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套餐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套餐式教学模式研究与
实践
肖若辉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325006
104082798@
摘要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用人单位希望找到“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专业人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启动基于提高学生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了适应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求,笔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适宜的教学模式,满足我校各专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需求。
经过研究实践,提出基于专业协同的套餐式教学模式,主要有基本应用型、办公高级型、电子商务型、图像处理型、专业订制型等五种套餐,基本应用型主要以基本应用为主,学习知识面广、办公高级型主要以办公软件应用学习为主,以深入学习、熟练掌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为主要学习目标、电子商务型主要以办公软件应用和电子商务知识学习、图像处理型主要以办公软件应用和图像处理知识学习、专业订制型由各专业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套餐式
1、国内类似课程教学组织现状
目前,国内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相类似课程,有的叫大学计算机基础,有的叫计算机文化基础,有的叫计算机导论,有的叫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此类课程开设,提高学生信息化水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学习、工作任务的能力。
从教学时间上看,有的院校一学期每周4节,有的院校一学期每周3节,有的院校两学期每周2节。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科院校偏向计算思维培养及理论知识学习,高职院校偏向办公软件应用及操作应用实训。
国内各高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的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任务驱动式、项目引领式、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多媒体+机房实训的多媒体教学,理实一体化,分层教学,网络自主化教学等等。
但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没有明确课程组织的教学模式,没有从顶层设计解决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
2、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1]。
通俗地说,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本文所指的课程是指狭义上的课程,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
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它不同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过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2]。
教学模式是从课程内容、课程性质、内容呈现等多方面综合表现的一种体系,它包含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
教
学方法更多地是解决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步骤、手段、技术、组织等。
3、 套餐式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我院201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精神,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笔者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并于2013年协同全校22专业进行前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分成11个模块,分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微机选购与系统恢复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模块,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模块,办公软件基本应用模块,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模块,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电子商务模块,省
计算机一级考证指导模块,省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考证指导模块等,由各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和需求进行模块选择,根据我校22专业模块选择情况,笔者各模块选择
数据分析如下:
(1) 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全校22专业,共有19个专业开设66学时,其中有3个专业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16个专业安排在第一、二学期,每周2学时;会计与畜牧兽医2个专业开设36学时,畜牧兽医专业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会计专业安排在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国际商务专业没有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图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学时情况
(2) 各专业对课程模块选择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办公软
件基本应用、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省计算机二
5101520没开设
36学时
66学时
专业数
级考证指导等四个模块选择超过50%,计算机新技术与省计算机一级
考证模块选择最少,都只有1个专业选择。
图2 课程各模块选择情况
(3) 各专业对考证要求情况,如图3所示,从统计数据来看,
大部分专业对考证要求没有作强制
要求,都要求学生能实践应用,突出操作能力培养。
图3 参加等级考试专业情况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有一个专业没有开设此课程,2个专业只开设36学时,19个专业开设66学时,大部分专业都认同课程的重要性与
必要性。
办公软件应用模块选择最多,计算机新技术发展模块选择最少。
有7个专业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证,13个专业让学生自主
选择是否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证,2
个专业不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
考证,大部分专业都重视实践操作
能力培养。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基
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
化教学模式,比以前的所有专业一
样内容有了很大进步,各专业可以
选择适合自已专业发展的模块进行
学习,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同
专业对教学模块的不同要求,也是
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从目前来看,教学效果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学生自发参
加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学生也很多,以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只有600多学生报名参加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现在以这种模块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有1710多人报名参加省计算机二级考试。
报名人数急剧增加可以从一侧面反映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
但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一
定的不利影响,一是各专业对各模
块深浅不一,不利于课程建设;二
是第一学期有的专业没学,有的专
业每周2学时,有的专业每周4学时,不利于学生转专业后课程学习;三是学生反映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课程学习作业量太多,课程学习时
间跨度过短,没有老师指导等级考
试等,不利于课程学习。
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作者
进行广泛调研,保留模块化教学模
式的优势,提出基于专业协同的计
算机应用基础套餐式教学模式,根
据基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模块化教学模式实践经验,将计算
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分为五
个套餐,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五种套餐模式的区别
全面型套餐模式主要适用于基础较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以前对计算机接触较少,专业发展对办
公软件应用也没有高效要求的专业。
学习后能应付日常基本信息化工作
处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
用知识、工具软件应用等知识会有
一定的了解。
办公软件型套餐模式主要为有
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并具备一
定的操作技能的学生,专业发展要
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应用办公软件高效处理相关工作。
办公电商型套餐模式主要为有
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并具备一
定的操作技能的学生,专业发展要
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处理相
关工作,并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
相关知识。
办公图像型套餐模式主要为有
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并具备一
定的操作技能的学生,专业发展要
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处理相
关工作,并要求学生掌握应用PhotoShop软件处理照片、图像,并了解图像相关知识。
私人订制型套餐模式主要为各
专业的特殊要求服务的,各专业可
根据学生的信息化程度、专业发展
对信息化水平的要求,选择所需的
教学内容模块进行组合,形成专业
订制型套餐模式。
也可以在某个套
餐的基础上,加选一些教学内容模
块组合而成。
4、套餐式教学模式实践
基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五种套餐式教学模式,将在我校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实施,这五种套餐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相同,都是采用每周2学时跨学期(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授课,除了畜牧兽医专业和会计专业有特别需求只安排一学期进行授课。
课程教学过程采用基于工作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不设期中、期末考试,以各种学习任务评价为依据,综合评价学生课程成绩。
教学过程中注重工作思维的训练,以“技能+思维=应用”为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学会从工作角度思考问题,达到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工作的相关事务。
5、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特殊的
课程,说它特殊是因为,这门课程
的相关知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
有学者建议改成计算机思维或计算
机导论,从计算思维的角度,从计
算机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这门课程,
但作者认为,计算思维或计算机导
论在本科学院中可以增设一门课程,但在高职中还是认真研究如何教会
学生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
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特点不同,根据作者的调查(走访式)与分析,认为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最大的不同是高职学生的问题思考耐力不足,实践操作能力偏强。
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了决战高考,不管是本科生还是高职学生,他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投上的时间是不足的,许多学生只是应付高中会考,甚至说有的学生连文件,路径等都不清楚。
高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块都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手段进行设计学习任务,根据用人单位反映及学校各专业调查反馈,目前我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选购与系统恢复、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新技术知识、办公软件基本应用、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省计算机一级考证指导、省计算机二级(Office2010办公软件高级技术应用)考证指导等11模块。
根据这11模块组合成5个套餐(全面型、办公高级型、办公电商型、办公图像型、私人订制型),供各专业选择使用。
经过全校一年的教学实践,基于专业协同的套餐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组织调查、研究,形成了11个教学模块。
避开教学内容根据教科书组织教学的历史。
二是协同各专业,根据各专业的需求组合5种不同类型的套餐,供各专业选择使用,并且提供了最具特色的私人订制型套餐,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各专业近五年的专业发展需求。
三是避开教材,根据11模块,形成一套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不管老师、学生都能从课程标准中,明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中是如何教学,如何评价,如何学习。
四是采用这种模式,便于教研室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建设好五种套餐的教学资源库,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专业。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218页.
[2]主展画.《高等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79页.
[3] 范魏瑶,王丽华.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 科技风. 2013(12).
[4] 贺秋芳,汪清明,李久仲.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