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效果测评研究

合集下载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提高音视频
传输质量,提升电视媒体行业竞争力,中央广播电视台借助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覆盖和重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该工程的目标是完成对全国范围内的800个重要城市和地区,以及全国76条高速公路、31个重要油田、八大工业区、重要铁路枢纽等的无线电视数字化覆盖。

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技术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对现有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替代,提高电视信号传输的质
量和稳定性,展现更加清晰、流畅、稳定的视听效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
服务。

该项目主要实现以下技术目标:
1.实现数字频道制播:将传统电视台制播系统升级,实现数字化制播、存储、播出,
为数字电视节目的拓展提供技术支持。

2.数字化广播中心建设:打造数字化信号采集、传输、制播、播出的广播中心,配备
先进的信号压缩、处理、传输技术,实现数字化节目制作、储存、管理和播出。

3.数字化辐射覆盖:通过数字电视信号转换器、数字中继站、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等
设备的部署,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持续辐射覆盖,解决数字电视信号覆盖面积和覆盖人口
受限的问题。

4.改造和升级电视转播车:采用数字化技术升级电视转播车,实现数字化信号的采集、传输和转播,满足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互动等高端需求。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硬件设施的升级,中央广播电视台实现了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
型的目标,提供高清数字信号、多媒体交互、多路信号接收等多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和体验,将带来更加全面、多元、智能化的电视媒体内容体验,助力于电视媒体行业竞争优势
的提升。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pptx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pptx

广播科学研究院
系统发射端结构图
业务 数据
扰码
业务描 述信息
扰码
LDPC 编码
卷积码
系统信息
卷积码
星座 映射
比特 交织
比特 交织
子载波 交织
星座 映射
星座 映射
离散 导频
信标
OFDM 调制
逻 辑 帧 成 帧
子帧 分配
物 理 层 信 号 帧
基带 到射 频的
转换
射频 发射
广播科学研究院
的信道编码方案设计
外场覆盖测试: 102 深圳覆盖测试 发射天线:2层2面调频双偶极子天线
天线增益: 8 极化方向:垂直极化 天线高度:10米 发射台海拔高度:150米 模拟发射功率:1000瓦 数字发射功率:功率比-201410 测试模式:数模同播(频谱模式9广)播科学研究院
主要内容
系统的关键技术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工程中的广播
信道配置
星座映射
16 16 16 16 64
编码
1/2 3/4 1/4 1/3 1/2 3/4 3/4
系统净荷
传输模式1和传输模式2 72 108 72 96 144 216 324
传输模式3 79.2 118.8 79.2 105.6 158.4 237.6 356.4
广播科学研究院
系统性能仿真结果
系统方案设计 前端发射系统搭建 发射机改造 ….
广播科学研究院
现有发射设备的数字化改造
低电平组合 中等电平或分离电平组合 高电平组合 空间组合 (双输入天线) 空间组合 (独立天线) (注:标红部分技术目前尚未在系统上 进行实验验证)
广20播科学研究院
低电平组合

山西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方案及覆盖效果测试

山西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方案及覆盖效果测试

• 8•前言: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该工程由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两部分组成,实现 12 套中央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同时承担 3 套中央广播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工作。

随着山西省中央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的开展,截至2017年12月15日,已完成山西省广播电视局所规划的146座DTMB 发射台站建设工程,完成了21部发射机在21个发射台进行数字音频广播(CDR )覆盖试点。

工程完工的同时对中央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效果及数字音频广播(CDR )网络覆盖进行了技术测试。

1.山西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规划表1 山西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太原地区)规划序号区县发射台名台址海拔高度(米)频道功率等级(千瓦)节目1太原市庙前山调频广播发射台太原市庙前山1865DS-321中七等4套节目2太原市庙前山调频广播发射台太原市庙前山1865DS-301中一等8套节目3太原市古交市古交发射台红梁山986DS-250.3中七等4套节目4太原市古交市古交发射台红梁山986DS-301中一等8套节目5太原市娄烦县娄烦发射台周洪山1770DS-400.3中七等4套节目6太原市娄烦县娄烦发射台周洪山1770DS-301中一等8套节目7太原市阳曲县阳曲电视转播台阳曲县城881DS-160.3中七等4套节目8太原市阳曲县阳曲电视转播台阳曲县城881DS-301中一等8套节目表2 山西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补点工程(太原地区)规划序号区县发射台名台址海拔高度(米)频道功率等级 (千瓦)节目1省局省局老军营电视发射中心太原市南内环街138号784DS-321中七等4套节目2省局省局老军营电视发射中心太原市南内环街138号784DS-301中一等8套节目5省局省局石岭关微波站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石岭关峰坡山顶1152DS-161中七等4套节目6省局省局石岭关微波站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石岭关峰坡山顶1152DS-301中一等8套节目7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泥屯镇867DS-160.05中七等4套节目8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泥屯镇867DS-300.05中一等8套节目9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凌井店乡1240DS-160.05中七等4套节目10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凌井店乡1240DS-300.05中一等8套节目11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大盂镇994DS-160.05中七等4套节目12太原市阳曲县阳曲县广播电视台大盂镇994DS-300.05中一等8套节目• 9•表3 山西省数字音频广播(CDR)节目规划方案序号州市县台名频率(MHz)功率(kW)1长治市武乡县上司电视转播台100.712大同市阳高县阳高县电视转播台93.613晋城市沁水县沁水电视发射台10314晋中市和顺县和顺县广播电视发射台107.715吕梁市临县黄龙转播台89.116吕梁市兴县4648台96.217忻州市繁峙县繁峙电视发射台100.218忻州市五台县五台电视转播台89.819忻州市五寨县4844电视发射台100110太原市市辖区庙前山广播发射台971011大同市市辖区七峰山台107.6312阳泉市市辖区阳泉人民广播电台97.80.313长治市市辖区长治市电视转播台101.8314晋城市泽州县伊侯山微波台100315朔州市市辖区朔州人民广播电台96.70.316晋中市昔阳县昔阳调频广播发射台96.61017运城市万荣县稷王山广播发射台105.7318忻州市市辖区忻州人民广播电台92.80.319忻州市原平市1125台97.61020临汾市霍州市328台93.81021吕梁市中阳县木孤山调频广播发射台93.332.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2.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2.1.1 采用标准视频编码采用GY/T 257.1-2012《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第1部分视频》(“AVS+”);音频编码采用GB/T 22726-2008《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DRA”);覆盖采用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二○一五年七月三日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台址: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海拔高度:100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迈进已摆上重要日程。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国家政策。

声音的数字化和电视的数字化一样,可以给广播带来很多好处,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音频广播的进展相当迅速,北美的DAB,欧洲的HD-Radio等都已经有了商用系统,我国在总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下,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R标准。

《“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声音广播的数字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国将启动全国范围CDR数字音频广播网的建设,采取“三步走”策略,计划到2016年实现CDR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无线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全面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各级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节目数量和收视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收视权益的需要。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测试数据统计实例分析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测试数据统计实例分析

中央广播 电视节 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朱颖 , 向 荣 ,周 义
( 湖 南岳 阳 电视 转 播 台 ,湖 南 4 1 4 0 0 0 )
( 湖 南广 播 电视 台 ,湖 南 4 1 0 0 0 0 )
【 摘
要 】 本文 将 无线 覆盖 理论 与覆 盖 1 作 实践 相 结 合 ,通 过 实地 测试 接 收助 率 、 码率、 噪 比 等卡 } j 关 敏埘 ,对 中 失广
L h( 市区 ) =6 9 . 5 5 + 2 6 . 1 6 1 g f -l 3 . 8 2 1 g h h —o 【 ( h )
+( 4 4 . 9 — 6 . 5 5 1 g h ) l g d ( d B )
( h ) = ( 1 . 1 l g 卜0 . 7 ) h 一1 5 6 1 g f + 0 . 8
R a d i o a n d T V P r o g r a ms ’ d i g i t a l wi r e l e s s c o v e r a g e p r o j e c t i n Y u e y a n g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c e i v e d p o w e r , B E R. S NR a n d o t h e r r e l a t e d d a t a . An d i f n a l l y
Te s t i ng Da t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An a l y s i s i n Ce n t r a l Ra di o a n d TV Pr o g r a ms ’ Di g i t a l
Wi r e l e s s Co v e r a g e P r o j e c t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1. 引言1.1 项目背景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是国家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进行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传输和覆盖全国各地的目标。

在过去的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存在信号覆盖范围狭窄、传输质量低下等问题,影响了用户收视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模式,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进而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升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以满足广大用户对数字化电视节目的需求。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的目的是不断优化和改进项目的建设方案,提高覆盖效果和用户体验,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

在今天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项目的技术原理,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来优化覆盖方案,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目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数字化电视节目的普及和推广做出贡献。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实现覆盖更广泛、服务更优质的目标。

2. 正文2.1 项目内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各地广播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覆盖工作。

通过对现有的广播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传输质量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

项目内容涵盖了对各地区广播电视信号的调研和分析、数字化转换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数字化信号的传输和覆盖测试等多个方面。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指通过无线数字化技术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全面覆盖的工程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果和覆盖范围,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服务。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方式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卫星传输两种形式。

有线传输受限于传输距离和物理布线等因素,而卫星传输则存在信号延迟和天气影响等问题。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中央广播电视台决定通过无线数字化技术进行覆盖,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

无线数字化技术是一种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传输和无线覆盖。

无线数字化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传输方式存在的问题。

1. 网络建设:通过建设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传输网络,实现对节目的全面覆盖。

该网络由多个传输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链路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各个终端。

2. 设备更新:为了适应无线数字化传输的需求,需要更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设备。

包括数字化传输设备、天线设备、调频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数字信号的接收、处理和传输,以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

3. 覆盖范围扩大:通过无线数字化技术,可以扩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范围,使观众可以更方便地接收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

在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传输节点和增加无线信号覆盖设备来实现覆盖范围的扩大。

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建设农村广播电视转播站点,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到农村地区。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指通过无线数字技术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各个地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质量和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多样的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从技术上来说,主要包括了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数字化广播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等方面。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传送到电视机、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设备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爱的节目。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实施在促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数字化覆盖工程可以提高节目质量,消除传统模拟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和干扰,使得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可以获得更清晰、更稳定的视听效果。

其次,数字化覆盖工程可以突破地理限制,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西部偏远地区,人们都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设备收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

这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平等,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得到一定的弥合。

另外,数字化覆盖工程还能够开拓新的商机,促进电子产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然而,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字化覆盖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升级、网络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出。

这对财政资金的压力较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争取各方支持。

其次,数字化覆盖还需要推广普及。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数字化覆盖带来的好处,需要普及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设备,并提供便捷的服务和相关的培训。

最后,数字化覆盖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保障。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需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版权侵权等问题的发生。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是中央广电总台为满足数字时代广播电
视发展需求,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传输质量和覆盖率,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传播的重大举措。

该项目是广电行业的重中之重,对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传输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具有重
要意义。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规模
该项目涉及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涵盖城市、农村和山区等多种场景,建设规模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据计划,该项目的建设范围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增设新的数字电视传输设备,提高数字化传输质量和准确度,提升晚高峰等重要
时段的传输能力;
二是优化网络建设,增加传输带宽,提高覆盖率和信号稳定性,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
稳定播出;
三是升级广播电视传输设备,支持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和广播电视信息传递,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接收需求。

建设进展
自2014年启动建设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建设进展。

截至2021年底,该工程已经覆盖全国95%的县(市、区)和80%的乡镇;主要节
目频道覆盖率达到了98%;数字电视节目数和用户数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国数字化网络
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展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将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更新换代,提高
数字化服务覆盖面和传输质量,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好的传输平台和体验。

未来,该工程将
以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农业为重点,推进广播电视智能化传输网络的建设和升级,促进数
字经济和产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高质量的服
务。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二O—五年七月三日'、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台址: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海拔高度:100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迈进已摆上重要日程。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国家政策。

声音的数字化和电视的数字化一样,可以给广播带来很多好处,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音频广播的进展相当迅速,北美的DAB欧洲的HD-Radio等都已经有了商用系统,我国在总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下,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R标准。

《“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声音广播的数字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国将启动全国范围CDF数字音频广播网的建设,采取“三步走”策略,计划到2016年实现CDR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无线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全面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各级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节目数量和收视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收视权益的需要。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二○一五年七月三日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衢州市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台址: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海拔高度:100米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迈进已摆上重要日程。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各项配套标准加快完善,数字电视产业不断壮大,全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的条件已经具备。

加快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加紧建设各级电视节目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络,促进广播电视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国家政策。

声音的数字化和电视的数字化一样,可以给广播带来很多好处,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音频广播的进展相当迅速,北美的DAB,欧洲的HD-Radio等都已经有了商用系统,我国在总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的主持下,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R标准。

《“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声音广播的数字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按照主管部门的部署,我国将启动全国范围CDR数字音频广播网的建设,采取“三步走”策略,计划到2016年实现CDR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无线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提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

全面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实现传播手段的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各级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网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是不断提高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节目数量和收视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收视权益的需要。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是指在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覆盖和传输的工程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备建设:为了实现无线数字化覆盖,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备建设,包括传输设备、接收设备、编码设备等。

这些设备将有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传输。

2. 频率规划:在无线传输中,频率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频率规划,可以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互相干扰。

频率规划要考虑到地理环境、信号传输距离、信号穿透能力等因素。

3. 建设网络: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需要建设一张覆盖全国的无线网络。

这个网络将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用户。

通过网络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对每个基站的信号传输和覆盖范围的调整。

4. 测试和调试: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调试活动,确保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传输信号的质量测试、网络的稳定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和调试,可以排除潜在的问题和故障,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5. 运维管理:建设完毕后,还需要进行运维管理工作。

这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网络的优化调整等。

通过运维管理,可以保证无线数字化覆盖的持续稳定运行。

通过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可以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全国范围内的无线数字化覆盖。

这将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清晰、稳定的广播电视信号,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也为中央广播电视台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节目的技术分析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业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其中,无线数字发射
传送技术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无线数字发射传送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数字电视(DTV)和数字音频广播(DAB)。

数字电视通过数字技术传送音视频信号,实现高清晰度、高保真度、高清晰度等优势。


传送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地面数字电视(DTMB)、有线数字电视(DVB-C)和卫星数字电视(DVB-S)。

在以上三种传送方式中,地面数字电视是最为常见的。

其通过数字技术将音视频信号
模拟成数字信号,再通过发射塔传输到广大观众家中的电视机设备上。

数字电视不仅能够
提供更为清晰、真实、生动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够实现多媒体互动等功能,如数字频道、数字电视节目导航功能、电视节目预告和电视节目回放等。

而数字音频广播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发射塔传输
到各个接收器设备上。

数字音频广播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稳定的音质,能够同
时传输多个频道,且具有多媒体互动功能,如数字广播数据、GPS系统导航、天气预报、
电视电台同步等。

综上所述,无线数字发射传送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音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
过发射塔传送到接收器设备,实现高保真度、高清晰度、高稳定度等多重优势。

随着数字
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数字发射传送技术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中央及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无线地面覆盖

中央及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无线地面覆盖

中央及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无线地面覆盖一、基本情况地理情况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东部,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东西长达120公里。

分为套区、前山和后山三个地区。

我旗地形地貌复杂,有牧区、农区、山区和平原。

套区为平原,套区内的乌拉山镇、新安镇、西小召镇和苏独仑镇可直接接收前旗主站信号;后山地区需补4个发射站,即:大佘太发射站、小佘太发射站、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发射站和明安镇发射站。

前山地区需补一个发射站,即:联光发射站。

前山用微波传输信号、后山租用联通光缆传输信号。

行政村、牧场、林场、矿区分布情况及覆盖人口(附地图比例尺为1:10万至1:25万进行标注)乌拉特前旗辖11个苏木(镇),93个行政村,5个农牧场及48个分场和1个乌梁素海渔场及10个分场。

总户数10.77万户、约34万人(其中,城镇户3.97万户,约10万人;农牧户6.8万户,约24万人)广播电视节目及信息发布需求日常正常播出中央电视台共12套电视节目、内蒙古电视台共8套电视节目、和巴彦淖尔市电视台共3套电视节目及前旗自办电视节目和乌拉特前旗调频广播节目;村村响大喇叭能够及时播出各级的重要通知和应急通知等信息具有终端回传功能。

二、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现状信号总体覆盖情况我旗主站信号已覆盖套区的乌拉山镇、新安镇、西小召镇和苏独仑镇;后山地区的大佘太镇、小佘太镇、明安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沙德格苏木及前山地区的先锋镇和白彦花镇未覆盖。

后山地区需补4个发射站,即:大佘太发射站、小佘太发射站、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发射站和明安镇发射站。

前山地区需补一个发射站,即:联光发射站。

前山用微波传输信号、后山租用联通光缆传输信号。

网络覆盖具体情况乌拉特前旗1千瓦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站能够覆盖套区的4个镇约3.5万户,12万人。

覆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三、建设方案建设目标在乌拉特前旗1千瓦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站覆盖区域的基础上,补加5座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站,分别为大佘太发射站、明安发射站、小佘太发射站、额尔登布拉格发射站、联光发射站,发射功率均为50瓦,每个发射站有俩部发射机,频率为33频道、41频道,同时配备俩套地面数字电视发射备机。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指为了提升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能力和覆盖范围,采用无线数字化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覆盖和传输的工程项目。

无线数字化技术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将广播电视节目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和接收的技术手段。

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传输稳定性和传输质量,能够实现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建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传输网络,实现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播和传播。

网络建设包括网络规划、设备安装、信号传输等方面的工作。

2. 信号覆盖:通过在各个地区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基站和信号接收设备,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

信号覆盖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建筑物遮挡等因素,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3. 资源调配:通过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频率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管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顺畅和稳定。

资源调配包括频率规划、频率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4. 技术研发:通过进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技术研发包括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技术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工作。

5. 安全保障:通过建立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传输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安全和信息安全。

安全保障包括加密技术的应用、安全监控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传播能力,使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观看习惯。

无线数字化覆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个性化传播和互动传播,提供更多元化的节目内容和服务形式。

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传播方式的转型。

该项目还能够提升我国无线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推动信息技术和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是针对我国广播电视业领域的技术改革和
升级而开展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全面推进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传输和接收
技术,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和接收效果,推动广播电视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该项目将对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传输设备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

利用先进的数字传
输技术和设备,对广播电视传输链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

对广播电视
发射台和接收设备等进行更新换代,以适应数字化传输需求。

该项目将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升级。

通过新建和改造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提高网
络覆盖能力和传输带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高清数字化传输。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与
互联网的融合,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在线传播和互动服务,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
和用户体验。

该项目还将加大对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的推广和普及力度。

通过推广高清数字电视、智
能电视和移动电视等新型接收设备,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质量和用户体验。

积极推动
广播电视终端设备与其他智能终端设备的融合,实现多屏互动和跨终端观看,满足用户多
样化的观看需求。

该项目还将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建设和创新。

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加大对原创节目、优秀国产剧集、纪录片等优质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力度,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品质提升。

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节目,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种类和选择性。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无线覆盖成为了广电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项目的背景、意义和工程内容。

一、背景中国广电行业从模拟广播电视向数字广播电视的转型已经持续了多年。

数字广播电视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更多样化的服务和更完善的覆盖范围,满足了广大观众对多样化节目的需求。

数字广播电视的覆盖工程一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覆盖范围不足、信号质量不佳等。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数字广播电视信号覆盖不到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二、意义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

作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广播电视节目对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数字化覆盖工程,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满足他们对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2. 促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广电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3. 推动广电行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推动广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加速广电行业的发展步伐。

三、工程内容1. 覆盖范围扩大。

在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扩大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山区的覆盖方面进行重点改善,力求实现全国范围内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全覆盖。

2. 信号质量提升。

通过技术手段和设备升级,提高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保障广大观众能够获得高品质的音视频信号。

3. 服务内容丰富。

在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中,不仅要关注信号的传输质量,还要设计和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水平。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项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针对我国广播电视的传统模拟信号转向数字信号的革命性变革,是一项大规模、高投入、层次性的工程。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将我国广播电视的传统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信号来传输和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提高广播电视的画质和声音质量,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和观众群体,提高广播电视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

该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覆盖网络建设、节目制作与传输、前端用户服务。

覆盖网络建设是指利用常规地面广播电视发射台、数字电视发射台、卫星发射等方式搭建数字覆盖网络,以完成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覆盖。

节目制作与传输是指对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制作、编码和传输,以实现数字信号的高清传输。

前端用户服务是指利用数字电视机顶盒、手机APP、智能电视等方式向广大观众提供数字电视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整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多方协作,包括广播电视部门、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技术团队等多个方面。

广播电视部门是该项目的主导者,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电信运营商则承担了数字覆盖网络建设和数字信号传输的任务;设备厂商则提供数字电视设备和相关技术支持;技术团队则负责数字信号的编码、解码和传输等技术研发。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了多种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资金的投入和筹集,这是一个千亿级别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其次是技术难题和研发成本,数字化覆盖需要研发出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这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和技术投入;另外,在实际的覆盖和服务过程中,还需要面对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和服务质量的保证等问题。

总体来说,该项目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一次重大进步和变革,不仅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视听效果和品质,还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数字电视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字化覆盖将逐步普及和推广,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工程技术方案

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工程技术方案

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工程技术方案
盛国芳;高鹏;吴智勇
【期刊名称】《广播与电视技术》
【年(卷),期】2015(0)5
【摘要】2014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此次工程中的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的技术方案,其次介绍了在实验室中对此技术方案进行的实验室测试验证及在未来工程实施和台站改造和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页数】5页(P16,18-21)
【作者】盛国芳;高鹏;吴智勇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6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6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
【相关文献】
1.中央广播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试点工程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系统 [J], 吴智勇;盛国芳;李锦文
2.浅谈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广西总体技术方案 [J], 韦敏;刘宁国;贾泽莘;韦于倩
3.重庆市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自台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J], 阮太
中;孙建伟;刘平;周瑜;赵翠凡
4.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研究 [J], 林俊
5.天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 [J], 赵永珺;杨学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在2020年前实现我国地面广播电视全面数字化总体目标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推广实施这一工程不仅可以切实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听好广播和看好电视的权益,还可以有效解决无线模拟技术条件下传输节目较少和质量较差等问题,从而实现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和传输覆盖效果的目标。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中央覆盖工程3000多个台站的基础招标及施工任务已经完成,基本实现了让覆盖成“4+8”形式的2路TS码流在2个不同的地面数字电视频道中进行播出,组网技术方案采用卫星作为节目的主要传输链路。

中央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示意方案如图1所示。

首先,对前端系统AVS+编码后的节目进行加扰加密,分别输出中央4套和中央8套的两路传送码流,经单频网适配后,进行卫星调制;然后,通过中星6A卫星作为主传输链路下发信号到全国各台站的专业卫星接收设备,进行设计要求开展的,覆盖区域也是按照组网规划制定的。

因此,可以根据台站建设和组网规划来分析覆盖区域的地理环境,试算出合理的定点和路线,对区域的覆盖范围和节目信号质量进行测评。

定点和路线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注意台站海拔和相对于覆盖区域的位置。

如发射台站在覆盖区域相对比较中心的位置,为了全面掌握信号覆盖情况,测试定点和路线就要摘要:本文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测评节目覆盖效果等系列问题,对中央覆盖工程技术方案的特点和控制原理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全国各地方覆盖效果验收的测评原则,详细阐述了定点测试和移动接收测试的步骤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综合评估的方法。

关键词:测试方法 评估方法 中央覆盖工程 地面数字电视方案64 . 65. 发射天线类型和相对高度等信息。

(3)根据组网模式确定测试方案。

比如,单频网组网区域要重点找到重叠覆盖区。

(4)考虑信号遮挡和干扰情况。

尽量避免高层建筑物、大片树林等障碍物和机场、高压输电线、变电所、工厂等位置对信号的遮挡和干扰。

(5)分析不同类型的地貌地形。

比如,在高层建筑较多的城市适当提升接收天线高度;在低层建筑物为主的小镇适当扩大测试定点和路线的选择范围;在湖泊和山丘为主的农村及山区主要对人口集中区域进行测试。

3.2 测试设备进行室外定点接收测试时需要频谱分析仪或场强仪、可调衰减器、标准接收天线、电视接收分析仪和定位设备等仪器,进行移动接收测试时,还需要路测仪和配套的接收天线等。

以上这些设备的指标参数及精线一定要与频谱分析仪或场强仪的阻抗相匹配。

3.3 室外定点测试中央覆盖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中央节目无线数字信号的可靠传输覆盖,而室外定点接收测试,可以真实地体现地方重点区域的实际覆盖情况,因此在室外定点测试中,不仅要采用客观测量的方式对覆盖范围是否达到规划要求进行确认,还要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对接收信号质量是否符合需求进行评估。

在开展室外定点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在选定的测试点,使用标准接收天线对台站发射系统的信号进行收测,保证标准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与台站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式一致,调整天线指向发射台站的方向,将接收的信号经可调衰减器,分别送至频谱分析仪和电视接收分析仪。

室外定点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

要求和数字系统峭壁效应的原理,选择接收信号电平、信号裕量和误码率对中央覆盖工程覆盖效果进行客观测量。

信号电平反映接收信号强度;信号裕量是测量位置达到成功接收条件的最小信号电平之差;误码率定义系统的接收性能。

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指标,可以对信号覆盖进行可靠的客观指标测量和质量等级评估。

此外,对于单频网组网的重叠区域还需要测试不同台站方向的信号时延,以表征重叠区域的覆盖情况。

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1)选定测试点后,利用定位设备记录下海拔、经纬度、与发射站距离和定点名称等位置信息,以及记录测试时间和周边环境可能影响到信号接收的信息,如高压输电线、高大树木和过往的高速车辆等。

此外,还要记录如雨、雪、风和沙尘等能够衰减发射信号的天气情况。

66. (2)将标准接收天线升高到指定位置,通过逐渐旋转标准接收天线的朝向,记录频谱分析仪显示的信号电平最大值,并根据接收情况进行以下操作。

①电视接收分析仪的信号误码率小于指定的阈值,可以正常接收节目,则记录下此时的信号频谱图和测试信号电平值,并根据换算公式E=V+Lc+K,计算出场强。

其中,E 为测试点场强,V 为测试点信号电平值,Lc 为连接馈线损耗值,K 为标准接收天线在相应频段的系数。

②电视接收分析仪的信号误码率大于指定的阈值,不可以接收节目时,则可以对接收天线进行适度调整。

若调整后,能够接收节目,则记录下此时的信号频谱图和信号电平值,并根据公式计算出场强;若调整后,节目仍然接收失败,则记录下信号电平最大值时的天线指向、信号频谱图和信号电平值,然后重新调整测试点。

(3)增加可调衰减器数值至接收不正常,然后再以小于1dB 的步进,逐步减小衰减数值,记录能够正常接收节目时的信号电平值,计算出该点的信号裕量值,并依据覆盖质量5个客观评估等级对该点进行等级评估。

(4)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测试,尽量使得每个台站接收正常的测试定点数全方向围绕覆盖区域,测试定点的数量,可根据覆盖范围适度增减。

(5)对于单频网组网的重叠覆盖区域的测试点进行同步验证时,还需要开启相关台站发射设备,通过电视接收分析仪,对信号时延进行记录。

3.3.2 主观评价在进行客观测量的同时,还需要依据失败点评价法对接收的节目图像和声音进行简易可行的主观评价。

如果在测试点不能接收到节目信号,则定义为节目接收失败。

如果在测试点能够正常接收到节目信号,就需要通过观察解码后节目图像的马赛克等损伤次数和声音的失真等损伤次数,来评价整个传输系统的接收效果,规定在3个连续的20s 时间间隔内,若每个20s 内图像马赛克等损伤≤1次,且声音失真等损伤≤1次,则定义为节目接收正常;反之,则定义为节目接收不正常。

虽然主观评价要求测试人员对图像和声音进行观察和收听,引入了人为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测试人员把握好主观评价的原则,就能结合客观测量数据,准确地反映室外定点覆盖信号的质量。

3.4 移动接收测试移动接收测试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评估区域整体覆盖效果的变化趋势,但由于在移动接收过程中,不适宜对接收节目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因此只选择地理位置、车速信息、解调状态、信号电平、信噪比和误码率等客观测试结果和路测过程中抽看节目的方式,作为覆盖区域移动接收测试的测评办法。

在室外移动接收测试时,接收天线一般采用全向天线,并和定位设备一同置于测试车辆顶部,将接收到的节目和定位信号实时送至路测仪,并在电子地图中分析显示客观测试指标结果,经处理后,还可以生成测试轨迹、信号电平分布、信噪比和误码率分布等图表数据。

此外,在打点路测过程中,车速尽量控制在每小时60km 以下匀速行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多个台站单频网组网的重叠覆盖区域,移动接收测试可以分别针对各发射台站的单独覆盖效果和单频网组网覆盖效果进行比对测试。

室外移动接收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

3.5 覆盖效果综合评估结合区域内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图2 室外定点测试系统示意图67. 点等具有代表意义的室外定点和移动接收数据测试结果,可以对该地区主要区域的节目信号覆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参考评估准则如表1所示。

依据过往参与的多个地区中央覆盖工程验收测评经验,覆盖效果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的是一些经验性结论,因此该评估准则可根据各地方设计规划和部署的要求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以将覆盖区域实际的测试数据与设计时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对,以便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覆盖区域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的实际覆盖效果。

4 结语中央覆盖工程在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有效覆盖的同时,增加了传输链路容量,提升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党和国家声音,以及更多更好优质节目的收听、收看需求。

本文正是依据中央覆盖工程的技术方案,对如何进行覆盖效果的验收测评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汇总分析参与的地区的验收测评结果,可以得出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在大部分地区总体覆盖效果较好,符合项目预期目标,但是由于局部地区存在地貌地形差异等客观因素,使得节目信号没有得到良好覆盖或出现小范围覆盖漏洞的情况,需要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查找原因,利用好现有的站点资源,通过中心大功率覆盖和补点建设,完善和优化覆盖网络,充分发挥中央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杨威,杨杰,张国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的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34(11): 16-25.[2] 索召和.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方案探讨[J].电视技术,2012,36(20):30-33.[3] 刘骏,代明,常江,高杨,曹志,冯景锋.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6):24-28.[4] 朱颖,向荣,周义.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测试数据统计实例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7,44(07):99-101.[5] 林华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8.[6] GB/T 28438.1-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质量客观评估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固定接收[S].2012-10-01.图3 室外移动接收测试系统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