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聚焦中考语文(辽宁省)专题复习课件:第十篇 湖心亭看雪
合集下载
《湖心亭看雪》全ppt课件
• 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 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 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 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 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 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白描
本文的写景、叙事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和
淡淡的愁绪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
其总的印象是 ( 雾凇沆砀, 天与云, )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写湖心夜景
全景
广漠
特写景物是 (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特写
渺小
湖 心 亭 看 雪
上下一白
奇景
独—与众不同
· 2、是日更定,余 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都 消失
这
晚上八 点左右
我 撑,划
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 冰花一片弥漫 只 一道长堤 一点湖心 的痕迹 亭的轮廓 我的一 叶小舟
全白 舟中两三个人影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二段: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题临安邸》
林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PPT优秀课件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 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 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为了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 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本文是张岱小品文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 美的语言。
拓展阅读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 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 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 壁,充栋连床;鼎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 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译文: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
词语积累:
一、一词 多义是日更定 这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
是日更定 是古代夜间计时
湖中焉得更有单此人位 还
上下一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见余大惊喜 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大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下。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 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 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代表作:
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 集》《快园道古》等;
史学名著《石匮书》。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 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 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 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小品文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 美的语言。
拓展阅读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 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 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 壁,充栋连床;鼎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 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译文: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
词语积累:
一、一词 多义是日更定 这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
是日更定 是古代夜间计时
湖中焉得更有单此人位 还
上下一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见余大惊喜 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大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下。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 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 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代表作:
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 集》《快园道古》等;
史学名著《石匮书》。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 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 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 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课时《湖心亭看雪》知识清单课件课件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3.[2007·永州] 试简要分析 “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句中 “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①__映__衬__出__环__境__的__幽__静__、__空___旷__;__②__充__分__展__示__出__作__者__遗__世___ 独__立__的__高___洁__情__怀__和__不__随__流__俗__的__生__活__方__式__;__③__暗__示__作__者__的__“__ 痴__”__(_或__“__不__同__常__人__”__)_,__为__下__文__埋__下__伏__笔__。_______________
口算:
6÷2 = 3 60÷ 2 = 30
8÷4 = 2 80÷4 = 20
9÷3 = 3 93÷3 = 31
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6÷ 3= 12(块) 36元可以买12块。
36÷ 3= 12(块)
可以用乘法验算:
12 商
× 3 除数 3 6 被除数
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还剩多少元?
36÷ 3= 12(块) 36元可以买12块。
36÷ 3= 12(块)
可以用乘法验算:
12 商
× 3 除数 3 6 被除数
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还剩多少元?
65÷ 3=21 (块 ··)····2(元) 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65÷ 3=21(块)······2(元)
可以用乘法验算: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0课时 ┃《湖心亭看雪》知识清单
核心考点聚焦
思路图解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0课时 ┃《湖心亭看雪》知识清单
考点三:内容理解 中考真题演练
1.[2014·南昌] 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 “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_奇__景__“__奇__”__在__:__万__籁__俱__寂__;__天__地__一__色__;__万__物__渺__小__。__痴__人__“__ _痴__”__在__:__不__顾__天__寒__地__冻__,__独__往__赏__雪__,__醉__心__于__雪__景__,__闲__情__雅__ _趣__异__于__常__人__。__(大__意__相___同_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算:
6÷2 = 3 60÷ 2 = 30
8÷4 = 2 80÷4 = 20
9÷3 = 3 93÷3 = 31
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36÷ 3= 12(块) 36元可以买12块。
36÷ 3= 12(块)
可以用乘法验算:
12 商
× 3 除数 3 6 被除数
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还剩多少元?
36÷ 3= 12(块) 36元可以买12块。
36÷ 3= 12(块)
可以用乘法验算:
12 商
× 3 除数 3 6 被除数
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还剩多少元?
65÷ 3=21 (块 ··)····2(元) 65元可以买21块,还剩2元。
65÷ 3=21(块)······2(元)
可以用乘法验算: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0课时 ┃《湖心亭看雪》知识清单
核心考点聚焦
思路图解
基础考点聚焦
核心考点聚焦
第10课时 ┃《湖心亭看雪》知识清单
考点三:内容理解 中考真题演练
1.[2014·南昌] 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 “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_奇__景__“__奇__”__在__:__万__籁__俱__寂__;__天__地__一__色__;__万__物__渺__小__。__痴__人__“__ _痴__”__在__:__不__顾__天__寒__地__冻__,__独__往__赏__雪__,__醉__心__于__雪__景__,__闲__情__雅__ _趣__异__于__常__人__。__(大__意__相___同__即__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湖心亭看雪》复习ppt课件
段落大意
首段总领全文,点明时间、地点 、人物;中间段落具体描绘雪景 ,展现清冷寂静的氛围;尾段收 束全文,抒发感慨。
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通过夸张手法,突出雪之大、环境之寂静,为下文描写雪景做铺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运用白描手法,简洁生动地描绘出雪后西湖的全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中考语文《湖心亭看 雪》复习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题型分析与应试技巧 • 拓展延伸与课外阅读推荐 • 备考建议与复习方法指导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者张岱生平事迹
文学家、史学家
独特的文学风格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 其文学创作涉及散文、诗词、戏曲等 多种体裁。
引导学生对推荐篇目进行深度阅 读,理解作品内涵和思想感情,
提升阅读素养。
积累优美词句
鼓励学生摘抄和背诵课外阅读中 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提
高写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反复诵读、默写、解释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测试,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率。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推荐阅读篇目
推荐与《湖心亭看雪》相关的课 外阅读篇目,如作者其他作品、 时代背景资料等,帮助学生拓宽
视野。
引导深度阅读
模拟试题三
探究《湖心亭看雪》一文所表 达的人生哲理。
答案解析
针对上述模拟试题,提供详细 的答案解析及解题思路指导。
首段总领全文,点明时间、地点 、人物;中间段落具体描绘雪景 ,展现清冷寂静的氛围;尾段收 束全文,抒发感慨。
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通过夸张手法,突出雪之大、环境之寂静,为下文描写雪景做铺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运用白描手法,简洁生动地描绘出雪后西湖的全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中考语文《湖心亭看 雪》复习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 题型分析与应试技巧 • 拓展延伸与课外阅读推荐 • 备考建议与复习方法指导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者张岱生平事迹
文学家、史学家
独特的文学风格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 其文学创作涉及散文、诗词、戏曲等 多种体裁。
引导学生对推荐篇目进行深度阅 读,理解作品内涵和思想感情,
提升阅读素养。
积累优美词句
鼓励学生摘抄和背诵课外阅读中 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提
高写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反复诵读、默写、解释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测试,提高解题 速度和准确率。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推荐阅读篇目
推荐与《湖心亭看雪》相关的课 外阅读篇目,如作者其他作品、 时代背景资料等,帮助学生拓宽
视野。
引导深度阅读
模拟试题三
探究《湖心亭看雪》一文所表 达的人生哲理。
答案解析
针对上述模拟试题,提供详细 的答案解析及解题思路指导。
中考一轮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6张ppt)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一)
江 雪 柳宗元 千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拓展延伸(一)
江 雪 柳宗元 千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从诗句“独钓寒江雪”和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 生活态度?
4.文章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意在表明“痴” 人不止“我”一个,这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 【解析】文中写舟子的喃喃之语属于侧面描写。
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正面描写大雪后人声 鸟鸣断绝。“绝”字传达出万籁俱静的寒意之感。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后文中的“莫说相公痴,更有 痴似相公者”这种以此含彼的手法,既简洁明快,又含蓄 深婉。 C.作者记述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 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D.“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往”写出了作者孤独一人, 无人陪伴赏雪,表现了作者独来独往的潇洒。
堤亭舟人,
特写景物是( 痕点芥粒
)
特写
渺小
5.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人——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6.亭中人对我的态度是: 大喜,拉余同饮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7.我的态度是: 余强饮三大白
偶逢知己而无限喜悦
痛快喝下
8.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
痴
为什么?
(二)重点问题梳理
1.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归结写作特色:
1.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湖心亭看雪》优秀课件(上课材料)
• 上下一白。
天空与白云,与山峦 和湖水,上下全是一
片白色
基础课件
27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望着湖上的物影, 只留下白堤一线, 湖心亭一点,此外
湖心亭一点,
便是我这条小舟,
与余舟一芥,
船上二三个微粒一 样的人而已。
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基础课件
28
到亭上,有 两人铺毡对坐,一 童子烧酒,炉正沸。
基础课件
33
• 都说西湖美,雪中的西湖更别具丰韵, 张岱用其精炼的词汇展示了西湖的美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细细品 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基础课件
34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基础课件
35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 上下一白。
基础课件
36
•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 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基础课件
冬天来了, 假如有一场雪, 那该多好啊!
基础课件
1
你心中的雪景是什么样的呢?
基础课件
2
基础课件
3
基础课件
4
基础课件
5
基础课件
6
基础课件
7
基础课件
8
基础课件
9
基础课件
10
基础课件
11
静
基础课件
谧
12
萧 瑟
基础课件
13
悠 远
基础课件
14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35页)
白描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 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 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白描
渲染
《背影》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朴实 运用白描手法
所谓白描,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
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
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
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 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是金陵 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勉强 (名词作动词用)客居
一词多义
一小舟( 一 )
是日更定( 这)
一
是
上下一白( 全 ) 是金陵人( 是 )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
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天气 环境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听觉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4.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
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
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
√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 要费事些。……我看见他……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 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 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辽宁省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 第十篇《湖心亭看雪》课件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大雪.三日 原意为:天上飘落的雪花 ,句中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下__雪___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原意为:客人 ,句中意为:__客__居____ (2)名词作状语 与余舟一芥. 原意为:小草,句中意为:像__小__草__一__样__微__小___
4.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消__失____ (2)是日更.定.矣 更定:__初__更__以__后__,__晚__上__八__点__钟__左__右__ (3)拥毳.衣.炉火 毳衣:___用__毛__皮__制__成__的__衣__服______ (4)雾凇沆.砀. 沆砀:_____白__气__弥__漫__的__样__子____ (5)惟.长堤一痕 惟:__只_____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_勉__强__,__尽__力__,__文__中__指__痛__快__ (7)及.下船 及:___等__到____ 5.虚词意义及用法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表__反__问__,__哪__里___ (2)更有痴似相公者. __代__词__,__…__…__的__人__
二、重点字词句 1.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_我___ 今义:剩余,多余。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__酒__杯____ 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3)是.日更定 古义:这__,__代__词__ 今义: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
2.一词多义 (1)一①②上长下堤一一..白痕
【写作特点】1.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
2.写景时运用白描手法。全文一百多字,写湖、写雪、写人,交代游 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九年级《湖心亭看雪》 PPT学习课件
诵
品名家朗读,理解文 意,把握情感基调,处 理好语速快慢、语音轻 重、语调抑扬,读出自 身体会情感。
返回
参照注释,同桌 配合翻译,并标 示疑难问题。
陶 庵
一、揣摩加点字词,注意古今 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是.日,更定矣。 (代词,此,这)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都,一概)
3、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
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的描写方法。
题秋江独钓图
—— 清 ·王士祯
——唐 ·柳宗元《江 雪 》
一 蓑 一 笠 一 扁 舟, 一 丈 丝 纶 一 寸 钩。 一 曲 高 歌 一 樽 酒, 一 人 独 钓 一 江 秋。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明确:看到我十分高兴,说:“湖中 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呢?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明确:船夫不停地小声念叨着:“别 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二、疏通句意,体察句子语气。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时间: 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
地点: 湖心亭
人物: 我、湖中所遇游人 事件: 是日更定时分,我独往湖心亭看雪,
遇游人,同为“天涯沦落人”,志 趣相投,煮酒赏雪,“痴人”话 别。
返回
找出文中描 写雪景的文字,发 挥想象,把作者描绘 的画面用自己的语 言表述出来,说
《湖心亭看雪》PPT优秀课件
➢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由远及近,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也包含了诸 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 的情味。
知识精讲
知识拓展延伸
白描,一种描写的方法。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
痴似相公者!”
随堂测试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 5.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
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
①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②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③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知识精讲
知识拓展延伸
白描手法写人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 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 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知识精讲
知识拓展延伸
白描手法用于写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思》马致远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随堂测试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 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
知识精讲
写作背景
张岱“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因此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 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中,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窥知一二。文章首先 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 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湖心亭在杭州西湖 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亭西为南高峰、 北高峰,景色壮观。今亭为1953年重建。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湖心 亭为其中一塔。
《湖心亭看雪》中考复习ppt课件
对今假通相字义是古:。”非判“词更是与定矣断、,日 义异古
长堤一痕 一条是日更定 古代计时单位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是日更定 这
绝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是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上下一白 全都
更
日与世隔绝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寂冻地境籁境俱寒无人无路行天鸟天万意飞、的,:。1
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喜—知己之乐痴—醉情自然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 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之乐, 醉情于世俗之 外的闲情雅致。
小结:
痴景(奇景)(白描)
含蓄地表达
确法说是项不一正列下的(3.
达表地含蓄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表现作者被迫勉强喝酒的心态。 B “拉余同饮” ,“ ”达表了现作客者人为的了热酬情谢和知喜音悦的,豪写迈出之了情“天。涯遇 知己”之乐。C 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 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 窥知一二。D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 ”使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 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长堤一痕 一条是日更定 古代计时单位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是日更定 这
绝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是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上下一白 全都
更
日与世隔绝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寂冻地境籁境俱寒无人无路行天鸟天万意飞、的,:。1
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喜—知己之乐痴—醉情自然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 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之乐, 醉情于世俗之 外的闲情雅致。
小结:
痴景(奇景)(白描)
含蓄地表达
确法说是项不一正列下的(3.
达表地含蓄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表现作者被迫勉强喝酒的心态。 B “拉余同饮” ,“ ”达表了现作客者人为的了热酬情谢和知喜音悦的,豪写迈出之了情“天。涯遇 知己”之乐。C 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 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 窥知一二。D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 ”使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 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还代湖位计全单条绝俱人绝上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消声鸟古定下时中白
《湖心亭看雪》优秀 ppt课件
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
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于是,
只有在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
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
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
们寄情于山水,在山水中来寻
找心灵的依托。雪是其节,冰
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
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65
诵读全文,体会张岱之 痴,并争取背诵课文。
66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 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 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在西湖边。大 雪下了三天, 湖上行人、飞
湖中人鸟声俱 鸟的声音全消
绝。
失了。
33
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 雪。雾凇沆砀,天 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我划一条小船, 穿着
毛皮衣服,带着火炉, 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一片冰花弥漫,天 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 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 湖上的影子,只露出一 道淡淡的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 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二 三粒人影罢了。
——唐弢《琐忆》中的鲁迅先生57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 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一面》中与鲁迅的手:“竹枝似的手”。 《故乡》中写中年闰土的手:“像松树皮” 。
又如《背影》里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描写, 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 胖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探、攀、缩、倾
22
西 湖
23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 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 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 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 感情。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58页)
翻译课文
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 公者&”
等到回来时 下了船;船夫嘟囔 道:“不要说相 公您痴;还有像您 一样痴的人呢”
一词多义
一小舟 一
是日更定
这
一
是
上下一白 全 是金陵人 是
更有此人 还 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是日更定矣 古时计时单位
上下一白 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泛指酒杯
友情提示: 根据课下注 释翻译翻译 课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 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 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 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
白描手法写景
《天净沙 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 手法对景物进行了 排列;就勾勒出一幅 ”天涯游子图”成 就一首千古绝唱&
鲁迅先生曾说:“白描 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 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 反一调:有真意;去粉 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 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 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 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 淡的哀愁&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崇祯 chóngzhēn 雾凇 sōng 长堤 dī
湖心亭看雪ppt
深层原因
(1)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是金陵人,客此”
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 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2)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
哪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惊喜、愉悦。②惆怅、感伤。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 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 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 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孤独感。
时间: 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 地点: 西湖(湖心亭) 人物: 余及金陵二人 事件: 看 雪
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
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 (3)“独往湖心亭看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 往湖 心亭看雪。
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
湖中雪景有怎样的境界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人、物渺小— 空旷 、寥阔 2、天地苍茫 3、宁静清绝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 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点,以质朴的文 字,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 写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重点实词
消失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绝:________ 初更以后,晚上八点钟左右 (2)是日更定 矣 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3)拥毳衣 炉火 毳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气弥漫的样子 (4)雾凇沆砀 ..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雪夜西湖云、天、山、水素雅、宁静、淡远的景致和游湖人
的雅趣,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和避世、清高、脱俗 的情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故国情思。
【写作特点】1.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
2.写景时运用白描手法。全文一百多字,写湖、写雪、写人,交代游 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一痕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
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 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如果立 在岸上,湖上能看到的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5)惟 长堤一痕 惟:_______ 只 .
勉强,尽力,文中指痛快 (6)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 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到 (7)及 下船 及:_________ .
5.虚词意义及用法
表反问,哪里 (1)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 .
代词,……的人 (2)更有痴似相公者 . ________________
考情搜索 辽宁各地区近 5 年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 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 亭看雪。雾凇沆砀,天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课文翻译
章节精解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人 、鸟的声音都没有了。这天起更 以后,我划一条小船,穿着皮衣 ,带着火炉,独自到湖心亭看雪 景。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天 和云、山、水,上下全是白色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 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 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草叶的小船、 船中像米粒大小的两三个人罢了 。
全 ___ _________ 数词,一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①是日更 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更 还 有痴似相公者 ____ ②更 .
①是 日更定 . (3)是 金陵人 ②是 .
这 ___ 表判断 ______
白色 ①上下一白 _____ . (4)白 而去 ②余强饮三大白 .
、一点、一芥、两三粒Leabharlann 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一、文学常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著名文学家。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 养,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其小品 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 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 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炽。
6.重点句子翻译 (1)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我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 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痴迷,还有比相公更痴迷的人呢。 (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 酒杯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大雪 三日 .
下雪 原意为:天上飘落的雪花 ,句中意为:_______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 .
客居 原意为:客人 ,句中意为: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与余舟一芥 . 原意为:小草,句中意为:像小草一样微小 _______________
6.(2016·预测)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
之语来收束全文? 用意: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作者痴迷于山水之乐的雅情雅致的称 赞,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作用:画
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
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二、重点字词句 1.古今异义 (1)余 住西湖 .
我 古义:____ 今义:剩余,多余。
(2)余强饮三大白 而别 .
酒杯 古义:________ 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3)是 日更定 . 古义:这,代词 ________ 今义: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
2.一词多义
①上下一 白 . (1)一 痕 ②长堤一 .
4.(2016·预测)文中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什么思想感情?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 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5.(2016·预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的“强”和“
拉”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三、文章理解与探究
1.(2016·预测)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
效果。 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 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 笔。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哪些?运用什么描写方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第一段总 写雪的环 境和雪夜 舟中看雪 。
到亭上,有两人铺
毡对坐,一童子烧酒 炉正沸。见余,大喜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 着毡子面对面坐着,一个书童在温酒
曰:“湖中焉得更有
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舟 子喃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7.文章说“独往湖心亭”,可后文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况 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是否前后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 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 的孤高自赏的情感态度。
,酒烧开了。(他们)看到我,十分高
兴,说:“湖上怎么还有(您)这样(有 闲情逸致)的人呢!”便拽着我一起
第二
段写 亭中
喝酒。我痛饮三大杯就告辞了。问他
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客 居此地的。等到下了船,船夫不停地
与人
共饮 。
小声念叨着:“别说相公您痴,还有
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中心概括】 本文用淡淡的笔触描述了作者一次雪夜游西湖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