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知情意行”,提高道德品质
关注知情意行,促进德育发展[论文]
关注知情意行,促进德育发展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德育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
”品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品德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引导。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水平、品德素质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
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品德结构来看,它包括道德观念(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和道德行为(行)四个要素。
那么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良好的品德形成是良好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的结果。
“知”,是指道德观念,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真假的认识判断,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价值观是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和核心。
“知”是先导,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情感和行动的基石,它能产生情感,指导行动。
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判断,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由于小学生处于品德形成的初期,对是非、善恶、真假的认识判断处于朦胧状态。
所以,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
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利用学生周围发生的具体的事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断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
学生只有对真假、善恶、美丑等有正确的认识。
才会产生相应的评判标准和评判能力,从而优化品德素质。
“情”,即品德方面的情感,是指人们对某种品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是道德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种巨大驱动力,是产生行为和意志的内部动力,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有道德情感的参与。
小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较差,富于感情、好动激情,很多行为往往是以情感为转移的。
如学生甲和学生乙是好朋友,学生甲犯了错误,而学生乙明知学生甲的行为是错误,而以个人的感情出发袒护他,或纯粹以个人的情感代替道德的判断,认为学生甲根本没错。
知情意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计划5篇
知情意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计划5篇知情意行规律开展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发挥我校德育工作优势,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班集体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推进我校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而努力。
二、工作思路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
3、转变三个观念:变灌输为渗透,变单方面为全方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4、力求做到四点(1)求精: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抓好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抓好班、队和思品课及其它课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抓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格化的教育。
三、主要任务1、确立“以德治校”观念通过报告、讨论、讲座、座谈、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在青少年学生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工作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强化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自始至终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十分突出的位置。
2、确立“全员德育”的观念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能育人,学校通过规章制度,明确每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尤其是班级工作中明确班级任课教师在班级集体建设中的职责,把学生的满意率的情况作为评价教师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学校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
德育原则要求以及德育方法
德育原则要求以及德育方法德育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感、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德育原则以及相应的德育方法。
第一、知行合一原则:知行合一是指将道德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要求学生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行为中。
德育方法可以是通过讲授道德知识,进行道德研讨和讨论,组织实践活动等。
第二、榜样引领原则:榜样引领是通过身教和示范,以树立良好榜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向道德高地迈进。
学校和教师应该扮演良好行为的典范角色,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
德育方法可以是选派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开展班级评选表彰活动,或者邀请社会精英来校进行演讲等。
第三、情感教育原则: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他们能够具备正确认识、表达和处理情感的能力。
德育方法可以是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互助意识,注重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
同时,教师可以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具备同理心和善于沟通的能力。
第四、实践体验原则:实践体验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
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德育方法可以是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周、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第五、家校合作原则: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在相互支持和协同育人的基础上进行德育工作。
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并相互协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方法可以是定期开展家长会、家访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则和方法,德育工作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资源,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重视德育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水平、品德素质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
所以,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关注学生的知行意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是指道德观念。
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
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利用学生周围发生的具体的事例,不断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
学生只有对真假、善恶、美丑等有正确的认识。
才会产生相应的评判标准和评判能力,从而优化品德素质。
“情”,即品德情感。
当教师给犯错误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时,学生所表现出的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生对教师的情感、信任,“尊其师,信其道”。
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培养道德情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自己高尚的师德,热爱学生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经常与学生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的情感交流中优化品德素质。
“意”,即品德意志。
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意志的培养,对犯错误的学生首先要指出其错误所在,鼓励他们要有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决心,树立做一个好学生的信心,相信他们能以实际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全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往往学生正确道德认识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次反复。
“行”,即品德行为。
我们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
要多采用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助人为乐、有同情心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他还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地发展,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方案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方案在当今社会,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本文将就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方案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实施建议。
一、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体验社会现象,增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慈善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会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表达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经验和亲社会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情感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沟通自己的情感,尊重他人的情感并提供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对与错。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道德故事或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道德价值观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示范引领示范引领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之一。
作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
教师应该积极履行师德师范,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规范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表现,同时耐心引导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五、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
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家教要求,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和引导学生的道德教育。
浅谈德育中“知情意行”的培养
浅谈德育中“知\情\意\行”的培养作者:金涛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4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扭转重智育、偏德育的现象,是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注重“知”的灌输,做到晓之以理、以理服人“知”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知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
知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有人认为,抓素质教育就是抓思想,摒弃应试教育就是放弃理论知识的灌输。
这种观点是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曲解。
我们讲知识的灌输,不是把知识当作米粒喂给学生,吃一粒算一粒,而是把知识当作良种播给学生,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
在教学实践中,开设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教育,是加强“知”的灌输的重要方法。
如,我对九年级学生开设了“扶贫问题”专题讲座,使学生认识到加强扶贫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举办这一讲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注重“情”的培育,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情”是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情感。
是人们以一定的思想道德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它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也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姓名:李倩系别班级:外语系10班学号:09681014 中国传统德育把德育过程概括为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德育过程的实质和规律。
当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又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等四个因素组成。
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提出品德概念,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品德要素思想。
诚如我们前面所说,孔子主张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认识,强调“知德”、“知仁”、“知礼”、“知道”,同时提倡诗乐化的情感教育,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对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孔子也作了专论,如提出“磨而不磷”“涅而不淄”,“躬行君子”、“敏于行”等。
后世许多教育家都继承并发展了孔子这种重视知、情、意、行品德要素思想,重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并使之一体化,从而形成我国古代德育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同西方当代德育模式相比,具有其鲜明特色。
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一传统的当代价值,把德育过程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重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位一体的教育。
在道德认识教育上,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强调体知与悟知的中国德育传统。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真善美合一,道德成为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个人的理性只有在道德关系中体现出来,伦理理性限定了“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
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教育是通过认识外在礼义规范返回自身的“天理”,即血缘亲情的过程,道德是先天之理在心中的激活,先验的必然之理是万物产生发展的本体,“三纲五常”是不可超越的。
对先天之理应采用体知、悟知的认知方式。
因此,与当代西方德育模式偏重理知不同,中国德育传统强调体知与悟知。
中国德育传统强调体知与悟知的道德认知方式虽然限制或阻碍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纯理论科学的发展,但有益于增进道德的可接受性和内化性。
做人要做有道德情操的人
做人要做有道德情操的人展开全文做人要做有道德情操的人古往今来,沧海桑田。
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情操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
人们常说:道德情操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情操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情操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总而言之,做道德情操的人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做人的道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
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 三国诸葛亮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做好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他人,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
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敢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坦诚地公诸于世、见诸于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做人是其中的根本。
做事、做学问的原则,是做人的原则在社会实践、学习中的延伸和体现。
个人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
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新课改下践行“知情意行”品德教育新尝试[论文]
新课改下践行“知情意行”品德教育新尝试摘要:知行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品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巧设内容,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把学到的思想品德理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知情意行品德教育教学目的品德评价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德育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判断人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应试教育”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难免出现“堂上记纲纲,考前背纲纲,考试默纲纲,考完忘纲纲”的高分低能现象,显然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
一、巧设课堂内容,遵循“知情意行”发展规律目前中小学生感恩意识、法制意识、生存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非常欠缺。
在家不听父母教导,事事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在校打群架,偷窃公私财物,敲诈勒索;在社会追求刺激,赌博、吸毒、堕胎现象偶有出现,甚至杀人,走上犯罪道路。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其中,每年自杀身亡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
青少年学生身体、心理还未发展成熟,人生观还未完全确立起来,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巧设课堂内容,尽量避免单纯的、抽象与空洞的理论说教,加强行为训练与培养。
1.宣传中华德育故事,提升感恩之心我们为了避免课堂空洞、乏味,课前排练《亲尝汤药》、《扇枕温衾》等小品在课堂上表演,课堂分阶段播放《闵损芦衣》、《蔡顺拾椹》等一系列孝亲影视作品,课后观看《名师面对面》栏目邹越教授《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光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充分感受到父母深沉的爱,认真学习和效仿古人孝敬父母的那份诚心与恭敬,提升感恩之心。
2.深入学习中华文化,践行诚敬之行要改变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以我独尊的思想以及从众心理,在教学中引用依据至圣先师孔子教诲编成的《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熏染,在校做到:“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对待学习要做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德育基本规律
德育基本规律
德育基本规律是指德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起作用。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德育过程就是要把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统一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上。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渐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儿童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婴儿的遗传素质不可能自然地生出品德,他只有在他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过程中才能逐渐发展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成自己的品德。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儿童和青少年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
一方面,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
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其中,家庭影响更为显著。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
2.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学校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等,这些活动都具有德育价值,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有意义。
但要使这些活动具有德育意义,则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总结道德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严格要求和注意调节个人的行为,更加自觉地进行社会活动和道德实践,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包含了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所以德育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开展德育活动时,就应该注意全面性,兼顾知情意行各要素,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
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化”,容易使受教育者墨守陈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
传 统 ,这 一传统有 其合理 内核 。实际上 ,重视 道德行 为 的规 范性有利 于道德 习惯 的形成 。在道德 行为 的教育上 , 我们 既应汲取 中 国德 育传统 强调行 为的规 范性 的传统 ,建 立和健全 我国学校德育 的道德行 为规范体系, 如制定和颁 发 小学 生、中学生、大学生 日常行 为规范等, 又要重视借 鉴当 代西 方德 育强调培养学 生开拓创新精神 的德育 思想, 在道德 行为教育上实现中西融汇。 中 国传统 德育 中 的知情 意行 是既不 相 同, 又互 渗互 交 的。道 德认 识 即可对 道德情 感 、道 德行 为进 行控 制, 伴 随 寒 窗苦读 而来 的是存养体察 , 知行相 即 。道德规 范一经理性 把握 , 即成 为 自评之 常规和标准 。又 因 “ 知 是行之始 , 行 是 知之成 ”, 行 便是可 操作 的知, 是受德 性之知 并将其 具体化 的道 德实 践 。道德 情感影 响道德 认识 、道 德行 为集 中表现 在 “ 敬 ”的态度 上。所谓敬 , 按朱熹 的说法 , 是 “ 圣 门第一 义 ”。 “ 整齐收敛 这身心 , 不敢放纵 , 便是敬 。谓敬 字似甚 字, 却 是 个 畏 字 ”敬 是 内无 妄 思 , 外 无 妄 动 。道 德 行 为 中 强 调 言行一致, 需言顾行 、行顾 言, 言过其 行是一种耻辱 , 道德 行为 能起 检验 、强化道 德认识 的作用 。 中国传 统德 育把知 情 意行视为一个整 体, 已注 意对 整体进行整体 功能的把握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重视道 德认识 、道德情 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 为四位一 体 的教育 。知 、情 、意 、行 各有 自己的特 点与作用 , 四者相互 联系 、相互制 约 、相 互促进 , 共 同推动 品德 的发 展 。因此 我们 在进 行德 育 时, 必须 注 意发挥 知 、 情、意 、行诸 因素的整体功能, 并使这种整 体功能得到最大 的发挥。 作为一名 小学德 育工作者 ,要把培 养学 生的品德 素质 作为 首要 的德 育 目标 。关心 和培养 学生 品德 中的知 、情 、 意 、行, 对 他们 晓之 以理 , 动 之 以情 , 导之 以行 , 持 之 以恒 , 把培 养学生 知、情 、意 、行贯 穿于德育 过程 ,切实提 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
基于知情意行理论下的高中生坚毅品格的培养
摘要:学校通过倡导“知情意行”,即:“浸润先贤思想,感悟坚毅品格”的大知,“欣赏坚毅人物,陶冶坚毅情操”的大情,“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大志,“勇于承担,果毅力行”的大行,以此传承先贤思想,磨砺坚毅的高中学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知情意行高中生坚毅我校已有99年办学历史,最早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春的私立无锡中学。
学校创始人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阳先生为实现父亲为家乡办一所中学的遗愿,坚韧不拔地选址买地、建校办学,最后变卖全部家产实现了办校诺言。
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受高阳先生毁家兴学精神的感动,出任学校首任校长,掌校十年,义不受薪;双目失明,坚持讲学。
先贤们的“坚毅”品格浸润着一代代“三高”中人。
我校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倡导“知情意行”。
认知、情感、意志是人类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知是情的基础,情促知,意生情,知情意达行。
教育就是要达成知行合一。
一、知:浸润先贤思想,感悟坚毅品格“知”,即认知,是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是情感、意志和行动的基础和前提。
我校通过课程、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将先贤思想全过程、全方位贯穿于学生的认知。
1.课程:开发实施《爱国教育家唐文治》,以唐文治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全面展示唐文治的生平、成就、价值观念和思想遗产。
力求使学生在孝悌、诚信、勤俭、敬事、立志、务实、赈灾济贫、修齐治平、爱国爱家乡等方面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用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影响和规范自己。
2.活动:(1)参观校史馆。
高一年级入学后,即安排参观校史馆、唐文治教育事迹展览馆和中华传统美德展示室,阅读反映中华美德的经典书籍。
(2)唐文治作品研读。
鼓励学生阅读唐文治先生的原文,研究体会其爱国情怀和文风学风。
(3)文治大讲堂。
邀请校友、学者和企业家等来校为师生作报告,开展互动交流,弘扬唐文治的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感悟坚毅品格。
3.校园文化建设:文治膳堂:我校将“世界龙战,我惧沦亡,卧薪尝胆,每饭不忘。
培养“知情意行”,提高道德品质
培养“知情意行”,提高道德品质[摘要]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具有定向和奠基的意义。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道德品质知情意行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班主任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职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既容易接受正确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其身心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正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非常需要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上得到各方面特别是学校教师的关怀与帮助。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具有定向和奠基的意义。
他们今后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与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加强这一时期的德育,不仅对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且是把他们培养成社会可用之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可以确保其他各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照亮一切的光源”。
只有抓好德育,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一代全面健康地发展,才能保证实现教育目的。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德育工作的关键。
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的关系(整理)
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的关系(整理)展开全文知行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
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以及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意向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德育过程中应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1)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知、情、意、行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
每一个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要素的影响,每一要素各自又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要素的功能。
(3)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和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即思想品德行为的两重性)的产生。
(4)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都是不可缺少的。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是最根本的问题。
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5)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既要重视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
实践教学对学生知情意行(3篇)
第1篇实践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情1.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践项目的探究和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二、意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这种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完成实验任务、参与项目研究等。
这种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
三、行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实验、项目研究等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增强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深度学习促进中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研究——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一课为例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 . 7———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一课为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科实践。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追求思想政治学科本质的教学,应该突出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密切关注,突出对科学运用教学方法的高度重视,从而达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1]。
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本质和新课标的要求,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体验到有意义、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
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有独立性、批判性又有合作性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2]。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七年级下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教学为例,探索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本单元教学主题属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要求是学会调控情绪,掌握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学会利用专业心理干预解决心理困惑问题,预防自我伤害,体现培育健全人格核心素养要求。
一、深度学习实现“知”的形成,在“知”中形成认知“知”即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的认知与整合、正确的认知。
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最近的情绪变化。
有的学生说,没考好,心里郁闷,不开心;有的学生说,和好朋友生气,对朋友失望,诸如此类。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分享中可以看出,我们是可以很好地维护和复盘自己的情绪的,经过对情绪的复盘,你是否发现平时没有察觉到的负面小情绪,在不经意间发泄到他人身上会有哪些不良播放后果?先看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播放“踢猫效应”视频:爸爸在公司被老板批评,回到家里无故地把正在做饭的妻子骂了一通,妻子感到冤枉委屈。
这时,儿子放学回来,妻子一看儿子比平时晚回来半小时,又把儿子骂了一顿,骂他贪玩不上进。
从“知情意行”维度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从“知情意行”维度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当代青年最鲜活的代表与主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其中“敢担当”正是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体对自我、他人及社会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是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四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知、情、意、行的统一,坚持从明知、激情、增志、笃行四个维度下功夫,引导大学生在“知信行”合一中将社会责任感由知识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到付诸实践进行转化。
一、明知:建立认知为基础,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责任感是培育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前提,高校作为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社会责任感认知教育方面有先天优势,要发挥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显性和隐形育人功效,切实找准教学内容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契合点,善于从学生发展角度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责任感。
发挥好“思政课程”的显性育人作用, 一要完善课程设置,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阐释,根据教学大纲补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相关内容,增进责任知识认同;二要推进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要将思政课程讲授与思政实践相结合,积极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让社会责任感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发挥好“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作用,充分挖掘其他课程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资源,把认识社会责任感贯穿于专业课、哲学社会科学课、人文素养课等课程的线上和线下各个教学环节中,将责任认知与专业学习、技能提升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责任感的本质内容。
通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加强,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达到内心认同,实现从被动接受到积极践履的积极转化。
二、激情:以情化人为重点,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是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影响和模范榜样力量的示范作用,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热情。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加强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本文谈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1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1.1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原则人的思想品德包括知、情、意、行四方面,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认识、道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个功能例谈语文教学中加强体验渗透德育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在学习有困难时,如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师应热情帮助,消除他们对学语文的畏难情绪,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学生不回答时,教师要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增强自我表现的勇气,但不应该指责他,而应该热情地批导学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当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时,他们就表现得跃跃欲试,兴致很高,引导学生动脑、动口放手全身心投入,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了,课堂气氛必定活跃,教学效果必然好,学生的各种能力就会提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作了“教育性的教学”和“教育性的教育”的理论概括:“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
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于知情意行教案
关于知情意行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知情意行的概念,并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正确的行为选择。
3.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
教学内容:1. 知情意行的定义和内涵。
2. 知情意行与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关系。
3. 知情意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健康生活方式、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
4. 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评估不同情境下的知情意行选择。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知情意行的概念,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情意行的解释与探讨(15分钟):- 解释知情意行的定义和内涵,强调其与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关系。
- 与学生一起探讨知情意行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知情意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如健康生活方式、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
- 鼓励学生提出相关的知情意行选择,并讨论其积极影响和可能的后果。
4. 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 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评估其中的知情意行选择。
-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利弊,以及可能的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就案例进行辩论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知情意行的重要性和培养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和资源。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知情意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展示。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知情意行的个人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和解释知情意行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 相关的视频、文章和书籍,供学生延伸阅读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知情意行”,提高道德品质
[摘要]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具有定向和奠基的意义。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等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德育道德品质知情意行
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班主任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职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既容易接受正确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其身心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正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非常需要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上得到各方面特别是学校教师的关怀与帮助。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具有定向和奠基的意义。
他们今后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与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加强这一时期的德育,不仅对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且是把他们培养成社会可用之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可以确保其他各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是“照亮一切的光源”。
只有抓好德育,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一代全面健康地发展,才能保证实现教育目的。
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也就是对这四个品德心理因素的培养过程。
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德育工作的关键。
第一,晓之以理。
理,即“知”,也就是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知识是青少年学生对某种社会的政治、思想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
在掌握品德知识基础上,学生可以对某些品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品德判断。
道德知识是道德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对感知对象爱憎情绪的体验、是非曲直的辨别以及品行的指向,总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识和原则为参照的。
为锻炼学生技能,充分体现职教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工学结合的新型教
学模式,我校与新旭电子潍坊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这在本校历史上第一次,是一次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学生在此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真正踏入过社会,没有真正在工厂、车间中工作过,对于学校组织的实训式教学模式只是抱有好奇的心态,而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训的真正意义所在。
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了“实训动员会”,并邀请学校相关领导及工厂的有关人员参加,通过他们的亲身说法,说明什么是实训,为什么要实训,实训的要求以及在实训之中可能会存在的困难。
通过这一次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实训的真正意义所在,为以后的实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通过组织“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使同学们自己能够认识到网络游戏对于他们成长存在的危害;组织《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学习竞赛,使同学们熟悉、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观念;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以及国旗下讲话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道德知识。
第二,动之以情。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例如,青少年学生对符合自己认识和需要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自豪、自尊、满意、兴奋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产生自卑、羞愧、不满、颓废等消极情绪体验。
品德情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只有道德知识还不够,道德情感能进一步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解,积极的道德情感能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是学校组织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月”,我借着学校的这次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如召开主题班会“滴水藏海,心怀感恩”,培养学生对于父母、老师的感恩情怀;号召并组织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在信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统一邮寄给学生的家长。
这个活动获得了父母的热烈反响,许多父母称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了。
而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到了父母、老师等周围的人对自己关怀,培养了他们更加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
第三,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即强调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它表现为:在确定品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品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训工作一周以后,学生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现在的中职生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没有干过比较累的工作,没有受过苦。
当每天面临八小时的工作,而且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通过“实训动员会”调动起来的工作积极性开始降低,学生的情绪开始低落,工作效率开始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开始增多。
这恰恰是一个培养学生顽强的道德意志的一个良好时机,如果把握的好,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水平,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我在班级中及时组织了实训工作讨论会,听取学生在实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克服这些
困难,如何看待这些困难,这些困难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好处等等。
通过这样一次大讨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训工作对于以后工作的意义所在,更加坚定了努力完成实训工作的思想意志,在工作中的效率也显著提高。
第四,导之以行。
行,即道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终体现,是评判一个人道德善恶的标尺,良好的道德行为又会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坚定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我一贯坚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组织学生自我检查、监督、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并加以改正,如吸烟、喝酒等。
组织学生建立了“环境卫士小分队”每天都学校周围拾取垃圾,将不可回收的扔到垃圾箱中,将可回收的送到垃圾回收站,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有效地为同学们组织其他活动提供了经费支持,也养成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通过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出了优良的道德行为。
在实际的学生德育工作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知行脱节”等的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等条件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教育,最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忠华,耿云云.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