
3 2 1
降水量 的影 响 ,岩溶 泉水流量持续 下降、 水质遭受污染 , 岩溶泉域水 环 境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 , 要保持
山西 省 经 济 建设 和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如何科 学合 理地对泉水进行 补 给 , 加 泉 水 流 量 , 为 当前 面 I 增 成 临的 重 要 问 题 。针 对 这 一 问 题 , 析 了 山 剖 西省岩溶 泉域水 资源系统结构 特征 以及泉域 补给 区分 布位置 规律 , 为 我省岩溶泉域 补给区水土保持措施 的合理配置 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 学 的理 论依 据 。
6 5 4 3 2 1 O
芒
譬
删 撼 坤 {
6年 代 7年代 8年代 9年 代 I 5- i8— 0 0 0 0 96 - 90
1 79 9 20 3 0
项 目来源 :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 员会 支撑项 目 —— 山西省泉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研 究。 作者简介 : 贺志 坚(9 1 )男 , 17 一 , 山西 吕梁人 , 工程 师 , 究 方向 农 水 与水 土保 持 。 研
工 程 科 技
・5 ・ 2 1
表 1 山西 省 岩 溶 泉域 降水 补 给 区面 积 分布
分 布
太
泉域名称
娘子 关泉
辛 安 泉
泉域面积瓜 裸露可溶岩面积/ 裸露可溶蚩占塞 亘 亘 m k m
1 山西 省岩 溶大 泉泉 域范 围大 , 具有 比较 固定 的泉域边界 ,岩溶地 差3 下水 系统是补 给 、 径流 、 排泄 自成体 系 的水文地质单元 ,多且是水煤共 存 系统 , 因此 带 来 了水 资 源 短 缺 、 水 质 污 染 等 一 系列 水 环 境 问 题 。根 据 1 岩溶地下水 系统结构 、地下水流 向 与 岩 溶 含 水 层 间 配 置 关 系 可 分 为 0 6 年代 T年代 8年代 9年代 15- 18- 0 0 0 0 96 9 0 6年 代 T年代 8 年代 9年代 15 18- 0 0 0 0 96 - 90 “ 置 式 ” “ 置 式 ” “ 他 ” 种 系 逆 、顺 、其 三 1 9 97 2 0 03 17 99 2 3 00 统模式。 “ 置式” 逆 系统 模 式 结 构 上 为 向 上 游 反 倾 的单 斜 结 构 ,岩 溶 地 下 水 蓬1 上 与含水层倾 向相反 ,碎屑岩地层分 锲 a9 布 于 地 下 水 系统 的上 游 区 ,煤 系地 层 位 于 泉域 的上 游 , 强 径 流 带 , 有 下 06 - 游形成泉水 , 出露 分 散 , 括 娘 子 关 包 3 泉域 、 安泉 域 、 姑 泉域 、 河泉 辛 三 延 O 域 、 圈 泉 域 、 子祠 泉 域 与 坪 上 泉 马 龙 6 年代 7年代 8 0 0 晦 9年代 15— 1 8 0 96 90 - 域。 17 2 3 9 9 00 “ 顺置式 ” 系统模 式是 向下游倾 斜 的单斜构造或 断块 构造 ,岩溶地 图 1 山西 省 主要 岩 溶 大 泉 泉水 流 量 变 化 趋 势 下水 总体 流 向与含水层 倾 向相 同 , 域 特 征规 律 性 差 。 碎 屑 岩 地层 分 布 于 地 下水 系统 的下 游 区 , 此往 往 有 较 大 范 围 的岩 因 2 岩 溶 泉水 流 量 动 态 变化 特征 溶地下水承压 区分布 , 与地表水 、 四系孔隙水有水力联系 , 第 强径流 2世纪 8 0 0年代 以来 , 于降 水 量 的减 少 、 由 岩溶 水 开 采 以及 采 煤 带较弱 , 泉水集 中出露于断裂带 , 煤系地层位于泉域下 游排 泄区及 等人类活动影响 因素 的增加 , 岩溶泉水流量 大幅度减少 , 山西省 主 承压 区 , 包括柳林 泉域 、 天桥 泉域 、 雷鸣寺泉 域 、 山泉域 、 泉泉 要岩溶大泉泉水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详见 图 1 洪 霍 。 域、 郭庄泉域 、 神头泉域 、 泉域 、 晋祠 兰村泉域 。 从 图 1中可 以 看 出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省岩 溶 泉 水 流 量 一 我 “ 其他” 系统模式包括古堆泉域 、 神堂泉域 、 水 城头会泉域 , 其泉
柳林泉域岩溶水特点与地质背景条件分析
第27卷 第3期 中 国 岩 溶 V o l.27 N o.3 2008年9月 CA R SOLO G I CA S I N I CA Sep.2008文章编号:1001-4810(2008)03-0209-06柳林泉域岩溶水特点与地质背景条件分析Ξ高宝玉1,梁永平2,王维泰2(1.山西省吕梁市水资源研究所,山西吕梁033000;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柳林泉域作为我国北方典型的单斜-顺置式岩溶水资源系统,岩溶水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与其它泉域共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非常奇特的特征:(1)由于泉域内断层、褶皱轴和区域隔水顶板的阻水作用,造成了岩溶地下水在主径流方向上的二级排泄与三次富集;(2)由于泉域中部王家会阻水性背斜轴的倾覆所形成的地下潜流断面梯形形态,导致了泉水流量衰减幅度与阻水断面上游区岩溶地下水位下降幅度的不匹配;(3)由于泉域南、北翼岩溶地下水循环路径和所处的地球化学背景不同,导致了分布在三川河两岸相距不足300m的泉水水化学特征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4)由于岩相建造地处中奥陶世古膏盐湖东部边缘,泉域西部中硬石膏溶解不仅形成了岩溶热水,而且还使得柳林泉成为“锶矿泉水”。
上述特征都是由柳林泉域特定的地质结构、地球化学环境和岩相古地理条件所决定的。
关键词:岩溶水;硫同位素;地质背景;柳林泉域;山西中图分类号:P641.134 文献标识码:A1 泉域概况柳林泉域位于吕梁山中段西侧(图1),行政区划主要归属山西省吕梁市。
泉域东部为地表分水岭边界,南、北分别与郭庄泉域和天桥泉域以地下水分水岭为界,西部为碳酸盐岩深埋滞流性边界,构成一封闭完整的岩溶泉域水资源系统,总面积6080km2。
柳林泉域总的地势东高西低,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06mm。
黄河流经泉域西侧,泉域内的北川河、东川河、南川河汇合于交口镇,其下游称为三川河,它们由东往西向黄河汇流,构成黄河水系的一、二级支流。
离柳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探讨
H O 降低 。o - Cf s ? ̄著增大 ; 阳离子 N 明显降低 ,a 、 g 量显 a 含量 c2 M 嗡 十 著增加 . 总硬度显著增大 , 矿化度则没 有明显变化 , 见表 1 。
表 1 矿井开采前后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化学特征对比表
拜|靠诂乳壬 下水 甓 I
乳 号
蠢 化 曩 虞 水饨学 热量
系做 了粗 浅探 讨 。
【 关键 词】 地下水 ; 水化 学特征 ; 含水层 ; 水力联 系
0 前 言
河东煤 田离柳矿 区是我 国最大的主焦煤基地 ,以丰富的储 量 , 优 良的煤质享誉 国内外。 该矿在水 文地质单元上属柳林 泉域岩溶地下水 系统 , 区地处“ 、 贺 ” 本矿 祁 吕、 山字型构造 的前弧东翼 , 秦岭东西 向复 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隆起带 的复合部位 , 在构造单元上属于鄂尔多斯 断块 和山西断块 .横跨 吕 复背斜和鄂尔多斯盆地两大构造单元 , 梁 地
井冀詹r井埘下水 }
喾 矿 化 曩 ( 蕾 水化掣樊 墨 ‘ , , 墨蠢' ‘L
2 O 31I S 2. n B 3 ‘ ∞ 38 鸵 .8 13 娌. 啪 s●I ・ 1 o‘ . .  ̄ - g ・・ ‘ I C — I  ̄41 0 - g・, 1 ● S● O 吒●-● ‘ 8● ・ I 4 ・ ‘ 重
1 含 水 岩 组 划 分
根据岩性组合 、 含水介质、 空隙类 型及含水特征 , 将矿 区内含水层 划分为三大含 水岩组 , 分别概述如下 : 1 松散 岩类孔 隙水含水岩组 . 1 由第 四系和第 三系松散的砂 、 砂砾 卵石层砂砾岩构成 , 赋存孔隙 潜水~微承压水 。因受地形 、 岩性及含水 层厚度的制约 , 富水 性不均
t柏 腿 )
基于GIS和相关性分析峰峰矿区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基于GIS和相关性分析峰峰矿区岩溶水水化学特征贾亚琳;边凯;李冲;白晓;白峰青【摘要】应用Arc-GIS、离子相关性及比例系数法方法对峰峰矿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峰峰矿区奥灰岩溶水pH值为7.45~7.86,偏碱性.基于Arc-GIS中DTM方法对奥灰岩溶水地下水类型进行分区,主要为HCO3?SO4-Ca?Mg型水,部分为HCO3?SO4-Ca型水.Cl-是随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发生的水—岩作用以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作用为主;并伴有石膏、岩盐、硫酸盐的溶解反应以及阳离子置换作用.揭示了矿区奥灰岩溶含水层径流条件整体较好,局部地区径流条件有变化,为矿区煤炭开采水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9(045)006【总页数】7页(P95-101)【关键词】峰峰矿区;岩溶水;水化学特征;水—岩作用;Arc-GIS;离子相关性分析【作者】贾亚琳;边凯;李冲;白晓;白峰青【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38;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三水文地质队,河北省邯郸市,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邯郸市,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地下水化学成分是特定地质环境下地下水与岩石长期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含水层的岩性组合特征、水文地质条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赋存环境等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可通过水化学检测资料科学地分析地下水的赋存环境、径流条件、物质交换等重要信息。
截至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相关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峰峰矿区是我国典型的华北岩溶大水矿区,煤矿开采历史久远。
奥灰岩溶含水层是邯郸地区重要的引用水水源地,也是影响峰峰矿区下组煤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
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特征
%"""-#;
摘要: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正确评价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基础, 该文阐述了黄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划 分的原则, 即以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和水力联系为依据, 一级地下水系统以黄河一级支流流域分水岭为边 界, 二级系统主要考虑含水介质的类型 (孔隙、 裂隙、 溶隙) 以及黄河支流流域的分布。根据划分原则, 将研 究区分为 ’ 个一级地下水系统, 并论述了各地下水系统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此外, 该研 #% 个二级系统, 究还对黄河下游地区和鄂尔多斯闭流区的地下水系统边界进行了讨论, 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表闭 流区内, 同样存在有相应的浅层地下水闭流区系统;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段, 则充分考虑了黄河作为分水岭 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 即以黄河对地下水的补给范围作为地下水系统划分的边界; 在入海口地区, 从地下 水的生态作用出发, 进行了单独的划分。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地下水系统; 边界; 含水介质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0 文章编号: (!"")) %""& $ &1-"! $ """& $ "!
$
*/ ’++,/- 狼山 ( 大青山丘陵山地 河套平原 ./ +*),** 天桥泉域 柳林泉域 $* -#-,." 太原盆地 临汾盆地 运城盆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林泉各泉组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P3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9)06-0027-0004
一、引 言
岩溶地下水是柳林泉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1]。泉域岩溶地下水的集中排泄 点——柳林泉出露于柳林县城以东约 1km 的三川 河河道中,呈泉群散状出流。柳林泉主要由位于三川 河北岸的寨东铁厂泉组、杨家港泉组、刘家疙瘩泉组 和位于三川河南岸的龙门会泉组、上青龙泉组等组 成[1]。尽管各泉组出露地点非常接近,但泉水的物理、 化学特征却有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各泉组水化学特 征的差异性对于理解区域岩溶地下水的循环机理、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岩溶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 意义。
二、柳林泉域概况
柳林泉岩溶水系统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
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总面积 6080. 54km(2 见图 1)。泉域内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 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9. 2℃,无霜期 150~200 天。区 内降雨量分布规律大致由东部向西部随地面高程降 低而减小,基岩山区大于黄土丘陵区。区内多年平均 降 雨 量 507. 6mm,年 最 大 降 雨 量 744. 8mm(1985 年),年最小降雨量 245. 5mm(1999 年)。区内降雨多 集中在 7、8、9 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66. 4%。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185. 9mm,为降雨量的 2. 3 倍。与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系统联系密切的河流主要 为三川河及其支流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4]。岩溶 水系统的含水层主要包括下古生界中奥陶统上、下 马家沟组及峰峰组含水层和中寒武统张夏组含水 层。泉域总体上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变化 在 2°~8°之间,在大的单斜构造内又发育次一级 规模不等的褶皱和断裂。这些褶皱和断裂构造对岩 溶水的运动具有控制作用[4]。
《龙子祠泉域水质评价及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范文
《龙子祠泉域水质评价及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日益提升,水资源问题成为公众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龙子祠泉域,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代表,其水质状况及污染物迁移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龙子祠泉域的水质进行全面评价,并对其中的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龙子祠泉域位于某省某地区,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该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污染物的迁移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龙子祠泉域面临水质恶化和污染物迁移的潜在风险。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包括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
通过对龙子祠泉域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该地区的水质监测站和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四、龙子祠泉域水质评价(一)水质指标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龙子祠泉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总磷、氨氮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该地区水质的基本状况。
(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水质指标分析结果,对龙子祠泉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水质总体良好,但部分指标存在超标现象,需进一步关注和改善。
五、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一)污染物来源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数据的分析,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对龙子祠泉域的污染物来源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污水等。
(二)污染物迁移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动方向等数据的分析,结合水质监测数据,对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污染物的迁移主要受地下水流动、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娘子关泉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娘子关泉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郭永彬;周伦;高旭波【摘要】天然地下水系统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地下水水质取决于水-岩相互作用的程度.本文通过对阳泉市娘子关泉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的调查,并利用水-岩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了娘子关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水质恶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采矿活动,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采矿排水下渗补给和矿坑水越流补给两方面,其作用结果导致地下水中SO42-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升高;此外来自生活或工业污水的渗漏补给对该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地下水中NO3-、硼等污染组分含量上升.【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年(卷),期】2013(020)002【总页数】5页(P64-67,71)【关键词】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污染;水-岩相互作用;娘子关泉【作者】郭永彬;周伦;高旭波【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3;P641.1340 引言娘子关泉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之一,也是阳泉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其供水量占整个阳泉市供水量的70%以上,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降雨量周期性变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和受采煤疏干的影响,使得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娘子关泉群总流量由多年平均的9.4 m3/s(1956—2005年)减少至近期的6.1 m3/s(2006年)。
更为严重的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该地区岩溶地下水水质恶化现象显著,硬度和硫酸盐等指标严重超标,同时伴随着其他致毒性组分含量升高,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岩溶地下水水质下降导致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工农业的健康发展[1]。
新驿井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特征分析
新驿井田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特征分析柳汉丰;游水凤;高卫富;刘磊;庞新龙【摘要】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rehole core and the data of hydrogeological observation well,the Ordovician limestone aquifer in Xinyi mine field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from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development form,water yield property and dynamic change of water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stratum 200 m over the Ordovician limestone,which took solution pores and resorption fissure as main features,holes existed locally,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water yield property was large and the distribution was uneven. Ordovician limestone karst mainly accepted the replenishment of rainfall and the Quaternary fissure water,and the replenishment of NE-SW direction was strong while the northwest direction was weak,the karst groundwater runoff was strong,and it was the main aquifer in the mining process of down-group seam.%在分析钻孔岩芯及水文观测孔资料基础上,从奥灰岩溶发育形态、富水性、水位动态变化三方面对新驿井田奥灰含水层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奥灰岩溶主要发育在奥灰顶部200m岩层内,以溶孔和溶蚀裂隙为主,局部见孔洞,富水性情况区域差异性大,分布不均。
地下水习题
一、选择题——在括号内的三项选择中选择一项最佳答案。
(30分)例题:岩石的给水度通常(a.大于、b.等于、c.小于)它的空隙度。
例题最佳答案:c.1、当某种岩石由两种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且粗大颗粒之间的孔隙完全为细小颗粒所充填时,则此岩石的孔隙度(a.小于、b.大于、c.等于)由粗颗粒和细颗粒单独组成时的岩石的孔隙度的乘积。
2、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主要表现为(a.测压水位升高、b.含水层厚度加大、c.向相邻含水层越流)。
3、地下水按(a.埋藏条件、b.含水介质类型、c.化学成分的形成)分类,可以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地下水的实际流速通常(a.大于、b.等于、c.小于)地下水的渗透流速。
5、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a.升高、b.不变、c.降低)。
6、包气带岩层的渗透系数随包气带含水量的降低而(a.增大、b.减小、c.不变)。
7、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a.Na、b.Mg、c.Ca)为主。
8、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称为(a.侵蚀性二氧化碳、b.平衡二氧化碳、c.游离二氧化碳)。
9、用同位素(a.氚和14C、b.氘和18O、c.34S和36Cl)可以研究地下水的起源。
10、水对某种盐类的溶解能力随该盐类浓度的增加而(a.增强、b.不变、c.减弱)。
11、当潜水与河水有直接水力联系时,用直线分割法分割河水流量过程线求得的地下水泄流量将(a.偏小、b.偏大、c.不偏小也不偏大)。
12、山区地下水全部以大泉形式集中排泄时,可以认为泉流量(a.小于、b.大于、c.等于)地下水的补给量。
13、接受同等强度的降水补给时,砂砾层的地下水位变幅(a.大于、b. 小于、c. 等于)细砂层的地下水位变幅。
14、灰岩地区的峰林平原,是岩溶作用(a.早期、b.中期、c.晚期)的产物。
15、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a.降水量、b.蒸发量、c.地表径流量)的多寡。
16、用一个泉作为供水水源时,供水能力取决于泉的(a.最大流量、b.最小流量、c.平均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 C . O 一N C 、 1 S 一 a的 变化过程 , — 1 S a・ aC ・ O N 具有典型 的干旱 、 半干旱地 区水化 学演化特征。
关 键 词 :岩 溶 地 下 水 ;水 化 学特 征 ;水 文地 质 ;柳 林 泉 域 文献标识码 : A di1.9 9 ji n 10 .39 2 1 . 10 5 o:0 3 6/ . s.0 017 .0 2O .2 s 中 图 分 类 号 :P 4 . 613
W EIXioO ,Z NG uqn a —U HE Xi— ig ,GU Ja gh l in —a
( . o eeo t e ucs c nea dE gne n 1C lg Wae R s r i c n n ier g,T i a nvrt ehooy, ay a 3 0 4 hn ; l f r o eS e i a u nU i syo Tcnlg T iu n0 0 2 ,C ia y ei f 2 UbnC nt c o ueuo i sa e r hnhn hnhn5 8 1 ,C ia . r os ut nB ra a r i fPn h nNw Ae S e . ,S eze 1 18 hn ) g a se
( . 原 理 工 大 学 水 利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 西 太 原 00 2 ; . 圳 市 坪 山新 区城 市建 设 局 , 东 深 圳 5 8 1 ) 1太 山 30 4 2 深 广 1 18
摘
要 : 对柳林泉域 水文地 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 在 系统研 究 了柳林泉域 岩溶 水水化 学类型及 分带规 律 , 并对其 形成 演
tp s o h r u d t ra e s c e sv l O3一Ca 。Mg,HC y e ft e g o n wa e r u c s ie y HC O3一Ca S — 04 ・HCO3一Ca,HC O3・S O4一Ca ’Mg — C — ’ l‘S 04一Na ‘C a,Cl‘ S 04一Na fo r c ag r a t e p b re r a,t e c a g r c s c o d t y i a y r c e c l v l t n c a a t rsis o r n e — r m e h r e a e o d e u d a e i h h n e p o e sa c r s wi tp c lh d o h mia o u i h r ce tc fa i a d s mi h e o i d
化特征进行 了分析 。结果表明 : 林泉域岩溶地 下水是矿 化度较低 的优 质淡 水 , 中优 势 阳离子 为 c “ 、 “ , 势 阴 柳 水 a Mg 优
离子 为 H O 水 化 学 类 型从 补 给 区到 深 埋 区 经历 了 H O 一C M 、 O 一C — S 4・ O 一C 、 C 3・ 0 C ;; C a・ g HC 3 a 0 HC 3 a H O S 4一C a・
Ab t a t s r c :Ba e n t e d t ld i v s ia in o y r g oo i a o d to n Li l p n th n h d o h mi a y e n o i g r g l rt f s d o h eai n e tg t fh d o e l gc c n iin i u i S r g Ca c me t y r e e e tp sa d z n n e u a y o e o l n i l i
Lui as cw tr eess m t al s de adi r t nadeo t nrl w r nl e.T ersl hw ta a Lui asi gon — il K ri a r yt ai l t i n t ew e c y u d, n somao n vl i ue eea a zd h ut so t ) il K r c ru d tf i uo y e s h n t w t i uly ehw tr i ws ii ,i datg aincaeC , , n da t eainciHC 3 )tehdoh mi l ae ihg q at s a t l ant tavnaect i r a rs h i f l e w ho l y s o Mg adavna oi 0-;b h y rce e g n s a
a i l t e i n rd c i e r go . ma
Ke r s y wo d :Ka si r u d t r y r e e e lc a a t rsi r t go n wae ;h d o h mi a h r ce t c i c;h d o e lg y r g o o y;L u i p n t h n i 1n S r g Cac me t i
Ana y i fHy o he ia a a t r si s a d Ev l i n o l ss o dr c m c lCh r c e itc n o uto f
Ka si o nd t r i u i pr n t hm e t r tc Gr u wa e n Li ln S i g Ca c n
罗朝晖山西柳林泉城水岩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模拟199805水文地质学基础1995新乡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期刊论文人民黄河201101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条件下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与卤水形成期刊论文地质论评200101岩溶化学环境水文地质1994黄河下游岸边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黄河200704引证文献1条犀牛洞地下河水岩作用反向模拟期刊论文人民黄河201210引用本文格式
第3 4卷第 1期
21 0 2年 1月
人
民
黄
河
Vo _ 4. . l 3 No 1
YE2 1 a .,0 2
【 水资 源 ・ 环 境 】 水
柳 林 泉 域 岩 溶地 下 水 水 化 学 特 征 及 演 化 分析
魏 晓鸥 郑秀清 顾 江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