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6课《松花江上》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湘艺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教案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听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描绘松花江的美丽景色为主题,歌词简洁生动,旋律优美动人。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松花江的壮丽景色,第二部分表达了人们对松花江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深层次理解和情感体验可能还不够充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松花江上-听赏》,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创编富有创意的音乐活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创编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主题和情感;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音乐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松花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播放《松花江上-听赏》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呈现(5分钟)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让学生分句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5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部分。
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情感的投入,体会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听赏)松花江上》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听赏)松花江上》教案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描绘了松花江的壮丽景色,歌词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松花江的地理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我国松花江美丽景色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生僻字和方言词汇。
2.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对松花江地理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4.情境教学法: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松花江的美丽景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松花江上》的乐谱和歌词。
2.收集松花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松花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歌曲《松花江上》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生僻字和方言词汇,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歌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合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讲解松花江的地理特点和传统文化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松花江上》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歌曲,并家长签字确认。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 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
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础, 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江上》 ,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 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共鸣。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 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3重点难点
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营造氛围
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南京大屠杀》《流民图》
( 1 )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 ”
( 出示油画《南京大屠杀》 ) 教师:这幅画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手法? ( 2 )教师:当时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不仅仅是南京同胞,还有被逼迫背井离乡,过着悲惨生活的东北同胞。
松花江上-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松花江上-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3.培养学生的听音辨曲能力,提高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4.开发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古典音乐的分类和发展历程;2.学会使用音乐鉴赏方法;3.修改音乐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1.音乐鉴赏方法的学习和应用;2.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普及知识在普及知识环节,教师参考音乐鉴赏相关的著作,向学生简要介绍音乐的分类和基本概念,以及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在此过程中,应利用课堂互动板书等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环节,教师结合音乐鉴赏相关的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学习乐曲名称、演奏者、作曲家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
3. 学习乐曲在学习乐曲环节,教师选用几首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向学生讲解其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演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听、观察和分析音乐,从而培养其听音辨曲能力,提高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
4. 评价和分享在评价和分享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分享个人音乐鉴赏心得和体会,鼓励学生就乐曲演奏、作曲风格、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展开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五、教学方法本教学过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问答、练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考核本教学过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手段,如课堂测验、作业批改、个人演讲、小组讨论等,以全方位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手段本教学过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互动板书、教学视频、多媒体讲解、音乐鉴赏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八、教学参考资料1.清华大学出版社《音乐师》;2.北京教育出版社《音乐鉴赏基础》;3.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西方音乐史》。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2课《松花江上》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2课《松花江上》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松花江上》的歌曲背景和地理文化背景。
2.掌握歌曲的基本歌唱技巧和旋律。
3.学习乐曲的节奏和节拍,感受乐曲的韵律感和情感。
4.能够通过齐唱和分唱等方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乐感好。
二、教学过程1. 歌曲导入教师播放《松花江上》音频,并与学生们一起聆听,领会歌曲旋律和节奏感。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及对新歌的好奇心。
2. 歌曲学唱1.教师根据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同学们先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主题,从而更好地升华出歌曲情感。
2.针对歌曲中出现的一些不常见字词,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3.根据歌曲的节拍,教师分别领唱和分唱两部分,让同学们一起学唱。
其中,分唱环节可以让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进一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4.掌握歌曲的基本唱法:通过对歌曲节奏、旋律及歌词的细致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同学们正确运用口形、喉头、音调等歌唱技巧,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
3. 情感诠释1.提醒同学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要通过表情和动作等方式,更好地情感诠释,体现歌曲里所蕴含的情感。
2.引导同学们对歌曲的情感进行思考和表现,加深理解歌曲的内涵。
三、教学内容补充1. 歌曲背景介绍《松花江上》是一首描写黑龙江大自然美景的歌曲,描绘的是流经中国北部黑龙江省的松花江。
歌曲的旋律舒缓优美,歌词描述了江畔风光的美妙,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2. 习惯养成建议学习歌曲过程中,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创意,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好的音乐效果。
同时,坚持多次练唱,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唱法和节奏感。
这在日后的个人及团体音乐创作活动中,都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课后作业1.学生们可以通过观赏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浏览相关图片等方式,深入了解黑龙江及其风光美景。
2.每个同学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该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美丽的松花江为背景,描绘了江上美丽的景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采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易于学生演唱和感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部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多,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松花江上-伴奏》,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松花江上-伴奏》,了解歌曲的地方特色,体会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松花江上-伴奏》,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节奏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松花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感受音乐的魅力。
3.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给予合适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松花江的美丽景色、歌曲乐谱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伴奏等。
3.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用于教学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松花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
同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听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欣赏曲目。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民歌,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松花江的壮丽景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对这首歌曲的欣赏,还包括对东北民歌特色的学习和理解。
教材通过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东北民歌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东北民歌的特色。
此外,学生可能对松花江的地理背景和歌曲创作背景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前进行相关的补充介绍。
三. 说教学目标1.感受和理解《松花江上-听赏》的旋律美和歌词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东北民歌的特色,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3.通过学习歌曲《松花江上-听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和理解《松花江上-听赏》的旋律美和歌词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了解东北民歌的特色,理解歌曲背后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曲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松花江的地理背景和歌曲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歌曲:播放《松花江上-听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演唱风格。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节奏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分享对东北民歌的认识。
5.实践活动: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美感,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东北民歌的特色和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听赏)松花江上-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松花江上-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领会《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到浓郁的辽阔大地气息和雄浑壮美的河流气息;2.能够开阔音乐想象力,自己动手编创一些有关生活、环境、自然的歌曲段长;3.能够体验简单的授课方式,学生自主、合作设计歌曲段长。
二、教学重点1.体验《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中的感情,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2.编创自己喜欢的歌曲段长;3.体验学生自主、合作设计歌曲段长的简单授课方式。
三、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五线谱教材;3.白板、彩色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听第一遍,带着初步的感受听完。
二、破译歌曲(20分钟)1. 学习五线谱在白板上画五线谱,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中的每一个音符及其所代表的时值。
2. 教学歌曲教师将歌曲的每一个部分唱出,让学生跟随学习。
在学习《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音符和歌词,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歌曲中的情感并体验创作的乐趣。
3. 理解歌曲情感通过简单的歌曲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背后的意义。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设计创作(25分钟)1. 学生自主设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有关生活、环境、自然的歌曲段长,让学生有机会创造自己独特的歌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建议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 学生合作设计教师可以要求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团队,由学生自主组织合作,共同设计一首歌曲段长。
为确保团队合作的成功,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四、总结(5分钟)当学生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发展后续的音乐课程。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在编创歌曲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2.学生能够合作完成设计歌曲段长的任务;3.学生对于自己编创的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所表达的情感。
松花江上-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松花江上-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一、课程背景本次音乐鉴赏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审美水平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学生了解面向不同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表达;3.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音乐类型的介绍首先,教师将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听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音乐类型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为后续的音乐鉴赏做好准备。
2. 音乐元素的分析与鉴赏接下来,教师将教学重点转向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弦等,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
然后,让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分析音乐元素,来鉴赏音乐。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首流行歌曲,先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弦,再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整体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元素在音乐表达中的重要性。
3. 音乐表达和情感的体验最后,教师将介绍音乐和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音乐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与学生一起聆听、品味和体验。
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该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本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评估如下:1.课程测试:学生将接受一次相关知识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音乐类型的认识、音乐元素的分析和鉴赏、音乐表达和情感体验等方面;2.课堂表现评估:教师将考察学生的听力、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于音乐鉴赏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音乐鉴赏课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类型的区别和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听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听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欣赏曲目。
歌曲以美丽的松花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奔腾、鸟儿欢唱的生动景象,展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壮丽景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听赏这首歌曲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歌曲的基本情感和意境。
但部分学生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介绍。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将是他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东北地区的风俗习惯。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松花江的美丽景色。
2.欣赏教学法:反复聆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意境。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对比教学法:介绍东北地区的其他特色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松花江的美丽景色和东北地区的特色。
2.教学课件:制作歌曲介绍、歌词解析、东北地区风俗等相关内容。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松花江的美丽景色和东北地区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听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意境。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生僻词汇和东北地区的发音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4.巩固(5分钟)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自主欣赏,感受歌曲的美感和意境。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松花江上》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获得音乐悲剧美的体验。
2.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探讨,了解作品中表现悲剧美的音乐语言。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以及进行简单的创作。
2学情分析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 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
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的悲剧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选材上,由于学生对国外的作品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基础, 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所以选取了近代中国声乐作品《松花江上》 ,作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 学生在情绪上容易产生共鸣。
高中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 教学过程可将视听、演唱结合, 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3重点难点探讨音乐语言的特点 , 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营造氛围听赏:课前播放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欣赏两幅体现悲剧美的绘画作品《南京大屠杀》《流民图》( 1 )教师: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 ? ”( 出示油画《南京大屠杀》 ) 教师:这幅画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意思?用了怎样的手法? ( 2 )教师:当时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不仅仅是南京同胞,还有被逼迫背井离乡,过着悲惨生活的东北同胞。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美丽的松花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奔腾、鸟儿飞翔的生动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易于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理解逐渐加深。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松花江的具体景象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相关知识的介绍。
此外,学生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感受歌曲的美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松花江上-伴奏》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4.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把握。
2.对松花江景象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讲解法:介绍松花江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背景。
3.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4.练习法: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5.情感引导法: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感受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松花江的图片、歌曲旋律图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学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松花江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简要介绍松花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播放《松花江上-伴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简要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可以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松花江上》教案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美丽的松花江为背景,描绘了江上美丽的景色和渔民快乐的生活。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美丽的松花江景色,体验渔民快乐的生活,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松花江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松花江上》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松花江美景和渔民生活的热爱。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松花江上》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2.歌曲中的歌词描绘了松花江美景和渔民生活,学生需要理解歌词含义,才能更好地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采用讲解法,教师为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采用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采用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松花江美景和渔民生活的图片。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3.准备乐谱,分发给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松花江美景和渔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松花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松花江美景和渔民生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类似的歌曲。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6课《(听赏)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松花江上(男女生二重唱)湖南文艺版音乐第六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咏唱歌词。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唱为本,唱出理解,唱出情感,唱中体验,唱中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
以咏唱歌词为重点,在咏唱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九·一八事变》,视频对唱版《松花江上》。
2、对唱版的《松花江上》歌词曲谱。
3、学生利用家中的音乐设备提前学会唱《松花江上》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1、破题。
同学们,今天来学习第六课的听赏《松花江上》,有谁知道有关松花江的知识吗?(PPT简介松花江。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卢沟谣》,大家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生:“九·一八”事变。
师:对。
现在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真实过程。
2、简介歌曲创作:(1)、听赏歌曲《松花江上》(2)、简介歌曲创作作者。
(PPT)(3)、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PPT)二、学(出示歌曲简谱)1、初读歌词,整体感知。
师:根据歌词的内容,大家认为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几段?生:······2、讲解第一段歌曲的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1--20小节)有两个乐句,第二乐句(11--20小节)实际上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叙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第二乐句的结尾从高音“1”下行级进到中音“1”,加强了歌曲的悲痛情绪,表现了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惨痛心情。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松花江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松花江上》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美丽的松花江为背景,描绘了江水奔腾、鸟儿飞翔的壮丽景象,展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
歌曲为2/4拍,共有16小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动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的自然风光,增强爱国情感,同时也能提高音乐审美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某些音高、节奏较难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提高歌唱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松花江上》的背景,感受歌曲所展现的美丽景色和祖国的壮丽山河。
2.学会歌曲《松花江上》,并能正确演唱,把握音高和节奏。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歌曲中有一些音高较难把握,如高八度、低八度的音。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3.歌词:歌曲的歌词较长,学生需要熟练记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纠正音高和节奏上的错误。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4.情感教育: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松花江上》歌曲。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音乐播放器。
3.教学道具:图片、地图、松花江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展示松花江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跟随学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听赏)松花江上-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松花江上”——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松花江上”这首歌曲的学唱,让学生认识和掌握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文明——黑龙江文明。
2.带领学生通过歌曲感受松花江的壮美景色,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让学生领略不同地域的音乐的风情和特点,培养学生音乐上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讲解松花江的历史和文化。
2.教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3.教学生用乐器模拟河水流动的声音。
教学准备1.教材: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P14-P15。
2.外部资源:音响,乐器(铜铃或纸片)。
3.教学环境:教室。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张黑龙江的地图给学生,让学生从地图上发现松花江这条重要的江河,并且讲解松花江的历史和文化。
2.创设情境教师先用音响播放松花江上水的流动声,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江畔,感受松花江的景色和气氛。
接着,教师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听歌学习歌曲中关于松花江的描述。
3.教唱歌曲教师让学生跟读歌词,逐句教唱,注意让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意义。
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反复演唱和渐进式教唱,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4.模拟河流声教师出示乐器(铜铃或纸片)给学生,让学生用乐器模拟流水的声音,配合歌曲中对江水流动的描写。
5.歌曲鉴赏教师让学生听唱不同地域的歌曲,并让学生探究不同歌曲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课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模仿松花江,用口、拍手或乐器等方式演奏出河流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融知道校音乐节等活动中。
合到《松花江上》中,创造出一段有情感、有意境的音乐作品。
总结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意境的创造。
只有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这种意境和情感,才能真正达到“听赏”的效果。
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创新,从而让学生在知识、情感以及实践上都得到提升和发展。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6松花江上》PPT课件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四步 循环强化
(四) 循 环 强 化
1. 循环加强需要在前面三个步骤已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2. 如果对第二三步的复述还不是很满意, 那么就重复二三步骤,不断回顾加强,直至复述效果满意; 3.如果复述结果已经满意,尝试运用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概括。
(不断地提炼,会培养你提炼知识精华的能力哦~)
Know--X分类法
费曼学习法--
实操
第二步 根据参考,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
(二) 根 据 参 考 复 述
1. 参照教材、辅导书或笔记复述主要内容; 2.复述并不是照着读出来或死记硬背,而是用自己的话去 理解 ,想象如果你要把这个讲给别人听,你会怎样讲。 就像你按照前面的步骤对定于从句的理解是“定语部分是个从句”,就没必要死记 硬背“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这个概念。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后
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TIP2: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 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 是30分钟 第三 个记忆周期是 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TIP1:在使用场景记忆法时,我们可以多使用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日常自己的 卧室、平时上课的教室等等),这样记忆起来更加轻松; TIP2:在场景中记忆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顺序,比如上面例子中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记忆会比杂乱无序乱记效果更好。
场景记忆法小妙招
超级记忆法--身 体法
3. 这个步骤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可以更好加深自己的理解哦~
湘教版五年级下全册音乐教案
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生;说(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
师:完整的把歌曲再唱一遍,注意刚才唱得不满意的乐句唱准确。生:唱加上插花,编花篮的动作唱一遍二、处理歌曲的感情
师:小朋友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小朋友唱的和我们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同。生;听录音
3、表现〈新疆之春〉
师:新疆的春天真的很美。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表现?(播放〈新疆之春〉,学生自由选择舞蹈、打击乐器、画画等不同形式来表现。
课后反思
xxxxx学校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课《小鸟小鸟》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
教学重难点
二声部的把握
课型/课时
一课时
课题
第二课《布谷鸟来了》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鸟来了》,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3、通过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表现出劳动的气氛。
教学难点:歌曲的感受与表演
课型/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学生认真观看地图,回答: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
湘艺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编花篮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学习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学习重点:学会演唱《编花篮》,并能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学习难点:理解河南民歌演唱的韵味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河南人特别喜欢花,他们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编出各种各样的花篮,有首歌就叫《编花篮》,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寓教于乐1、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师生随音乐节奏轻轻点头;师:听了《编花篮》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生:高兴、活泼、开心、愉快、欢乐等;(2)师:你们真会听音乐,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欢快、活泼的旋律。
大屏幕播放《编花篮》,师生边听边打节拍。
师:从歌词中你听到了什么?生:……师小结:《编花篮》这首歌曲调欢快,活泼,描写的就是一群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 先来读一读歌词吧!2、读歌词师:谁来读一读?生:读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谁能读得更美一点!生:读3、哼唱旋律,解决难点师:你读得真有感情,让们再来唱一唱吧!怎么坐唱歌好听(抬头、挺胸、身体坐正),请同学们用“噜”“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
师:觉得有什么难唱的乐句吗?生:……师:噢,老师知道了,你们提出的就是音乐中的装饰音,怎么唱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加了装饰音的小音符和没加装饰音的有什么不同?(师范唱加倚音的音符和不加倚音的音符的区别)师: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更好听?生:……师:在唱这些小音符的时候,我们要唱得圆滑一点,小音符唱得短而轻。
请小朋友把有装饰音的乐句跟着老师模唱歌谱。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lu”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
生:……4、学唱歌词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悦耳的歌声,老师都想把歌词唱出来了,请小朋友伸出双手为老师打击拍。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录音自学歌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花江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
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
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
2、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
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
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家乡。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
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
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
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读7-14行。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
再读这几行。
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读最后几行。
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
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第二课时
一、欣赏歌曲,加深体会。
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
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高潮。
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