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湘西土家族装饰元素
湘西民间美术
1.花版制作:制作花版时,匠师选用色质优良的皮纸,用掇糊裱成五层厚的纸版,晒于后再在纸版上涂一层光油,晾干后,即成较为坚韧的花版。花版的大小根据布幅的宽度和使用的长度而定。在纸版上绘制花纹图案,由匠师雕刻成印版。
2.花版的图案雕刻制作:雕刻时,首先设计好各种花纹图案,然后把设计好的花纹图案绘制在花版上面。传统图案纹样,一般都带有吉祥如意、洪福康乐、子孙满堂以及万福来朝之类的寓意,如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观音送子、鸳鸯戏水、双龙抢宝等。在花版上,染匠师傅用大小各异的工具进行雕刻。例如雕刻一只凤的图案时,其工具就有圆形凹筒铁凿、半圆形凹陷铁凿、长形铁凿、方形铁凿、菱形铁凿、三角形铁凿等30多种工具。一件蓝印花布印染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花纹图案的设计、绘制和雕刻。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流程:
第一步:铸炼: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风箱炉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钢槽内待其凝固。
第二步:锤打:先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再捶打成四方形长条,最后将银条捶打成直径3毫米的圆柱状细条。
第三步:拉丝:将捶打好的细银条用矬子做好尖头,再用拉丝眼板拉丝。拉丝眼板一般分52个直径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银条经过52次拉丝,那么其直径与一根人的发丝差不多。
3.蓝印花布花纹的印制:制作时,将白色家织布平铺在工作台上面,然后将花版压在白布上面,染匠师就用调好的石灰和黄豆粉拌和的灰浆,分次用刷子刮在花版上。刮浆时,分布要均匀,用力要均衡,直至将全部花版涂满。然后将花版轻轻取下,在白布上就出现了整块有序的花纹图案。
4.晾晒风干:把印好花纹的白布悬挂在木架上,晾干。晾布时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会使印上去的灰浆融化流走。因此,晾布必须是通风透光的地方。
民族建筑-土家族吊脚楼
创新与发展
01
创新设计理念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使土家族吊 脚楼更具时代感和实用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探索新型材料和技 术
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 提高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质量和 安全性,同时保持传统风貌。
03
促进产业发展
发展与土家族吊脚楼相关的文化 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经济 发展和就业。
注重采光与通风
窗户的设置充分考虑采光 和通风,保证室内光线充 足且空气流通。
装饰与艺术
木雕工艺
民族元素
木雕是土家族吊脚楼的重要装饰手法, 主要应用于梁柱、门窗等部位。
吊脚楼的装饰中常融入土家族的传统 元素,如土司文化、神话传说等。
彩绘装饰
墙面常以彩绘进行装饰,绘制山水、 花鸟等传统图案,增添视觉效果。
保护与传承
1 2
保护传统建筑技艺
通过传承人制度、技艺培训等方式,确保土家族 吊脚楼的传统建筑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对现存的土家族吊脚楼进行普查、登记和建档, 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以便于管理和研究。
3
推广传统建筑文化
通过展览、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土家 族吊脚楼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农耕为主
土家族人以农耕为生,吊脚楼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农耕生产和生活 的需求,如设置农具和粮食储存空间等。
手工技艺
土家族人擅长手工技艺,如编织、刺绣、木工等,吊脚楼内部装饰 和家具制作体现了他们的技艺水平。
热情好客
土家族人热情好客,喜欢在吊脚楼里举行宴会和聚会,与亲朋好友 分享美食和欢乐。
节日习俗
赶年节
旅游开发与利用
完善旅游设施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湘西土家族是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传统元素包括土家建筑、传统手工艺品、服饰、饮食等,这些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带来独特的魅力。
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丰富室内装饰设计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的特点1. 土家建筑特色鲜明土家族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吊脚楼,这种楼房的特点是上层居住、下层用来存放粮食和养殖家禽,整体风格独特,适应了湘西山地的地形地势。
吊脚楼的檐角多为翘起的飞檐,这种飞檐不仅美观,还能有效地避雨避阳,是土家族建筑的重要特色。
2. 传统手工艺品丰富多样土家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如蜡染、绣花、剪纸等,在装饰细节上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生活气息。
蜡染是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适合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为空间增添独特的艺术气息。
3. 服饰和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土家族的服饰和饮食文化也是其传统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的服饰多以绣花为主,图案多为植物和动物纹样,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而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则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注重火候的掌控,以及家庭聚餐的风俗习惯。
以上这些传统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能够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带来丰富的灵感和可能性。
1. 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设计注入生机土家族传统元素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运用这些传统元素可以为室内装饰设计注入新鲜的生机和活力。
无论是土家族建筑的飞檐翘角,还是传统手工艺品的纹样图案,都能为设计赋予独特的灵魂和魅力,使整个空间充满浓厚的民族气息,吸引人们的目光。
2. 丰富的色彩和图案丰富了设计的可能性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色彩和图案非常丰富多彩,融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可以为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元素包括建筑、服饰、饮食、习俗等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新认识和追求,土家族传统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将就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土家族传统元素的特点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善良、勇敢坚毅的民族,其传统元素在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特点。
1.色彩丰富: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色彩非常丰富多彩,以红、黄、绿等明亮的颜色为主,这种色彩的运用能够使人感到愉悦和活力。
2.纹饰繁复: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纹饰十分繁复,常常包含植物、动物、人物等图案,这些纹饰通过不同的方式运用在室内装饰中,能够带来独特的美感和文化氛围。
3.材质精细:土家族传统元素中常用的材质包括竹编、木雕、刺绣等,这些材质的细腻和精美,为室内装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1.色彩运用: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鲜艳色彩可以被引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例如在墙面、家具、软装等方面采用土家族特有的红、黄、绿等颜色,能够为空间增添活力和情趣。
2.纹饰创新: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纹饰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创新,应用在纺织品、地毯、壁纸等材料上。
这些纹饰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内涵,能够为室内装饰注入浓厚的民族风情。
3.材质选择:土家族传统元素中的竹编、木雕、刺绣等材质可以被运用到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例如利用竹编材质进行家具制作、采用木雕材质进行雕刻装饰、使用土家族传统刺绣进行布艺设计等,这些材质的运用能够为室内空间增添丰富的层次和文化氛围。
1.文化传承:现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求,使得土家族传统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通过将土家族传统元素融入室内装饰中,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土家族的文化传统,还能够为当代室内装饰注入更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情怀。
湘西传统民居装饰符号与陈设概述
湘西地区又称为大湘西,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市西部等县在内的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
湘西现存有一大批特色鲜明、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乡土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
在粉墙黛瓦,看似简单、纯朴的建筑造型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等装饰背后,蕴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追求。
错综复杂又显而易见的艺术形式在地理环境、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湘西地区独有的风格。
湘西土家族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推动,这些文化体系得到了充实完整、丰富细化,并且由低向高、由少向多、由简向难发展。
如同“石头是建筑的历史”,建筑就是历史进程的体现。
“建筑是历史时期的相应记录”这句话不无道理。
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以审美性为原则对其进行加工制造,可以使建筑装饰各部件具有实用性的同时兼具审美性。
在湘西民居装饰中,以门、窗为代表的装饰十分重要且丰富多样。
文章通过门、窗及其装饰纹样的不同,探究湘西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并从这些细节中发掘湘西民居装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门在传统社会,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屋主人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
湘西地区的门饰较北方而言更为精致、灵秀。
此外,门能够说明建筑主体不同的使用性质,其装饰的发展与建筑本身以及门的形制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门的设计非常讲究。
湘西地区门的种类众多,常见的可分为实拼门、框档门、格扇门三种。
实拼门分为单扇和双扇,其做法是用木板材拼接而成,之后再装上龙骨,因其质地牢固坚硬,抵御能力强,可以运用在院落作为侧门、后门。
其制作方法相较其他门类更为简约、方便。
实拼门没有过多的装饰,但一般情况下设有门槛,材料选择木头或者石材,高度比较灵活,从十几厘米到三十多厘米均可。
如若作为后门,一般只设置一扇门,制作方法无异于大门,但是宽度不同,相对较短些。
框档门是将木材作为外围框架,之后再钉上木板。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备受关注。
土家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运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房间的文化氛围,还可以丰富空间的内涵,为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居住体验。
本文将对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设计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概述湘西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包括建筑、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元素包括土家族建筑中的马头墙、石头砌成的老房子、木雕工艺、土家族的传统服饰等。
这些传统元素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1. 马头墙元素的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运用土家族建筑中的马头墙元素,例如在居室的墙面上加入仿古的石雕马头墙图案或者使用砖石材质来模拟马头墙的效果,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族氛围。
这样的设计不仅会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会增加房间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2. 木雕工艺的运用土家族的传统木雕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以将这些木雕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例如在家具的设计中加入木雕图案、在楼梯扶手或者门窗上加入木雕手工艺等,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感。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体现出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精神,同时也可以为房间增加一些文化元素。
3. 传统服饰元素的运用土家族传统服饰中的图案和颜色也可以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例如在窗帘、地毯、抱枕等软装饰品上加入土家族传统的纹样和图案,或者在墙面上用壁纸贴纸的形式加入土家族传统的图案,以增加空间的设计感和文化氛围。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追忆日益增加,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成为现代装饰设计中的一种新潮流。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运用土家族传统元素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引领潮流。
湘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建筑布局的特点
湘西传统建筑的形态和建筑布局的特点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其中的传统建筑形态以及建筑布局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形态和布局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形态特点:1. 简约朴素湘西传统建筑形态朴素简约,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整体呈现出朴素自然的风格。
建筑中常使用的材料有砖、石、土、木等,这些材料有着很好的保温和通风效果,在湘西的气候条件下更具有实用性。
2. 反复参差传统建筑的立面、屋顶和内部空间布局都呈现出反复参差的形态。
建筑外观呈现出层层迭起的效果,对比鲜明。
屋顶呈曲线状,较为典型的形态是如牛角般的屋脊。
在内部,建筑布局也多以错落有致,不规则排布的形态为主。
3. 装饰富于变化传统建筑的装饰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特点。
在建筑的门窗、梁柱、壁画等处都有着别具一格的装饰。
门窗的造型简洁而有力,以简单的线条和雕刻取代过于繁琐的图案。
梁柱的装饰也少见追求华丽的造型,更多的是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的雕刻。
壁画则是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一大特色,多以人物、动植物等为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布局特点:1. 院落式布局湘西传统建筑的布局以院落式为主,即针对居住的需求而设计的中央开放空地,与家庭建筑一起构成整个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空气,同时提供了方便的通行口和居民之间的交流空间。
2. 层次分明传统建筑的布局层次分明。
它们往往会以家庭建筑为单位,建筑群之间有着明显的高低差。
每个家庭建筑都是独栋或者半独栋,一般只有两层高。
与此对比的是,建筑群的主建筑往往会比家庭建筑更高,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3. 两院三进湘西传统建筑的房间布局一般是两院三进,前后院落之间有一座建筑,构成了一个包含内院、前厅、正厅、后厅、侧房等房间的生活空间。
这种布局充分尊重了家庭居住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同的房间在空间上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总之,湘西传统建筑形态朴素、简洁,布局合理、四通八达,体现了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典范之一。
湘西特色文化
湘西特色文化一、生机文化①衣:湘西人口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因此这里主要介绍这两种民族服饰。
首先,在湘西的苗族服饰中,围裙和银首饰是最为鲜明的特色。
苗女所穿的围裙分为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平常穿着是为了劳作时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不被弄脏;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着,主要用于盛装服饰或显示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银首饰的佩戴至今都十分讲究,大致分为头饰、项圈、手饰、挂饰等,各个部位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寓意。
苗族服饰1 苗族服饰2 相对于湘西苗族华丽的服饰,湘西土家族的服饰则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
湘西土家族服饰最鲜明的特色便是“锦衣斑斓”,《来凤县志·风俗志》载:“男女垂髫,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
土家童装最为讲究,男孩从小打扮得虎头虎脑的,其中“虎头帽”最具代表性。
土家服饰1 土家服饰2②食:湘西美食在湘菜原有的香辣基础上,还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无论是吉首市街头还是凤凰古城,物美价廉的正宗湘西美食令人流连忘返。
糯米粑粑香香糯糯,蕨菜炒腊肉味美不油腻,糯米酸辣子酸而不腻,清凉的绿豆凉粉,香味四溢的野葱社饭,清香糯柔的血粑鸭等无一不体现着湘西人民对生活的创新与热爱。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我最喜欢最熟悉的特色食品。
首先是“米豆腐”,相信老师一定知道《芙蓉镇》这部电影,影片中刘晓庆扮演的就是一名经营米豆腐的勤劳妇女。
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加碱熬制,冷却,形成块状“豆腐”即成。
即可熟食也可冷食,吃起来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夏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吃一碗润滑鲜嫩、酸辣可口的米豆腐了。
米豆腐1 米豆腐2 然后是湘泉酒,它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酒液无色透明,芳香馥郁,味绵甘洌,醇厚柔美,后味爽净,回味悠长。
国内酒界专家定为混合香型--湘泉型,这是继我国传统五大白酒香型之后崛起的又一大香型。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解析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解析在湘西少数民族中,服饰图案是人们交往中首先指认的目标,服饰上的传统纹样往往具有特殊意义和强烈的族群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体现群体意识、标识族群文化、协同族群管理的作用。
同一风格款式的服装以及同一风格的纹样主题是身处这一民族文化内的人们必须无条件接受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的题材主要来自于十分熟悉的大自然环境中物象的模仿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记录和表达,对其造型图案进行大胆的变化和夸张的艺术处理,只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使之不受自然界中固有形象细节所约束。
在平凡的劳动生活中孕育和发展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1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湘西土家族苗族服饰图案是一种浪漫主义艺术,采用的图案含蓄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她们期望借助使用造型中的动植物纹样,占有它们的美和灵气。
如鸟纹的应用既是出于对他灵巧健美的形态的欣赏,也是由于羡慕它自由飞翔的能力。
通过对鸟的各种形象的传神刻画,创作者的感觉、情感、愿望、要求都在这方寸之间得到了表现和传达。
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饰图案中还展现了他们想象各种动植物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战胜自然界的灾难,战胜疾病等,并希望借它们的超能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所不能企及之处。
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动植物题材的选择不仅注重外在美还考虑所蕴含的美好含义,并将其与人的品性相互关联。
如龙能保寨安民,蝴蝶是族群始祖,姬宇鸟美丽善良。
湘西土家族和苗族服饰图案中还有很多记录着祖先社会和历史的主题图案,比如“高山”、“河流”、“城池”等,都无不鲜活地描绘着祖辈们为了生活所进行的悲壮迁徙史,这些图案被视为土家人和苗家人的历史传承。
这些图案对于没有文字的湘西土家族和苗族来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重要,充当这文化符号的功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随着民族间文化的不断交流,汉族图案也以各种方式传入湘西并为湘西土家苗家人所接收和喜爱,特别是我们这代80后的人,基本都已穿汉装。
湘西民族建筑元素分析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
湘西民族建筑元素分析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摘要:湘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在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湘西民族建筑,非常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讲求隐于自然,顺从自然,并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尤其它独特的艺术符号,在室内设计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即以湘西民族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整体造型、结构、装饰色彩、细部装饰构件等多个方面进行艺术分析,并提炼出其中的特色元素,将之应用于室内设计当中。
关键词:湘西民族建筑;元素;室内设计;应用研究随着我国城市住宅建设速度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家装行业发展日益旺盛。
当前,反映民族装饰风格的家居装饰日益增多,这也反映出大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需求。
但是很多人对湘西民族家装文化作品却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对湘西民族建筑元素生搬硬套、照抄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室内空间中如果更好的运用并体现湘西民族建筑元素,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湘西建筑文化。
湘西民族建筑,在千百年的反复锤炼中,已然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展现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和民族特征。
特别是近一百年来,现代文明的闯入,为这一封闭区域的民族建筑带来的新鲜元素,从而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尤其它独特的艺术符号,在室内设计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1、背景介绍1、1湘西概况湘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地域范围和行政建制:战国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初属蜀,之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属黔中道;宋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澄州;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澄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顺宣慰司,以及新添葛蛮安抚司地;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澄州地;1914至1922年为辰沉道;1938至1949年为第八、九行政督察区。
至新中国成立,湘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地区。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和民间传说都深受人们喜爱。
在现代社会,传统元素的运用已成为一种潮流,人们渴望在现代生活中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痕迹。
将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元素概述湘西土家族的传统元素包括建筑、服饰、工艺品等多个方面。
其中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土家族的房屋结构独特,建筑风格古朴、简约;屋顶多为坡顶式,屋檐的木雕细致精美;门窗和墙壁上常常绘有各种花鸟图案。
土家族的服饰、刺绣、漆木器等手工艺品也极具特色。
二、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1. 装饰画土家族的花鸟图案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可以运用在装饰画中,增加居室的艺术气息。
通过悬挂土家族特色的装饰画,可以使整个室内空间更加文化气息。
2. 家具设计可以在家具设计中加入土家族传统元素,比如在家具的雕花上使用土家族特有的图案和纹样,或者在家具的颜色上运用土家族的传统色彩,这样不仅能保留民族特色,还能为家具增添特别的韵味。
3. 环境布置在室内环境的布置上,可以考虑使用土家族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漆木器、土家族特色的竹编工艺等。
在窗帘、地毯、墙纸等软装设计中,也可以加入土家族传统的花纹和图案,提升居室的整体氛围。
三、可行性分析1. 保护传统文化将土家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渐渐被商业化和时尚化所替代,将传统元素应用于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通过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2. 丰富室内装饰元素传统元素的运用可以为室内装饰带来更多的选择,使得装饰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在传统元素的衬托下,室内空间更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气息。
3. 增加亲和力将土家族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不仅能够为居室增加艺术氛围,还能让人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与亲和力。
回形纹在湘西土家族建筑中的美学体现
艺术鉴赏·127·一、湘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的来源湘西土家族吊脚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巢居”“洞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并通过不停地和汉族等其他民族地区建筑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至今,建筑的整体风格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一)远古时期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远古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为“巢居”和“洞居”两种,湘西吉首大学民族文化博物馆中展示有原始石器。
《魏书·僚转》卷101页有文字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
到今天经史学家考证,如今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居住的吊脚楼,就是当年“僚者”居住的“干栏”建筑的遗风余韵。
(二)羁縻州时期闭塞的交通导致湘西地区经济受到很大限制,唐代之前一般都是进行渔猎生活,对于农牧业知之甚少,据《汉书》中有记载:“渔猎山伐为业,果顽赢蛤,食物长足”。
自唐朝对湘西地区实行羁縻制度之后,土家族人才有机会和汉族人大面积接触,吸收了汉族传统建筑文化,改善了传统“巢居”“洞居”的生活方式。
(三)土司王朝时期土司王朝时期是土家族建筑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土司制度统治下的湘西地区经济飞速进步,同时自李唐时期的人口迁徙,使汉族的建筑文化、生活方式不断的与湘西地区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斗拱飞檐,鳌翅雕花等房屋建筑,现如今在湘西地区保存下来的建筑大多是土司王朝时期的建筑,这个时期的建筑已经基本满足了居住的硬性条件需求。
(四)改土归流时期改土归流时期的土家族建筑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逐渐成熟的时期,在吸收江南的百墙青瓦,北方的四合院建筑以及黄土高原井式建筑之后,融合了本民族特有的干栏式建筑,在不断地摸索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二、回形纹的起源及其寓意表现回形纹也叫作云雷纹,是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旋涡纹发展而来。
因其是由水平和垂直的线连续不断的组成类似于汉字“回”的造型,故称其为回字纹。
回形纹的纹样灵活、大方,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体间断排列的、也有一反一正相连成对以及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这种几何纹样是单位之间头尾相连,也能连续不断地画下去。
湘西民居门窗原创型装饰文化
湘西民居门窗原创型装饰文化内容摘要:湘西地区的土家民居门窗的装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主要功能为室内外通道、采光、通风、防卫、视觉通透、观景与对景等,土家族民居门窗雕刻艺术不仅保存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文化和神秘的民俗色彩,而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
独特的工艺形态与装饰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论文关键词:湘西民居,门窗,装饰,文化湘西地区的土家民族形成和创建了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体系。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文化体系不断得到改变和充实,并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而历史发展的每一进程,都具体反映在民居建筑形式上。
在民居装饰的反映主要集中在屋脊、山墙、门、窗、栏杆柱础等装饰造型上,这些当中以门窗的装饰最为复杂和丰富,而门窗作为民居的构件,具有透气、采光、美观等特殊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透过门窗巧妙的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淳朴活泼的造型,漫漶剥落的肌理,可以窥视土家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美学情趣、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特色及传统技艺的各种关系。
一门窗的起源与分类建筑从起源开始,用材料围合的内部空间,与大自然之间形成了一个能遮风避雨,防寒兽的屏障,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但是再封闭、再安全的内部空间都需要与外部有联系的通道,都需要有与外部通风换气的开洞,以改善和提高内部空间的品质。
联系的通道就是门的雏形,通风换气的开洞就是囱或窗的雏形,这是围合一个供人们使用的内部空间的基本条件。
人类早期的帐篷,从开洞的形态上看,有两个特点,一是门窗不分,门兼有通道、采光、通风等功能,而上部的开洞,往往有囱的特点,以适应火塘排烟的要求。
直到仰韶文化半坡村中的早期原始住居,依然保持了这两个特征。
可以认为门、窗是同源的。
门、窗一体,这样门、窗就有一定的临时性,功能上能互换使用的门、窗,是门、窗原始的形态。
由于屋顶与墙身,从一体到分离的确立,到了半坡晚期,门洞已与窗洞分离,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门上也许巳有木或竹的帘子来控制开闭了,但还设有门窗。
对湘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的思考
内容摘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装饰面临着保护与 传承的挑战。一方面,一些传统建筑材料的获取和使用受到限制,导致一些传统 建筑工艺逐渐失传;另一方面,一些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引入,虽然提高了建 筑的质量和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建筑的原生态和文化底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摘要
为了保护和传承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和完善传统建筑保护法规: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 传统建筑进行认定和保护,避免因开发或改造而遭受破坏。
一、历史
一、历史
湘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湘西地区的土家族、 苗族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装饰文化。随着时 间的推移,这些传统建筑装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和特色,成为湘西地区 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二、特点
1、材质特点
1、材质特点
湘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材质上多采用当地的木材、石材和泥土等自然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质朴、温暖的特点,还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建 筑装饰中,木材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其纹理优美、易于加工,被广泛用 于门窗、梁柱等部位的雕刻和彩绘。
三、传承
三、传承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湘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面临 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保护工作
1、加强保护工作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保护这些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同时,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民居 建筑装饰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色彩特点
2、色彩特点
??这些湘西精湛的工艺,都是艺术的瑰宝
这些湘西精湛的工艺,都是艺术的瑰宝2016-09-14韵味大湘西工艺是人类最原始的艺术是人性创造力与做到最好的精神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湘西的工艺更是独具特色,堪称奇葩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几种典型的湘西民族工艺不仅有明显的实用特色更是已经成为审美艺术品NO.1 西兰卡普的梦想“织”生活,“绣”梦想土家女现场丈量土家织锦最长卷尺寸“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意为手工挑织的花,是我国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的统称。
2007年,龙山县的两名土家织女用手工历时240天编织完成了展现"和谐湘西″风采的全球土家织锦最长卷-----长50米、宽1.6米的整幅土家织锦画卷。
“织”生活“绣”梦想,土家人长在骨子里的浪漫与智慧碰撞、发酵,衍生出许多奇思妙想。
土家织锦的图案原始古朴,传统图纹有300多种;色彩和谐艳丽,采用天然燃料和土法制作的燃料着色,色泽鲜明,且能持久,被誉为土家族民间工艺的奇葩。
2006年,湘西土家织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NO.2 剪刀下的风景剪工艺,送祝福不用剪刀的剪纸—踏虎凿花一双巧手,一把银剪,几张彩纸。
“嚓嚓嚓”的声响过后,一幅幅美妙动人的图画就会展现在你面前。
花鸟鱼虫,龙凤麒麟等生动的图案,活泼的姿态,诚挚的祝福,尽在湘西民间工艺剪纸上。
湘西艺人还将凿刻和剪纸相结合,发展为凿花,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泸溪县的踏虎凿花颇具名气。
湘西剪纸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社交、宗教、礼仪、婚姻等等。
2008年,踏虎凿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NO.3 会开花的石头震撼你见过会开花的石头吗?湘西美石多,湘西的石雕工艺更可以让石头绽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神灵古怪等等,绝对都让你感到震撼。
最具代表性的永顺塔卧石雕已有300多年历史;还有工艺一绝的水冲石砚和真正能让石头开花的工艺奇葩菊花石雕,这两种都已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NO.4 会说话的木头生动传神湘西雕花滴水床湘西的木头会“说话”,一根根神奇的木头在湘西民间艺人的激情创作中,不仅可以说话,而且讲述着湘西的神话传说、历史和未来。
湘西土家族盖裙装饰特征研究
天工|2021年第12期[摘 要]从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民俗考察入手,在分析族源与民俗信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湘西土家族盖裙工艺和图案,论证了湘西土家族盖裙是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儿童用品,是湘西土家族文化特质的体现。
[关键词]土家族;盖裙;装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2-0038-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陈日红,吴晓庆.湘西土家族盖裙装饰特征研究[J].天工,2021(12):38-40.湘西土家族盖裙装饰特征研究陈日红 吴晓庆湖北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陈日红(1974—),男,汉族,湖南安乡人,艺术学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吴晓庆(1995—),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湖北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盖裙是土家族儿童的特定之物,在我国湘西酉水流域使用十分普遍。
由于盖裙具有多种功用,可以用于包裹婴儿,也可以用作贴身背负的软背篼,还可以覆盖在婴儿的窝窝背篓,解决了土家族妇女劳动和育儿的问题,因此,在湘西土家族随时可以看到应用盖裙的场景。
纵观盖裙的形制,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使用的功能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盖裙制作的工艺、装饰图案因族源、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湘西土家族的特色。
一、湘西土家族盖裙研究的二维阙限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土家族的来源是多元的,它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是融合当地土著和进入这一地区的汉人、濮人、楚人、乌蛮等部落在唐末五代而形成的。
[1]由于土家族是个多部族的民族复合体,因此各地的土家族人在语言习俗、信仰禁忌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虑诸多的因素,将现在的土家部落分成清江流域和酉水流域为主的两大块是比较客观的。
许多研究土家文化的专家学者将这两大块用“同源异支”的现象来解释。
[2]盖裙就流行于湘西北酉水流域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县的土山寨。
浅析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构成特征
浅析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构成特征摘要:土家织锦图案是运用几何化的原理,把对象的形态结构、色彩、运动规律进行有机整合的结果。
笔者通过分析和研究土家织锦图案的具体构成方式,这样有利于将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使其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工艺的抽象图案的设计之中。
关键词:湘西;土家织锦;图案;构成0 引言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民间的一种手工织锦,主要分为"西兰卡普"和"土家花带"两大类。
"西兰"是土家语铺盖的意思,"卡普"的意思为花,也就是"花铺盖"的意思。
"西兰卡普"的图案取材于土家人民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方方面面,在木质斜腰机上用"通经断纬"的制作工艺,配以浓郁的土家族特色的色彩和构成形式,表现出土家人民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
"土家花带"土家语称"厄拉卡普",精巧别致,简单易学,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小手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腰带、裤袋、小孩背带、围裙带等。
有素色和彩色两种,一般宽约两寸,窄的一指左右,短的一尺左右,长的有几丈。
它的制造工艺及图案组织原理跟"西兰卡普"大同小异。
因"土家花带"工具原始而简单,且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
因此学习"土家花带"往往成为学习"西兰卡普"的基础,也是土家族妇女中普及范围最广的传统工艺之一。
土家织锦的图案繁多,现存的约200多种,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和浓厚的乡土特色。
如此庞大的图案体系是其他任何一种织锦都比不了的,它们的形成与土家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源于对生活的丰富想象和升华,然后通过象形和抽象的艺术手法提炼出来。
用几何纹样充分地表现出生活和生产中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习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
湘西民族风情
湘西民族风情湘西土家苗寨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土家族的摆手舞、起秋节、吊脚楼、西兰卡普,苗家的芦笙、木鼓舞驰名遐迩,久负盛名。
土家刺绣、苗家蜡染堪称一绝。
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
人人会歌,无处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
有对歌、盘歌、山歌、蓐草锣鼓等,生动形象,音韵和谐,情真意挚,优美悦耳。
闻之如品干饴、如沐春风。
再来看看土家族苗族特有的吊脚楼,吊脚楼属于木结构,四周都有设计独特的楼角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
服饰苗族服苗族服饰,绚丽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放特色。
古时,男女都是“色彩斑纹布”,上身穿花衣,着百褶裙,头发,包赫色头帕,穿船形双鼻绣花鞋,佩戴银饰。
清代“改土归流”后,男子逐渐以裤代裙,裤管短而宽,穿土产花格子对襟衣。
老年人裹黑布头巾,打绑腿、束腰带。
妇女服装,胸前、袖口和裤筒,滚边绣花,过腰大而长,袖大而短,皆系满襟,没有衣领。
衣服有琵琶襟、套襟、四角挖云、四叉式之分。
但也有两臂皆白上衣,短马褂,下不著,长裙青红相间,自成文彩。
亦有绣花卉者,上衣下裙以层数多者为美。
土家族服饰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为青丝帕或白印花头巾,丝帕薄如蝉翼,最长达七、八米,是妇女终生陪伴之物,死后必以帕缠头入葬。
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男穿对胸衣,双排七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拄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未出阁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小孩喜戴菩萨帽,虎头帽;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鞋;姑娘出嫁时必穿“露水衣”,上着鲜艳挑花绣衣,下着八幅罗裙,与土老司八幅罗裙有异曲同工之妙。
房屋特色吊脚楼为湘西各族人民一种传统建筑形成,又称"吊楼子"。
吊脚楼为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特点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特点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具有形式的多样性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的构成元素是历史原发性的平面造型,其主要以土丝、土棉线织制而成,质地厚实,坚实耐用。
湘西土家织锦的装饰造型多种多样,充分展现了土家族的民族风俗,题材取自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山、水、草、木,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有:梅花、莲花、兰花、牡丹花等,提取花卉生动、自然的外形特征,造型丰富与生动。
以动物形态为题材的有:阳雀、燕子、龙、蛇、蝴蝶、凤凰纹等。
人们将日常生活所见到的事物经过用心体会,在头脑中进行抽象艺术处理,然后把题材使用编入织锦中。
按照不同对象的主要特点,绘制、提炼、加工后,使图案形成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其运用在织锦中。
最常用的图案织制方式就是将动植物织制在一个主题里,用以表达特定节日、吉祥的寓意。
湘西土家族人民在织制过程中通过使用点、线、面等构成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构成元素不谋而合。
都是运用点、线、面表现图形大小、明暗、色彩。
造型变幻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但是整体和谐统一,且具有美感,变化的动与和谐的静两者相统一,极具民族艺术风格。
画面整体给人以厚重感,不管是装饰造型、表现手法、组成元素、题材风格、寓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极具个性。
这种民族构成元素形式的多样性,使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在艺术设计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具有色彩的鲜艳性湘西土家织锦艺术用色简洁、大胆、对比强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艺术特征。
土家织锦常见颜色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
红色、蓝色为主题色,黑色为背景色。
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跳跃、醒目,看久了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且画面凌乱,搭配黑色的背景,使其平衡统一。
各种色块的运用,有动静相结合的感觉,形成对立统一的结果,造成绚烂夺目,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美的稳定与协调。
人们织制的土家织锦追求光明的,跳跃的,民族传统喜庆的色彩感觉,带给人们心理和视觉舒适度。
湘西土家织锦的颜色是运用天然矿物、植物的染料自己染织而成,天然染料使湘西土家织锦不易发生褪色,强调色相、明度、纯度、冷暖对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既经久耐用,还可以保持颜色的鲜艳度,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下使连续的几何图案在画面中寻求不断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湘西土家族装饰元素
作者:郝桃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土家族装饰元素的提取并归纳分析,为室内设计的现代化与民族地域性之间寻找一个衔接点。
《淮南子》中晏子提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橘子树的名称、口味离不开生长的地域、环境等因素,民居也是如此,建筑是“定居”的物化。
没有定居,就没有生活,就不可能发展文化【2】。
因此民居是文化的传承,既然文化是千姿百态的,它就不该是千篇一律的。
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将民族地域性融入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土家族作为少数民族之一,因其特殊的地域分布和悠久的历史沿革,拥有独特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和审美情趣。
将土家族装饰元素进行提炼,能够为湘西地域性室内设计提供养分,使室内设计在满足审美的共性中存在个性。
同时,对民族地域性室内设计的研究可以扩充中式设计的范畴。
一、建筑元素
吊脚楼是湘西土家族地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形式,是集石雕、木雕于一体的民间建筑。
建筑的装饰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龛,在土家语中念“qian”,俗称小阁楼,平时是子女的住所,特殊时期会作为接待宾客的厢房。
【3】龛子通常配有走廊,走廊的栏杆是龛子的重点装饰对象,栏杆的雕饰图案非常丰富,雕刻技法栩栩如生,极富形式美感。
檐的产生本出于挡雨和通风功能,却同时带来美学价值。
屋脊是罳檐上的一个装饰点,土家族最常见的屋脊装饰纹样分别为葫芦纹样、铜钱纹样和品字纹样,纹样的选用和繁复程度是土家族地区区分建筑性质等级,家庭殷实程度的标识。
“瓜柱头”装饰是一个造型如同南瓜一样的柱头。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无论是风雨桥还是吊脚楼都可以看到。
一方面从寓意上讲,南瓜有多子多福之意,这种带有装饰的柱头是土家族人祈福的表现。
另一方面从视觉上看,瓜柱头的雕饰精美,增加装饰性的同时,其外形特点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稳固。
美轮美奂的雕饰门窗仿佛是吊脚楼灵动的眼睛,雕花的门窗以其精致的工艺,丰富的花纹,美好的寓意成为了土家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亮点,是集实用与装饰共存的装饰艺术。
雕刻的
图案大多是轴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重复。
题材多源于土家人的信仰文化、生活文化等。
二、编织元素
土家织锦又称为西兰卡普,即“土家之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也是湘西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用品,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拥有独特的色彩配色和奇异的图案造型,极具民族特色。
土家人热衷于从的大自然获取颜色,染料来自于植物汁液,虽不比化工染料丰富,但有了一种素雅温和的质感,也契合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土家织锦在色彩搭配上也有鲜明的特色,常以黑、深蓝、红为底,配以明黄、绿、白、桃红等明快的色彩搭配,利用对比色和互补色使主体图案非常突出,彩而不繁,极具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神秘感。
在图案方面,土家织锦的纹样集合了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包括人物、动物、花草等等。
同时,也融入了土家族人的想象力和智慧,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写实、夸张、变形、概括等多种艺术手法,对生活中各类形象进行重构,注重传神与取舍。
例如经典图案四十八勾是由螃蟹或者蜘蛛演变而成,阳雀鸟图案的原型为杜鹃鸟等等。
由于传统土家织锦为了便于识记生产,所有这些图案均用横线、竖线、斜线三种基本线条,演变成几何图形。
并依照对称、循环、有规律、便于记忆的原则进行排列,形成了土家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纹样元素
土家族无论是木雕、石雕还是编织,其各种民族元素的背后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便是吉祥纹样的应用。
土家族的装饰纹样种类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动物类,常见的有仙鹤、鹿、鸳鸯、喜鹊、鱼、麒麟等;植物类常用的有梅花、松、竹、兰花、牡丹、菊花、万年青等;器物类常以人工造物为原型,如如意、古钱、花瓶、乐器等;【4】图案类是纹样中用的最多的一种表现形式,图案来源于古代纹样。
以规则的方圆等几何形状组成的有吉祥寓意的图案。
例如李瑞英回字纹、云纹、灯笼锦图案等。
纹样的物化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象征比拟,如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内涵竹子代表着苍劲挺拔的气节;谐音比拟是用谐音间接表达意愿,如“五福(蝙蝠)捧寿”、“吉(鸡)庆有余(鱼)”等图案;借助典故比拟如“五子登科”、“土家英雄窗雕”等图案。
纹样元素传达着土家族的人情伦理,将装饰纹样运用于室内设计中,就如同将主人的情感符号化与空间当中,通过其自带的寓意与主人形成互动。
结语:土家族人拥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审美情趣、民族心理,通过土家族的装饰元素体现在土家族人的生活中。
设计需要追溯,了解元素本身是应用元素的前提。
笔者通过对土家族建筑元素、编织元素、纹样元素的提炼和概括,意在为地域性民族设计提供养分,能让这一古老的民族元素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安.《淮南子》.西汉.
[2] 张良皋.巴史别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3] 张良皋,李玉祥.土家吊脚楼——老房子[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18.
[4] 刘俊.解读湘西传统建筑雕饰文化[J].装饰,2006-09-026.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