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儿童腹部疾病的CT诊断课件
肝脏炎性假瘤
CT表现: ⑴平扫:肝实质单发或多发肿块影,形态多样,多 呈葫芦状、三角形、杵棒状或类圆形,边缘模糊且 不规整,常可见结节样突起,病灶多为低密度,也 可为高等低混杂密度,有时伴钙化,出血罕见。 ⑵增强扫描:病灶动脉期一般无强化,少数病灶周 边或一部分可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 较复杂,可出现无强化、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其内可见高密度分隔。 鉴别诊断:⑴、肝细胞癌⑵、肝转移瘤⑶、胆管细 胞癌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FNH典型CT表现为: ⑴平扫:病灶多呈低或等密度。⑵增强扫描:动 脉期均匀强化,可见中央疤痕延迟强化及供血动脉, 门脉期为等或稍高密度。而肝腺瘤平扫为低或稍 高密度,动脉期强化欠均匀,没有疤痕,有时可见被 膜下供血动脉,门脉期常表现为低或等密度。 鉴别诊断: ⑴、肝细胞癌 ⑵、肝腺瘤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炎性假瘤
女,13岁,右腹疼痛3月余,无其他不适。
肝脏疾病
例4、肝脏局限性结节增生( FNH ) FNH (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常 为单发,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见, , 发生于儿童 罕见。 临床特点:FNH多有中心或偏心有瘢痕,无包膜 ,有人认为血管畸形或血管损伤是触发肝细胞局 灶性增生的因素之一。肝功能及AFP正常。
肝脏疾病
例5、肝脏错构瘤 肝脏错构瘤又称肝间叶性错构瘤是一种极罕见的先 天性肝脏肿瘤样畸形。该肿瘤常见于肝脏创伤或穿 刺后,近年来有人认为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病因一直 不清楚. 临床特点:多见于男性幼儿,早期无任何症状,绝 大多数病例以腹围进行性增大或上腹部触及质硬肿 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带你了解腹部CT检查
带你了解腹部 CT检查我国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正在逐渐发展,通过腹部CT检查可以对占位性疾病、腹腔脏器感染性疾病、急腹症等疾病进行有效诊断。
由于腹腔脏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为了提高整体的诊断质量,在应用腹部CT检查的时候也会采取比较特殊的准备方式。
一、腹部CT检查的注意事项(一)检查前要嘱咐病人多喝水多喝水可以让对比剂充满肠腔,不仅可以减少肠腔积气在整个X线作用下产生的伪影,同时还可以在对比剂充盈肠腔之后进一步加强对疾病的诊断,减少其他因素给诊断结果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体诊断的准确性。
但是要注意的是,病人在喝完水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够让对比剂充盈所检查的肠腔之后再接受CT检查。
如果病人是要检查前列腺、肾脏、子宫、膀胱等部位,则需要接受全腹部CT检查,这种情况需要在喝完对比剂之后2小时才可以进行,而且第一次喝之前要去一次厕所,排尽尿液,随后喝1000毫升对比剂,另外在检查之前再喝400毫升,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最好不要上厕所,保证膀胱充盈。
喝水对于接受腹部CT检查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一定要按照医嘱将类似白开水的对比剂喝完。
(二)消化道钡餐造影患者接受腹部CT检查需另预约时间由于接受消化道钡餐造影的病人所使用的对比剂密度要比正常CT检查病人的高,在接受X线检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伪影,所以这两项检查项目需要分开进行。
在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的时候,要保证病人空腹,这样才能够让钡剂充分的分布在肠粘膜和胃粘膜上,而进行腹部CT的时候需要喝对比剂,所以在进行腹部CT检查之前需要进行腹部透视,保证腹部内没有钡剂残留,才可以进行CT腹部检查。
(三)腹部CT普通平扫和增强扫描由于两种检查方式是不同的,在接受腹部CT平扫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检查的时间就比较短,如果发现了肿块或者低密度阴影,并且处于肝血管瘤、肝癌、肝囊肿等部位,则就表明病人存在严重疾病。
由于肿瘤疾病属于一种恶性病变,与炎症、结石等良性病变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如果出现了恶性病变,必须要在CT平扫的基础上联合CT增强检察,也就是说通过在静脉血管里注射碘对比剂进行扫描,同时还要对静脉期肝脏病变以及动脉期变化进行观察,所以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边缘等信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CT图像,得出诊断结论。
常见腹部CT图像的解读要点
肝脏病变
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和密 度变化,注意鉴别肝囊肿、肝血
管瘤、肝癌等不同病变。
胰腺病变
观察胰腺形态、边缘和密度变化 ,注意鉴别胰腺炎、胰腺癌等不
肾脏的CT解读
肾脏的CT平扫
正常肾脏形态规则,肾实质密度均匀,肾盂肾盏清晰可见。异常时, 可出现肾脏增大、缩小、形态不规则或肾实质密度不均。
肾脏的增强扫描
正常肾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皮质和髓质强化程度相近。 异常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延迟强化。
肾脏的常见病变
肾结石、肾囊肿、肾癌等。
脾脏的CT解读
定期培训
医生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腹部CT图像的 解读能力。
集体讨论
对于难以判断的病例,可以组织集体讨论,集思 广益,提高诊断准确性。
借助影像学软件
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有 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THANKS
图像质量
腹部CT图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扫描参数、设备性能等, 影响图像质量,给解读带来困难。
病变复杂性
腹部脏器众多,病变复杂多样,需 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才能准确判断。
辐射剂量
腹部CT扫描涉及多个层面和角度,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需要注意控制 辐射剂量。
如何提高腹部CT解读的准确性
05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挑 战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
确定扫描范围
在解读腹部CT图像时 ,要明确扫描范围,避 免遗漏病变或误判。
腹部CT诊断医学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利用X射线束对腹部进行逐层扫描,获取各层断面的图像信息,再通过计算机重 建技术形成三维图像。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通过X射线的穿透作用,检测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差异,从而形成图像对 比,以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腹部CT影像学表现与正常值
率和血管成像方面更具优势。
腹部CT诊断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辐射剂量问题
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动态观察能力不足
发展趋势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 量,需要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 提下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对于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对一些细小病变的显示能力 有限。
腹部CT只能获取某一时间点的 图像,无法像MRI或超声一样 进行动态观察。
肝癌
CT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增 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 下降。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肿胀、密度 不均,胰周炎性改变,胰 周积液等。
慢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实质钙化, 胰管扩张及胰周炎性改变 等。
胰腺癌
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低密 度肿块,增强扫描不强化 或轻度强化。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腹部CT能够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 尿系统器官的结构,对于肿瘤、结石等疾 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腹部CT还可以用于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如腹膜后肿瘤、腹膜腔脓肿等。
腹部CT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01
与超声相比
腹部CT能够更全面地观察腹腔内各个脏器的结构和病变,不受气体和
重要性
腹部CT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地 位,能够提供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信息,辅助医生对腹部疾病进 行诊断、评估和治疗。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
56・继续教育园地・,意e48)《中国医刊》2004年第39卷第4期临床医生CT读片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谢宝玛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01149)腹部疾病中主要常见者为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脏、输尿管以及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和腹膜后腔等疾病。
以下按器官的常见疾病加以叙述。
1肝脏疾病1.1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是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多数血窦内衬以内皮细胞,有纤维隔所构成的肿瘤。
亦有薄的包膜,增大缓慢,大小不等,可以单发与多发。
CT表现①CT平扫可见肝内低密度区;CT值在0。
20HU;②呈圆形、椭圆形;③边缘规则,可轻度分叶状;④少数有钙化灶;⑤CECT早期呈边缘性增强,逐渐增强部向中心扩展;⑥延迟扫描,注药后15分钟,中心部亦增强与边缘部融合;⑦肿瘤大小常数月数年无明显变化(图1,2)。
注意肝海绵状血管瘤平扫CT与肝癌有时鉴别困难,则采取CECT并延迟5分钟、10分钟及15分钟或半小时后再扫描,凭借血液动态可以鉴别。
肝血管瘤全部增强需要20分钟。
称为动态CT(dynamicCT)。
肝的良性肿瘤中还有肝细胞腺瘤、脂肪瘤、纤维瘤、错构瘤及畸胎瘤等。
均具有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整齐的低密度区。
错构瘤及畸胎瘤可见钙化。
1.2肝细胞癌病理是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很似肝细胞。
肿瘤可表现为单发巨形肿块,多位于肝右叶或全肝。
亦可形成多发结节状肿块,门静脉内常见癌栓或下腔静脉、肝静脉亦可发生癌栓,而弥漫型者较少见。
胆管细胞癌多发生在较大的胆管,也可形成肝及胆管的混合型癌。
肝癌进展迅速,向四周扩散,侵犯周围器官或转移使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肝门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肿大。
CT表现①于肝内形成不规则肿块状阴影;②呈镶嵌型(mosaic)阴影;③呈低密度区,坏死及脂肪变性;④边缘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切迹;⑤肝表面凹凸不平;⑥合并肝硬化时则肝萎缩,左叶代偿肥大或脾增大;⑦注意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常见癌栓,CECT时可见该部充盈缺损;⑧CECT后,动脉相时癌瘤呈增强,门静脉相时包膜有增强,癌呈低密度平衡相时癌密度减低,而肝的密度增强,这是肝癌CECT的特征影像,平衡相时为CECT5分钟后出现;⑨注意有等密度(和肝比较)的肝癌,必须CECT方可显示;⑩转移时可见区域淋巴结肿大(>15mm);肿瘤可在短时间(月)有进行性增大;肝癌可侵犯肝血管、胆管、下腔静脉等(图3)。
腹部常见病变的CT诊断(外科)
胃癌肝脏转移
直
肠
癌
转
直
移
肠 癌
肝
转
移
胆系病变
胆管囊状扩张(肝内胆管囊状扩张Caroli病) 胆囊炎、胆系结石。 胆系肿瘤 胆系梗阻
胆总管囊肿
肝内胆管囊肿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囊与囊或与胆管相通。 CT:肝内多发、大小不等、无强化,囊与囊之间可见
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 囊变:平滑肌肉瘤、黑色素瘤、结肠癌、类癌。
肝脏转移瘤
CT平扫:小而多的类圆形低密度,可单发,可钙 化、出血、囊变。
CT增强:动脉期边缘不规则强化,门脉期整个病 灶均匀不均匀强化。
“牛眼征”:内低密度,边缘强化、外围低密度 水肿。
小病灶发生囊变,边缘增强。
泡状棘球蚴(泡型包虫病):多层同心圆的小点 状钙化。
肝脏良性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囊肿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腺瘤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炎性假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84%,30-60,女性。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
内皮细胞,血窦间有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 海绵状结构,偶然肿瘤内见钙化、血栓形成。 CT:平扫低密度,30HU,增强动脉期,小于 3cm病灶整体强化,大于3cm病灶边缘结节状 强化;门脉期小于3cm病灶持续强化,大于 3cm病灶强化向病灶中央充填。强化的密度始终 与同层面主动脉密度一致。
FNH
CT:平扫密度均匀,等或低密度,部分可显示瘢 痕显示率20%-40%,很少有钙化。
增强:富血供病变,明显强化,除瘢痕外均匀强 化,可显示供血动脉;门脉期呈等密度,边界不 清楚;瘢痕延迟强化。
FNH
腹部CT诊断
腹部CT诊断腹部CT诊断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CT诊断的原理、应用范围、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腹部CT诊断的原理腹部CT诊断通过X射线扫描仪及其相关设备,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对患者腹部进行层面扫描,从而获得多个切片图像。
这些图像经过计算机重建后,可以提供关于腹部器官的细节信息,包括大小、形态、结构和密度等。
二、腹部CT诊断的应用范围腹部CT诊断广泛应用于以下方面:1. 肝脏疾病的诊断:腹部CT可以发现肝脏的结构异常,如肿块、囊肿、肝硬化等,并判断其性质和分布情况,提供有关肝脏功能和血液供应的信息。
2. 胰腺疾病的诊断:腹部CT可以发现胰腺的肿块、胰腺炎、假囊肿等病变,评估其大小和位置,并辅助指导胰腺手术操作。
3. 肾脏疾病的诊断:腹部CT可以发现肾脏的肿块、结石、肾盂扩张等异常,并提供有关肾脏功能和排尿情况的信息。
4. 盆腔疾病的诊断:腹部CT可以评估女性盆腔的病变,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并对盆腔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进行准确判断。
5. 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腹部CT可以评估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狭窄、动脉瘤等病变,并为血管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三、腹部CT诊断的操作过程1. 患者准备:在进行腹部CT诊断之前,患者需要空腹,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造影剂。
2. 患者定位: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在扫描仪的指导下正确定位。
3. 扫描参数设置:根据具体诊断需要,医生会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包括扫描层数、层厚、扫描时间等。
4. 扫描过程:扫描仪会围绕患者的腹部进行旋转扫描,产生一系列切片图像。
5. 图像重建与分析:扫描完成后,计算机会对获得的图像进行重建和分析,生成高质量的腹部影像。
四、腹部CT诊断的注意事项1. 风险评估:腹部CT诊断涉及X射线辐射,医生会在决定进行此项检查之前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孕妇患者:腹部CT对胎儿有一定的辐射风险,医生将谨慎评估孕妇的检查指征,并尽量采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急腹症的CT诊断》课件
01
02
03
04
对于急性腹痛的患者,CT检查可以明确腹痛的原因,如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炎等。
对于腹部外伤的患者,CT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脏器损伤、出血或腹膜炎等情况。
CT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消化道穿孔,显示腹腔内游离气体和腹膜炎症。
CT检查可以确诊大部分泌尿系统结石,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详细描述
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除了腹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体格检查时,医生会注意观察患者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症状,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总结词:急腹症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病史采集是诊断的基础,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体格检查是必要的诊断手段,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病情。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X线片、超声和CT等。
详细描述
胃肠道疾病如肠梗阻、肠穿孔、胃肠道出血等,在CT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肠道扩张、腹腔积液等,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结词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需要通过CT检查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总结词
急性胰腺炎的CT图像特征包括胰腺肿胀、胰周炎性改变等,但需与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总结词
其他急腹症的CT表现及诊断
详细描述
介绍其他常见急腹症的CT表现及诊断,如肠梗阻、肠穿孔、腹腔脓肿等,以及CT在这些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急腹症的ct诊断》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急腹症概述CT诊断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急腹症的CT表现急腹症的鉴别诊断病例分析
01
【课件】腹部病变的CT诊断
数目多而小,形态不规则 平扫:低密度,边界不清楚
胆管细胞癌
动脉期肿瘤从周边开始强化,向心性,环 状,门脉期和延时期呈持续强化,似有缩 小改变,但始终无完全充填--血管瘤鉴 别点。
强化区内以及周围见到扩张的胆管,轻 度~重度扩张。
肝脏体积增大变形,或局限性隆起,少数向肝外 生长
原发性肝癌 动态增强-速升速降型
增强扫描-动脉期
多数病灶明显强化。 小肝细胞癌常为均一增强浓染,大肝癌由
于内部形成坏死、间壁,有不同的血管结 构,而呈不均匀增强效果,其差别较大。
原发性肝癌 动态增强-速升速降型
增强扫描-门脉期
多数呈低强化,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更低密度。 少数为等密度,其原因:
数呈低密度,与弥漫性肝癌鉴别,后者有门 脉癌栓 若DN在动脉期明显强化,提示癌变。
肝硬化、脾大
肝硬化、脾大
肝硬化结节癌变
原发性肝癌术后残存与复发
复发:术后3 个月后出现的新病灶。 原因:肝内转移和播散;多中心起源;术前未发 现的小病灶。
残存:3个月内又发现新病灶;术后AFP未降至正 常或短期内又上升;可疑病灶增大
肝门脉期 肝延迟期
原发性肝癌
概述:
常见,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75%~85%。 高发,任何年龄,40~49岁发病率最高,男性明显多 于女性。 临床症状呈多样性,早期无明显症状,一般症状有消 瘦、无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低烧。黄疸、腹水、 静脉曲张为晚期症状。 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很高,约占90%左右;同时, 肝硬化中有25%~40%合并肝癌。
1960年6月正式提出:以中国 人肝脏大小数据及其规律, 正常人的肝脏解剖按内部血 管走向可分为五叶六段,在 外科临床上则分为五叶四段 最为实用。
腹部常见病变CT诊断
(2)胆囊和胆道:胆囊位于胆囊窝,横径4cm,囊内含胆汁,其密度低于邻近肝组织,5-30H,形状呈椭圆形,或规则圆形,边界清楚。在正常肝脏中,外胆管未发育并在扩张时显示。扩张的胆管表现为从肝门延伸到肝脏的树突状低密度阴影。
(三)胰腺疾病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是X射线检查的难点。CT能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诊断准确率高。(1)胰腺癌:直接表现为肿块或胰腺局部肿大,密度相同,且密度低。间接征象是由于肿瘤浸润和压迫导致远端胰管扩张。如果主胰管和胆总管同时扩张,则显示双导管标记。如果胰腺癌扩散,它会渗入周围的脂肪层,轮廓模糊。淋巴转移扩大了胰腺和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肝和腹膜后转移可引起腹水。(2)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以胰腺肿大、畸形、边缘模糊为特征。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萎缩或肿大、畸形、钙化和假囊肿。
2,脂肪肝:大部分脂肪浸润是广泛而均匀的,少数是有限的,CT显示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脏,严重的CT值为阴性,因此肝脏血管显示树突状密度较高的阴影。
3,肝脏肿瘤:肝脏肿瘤的CT检出率高,肿瘤的数量,大小和程度可以确定,但有时定性诊断很困难。(1)肝囊肿:CT显示球形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CT值与水密度相似。(2)肝海绵状血管瘤:CT扫描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区域,边界清晰。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呈结节性增强,向中心逐渐扩大,原始密度在一定时间后恢复。该过程所需的时间长度与病变的大小成比例。这种特有的CT性能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定性诊断。(3)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肝癌(3 cm以下),肿块型,多结节型和弥漫型。CT扫描所显示出的大多数肝癌密度相对较低,但少数肝癌的密度相同,CT不易发现。低密度肿瘤一般表现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在肿瘤中,由于坏死,液化等而出现较低密度区域,并且在中部和边缘处可见结节。此外,应注意以下间接征兆:肝脏形状有局部凸起。肝门,胆囊,胰腺和胃移位。80%的肝癌与肝硬化有关。肝转移通常在肝脏中显示出多个圆形,低密度区域,其大小不同。增强可见的肿瘤增强或圆形标志。鉴别诊断需要使用其他临床数据。
腹部CT诊断学
腹部CT诊断学消化系统中肝、胆、胰、脾病变由于缺乏自然对比X线检查价值不大,CT 则能较好地显示,因此,CT是一种重要的检查项目。
另外,超声、磁共振也可较好地显示,常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消化系统CT表现[目的和要求]1、了解腹部CT各种不同部位要求的不同检查方法。
2、掌握肝、胆、脾、胰及胃肠道的正常CT解剖和异常CT表现。
1、胃肠道的正常CT表现(1)食管:因食管周围有一层脂肪组织包绕,因而CT能清晰显示其断面的形态及与其邻近结构的关系。
因扩张的程度不同,食管的厚薄也不同,一般壁厚度为3mm,正常的食管内气体位置居中。
(2)胃:胃底和胃体上部小弯侧与肝左叶相邻,大弯侧靠近脾,胃体和胃窦后壁与胰体、尾前缘接近,中间由脂肪层隔开。
在胃腔充分充盈的CT扫描图像上,胃壁厚度均匀,约2-5mm。
食管胃底连接处无造影剂充盈,表现为主动脉前局限性软组织结节。
胃底常见气液面,可能产生线状伪影,可结合侧卧或俯卧位检查观察。
结肠脾曲可在左侧显示,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同一层面。
(3)十二指肠:上接胃幽门管,向下绕过胰头及钩突,水平段横过中线,走行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静脉之间。
其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
(4)小肠:充盈良好正常的小肠壁厚约3mm,回肠末端肠腔较小,肠壁厚可达5mm。
小肠肠曲间有少量脂肪组织,系膜内有大量脂肪组织。
通常空肠位于左上腹,回肠位于右下腹。
具体某一段肠袢CT图像往往难以判断。
(5)大肠:大肠壁外脂肪层较厚,CT图像显示清晰,轮廓光滑,边缘锐利。
正常结肠壁厚3-5mm,纵行扫描像上可见结肠袋和半月皱襞。
2、肝胆胰脾的正常CT表现(图2-6-1~2)(1)肝:正常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为40-60Hu,高于脾、胰,更高于肾。
增强CT扫描,肝实质密度均匀增高。
平扫时,正常肝内的管道系统CT值均低于肝实质,但位于周边的正常管道小分支CT多不显示。
最新 普外科相关腹部疾病的CT诊断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弥漫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形成。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三期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三期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三期增强扫描
Ⅱ、胆管细胞癌—来源于上皮组织 ①多发,有主灶与子灶,主灶较大。 ②低密度,实质病灶,可有液体密度 ③边缘欠清 ④钙化:不规则、小、多、密度高 ⑤增强扫描: 边缘清楚 强化程度低且不均一强化 多结节,主灶周围之卫星灶 局部肝内胆管扩张 ⑥囊腺癌 囊呈液体密度,囊壁厚薄不均或结节状突起 肿瘤实质和分隔有强化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
⑵脂肪肝
甘油三酯过量沉积;多样化分布,肝大。
【CT表现】
①密度:低于脾CT值或肝/脾<1 ②血管影:显示不清或不显示或呈高密度 ③增强特征:同正常肝,仍低于脾 血管显影清晰,变细但无移位
④局灶型脂肪肝:ⅰ:片状,边缘不清 ⅱ:无占位效应 ⅲ:强化程度低 ⅳ:T-DC同正常肝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肝CTA
(三)基本病变
1、大小与形态 2、边缘与轮廓 3、弥漫性病变:密度 4、局灶性病变 5、肝血管异常: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
(四)常见疾病
1、弥漫性疾病:脂肪肝、肝硬化 2、肿瘤性/样病变:良性:海绵状血管瘤 恶性:原发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 3、感染性疾病:细 菌 性:脓肿 寄生虫性:阿米巴、包虫 4、外伤性疾病:肝挫裂伤、包膜下血肿 5、血管性疾病:肝静脉闭塞、门脉血栓形成
(二)正常CT表现
1.一般情况 形态:随层面而不同 边缘轮廓:光滑锐利 大小:上下经15cm以内; 左右叶前后经比例1.2-1.9 右尾叶横径比例2-3 2.平扫: 肝脏:呈密度均匀、实质性软组织影,CT值40-70Hu 血管:静脉呈条形、分支状、圆点状低密度影 肝动脉、胆管及分支:正常情况下不显影 肝门:不规则脂肪密度影, 有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
常见急腹症的CT影像诊断 急腹症常见疾病的CT影像诊断
男性,77岁,车祸伤后肠道穿孔
66岁,男性,胃癌-穿孔
女,54岁,车祸伤
女性,43岁,胆道穿孔
A22-year-old man with blunt abdominal trauma, without any parenchymal organs lesion.
5) 肠腔扩张伴积液(成分为肠壁渗出液) , 也是常见的CT 征象, 与肠蠕 动减慢及消失有关。
6) 肠系膜血管缆绳征: 肠系膜血管充血水肿表现为扇形缆绳状增粗, 边缘毛糙, 称为缆绳征; 肠系膜脂肪线( Mesenteric Fat Stranding); 肠系膜积液(肠系膜密度均匀增高)。
急腹症常见疾病的CT影像诊断
概述
急腹症是腹部急性疾患的总称,常见病有急性 阑尾炎、胃肠道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 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腹 部外伤......、及全身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等。
本节重点介绍胃肠道穿孔、小肠缺血坏死、 肠系膜病变、肠套叠、肠扭转、肠梗阻
多层CT的优势
减少辐射量,扫描速度快, 大大减少了胃肠道的 运动伪影和呼吸运动的干扰
MDCT的高质量成像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病变的显示更加清晰, 使急
腹症的诊断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肠道正常解剖
正常大小肠和血管正常解剖 成人小肠长5~7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空回肠约6米(空肠2/5,回肠占3/5),经肠系 膜根附着后腹壁。空肠管径稍大(2~3cm),粘 膜环状皱壁密而多,回肠管径1.5~2.5cm,粘膜环 状皱壁稀疏 小肠肠壁厚度为1 ~3mm。分为粘膜层、粘膜下 层、肌层和浆膜层 结肠壁在不扩张的情况下,厚度不超过5 m m
腹部CT诊断(很经典) 精选1篇
腹部CT诊断(很经典)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CT已经成为了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腹部CT具有扫描范围广、图像清晰度高、检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文将对腹部CT诊断的一些经典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引起的肠腔阻塞。
腹部CT是肠梗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肠梗阻病例:患者男性,45岁,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小肠和结肠明显扩张,肠壁增厚,提示肠梗阻的可能性较大。
进一步行胃肠道造影示小肠和结肠完全性梗阻。
最终根据腹部CT和胃肠道造影的结果,确诊为机械性肠梗阻。
二、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
腹部CT可以显示胆囊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对于胆囊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胆囊炎病例: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上腹疼痛、发热、寒战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胆囊增大,壁厚,呈低密度影,提示胆囊炎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CT还显示胆管轻度扩张,提示胆汁淤积的可能性。
最终根据腹部CT的结果,确诊为急性胆囊炎。
三、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
腹部CT可以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变化,对于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胰腺炎病例:患者男性,40岁,因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胰腺肿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提示胰腺炎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CT还显示胰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受压抬高。
最终根据腹部CT的结果,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四、肝癌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
腹部CT可以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对于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例典型的肝癌病例:患者男性,55岁,因右上腹疼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入院。
腹部CT显示肝脏右叶有一直径约2cm的低密度灶,边缘清晰,提示肝癌的可能性较大。
腹膜病变的CT表现
肠系膜纤维瘤病
CT特征
• 肠系膜较大软组织肿块.包裹肠管.可穿透肠管,致肿块内积气 • 边界较清晰,可局部浸润生长 • 平扫密度均匀,可因与肠管穿通出现坏死,原发囊变少 • 增强扫描轻或中度强化,内散在明显强化区 • 侵犯肠管穿孔,合并感染时,呈复杂囊实性改变,边界模糊,囊壁明
显强化
精品课件
• 部位:右侧多见(隔下负压及右结肠旁沟)
• 增厚处可见强化,与正常腹膜强化不同
• 可伴腹腔淋巴结肿大
精品课件
腹膜转移瘤
胃低分化腺癌腹腔转移
精品课件
腹膜转移瘤
转移性腹水(卵巢癌)
精品课件
腹膜转移瘤
腹膜转移(腹水,网膜饼)
腹膜转移(孤立腹膜结节)
精品课件
腹膜转移瘤
腹膜转移性粘液腺癌
精品课件
50
精品课件
30
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
• 发生于胃肠道外网膜、系膜韧带等处 • 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表型相同 • 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大差异 • 多以腹痛、腹胀包块就诊
精品课件
胃肠道外间质瘤
CT表现 • 类似于恶性GIST • EGIST体积常较大,易坏死 • 以圆形或卵圆形为主 • 强化明显,多呈不均,边界清晰,瘤内无气-液平面 • 转移和播散
等引起 • 系膜任何部位、以小肠系膜多见 • 病理学分为:浆液性;乳糜性;良性间皮性;被覆其他成分
精品课件
肠系膜间皮囊肿
肠系膜间皮囊肿
精品课件
肠重复畸形
• 病因不明,与胚胎期肠管发育异常有关 • 临床分为4型:
✓ 肠壁囊肿型 ✓ 肠外囊肿型 ✓ 肠外管状型 ✓ 憩室型
精品课件
80
肠重复畸形
腹部ct (1)
MR检查技术
一 脉冲序列 2. 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 echo sepuence, GRE) 是常用的快速成像脉冲序列,是为了解决 SE序列时间长的问题。GRE序列成像时间短, 而空间分辨力及信噪比均较高,它可获得准 T1WI、准T2WI和准PdWI。
MR检查技术
二 脂肪抑制 脂肪抑制是将图像上由脂肪成分开成的高 信号抑制下去,使其信号强度减低,而非脂 肪成分的高信号不被抑制,用以验证高信号 区是否是脂肪组织。
二.胆道系统 1胆囊: CT可估计胆囊大小 ,显示胆 囊结石、胆囊炎及胆囊癌。
胆囊炎 – 急性
• • • • 原因 结石梗阻、细菌感染、胰液返流 病理 胆囊粘膜充血水肿、胆囊增大、囊壁增厚 X线表现 胆囊增大,有时见气体影 CT表现 囊壁增厚(>4mm) ,增强双环影,粘膜高密度, 浆膜低密度。
腹部CT检查的适应证
增强扫描
1.对比剂 临床均用非离子型,常用的有 优维显(Ultravist, Schering AC) 欧乃派克(Omnipaque, Nycomed) 碘必乐(Iopamiro, Bracco)
增强扫描
2.对比剂的给药途径 (1)静脉团注法(快速注射法): 为临床常规增强方式,对比剂用量1.52ml/kg,注射速度2-3ml/s。
腹部CT检查的适应证
六. 肾脏 1。肾脏占位性病变 2。肾外伤 3。诊断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随诊观察 疗效并进行鉴别诊断。 4。肾切除术后或肾移植术后观察。 5。其他:如肾结石、肾动脉瘤等。
肾癌
CT检查:
见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 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呈低密度。
肾囊肿
• 平片可见肾轮廓改变 • 造影见肾盏的受压、伸长、 移位和变形、压迹呈弧形, 边界锐利。肾动脉造影囊 肿区缺乏血管而其周围则 血管聚拢。 • CT见平扫呈圆形边缘光滑 均匀水样密度灶,增强扫 描无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继续教育园地・,意e48)《中国医刊》2004年第39卷第4期
临床医生CT读片
第15讲腹部疾病的CT诊断(一)
谢宝玛
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01149)
腹部疾病中主要常见者为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脏、输尿管以及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和腹膜后腔等疾病。
以下按器官的常见疾病加以叙述。
1肝脏疾病
1.1肝海绵状血管瘤
病理是肝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多数血窦内衬以内皮细胞,有纤维隔所构成的肿瘤。
亦有薄的包膜,增大缓慢,大小不等,可以单发与多发。
CT表现①CT平扫可见肝内低密度区;CT值在0。
20HU;②呈圆形、椭圆形;③边缘规则,可轻度分叶状;④少数有钙化灶;⑤CECT早期呈边缘性增强,逐渐增强部向中心扩展;⑥延迟扫描,注药后15分钟,中心部亦增强与边缘部融合;⑦肿瘤大小常数月数年无明显变化(图1,2)。
注意肝海绵状血管瘤平扫CT与肝癌有时鉴别困难,则采取CECT并延迟5分钟、10分钟及15分钟或半小时后再扫描,凭借血液动态可以鉴别。
肝血管瘤全部增强需要20分钟。
称为动态CT(dynamicCT)。
肝的良性肿瘤中还有肝细胞腺瘤、脂肪瘤、纤维瘤、错构瘤及畸胎瘤等。
均具有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缘整齐的低密度区。
错构瘤及畸胎瘤可见钙化。
1.2肝细胞癌
病理是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很似肝细胞。
肿瘤可表现为单发巨形肿块,多位于肝右叶或全肝。
亦可形成多发结节状肿块,门静脉内常见癌栓或下腔静脉、肝静脉亦可发生癌栓,而弥漫型者较少见。
胆管细胞癌多发生在较大的胆管,也可形成肝及胆管的混合型癌。
肝癌进展迅速,向四周扩散,侵犯周围器官或转移使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肝门及腹主动脉淋巴结肿大。
CT表现①于肝内形成不规则肿块状阴影;②呈镶嵌型(mosaic)阴影;③呈低密度区,坏死及脂肪变性;
④边缘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切迹;⑤肝表面凹凸不平;⑥合并肝硬化时则肝萎缩,左叶代偿肥大或脾增大;⑦注意下腔静脉、门静脉肝静脉常见癌栓,CECT时可见该部充盈缺损;⑧CECT后,动脉相时癌瘤呈增强,门静脉相时包膜有增强,癌呈低密度平衡相时癌密度减低,而肝的密度增强,这是肝癌CECT的特征影像,平衡相时为CECT5分钟后出现;⑨注意有等密度(和肝比较)的肝癌,必须CECT方可显示;⑩转移时可见区域淋巴结肿大(>15mm);肿瘤可在短时间(月)有进行性增大;肝癌可侵犯肝血管、胆管、下腔静脉等(图3)。
1.3肝转移癌
病理肝转移瘤多来自直肠、卵巢、肾、胰及乳腺等癌症。
自血行转移而来,肿瘤孤立者少,常为多发,多在肝的末梢部,黏液性腺癌转移多见有钙化颗粒。
CT表现①肝脏内有多发性圆形肿瘤阴影;②肿瘤表现为低密区;③CECT动脉相仅周围有增强;④直肠癌肝转移者常见钙化斑点阴影;⑤肿瘤短期增大较快;⑥有些肝转移癌可呈低密度囊性表现,CT值0。
20ttU,似囊肿,边缘多模糊,密度不均匀(图4)。
1.4脂肪肝
病理由于肥胖或血脂增高后于肝内形成脂肪的大量潴留,超过肝正常脂肪(5%)的含量。
当人体脂肪消耗后或通过减肥、药物治疗,血脂正常后,肝的脂肪可以减少至正常。
CT表现①肝的密度降低,呈弥漫性或某个区域性;②肝密度较肝管低,较脾低;③CECT时在低密度域可见正常门静脉与肝静脉相贯通,可与肝肿瘤相鉴别;
④通过治疗,肝的脂肪减少,密度可以恢复正常,为可逆性改变;⑤脂肪肝时肝的大小均正常,可与肝硬化区别(图5)。
1.5肝硬化
病理由于肝炎、酗酒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的损害、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增殖,使肝脏变形变硬,也可因胆管阻塞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病理上可分为门静脉型小结节型和坏死后的大结节型肝硬化,也可以有混合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的脂肪浸润,肝形状的改变,肝质变硬,表面不平。
肝内可见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小支吻合,使门静脉压力升高,造成肝的血液循环障碍。
脾肿大,因门静脉血流受阻所致。
由于门静脉高压,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形成腹水、胸水、肝功能减损等改变。
CT表现①肝脏右叶萎缩,尾状叶与外侧段肥大;②肝边缘不规则,凸凹不平;③肝密度减低。
因脂肪变;④脾肿大;⑤经常合并有腹水、胸水(图6)。
1.6肝脓肿
病理肝脏由于细菌的感染所致,阿米巴性及真菌感染少见。
肝内的炎性病变发展为坏死液化形成脓肿,脓腔中可有气体及脓液。
CT表现①于肝脏中可见圆形低密度区,CT值大于囊肿25~30HU;②边缘不清晰,模糊;③形状多不规则;④慢性时可显示厚壁影像;CECT仅壁周有增强,脓腔不增强;⑤脓肿中常见有气体或气液平面(图7)。
,意2锣/《中国医刊》2004年第39卷第4期・继续教育园地・57
图4肝转移癌CECT像
CT平扫可见全肝广泛圆形低密度区,边缘不甚锐利,CECT后显示轻微增强、
脾及肾未见异常,患者为结肠癌术后2年
1多发性肝转移癌2下腔静脉3脾4左肾
・继续教育园地・^掌eso}《中国医刊》2004年第39卷第4期58
l
图8多发性肝囊肿CECT像
CECT可见肝有多发圆形低密度区,CT8HU,边缘光滑,无增强,肝及脾、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动脉均有增强,
本症圆形阴影内无子囊可与肝包囊虫病鉴别
1多发肝囊肿cT值8HU2下腔静脉3f-j静脉4胃5主动脉6脾
(生丝2§主垦医啦2004年第39卷第4期・继续教育园地・
59
圈11肝包囊虫病CECT像
患者,女,50岁,曾在牧区与牛羊接触,cT平扫及CECT均见肝脏仍有大小囊状阴影,中间囊影中有中等密度增强,cT值30HU,患者补体结合试验及casoni试验均呈阳性,已行脾包虫囊肿及肝左叶包虫囊肿切除术治疗,
现肝内仍见三个包虫囊肿
1多发性肝包虫囊肿2囊壁结节3胃
1.7肝囊肿
病理肝囊肿为一种良性囊肿性病变,有完整壁,壁内有液体,可单发或多发,可与肾囊肿、胰囊肿并发。
CT表现①肝中可见圆形低密度区,CT值为0—20HU;②边缘光滑锐利;③囊肿大小不一;④长时期多无变化;⑤周围肝组织正常;⑥CECT囊肿不增强;
⑦巨大囊肿可使周围组织器官压迫移位(图8,9)。
注意需与肿瘤性囊性病变鉴别,与包虫囊肿鉴别。
肿瘤性囊肿壁厚而不规则,常见有壁结节,包虫囊肿多有壁钙化。
表现为囊性的肿瘤有胆管性囊性腺癌、转移性囊性腺癌、平滑肌肉瘤坏死等。
1.8肝包囊虫病
病理感染绦虫卵,孵化为尾蚴通过门静脉至肝而形成包虫囊肿,囊内有液体及头节,囊蚴死亡后,囊壁形成钙化。
CT表现①肝内圆形、椭圆形低密度区,CT值0—25HU;②壁光滑;③多单发,多发者少;④边缘呈仙人掌叶样突起(图10,11)。
包虫补体结合试验多为阳性。
(2004—01—2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