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通信网络承载方案的探讨

合集下载

面向5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面向5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研究

面向5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研究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作为一个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承载着更高的期望和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速率、更低延迟和更可靠连接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需要不断进行优化技术研究。

本文将探讨面向5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技术。

首先,为了应对5G时代快速增长的数据流量,移动通信网络需要进行网络容量的优化。

提高网络容量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更高频谱的波段,例如毫米波。

毫米波有着更大的带宽,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然而,毫米波信号受到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信号衰减。

因此,移动通信网络需要研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提高毫米波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次,移动通信网络还需要优化以应对大规模连接和设备的增加。

5G时代,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迅速增加,估计将有数十亿的设备连接到网络中。

这需要网络具备更好的承载能力和连接管理能力。

网络切片技术是一种可以将网络分割成多个独立的逻辑切片的技术,每个切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和优化。

这样可以使得网络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要求。

另外,5G时代对网络延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延迟对于许多场景至关重要,如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和远程医疗等。

为了降低网络延迟,移动通信网络需要优化信号传输路径,并减少网络节点间的时延。

此外,移动通信网络还可以利用边缘计算的技术,将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从云服务中移至网络边缘,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来说,信号覆盖范围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方向。

5G时代,用户对信号覆盖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室外,还希望在室内、地下等复杂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信号接收。

因此,移动通信网络需要优化室内覆盖和网络漫游的技术。

在室内,可以使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和室内微基站来增强信号覆盖。

在地下,可以利用信号中继和新一代卫星通信技术来拓展覆盖范围。

此外,移动通信网络还需要研究如何提高网络的能量效率。

5G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将需要大量的基站和设备,这些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5G承载网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究

5G承载网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究

透视Hot-Point PerspectiveI G I T C W 热点144DIGITCW2020.121 5G 应用场景根据ITU (国际电信联盟)建议,对5G 网络可能要服务的业务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3种。

(1)eMBB (增强型移动宽带),也就是超大带宽,主要满足用户对大流量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量已成为各个互联网企业必争之地,而运营商5G 商用的第一目标就是提升客户的体验速率,一般使用情况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Gbps ,峰值速率达到数10Gbps ,流量密度最高可达和数10Tbps/km 2。

适用于连续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的场景,也是5G 初步商用的第一目标。

(2)uRLLC (超低时延、高可靠),这类应用对时延及其敏感,并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主要面向的是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领域,主要满用户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并为时延敏感型的特殊行业提供高可靠性保证。

(3)mMTC (低功耗、大连接),这类应用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包较小、功耗较低但是连接数量巨大,主要面向的应用场景是智慧城市(例如垃圾分类)、智能农业、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要求网络能够支持海量连接,具有支持千亿级别的连接的能力,满足100万/km 2的连接密度要求,对终端产品也提出了要求,即满足低功耗和超低成本的特点。

总之,5G 关键能力指标所必须具备的特点有: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与4G 网络相比,在速率、时延、移动性、流量密度及连接数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必须具有较大的飞跃。

表1 5G 关键指标与4G 参考值进行对比关键指标用户体验速率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4G 参考值10Mbps 1Gbps空口10ms 350km/h 0.1Mbps/m 210万/km 25G 取值0.1-1Gbps 20Gbps空口1ms500km/h10Mbps/m 2100万/km 22 5G 承载网应具备的特点(1)灵活性:随着各项业务不断发展,5G 网络必须具有灵活性及丰富性的特点才能够充分适应各类业务要求,与传统的4G 网络相比,必须具有更好的业务实现能力、更强的带宽承载能力、更合理的网络组织架构,与不断更新的新技术能够更好的融合。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5G技术的出现为通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的特性使得5G成为了连接人与物、物与物的关键技术。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则是在实现这些特性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支撑各类业务需求,并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对于5G业务承载要求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高速传输:5G技术需要能够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以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视频、VR/AR应用等高带宽需求。

因此,在组网方案上,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以采用多小区与载波聚合等技术,增加网络的总传输能力。

2.低延迟:5G要求达到毫秒级的低延迟,以支持实时交互应用,如智能交通系统、远程协助等。

组网方案中,可以采用网络切片技术,将服务按照优先级进行分割,保证关键应用的低延迟传输。

3.大容量:5G需要能够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和海量数据传输,例如物联网设备、工业自动化等。

在组网方案上,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和网络切片技术,以满足大量设备的连接需求,并提供高效的数据分发能力。

4.网络安全:5G网络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为更多敏感信息和重要业务将在5G网络中传输。

因此,在组网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更强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

对于5G的组网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网络架构:5G网络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核心网功能逻辑分布到边缘,以减少传输延迟并提高带宽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小区、大容量物联网设备连接等技术,以支持高速传输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2.载波聚合:为了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以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将多个频段的信号进行聚合,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

3.切片技术: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将网络资源按需分割为多个逻辑切片,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延迟、带宽等服务质量。

4.虚拟化技术:5G网络可以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功能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同时减少基础设施成本。

面向5G承载的SPN规划及组网架构

面向5G承载的SPN规划及组网架构

面向5G承载的SPN规划及组网架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居民对宽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且我国互联网通信领域的各项技术手段都取得长足发展,这也对我国传统的通信手段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5G发展的条件下实现SPN规划及组网架构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本文也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发展策略、促进SPN规划以及组网架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5G SPN规划组网架构引言: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SPN通信网络传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网络管控,从而达到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本文主要从引入SPN技术之后的前提下进行相关策略的思考,有目的性的分析SPN网络传输架构以及目前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的管控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之后来促进SPN传输架构的健康发展。

一、SPN含义以及技术特点SPN技术指的是中国移动在创新理念之下进行网络传输技术的全新设计,此种创新设计在多种创新理念的基础之上进行,不仅能够促进服务的有效实行还能保证服务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

SPN技术架构指的就是SPN技术继承以及增强PTN传输方式的功能特性,且SPN整体技术的结构可以分为切片分组层、切片传输层以及切片通道层等三部分。

SPN技术的特点可以分为五部分:宽带较大、延迟较低、弹性链接、网络切片以及智能控制等。

宽带较大指的是SPN技术在以太网新光层级数的基础之上,凭借低成本投入来实现网络宽带的功能,能够实现10T容量以及数百公里内的网络功能。

延迟较低是指SPN技术引入较低的延迟输入技术,目的就是保证对5G的延迟极为敏感的服务进行低延迟传输,不仅如此SPN技术还会采用宽带分离技术并在物理层执行传输处理,这样就可以将设备的延迟时间减少很多,极大程度减少设备处理时的延迟。

弹性链接指的是SPN技术引入切片以及数据薄层梳理,这样可以彻底改变连接管道,主要就是用于基站以及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灵活链接,满足5G云网络的动态链接需求。

面向5G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5G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

面向5G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5G网络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而网络架构设计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5G的网络架构被认为是对未来的一种策略性前瞻性选项。

它旨在提高网络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效率。

这篇文章将重点关注面向5G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从多个角度探讨其解决方案,来满足未来的网络需求。

一、5G基本架构5G网络是由两个核心组成部分组成,即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

它们之间有很大的相互关系,构成网络中的基本结构。

核心网扮演着网络控制的角色,其主要负责网络资源的调度和系统控制;无线接入网主要负责信号传输和信号转换,在无线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5G网络中,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的协作密不可分,也是整个网络的架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

二、5G网络的设计在5G网络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网络设施、数据传输、网络安全、智能管理等方面。

在这四个方面,我们可以具体阐述5G网络的设计。

1. 基础网络设施的设计在5G的基础网络设施设计中,需要考虑网络的架构类型和配置,以及投资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5G网络架构类型通常是单一基站或基站聚合。

在单一基站架构中,一个基站只使用一个频带即单一射频,因此其覆盖范围较小。

但在基站聚合架构中,多个基站可以在单个频带上同时工作,从而增加了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2. 数据传输的设计在5G的数据传输设计中,需要考虑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数据速率、延迟和可靠性。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使用高带宽频谱和组网机制、多核心处理、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来优化5G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

3. 网络安全的设计网络安全是5G网络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5G网络的安全性,需要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使用身份验证、漏洞扫描、加密等技术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智能管理的设计智能管理是5G网络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适应网络技术,网络可以有效地管理其资源、预测网络流量,降低网络拥塞和网络故障发生的频率。

5G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讨

5G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讨

5G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5G技术将带来更快的网络速度、更低的延迟、更大的通信容量以及更稳定的连接性能,将极大地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

以下是5G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的探讨。

5G部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挑战之一。

5G技术采用了更高频率的无线信号传输,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基站来覆盖同样的区域。

建设更多的基站将对资金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5G基站的部署也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如高楼大厦、山区、农村等区域的信号覆盖需求。

5G安全性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5G网络中的大量连接设备和传感器将使网络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性成为5G时代的重要问题之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通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

5G频谱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关键资源,5G技术需要更高的频段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速度。

目前可用的频谱资源有限,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并开辟新的频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5G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也面临一些挑战。

5G技术的研发和部署需要巨大的投资,同时也需要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兼容。

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商业模式和政策法规,以确保5G 技术能够顺利商业化和推广应用。

在解决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技术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5G网络需要更高的网络容量和更低的传输延迟。

为了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可以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如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将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为了降低传输延迟,可以采用更先进的通信协议,如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er)等技术。

浅谈5G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

浅谈5G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

浅谈5G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5G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全球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

与4G 相比,5G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延迟、连接密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在全面投入商用前,5G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便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5G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进行探讨,结合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一、网络规划分析5G通信传输网络作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其建设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现实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在进行规划分析时,首先需要对当前通信网络的状态进行全面的调研和评估。

通过对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传输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在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优化和改善。

需要将未来的网络使用场景考虑在内,例如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的需求,这些都会对5G网络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进行规划分析时,还需要考虑5G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密度问题。

5G网络相比4G网络在覆盖范围和信号传输距离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规划网络覆盖范围时需要进行更为细致和精确的规划,尤其是在城市密集区域和乡村偏远地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5G网络的全面覆盖。

二、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5G通信传输网络建设时,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5G网络需要更多的基站、传输设备和光纤网络来支持,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需要对基站的选址、建设和覆盖范围进行详细规划,充分考虑到5G网络的高频率特点,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在传输设备和光纤网络方面也需要进行更为严谨和细致的规划,以满足未来网络的高速、高密度的传输需求。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空调等支撑设施的建设和配套。

5G基站和传输设备的功耗相比4G网络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设,以保障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保障措施在5G通信传输网络建设中,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研究

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研究

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研究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资源管理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5G通信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要求使得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对实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分配算法、网络切片技术和网络优化策略等。

首先,资源分配算法是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的核心。

由于5G通信的高带宽和大连接数量的特点,传统的资源分配算法无法满足其需求。

因此,需设计新的算法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分配。

例如,可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通过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和网络条件,进行资源分配和优化。

此外,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分配方案。

其次,网络切片技术是5G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实现多个逻辑上独立的网络切片,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根据特定的业务需求进行优化和管理。

例如,某些业务可能需要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带宽,而某些业务则更关注网络安全性。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网络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要求,提供更可靠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此外,网络优化策略也是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的重点。

网络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网络参数、配置路由、优化传输路径等方式,提高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对于5G通信网络来说,网络优化不仅需要考虑传统的性能指标如带宽和延迟,还需要考虑一些新的指标,如移动性管理、能源效率等。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网络优化算法和策略,以提高5G通信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在研究面向5G通信的网络资源管理与优化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差异。

例如,手机网络和物联网通信的需求可能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场景进行资源管理和优化。

同时,在网络资源管理和优化的研究中,还需要关注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5G通信的普及将带来大量用户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因此网络资源管理和优化必须同时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5G网络承载技术方案分析

5G网络承载技术方案分析

5G网络承载技术方案分析目前中传/回传解决方案主要有3种技术路线:基于分组增强的光传送网(OTN),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的切片分组网络(SPN)和IPRAN增强方案。

1、OTN方案OTN方案即是在分组增强型OTN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L3路由转发和网络切片管控功能,并简化传统OTN转发路径和管理的复杂度,降低设备成本、降低时延、实现带宽灵活配置,满足5G承载的灵活组网需求。

OTN的L3路由转发增强方面,通过在设备的支路板卡和线路板卡的NP(Network Processor)实现L3功能,设备的主控板卡负责维护全网的路由寻址,分段路由(SR)、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等新型路由和转发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针对5G网络端到端切片管理的需求,OTN传送平面需支持在波长、ODU、VC这些硬管道上进行切片,也要支持在分组的软管道上进行切片,并且与5G网络实现管控协同,按需配置和调整。

针对OTN在5G前传方面的应用场景,业界也在讨论轻量级的OTN标准。

简化OTN的方法包括了对OTN帧结构进行优化,线路侧接口考虑采用n×25G/50G以引入低成本的光器件;改变检错和纠错的机制,缩短缓存时间降低时延;在业务映射和时隙结构方面考虑兼容3G/4G前传的CPRI,5G的eCPRI和NGFI,以及Small Cell的回传等。

2、SPN方案SPN方案是基于IP/MPLS(-TP)/SR、切片以太网(Slicing Ethernet)和波分复用技术的新一代端到端分层交换网络,可分为L0物理层、L1链路层、L2和L3的分组转发层。

物理层基于WDM技术,链路层网络则基于FlexE技术,通过把OIF规范的FlexE增强为端到端的通道层,即扩展时隙交叉及信道化操作、管理和维护(OAM)、保护等技术,支持了基于FlexE的端到端组网,满足网络分片和低时延应用。

分组转发层采用SDN控制的SR-TP(MPLS-TP和SR结合)组网,支持L3VPN,满足业务灵活调度要求。

IPRAN 与PeOTN混合组网用于5G承载探讨

IPRAN 与PeOTN混合组网用于5G承载探讨

用于基站业务接入和周边少量末端接入设备的业务收
的无线基站实际部署位置并不完全规整,回传网络接
敛,设置在综合业务接入机房;末端接入设备一般仅作
入段的拓扑结构受限于地理与光纤资源,也无法做到
基站业务接入,
设置在末端节点。
同一片区的基站同属于一个接入环。因此,任何一个
3
承载方案
本承载方案通过 PeOTN(MPLS-TP)作为移动回
基于 IP RAN 网络演进的 5G 承载方案保持现网基
项 目 指 明 了 方 向 。 同 时 ,ITU- T SG 15 启 动 了 两 个
础架构不变,网络保持原有核心、汇聚、接入三级基础
M-OTN(Mobile-optimized OTN)相关的标准项目,其中
架构(见图 1)。
G.sup.5gotn 项目描述了现有 OTN 技术在 5G 承载中的
为目标的 C-RAN 部署,快速满足基站接入的需要。
(3)网络智能,能够快速进行业务的优化调整,满
足大量业务发展、调整;快速响应业务路由变化和调
度;具备全网智能编排调度的能力。
(4)综合多业务接入承载,不但能够满足 5G 业务
承载需要,还要满足专线等多业务综合承载的需要。
控制/管理接口),为 ITU-T SG15 面向 5G 技术的标准化
农村场景下少量末端接入设备的业务收敛,按照网络
因此对于 5G 承载网络的核心汇聚层,存在强 L3
的转发需求,可以采用当前 IPRAN 网络核心汇聚层演
进方案。
虽然 5G 业务本身存在 Xn 业务就近转发的需求,
层级可分为一级接入和末端接入,一级接入设备主要
但从实际组网结构上来看,以实现无线全覆盖为目的

浅谈5G时代传送网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

浅谈5G时代传送网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

浅谈5G时代传送网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摘要: 5G时代下,5G业务和网络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承载网络的传送网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针对5G带来的各个网络层次的承载需求,分析对应的传送网解决思路。

关键词: 5G RAN OTN/WDM1、引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无不需要具有极高速率、极大容量和极低时延的通信基础网络进行支撑,显然,4G网络已无法当此大任,5G的出现,肩负着历史重担,是通信技术的一次跳跃式发展,将助力人类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新世界。

据推测,2020年5G网络将正式商用,5G商用,承载先行,作为承载网络的传送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5G对传送网的影响和需求分析(1)承载结构的变化5G网络对RAN(Radio AccessNetwork,无线接入网)体系架构进行改进。

从4G/LTE 网络的 BBU(Building Baseband Unit,室内基带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 远端射频模块)两级结构将演进到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和 AAU (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处理单元) 三级结构,如下图所示。

相应的承载网也分成三部分,AAU 和 DU 之间是前传,DU和 CU 之间是中传,CU 以上是回传。

核心网下移以及云化是 5G 网络的另一重大变化。

4G 时代,核心网部署位置较高,一般在网络骨干核心层,无法满足5G业务超低时延的需求。

5G网络中,在核心网下沉的基础上,EPC(EvolvedPacket Core,演进型分组核心网)拆分成New Core 和 MEC 两部分,分别部署在城域核心和城域汇聚节点。

承载网的组网结构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如下图所示。

(2)超大带宽需求5G 基站采用更高频段、更宽频谱和新的空口技术,带宽需求大幅提升,预计将达到 LTE的 10 倍以上。

5G网络承载网的需求、架构和解决方案

5G网络承载网的需求、架构和解决方案

5G网络承载网的需求、架构和解决方案摘要:相比4G,5G在业务多样化,以及无线和核心网架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5G承载网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就5G网络承载网的需求、架构和解决方案展开探究,相关结果可为今后国内5G的试验网推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承载网;核心网;无线网;切片能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市场与业务应用需求的增长,5G成为业界焦点。

而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5G承载网所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的研究也被大家所关注。

1. 5G 网络的架构变化1.1 核心网架构变化5G核心网分离成控制面(CP)与用户面(UP),其中控制面采用基于服务的架构(SBA),如图1所示。

相比4G核心网,5G最突出的变化是控制与承载彻底分离,并采用了全面云化的部署模式。

用户面功能(UPF)采用分布式设计,可根据不同业务特性及对时延的需求,结合移动边缘计算技术(MEC),把部分功能下沉至更靠近用户的网络位置[1]。

以三大典型业务场景为例,eMTC业务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较低,可集中部署在网络较高层面,eMBB业务对带宽和时延要求较高,可适当下沉,URLLC业务对网络时延要求非常高,则下沉至靠近用户的位置,具体部署如表1所示。

图1 5G核心网架构示意图5.结束语综上,通过分析5G新业务需求和挑战,以及无线、核心网架构的变化,指出5G承载网需要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灵活连接、分片承载等技术以及最优成本快速建网需求,提出了基于FlexE、SDN 等新技术的承载网建设方案。

然而4G向5G演进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实现5G发展的愿景,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这需要多专业紧密协同,在对网络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演进路径。

参考文献:[1]孙嘉琪, 李玉娟, 杨广铭,等. 5G承载网演进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8(1):1-6.[2]王海军, 王光全, 郑波,等. 5G网络架构及其对承载网的影响[J]. 移动通信, 2018(1):33-38.[3]刘毅, 郭宝, 张阳,等. 4G网络向5G演进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7(17):16-22.[4]虞文海. 5G时代承载网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探讨[J]. 信息通信, 2017(5):181-182.。

5G时代承载网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探讨

5G时代承载网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探讨

5G时代承载网面对的挑战及部署方案探讨摘要:5G时代承载网在面对多种多样的挑战,并在迎接多种挑战中实施必要的及部署方案。

在5G时代背景下,因承载网需要具有大容量和大带宽,以利降低信息数据传输时延性,增强传输速率。

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部署方案,体现5G网络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5G时代;承载网;挑战;部署方案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阶段以后,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愈加加快,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不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物联网,都在不断产生新业务,它们带来的指数级数据流量一再进行增长,并在与海量设备实施连接,由此催生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

5G技术的出现,会愈加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在提高用户的体验。

一、5G技术对承载网提出的挑战5G技术将同时面向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它的技术场景能涉及到人们的交通、休闲娱乐、工作、生活或居住等多种领域,尤其对城市或乡村密集住宅区中的Gbps用户,针对体验速率或流量密度均有良好的效果。

承载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主干或基础,需要匹配无线接入网,并与其实现先于或同步发展,才能支持无线网络的更好建设。

回顾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从1G到在4G,承载网每每都是在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进行发展,但是,到在5G技术时代,无线网络却是对承载网提出了较大的挑战[1]。

第一,对大容量和大宽带提出了挑战。

目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要体现连续性与移动性要求,即需要无线网络具有连续性的广域覆盖能力。

5G技术的诞生,它可以为用户在任意时间或地点都能提供>100Mbps的体验速率,但是,它却需要必须具有大容量和大宽带的承载网作为支撑。

第二,对高可靠性和低延时提出了挑战。

目前快速发展的车联网、远程医疗与工业控制等垂直性领域,它们对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与时延性均有比较苛刻的要求,需要体现毫秒级的端到端的时延性,并需要一种绝对性的可靠性。

面向后5G时代的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面向后5G时代的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面向后5G时代的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提纲一二二未来业务承载需求分析-5G、家宽、大客户业务5G 技术要求:超高速率、超低时延、支持网络切片、智能管控与协同等;家宽业务:未来8K\AR\VR 等大视频业务对网络提出新挑战;大客户业务:企业上云迅速增长,多云部署成为主流;超多云互联的需求成为必然。

>45Mbps PLR<1.68×10⁻4RTT<20ms > 180Mbps PLR<1.6×10⁻5RTT<16ms>300Mbps PLR<1.0×10⁻5RTT<12ms标准4K 标准8KVR未来业务承载需求分析-通信云化未来通信业务乃至网络自身的功能都将能够通过通信云DC的云化资源池去实现;构建以DC为中心的云化智能城域网络成为必然网元:管理及业务平台类、控制面、存储类网元;转发面、边缘计算及接入类网元5G 业务云化部署方案虚拟化是5G 重要使能技术。

5G 网元将在虚拟化后,实现业务内容下沉,降低业务时延。

通信网业务将从现有的网元间通信演变为云化资源池服务间的通信,每种通信业务乃至网络自身的功能都将通过通信云DC 的云化资源池去实全国省级地市汇聚边缘未来业务承载需求分析-多云环境对网的需求⏹混合云、异构云的快速发展催生跨云组网需求⏹网络性能已成为评价云服务的重要指标✓多云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6年的9.790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44.927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 )为30.9%《中国公有云用户体验报告》公有云评测指标企业选择云的决定因素:业务质量+服务种类+价格✓可用性、时延、抖动等网络指标对用户体验产生决定性影响;✓企业要求云服务提供商针对业务按需提供时延/带宽/可靠性保障能力;✓网络性能已成为公有云评价的重要指标;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异构云=公有云A+公有云B✓Right Scale 2017调查报告显示,混合云在全球的部署较2015年上升了9%。

5G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

5G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

5G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更快、更稳定、更可靠的无线通信需求的增加,5G通信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热门的话题。

然而,实现5G通信技术的商用化并不容易,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5G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首先,5G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网络能量消耗。

由于5G通信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相比于上一代通信技术,它需要更多的基站和设备来覆盖更大的范围。

然而,这些设备的能量消耗量非常高,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通信协议和算法,减少网络设备的能量消耗。

其次,可以引入新的能源管理技术,例如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和可再生能源供应,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5G通信技术还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的挑战。

由于5G网络将连接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以及工业自动化设备等,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确保5G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更加安全的信号加密和认证技术来保护网络的安全。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来规范网络运营商和相关企业的行为,并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此外,5G通信技术还面临着频谱资源的瓶颈问题。

由于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成为实现5G通信技术商用化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频谱共享和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可以引入更高频段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来增加可用的频谱资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网络拓扑结构和优化网络协议,减少频谱资源的浪费。

最后,5G通信技术在商业化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成本问题。

建设5G网络需要巨额的投资,包括基站的建设、设备的采购以及维护成本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推出合理的价格策略和激励措施,鼓励用户和企业使用5G网络。

5G集群通信网技术方案探讨

5G集群通信网技术方案探讨

5G集群通信网技术方案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5G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5G集群通信网技术则是在5G通信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优化,以满足大规模通信需求。

本文将探讨5G集群通信网技术方案。

首先,为了支持5G集群通信网,需要构建大规模的基站系统。

传统的微基站以及室内分布式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化通信需求,因此需要引入基于云服务的技术,构建云基站系统。

云基站系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配置,同时还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通信服务。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多个基站组成一个集群,通过云基站系统来管理和调度通信资源。

其次,为了支持大规模的用户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需要采用高频段的频谱资源。

目前,毫米波技术被广泛看作是5G集群通信网的技术选择。

毫米波频段拥有较大的带宽,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但是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对于集群通信需要更加密集的基站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毫米波频段的天气影响,以及对信号传输的衰减和多径效应进行补偿。

另外,5G集群通信网还需要考虑到网络架构的优化和协议的支持。

在网络架构方面,可以引入分级网络架构,将基站和云服务节点组成层次化的结构。

这样可以在网络中引入边缘计算和边缘存储的概念,实现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在协议方面,需要引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调度算法,以支持大规模用户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求,在协议设计中增加相应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措施。

最后,5G集群通信网的成功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实际部署和运维的问题。

由于集群通信网需要大规模的基站布局和频谱资源配置,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方案。

此外,还需要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处理,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的网络运维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

综上所述,5G集群通信网技术方案需要构建大规模的基站系统,采用高频段的频谱资源,优化网络架构和协议支持,以及解决实际部署和运维的问题。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

5G业务承载要求及组网方案一、5G业务承载要求5G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大的连接密度和更广的覆盖范围。

因此,对于5G业务承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具体来说,5G业务承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高速率:5G需要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支持更多的高带宽应用,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等。

2.低时延:5G需要实现更低的传输时延,以支持实时应用,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和远程医疗等。

3.大连接密度:5G需要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以满足物联网的需求。

具体来说,5G需要能够支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别的设备连接。

4.宽覆盖范围:5G需要实现更广的覆盖范围,以满足人口稠密地区和偏远地区的通信需求。

二、5G组网方案为了满足上述的5G业务承载要求,需要采用合适的组网方案。

目前,5G的组网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MBB主要用于提供高速率的宽带业务,包括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等。

eMBB部署的关键是要增加基站的密度和增加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

2.低时延通信(URLLC):URLLC主要用于实现低时延的通信需求,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和远程医疗等。

为了实现低时延,需要在网络中引入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等技术。

3.大规模物联网(mMTC):mMTC主要用于支持大连接密度的物联网应用。

为了实现大连接密度,需要采用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高的网络容量。

综合考虑以上三种应用场景,可以采用下面的组网方案:1. 首先建立高带宽的基站网络,以满足eMBB的需求。

可以采用5G Massive MIMO等技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频谱效率。

2.在基站附近部署边缘计算资源,以减少传输时延。

可以利用远程无线边缘计算(MEC)等技术,在网络边缘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

3.对于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可以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等技术,提供低功耗、低速率和大连接密度的通信。

4.同时,还需要建立专用网络切片,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分配不同的网络资源。

5运营商承载方案

5运营商承载方案

5运营商承载方案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5G技术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和应用,运营商面临着如何更好地承载5G网络流量的挑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网络承载方案。

本文将介绍5种常见的运营商承载方案,分别是:1. 硬件升级硬件升级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承载方案。

通过更新和升级基站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关键硬件设备,可以提高网络带宽和性能,从而更好地支持5G网络的承载和传输。

硬件升级不仅可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增强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

2. 软件优化在硬件升级的基础上,软件优化是另一种重要的承载方案。

通过对网络协议的优化、数据压缩算法的改进、QoS(服务质量)管理的优化等手段,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数据传输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软件优化可以帮助运营商更好地应对网络流量高峰和数据传输负荷增加的情况,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通过在网络边缘部署计算资源和存储设备,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下沉到离用户更近的位置,可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和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对于5G网络来说,边缘计算可以有效减少网络传输时延,提升用户体验,为运营商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承载方案。

4.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硬件资源抽象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对物理资源的虚拟管理和分配,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在5G网络中,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功能的可编程和灵活部署,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和网络需求的定制化要求,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运营商提供更多样化的承载方案。

5. SDN(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基于软件控制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控制与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可以实现网络的灵活编程和智能管理。

在5G网络中,SDN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智能调度和优化,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自适应调整,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和性能优化,为运营商提供更智能化和高效的承载方案。

5G共建共享背景下不同模式的MEC承载方案研究

5G共建共享背景下不同模式的MEC承载方案研究

编辑 I梅雅8m y x@b丨x i n t o n g.c o m.c n•应用方案.Technology技术:潘擁麵篇5G共建共享背景下不同模式的M E C承载方案硏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宋梅薛金明潘皓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黄铭锋C l年9月,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发布关于5G网I d络共建共享合作的公告,双方划分了各自5G 承建区,由承建方完成5G网络的建设,提供给非承建方进行 网络共享。

目前5G承载网完成了本地网核心层的互联互通,可以较好地满足toC(面向消费者)业务,但是如何承载toB (面向商企)业务,则暂未形成明确正式的方案,由于不同的 toB业务会有不同的MEC(多接入边缘计算)部署模式,本文 将分析在不同MEC部署模式下5G承载方案的对比,形成建 议的优选方案。

5G发展的前景并非只是将网络速度进行提升,而是发挥 5G的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与各个行业应用进行 有机结合,从而形成“5G+工业互联网”“5G+医疗’’“5G+车 联网”等众多“5G+行业”的应用。

这些应用都离不开MEC的 合理部署,不同的行业对MEC的部署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5G共建共享的背景下,承载网络 组织相较于独家承建而言,又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有必 要对不同MEC部署模式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共建共享 承载网络架构的合理建议。

四种M EC部署模式众所周知,5G包括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 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延 通信)。

eMBB聚焦对带宽有极高需求的业务,例如高清视 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满足人们对于数 字化生活的需求;mMTC聚焦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 化社会生活的需求;uRLLC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例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满足人们对于数字 化工业的需求。

关于5G-700M传输承载方案的研究

关于5G-700M传输承载方案的研究

关于5G-700M传输承载方案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6-30T02:15:05.815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4期作者:宫志双刘琦[导读] 700MHz频段被称为黄金频段,可用于LTE网络部署,具有频点低的优势。

低频段具有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组网成本低等特性,适合大范围网络覆盖。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中国广电长处在于内容生产,中国移动在网络上有很大优势,二者之间存在优势互补,双方联合确定网络建立计划,按照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顺应产业趋势,将业务和服务结合进行创新,实现5G网络深度全覆盖,丰富发展5G业务,本着“共建。

共享,共赢”的原则,服务大众,共同发挥5G技术,资源,内容,频率等方面的优势。

本文重点从700MHz 5G 出发对其传输承载策略及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5G;700MHz;传输承载;研究策略2020年5月,工信部正式申请向中国广电许可使用703-733/758-788MHz频段分批、并分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5G网络,工信部许可中国广电4.9GHz频段(4900MHz-5000MHz),同意其在16个城市部署5G网络。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订立有关5G共建共享之合作框架协议,共建700M 5G网络。

主要承载V oNR以及农村广覆盖和城区深度覆盖。

一、700MHz频谱分析1.1700MHz的使用700MHz频段被称为黄金频段,可用于LTE网络部署,具有频点低的优势。

低频段具有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组网成本低等特性,适合大范围网络覆盖。

对比中国移动,节省了近六倍以上的基站。

在农村,低频段的700MHz系统覆盖半径比2.6GHz系统的强好几十倍,覆盖面积比2.6GHz系统的高10倍。

室外环境下,700MHz系统的信号比2.6GHz系统更是强。

而且,在快速变化环境下,在高铁等场景下低频段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低频段具有更低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调节更加快捷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
Special Technology
D
I G I T C W 专题
56DIGITCW
2019.03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信息通信
技术已经逐步成为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移动通信具备着应用范围广泛,接入便捷等优势性特点,彻底打破了人们原有的沟通交流方式,拓宽了人们沟通的渠道。

目前,4G 在我国已经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5G 通信技术的研发也已经步入了正轨。

一般来说,5G 通信以下面几个方面作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并始终以发展最节能、应用广泛的通信技术为宗旨。

其一,引用新型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其二,引入更具灵活性、智能性的网络架构和组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整体的吞吐效率。

其三,可以挖掘更多的频率资源,拓展无线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

2 当前无线接入网的发展情况
就我国当前通信运营商发展的具体形式来看,在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当中,无线接入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不断地强化网络服务水平可以有效促进用户数量的提升。

分析传统的无线接入网,我们可以发现其具备以下几点特征:其一,每一个基站都可以以十字口的形式实现与其他扇区天线治疗的连接,从而确保天线覆盖面积能够满足具体的使用需求。

其二,系统容量的变化会对于基站的使用情况带来影响,每一个基站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这就导致频谱效率的增加难度明显提升。

其三,不同设备厂家基站都是有针对性的依据平台的需求进行研发的,由于调度过程当中的灵活性难以达到要求,在运营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成本。

其四,为确保基站运行的平稳可靠,就必须确保周边环境的稳定性,必要时还需要配备制冷系统。

总体来看,传统架构的无线接入网面临着成本低、性能差、环保性能较弱等多重挑战,因而,在具体接入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接入网方案。

3 C-RAN 系统的承载方案分析
C-RAN 架构主要采用的是分布式的天线系统,通过将集中
式基带池安置于中心机房当中,利用光纤骨干网,调整地理位置。

目前常见的C-RAN 承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3.1 光纤直连方案
光纤直连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指基站RRU 通过独立的光纤直接与集中BBU 处理进行连接。

这一方案最大的优势性就在于可以无需依赖承载设备,但这一方案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中光纤消耗严重就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除此之外,这一方案仅仅适用于5~10个节点BBU 小集中,因而无法充分满足密集小区结构组网的无线接入管理要求。

3.2 RRU 彩光无源WDM 方案
此类方案,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彩光作为信号载波进行传输,充分利用无缘波分技术来实现RRU 和BBU 的连接,该一方式与光纤直连方案相比,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因为是将彩光作为信
号的承载,因而利用彩光合成器即可实现对于不同的RRU 信号采光的针对性分配,在此基础之上接入BBU ,即可有效节约光纤消耗。

反之,这方案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举例来说,承载网长期无监控管理、无保护,因而在进行长距离组网时不宜于采取此类方案。

另外,对彩光传输的光模块对于光的快速转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在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的支出。

一般来说,BBU 小集中场景可以得到实现,但大规模的BBU 云池则难以形成。

3.3 传统波分方案
传统的波分方案可以在同一根光纤上,实现多路信号的传送,而每路信号又都由特定波长的光来实现传送。

与光纤直连方案相比,此类方案所消耗的光纤资源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更支持环网保护和时延对称补偿,总体来看,此类方案的实用性更强。

这类方案的缺陷就在于:要求网络的传输末端必须是有源设备,为此还要构建起相应的机房,这就对于周边环境和耗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外,此类方案的成本支出同样较高,与客户的预算价格存在较大的落差,因而目前仍然难以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C-RAN 构架想要得到有效的应用,就必须实现BBU-RRU 之间高速无线信号的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低成本传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5G 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NFGI 网络架构的出现有效解决了C-RAN 架构中资源不足的难题,并充分实现了前传网络和后传网络的分别管理,促进了网络的扁平化发展。

然而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提升,城市智能环境水平也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移动带宽的发展需求日益凸显。

5G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利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需求的同时,也更能满足单位面积的通信。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网络的接入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节能减排和无缝通信,从而为用户构建起一个更为便捷、更具实用性的未来网络。

另外,在下一代承载网研究的过程当中,仍然需要对于承载网络架构改变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探讨,5G 通信网络承载方案的完善仍然需要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何宏智,刘占军,李云鹏等.一种C-RAN 架构无线网络中的干扰抑制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493-498.
[2] 雷秋燕,张治中,程方等.基于C-RAN 的5G 无线接入网架构[J].电信科学,2015(1):106-115.
[3] 王曉云,黄宇红,崔春风等.C-RAN :面向绿色的未来无线接入网演进[J].中国通信,2010(3):107-112.
[4]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5G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科学,2014,44(5):551-563.
面向5G 通信网络承载方案的探讨
宋化军,刘欣贺,李树平,马宝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4G 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展,网络光纤资源过多消耗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无源波分设备细分为WDM 和CPRI 压缩技术两大类,这两类技术虽然有效缓解了传输资源问题,但是针对5G 通信这一方面,想要有效拓展带宽、降低延时性、促进节能发展、满足无线云端的需求,就必须要对现有的传输网络架构进行调整。

本文就针对5G 发展形势下的通信网络承载方案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光纤利用率、带动通信技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5G 通信;IP RA 网络;C-RAN ;绿色智能通信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3.039
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3-005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