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以人为本”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性和选择性。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设置好教学的兴奋点。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设置好教学兴奋点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粗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一、找准教学切入口,点燃学生激情

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制造能够渗透心理教育的兴奋点。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导语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所讲课文的阅读兴趣,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更重要的还在于兴趣背后有能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定力,有能让学生自觉接受心理教育的契合点。如我在讲授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的《世界最美的坟墓》时,因为坟墓主人是托尔斯泰,我设计导语就从托尔斯泰自创的一个数学公式谈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等于他的实际才能除以自我估价,分母越大(自我估价越高),这个分数的值(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小,以这个公式作为导入语,语文课上渗入了数学方面的内容,这就更能激发理科学生迫切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性,既不着痕迹

地点出了心理教育的内容,又寻求到了与心理教育相契合的兴奋点,不仅有助于了解托尔斯泰谦逊、博大的胸襟和品格,更激发了学生课外了解托尔斯泰、自觉阅读托尔斯泰作品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导入,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为之后“兴奋点”的自然渗透作好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兴奋点力度

提高教学兴奋点的力度,就是增强兴奋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强度。具体地说,必须做到以“新”设“兴”。所谓以“新”设“兴”,就是老师在自己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课程中所要讲授的知识为依据,多角度、大纵深地挖掘本节内容中新鲜、感人的问题,以此设置教学兴奋点。事实表明,问题越新鲜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高,教学兴奋点的力度也就越大。

三、运用多样化手段,多角度激发兴奋点

在45分钟的教学中,要有足够多的兴奋点。有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这不仅在于课堂内容本身理论性太强,故事情节太少,老师的水平和修养所限,而且它还受大脑刺激规律限制。因此做到以“形”促“兴”尤为重要。所谓以“形”促“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促进兴奋点的形成。由于学生学习的是新知识,老师要将这些新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过渡过程,老师在传授过程中,要将

新知识转化为能引起学生兴奋的兴奋点,还必须有引人入胜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包括:老师艺术性的演讲,新颖的比喻,形象的教具和教学手段,以及电化教学等。

四、运用好教学评价,搞好兴奋点衔接

高中生情绪波动很大,心理也极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考指挥棒下,题海战术、频繁的测验考试及“分数唯一”的评价取向的重压下,学生精神、心态长期处于紧张状况,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潜能是多样的,而不只是单一的学习。新课程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主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的口头评价最忌讳没有原则的赞扬和伤人自尊的讥讽,应以鼓励为主,当然是有针对性的鼓励,而非千篇一律、空洞的说辞。通过老师的鼓励,使这些学生以后有信心把自己的优势及健康积极的一面表现出来。总之,教师应坚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多些赏识的语气,少点责备的字眼;多些宽容的理解,少点狭隘的否定,以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搞好兴奋点的衔接。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

效。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以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45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