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鲁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八年级语文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八年级语文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八年级语文教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又名《谈创造性思维》,是罗迦·费·因格写作的一篇议论文。

本文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问题,突破过去人们早已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八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的]:一、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二、了解议论文环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三、鼓励学生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教学假想]:1、文中关联很多,逻辑关系很强,在教学进程中,将通过淡化分析、强化朗诵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议论语言的语感。

2、采取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练讲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学进程]:一、导入课文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来做个测试:请觉得自己聪明的同学举手!(环视教室)请把手放下。

看来同学们都很谦虚。

我们不妨来做个口头练习,测试一下?请看黑板。

板画:师:在你眼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师:天那,你们竟然这么聪明呀!那在你们的答案中,谁的最正确?(停顿片刻,学生自由回答)不错,谁的答案都是正确的,由于都很公道!看来,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事物的正确的答案常常不止一个。

(板书1~课题)正如苏轼的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什么?(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视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知道和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学习,来检测一下,你到底有多少创新能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一、说教材1、单元及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四单元第一课,属于“关注科学”单元。

这个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论述求知欲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教益。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鲁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13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标】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课前准备】1. 预习课文,掌握页下注释,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问题。

2. 三个回形针,一张卡通纸。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图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设问:1+1=?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提示:一把锯子+ 一片森林= 一片荒漠…一支笔+ 一张纸=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一个李白+ 一壶酒”= 诗百篇…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明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3、检查预习汲取(jí)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dì)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qiè)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不言而喻(yù)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持之以恒(hé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三、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5).找出课文中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教师点拨:⑴只有这样才会激发人们的去思索,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才有发明创造⑵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⑶①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⑷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小编整理饿了关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原文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希望对于同学们的现代文阅读理解有所帮助和益,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学习和参考!“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 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 布歇内尔。

2021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鲁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鲁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1鲁教版教学内容教材第158-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课文,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2.了解修辞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做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中心论点来把握全篇,教师可以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止一个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最后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体会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的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论述的。

作者反复强调了要做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论证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中心论点。

教堂重、难点及教堂突破重点1.体会本文的中心论点。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难点如何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突破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把这一点在课堂上以探究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搜集有关本文和创造性思维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材料和事例。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2.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3.质疑问难,探究问题。

学生活动1.创造性思维训练。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拓展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不看答案,请你选出正确答案。

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是什么?小结: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1.纷纷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边用笔对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回答:说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
总结,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2.怎样才能做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注意总结性语句出现的标志 性词语,如“由此可见”、
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1.渊博的学识
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 和意识
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 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满?你足认事一为物个作的答者正案的确,观答不点案放不弃(止探即一求“个)中。心(论不点”)是什么 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论证方式
一、提出问题 ( 1-3段)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二、分析问题 (4-12段)
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 9-12段):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 三、解决问题(13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读懂课文,理解本文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 方法。
3、激发我们创造性思维,培养我们
议论文要素
• 论点:作者的观点或见解。(即作者对事物或问题 的看法、主张、见解或态度 )
• 论据:用来证明作者观点的根据。(事实论据和道 理论据:道理论据,即用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或 理论权威经典论述作根据。事实论据,即用具体 可靠的事实(包括数据)来做根据。 )
• 论证方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根据拼音写汉字:
d蒂 ì 根深( )固
zī zī
孜孜
( )不倦
hé恒nɡ
q锲iè
持之以( ) ( )而不舍
y喻ù

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卖柑者言》上海教育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卖柑者言》上海教育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卖柑者言》上海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卖柑者言》二、教学过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 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初步了解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设问:1+1=?一把锯子+ 一片森林= 一片荒漠…一支笔+ 一张纸=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一个李白+ 一壶酒= 诗百篇……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今天,我们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研读课文1. 关于本文结构:(一)提出问题。

(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

(3~12段)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9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10~13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

(14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2. 关于本文的开头: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作准备3.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帮你总结: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鲁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鲁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鲁教版目标预设:1.培养创造性思维,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2.学会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

3.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

课前准备:疏通字词,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上课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给出“2,2,3,9”请同学们通过四则运算得到24,有几种方法?24=2×9+2×3=(9―3)×2×2=(2+2)×(9―3)好几种算法都可以得出24,大家都很正确,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1)为什么我们在想问题时没有考虑到多种答案呢?(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呢?(3)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吗?参考:(1)没有创造性思维。

(2)必须具备的条件:a.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

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是的,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典型的创造性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说明他们非凡的灵感”,往往是由于“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成。

4.给出情景,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情景: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

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

这个孩子到长者家里,当头一句就是:1 / 2“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1) 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2) 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

(3) 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

鲁教版八年级上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鲁教版八年级上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重点段全解“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

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如果……就……”说明不能满足于一种答案,否则就会停止前进,放弃探求和创新。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第4段指出:要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自然地引出了“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

紧接着5、6两个自然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①有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情分析:学生是首次接触议论文,应当较详细的讲解一下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简析教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同时,这个单元又是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

学习本篇课文,既可以学习分析议论文的一般方法与技巧,又可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题,进而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用生动的实例和明白易晓的道理阐述观点的方法以及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加强对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生动的实例和明白易晓的道理阐述观点的方法以及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直入课题。

2.苏轼的《题西林壁》大家一定不陌生,谁来谈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答案无穷。

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由四个几何图形引发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今天学习课文,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揭示课题并板书。

)3.教师板书:1+1=?(可以是一个王字,一滴水加一滴水还是一滴水,一支笔加一张纸,可能是一首瑰丽的诗等,板书课题。

)二、简单介绍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仅供参考或者本部分内容可利用自习课完成。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论点是论据的基础,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八年级语文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鲁教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58-1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阅读课文,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2.了解修辞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做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体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中心论点来把握全篇,教师可以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止一个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要有创新精神,最后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体会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的结构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论述的。

作者反复强调了要做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论证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中心论点。

教堂重、难点及教堂突破重点1.体会本文的中心论点。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难点如何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突破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教师要把这一点在课堂上以探究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搜集有关本文和创造性思维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材料和事例。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1.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2.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3.质疑问难,探究问题。

学生活动1.创造性思维训练。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拓展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约分钟)三、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为什么?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怎样培养创造意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1.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

2.小组竞赛发言,回答精彩的得到鼓励。

3.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打算。

本课总结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对于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那种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观念,在我们这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社会已不适应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 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 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默读。

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真的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区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认识本文的论证方法。

2、体会周密严谨又亲切平和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思路、设问句的作用。

2、培养创造性思维。

突破方法:通过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细节,通过设计“自创名言”“异想天开”“我是小发明家”等语文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尝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讲练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的老搭档范伟的一部小品《卖车》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

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

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是空座。

”大家边看边想:范伟答错了吗?(生(齐声):没答错。

)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生1: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生2:因为他们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生3: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想法也太老套了。

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同步练习1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同步练习1鲁教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 ________孜.孜不倦________汲.取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选cuì________yuān________博cháng________试推________qiāo2、解释词语及加点的词。

(1)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行之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事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根据课文标题,联系文中四个图案,用苏轼一句诗句来概括评价。

并简要说说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张开想象的翅膀,做下面的算术题。

例:1(里)+1(里)=1公里(1)4+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推敲”的故事出自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现在用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B、作者认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危害是:当你找到某个答案后,就会止步不前。

C、作者介绍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发明创造,这是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案】2020秋鲁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word教案

【教案】2020秋鲁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word教案

【关键字】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围绕论题,逐层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得出论点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

3、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联系生活经验体验创造思维的特点。

教学重点:这篇是本学期第一篇议论文,所以对议论文的论述思路、论证方法的把握与学习应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设想:1、本文为一篇难度较大的议论文,对初学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因此,本课将先从本文的议论话题及内容切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的论述结构和论述要点。

2、文中关联很多,逻辑关系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强化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议论的语感。

3、采用自主学习、共同探究、讲练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孩子们,我们今天是第一次见面,很高兴认识大家。

为了表示我的一点心意,我给同学带来了一个见面礼——2个小游戏(展示1.文字:兵-丘,占-点,旦-但,由-甲。

2.文字图形:)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只要有创新能力,连我们常见的普通文字都会变得非常有趣。

我想问大家,你们想做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吗?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这篇文章,它会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在分析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是:1.找出生词.2.标好自然段序号 (板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只一个)1、作者介绍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2、检查字词(展示):模(mó)式根深蒂(dì)固孜(zī)孜(zī)不倦汲(jí)取持之以恒(héng)不言而喻(yù) 轻而易举(jú)锲(qiè)而不舍3、教学过程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本文作者总共向我们提了几个问题?(展示问题)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这个问题。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3〜8段,回答4、5题。

4.选文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作用。

答: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无误的一项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有“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的思维模式,它会让人找到某个答案以后,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双基积累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渊博(yum)B. 汲取(j i)C. 恭喜(g <n g)D. 模式(m o)压榨(y d)思维(wci )对称(chen)仓>1意(chud g)根深蒂固(d i)锲而不舍(q i)孜孜不倦(z i)持之以恒(hcn g)2.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 2012年3月1日至4月30日举办的义乌海洋世界海底魔术节,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丰富奇妙的魔术变化简直不言而喻B.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锲而不舍C.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 徐州盗墓贼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挖通了41米的暗道直通古墓。

3. 综合性学习。

学习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后,九年级(1)班拟举办一次“跳出习惯思维怪圈”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变换角度谈一谈】请你运用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为“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进行立意。

滥竽充数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

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①从南郭先生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齐宣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齐湣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从三百同事角度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照示例做一做】仿照下面示例,从备选的几组形近字中任选一组,写一句有创意的话,从中感受一下中国汉字表形表意的无穷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知识点拨与学法
引导鲁教版
(一)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有关创新问题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认识,独辟蹊径,提出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在精当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需的因素,以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全文思路清晰,层层加深。

事实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二)学法引导
本文的语言较通俗浅显,学习时,宜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抓住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理清论证的思路,体会摆事实论证的好处。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领悟作者表达的观点。

(三)审美鉴赏
擦亮创新思维的火花
本文由一幅画的答案入手论述,引出了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必须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观点。

从全文看来,作者旨在破除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指出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目前的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也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文明进步。

同时,在个人生活中,要提倡包容性,提倡与人合作的精神,就要学会容纳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这些也都是可以从本文的中心论点引发出来的。

(四)重难点突破
1.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而在篇末才给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的全部答案?
【析】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并了解课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结构文章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第二问: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现象既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有针对性,易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问: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逐层论述后,最后才给出答案。

这符合人们由“分”到“总”的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析】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辨析,并不断认识到,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道理。

【参考答案】第一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第二问: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

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第三问:①举例论证。

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

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②引证法。

如第6、第11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