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13.2、6、8-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总结及练习资料讲解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总结及练习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第十三章 光第一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点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1)光的折射定律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各自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表达式:2211sin sin θθn n =③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2)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用符号n 表示sin sin n θθ=大小n 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一个物理量,n 越大,表明光线偏折越厉害。
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例题:光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122×108m/s ,当光线以30°入射角,由该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为多少?解:由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得又根据介质折射率的定义式得r 为在空气中光线、法线间的夹角即为所求.i 为在介质中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30°. 由(1)、(2)两式解得:所以r=45°.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出各种色光,在屏上形成红→紫的彩色光带(注意:不同介质中,光的频率不变。
)练习:1、如图所示,平面镜AB 水平放置,入射光线PO 与AB 夹角为30°,当AB 转过20°角至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50°B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c n v =C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D .反射光线与AB 的夹角为60°2、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入射角40°,在界面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小于40°B .在40°与50°之间C .大于140°D .在100°与140°与间3、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为了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跟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可以是 ( )A .15°B .30°C .60°D .105°知识点: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1.实验的改进: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可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 、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C 点和D 点,过C 、D 两点分别向NN′做垂线,交NN′于C′、D′点, 则易得:n = CC′/DD′2.实验方法:插针法例题: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当入射光线与玻璃砖表面成30°角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 A .2 B .3 C .22 D .33 练习:1、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的玻璃表面,入射角为θ1,求:当θ1=45º时,折射角多大?2、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的玻璃表面,入射角为θ1,求:当θ1多大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刚好垂直?(1)300(2)arctan 23、为了测定水的折射率,某同学将一个高32cm ,底面直径24cm 的圆筒内注满水,如图所示,这时从P 点恰能看到筒底的A 点.把水倒掉后仍放在原处,这时再从P 点观察只能看到B 点,B 点和C 点的距离为18cm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水的折射率为多少? 4/3第二节全反射知识点:光的全反射i 越大,γ越大,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高中物理光学内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 3-4 “光”内容分析一、知识框架高中物理选修 3-4 “光”部分内容主要可分为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几个具体知识内容,几何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三部分内容;波动光学则包括光的干涩、衍射、偏振和色散的内容,而激光作为光学的应用,需额外介绍。
《课程标准》对光部分的要求主要有: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测定材料的折射率;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
二、教材分析及地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选修 3-4 以振动和波为核心,在从机械振动过渡到电磁波的过程中,光学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
机械波具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特性。
通过对比介绍光同样具有干涉、衍射、偏振等特性,使学生知道光也是一种波。
光又有别于机械波,而属于电磁波。
对于光现象的深入研究(光速的测量),还预示了相对论的产生。
由于前面已经用较大篇幅描述了机械波,甚至包括了惠更斯原理,而且现代高中学生对于电磁波等波动知识已经有些了解;另一方面,物理学对光的研究主要是光的本性,几何光学侧重于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在新课程中已经很少了。
因此,在教材中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没有完全分开成为两章。
三、新教材中光学内容的变化光的色散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只讲激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全息照相,而完全不用讲激光产生的机理。
直接引入对光的本性的讨论,介绍历史上主要有两种观点——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
认识到光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处于一定波长(或者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一种量子化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13.2全反射(43页)
全反射
课标解读
明确要求 把握方向 学业有成
1.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 2.理解全反射的条件,能够计算有关全反射的问题及解 释有关现象. 3.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
教材知识梳理
感受自主学习 收获成果
一、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名称 项目 定义 传播速度 光疏介质 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光密介质 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光疏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小 (1)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特点
二、全反射现象 1.全反射及临界角的概念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增 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就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 (2)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等于90° 时的入射 角,用字母C表示.
(1)使入射光按图中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有色光射出 ab面,则哪种光首先射出? (2)使入射光按图中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哪种光首先射 出ab面?
【解析】
不论入射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绕O点旋转,只
要分析清楚在ab面上各色光的入射角的变化情况,若入射角小 于临界角,则不能发生全反射,从而射出.
(1)白光垂直入射ac面后直射到ab面,入射角为45° 发生全 反射,说明棱镜的临界角小于45° ,这是对红光到紫光所有光 而言的.当入射光顺时针偏转时,在ac面上发生色散,不同颜 色的光折射率不同,红光偏折小,紫光偏折大,如图所示.射 到ab面上时红光入射角小,紫光入射角大,但它们都大于45° . 另一方面棱镜对红光的临界角比紫光的临界角大,因此入射光 顺时针偏转时,在ab面上红光首先小于临界角而射出ab面.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第6节 光的偏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13.6 光的偏振教案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教学目标1、观察振动的偏振现象2、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3、知道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4、能运用偏振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光现象重点难点:知道光的偏振现象及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复习提问:(1)什么是横波?什么是纵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抖动水平软绳时产生的波就是横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像水平悬挂的弹簧一端振动时形成的沿弹簧传播的波。
引入: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具有波动性,那么光波究竟是横波还是纵波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光的偏振。
新课教学: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验来看看怎么判断一种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视频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波传到狭缝时的情况,看波能否通过狭缝传到木板的另一侧。
实验现象:绳上形成的横波,当狭缝与振动方向一致时,波不受阻碍,能通过狭缝,而当狭缝与振动方向垂直时,波被狭缝挡住,不能通过狭缝传到木板另一端;对弹簧上形成的纵波,无论狭缝怎样放置,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均能顺利通过狭缝传播到木板另一侧。
思考与讨论:在横波传播过程中,当狭缝既不与振动方向平行也不与振动方向垂直时,波能通过狭缝继续传播吗?实验观察:有部分振动能通过狭缝。
一、横波的偏振:横波能够通过与波源振动方向不垂直的狭缝的现象称为偏振现象。
受这个实验的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实验来判断光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二、光波的偏振仪器介绍:1.偏振片: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的方向(透振方向)。
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能够完全通过偏振片。
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不垂直的光可以部分通过,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完全不能通过。
实验1: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偏振片P,在P的另一侧进行观察透射光的强度。
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的强度是否变化。
现象:可以看到偏振片是透明的。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 P,透射光强度不变;实验2:偏振片P的后面再放一个偏振片Q,观察通过两个偏振片的透射光。
【最新】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三章光第6节光的偏振+课件(共46张PPT).ppt
新课内容
三、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
2.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沿着某个 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叫做偏振光。
自然光
偏振光
起偏器
说 明:
(1)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 (2)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 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 (3)入射角变化时偏振的 程度也有变化。
1.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2.自然光 偏振光 光振动 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4.实验中起偏器、检偏器的作用 5. 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
结束
练习
1.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通过遮光板M 中的小孔S , 在M的右方放一偏振片P ,P 的右方再放一光屏Q ,现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逐渐旋转偏振片P ,关于屏Q 上
新课内容
四、偏振现象的应用---液晶显示
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这一特性, 在上下两片栅栏相互垂直的偏光 板之间充满液晶,利用电场控制 液晶的转动.不同的电场大小就 会形成不同的灰阶亮度.
液晶显示 自然光 电极
偏振片
偏振片
电极
液晶 反光板
无
无
自然光通过第一块偏振片成为偏振光
上下两极板没有电压(液晶有旋光性)
影机,两个摄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它 们同时分别拍下同一物体的两个画像,放映时把两 个画像同时映在银幕上。如果设法使观众的一只眼 睛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画面,就可以使观众得到立体 感。为此,在放映时,两个放像机每个放像机镜头 上放一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 直,观众戴上用偏振片做成的眼镜,左眼偏振片的 偏振化方向与左面放像机上的偏振化方向相同,右 眼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右面放像机上的偏振化方 向相同,这样,银幕上的两个画面分别通过两只眼 睛观察,在人的脑海中就形成立体化的影像了。
物理人教版高二选修3-4教材梳理_第十三章_6.光的偏振_word版含解析
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偏振现象1.偏振现象如图13-6-1所示,机械波是横波时,当质点的振动方向与狭缝平行时,机械波能透过狭缝传播(图甲),反之,则不能传播(图乙).对纵波而言,不管什么情况,纵波总能透过狭缝而传播(图丙).图13-6-1学法一得横波只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振.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而纵波没有偏振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横波.2.自然光和偏振光(1)自然光从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的无规则集合,所以直接观察时不能发现光强偏于哪一个方向,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如图13-6-2所示,普通光源S发出的光经过偏振片时,后面的光屏是明亮的,说明光透过了偏振片;若转动偏振片,光屏上亮度不变,说明透过光的强度不变,由此可知,自然光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图13-6-2联想发散偏振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其“狭缝”用肉眼不能看见,它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狭缝”平行的光波通过.深化升华通过偏振片后,自然光就变成了偏振光.(2)偏振光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光叫偏振光.如经过偏振片后的自然光.若偏振光再经过一个偏振片后,情况会怎样呢?如图13-6-3所示,当两偏振片的“狭缝”平行时,光屏上仍有亮光.当两偏振片的“狭缝”相互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光屏上是暗的,如图13-6-4所示.图13-6-3图13-6-4深化升华光的偏振现象并不罕见.除了从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3)偏振光的另一种产生方式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如图13-6-5).图13-6-5二、偏振现象的应用1.光的偏振现象有很多应用.如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池中的游鱼、玻璃橱窗里陈列物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扰,常使景象不清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让它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减弱反射光而使景象清晰.2.夜晚行车时,对方照射过来的光很强,若加一个偏振片,可减弱对眼睛的照射.3.立体电影也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典题·热题知识点一偏振和偏振光例1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B.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D.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解析: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而机械能中也有横波,当然能发生偏振,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自然光不一定非要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BD例2通过一块偏振片去观察电灯、蜡烛、月亮、反光的黑板,当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偏振片时,看到的现象有何不同?解析:通过一块偏振片去观察电灯、蜡烛时,透射光的强弱不随偏振片的旋转而变化,因为灯光、烛光都是自然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相同,因此当偏振片旋转时,透射出来的光波的振动方向虽然改变了但肉眼察觉不到.月亮和黑板反射的光已经是偏振光,它们通过偏振片透射过来的光线的强弱会随偏振片的旋转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答案:见解析.方法归纳正确地区分自然光和偏振光是回答此题的关键.知识点二偏振的应用例3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将它们放在一盏灯的前面以致没有光通过,如果将其中的一片旋转180°,在旋转过程中,将会产生下述的哪一种现象( )A.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又减弱到零B.透过的光强先增强,然后减弱到非零的最小值C.透过的光强在整个过程中都增强D.透过的光强先增强,再减弱,然后又增强解析: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没有光通过;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强度达到最大.当其中一个偏振片转动180°的过程中,两偏振片的方向由垂直到平行再到垂直,所以通过的光先增强,又减小到零.答案:A方法归纳两个偏振片紧靠在一起时,第二块偏振片叫做检偏器,第一块偏振片叫做起偏器,检偏器与起偏器平行时,透过的光最强,而检偏器与起偏器互相垂直时,透过的光最弱.问题·探究方案设计探究问题光是不是横波?探究过程:1.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偏振片,旋转偏振片,是否可以从偏振片的另一侧观察到光?如果可以,则光的振动方向可能如何?当太阳光或灯光通过偏振片时,旋转偏振片可以从偏振片的另一侧观察到光.光的振动方向在光屏面的各个方向上.2.在偏振片的后面再放置第二块偏振片,保持第一块偏振片位置不动,旋转第二块偏振片,从第二块偏振片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当第二块和第一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一致时,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最强.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零.探究结论:光是横波.。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的偏振》温故知新
6 光的偏振
温故知新
新知预习
1.偏振光:自然光垂直透过某一偏振片后,其光振动方向只沿着偏振片的___________方向,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___________,这样的光叫做___________,光的____________证明光是___________波.
2.自然光:由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__________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___________,这样的光叫___________. 知识回顾
对于光的偏振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也有所接触.如戴偏光眼镜看立体电影,有些专业相机都带有偏振片等.但是不是所有的光都是偏振光呢?要理解光的偏振知识,还要对横波、纵波、自然光、偏振光等概念加以区别,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光的偏振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难点_理解【全反射】的产生条件
解析:垂直射向界面的光线不偏折,因而光束沿直线平行射到半圆面上,其中通
过圆心的光线将沿直线穿过而不发生偏折,入射角为零。由圆心向外的光线,在 半圆面上进入真空时的入射角逐渐增大并趋近90°,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所
教学过程
实验二: 将一束光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入射到空气,观察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的位 置变化。
观察分析: 由实验可知,当光从玻璃 射向空气时,同时发生反 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折射 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 大,且入射角总是小于折 射角。当入射角大于某个 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全反 射。而此时的入射角叫做 临界角。
以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外的光线将在半圆面上发生全反射。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理选修3-4
理解【全反射】的产生条件
制作:华渔学研中心学研二部理综处 时间:2018.1.30
教学过程
实验一: 将一束光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入射到玻璃,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的位 置变化。
空气 玻璃
观察分析: 由实验可知,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 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折射 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入射 角总是大于折射角。实验过程中,始 终存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 线。
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故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一定不会发生
全反射。而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可能会发生全反射。当入
射角小于临界角时不发生全反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
射。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有的现象,由托马斯•杨首次观察到。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宽度或条纹间距:λdL x =∆ L :屏到挡板间的距离,d :双缝的间距,λ:光的波长,△x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2)图象特点: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红光(λ最大)明、暗条纹最宽,紫光明、暗条纹最窄。
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外侧为红色。
2)光的颜色、色散A 、薄膜干涉(等厚干涉):图象特点: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完全相等。
不同λ的光做实验,条纹间距不同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明暗相间条纹B 、薄膜干涉中的色散⑴、各种看起来是彩色的膜,一般都是由于干涉引起的⑵、原理: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⑶、现象:同一厚度的膜,对应着同一亮纹(或暗纹)⑷、厚度变化越快,条纹越密白光入射形成彩色条纹。
C 、折射时的色散⑴光线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面偏折。
折射率越大,偏折的程度越大⑵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同一种介质中,由红光到紫光,波长越来越短、折射率越来越大、波速越来越慢3)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最宽最亮;两侧条纹不等间隔且较暗;条纹数较少。
(白光入射为彩色条纹)。
光的衍射条纹:中间宽,两侧窄的明暗相间条纹(典例:泊松亮斑)共同点:同等条件下,波长越长,条纹越宽4)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横波;常见的光的偏振现象:摄影,太阳镜,动感投影片,晶体的检测,玻璃反光⑴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的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⑵当只有一块偏振片时,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不变。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但是,比通过一块偏振片时要弱。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零。
⑶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⑷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等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 所引起的,因此常将E 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13.2 全反射 教案(人教版选修3-4)
13.2全反射(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 .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2 .理解全反射的条件,能计算有关问题和解释相关现象.3 .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标解读1 .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理解它们具有相对性.2 .理解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的条件.3 .利用全反射条件,应用临界角公式解答相关问题.4 .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地位光的全反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与日常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光亮的铁球在阳光下很刺眼,将铁球在点燃蜡烛上全部熏黑,然后把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把球取出,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将明白其中的奥妙.●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2.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补充,检查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教师讲解例题,并总结解题规律步骤7: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步骤6:完成“探究3”重在讲解综合应用规律、方法、技巧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方式同完成“探究1”步骤4:让学生完成【迁移应用】,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步骤8: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1(1)密度大的介质就是光密介质.(×)(2)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是光密介质.(√)(3)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具有绝对性.(×)1(1)全反射及临界角的概念①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就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②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字母C表示.(2)全反射的条件要发生全反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3)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或真空)时,sin_C=1n(公式).(4)全反射的应用①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利用全反射改变光的方向.②光导纤维:由折射率较大的内芯和折射率较小的外套组成,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2 .思考判断(1)光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入密度小的介质时一定能发生全反射.(×)(2)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3 .探究交流为什么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提示】水或玻璃中的气泡是光疏介质,光经过水或玻璃照射气泡时,一部分光会发生全反射,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有更多的光反射到人眼中,就好像光是由气泡发出的,因此人眼感觉气泡特别明亮.1 .如何理解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2 .怎样从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能量变化理解全反射?3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什么?怎样理解临界角?1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1)对光路的影响:根据折射定律,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例如由空气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例如由水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比较(3)比较光在其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或折射率的大小来判定谁是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2 .全反射现象(1)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发生全反射时,光全部返回原介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不存在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不再适用.(3)从能量角度来理解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同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即折射光线能量减小,反射光线强度增强,能量增加,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到零,反射光的能量等于入射光的能量.(4)临界角①定义: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用C表示.②表达式:光由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若刚好发生全反射,则折射角恰好等于90°,n=sin 90°sin C,即sin C=1n.③不同色光的临界角:不同颜色的光由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或真空时,频率越高的光的临界角越小,越易发生全反射.1 .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对确定的两种介质而言的,只对一种介质,无法确定它是光疏介质还是光密介质.2 .分析光的全反射时,关键是根据临界条件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再利用几何知识分析边角关系.图13-2-1如图13-2-1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 ,O 为球心,AB 为直径.来自B 点的光线BM 在M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另一光线BN 恰好在N 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 =30°,求(1)玻璃的折射率.(2)球心O 到BN 的距离.【审题指导】 (1)由几何关系确定入射到M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求出折射率.(2)由全反射知识结合几何关系求出O 到BN 的距离.【解析】 (1)设光线BM 在M 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几何知识可知,i =30°,r =60°,根据折射定律得n =sin r sin i ①代入数据得n =3②(2)光线BN 恰好在N 点发生全反射,则∠BNO 为临界角Csin C =1n ③设球心到BN 的距离为d ,由几何知识可知d =R sin C ④联立②③④式得d =33R ⑤【答案】 (1)3 (2)33R1 .光的反射和全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 .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线了.1 .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则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解析】 由题意知,光由光密介质射向了光疏介质,由sin C =1n =12得C =45°<θ1=60°,故此时光在两介质的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故D 选项正确.【答案】 D1 .全反射棱镜是如何控制光路的?2 .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 .“海市蜃楼”和“沙漠蜃景”的成因是什么?1 .全反射棱镜用玻璃制成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其临界角约为42°,当光线垂直于直角边或垂直于斜边射入棱镜后,在下一个界面处的入射角为45°,由于大于临界角,光在该处发生全反射,若光垂直于直角边射入棱镜后,在斜边处发生一次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射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若光垂直于斜边射入棱镜,在两个直角边处各发生一次全反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180°.2 .光导纤维(1)构造及传播原理图13-2-2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 μm ~100 μm 左右,如图13-2-2所示,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导纤维可以远距离传播光,光信号又可以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变为声音、图像.如果把许多(上万根)光导纤维合成一束,并使两端的纤维严格按相同的次序排列,就可以传播图像.(2)光导纤维的折射率图13-2-3设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n ,当入射角为θ1时,进入端面的折射光线传到侧面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13-2-3所示,则有:sin C =1n ,n =sin θ1sin θ2,C +θ2=90°,由以上各式可得:sin θ1=n 2-1.由图可知:当θ1增大时,θ2增大,而从纤维射向空气中光线的入射角θ减小,当θ1=90°时,若θ=C ,则所有进入纤维中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即解得n =2,以上是光从纤维射向真空时得到的折射率,由于光导纤维包有外套,外套的折射率比真空的折射率大,因此折射率要比2大些.3 .对“海市蜃楼”的解释图13-2-4(1)气候条件:当大气比较平静且海面与上层空气温差较大时,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因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空气的下层比上层折射率大.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空中的大气分成许多水平的空气层,如图13-2-4所示.(2)光路分析: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上一层的入射角越来越大,当光线的入射角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就会从高空的空气层中通过空气的折射逐渐返回折射率较大的下一层.(3)虚像的形成:当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总认为光是从反向延长线方向发射而来的,所以地面附近的观察者就可以观察到虚像,且虚像成像在远处的半空中,这就是海市蜃楼的景象.如图13-2-5所示.图13-2-54 .对“沙漠蜃景”的解释(1)气候条件:夏天在沙漠里也会看到蜃景,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2)光路分析: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入射角逐渐增大,也可能发生全反射.(3)虚像的形成: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处物体的倒影(图13-2-6),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的一样.沙漠里的行人常被这种景象所迷惑,以为前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图13-2-6分析光的全反射、临界角问题要注意:1 .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2 .找出临界角,利用几何知识分析线、角关系,进行求解.(2013·大连八中检测)如图13-2-7所示,一根长为L 的直光导纤维,它的折射率为n .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射入,又从另一端面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多少?(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图13-2-7【审题指导】 (1)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应用.(2)要分析所需最长时间的条件是什么.【解析】 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要使光线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然后从它的另一端全部射出,必须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发射.要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经历的时间最长,就必须使光线的路径最长,即光对光导纤维的入射角最小.光导纤维的临界角为C =arcsin 1n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路程为d =L sin C =nL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速度为v =c n .所需最长时间为t max =d v =nL c n=n 2L c .【答案】 n 2L c与全反射有关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全反射产生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涉及的问题如:全反射是否发生、什么范围的入射光才能从介质中射出、折射光覆盖的范围分析、临界角的计算等,都需正确作出光路图,熟练应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2 .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3-2-8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下列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13-2-8效果的是()图13-2-8【解析】四个选项产生光路效果如图:则可知B项正确.【答案】 B在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大玻璃板下表面,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这个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圆形纸片,问所贴纸片的最小半径应为多大?【规范解答】 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图中S 点为圆形发光面边缘上一点,由该点发出的光线能射出玻璃板的范围由临界光线SA 确定,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C 时,光线就不能射出玻璃板了.图中Δr =d tan C =d sin C cos C ,而sin C =1n ,则cos C =n 2-1n ,所以Δr =d n 2-1. 故应贴圆纸片的最小半径R =r +Δr =r +d n 2-1. 【答案】 r +d n 2-1全反射问题的处理技巧1 .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2 .若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则根据sin C =1n 确定临界角,看是否发生全反射.3 .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4 .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反射定律等进行判断推理,运算及变换,进行动态分析或定量计算.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解析】因为水的折射率为1.33,酒精的折射率为1.36,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由v=c/n可知,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较小.【答案】BD2. (2013·南京一中检测)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13-2-9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和n 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图13-2-9A.n a>n b B.n a<n b C.v a>v b D.v a<v b【解析】由图可知,a光偏折程度大,则a光折射率大,由v=cn知,a光速度小,故A、D正确.【答案】AD3 .如图13-2-10所示,一束平行光从真空垂直射向一块半圆形的玻璃砖的底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2-10A.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不能通过玻璃砖B.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能通过玻璃砖C.通过圆心的光线将沿直线穿过,不发生偏折D.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外的光线将在曲面处产生全反射【解析】垂直射向界面的光线不发生偏折,因而光束沿直线射向半圆面,其中通过圆心的光线不偏折,由中心向外的光线,在从半圆进入真空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故正确答案为B、C、D.【答案】BCD4. 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解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 B5. 光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1.5×108m/s,那么光从此介质射向空气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应为多大?【解析】 由n =c v 可得:n =3.0×1081.5×108=2. 再由 sin C =1n 可得:sin C =12,故C =30°.【答案】 30°。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光的偏振》教学设计
《光的偏振》教学设计江西石城中学:温树平 342700教材内容: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三章第六节《光的偏振》高二年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振动中的偏振现象,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2.知道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知道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二.能力目标:1.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发展的严密性。
2.培养学生为问题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验来验证理论.2. 知道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好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 使学生了解偏振现象及运用光的偏振知识来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学现象2. 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知道光有偏振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横波难点:通过两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接受光有偏振现象,因为偏振是学生接触的一个新概念,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并通过设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类比、推理、判断得到结论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
教学方法: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有一定了解。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光的偏振现象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而又抽象的,而机械波的偏振现象相对形象些。
故要本着由浅入深,新旧联系,全面系统的原则去讲课,先做好机械波模拟实验,使学生认识机械波的偏振,进而认识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作为知识铺垫后然后再做光的偏振实验,在分析光的偏振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且与机械波实验相类比。
偏振现象的应用属于了解性的,采用老师用幻灯片展示语言介绍,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而不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同时让学生知道光偏振并不是陌生的,而是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光的偏振现象的抽象性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设疑,学生探讨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有的现象,由托马斯•杨首次观察到。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宽度或条纹间距:λdL x =∆ L :屏到挡板间的距离,d :双缝的间距,λ:光的波长,△x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2)图象特点:中央为明条纹,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红光(λ最大)明、暗条纹最宽,紫光明、暗条纹最窄。
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外侧为红色。
2)光的颜色、色散A 、薄膜干涉(等厚干涉):图象特点: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完全相等。
不同λ的光做实验,条纹间距不同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明暗相间条纹B 、薄膜干涉中的色散⑴、各种看起来是彩色的膜,一般都是由于干涉引起的⑵、原理: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⑶、现象:同一厚度的膜,对应着同一亮纹(或暗纹)⑷、厚度变化越快,条纹越密白光入射形成彩色条纹。
C 、折射时的色散⑴光线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面偏折。
折射率越大,偏折的程度越大⑵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同一种介质中,由红光到紫光,波长越来越短、折射率越来越大、波速越来越慢3)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图象特点:中央最宽最亮;两侧条纹不等间隔且较暗;条纹数较少。
(白光入射为彩色条纹)。
光的衍射条纹:中间宽,两侧窄的明暗相间条纹(典例:泊松亮斑)共同点:同等条件下,波长越长,条纹越宽4)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横波;常见的光的偏振现象:摄影,太阳镜,动感投影片,晶体的检测,玻璃反光⑴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的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⑵当只有一块偏振片时,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不变。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大,但是,比通过一块偏振片时要弱。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最弱,几乎为零。
⑶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⑷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等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 所引起的,因此常将E 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 光(人教版)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光(人教版)这一章内容比较多,重要的是光的几种特性,包括: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全反射。
本章的难点在于光的折射中有关折射率的问题,用双缝干涉测量光波的波长,以及光的全反射的有关计算问题。
理解性的内容主要有: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等知识点。
考试的要求:Ⅰ、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Ⅰ:折射率、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以及色散等内容。
要求Ⅱ: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定律的运用、折射率的有关计算等有关的知识内容。
知识网络:内容详解:一、光的折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称为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O′O,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
根据公式:n=sinθ sinφ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对折射率的理解: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取决于介质本身及入射光的频率,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
当光从真空射入介质中时,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
不同的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也是一个常数,但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说明常数反映着介质的光学特性。
介质的折射率跟光的传播速度有关,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其他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光从真空射入任何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光
13.6、2、8 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偏振现象,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2)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3)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了解激光的产生和常见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能否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更科学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仪器、物品。
教学重点: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现的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手段: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
教学用具:全反射现象演示仪,接线板,烟雾发生器,火柴,产生烟雾的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半圆柱透镜),弯曲的细玻璃棒(或光导纤维),烧杯,水,蜡烛,火柴,试管夹、镀铬的光亮铁球(可夹在试管夹上),自行车尾灯(破碎且内部较完整),直尺。
教学过程:
光的偏振、全反射、激光
(一)引入
演示1:将光亮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黑,将试管夹和铁球置于烛焰的内焰进行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
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
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再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
1、全反射现象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通常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满足了某种条件,光线不再发生折射现象,而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
那么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产生全反射现象呢?
2、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对于两种介质来说,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而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空气和玻璃三种物质相比较,水对空气来说是光密介质,而水对玻璃来说是光疏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例如由空气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例如由水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既然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预料,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演示2:将半圆柱透镜的半圆一侧靠近激光光源一侧,使直平面垂直光源与半圆柱透镜中心的连线,点燃烟雾发生器中的烟雾源置于激光演示仪中,将接线板接通电源,打开激光器的开关。
一束激光垂直于半圆柱透镜的直平面入射,让学生观察。
我们研究光从半圆柱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偏折情况,此时入射角0°,折射角亦为零度,即沿直线透出,当入射角增大一些时,此时,会有微弱的反射光线和较强的折射光线,同时可观察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而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C
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C表示.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C就是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3、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1)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1
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对水来说
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正对小球看过去会出现一些较暗的区域,这是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区域,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这个实验,学生会有另一番感受。
(2)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
用灯光来照射尾灯时,尾灯很亮,也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制成的仪器。
在讲完全反射棱镜再来体会它的原理就更清楚了。
可先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内部的结构,回想在夜间看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它,从而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3)用激光演示仪的激光光源演示
光导纤维传播光的现象,或用弯曲的细玻璃棒进行演示,配合作图来解释现象:从细玻璃棒一端射进棒内的光线,在棒的内壁多次发生全反射,沿着锯齿形路线由棒的另一端传了出来,玻璃棒就像一个能传光的管子一样。
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μm到100μm左右,而且是由内心和外套两层组成的,光线在内心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如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的纤维就可以传递图像。
(4)让学生阅读大气中的光现象——蒙气差、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
小结:
(1)全反射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现象之一,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
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两个条件都满足就组成了发生全反射的充要条件。
(2)全反射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多的.在用全反射的知识解释时,特别要注意是否满足两个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逻辑推理,一般是依据条件要叙述清楚,根据要给充分,结论要简明。
(3)为了给后面全反射棱镜的学习打基础.临界角是几何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高中阶段不深入讨论临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