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栅格体系对抗
智能化动员——引领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提质增效
智能化动员——引领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提质增效作者:王世伟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1期王世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区块链的集体学习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就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而言,上述这些领域无一不是未来智能化动员的重要拓展区域。
当今时代,包括区域链在内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防动员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国防动员领域引发一场又一场技术革命,从而为国防动员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和动力,持续推动传统动员模式嬗变,甚至也不断颠覆人们对于传统动员模式的惯性认知。
可以说,智能化动员呼之欲出。
对此,必须着力深化智能化动员研究,创新既有动员模式,全面推动新时代动员建设提质增效。
一、智能化动员的内涵及其特征智能化是机械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也是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引领。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新时代,国防动员已然正由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快速迈进。
在信息化动员发展的基础上,各类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改进动员传统模式,不断赋予动员思维、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动员复员等动员全过程和动员全要素以新的意义、新的标准、新的手段。
一般认为,智能化动员是指为保障信息化戰争需求,国家或政治集团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社会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动员活动。
在智能化动员时代,信息力已经成为动员的核心要素。
智能化动员,实质就是在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中,形成强大的数据获取、处理和传输能力以及拥有从数据库中调用和准确获取信息的支撑能力。
智能化动员是国防动员模式发展演变进程的更高阶段,是在信息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智能化动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动员、经济动员、武装力量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信息动员等诸多领域。
深化智能化动员研究与探讨,占领智能化动员建设制高点,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的客观要求,也是破解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难题的重要引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
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与机械化战争等传统战争形态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战争工具——信息主导战争工具决定着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的战争工具主要是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
能量结构能量结构及能量释放方式是决定武器杀伤机理的基本要素。
从能量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战争中,战争能量从传统的体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机械能、核能等物理能量转变为智能。
智能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它通过对其他物理能量的控制而产生效能。
信息化战争中,机械时代的动力、平台、武器等仍具有重要作用,但能量释放结构产生了变化,电子信息装备由辅助性、保障性装备变为主导型装备,并通过系统方式渗透、融合到动力、平台、武器中去,对能量及能量释放的时机、方式、数量、比例等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投入最小、效益最高的目的。
效能标准机械化战争主要强调数量和规模的累加,信息化战争则强调质量对效能的控制。
传统战争主要通过火力摧毁来达成杀伤破坏的目的。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除对多种不同能量和武器装备相互融合外,还可对能量释放效能进行有效控制,控制的结果是更加精确,能够通过较少的能量释放获取极大的作战效果。
因此,在战斗毁伤效能方面,不再强调装药量的多少,而是突出精确有效的原则。
精确高效的度量指标是效费比。
高效费比是指在战争中投入较少、效益较高,通常可达1:10以上。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
战争力量——整体凝聚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C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将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
[整理]现代化战争中的信息对抗
试论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1.什么是战争活动中的信息对抗战争中的信息对抗就是指敌对双方为了取得战斗、战役以至整个战争的胜利,以信息为资源、目标和主要手段(武器),在信息空间内通过对信息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全面争夺,所进行的确立自己信息优势的过程。
这种对抗既可以表明为针对信息的生产、传递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有形对抗(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和系统实施的直接对抗),也可以表现为通过对抗个体(或集团)的智力较量体现出来的无形对抗(?战略谋利、作战指挥上的谋略对抗)。
2.战争活动中信息对抗的主要形式(1)谋略信息对抗谋略信息对抗是指通过人们事先的筹划,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智慧和能力进行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以某种信息的方式明确地传递给对方,使对方对已方的军事企图和军事实力产生迷惑,作出错误判断的对抗过程。
从总体上看,谋略信息对抗主要表现在威慑、欺骗、心量战和用间(情报战)等几个方面。
(2)电子信息对抗电子信息对抗是指为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保障已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电子信息对抗主要有射频对抗、光电对抗和声电对抗等形式。
(3)计算机对抗正如美国陆军原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所说:“21世纪地面作战的核心武器将是计算机。
”计算机因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对抗中往往成为无打击的目标,一旦计算机遭到破坏,以之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就将成为没有战斗力的一堆废铁。
因此现在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以计算机为作战对象而进行的干扰和反干扰、破坏与反破坏、窃取与反窃取、摧毁与反摧毁的对抗,也就是所谓的计算机战,一般来说计算机对抗主要有两种:计算机病毒战和计算机网络战。
3.战争中信息对抗的类型(1)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皆属隐蔽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如谋略信息对抗中的谣言等。
(2)针对人的思维、心理等进行的,形式和手段属于公开性质的信息对抗活动。
与第一种类型相比,这种活动类型的范围要广泛的多,除心理战外,还包括了威慑、欺骗等方面的内容。
信息化战争的体系对抗特点
作战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形成体系对抗的物质基础
以往的战争时代,由于受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作战体系的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达到理想的紧密程度,部队之间、武器装备系统之间“烟囱”林立,始终处于隔离状态,严重阻碍了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战争实践表明,庞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完备的作战体系来聚合,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精锐力量,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信息化条件下,可以构建“要素通联、效能融合、运行顺畅”的作战体系,为体系对抗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各作战平台、作战要素、作战系统、作战单元等实体高度融合,形成诸军兵种整体联动,从而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各军兵种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感知、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等系统融为一体,各个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整体对抗力量,进而促进作战方式由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对抗向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转变。
基于以上认识,从战争体系的内在规律看,不管作战双方准备好与否,未来直接面对的战争游戏规则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现代战争实践也证明这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我军当前情况,谋划体系对抗制胜之策,实施体系破击是最佳的作战方法。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总要求,是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基本机理,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途径,对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通过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文化等多种力量和手段,在战争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以制衡、瓦解的非战争行动和决定性的非对称作战行动,破坏、打乱敌作战体系,达成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的目的。
如果说,以体能占主导地位的冷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近距离格斗;以物质能占主导地位的热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平面火力对抗;以物质能向化学能转变的机械化时期,战争表现为大兵团立体对抗;那么,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信息化时期,战争则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集中体现在运用具有一定规模、相互作用的行动实体,依托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进行的体系对抗。战争不再是线式可叠加,在单一作战力量、武器平台之间进行,而是以非线性的样式呈现。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全球范围内,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得人类战争模式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美军正在大力推进的军事变革——或称“国防部转型”。
被军事学术界公认为代表了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全球信息栅格体系(GIG)、现状、发展趋势。
一、GIG简介1.1 GIG的概念美军网络中心战最终要使作战部队达成一体化的指挥控制、精确的火力打击和实时的态势感知和情报共享,而促使这种目标实现的方法就是全球信息栅格(GIG)。
全球信息栅格是实现网络中心战的物质基础,是赢得信息优势的关键所在。
全球信息栅格的目标就是获取一体化水平及联合程度更高的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能力。
全球信息栅格能使作战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安全地获取信息,可使得使用该栅格的人员更方便地获取所要的信息,从过去自己到信息库中获取变为由系统自主检索再返回所要的信息,从被动的信息获取变成主动的态势感知。
这种变化是质的变化,是网络中心战中对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核心要求的物质基础,是实现部队联合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全球信息栅格将通过形成可用的互操作的、安全的网络集成来连接从传感器和卫星到展开的陆、海、空、士兵等一切要素,能在全球各个运作点提供服务,并提供其它用户及系统的接口,可以预言,全球信息栅格的接口标准将成为下一代美军武器、传感器、指挥控制系统等接口标准.1.2 GIG产生的背景要问及GIG的产生,首先要从C4ISR说起。
C4ISR的发展,一直为世界各国兵家所瞩目。
它使得军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中至关重要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各大领域能够实现有机地整合,从而使战斗力水平产生巨大的飞跃。
如今,这一技术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成为世界众多国家军队竞相追踪发展的目标。
尽管C4ISR系统在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信息对抗与信息传输、保障等方面独领风骚,但在几次较大的实战中美军已发现,现有的C4ISR系统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1)信息网的建设并没有实现全球网络化国际互联网已经链接了全球各个领域、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但C4ISR系统却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简介
安全和保密问题
保障数据安全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需要确保传输和存 储的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 采取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来保护数据 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
除了数据安全,还需要防止敏感信息 的泄露,包括对信息进行分类、标记 和访问控制,以限制信息的传播范围。
技术更新和维护问题
保持技术先进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军全球信息栅格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软硬件设备, 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可用性。
01
硬件设施
全球分布的卫星、地面站、数据 中心等硬件设施,用于传输和存 储信息。
软件系统
02
03
人员配置
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 件等,支持信息的处理、分析和 共享。
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级指挥官,负 责操作、维护和管理全球信息栅 格。
主要功能
信息传输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高速传输, 支持各种格式的数据传输。
云计算技术
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03
gig的应用和影响
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指挥控制
协同作战
全球信息栅格为美军提供了高效的指 挥控制能力,确保各级指挥官能够实 时获取战场信息,做出快速决策。
全球信息栅格支持多部门、多平台、 多任务的协同作战,提高了作战效率 和任务成功率。
情报共享
全球信息栅格实现了跨部门、跨军种、 跨盟友的情报共享,提高了情报分析 和作战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更加注重网络安全
未来的美军全球信息栅格将会更加注重网络安全,采取更 加严密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 泄露。
05
结论
对美军的意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值
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初探
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初探摘要:装备保障力量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争形态实际来实施。
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提出了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结构、拓宽装备保障力量来源、提高装备保障力量能力、加强装备保障力量防卫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未来信息化战争突发性强、作战样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对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深入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对装备保障力量的要求对加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工具,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是一种新型的战争形态,形成了有别于机械化战争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界限模糊,作战时间迅疾短促在信息时代,敌方信息系统以及支持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控制,无法再进行信息对抗标志着战争转变为和平。
民用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信息系统的运行,使信息化战争将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并最终导致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战时与平时的界限变得模糊,平时都在进行信息作战,战时只不过是平时信息作战的延续。
时间是战争的基本要素。
相比机械化战争而言,信息化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网络化的战场上,各个战场高度融合和相互依存,使发现目标、做出决策、下达指令、作战实施等环节,几乎是实时同步进行的。
作战节奏和作战速度将大大提高,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呈现出迅疾短促的特点。
1.2 信息制胜,战场空间立体多维随着大量信息化武器的投入使用,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将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空间拓展至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和心理等多维、多方向、多层次的空间,敌对双方将在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电磁战场以及心理战场等展开综合性的对抗。
信息是联系战场各个要素的纽带,也是战场各要素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核心因素。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
支撑信息化战场的“五大系统”耿海军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知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系统”为支撑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五大系统”作为主导和支配信息化战场的重要力量,是信息化战场战斗力的源泉和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所在。
战场“眼睛”——认知系统战场认知系统,是对各种军事情报信息获取装备和系统的总称。
它由分布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预警侦察设备和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雷达、声纳等组成。
战场认知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眼睛”,突破了传统侦察手段的时空局限性,基本具备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对于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赢得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
目前,为适应信息化战场对军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需要,战场认知系统正呈现出综合化、网络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大国已经在发展采用光学、红外、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由空间、空中、陆地、海上多种侦察装备和系统组成的全频段、全空域立体预警侦察系统。
战场“神经”——网络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是随着信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主要由军事通信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等构成。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代战场呈现出联系紧密、高度一体的特点。
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应用,不仅改变了战场构成特点,还使作战目的、作战形式、力量构成及运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现代战争进入了“无网而不胜”的新时代。
战场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如同一条纽带,把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战场上的兵力机动、火力打击、预警通信、指挥控制等作战行动高度一体,决策、指挥、通信等近实时化,成为高效发挥军队整体战斗力的“聚合剂”和“倍增器”。
展望未来,战场信息系统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把各式各样的军用信息系统链接成一个诸网之网,使信息更加及时通畅地流向任何需要的方向。
全球信息栅格信息保障(下)
^昃 拦毒 硅施 对抗
— —— 一
j
i 蛊
20 06・ "
‘
耄孑 崖 品 寸 苍 l3 3 1
・
采 办 过 程 ,确 保 在 GI 计 划 中融 入 一 致 的 信 或 攻 破 一 层 防 御 后 , 立 刻 遇 到 深 度 防 御 的 G 息保 障。 体 系结构进 程的最终 状况 是从“ 其 需
一
层 防 御 直 到 攻 击 终 止 。 深 度 防 御 的 每 层 不
要 知 道 ”转 为 “ 要 分 享 ”的 信 息 保 护 模 型 , 是 采 用 同 样 方 式 的 简 单 冗 余 策 略 ,而 是 要 将 需
要 开 发 确 保 G G 安 全 的 标 准 化 体 系 结 构 概 念 络 中 心 环 境 。 I
— —
在 GI G基 本 框 架 中 融 入 信 息 保 障 。 GI G
实施深 度防御 策略
加 强GI G信息保 障 的第四个 乇要部分 足
体 系结构 的信息保 障结构 是利用 重要 的美国
这项 计划 的结果不 是孤立 的 ,而 是分阶段 发
深 度 防 御 是 G G信 息 保 障 的 核 心 思 想 和 I I
展信 息保 障的方法 ,提供 内容将 被融 入美国 根 本 策 略 , 要 求 建 立 连 续 的 、 深 的 、 它 纵 多
防部 的 GI 体 系 结 构 的 文 件 和 资 源 、要 求 及 的 、 多 样 性 的 防 御 体 系 结 构 , 使 敌 方 在 穿 透 G
以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牵引军队转型
以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牵引军队转型胡主席关于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今后一个时期军队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推进中国特色国防与军队建设转型找到了突破口,为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胡主席这一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军队建设战略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战略指导,科学的战略指导来自于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依据新的判断调整战略指导思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正确判断国际安全环境,在做出全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之后,又及时提出我军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
这一转变的核心思想是:军队建设要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解脱出来,以“精兵、合成、高效”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20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海湾战争发生,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
江泽民同志对军队建设战略指导思想进行新的调整,提出军队建设的基点由应对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走中国特色的科技强军之路。
进入21世纪,世界新军事变革进一步加速,军队建设呈现出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
面对战争样式和战争形态的巨大变化,中央军委审时度势,进一步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将军队建设战略目标定位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走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复合式发展之路。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来临,世界安全环境更加复杂,新军事变革的方向、趋势日趋清晰。
从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看,信息系统在军事对抗中的核心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我军在改革发展中,经过舆论准备和理论准备,已经基本奠定了转型的基础。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_GIG_理论与方法_研究现状与启示
-139-"全球信息栅格"(GIG )由全球互连的一组端到端的信息能力、相关过程和专业人员组成,旨在收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管理信息,以满足作战人员、决策人员和支援人员的需要。
它包括实现信息优势所必需的、全部现有的和租用的通信系统与业务、计算系统与业务、软件(包括应用程序)、数据、安全业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
"全球信息栅格"支持各国防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相关的情报机构在战争和和平时期完成各种任务和职能(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和事务处理级)。
一、全球信息栅格的理论与方法1.GIG 概念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 )是美军在1999年提出,并于2000年启动建设的一个大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它被定义为:"全球互联的、端到端的信息能力及相关过程和人员的集合,能够根据战斗人员、决策人员和支援人员的要求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管理信息。
"它的目的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将恰当的信息、以恰当的形式交给恰当的接收者,同时压制敌方谋求同样能力的企图。
GIG 由各种通信卫星、通信飞机、数据传输链路、微波中继站、地面光缆、无线电台、作战地域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以及各种计算机、存储器、网格软件平台、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计算信息设施组成,具有广域分布、无缝连接、动态扩展和高度集成的特点。
2.GIG 组成从结构上分析,GIG 包含3个交织在一起的组成部分:传感器栅格、交战栅格和信息栅格组成。
3.GlG 的体系结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取代以往采用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方式,成为构建GIG 体系结构的首选。
3.1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SOA 与其他体系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松耦合方式,在该方式下,请求服务的客户并不需要知道与之通信的服务的编程语言,运行平台等细节,客户只需知道服务已发布的接口,通过接口与服务通信,然后其余的工作交给服务去完成。
全球信息栅格_信息化战争的支撑技术
李大光全球信息栅格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的全球性信息网络体系,它是信息化战争的技术基础,能够为各作战单元提供信息服务,是应对信息化战争、提高国防和军事能力的重要支撑技术。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联合作战规模明显扩大,作战指挥基本上实现了高效、实时,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为此,伊战后美军加紧建设“全球信息栅格”,准备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作战单元连接起来,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战场信息共享,以获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
一、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产生“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的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无线连接和全球信息共享,提供即插即用式的互操作能力。
主要是由基础、通信、计算、全球应用和使用人员5个层次组成。
其中,基础层包括体系结构、频谱分配、法规标准、管理措施等内容;通信层包括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以及国防基础信息系统网、远程接入点、移动用户管理业务等内容;计算层包括网络服务、软件管理、各类数据库和电子邮件服务及管理等内容;全球应用层包括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全球战斗支持系统、日常事务处理程序以及医疗保障系统等内容;使用人员层包括陆、海、空、天各军种及特种部队等。
GIG具有7 种能力,即信息处理、存储、传递、人与GIG接口、网络管理、信息分发管理和信息保证。
“全球信息栅格”已经成为美军实现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的纽带,对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球信息栅格”概念源于美国军方。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工作组对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中的通信需求进行了调查。
据他们测算,到2010年,如要同打两场大规模的地区战争,美军所需的峰值通信容量约为35吉比特/秒,几乎是1997年美军在波黑战争所用容量的20倍。
尽管这是个保守的估算,也已大大超过美国防部现有的和未来10年内计划中的通信总量。
在阿富汗战争中,单架无人机从阿富汗发回图像所需带宽是美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所用带宽的3倍。
解读全球信息栅格
类战争模式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 的指挥、 控制 、 通信和计算机能力
要问及GG的产生 ,首先要从 I
转变。美军正在大力推进的军事变 ( ) CI 。全球信息栅格能使作战人 CIR 说起 。C IR S 的发 展 . 直 为 S 一
革—— 或 称 “ 防部 转 型 ”。 军 员在全球范围内安全地获取信息 . 世界各国兵家所瞩 目。它使得军事 国 被
.
3 CIR 、 系统无法实现设备兼 算 、全 球 应 用 和使 用 人 员五 个 层 S 目前 。 各国军 队军兵种之间对 分配 、 法规标准、 管理措施等 ; 通信 赢
C IR 系统 大 多是 各 自分 立开 发 的 层次 包括光纤 、 S 卫星 、 无线通信 以
但在几次较大的实 战中美军 已发 现 ,现 有的C IR 系统存在严重的 S
维普资讯
d. d  ̄ Enl  ̄ @nu te ucn r l a: g
.
—
—
一
尖端科技
SCI ENCE & TECHNoLooY
★何 仰 顺刘 万Fra bibliotek新 r。 . . .
{ … …
r — . 。 ;
…
— 。 ;
…
CI 系统 ‘R S 和情报共享, 而促使这种 目标实现 服务 ,并提供其它用户
维普资讯
塑塾夔 ! !
SC- CE & TECHNO LOGY EN
的形态 。近年来 。 各 I om t nGr . n r ai i 简称 GI)就 是 f o d G, 国军 队都 在致 力于 由可 以链 接 到 全 球 任 意 两 点 或 多
战” 得以实现 的却主要是 “ 全球信 变化是质的变化 , 网络 中心战 中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 国家已形成 了 是
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简介
IPv6的优点
❖ 地址空间大 ❖ 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性能 ❖ 有较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 移动计算功能强 ❖ 网络运营管理简便
25
向IPv6过渡是GIG的必然选择
❖ 为体现“网络中心战”的思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使不断增长的传感器、武器平台、信息设施和各类人 员互联起来,采用IPv6将是一个明智选择。
❖ 美军充分认识到这一决策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强调要采 用成熟的民用技术和产品(COTS),分步实施。
❖ 过渡期间,采用试点(pilot implementation)、测试床 (test bed)、新技术演示(demonstration)等技术手段。
❖ 美国防部已成立了IPv6过渡办公室,指定国防信息系统 局负责IPv6地址的分配、注册和控制,并从规划计划、体 系结构和设计开发标准和产品等方面为过渡奠定基础。
36
今年春天,美国国家科学资金委员会资助的 最大科研网 TeraGrid 中的超级计算机(位于 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 NCSA和圣迭戈大学的超级计算中心SDSC)遭 遇到黑客的持续攻击,连续数天处于瘫痪状态, 这是一个主要应用于天气预报和基因排序的大 规模数据处理的科研网格。
37
GIG的信息保障
❖ 不同领域的用户对Grid的认识有很大差别, 切入的角度和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因而赋 予Grid不尽相同的体系结构和使命任务。
❖ 学术界比较看重 Grid 的规模和合作求解问题 的能力,他们最早提出“网格协议体系结构” GPA,又称“沙漏模型” 。
7
网格协议体系结构(GPA)
工具与应用
目录代理 诊断与监控等
平台,统一资源调度、访问视图和服务管理。
5
2002年7月,Ian Foter提出判断 Grid 的三项标准:
全球构架下如何构建矢量和栅格数据一体化
全球构架下如何构建矢量-栅格一体化结构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中所采用的数据结构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
按照传统的观念,人们认为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是两类完性质全不同的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象元阵列,即象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
栅格中的每个象元是栅格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其坐标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确定。
网格中每个元素的代码代表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的编码,根据所表示实体的表象信息差异,各象元可用不同的“灰度值”来表示。
矢量是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量,数学上和物理上也叫向量。
线段长度表示大小,线段端点的顺序表示方向。
有向线段用一系列有序特征点表示,有向线段集合就构成了图形。
而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
在实际的应用中用中,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栅格数据结构简单,图形运算速度快,但是难以实现拓扑和网络分析,一般适用于大范围小比例的自然资源、环境、农业、林业、地质等区域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战略性布局研究等;矢量数据可以对实体的空间关系进行全面的描述,但结构复杂,而且当图层中包含很多空间对象时,图形运算速度会非常慢,所以在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矢量模型比较合适。
当然,也可以把两种模型混合起来使用,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两种方式的地图。
基于以上考虑,GIS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研究出了这两类数据结构的相互转换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通用性,方便客户使用。
矢量与栅格一体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我们知道对于面状实体,在基于矢量的GIS中,主要使用边界表达法;而在基于栅格的GIS 中,一般用元子空间填充表达法。
对于线状实体,人们习惯使用矢量数据结构。
由此人们联想到对于线状实体,除了用矢量方法表示以外,是否还能采用元子空间填充法来表示。
假设在对一个线状目标进行数字化采集时,恰好在路径所经过的栅格内部获得了取样点,这样的取样数据就具有矢量和栅格双重性质。
面向栅格化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仿真实验体系与技术
r a s t e r i z e d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s ”.“ e x p l o r a t o r y f r a me wo r k ’ ’a n d“ a d a p t i v e l e a r n i n g ”a s i t s k e y t e c h n i c a l
Z HA Ya - b i n g ,L I U Z h o n g ,HUANG J i n — c a i ( C o l l e g e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D e f e n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7 2 , C h i n a )
系发 展趋 势 , 结合 体 系对抗 的“ 三 性” 要求 , 提 出 了以“ 栅 格 化信 息 系统 ” 、 “ 探 索性框 架 ” 和“ 适 应 性
学 习” 为主要 技 术特征 的体 系对 抗仿 真 实验 体 系。重 点 对体 系对 抗 仿 真服 务 规 划技 术 、 面 向嵌入
C I S R 系统的 一体化 协 同仿 真技 术 、 体 系对抗 仿 真 实验 的探 索性 框 架和基 于适 应 性 学 习的 体 系对
f e a t u r e s .S o me o f c h a l l e n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wh i c h a r e i n d i s p e ns a b l e wi t h i n t h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s u c h a s s i mu l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p l a n n i n g t e c h no l o g y,i nt e g r a t e d C O — s i mu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g e a r e d t o t h e ne e d s o f e mb e d d e d Ca I SR s y s t e ms e x p l o r a t o r y f r a me wo r k f o r S o S c o mb a t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o p t i mi z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
体系对抗的发展方向——GIG对抗
文 章 编 号 : N 211(080—040 C 3—4320 )3 3— 0 3
De l p e tOr e a i n o y t m u e m e s r - v o m n i nt to fS s e Co nt r a u e
W ANG Ju h i, a g c e 。 i u IICh n —h n
体 系对抗 的发展 方 向。
信对抗 发展 的最 高层次 。C IR 系统是 战场 上极 为 S
保 密 的 电 子 信 息 网 络 , 能 实 现 全展 目标 G
美 国国防 部首席 信息 官 ( I)备 忘 录 中给 出 的 C () GI G定 义为 : G 是 全 球 互联 的 、 到 端 的信 息 系 GI 端 统 和与 之相关 的过 程 和人 员 的集合 , 并根 据 作 战人 员 、 策 人 员 以及 支 援 人 员 的要 求 , 集 、 理 、 决 收 处 存
Ab t a t To a a tt he d ma fne wo k c nti r a e( sr c : d p O t e nd o t r e rc wa f r NCW )a e l e t ob la t c nd r ai he gl a ta k z
体 系对 抗 的发 展 方 向
王 久辉 李长 臣 ,
GI 对抗 G
( . 子工 程学 院 , 肥 2 0 3 ; . 1电 合 3 0 7 2 解放 军 6 0 1 队 , 阳 1 O 1 ) 54 部 沈 1 1 3
摘要 : 美军为 7适应网络中心战的要求 。 实现全球 打击 战略 . 2 0 在 0 0年就启动 7全球信息栅格 ( G) GI 计划 。给 出了
GI Co nt r e s r G u e m a u e
信息时代的战争网络中心战
信息时代的战争网络中心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以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知"是为了"胜",信息就是"知"的媒介和表现。
现代战争,就像是两人之间战斗的延伸升级。
从数量上看,已经是部队和体系之间的对抗;从人的部位上说,则像人类常说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中所体现的优先级,头脑比四肢更重要。
于是,用来对大脑进行延伸的武器比对四肢进行延伸的武器更为进化。
为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更多地延伸人类的眼睛、耳朵和神经,诞生了"千里眼"雷达、"顺风耳"电子侦察以及被誉为"神经系统"的通信和数据链等"信息化武器装备"。
它们一方面在作战的各个单元之间互通有无,一方面把信息传递给决策机构,同时把命令和参数等信息送给用以延伸"四肢"的武器进行物理打击。
信息化战争的具体形式到底怎么样,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先看看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吧。
上世纪末,美国提出网络中心战,也就是围绕网络进行的战争,或者讲,战@网络。
这样,信息化战争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对抗。
把产生信息的传感器连接至网络,火力利用网络更为充分地利用信息,提高打击力,不仅如此,连接至网络的还有人,数字化士兵也是网络的节点,无人值守传感器也在网络上。
虽然有些装备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就已有之,但当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对战争的胜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作用时,"信息化战争"也就来临了。
消除烟囱--C4KISR"信息化战争"自新世纪以来开始更多地被人们谈论,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战争,恐怕能够说清楚的人并不多。
再加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一直在不断地推出一些新的名词,例如C4KISR、GIG和"网络中心战"等等,所以,把我们很多人搞得更是一头雾水。
根据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你认为应如何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
一是积极防御战略。
在继续重视陆军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建设,建立“蓝水海军”使海军具备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空军逐步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二炮形成较强的核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并力防敌深入内部。
其次,一旦发生外敌入侵,必须迅即作出自卫反应,及时展开反击,尽快掌握战略的主动和自由,以核潜艇袭扰远方敌人空军近海防御充分利用国土优势,未来反侵略战争应着眼于近海和边境浅近纵深及其空域作战,并强调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慑止敌人。
第三,无论是遏止战争还是打赢战争,都必须依靠本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必须重视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的结合,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通过对最近的几场战争的综合分析,我认为,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一个中心,八个特征”来概括。
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一体化、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无人化为特征。
所谓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等来夺取战场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主导着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
没有制信息权,也就没有战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只能被动埃打,所以,信息进攻和防护的斗争将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因为信息化战场已经打破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等单一战场格局,使战争成为作战体系的较量。
在这种体系与体系的整体较量中,其中任何一个作战领域的主动权都不能左右整个战场局势,无论是陆战场、战战场还是空战场都必需依靠作战体系这个大系统进行整体协调和运作战争。
而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海陆空战场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显然会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一体化是信息技术广泛交叉渗透的必然结果。
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G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它使 得 军事 信 息 技 术 和 信 息 化 战 争 中至 关 重要 的指 挥 、 控制 、 信 、 通 计算 机 、 报 、 视和 侦 情 监 察 等各大 领 域能 够实 现有 机 的整 合 , 而 使 战斗 从 力产 生 巨大 的飞跃 。如今 , 一技 术在 美 国等 一 这 些 发达 国家 已形 成 了相 当的规 模 , 成为 世界 众 并 多 国家军 队竞 相追 踪 发展 的 目标 。然 而 , 信息 时
关 键词 : 全球信息栅格; 网络中心战 ; 对抗
中图分 类号 : N 7 T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N 211(070— 0— C 3—4320)1 050 0 3
Co nt r e s e f Gl b lI o m a i n Gr d S s e u e m a ur s o o a nf r to i y t m
0 引 言
C I R的发 展 , 直 为 世 界 各 国 兵 家 所 瞩 S 一
并 实现 人 网互 动 、 网络 管理 、 息分发 管理 、 息 信 信 保 障等 功 能 的最 优 化 。这 些 功 能 “ 分 交织 、 充 融 合, 以实现 大 系统 之互通 ” 以实 时方 式和 真实 图 , 像 向所 有 官兵 提供 全面 的态势感 知 能力 。 GI G是 由可链 接 到 全球 任 意两 点 或 多 点 的
代 军事 需 求 在 不 断扩 大 , 军事 科 技 在 迅 猛 发 展 ,
信 息传 输 能力 、 现相 关软 件 和对信 息进 行传 输 实 处 理 的操作 使用 人 员组 成 的栅 格化信 息综 合体 。
GI 实现 了信 息 的“ G 局部 提 供 、 球 共 享 ” 全 , 从 传 感 器 到 射 击 器 全 程 一 体 化 兼 容 , 以 做 到 可 “ 发现 即 消灭” 。当前全 世 界大 部分 地 区 , 包括 中 国 , 笼 罩 在 美 国 的信 息 栅 格 内 , 在 已经 建 立 都 现 了完 整 的 目标 数 据 库 , 对重 要 目标在 哪 , 心 部 核 位 在多 少层 , 什 么弹 , 什么 引信 , 用 装 它都 有统 一 的数据 库 管理 。
军事 变 革 在 加 速深 化 , 新 理 念 、 目标 的催 生 在 新 作 用下 , 全球 信息 栅 格系统 应 运 而生 。
1 全 球信 息栅 格 体 系概 述
“ 球 信 息 栅 格 网 ”( o a I fr t n 全 Glb l nomai o Gr , G) 全 球 范 围 内 工 作 的 超 大 规模 信 息 i GI 是 d 系 统 , 基 于标 准 的 、 放 的 “ 系统 ” 是 开 大 。它 能 提
梁 小 军 , 百 川。 梁
(. 1 西安 导航 技 术 研 究 所 , 安 7 0 6 ;.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 安 7 0 7 ) 西 1082西 西 10 1
摘要 : 全球信息栅
( I) 括所有 自 GG 有的和租借的通信与计算系统、 软件、 数据、 安全服务以及获取信息
优 势 所 必 需 的有 关 服 务 , G 堪 称 “ 络 中 心 战 ” 大 脑 ” 提 出 了 对 GI 的对 抗 措 施 。 GI 网 的“ 。 G
a d c mp t g s s e s s fwa e d t , e u iy s r ie n t e s o i t d s r ie i h n o u i y t m , o t r , a a s c rt e v c s a d o h ra s ca e e vc swh c n a e n c s a y t c i v n o ma i n s p ro iy t e GI i h e e r m fn t r e t r r e e s r o a h e e i f r to u e i rt , h G s t e c r b u o e wo k c n e wa f r . i t x u s f r r o n e m e s r s t G y t m . ra e Th s e tp t o wa d c u t r a u e O GI s s e Ke r s g o a n o ma i n g i ; e wo k c n e r a e c u t r a u e y wo d : l b l f r to rd n t r e t rwa f r ; o n e me s r i
维普资讯
20 0 7年 2 月 第 3 O卷 第 1期
舰 船 电 子 对 抗
S I BOARD H P ELE CTR0NI C0UNTE C RM EAS URE
Fe . 0 7 b 2 0
Vo . 0 No 1 13 .
全 球 信 息栅 格 体 系对抗
2 XiinU nv riy 7 0 7 n, ia . d a ie st , 0 Xi 1 1 a Chn )
Ab ta tTh l b lif r to rd( G ) icu e l o e n e s d c m mu ia in sr c : ego a n o ma in g i GI n l d sal wn d a d la e o nc to s
L ANG X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 I I ioj I L ANG B i h a 2 u a c u n —
( . a s a c n t u e o v g t n Te h o o y Xi n 7 0 6 Ch n ; 1 Xin Re e r h I s i t f Na i a i c n l g , 0 8, i a t o 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