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冀人版

合集下载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精品学案2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精品学案2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2.在探究活动中,能够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2.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发现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

三、导学问题1.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新物质生成吗?2.你知道有哪些不可逆的变化吗?举例3.生活中除水垢的有哪些方法?四、参考资料1.《科学在线》《百科全书》2.网络:百度知道苏打即碳酸氢钠,又叫酸式碳酸钠,属酸式盐,化学式为NaHCO3。

人们通常只知道可以用它来发面包、制汽水和做灭火剂,其实,它还有以下几种鲜为人知的用途。

家庭清洁:对洗涤剂过敏的人,不妨在洗碗水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

也可以用小苏打来擦洗不锈钢锅、铜锅或铁锅,小苏打还能清洗热水瓶内的积垢。

方法是将50克的小苏打溶解在一杯热水中,然后倒入瓶中上下晃动,水垢即可除去。

将咖啡壶和茶壶泡在热水里,放入3匙小苏打,污渍和异味就可以消除。

将装有小苏打的盒子敞口放在冰箱里可以排除异味,也可以用小苏打兑温水,清洗冰箱内部。

在垃圾桶或其他任何可能发出异味的地方洒一些小苏打,会起到很好的除臭效果。

如果家里养了宠物,往地毯上撒些小苏打,可以去除尿躁味。

若是水泥地面,可以撒上小苏打,再加一点醋,用刷子刷地面,然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在湿抹布上撒一点小苏打,擦洗家用电器的塑料部件、外壳,效果不错。

个人清洁和美容:将小苏打用做除味剂。

将一杯小苏打和两匙淀粉混合起来,放在一个塑料容器内,抹在身上散发异味的部位,可以清除体味。

小苏打是有轻微磨蚀作用的清洁剂。

加一点小苏打在牙膏里,可以中和异味,还可以充当增白剂。

放一点小苏打在鞋子里可以吸收潮气和异味。

加一点小苏打在洗面奶里,或者用小苏打和燕麦片做面膜,有助于改善肌肤;在洗发香波里加少量小苏打,可以清除残留的发胶和定型膏。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趣的变化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开课教案_7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趣的变化  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开课教案_7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米饭变甜的原因。

一、魔术导入魔术表演。

谁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魔术非常神奇。

但是任何魔术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魔术的奥妙之处在于使用的材料与我们常吃的米饭有关。

二、科学探究(一)会变味的米饭1、提出问题:大家都吃过米饭吧?人们都说米饭是甜的,大家认为是这样的吗?2、交流米饭的味道。

3、实验验证:想验证一下人们说的是否正确吗?今天就请同学们在课堂上细心体验、仔细品味米饭的味道。

出示实验要求,学生阅读,明确实验步骤。

学生按要求品尝米饭的味道,并思考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好,请同学们咽下米饭。

对学生的体验活动进行简单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谁来告诉大家:米饭刚入口时是什么味道的?反复咀嚼以后又是什么味道?米饭本身是甜的吗?你觉得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尝试对米饭变甜的原因进行解释。

阅读小资料,并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5、得出结论。

利用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解释米饭变甜的原因。

出现甜味以后还是原来的米饭吗?变成了什么?有新物质产生,说明这是一种什么变化?6小结: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与唾液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有甜味出现。

(二)米饭、淀粉和碘酒1、观察淀粉和碘酒的特点(1)指导观察方法(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淀粉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醒学生记录。

(3)汇报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淀粉的特点。

出示碘酒,知道碘酒是干什么用的吗?下面我们就用观察淀粉的方法来观察碘酒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冀人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案19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冀人版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学习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学习难点】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学习过程】二、活动探究1.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让橡皮泥发生变化。

这些物品还是橡皮泥吗?(1)实验材料:橡皮泥一块、圆头小刀。

(2)实验步骤:①设计自己想要捏制的物品。

②小心翼翼地把橡皮泥分成几块。

③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的物品。

④试着把橡皮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2.你还能举出哪些物质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相同?【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有可能发生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精炼反馈】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水蒸气、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不同形态。

()2.把木材做成一张桌子或做成一把椅子,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没有变。

()3.近距离往玻璃上哈气,玻璃上会出现细小的水珠,这是哈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4.铁生锈了还是铁,这和把纸撕碎是一样的变化。

()5.把一只橡皮泥小狗重新捏成一只蝴蝶,橡皮泥形状改变了,本质没变。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B.水的温度发生了变化C.水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2.下列变化和水的三态变化不同的是()。

A.放鞭炮B.折断筷子C.弯曲铁丝3.下列变化与其他两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把大理石雕成雕像B.把泥土烧制成陶瓷C.把水冷冻成冰4.劈柴、压扁易拉罐、折纸、水结冰,它们的共同点是()。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案1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案1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2.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1.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2.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发现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

三、导学问题1.物体混合后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吗?2.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可逆的变化吗?3.日常生活中使用哪些洗涤剂?它们会对生活造成污染吗?四、参考资料1.《科学在线》《中国大百科全书》2.网络:百度百科可逆与不可逆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可逆性是指时间反演,即过程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在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中,把时间参量t换成-t,就意味着过程按相反的顺序历经原来的一切状态,最后回到初始状态。

但实际上,机械运动过程总是受到各种复杂的随机因素的作用,因此完全的可逆性是不存在的。

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的不可逆性概念最初是由经典热力学提出的。

它把热的过程区分为可逆的和不可逆的两种,并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的热过程中,热量总是自发地从较热物体传输给较冷物体。

热力学第二定律用熵的增加来描述这种不可逆过程。

这个定律的统计解释表明,不可逆过程就是封闭的分子系统从有序状态趋向于无序状态。

20世纪40年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发展表明,任何开放系统即任何现实存在的系统不仅可以增熵,也可以从外界输入负熵而导致减熵。

因此,决不能把时间的方向性唯一地同熵增对应起来,因为事实上也存在着熵减的不可逆过程。

非平衡态热力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又进一步表明,任何开放系统,包括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系统,都可以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形成某种有序的耗散结构(见耗散结构理论),从而阻止或延缓熵增过程。

而且,一个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既可能从无序到有序,也可能从有序到混乱。

所以,不可逆过程是复杂的,既可以是熵增过程,也可以是熵减过程,即既可以是退化,也可以是进化。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2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2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预测各种物质相互混合的结果。

2.能通过实验观察洗涤剂是怎样发挥去污作用的。

二、过程与方法为了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特点,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问题,导入到本课课题。

然后逐一对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实验时选用多种材料,最后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实事求是地观察、纪录实验现象。

2.能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准确纪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能初步解释发生不可逆变化的原因能分别举例说明不可逆变化过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影响教学方法情景问题和试验操作。

课前准备小苏打、醋、食油、水、洗涤剂、水泥、玻璃棒、烧杯、记录表、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有水垢的水壶、粘有油渍的容器、彩纸、彩色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是否所有物质混合后都象糖、盐一样可以分离出来呢?2.老师也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想知道吗?二、新课学习活动一1、学生认识实验用品2、学生猜测物质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现象3、合作实验(混合和分离一起做)观察、记录(时间关系,各小组可选择一到两个实验,不一定全部完成)4、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纪录、相互评价5、讨论:为什么这些物质不能恢复原样呢?6、总结:不可逆变化,新物质的产生7、应用发展举例说明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课后探究除水垢的方法活动二学生汇报去除水垢的方法谈话:平常我们衣服上也有机会沾上污渍,你们有办法清理掉吗?1、合作实验、观察、记录2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纪录、相互评价3讨论:去除污渍需要什么帮助?4小结:水和适当的清洁剂5应用发展6讨论:清洁剂对人的影响?7从两方面说明,能清洁但也可能污染环境。

设计环保宣传画展览学生作品三、结论总结不可逆变化,新物质的产生从两方面说明,能清洁但也可能污染环境。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冀教版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填空1.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变化。

2.洗衣服会引起水的污染,是因为有的洗衣粉中添加了含磷的物质,它的加入能使洗衣粉不结块,不吸湿,还可以增加洗涤效果。

3.含磷洗衣粉会使藻类生长繁殖加快,水面被水藻覆盖,这会造成一些水中植物的死去并腐烂,又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的死亡。

二、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是可逆的是( A )A.把糖溶于水中B.对鸡蛋加热C.把水加入水泥中D.点燃木块2.除去烧水的铁壶中水垢的最好的方法是( C )A.用洗涤灵B.用洗衣粉C.用醋D.用开水3.下列行为属于环保行为的是( B )A.用加磷洗衣粉洗衣服B.把污水处理后在排入河中C.把洗衣水直接排出去就行了D.用加磷洗涤剂洗油渍三、问答题1.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有哪些?答:(1)食品熟了。

(2)小树长高了。

(3)鸡蛋熟了。

(4)木头燃烧。

2.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

答:(1)在水壶中装满水,放入醋,再把水壶放到火上加热。

(2)水壶中放满水,放入几个鸡蛋,用火加热。

(3)把没有水的水壶放到火上干烧,然后把水壶放到凉水中。

(4)使用除垢剂。

3.大量使用洗涤剂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如何减少不利的影响?答:大量使用洗涤剂会污染地下水,危害人们健康。

少用洗涤剂或生产使用不含磷的洗涤剂。

20 燃烧的秘密一、填空1.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三个条件,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

3.物体燃烧后有新物质生成,燃烧的过程是不可逆变化。

4.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

5.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可以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二、判断题1.燃烧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2.任何物体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3.任何物体燃烧后都能生成水。

(×)4.任何物体燃烧时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冀教版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质相互混合的结果。

2、能设计2种以上除水垢的方法。

3、能通过实验观察洗涤剂是怎样发挥去污作用的。

4、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图片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科学,同学们高兴吗?好,现在老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出示“铁锅”、“铁水”、“铁勺”的图片),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复习旧识“可逆的变化”,)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材料,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物体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出示一些实验材料,引出今天的课题“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达到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二、活动“混合后的变化”1、认识实验材料白醋、小苏打、食用油、洗洁精、水、小勺子2、引导学生猜测质疑:a.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板书学生猜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b.如果把食用油、洗洁精、水混合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板书学生猜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板书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产生质疑,激发探究)3、探究提示:(1)、实验步骤a.在白醋中加入一勺小苏打,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b.在水中加入食用油、洗洁精,搅拌后静置3分钟,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注意事项: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到实验记录单中。

2. 把实验材料放回原处,摆整齐,准备汇报。

三、展示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预设:2、板书观察到的现象,引出“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化是不可逆的?2、总结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区别。

(设计意图: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案冀教版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目标1.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2.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与过程在探究活动中,能够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事实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三、教学难点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发现某些物体混合后有新的物质生成。

四、教学用具白醋、小苏打、带水垢的铝壶(或剥下的水垢)、一些类型的洗涤剂。

五、教学方法情景问题和试验操作。

六、教学过程(引入)盐溶解于水后可再分离出来,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我们今天再来进行一些新的混合,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1:混合后的变化1.认识醋和小苏打(教师)今天,我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观察一下,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观察,然后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白醋和小苏打的特征。

2.产生研究的问题。

(教师)如果今天我们用白醋和小苏打来继续做混合实验,你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研究的主题: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怎么样?)3.学生制定计划,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有了研究的问题,接下来该干什么?(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并分析、讨论、解决共性的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

4.分析实验现象,产生新的问题。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讨论)醋和小苏打混合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

5.解决新产生的问题,认识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新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混合后的物质,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泡泡里的是什么。

(学生)用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装有泡泡的烧杯上方及装有空气的烧杯上方验证猜想,得出泡泡里的是一种新的物质。

6.通过小结整合两次研究经过,提高认识。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盐和水的混合与醋和小苏打的混合有何不同。

(小结)有的物体混合后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科学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预测各种物质相互混合的结果
2、能判断某一变化是否不可逆变化
3、能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4、能设计两种或以上除水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变化是不可逆的
2、能初步解释发生不可逆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实事求是地观察、纪录实验现象。

2、能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可逆的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物体混合后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设计了两个基本活动和两个拓展活动。

活动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体混合后有气体、浑浊、变硬等现象出现,并通过分离实验证明不能将混合物再分离成原来的物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活动2通过实验和调查,使学生了解到洗涤剂的除污效果是在与水混合后发生变化产生的,这种变化也是不可逆的洗涤剂的使用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造成污染。

拓展活动“除水垢”、设计“减少洗涤剂污染,保护环境”的宣传画是基础活动的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方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4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难点。

【新版】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创新教案】

【新版】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创新教案】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学习了一些可逆的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物体混合后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设计了两个基本活动和两个拓展活动。

活动1“混合后的变化”,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体混合后有气体、混浊、变硬等现象出现,并通过分离实验证明不能将混合物再分离成原来的物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不可逆的。

活动2“洗涤剂”,通过实验和调查,使学生了解到洗涤剂的除污效果是在与水混合后发生变化产生的,这种变化也是不可逆的。

洗涤剂的使用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拓展活动“除水垢”、“设计‘减少洗涤剂污染,保护环境’的宣传画”是基本活动的向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方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物质与水的混合和分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了有些变化是可逆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几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与上节课不同的变化,这样对学生的认识提出了挑战,使学生感到了兴趣。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如水壶中水垢的处理,洗涤剂、洗衣粉的使用等,都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学习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质相互混合后的结果。

2.能设计两种以上除水垢的方法,并指出哪种方法对环境的污染最小。

3.能通过实验观察洗涤剂是怎样发挥去污作用的,了解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以“减少洗涤剂污染,保护环境”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

4.能实事求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能判断某一变化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解释发生不可逆变化的原因,并举例说明一些不可逆变化过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某些物体混合后会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难点: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保护我们的环境。

评价任务1.学会自己动手操作物质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省一等奖)

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省一等奖)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师学生学习了一些可逆的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基础上,进一步围绕物体混合后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本节课主要围绕实验展开,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观察发现混合后不易分离成原来的物质,从而认识不可逆的变化,最后课下拓展“洗涤剂的污染”。

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认识,学生们已经对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了有些变化是可逆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几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与上节课不同的变化,这样对学生的认识提出了挑战,是学生对本节课更感兴趣。

教学准备:PPT、水、小苏打、白醋、量杯、石膏粉、洗涤剂、食用油、一次性筷子、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实验,请观看(投影仪出示实验)师演示实验:将水倒入碟中,黑芝麻放在水面上,因为芝麻比较轻,所以在水面上漂着,然后手指蘸去肥皂,放在水中移动,芝麻会迅速的抛开。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芝麻会远离手指的水面跑开师:嗯,同学们观察的很准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老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水的表面是有水面张力的,当蘸有肥皂的手指放到水中,破坏了水面张力,所以芝麻就会像甜甜圈似的散开了。

师:今天这个实验有意思吗?这节课我们也来做实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出示课题:他们发生么了什么变化(PPT出示课题)二、新课呈现1、介绍实验材料看一下今天的实验物品(PPT出示图片)一次介绍实验材料师:接下来我们将这些材料分成3组混合在一起,看看他们发生么了什么变化?怎么分呢?请看(教师将分组图片贴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生:猜想过程师:猜想就要验证,接下来我们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并验证我们的猜想,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实验要求?(PPT出示实验要求)生:读实验要求师:请大家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并把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单上,开始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

3.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学习重点】
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学习难点】
比较橡皮泥和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的相同之处。

【学习过程】
二、活动探究
1.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让橡皮泥发生变化。

这些物品还是橡皮泥吗?
(1)实验材料:橡皮泥一块、圆头小刀。

(2)实验步骤:
①设计自己想要捏制的物品。

②小心翼翼地把橡皮泥分成几块。

③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的物品。

④试着把橡皮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2.你还能举出哪些物质的变化与水的变化相同?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有可能发生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原来的物质。

【精炼反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水蒸气、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三种不同形态。

()
2.把木材做成一张桌子或做成一把椅子,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没有变。

()3.近距离往玻璃上哈气,玻璃上会出现细小的水珠,这是哈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
4.铁生锈了还是铁,这和把纸撕碎是一样的变化。

()
5.把一只橡皮泥小狗重新捏成一只蝴蝶,橡皮泥形状改变了,本质没变。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B.水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C.水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
2.下列变化和水的三态变化不同的是()。

A.放鞭炮
B.折断筷子
C.弯曲铁丝
3.下列变化与其他两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把大理石雕成雕像
B.把泥土烧制成陶瓷
C.把水冷冻成冰
4.劈柴、压扁易拉罐、折纸、水结冰,它们的共同点是()。

A.产生了新的物质
B.状态发生了变化
C.没什么变化
三、完成下面的填空。

1.水在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别是()、()和()。

这三种形态的水()(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2.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橡皮泥的()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

四、综合探究。

1.列举3种和水的三态变化相同的现象。

2.操场上,小东和同学们正在打乒乓球。

突然,乒乓球飞出球桌,掉在跑道上,被刚好经过的同学一脚踩瘪了。

小东捡起瘪了的乒乓球,说:“我有办法让它恢复原状!”你知道小东的办法是什么吗?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