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画垂线》教学设计

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2课时画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垂线的画法,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2.认识距离,理解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垂线的画法。 难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什么叫做垂线? 2.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垂线。 3.怎样画垂线呢?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自主探究 1.议一议:在三角尺和直尺上你能找到垂线吗? 分别指名用三角尺和直尺指一指,说一说。 教师: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帮助我们画出垂线。 2.教学例2。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A.说一说:用三角尺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B.课件演示画法,学生观察。 C.学生动手画一画。 D.引导归纳画法和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b.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c.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经过已知点的直线,所画直线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A.学生独立试着画,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画法。 B.归纳画法步骤,指名说一说。 (3)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一画,指名板演。 3.教学例3。 (1)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教师演示,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量一量,可以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出示一组平行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1小数乘法 1、小乐到超市买零食,1袋薯片4.5元,买3袋要多少钱? 2、列竖式计算: 0.72×5=2.4×0.8=0.56×0.04= 3、观察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边的算式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从右边的算式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1.2小数乘法的验算及积的近似数 1、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的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 0.08×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6.48,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他们有什么关系? 0.7×1.2〇1.2×0.7 (0.8×0.5)×0.4〇0.8×(0.5×0.4) (2.4+3.6)×0.5〇2.4×0.5+3.6×0.5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125×0.9×0.80.67×3+0.67×97 4.32-4.32×0.96.32+6.32×99 3.25×1048.8×1.25

1.4小数乘法应用题 1、刘鑫买下面这些文具,带100元够吗? 2、五一班有45名师生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3、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采取分档收费,收费标准如下表。 (1)李阿姨家上月用电165千瓦时,电费是多少元?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垂线》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垂线》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垂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垂线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引入 1.复习旧知,揭示本质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和垂直这两种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1)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展示学生作品。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只要它们相交成直角,就说明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点明课题,提出挑战 (1)师:刚才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你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画垂线。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尝试解决

师: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1)初步尝试,感知画法 ①画一画:学生独立尝试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有三种画法: a.用两把三角板来画 b.用量角器来画 c.用一把三角板来画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③想一想:先让学生来谈一谈:你画出的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对比观察,揭示本质 师:为什么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可以很快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哪 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引导学生发现: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尺来画比较简单一些。2.自主探究,总结方法 (1)学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师: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课件呈现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图。 ②学生汇报交流,师:你能说出过直线上一点,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吗?多让几个学生来说一说画垂线的步骤,逐步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直线移动,让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最后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画上直角符号。 ③课件演示用三角尺画垂线的过程,结合课件演示教师总结提升:线线重合、点点重合。线(直线)-线(直角边)重合,点(顶点)-点(直线上点)重合。牢记这两个重合就可以正确画出垂线。 ④练习: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垂线教学设计

应用解决问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要从学校修一条通往沙井大道 的水泥路,怎样修路最近? 学生会说出修路的方 位,认为修直线最近。 但不一定会说修垂直 激发学生探 一、导 线段是最近。 索新知的欲 入新知 望。 二、合 作探讨 解决问 题 1、通过教师发统一的图卡让学生 尝试作线表示,把学校当作一个 点,沙井大道当作一条直线,即把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用线段连接起 来,怎样的线段最短? 1、学生认为学校到大 道的距离即点到直线 1、把工作的 的距离,会连线段,但 问题数学化。 不一定是垂直线段 2、学生画一画,量一量,并把量 得的长度标出来。 。 2、通过尝试 画线、验证, 3、学生汇报作出线段的长度。 4、评论谁作出的线段最短。 5、让作出最短线段的学生说出作 的线的名称。 获取新知来 2、学生作出不同的线, 源地正确。 量出不同结果。 3、学生明确 3、会有学生说出垂直 用三角尺来 6、交流、讨论、质疑,作垂线的 学生谈作垂线的方法。 线段。 画最好,画垂 线的步骤,注 意的问题及 三、知 识 的 升 华 7、作品展示。 8、让有作错的学生按作垂线的方 法作垂线,并验证是否是最短的距 离。 9、小结:作垂线的方法 垂线的性 质 提高数学表 4、会用三角尺正确作 达能力并加 出垂线,并注意问题。 深理解新知。 5、会订正,认识垂直 提升理解及 线段最短。 题的能力 6、进一步掌握作垂线 的方法及加深理解垂 线性质。

1、过直线(斜放位置)外一点画 这条直线的垂线。 会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2、过直线(有横、斜放位置)上 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测定跳远成绩时,应怎样测量 比较准确,为什么? 板书设计 作垂线 . 点 ________________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五年级数学同步培优一

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培优(01) 一、填空: 1、方框里填整数,最大能填几 □×6﹤88.5 70.8﹥□×23 □×8﹤59.237×□﹤85.1 2、填一填 二、列竖式计算 40.8÷8= 58.5÷45= 14.7÷14= 36÷48= 18.72÷18= 31.8÷12= 8.4÷0.3= 9÷1.5= 三、解答下面。 试一试1 1、一辆汽车,行驶65千米耗油5.2升,这辆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多少升?平均每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2、根据测算,25千克大豆可以榨油10千克。算一算:1千克大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要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 测一测:1 1、李阿姨用32元,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多少元?一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 2、汽车1.6小时行驶了80千米,这辆汽车行一千米要多少分钟?照这样的速度,5.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3、海边晒盐厂,用50吨海水可晒出8吨粗盐。要晒出一吨盐需要多少吨海水?每一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试一试2 1、小红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题时,把除数的小数点看掉了,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两次结果相差4.6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小红在计算一个两位小数除以0.25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漏掉了,结果商是244。正确的被除数和商分别是多少?

测一测: 1、李兵在计算一个数除以5.3时,把除数抄成了53,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了21.6.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2、王红在计算5.3乘一个数时,错写成3.5乘这个数,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了5.22,正确的积是多少? 四:课后练习 1、、冲杯咖啡要0.19kg开水。泡一杯茶要0.25kg 开水,小兰妈妈将一壶2.85千克的开水全部用来冲咖啡,可以冲多少杯咖啡?如果全部用来泡茶,最多可以泡多少杯茶? 2、用两摞同样的纸,第一摞有500张,厚4.7cm ,第二摞厚7.05cm,第二摞有多少张? *2、大、小两袋面粉共重9.6千克,大袋面粉用于2.1千克后,大袋里剩下的面粉是小袋的1.5倍。大袋里原有多少面粉? *4、同学去参加登山活动,上山时每分钟行60米,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平均每分行90米。同学们登山活动中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1.5 3 5 0.35 0.4 0.11 1.2 小数乘小数 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 少吨?高多少米?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 =

答案: 一、180 180 18 0.18 1.8 二、1.1875 4.59 4.2993 三、3.05×0.4=1.22(千米) 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 五、7.2 12 3.6 0.48 0.132 0.42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 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四、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 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 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答案: 一、1. 7.00 2. 3.569 3.6 3. 万分位 4. 3.04 2.95 二、6 5.8 5.84 1 0.7 0.70 11 11.0 11.00 三、3.18×1.6≈5.09(元) 四、0.049×45≈2.2(亿个) 五、5.85×6≈35(吨) 1.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一、填一填。 (8.2+2.4)×5= □×□+□×□ 71×5.9+29×5.9=(□+□)×□ 2.5×5×4=(□×□)×□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2.6×0.4 7.69×101 46×0.33+54×0.33 2.5×204 3.2×125 (125-40)×0.8 三、某商场一天卖出空调17台,每台873元,同时风扇也卖出17台,每台127元。一天该商场的空调、风扇共卖了多少钱? 四、一套衣服98元,学校为合唱队买了4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花了多少元?

数学同步摸底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同步摸底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 2. 3. 一个数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2,这个数是______。 4.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4段,每段的长度占全长的 5. 6.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9=38 65-______=60 ______+20=44 ______+30=100 17-______=9 7. 在横线上填上“>”、“<”或“=”,填上适当的分数。 8. 9. 把一根 2 m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______,每段长______ m。 10. 6÷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2. 64÷2×(8+4)去掉括号,运算顺序一样.()

3. 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是假分数。() 4. 在20dm、5米和150cm中,5米最长。() 5. 一种方便面包装质量规定(90 6. 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种。() 7. 自行车的角架之所以做成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8. 一个大冰箱的容积有480mL。() 9. 余彬4次跳绳的总成绩是500下,付峰3次跳绳的总成绩是390下,余彬的跳绳成绩好.() 10.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选择题。(共20分) 1. 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 .7055 B .7.05 C .70.55 D .7.550 2. 用一根长()的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cm、宽5am、高3cm的长方体框架。 A .28cm B .48cm C .56cm 3. 已知a÷b=c(a、b、c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 A .a是倍数 B .b是因数 C .c是因数 D .b、c都是a的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1.1 小数乘整数 1. 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 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答案:

1. 5.8×3=17.4(元) 2. 1.25×64=80(千克) 3. 0.05×280=14(米) 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 1.2 小数乘小数 一、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下面各栏的积.。 因数75 7.5 75 75 0.75 7.5 因数24 24 2.4 0.24 0.24 0.24 积1800 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少吨?高多少米?

1.5 3 5 0.35 0.4 0.11 五、比一比,填一填。 2. 4× = 答案: 一、180 180 18 0.18 1.8 二、1.1875 4.59 4.2993 三、3.05×0.4=1.22(千米) 四、150×18.7=2805(吨) 25.9×3.2=82.88(米) 五、7.2 12 3.6 0.48 0.132 0.42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二、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1.2× =

小学四年级数学直线射线线段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直线射 线线段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P38——39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直线和射线。 2.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观察、想象等活动,初步感知“无限延长”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射线和直线,并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对射线、直线的“无限延伸”的理解。 教具准备 直尺,线,多媒体课件 学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让我们先看个动画片,领略孙悟空金箍棒的神奇吧!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同学们孙悟空金箍棒竟如此神奇?其实在我们数学王国中也存在这样神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开始我们今天寻宝之旅吧! 二、探究新知 瞧!我们今天寻到第一份宝,它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线,当刘老师双手捏住线的两头拉直的时候,你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师板书:线段) 师:关于线段你有哪些了解?(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有限长可测量) 师:我们现在给这两个端点,做上记号标出A、B两点,在数学上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可以用端点的字母表示这条线段,我们把这条线段记做A、B(让生齐读一遍)师:我们还可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师小结:线段有哪些特点? 三、引导探究,建立直线、射线的概念 1.认识直线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老师的这条线段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一股神奇的魔力!瞧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子吗?(出示媒体播放线段向两端延伸) 师:让生讨论用语言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1.小数乘法的计算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2分) 1.3.52×2.6的积是()位小数,得数保留整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根据46×58=266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6× 5.8=() 4.6×0.58=() 0.46×0.58=()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45×()<3.45 3.45×()>3.45 3.45×()=3 4.5×6.2 3.45×()=0.345 4.水墨画《黄山风景区》,估计一下,它的面积一定超过()平方米。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一位小数是7.8,它的准确值是7.84。() 2.2.5×1.8+2.2=10。() 3.两个非零数a和b都小于1,它们的积一定小于a也小于b。()

4.2.5×0.4=25×0.04=0.25×4=1。() 5.7.86×99=7.86×100-1。() 三、我会算。(共48分) 1.直接写出结果。(每题0.5分,共6分) 1.25×8= 1.25×0.8= 0.4×0.3=7.6×0.1= 0.5×1.1= 2.04×3= 1.5×4= 1.6×5= 4.2×0.02=8.5×2= 10×1.01=0.5×0.07=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12分) ★3.05×4.8 9.5×0.004 4.45×3600 ★0.17×3.45 3.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近似值。(每题6分,共12分) (1)保留一位小数。 0.95×8.7 3.14×12

(2)精确到个位。 7.07×6.5 140×3.22 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共18分) 5.6×0.12518×0.75-2.76 61×0.36+3.6×3.9 10.2-4.8×1.5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 垂线教案

第七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包括垂直,关系的过程。 2、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含义,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有一个交点,直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 运用垂直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每人两根小棒、三角板或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直 提出要求,把两根小棒摆在自己的桌子上,并画出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 把两根小棒近似的看作两条直线。 1.请学生画两条相交的直线。 (1)学生随意画两条相交的直线。 (2)将学生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进行分类。选择不同的相交情况,展示出来。 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指出今天我们只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2.说一说: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有几个交点? 学生不难发现: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4个角。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学生回答:教师在图上画角和交点。 3.想一想。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你想到了什么?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以下几点。 ①∠1与∠2的和等于180°,或者∠2与∠3的和等于180°等。 ②∠1与∠3的度数相等,∠2与∠4的度数相等。 ③图3中四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二、认识垂线 (1)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图3中四个角,验证自己的想法。 (2)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个交点叫垂足。 (3)找一找。 请你找出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现象。 如:(1)黑板面的长边和短边是互相垂直的。 (2)窗户中的横框和竖框是互相垂直的。 (3)教室地面的长和宽是互相垂直的。 (4)书本的长边和短边是互相垂直的。 三、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出示点A与直线。 请学生从A点向直线上的点画连线。 学生独立作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图情况。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一种画法。如, 2.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请学生估一估,这几条线段中那一条线段最短。 用尺子量一量,验证你的猜想。 教师说明距离的概念。 板书: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巩固练习 学生随意画一点和一条直线,然后再画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并量一量距离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垂线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个交点叫垂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画垂线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2课时画垂线

(2)小组合作尝试画垂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学生讨论垂线的画法。明确: 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平移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第三步: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一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就是垂足,最后标上垂直符号。 (4)课件演示标准画法。 2.教学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出示例2第2小题,与上题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你能利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意三角尺的使用 方法。 (4)观看课件演 示,反思自己的 作图,看看有没 有需要改进的地 方。 2.(1)比较两种 画垂线要求的异 同。 (2)尝试画,同 桌互相检查纠 正。 (3)全班同学交 流画法并回顾两 种垂线的画法。 线的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互 相平行。() 答:(1)×(2)√ 3.选择。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 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无数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 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A.1 B.2 C.3 D.无数 答案:(1)A (2)A 4.画图。 (1)过已知点向对边画垂线。 (2)三角形内有一点O,你 能分别过点O画出三条边的 垂线吗?

来完成这个任务吗? (2)学生试画,教师指导。画 完后和同桌交流作图步骤。 (3)全班交流、总结作图方法。提示:按画垂线的方法进行画 图。 三 巩固 练习。(9分钟)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检查并 提醒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 总结,布置作业。(4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 己本节课的收 获。 2.独立完成 作业。 五、教学板书 画垂线 1.边线重合; 2.平移到点; 3.画线标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画垂线》习题

小学数学新版四年级上册 《画垂线》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明判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集 (1)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所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两条线段越长,它们之间的距离越大。()(3)两条平行线之间只能画出一条垂直线段。()2.精心筛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①1 ②2 ③无数 (2)如右图所示,A点到直线l的线段共有四条,其中最短的一条是(),最长的一条是()。 ①线段AB ②线段AC ③线段AD ④线段AE (3)在三角形中,相邻两条边的关系是()。 ①相互垂直②相互平行 ③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④可能垂直,不可能平行 二、综合训练 1.画一画。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P点画AB,AC的垂线。 三、拓展应用 1.想一想。 从A村到公路有三条路可走,哪条路最近?这是为什么? 2.淘气与明明两人赛跑,两人同时从A、B两点向大树跑去,他们的速度相同,谁先跑到大树下,谁就赢得比赛。你认为谁会赢?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明判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集 (1)过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所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两条线段越长,它们之间的距离越大。(×) (3)两条平行线之间只能画出一条垂直线段。(×) 2.精心筛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①)条。 ①1 ②2 ③无数 (2)如右图所示,A点到直线l的线段共有四条,其中最短的一条是(③),最长的一条是(①)。 ①线段AB ②线段AC ③线段AD ④线段AE (3)在三角形中,相邻两条边的关系是(④)。 ①相互垂直②相互平行 ③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④可能垂直,不可能平行 二、综合训练 1.画一画。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略 三、拓展应用 1.②路

五年级数学同步辅导教材(上册)

五年级数学同步辅导教材(上册) 第一章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如果数出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添上0补足. 例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1.35×4 3.7×0.5 0.56×0.6 7×0.86 例2: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1.34×0.67 0.418×3.5 0.85×28.3 6.54×0.7 例3: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0.86 ×0.75=0.624 2.6×1.08=2.708 例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积与因数的关系. 63×0.3 63×2.5 57×0.7 57×1.5 0.75×0.2 0.75×1.4 0.06×0.5 0.06×1.6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练习一 1.算出下列算式 0.9×6 2.3×20 1.8×0.2 5.4×0.05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5×0.7 3.6×17 5.8×1.2 0.06×1.3 9×1.235 1.8×2.04 25×0.04 0.35×2.6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56×0.8○456 4.25×1.2○4.25 1×0.99○1 32.5×1.6○32.5 1.3×0.7○1.3 0.25×0.45○0.25 4.填空. (1)4.8×0.74表示().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射线、直线》优秀公开课教案

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内容: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知道它们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射线具有方向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我们在学习大数的时候,知道了地球距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80000千米,现在老师站在地球上用一束很强的激光向月球发射,这束光走了380000千米到达了月球,那从地球到月球这束光从数学中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生:线段(板书:线段) 二、探究新知 师:好,我们来回忆一下,线段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呢?你能不能试着画一条线段?谁想来前面画一条线段。 (画线段)

你们和他画的一样吗?我们都能画出线段了,你能不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生:线段是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师:说的真准确,我们知道线段具有这样的特点(板书: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那我们来看看从地球到月球的这束光是否符合线段的特征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地球和月球看做两个端点,它是直的,告诉我们是380000千米,也就是说可以度量。 师:说的真棒,你们同意吗?所以这束光可以用线段来表示,如果老师用大写字母A和B分别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你能不能说说这条线段叫什么呢? 生:线段AB或者线段BA。 师:看来同学们对线段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现在跟老师再回到宇宙中,想象一下,如果这束光拥有无穷的能量,而且没有月球的阻挡,它在宇宙中会是怎样的呢? 预设:它会一直延长,延长到很远。 师:说得真不错,也就是说这条线会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延长,延长,还可以延长吗?(课件演示) 生:可以。 师:现在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束光在宇宙中不断延长,延长,越来越长,越来越远,有没有尽头呢?(没有)我们就说它会无限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一、按要求填表。 二、填空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dm 2,底是12dm,高是( )dm 。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dm 2,底是3dm,高是( )dm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cm,高是9cm,它的面积是 ( )cm 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cm 2。 4.一个近似梯形的花坛,高是10m,上、下底之和是16m,面积是( )m 2。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cm 2,如果它的高缩小到原来的,底不变,面积是( )cm 2。 6.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的面积少30cm 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 2。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 面积一定相等。 ( ) 2.任意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条直角边的积除以2。( ) 4.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已知梯形的面积是4 2.5dm 2,上底是3dm,下底是7dm,求它的高正确列式是( )。 A.42.5×2÷(3+7) B.42.5÷(3+7) C.42.5÷(3+7-3) D.42.5×2÷(7-3) 2.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空白部分的面积。 A.> B.= C.< D.无法确定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cm 。 A.3 B.6 C.12 D.18 4.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任意 名 称 字母表示 面积公式 底 高 面积 平行四边形 2.8cm 4cm 三角形 6.8dm 5dm 梯形 上:2.8m 下:1.2m 1.4m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同步

五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同步 【篇一:人教版五年上册数学同步训练】 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19分) 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2、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分配律(),梯形的面积公式()。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2.71,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是()。 5、李叔叔每小时加工a个玩具,8小时可以加工()个。 8.水果店有a筐苹果,每筐b千克,每千克卖2.4元,共卖()元。 9. 7600千克=()吨 3800平方厘米=()平方米 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底的2倍,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等边三角 形边长是12cm,正方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 二、火眼金晶。(5分)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 3、 4.99和 5.03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0。() 4、当除数是小数时,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5、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是方程。() 三、选出最准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5分)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厘米,高是12厘米,底是()。 a:6 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2、2.323232…的循环节是(). a:32b:3232 c:323 3、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c:都与原来相等 4、5.995保留二位小数是() a:5.999b:6.00 c:6.000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率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 四、计算。(40分) ⒈直接写得数(5分) 2.竖式计算(带★的验算)(7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上册数学同步训练】 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19分) 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2、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分配律(),梯形的面积公式()。 3、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是2.71,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是()。 5、李叔叔每小时加工a个玩具,8小时可以加工()个。 8.水果店有a筐苹果,每筐b千克,每千克卖2.4元,共卖()元。 9. 7600千克=()吨 3800平方厘米=()平方米 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底的2倍,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等边三角 形边长是12cm,正方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 二、火眼金晶。(5分)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 3、 4.99和 5.03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0。() 4、当除数是小数时,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5、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是方程。() 三、选出最准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5分)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厘米,高是12厘米,底是()。 a:6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2、2.323232…的循环节是(). a:32b:3232 c:323 3、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c:都和原来相等 4、5.995保留二位小数是() a:5.999b:6.00 c:6.000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率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 四、计算。(40分) ⒈直接写得数(5分) 2.竖式计算(带★的验算)(7分) (保留两位小数) 3.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4.解方程(12分) 五、列式(或方程)并计算。(6分) (1)0.13和3.89的积加上0.13和1.11的积,和是多少? (2)一个数的8倍比它的5倍多2.7,求这个数。 六、解决问题(25分) 1.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70.5千米。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 直线 射线》同步练习

直线、射线、线段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如果A 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4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2CM B. 6CM C .2 或6CM D .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延长直线AB到C; B.延长射线OA到C;C.平角是一条直线; D.延长线段AB 到C 5.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无数个 6.点P在线段EF上,现有四个等式①PE=PF;②PE=1 2 EF;③ 1 2 EF=2PE;④2PE=EF;其中能表 示点P是EF中点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7. 如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 A.A→C→E→B B.A→F→E→B C.A→D→E→B D.A→C→G→E→B 8..如右图所示,B、C是线段AD上任意两点,M是AB的中点,N是CD中点,若MN=a,BC=b,则线段AD的长是() A .2() a b B .2a b C .a b D .a b 9..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

A.2㎝ B.0.5㎝ C.1.5㎝ D.1㎝ 10.如果AB=8,AC=5,BC=3,则() A.点C在线段AB上 B.点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C.点C在直线AB外 D .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二、填空题 1.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N分别是AC和CB的中点,则MN=_______. 2.经过1点可作________条直线;如果有3个点,经过其中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以作______条直线; 经过四点最多能确定条直线。 4.如图,学生要去博物馆参观,从学校A处到博物馆B处的路径共有⑴、⑵、⑶三条,为了节约时间,尽快从A处赶到B处,假设行走的速度不变,你认为应该走第________条线路(只填番号)最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B=BC=CD那么AD= AB AC= AD 三、解答题 1.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2.线段AD=6cm,线段AC=BD=4cm ,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求EF。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垂线教案

画垂线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58例2。 【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学习目标】 1.在折一折、画一画的活动中,经历画垂线的全过程,体会垂线的特征(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交流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究画垂线的方法,70-80%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与方法,90%的学生会用三角尺准确地画垂线。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认真、严谨的作图态度,体会作图的规范性。 【学习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用三角尺过直线上一点、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步骤与方法,学会用三角尺准确地画垂线。 【学习难点】 会用三角尺准确地画垂线。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借助对折正方形纸、画互相垂直的直线等活动,初步感受垂线的特征,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三角尺过直线上一点、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交流画法,来评价目标2。【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引入(评价目标1) 1.复习旧知,揭示本质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行和垂直这两种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1)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展示学生作品。 这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吗?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只要两条折痕相交成直角,就说明它们互相垂直。 师:沿着折痕轻轻地画上一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点明课题,提出挑战

不用折纸,你能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画垂线。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尝试解决(评价目标1) 师: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保证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呢? (1)初步尝试,感知画法 ①画一画:学生独立尝试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教师巡视。 预设学生有四种画法: a.用两把三角板来画 b.用量角器来画 c.用一把三角板来画 d.一把直尺凭感觉画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辨析每种画法的优势与不足。 ③想一想:你画出的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为什么?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对比观察,揭示本质 师:为什么使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都可以很快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小结: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实质上就是让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用一把三角尺来画比较简单一些。 2.自主探究,总结方法(评价目标2) (1)学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的方法 师:你能用三角板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课件呈现问题。 ①独立思考,尝试画图。 ②汇报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