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初中七八年级各科教学
2007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7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草塔镇中:王柳君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通过初二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小班和平行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
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
二、教材简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4
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松坪学校敖祖良七()班姓名______[精彩回放]:植物的生殖可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在有性生殖中受精卵发育成________,子房发育成_________,种子是由___________发育而来。
但在无性生殖中像蕨类植物通常是用__________繁殖,而像压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生殖方法是利用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球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
[学习重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学习难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创设情境:伟人毛泽东有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自转”,揭示“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白天和黑夜”。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P108-109,并回答相关问题。
[目标:地球在不停地旋转]1、地球的自转:我们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这是地球绕__________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向_______。
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曝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如果从北极上方看地球的自转是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而从南极上方看地球的自转则是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________,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_________,这就形成了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
3、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每自转一周,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更替一次,时间约为_______小时,即周期为一天。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
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37人,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
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
三、任务目标(一)、唱歌部分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具体章节包括:第一章《电流与电路》;第二章《电压与电阻》;第三章《欧姆定律》;第四章《电功率》;第五章《磁现象与磁场》;第六章《电磁感应》。
详细内容:1. 电流与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2. 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概念,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影响因素。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4. 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计算电功率的方法。
5. 磁现象与磁场:磁铁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特点。
6.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基本概念。
2. 掌握欧姆定律,并能运用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磁现象与磁场,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磁场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磁铁、发电机模型。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学习电流与电路。
2.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例题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计算电功率,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演示:演示磁现象与磁场,引导学生学习磁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
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磁现象与磁场的特点。
5.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一个实际电路问题。
(3)解释磁现象与磁场的基本原理。
(4)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练习,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1)
初中各学科教学进度表
科目
七年级
八年级
期中
期末
期中
期末
语文
七年级下册一至三单元所有内容;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附录一;附录二(名词、动词、形容词);课外诗文诵读。
结束全册;课外诗文诵读。
八年级下册一至三单元所有内容;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附录一;附录二(五种类型短语);课外诗文诵读。
结束下册
结束下册
WAT考前
潍坊地理结束
2008年2月
说明:1、期中检测的时间为四月下旬;期末检测时间为七月上旬。音、体、美、劳、活动课、信息技术由学校自己组织检测。
2、八年级物理期末考全册。
3、九年级教学进度自行安排。
结束全册;课外诗文诵读。
数学
七年级下册P56页
七年级下册结束
八年级下册P87页
八年级下册结束
英语
P40
结束全册
P43
结束全册
物理
结束第八章第二节
结束全册
化学
结束第三章
生物
P73
结束全册
结束全册
前
潍坊生物结束
政治
P57
结束下册
P55
结束下册
历史
结束第11课
结束全册
结束第11课
结束全册
地理
P52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
我班优生稍少,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
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
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16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
第18章“平行四边形”主要研究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19章是“一次函数”,其主要内容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举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3
给予我们的启示:
(1)生源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重要的变量,但决不应该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我们不应该把生源差看作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困难,片面夸大了生源这一因素的影响,从而丧失教学的信心。
(2)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否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否着眼于让自身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得到发展?这才是每一位教师能取得成功的根本之所在。
(3)作为班主任,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怎样建立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班主任从繁
杂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地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有效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全面提高班级各学科的教学成绩。
2、科组统考质量分析
表6、各科组统考成绩一览表
表9、龙岗区2008年初中科学专项素质(实验知识与技能)抽查测试成绩。
08年初中
2008年初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说课内容范围小学语文1、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燕子》第1课时2、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第1课时3、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翠鸟》第1课时4、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燕子专列》第1课时5、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1课时6、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桂林山水》第1课时7、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8、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第1课时9、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蝙蝠和雷达》第1课时10、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乡下人家》第1课时小学数学1、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2、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3、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1课时4、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5、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6、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1课时7、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8、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9、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第1课时10、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小学英语1、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4B 第1模块第2 单元第9页2、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4B 第1模块第3 单元第11页3、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4B 第1模块第4 单元第16页4、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4B 第2模块第2 单元第24页5、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4B 第3模块第1 单元第33页6、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5B 第1模块第3 单元第11页7、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5B 第1模块第3 单元第12页8、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5B 第1模块第4 单元第16页9、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5B 第3模块第1 单元第39页10、牛津英语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5B 第3模块第1 单元第37页小学音乐1、人音版第十册第3课《幻想》2、人音版第十册第5课《您好!大自然》3、人音版第十册第6课《京韵》4、人音版第十册第7课《友谊》5、人音版第十册第9课《花鼓乐》6、人音版第十二册第1课《青春放歌》7、人音版第十二册第2课《亚洲弦歌》8、人音版第十二册第4课《黄河之滨》9、人音版第十二册第5课《火车印象》10、人音版第十二册第7课《神奇的黄山》小学美术1、人美版第十册第3课《精细的描写》2、人美版第十册第5课《让色彩动起来》3、人美版第十册第9课《我的牙刷》4、人美版第十册第11课《在快乐的节日里》5、人美版第十册第20课《柳编》6、人美版第十二册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7、人美版第十二册第14课《发现老房子的美》8、人美版第十二册第17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9、人美版第十二册第19课《复制与传播》10、人美版第十二册第20课《汉化像石》小学体育内容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华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体育》教师用书1、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通过游戏发展学生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2、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3、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4、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掷实心球》5、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6、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50米跑》7、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至蹲撑》8、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肩肘倒立》9、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初步掌握一套校园集体舞或韵律活动动作》10、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小学信息技术1、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第 1课《用键盘输入汉字》2、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第 2课《输入词语真快捷》3、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第 8课《网上资料我保存》4、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册第二单元第 9课《软件下载与安装》5、电子工业出版社三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第14课《清理我的资料夹》6、电子工业出版社五年级第六册第一单元第 2课《录制与加工声音》7、电子工业出版社五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第 6课《准备音乐与歌词》8、电子工业出版社五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第 8课《执着坚强的蜗牛》9、电子工业出版社五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海龟起步走》10、电子工业出版社五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第11课《小海龟变魔术》中学语文1、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2、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 7课《最后一课》3、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安塞腰鼓》4、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珍珠鸟》5、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6、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 6课《雪》7、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敬畏自然》8、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9、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10、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中学数学1、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2、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2 《平行线的判定》3、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第1课时4、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2 《平面直角坐标系》5、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4 《课题学习镶嵌》6、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7、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3 《分式方程》第1课时8、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9、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第1课时10、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1课时)中学英语1、江苏译林版 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2、江苏译林版 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 Main task》3、江苏译林版 7B Unit4 《Amazing things Vocabulary》4、江苏译林版 7B Unit5 《Abilities Integrated skills》5、江苏译林版 7B Unit6 《Pets Reading(1) 》6、江苏译林版 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7、江苏译林版 8B Unit2 《Travelling Integrated skills》8、江苏译林版 8B Unit3 《Online travel Reading(1) 》9、江苏译林版 8B Unit4 《A charity show Main task》10、江苏译林版 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中学思想品德1、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2、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3、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4、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走近法律》5、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一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6、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7、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8、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9、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10、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中学地理1、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人文环境》3、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4、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5、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6、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7、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8、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9、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0、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学物理1、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1节走进神奇》2、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3节快与慢》3、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第2节光的反射》4、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2节怎样描述力》5、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六章《力与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6、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3节物质的密度》7、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4节物体的浮与沉》8、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八章《压强第1节压强》9、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九章《杠杆与人第1节杠杆的平衡条件》10、司南版(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级第九章《杠杆与人第4节做功的快慢》中学生物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1节《血液》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章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1章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2章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章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章第2节《预防传染病》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1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4章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学音乐1、人音版第十四册第2课《非洲的灵感》2、人音版第十四册第5课《轻歌曼舞》3、人音版第十四册第6课《春之声》4、人音版第十四册第7课《徽韵》5、人音版第十六册第2课《西南情韵》6、人音版第十六册第5课《化蝶》7、人音版第十六册第7课《美在巢湖》8、人音版第十八册第2课《多情的黑土地》9、人音版第十八册第4课《戏曲撷英》10、人音版第十八册第6课《淮北放歌》中学美术1、人美版第十四册第7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2、人美版第十四册第10课《策划一次出游活动》3、人美版第十四册第15课《神奇的铁画》4、人美版第十四册第16课《徽派版画》5、人美版第十六册第6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6、人美版第十六册第14课《徽州三雕艺术》7、人美版第十六册第15课《永远的缅怀》8、人美版第十八册第3课《设计制作环境雕塑》9、人美版第十八册第10课《探究书籍的奥秘》10、人美版第十八册第12课《藏书票与书签》中学体育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基本掌握排球运动中一项技战术》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基本掌握足球运动中一项技战术》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基本掌握篮球运动中一项技战术》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耐力跑运动技能教学》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跨越式跳高技能教学》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垫步侧向推实心球》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单杠: 跳上成支撑----前翻下》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完成一套有氧健身操教学》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户外运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技能教学》1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材内容《1-2种常见运动创伤的紧急情况下处理方法》中学信息技术1、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2 《美化数码照片》2、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2 《快乐乐去上学》3、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3 《轻轻松松去郊游》4、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3 《增加影片效果》5、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2 《家庭生活添精彩》6、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活动1 《制作运动会会徽》7、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1 《规划艺术节动画》8、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1 《网站蓝图早规划》9、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2 《网页版面先设计》10、科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1 《制作网站首页》初中化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2、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原子)3、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4、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5、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6、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7、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8、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9、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10、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幼儿教育安徽省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大班下册语言学科课题一:全世界儿童是一家课题二:雨中的森林课题三:风娃娃的故事课题四:梦课题五:假如我有一双翅膀课题六:小蚂蚁飞上天课题七:夏天课题八:池上课题九:五彩贝课题十:神奇的字。
2007-2008第二学期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室吴琳(2008年2月)★本学期教学进度★共20周,平均每两周教学一个单元,具体安排见下表。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进度★一、教材概貌★1、整套教材的核心特点:◆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
上个学期教材考虑到汉语拼音教学和很多入学的教育要做,没有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编。
从本学期开始,整套教材都是按照“以专题组织单元”的原则来编排。
本册书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1)多彩的春天(围绕季节的主题阅读、开展活动,着重讲物候、人、事、景)(2)家庭生活(学生熟悉的、容易引起学生思想共鸣的文章)(3)保护环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展开,引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做个自觉保护环境的人。
)(4)快乐的夏天(与季节有关的单元,着重讲夏天中的事。
)(5)动脑筋想办法(6)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从以前旧时代的生活与现在进行对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7)我们都有好品质(通过一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做个什么样的人)(8)身边的科学(引导学生发现)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在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生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我会认”、“我会写”)。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看生字表一)★2、单元的内部结构:请老师们看第一单元。
导语(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穿起来,语言简练,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识字课(第单元都有一个识字课)课文(4-5篇)语文园地:(既有总结归纳的意思,又有一些拓展的内容。
)我的发现(本册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和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
)口语交际(每单元一个)展示台(提供一个展示识字方面的收获)我们备课时不但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研究编者的意图(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说法是有问题的),那么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编者的哪些意图呢?★3、编者的意图(专题呈现的教育价值)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于印发20072008学年度南宁市中小学学校基本数据的通知 ..doc
附件12019/2020学年度南宁市教育基本数据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情况(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小学教学点、附设小学班、附设中学班不计学校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生):据2019/2020学年度统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290所,在校人数160.41万人,专任教师8.88万人。
其中,幼儿园1804所,在园人数32.56万人,专任教师1.62万人;小学1106所,在校生73.09万人,专任教师4.00万人;初中263所,在校生29.97万人,专任教师2.03万人;普通高中79所,在校生15.17万人,专任教师976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所,在校生9.47万人,专任教师2259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0.14万人,专任教师303人。
二、中小学、幼儿园按学校性质分类情况(一)教育部门办学校(园):全市共有教育部门办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1479所,学生1174296人,专任教师67397人。
其中,小学1050所,在校学生650397人,专任教师36459人;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学生 1117人,专任教师 237人;初中196所,学生264915人,专任教师18158人;普通高中57所,学生126846人,专任教师8240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56758人,专任教师1410人;幼儿园156所,在园人数74263人,专任教师2893人。
(二)其他部门办学校:全市共有其他部门办中小学、幼儿园26所,学生20241人,占专任教师1128人。
其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2395人,专任教师 128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学生337人,专任教师66人;初中4所,学生864人,专任教师84人;高中0所,学生 0 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学生9332人,专任教师240人;幼儿园 12 所,在园人数7313人,专任教师610人。
(三)民办学校:全市共有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785所,学生409534人,专任教师20312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版)第七章力本章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然后进一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力:重力和弹力.在认识弹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弹力是怎样形成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在认识重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重力的由来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本章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的一章,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等的基础.本章共分3节:1.第1节“力”,本节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最后达到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的目的.2.第2节“弹力”,介绍了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节中的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没有从定义概念出发先讲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这个实验探究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知识技能性的要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3.第3节“重力”,介绍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的概念.在关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学习收集数据、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的猜想,学习归纳法,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其相关现象;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课时建议】本章共有3节,建议4课时:第1节力1课时第2节弹力1课时第3节重力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1节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2.从经历的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3.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2.在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具准备】磁铁、小钢球、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多媒体设备.【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天宫一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学生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比如张三推了李四一下,就有了推力;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这些“力”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师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又有谁知道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是方的?圆的?还是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相信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很好的认识它了.【进行新课】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认识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面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师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知道人推车时,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这是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而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加了一个吸引力,这是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力呢?请同学们试着归纳.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师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衡量力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物理学中的单位就用牛顿的名字命名.)板书: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演示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手压皮球,皮球变瘪了.演示实验2:把吸管插入酸奶饮料瓶中,用较小的力挤压酸奶瓶,会发现饮料在吸管中上升.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图片: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让学生观察跳板、弓的变化.)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师好,下面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踊跃回答,并分析判断力产生了哪种作用效果.(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说明其原因.演示实验3: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生:篮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师是什么使其速度发生改变的呢?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地球对它的作用力(重力).演示实验4: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师是什么使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生: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教师用图片进一步说明: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肉眼无法看到.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a)(b)答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形状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师力的作用效果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大家动手实验: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演示实验5:请两个同学(一个大个子男生和一个小个子男生),大个子男生在门里离门轴很近处向外推门,小个子男生在门外(远离门轴的拉手处)向里推门,要求两人尽自己最大的力推,看谁取胜了.(如图结果是小个子男生轻松战胜了大个子男生)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演示实验6:用一个钢球沿不同的方向撞击另一钢球,学生观察钢球运动轨迹的变化.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这在打台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应用到,同学们有体会吗?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正常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答案: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力的示意图师在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往往要采取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4页图7.1-4)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表示法的特点:①箭头标明了受力的方向;②线段表示了力的大小;③红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归纳、总结,得出力的示意图特点.板书:物理学中通常将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例题3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等某个位置,也可以是中心处.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作出水平线便于参考画出斜向上30°角,大小标明10N.答案:如图乙所示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作力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学生在作图时,要注意:同一图中如果表示多个力时,受力的大小不同,线段的长度也应该不同,即力大的线段长些,力小的线段短些.板书:同一图中,表示多个力时,比例要一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的位置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位置,则可以通过平行移动力的方向,把它们看作是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有影响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当我们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实验1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发现: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实验2 两只弹簧互相拉伸:(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表明了什么?生:现象:两个弹簧都拉长了;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操作下列实验:(1)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感觉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觉到疼吗?(2)用手拍桌子.(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板书:(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教师结束语】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初次接触力学知识,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而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为了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可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后面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力学知识,这部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大家注意观察、思考,加深理解.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成功感.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体会力的实质、特点、作用效果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2.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弓(或弹弓)、钢尺(或废钢锯条)、弹簧、橡皮泥、橡皮筋、小车(带有弹簧)、拉力计、弹簧测力计、钩码、硬纸板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弹弓,并用力拉弹弓上的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用力拉橡皮筋时,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师弹弓上橡皮筋的变化说明力可以产生什么作用效果?生: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性质.学生思考、讨论: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压缩弹簧,弹簧缩短.师日常生活中类似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很多,如弓箭、钢尺、撑竿跳高的撑竿等.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弹性形变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进行新课】弹性和弹力1.弹性师请同学们就刚才看到的视频,结合观察教材P6页图7.2—1“撑竿跳高”思考,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撑竿等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师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叫做弹性.板书:弹性:直尺、橡皮筋等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2.弹力师请同学们自己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或弹簧)来感受下,体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动手实验感受弹力(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师刚才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弯曲钢尺、拉长橡皮筋、弹簧时,感受到钢尺、橡皮筋、弹簧对手有力的作用,即钢尺、橡皮筋、弹簧也在拉手,这表明橡皮筋、弹簧等在发生形变时产生了力,我们把这种力叫做弹力.我们用力拉弹簧、橡皮筋时,当超过了弹性范围后,弹簧被损坏(不能恢复原状)、橡皮筋被拉断,这时就不再是弹性形变.因此,我们把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板书:1.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2.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3.塑性师请大家捏、拉橡皮泥,并想一想,橡皮泥与橡皮筋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橡皮泥用力捏(拉)后发生变形,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师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塑性.塑性不同于弹性.板书:塑性:像橡皮泥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教师说明:(1)有些物体的形变是微小的,人眼不能观察到.任何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都能发生弹性形变,只不过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不易直接观察到.(2)物体发生形变时如果超出弹性限度,将发生塑性形变.例如:人在水泥地面上行走、汽车在水泥地面上行驶,都会使路面发生弹性形变.汽车如果超载就可能使路面的形变超过弹性限度,路面会发生塑性形变即路面被破坏.4.弹力的性质师请大家再次拉橡皮筋、弹簧,并思考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学生思考、讨论: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像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物体.师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演示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演示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演示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图:师请大家思考,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车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小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由此可见,弹力产生的条件:要相互接触同时要发生形变.同时我们还看到,小车是向右运动,表明小车受到的力(弹力)是向右的,而弹簧是缩短的,是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弹力,由此可见,弹力的方向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即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演示4:将弹簧压缩得短些、更短些,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变化,并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弹簧压缩得更短些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远些,产生的弹力更大.由此得到结论: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师我们拉测力计时,弹簧拉得越长,我们感觉越吃力,就是这个道理.师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吗?学生举例:①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笔筒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②跳水运动中 1m板和 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③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7SectionB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Section B的复习课。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过去式的动词时态,以及如何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和事件。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复习和巩固过去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以一个故事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过去式描述故事中的动作和事件。首先,我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并分享自己过去的一天,要求用过去式进行描述。接着,我将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和巩固过去式的用法,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Unit 7 Section B中的主要知识点。这包括过去式的动词时态、如何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和事件,以及相关的词汇和短语。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过去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复习活动。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顾Unit 7 Section B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他们巩固记忆。接着,我会通过故事情境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和事件。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我将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同时,我还会通过故事情境和实际例子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运用过去式进行描述和交流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设定一个故事情境,我引导学生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和事件。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过去式。
中物理八年级下第7、8章教材教法报告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新课标活动建议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 图线,并进行讨论。 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调查当地近年来人均用电量的变化,讨论它与当地 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本章概述
本章在第五、六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探究电流、 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了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 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能利用 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具有安全用电的意 识。
中考趋势
(08哈尔滨)如图所示,甲 图中鸟A提示鸟B:“快飞, 你会触电的!”鸟B说: “你怎么不怕?” 乙图中电压表提示电流表: “你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 极上,会把你烧坏的!” 请分析两幅图中的对话是 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第八章 电功率
新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读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属于“理解”水平,是知识技能 目标中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 活和科技之中,例如,各种家用电器和仪器、机器的铭牌上都要标 注功率。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属于“了解”水平。 能理解功率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并能进 行一些简单计算。 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如 了解一些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值,在选择电器时,把功率作 为一项指标考虑进去。 新课标活动建议 “调查常见机械和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这里既有技能 的要求,同时也渗透了STS观念。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教学建议
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 端电压的关系 中考趋势
七年级生物备课组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七年级生物备课组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七年级生物备课组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七年级生物备课组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了提高本组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生物组在踏踏实实,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以研究的心态对待生物学教学工作,注重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不断创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革,不断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完善教师的个人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
现根据初一生物学科教学特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备课组工作:一、指导思想生物备课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树立合理改造自然的理念。
二、常规工作1.加强管理,规范备课组活动(1)规范活动时间,定每周五上午第二、三节课为备课组活动时间。
(2)规范活动主题,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备课组活动主要以研究备课为主,注重教学设计的研究;另外备课也应主题化,不应随意,每次活动都应围绕已定主题,注重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规范活动分工,备课组各成员在活动中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评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2.听课评课(1)听课、评课要形成制度,不局限于形式。
要认真作好记录;(2)评课时要注意吸取他人经验,找出不足,取长补短。
3.教师成长(1)深入钻研课改理论,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计划学习一些教育科研专著,并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学习心得。
(2)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几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后几个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
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
有些时候,平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
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七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
七八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黄梅思源实验学校2015年春初中七、八年级体育课时教案班级:教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体育理论课教案《排球规则》介绍第三周第7课时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让一部份学生能参与排球比赛。
三、让大多数学生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德育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则对于一场比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
教学难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中的进攻性击球、手过网等的判断。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通过桌上的排球联想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导入本课课题。
要让中国排球再创辉煌,就要普及排球运动,也就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怎样开展排球比赛。
二、提出有关排球规则的几个问题:(放幻灯片)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三、排球规则的具体讲解:1、排球比赛的场地,(放幻灯片)2、排球规则的概述:(播放课件)球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
然后每队可接触球了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
)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
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
如发球队犯规、失误。
或接发球的队胜1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
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教案.pdf
由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学生得出结论后, 教师板书第二个问题, 并
把第一节的题目补充完整。
让学生分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出示转基因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转基因对
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是一张母子的合影,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
什么地方不像妈妈?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侧面, 应该关注
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 保护昆
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
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嫁接:苹果、黎、桃等果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
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 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 插繁殖, 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
育优良品种的。
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甘薯、 葡萄、 菊、 月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
季 的 栽培 常 用扦 插 的方 报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
程, 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 教
幼虫、 蛹、成虫四个时期,
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 通过组
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
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
变态。
幻灯片, 看后修正和完整描述蚕发
像蝗虫、 蟋蟀、 螳螂等
育的一般过程, 或者将书上的图片
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
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七
1—12课
13—22课
八
1—11课
12—21课
地理
七
第6章至第8章第1节
第8章第2节至第10章总复习八 Nhomakorabea第5章至第6章
第7章至第9章总复习
中考各科
九
3月底结束新课
复习
5—7章
八
1—3章
4—6章
英语
七
1—6单元
7—12单元
八
1—5单元
6—10单元
物理
八
第6—7章
第8—10章
生物
七(人教)
4单元第1章至第4章第1节
4单元第4章第2节至第7章第3节
八(北师大)
7单元第21章第1节至22章第4节
8单元第23章至第9单元第25章第2节
政治
七
1—2单元
3—4单元
八
1—2单元
修水县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
初中各年级各科教学进度
学科
年级
教学进度
开学至期中
期中至期末
语文
七
1—3单元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古诗背诵)
4—6单元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古诗背诵)
八
1—3单元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古诗背诵)
4—6单元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古诗背诵)
数学
七
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