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

合集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蚌埠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蚌埠市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I卷(阅读题共7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天人关系的主流。

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其中,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比,还是与中国的道家相较,都有其特质,并由其特质而显出超出其它学说之上的现代价值。

古代朝鲜在儒、释、道三教传入之前的本土宗教,主要是风流道以及以风流道作为其思想核心的花郎道。

崔致远《鸾郎碑序》记载:“国有玄妙之道,日风流。

设教之源。

备详仙史。

实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

且如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

鲁司寇之旨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竺干太子之化也。

”风流道不仅自身包含有儒教的“忠孝”、道教的“元为”、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从而与三教相通,显示出文化上的包容性,而且和道教一样强调“无为”,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调和性。

而花郎道中的风流精神则能显示人在心身两方面与自然的亲和性。

“或相磨于道义,或取乐于歌乐,游娱山水,无远不至。

”花郎道使人间生活的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但是,古代朝鲜的风流道和花郎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并未能像儒家和道家那样提出系统的观点,也并未明确地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

因而在系统性和深刻性上,远不及儒教和道教。

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确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回归到无智无欲的“小国寡民”社会。

道教的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向往和追求田园诗般的生活,正如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所描述的忘我于自然的画卷。

安徽省蚌埠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1. 甲骨文中“年”字的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为“人”字.而中国人也习惯地称“过春节"为“过年”形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人们祈求谷物生产大丰收 B.为纪念神农氏的杰出贡献C。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立国的根本D。

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2。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4。

南宋学者叶适说:“(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叶适的观点是(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B。

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5。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曾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率先开辟新航路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成为“海上马车夫”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6. 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地争夺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C.资本积累的需要D.扩大市场的需要7. 下表是1820年荷兰、英国、美国等人口从事三大产业分布状况统计表(资料)A.工业革命开展,英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

荷兰世界范围殖民地帝国地位的确立C。

受传统封建主义影响,美国工业发展缓慢D。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8。

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C.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D.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9. 读《1840-—1913年中国机械进口海关税收(表1)》,它反映出A。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Word)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Word)

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

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重树儒学地位B.抑制商业发展C.缓和社会矛盾D.保护宗族制度25.学者江晓原指出,“古人之所以热衷于虚构或牵合天象记录,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天象记录可以直接为具体的政治措施提供帮助。

”其思想依据是A.三纲五常B.敬天保民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26.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

”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明代A.君权至上B.法律严酷C.等级森严D.伦理治国27.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使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

下列属于“另一些人”的主张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天下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28.据说袁世凯登基前,每次洗浴之后,就往浴池里扔几片大鱼鳞。

仆人们看见后说是龙鳞,看来袁世凯是真龙转世。

消息传到社会上,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反映了当时A.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B.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C.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9.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

这反映了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30. 一般认为,“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但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蚌埠二中2015-2016学年11月月考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吕氏春秋·慎势》说:“先于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体现r宗法制的作用是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J,周王的权力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3在制度的规定层而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J: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监察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4“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5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

”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A.不公平B.不具备选才功能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6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

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

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

”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同B.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D.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7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蚌埠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

蚌埠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

蚌埠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框中。

)1.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知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材料反映孔子的财富观是A.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B.舍生取义、安贫乐道C.重道轻义、乐于富贵 D.乐享贫穷、憎恶富贵2.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种现象起始于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3.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了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

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百家争鸣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4.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C.反对迷信和崇拜权威 D.抨击腐朽统治5.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奋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促进科学发展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6.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7.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图一《洛神赋图》局部图二《天王送子图》图三《窦娥冤》图四京剧《杨门女将》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C.图三所示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特征D.图四中的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体现了“徽汉合流”的特征8.右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

【普通版】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普通版】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蚌埠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D.军机处制度13.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

此规定A.阻止了白银外流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14.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

20世纪初,墨学再热。

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

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15.阅读图3,对中国1865-1911年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准确的是A.这一时期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B.闭关锁国导致了1875年前的贸易状况C.政策调整使1895年以后外贸发展迅速D.辛亥革命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16.近代史专家徐中约认为,1898年戊戌政变削弱了汉人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势力,满人重新占据了要职。

这些人拒绝外交和与各国互相迁就……在他们的影响下,太后也决定不再向外国列强作出更多的让步。

作者认为戊戌政变A.维护了民族独立B.直接导致革命发生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D,表明清廷日趋保守17.图4是1927年3月25日《国民日报》关于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的报道。

对这一事件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国共两党公开决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B.中共隐忍妥协,力保北伐战争取得胜利C.中共仍坚持“左”倾路线,导致革命失败D.国民党全面抛弃新三民主义,叛变革命18.阅读表3可知A.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19.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B.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C.“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D.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2.汉明帝提倡佛法。

郎中蔡情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明帝于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由宫廷传至民间。

由此可以推知汉代()A.佛教思想居于正统地位B.佛教信仰已为百姓接受C.佛教传播影响百姓生活D.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3.西汉以前中国都城布局坐西朝东,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

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政治制度演进B.主流思想变化C.商品经济发展D.气候条件改变4.《唐六典》记载:“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具有上述职能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5.陈天华在《狮子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

”文中“他著的书”是()A.《焚书》 B.《明夷待访录》C.《日知录》D.《船山全书》6.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

这个时代应为()A.西汉B.魏晋C.隋唐D.宋朝7.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这段言论()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8.《天津条约》签订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沾染)。

2015-2016学年安徽蚌埠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蚌埠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安徽蚌埠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

”与材料中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 .《马拉之死》B .《日出·印象》C .《格尔尼卡》D .《自由引导人民》2、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 .“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B .《义务教育法》的初步形成C .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D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试卷第2页,共9页3、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③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②④4、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着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梁启超意在( )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D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5、“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和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

但其随与耶苏(耶稣) 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

初叫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进化论冲击中西方宗教思想B .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C .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D .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6、《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数,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蚌埠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B孔孟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D孔孟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2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

这表明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3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B含“君权神授”内容C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D向社会下层扩展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说:“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

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他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借助天意加强君权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强调人民力量巨大5美国历史学家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这表明作者认为理学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C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的发展蚌埠市高二历史(文)试卷第1页(共6页)6图1是根据《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表明图1A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B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C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D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7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A.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2.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3.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

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C.理气关系之争D.道统思想之争4.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材料中“新见”是指()A.保留君主制 B.君臣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5.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6.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框内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A.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2.史学家钱穆把汉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3.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

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 B.理气关系之争C.治学方法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4.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

材料中“新见”是指( ) A.保留君主制 B.君臣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5.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6.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

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7.“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

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

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这个时代A.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D.倡导“知识即美德”8.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人类社会的第三大定律是指A.三权分立 B.人民主权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论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10.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由此可知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虽然已经给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打上某些烙印,但建立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顽强结合基础上的“超稳定”的封建制度,尚未进入全面瓦解阶段。

明清文化正由这种社会格局所决定。

下列对明清文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①理学占据文化宗主地位②早期启蒙思想兴起③戏曲艺术开始进入成熟阶段④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开始衰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 B.物理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C.数学成为其主要的表达形式 D.侧重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概括13.科学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D.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14.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①城市化快速发展②交通工具数量和品种增多③电力技术广泛应用④计算机技术产生和普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暹罗、朝鲜,欲变而末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

”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商战” B.“自强”、“求富”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6.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

”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18.某文件宣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9.“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0.中国著名女医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思考。

下列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C.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21.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A.具有时代性 B.长期“左”倾冒进C.缺乏连续性 D.始终坚持以人为本22.《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

(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

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

”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文艺作品是蚌埠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历史(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23.(20分)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材料四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8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