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合集下载

第5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5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线性总供给曲线位于两 个极端之间
0
AS
Y
AS
Y
短期总供给曲线三种情况的综合
AS
①凯恩斯总供给曲
线,资源远未充分 P
利用。 ②常规总供给曲线,

现被认为是短期总
供给曲线的一般情

况,资源尚未充分
利用。

③古典总供给曲线,
资源已经充分利用。
0
Yf
Y
(四)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主要有: 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②资本存量的变化; ③技术条件的变化; ④气候条件的变化; ⑤进口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
r
r1
政府支出变动
r0
对总需求曲线
的影响:
0
P
P0 0
E1
E0
Y0
Y1
LM
IS1 IS0
Y
E0
Y0
E1
AD0 Y1
AD1 Y
r
货币供给量变动
r0
对总需求曲线的
r1
影响:
0 P
P0 0
E0
E1
Y0
Y1
LM0 LM1 IS
Y
E0
Y0
E1
AD0 Y1
AD1 Y
二、总供给曲线
(一)宏观生产函数
1、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
y= 3640 + 960/p
S(y)=i(r) M/p=L=L1+L2
y=f(p)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量的因素发 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第5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5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2、20世纪 年代末期,欧佩克国 、 世纪 年代末期, 世纪70年代末期 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 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 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 从1978年到 年到 年 石油价格翻了一番, 结果又是滞涨。 结果又是滞涨。 3、1986年,欧佩克成员之间爆发了 、 年 争执,违背限产协议,油价下降。 争执,违背限产协议,油价下降。美国 经济经历了滞涨的反面。 经济经历了滞涨的反面。 4、20世纪 年代末,油价大幅波动 世纪90年代末 、 世纪 年代末, (亚洲金融危机到亚洲复苏和欧佩克限 油价从低于10美元到高于 美元) 美元到高于35美元 产,油价从低于 美元到高于 美元)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长期中实际产
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 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决定;旨在 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 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P S
D2
D1
y*
y
二、短期供给曲线(新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
P ASS
解析: 解析:
(1)当P=1时, Nd=175-12.5W,Ns=70+5W - 由Nd= Ns得N=100,W=6; , 当P=1.25时, Nd=175-12.5W/ 1.25 , - Ns=70+5W/ 1.25 由Nd= Ns得N=100,W=7.5 (2)从(1)可以看出P的变化不会影响劳 动力市场的均衡,均衡就业都为100单位, 这时均衡产出为 Y=14N-0.04N2 =1400 -400=1000
解析: 解析: (1)由利润函数π=PY-WL-CK, π=PY- π=PY WL-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即劳动需求函 数为 dπ/dL=Pβ1/αKαLβ-1-W=0 L=Kβ1/α(W/P)-1/α 若给定K、α、β ,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 K L=f(W/P),显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 数。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水平,反映了经济中的货币 价值。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的下降,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普遍和持续的价格 上涨。
关系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 胀;反之,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价格水平下降,可能 导致通货紧缩。
政策实践中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
04
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决 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
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 响总需求。
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工具的运用,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
3
相反,资源短缺或政策限制可能导致总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总供给量减少。
0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模型的假设条件
01
假设价格水平是灵活变动的,即 价格水平能够迅速调整以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
02
假设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不 受经济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
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保持稳定。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衡时,M=L 和 Y=C+I+G 相等,解这两个方程可 以得到总需求函数或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包括:政府购 买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 等。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高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增加;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经济社会在 更低价格水平下达到总需求量减少。
中国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说明:
不研究超长期的状况,超长期,技术水平会提高,资本会 变化,人口数量变化,就业量也会变化,生产函数最终会实现 潜在最大的潜在的产量。
只考虑短期生产函数,假设技术水平保持不变,资本不 变,只研究劳动力变化带来产出变化。所以,要实现理想的产 出量,也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就需要研究就业问题。就业 量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当劳动力市场供求相等的时候,
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作AD曲线 的水平移动。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r r2
E2 LM(P1) 扩张财政:
r1
E1
增加政府支出,IS右移。
IS2 在原价格水平下,形成新均 IS1 衡,利率升高,收入增加。相
y1
y2
y
同价格下,收入增加后AD曲线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的反向变动关系
①Keynes 的利率效应 P↑→r↑→I↓→AD↓
(?价格上升,要保持相同的购买力,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
②庇古的财富效应 P↑→货币实际购买力↓→总支出↓
③税收效应 P↑→名义收入↑→税负↑→ Yd ↓→C↓→AD↓
④孟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P↑→NX↓(进口↑出口↓) →AD↓
古典与凯恩斯学派在总供求方面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派
市场 市场自动调节——弹性; 调整 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资。
凯恩斯经济学派
物价和工资刚性; 经济环境改变后,无法迅速调 整
充分 就业
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能得 社会不能经常达到充分就业。
到最佳分配;
如果萧条,会存在大量失业。
社会最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总供 总需求变化不能影响总产出, 在未达充分就业前,总需求会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

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AD=SAS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一、经济萧条与繁荣分析西方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根据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以及其与总需求曲线的相互关系对经济波动做出如下的解释:从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变动来看,总需求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经济的萧条和繁荣状态下的均衡水平,如图1所示。

图1在图中,Y*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在此点垂直的曲线LAS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SAS为短期总供给曲线,AD为总需求曲线。

假设经济的初始均衡状态为E点,即AD与SAS的交点,这时国民收入为OY,价格水平为OP,显而易见,国民收入OY小于充分就业的产量Y*。

这意味着国民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但是,如果政府采取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则AD曲线会向右方移动。

在商品、货币和劳动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短期均衡点,比如随着AD 曲线的右移会使SAS、LAS、AD三条曲线相交于同一点,即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点。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学)

r
亦反是。
r1
结论: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 r0
右移。反之亦反是。
引申: i、g、x使IS右移,y
增加,称为“注入”;相 P 反,s、t、m使IS左移,y P0
减少,称为“漏出”。
E1 E0
IS0 IS1
Y0 Y1
Y
E0
E1
AD0 AD1
20
货币政策(LM移动)导致AD移动
r
前提: P不变,M变动
∵假设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 速或立即自行调剂, 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 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
实际工资(W/P)处于充分就业应有的水平。 ∵古典学派一般研究事物的长期状态, 而在长
期中, 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被认为是具有充分 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
40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0
国际替代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它国家生产的 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 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 国居民则会用本国产品来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 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
P↑→本国商品相对昂贵,外国商品相对
便宜 →出口↓,进口↑
企业将选择一个就业水平
N0, 使劳动的边际产出等 y
于实际工资, 此时, 利润最
大。
利润
企业就业低于N0时, 劳动
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
工资, 因而存在着增加利 润的机会。反之, 利润会
O N0
减少。
Pf (N,K )
工资 总额WN
N
29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需求
W
Nd Nd (
表示劳动需求量

第5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5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这两个因素是如何造成低增长?
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及银行贷款下降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财富效应、利率效应的下降 解决: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日本宏观经济变量(1992-199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出增长(%) 1.0 0.3 0.6 1.5 3.9 0.8 -2.5 通货膨胀(%) 1.7 0.6 0.2 -0.6 -0.5 0.6 0.7 预算盈余(%) 1.5 -1.6 -2.3 -3.6 -4.3 -3.3 -6.1 短期利率(%) 4.5 3.0 2.2 1.2 0.6 0.6 0.7
第一个原因是90年代早期日本股票市场的崩溃。 1990-1992年,日本股票价格下降一半。土地和 房地产价格也巨幅下挫。截止到1997年商业用地 的价格仅为1990年的55%。
第二个原因是股票和土地价格的崩溃对日本银行 的影响。许多银行都贷款给了股票和房地产的购 买者。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崩溃时,这些借款人 大部分不能清偿贷款。在1997年,有人估计日本 最大20家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总和占日本 GDP的4%。账面上如此多的坏账,使得银行不 得不彻底削减对企业的任何新贷款。
就业决定
预期
价格变化与工资
价格水平对工资的
调整

影响
就业量的变化 生产函数 Y=f(k,L)
AS的变化
(1)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劳动供给:劳动的 w/p 供给量取决于实际 工资(w/p)
w/p
劳动需求:劳动的需 求量取决于实际工资 (w/p)
w/p
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Ls=f(w/p) L
Ld=f(w/p) L
总需求模型是在IS-LM模型上加入了价格变量,包含 了凯恩斯主义总需求决定的所有变量(C,I,G,T,Ms), 实际上是凯恩斯理论的一个总结。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提升 产业竞争力。
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总需求总供 给模型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制定
相应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等 措施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政策制定者可以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 措施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根据模型分析,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表示生产能力 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 示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通过比较不同时点的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以预测未来一 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等指标。
宏观调控
政府需求受到政府财政状况、政策目标、社会福 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政府需求也是总需求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出口需求
01 出口需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向国外市场销 售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02 出口需求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汇率水平、贸易政 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当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
一,许多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02 总需求模型
消费需求
01
消费需求是指居民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各种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需求总和。
02
消费需求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物价水平、利率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在总需求模型中,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
解决方案
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连 贯性。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资源充分利用阶段。即C以上部分,这时总供给曲 线是一条垂线,这表示无论价格水平(P)如何上升,总供 给(Y)都不会增加。
这是因为从长期来讲,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当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时,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宏观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内的 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而不仅仅只是劳动人 口的充分就业),此时,无论如何提高价格,总供给也不会 增加。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资源总是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因 此,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左图中,总需求增加,使 得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 ,得到新的均衡点E1,对应的均 衡国民收入为Y1,均衡价格水平 为P0;总需求减少,使得总需求 曲线从AD0移动到AD2,得到新 的均衡点E2,对应的国民收入为 Y2,均衡价格水平为P0。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 线,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总需求增加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会使国民收 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下图所示。
(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即BC段,这时总供给曲线 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表示总供给(Y)的变动会引起 价格水平(P)的同方向变动。
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引起 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总价格水 平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生产中比较常见,所以这种向右上方 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又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的提 高)的变动会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就是总 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总 供给增加,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 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2;二是总供给减少,引起总供给曲 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中总供给曲线从AS0移动到AS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P
y
0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P 0 y D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为实现充分就业产量的 段。
一旦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其总供给曲线便
02
为是一条水平线。
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被认
0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西方学者把由垂直和水平线段组成的曲线称 为反 L 形的总供给曲线。 其意义: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 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 国民收入,而在到达充分就业后,没有多余的生 产能力,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 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的现象。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假定: (1) 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性的; (2)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 都是由实际工资水平决定的; (3) 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 具有灵活变动的性质;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 下会迅速得到调整,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常常出 清(即供需相等) ——劳动力市场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距离等于充分就 业产量 Y f 的垂直线 ——表明总供给量不会随价格变动而变动。
图示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 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 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 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 价格水平() 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和总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Y
Yf
Y = f(N、K)
Y0
0
N0
Nf
N:就业量
Yf:潜在产量:Yf=Y(Nf、K);Nf:潜在就业量。
潜在产量:也叫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潜在就 业量和现有资本存量下所能达到的产量。
潜在产量用生产函数表示: Y*=Y(N*,K)
其中:Y*为潜在产量,N*为潜在就业量。 潜在就业量和潜在产量不受价格水平或其它 宏观变量影响,它表明一个社会达到潜在就业量 或潜在产量时,生产资源全部得到利用。
劳动市场包括劳动的需求与供给。西方理论 认为,劳动需求量是由实际工资决定。
劳动需求函数:Nd=Nd(W/P)。 其中:N为劳动需求,W/P为实际工资。 劳动的供给量也是由实际工资决定。 劳动供给函数:Ns=Ns(W/P)。
当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等于劳动
需求时,就实现了均衡。
如图,E点表明劳动市场实现均衡。
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表明 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 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要了解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 还必须 首先认识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概念。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一定技术条件下资源对 总产量的约束,主要通过价格水平来影响的, 而价格水平对总产量影响又主要是通过劳动的价 格即工资水平来影响的。
业产出量的垂直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推导
P P1 a图 P0 P2
0 N
P B
A C
W1 W0 W2
W0/P1 W0/P0 W0/P2
Ns
W/P 0 N
b图 N0
0
E Nf
Nd
W0/P1 W0/P0 W0/P2
W/P 0
AS
B
A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O
N0
N*
N
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量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递减,原因是存在劳动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而就业量N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均衡。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7
劳动市场均衡
w = W/P
W P1
Nd
Ns
W P0
E
O
N1 N0
N2Biblioteka N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8
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
性,在短期内工资和价格没有足够的时间进
行调整。产量和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工
资不会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达
到充分就业以后,总供给价格成为一条垂线。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24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潜在的产量
P
ASS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4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 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 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y = f (N,K)


y 为总产出,
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的表示出来。
15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
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
11
r
LM
r1 r0 IS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货币幻觉” • 工资受劳动协议关系约束;假如整个社会全部企业
协议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虽 然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 慢变化。所以AS是较平坦旳甚至完全平坦。 • “菜单成本”理论 • 虽然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 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旳工人。
Y=f(N)
(3)
28
AS曲线旳经济含义
1. 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到达宏观均衡时,一 种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旳曲线。
2. SAS曲线表白在短期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 间存在着正向变化旳关系,而LAS曲线阐明在长 久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无关。
3. AS曲线反应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 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 入水平这么一种复杂而迂回旳传导机制。
总供求模型包含四个方程:
产品市场的均衡:I(r) G S(Y - T) T
货币市场的均衡:M P
L(1 Y)
L( 2 r)
从上面两个式子中可求出Y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总需求
函数。
劳动市场的均衡:N
d(
W P
)
N
s(
W P
)
短期生产函数:Y f (N , K )
从上面两个式子可求出Y与P之间的关系,就是总供给函
29
AS曲线旳移动
假如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 原因造成总产出水平旳变化, 以看作是AS曲线在坐标内旳水 平移动。AS曲线水平移动旳主 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技术创 新和资源情况旳变化。
30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 在一般旳情况下, P
短期总供给曲线
LAS
位于古典总供给

经济学原理课件-第8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经济学原理课件-第8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S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
8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取决于充分 就业的产出水平。
任何改变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因素 都会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 人均资本 ➢ 劳动人口 ➢ 技术进步 ➢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不断 向右移动的过程。
P
Y
长期总供给LAS的移动
9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5
二、总供给(AS)曲线
1.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整个社会提供的 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通常情况下,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 社会拥有的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等生 产要素;资源越多,各个价格水平上总供给量就越大;
➢ 要素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这些要素投入经济,如工人多参 加劳动(延长劳动时间)、多储蓄——这主要由要素的 价格决定,比如工资水平(劳动的价格)、利率(资本 的价格)、租金(土地的价格);
AS2 AS1
E2 E1 AD1
Y2 Yf
Y
18
思考
1.简述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2.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其成因。 3.运用AD-AS模型分析“滞涨” 现象。
13
总供给曲线的三阶段
P AS
阶段3 :资源已经充分利用, 不管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 产出不能增加(古典区间)
阶段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产出增加使要素价格上升 (中间区间)
Y0
Yf
Y
阶段1:资源未充分利用,产出
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凯恩斯区
间)
14
影响总供给变动的因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一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学习辅导1.总需求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如前所述,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社会总需求公式分别为:Y=C+I;Y=C+I+G;从上式可看出,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总支出。

社会总需求除受价格水平影响外,还受收入水平、对未来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只考察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AD代表总需求,公式:AD=f(P)第一,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

可称为利率效应。

第二,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可称财富效应。

第三,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将随之下降。

分析表明,价格水平上升,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必然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将引起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

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

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止匕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

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

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分析
• 短期宏观经济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P
AS
E0 P0
AD0
yf
y
例题
• 上一例题中,如果一直总供给函数为:
y 3350 400P
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和价格 水平。后果
投资减少,紧缩政策 P
E0 P0 E1 P1
• 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的极端情况) 货币工资“刚性”,即价格和货币工资没 总供给曲线的政策 含义 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 只要国民收入或产 P 产量小于充分就业
P1 P0 E1 E0
量处在小于充分就 的产量时,在既定 业的水平,国家就 的价格P0下,经济 可以用增加需求的 社会提供任何数量 政策来达到充分就 的产量。此时,总 业的状态。 供给曲线为水平状 态。充分就业产量 AD1 之后,社会没有多 AD0 余的生产力。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①政府购买的变动 政府购买增加→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右移 a. 乘数效应 b.如政府购买某个公司物品,该公司收入增加, 挤出效应 如政府购买刺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增 利润增加,工人收入增加→增加个人消费支 出→带动其他物品需求 加公众的货币需求→利率上升→投资减 少→物品与劳务的需求减少,抵消部分 其他物品需求增加→生产者雇佣更多工人生 产,获得更高的利润→更高的收入→刺激消 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 费支出 因此,把所有效应加总,对物品与劳务需 求总的影响远远大于最初来自更多政府支出 的刺激。
AD0
AD1
AS
y1 yf
y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分析
•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原材料价格猛涨 P
E0 P0 P1 E1
AD0
AS
AS’
yf
y1
y
分析题
• 降低工资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何影响?价格 降低对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有何影响?它们 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调整有什么含义?
货币供求变化影响总需求
①物价水平是货币需求的一个决定因素 物价水平高,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抑制了额外的货币需求;产品市场上投资减少, 家庭储蓄多了,消费支出减少,物品与劳务的 需求量减少。(点的移动) ②货币供给变动 如公开市场活动中购买债券,则货币供给 增加,为了使人们持有央行创造的额外货币, 利率必然下降,借贷成本小,投资增加,物品 与劳务需求量增加。(线的移动,向右)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研究产量波动以及决定价格水平与通 货膨胀率的基本宏观经济工具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框架
凯恩斯
交叉图 流动偏好
理论
IS曲线 IS-LM 模型 LM曲线 总供给 解释短期 经济波动 总需求 总需求总供给 模型
总需求
• 概念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通常以产出水平表示(衡量经济中各种 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充分就业量
潜在产量
Y*
Y
0
N
N
N*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内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人口增长会带 来充分就业劳动量的变化,资本也会变 化,所以生产函数为:
y f (N , K )
*

• 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 期资本量,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注】我们这里只分析短期生产函数
•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的需求 W/P 知识回顾:一个企业拥有一个苹果园,且 每周要决定雇佣多少工人摘苹果。 假设条件: W ( )0 ①企业在卖苹果的市场上和雇佣劳动力市 P 场上都是竞争的(即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W ②利润最大化 ( )1 P W N ( ) d P
N
N0
N1
劳动市场的供给 ─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价格即工资水平下,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 劳动供给量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W/P
W ( )1 P
W Ns ( ) P
W ( )0 P
N0
N1
N
劳动市场的均衡
W/P
均衡工资
供过于求,经济不能为 愿意工作的人提供足够 职位,价格和工资有完 全伸缩性,实际工资降 低,刺激劳动需求。
按对不同商品价格影响大小分:平衡(每种商 品价格按同比例上升)和非平衡(上升比例不 完全相同) 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分:未预期的和预期到的。 (3)经济增长 ━特定时期内达到适度的增长率,一般用实 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4)国际收支平衡 ━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赤字:收入<支出 盈余:收入>支出
y1 y2
y c ( E1 t ) i ( r ) g y LM’ M L1 ( y ) L2 ( r ) 【注】 E2 P
LM
y
例题
• 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c 1400 0.8 yd , t ty 0.25 y i 200 50r , g 200 L 0.4 y 100r , M 900
r
r1 r2
由于决定IS曲线 联立方程组,消去r, IS 的变量被假定是实 y 得到P与y的关系 际量,在价格上涨 y1 y2 时,企业投资中所 P a 有的投入和产出的 y b 价格同比例上涨, D1 P P1 不改变实际利率与 Md 1 D ( e)h 投资预期利润率之 2 Y P2 间的关系,因此, kd h(1 ) P kd h(1 ) AD IS曲线位置不变。
(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 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无法填补 现有的职位空缺,需求方引起)
原因:技术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劳动力不 流动
周期性失业 ━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 成的失业。 ②失业的影响 社会影响:失业率高会使社会损失很多本来应该 并且能够生产的产量。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 个人及家庭影响:失去本来用劳动可以换来 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2.5或3)个百分点。 的收入;个人及家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下降, 【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身心健康受摧残,容易影响社会秩序、社会安 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全稳定,如吸毒、离婚、犯罪等。
②税收的变动 减税→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加→总 需求增加,右移;反之,减少,左移。 a.乘数效应 减税,消费支出增加→收入、利润增加→ 刺激消费,需求增加。 b.挤出效应 减税,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 升→投资减少,产量减少 另一种影响因素: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 久的还是暂时的感觉(暂时的,影响不大; 持久的,影响较大)
• 曲线
函数形式 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 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曲线推导 ①庇古的财富效应 ③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物价水平上升,钱更不值钱了,不能买 物价水平上升→利率上升(②)→外 更多的物品与劳务→消费者感到更加贫穷, 国投资者到本国投资寻利,外汇市场上 减少消费支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 本国货币供给减少,使得本国货币相对 ②凯恩斯利率效应 于其他通货升值→本国物品相对变贵→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出口减少→物 物价水平上升,家庭要持有的货币量增 品与劳务的需求减少。 加了→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以存入银 行放贷→货币的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家 【小结】 庭不想借款投资新住房、工厂不想借款增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物价水平 加新设备→减少物品与劳务需求。 越高,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越少。
(2)物价稳定 ━价格总水平稳定(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通货膨胀 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 的上升的过程。 • 衡量指标: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价 格指数(PPI)、GDP平减指数 •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价格上升速度分:爬行(2%~3%)、温和 (5%~10%)、二位数(>10%)、奔腾 (>50%)、恶性(>100%)
求总需求函数;以及价格水平在P=1时的 收入和利率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 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作是AD曲线在 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 ①消费或企业支出计划变动 关心退休后的生活而储蓄;企业决定投 资新的电脑体系等 ②财政或货币政策的变动 政府购买减少;政府扩大货币供给(存 款准备金率下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分析
• 宏观经济目标
(1)充分就业 ━所有愿意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①失业(unemployment)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找工作而找不到 工作的社会现象。
• 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生产过程中,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 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 业。 (短期、局部、难以避免、过渡性,供给方 引起) 结构性失业 ━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 业。
y0
yf
y
• 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偏向于短期) 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向右上方倾斜 • 新古典的错觉理论(弗里德曼、卢卡斯) •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物价水平下降,降到低于预期的水平,生产者 强调物价对经济状况变动调整也是缓慢的, 会错误的认为相对价格下降了,因此会减少产量, 存在“菜单成本”;当物价水平下降时,由于 使总供给减少。 “菜单成本”,价格具有粘性,暂时不调整价 • 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凯恩斯) 格,这些滞后的企业价格如此之高,销售量下 降,使得企业削减生产,因此,总供给减少。 设想企业依据预期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工人支 付名义工资,当物价水平降到低于预期水平时, 总之,三个理论表明:当物价水平背离预 由于工资不能依据物价水平及时调整,使得实际 期时,产量就背离其自然率,呈现出物价水平 工资W/P增加,企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生产, 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的规律,即总供给曲线向 总供给减少。 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
短期总供给曲线如何移动?
物价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