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你还在为不知道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而不知所措么?下面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安装linux操作系统后发现没有网卡驱动,表现为

system → Administration → Network下Hardware列表为空。

以下为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过程,本人是菜鸟,以下是我从网上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实际操作的过程,仅供借鉴。

一.检测linux系统内核版本和网卡类型,相关命令如下:

uname -r 查看linux内核版本(uname -a 可显示所有信息)

lsmod 设备加载情况

ls /usr/share/hwdata 查看硬件设备

lspci 查看pci网卡设备ethernet controller 厂商和型号,modprobe **** ****为网卡型号,例如modprobe RTL8101E ,如果出错,说明模块不存在,该型号不识别

我在这一步时查找不到网卡型号,无奈只能由同时采购的其他相同型号预装win7的电脑下查看网卡型号,是个笨办法,嘿嘿……

找到网卡型号后就到驱动之家下载了相应网卡的linux驱动,这些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载,不多说了,重点是后面。

二.下载网卡驱动

Intel_e1000e-1.9.5.zip 为我下载的所需的网卡驱动,这个在linux下需自己编译.

三.安装网卡驱动

1.检测编译需要用到内核的源代码包和编译程序gcc。所以如果没有的话,要先装。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kernel

kernel-xen-2.6.18-8.el5

kernel-xen-devel-2.6.18-8.el5

kernel-headers-2.6.18-8.el5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gcc

gcc-c++-4.1.1-52.el5

libgcc-4.1.1-52.el5

gcc-4.1.1-52.el5

gcc-gfortran-4.1.1-52.el5

如果缺少kernel-xen-devel-2.6.18-8.el5,可以去安装光

盘的/Server/目录下,找到kernel-xen-devel-2.6.18-8.el5.i686.rpm 文件安装。

我很幸运,安装的系统中已经安装好了,呵呵。

2.编译安装网卡驱动

将下载的网卡驱动放到/home目录下,解压Intel_e1000e-1.9.5.zip包

unzip Intel_e1000e-1.9.5.zip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并编译安装,命令如下:

# cd e1000e-1.9.5/src

# make install

一般情况下解压的目录中会有一个readme文件,里面详细写明了网卡安装的步骤,强烈建议先看readme,安装readme中步骤操作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安装好的文件一般位于如下目录中(kernel version以我的为例)

/lib/modules/2.6.18-194.el5xen/kernel/drivers/net/e1000e/e1 000e.ko

insmod e1000e.ko

安装完毕,成功后系统提示网络已连接,说明网卡驱动已经装好,也可以通过检查system → Administration → Network下Hardware列表。

备注(以下为网上资料,未实际验证):

如果操作系统启用了支持XEN的内核,“硬件”选项卡里会出现两个网卡,eth0和peth0。

eth0就是映射到peth0的;系统还会自动生成一个xenbr0的网卡;这个网卡是为guestOS做桥接的;vif0.0是指Domain0的第一块网;vif0.1指Domain0的第二块网卡;

如果不准备使用XEN虚拟机;可以在启动时选择没有xen的内核,就不会生成这些额外的网卡了:

步骤一:关闭xend进程,使之不随系统自启动。

1.使用ntsysv命令进入服务管理,关闭xend服务(空格键是选中或者取消)

2.使用chkconfig命令: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1 xend off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2 xend off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 xend off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4 xend off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5 xend off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6 xend off

检查xend是否都是关闭状态: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ist |grep xend

xend 0:关闭1:关闭2:关闭3:关闭4:关闭5:关闭6:关闭

xendomains 0:关闭1:关闭2:关闭3:启用4:启用5:启用6:关闭

修改完毕重启系统。

步骤二:进入系统->管理->网络,已经能看到网卡,可以配置IP和DNS。

然后修改绑定MAC地址:

1.网卡相关的TCP/IP网络配置文件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x。其中x从0开始,第一个以太网配置文件即:/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使用vi编辑器修改这个文件,也可以修改网卡MAC地址。

把HWADDR=ff:ff:ff:ff:ff

改为MACADDR=00:1F:D0:64:9B:B7 MACADDR后面是自己的mac地址

2. /etc/sysconfig/networking/profiles/default/ ifcfg-eth0

把HWADDR=ff:ff:ff:ff:ff

改为MACADDR=00:1F:D0:64:9B:B7 MACADDR后面是自己的mac地址

看了“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还想看:

1.Linux操作系统怎么安装无线网卡驱动

2.linux怎么查看硬件驱动

3.linux系统安装驱动过程

4.Linux操作系统下以太网卡的安装及配置探讨论文

5.如何编译加载linux驱动和内核模块

6.没网络怎么安装网卡驱动

7.怎么重新安装网卡驱动

Linux内核修改与编译图文教程

Linux 内核修改与编译图文教程 1

1、实验目的 针对Ubuntu10.04中,通过下载新的内核版本,并且修改新版本内核中的系统调用看,然后,在其系统中编译,加载新内核。 2、任务概述 2.1 下载新内核 / 2.2 修改新内核系统调用 添加新的系统调用函数,用来判断输入数据的奇偶性。 2.3 进行新内核编译 通过修改新版内核后,进行加载编译。最后通过编写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查看系统先前内核版本: (终端下)使用命令:uname -r 2

3.2 下载最新内核 我这里使用的内核版本是 3.3 解压新版内核 将新版内核复制到“/usr/src”目录下 在终端下用命令:cd /usr/src进入到该文件目录 解压内核:linux-2.6.36.tar.bz2,在终端进入cd /usr/src目录输入一下命令: bzip2 -d linux-2.6.36.tar.bz2 tar -xvf linux-2.6.36.tar 文件将解压到/usr/src/linux目录中 3

使用命令: ln -s linux-2.6.36 linux 在终端下输入一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fakeroot sudo aptitude install libqt3-headers libqt3-mt-dev libqt3-compat-headers libqt3-mt 4

linux网卡驱动的配置

RedHat5.1下安装Realtek8168网卡驱动 1.先识别机器上的网卡型号: [root@localhost kernel]#kudzu --probe --class=network 2、使用命令查看kernel包是否都装全了,具体如下: [root@localhost kernel]# rpm -qa | grep kernel 如果装全了,会显示如下几个包: kernel-xen-devel-2.6.18-8.el5 kernel-devel-2.6.18-8.el5 kernel-2.6.18-8.el5 kernel-xen-2.6.18-8.el5 kernel-headers-2.6.18-8.el5 如果没有装全,就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0第一个ISO的Server文件目录下可以找到对应的包,拷贝到某一具体目录下,进入目录后,用如下命令就可以进行安装: [root@localhost kernel]# rpm -ivh kernel-devel-2.6.18-8.el5.x86_64.rpm

注意:如果不装全这些包,在网卡编译时就会报错说找不到src目录文件。 用如下命令查看GCC是否安装,通常都装上的,还是检查一下比较好。 [root@localhost 2.6.18-8.el5]# whereis -b gcc gcc : /usr/bin/gcc /usr/lib/gcc /usr/libexec/gcc 3、将r8168-8.aaa.bb.tar.bz2解压出来变成r8168-8.aaa.bb文件夹形式,拷到U盘 在redhat下挂载U盘: 插入U盘 [root@localhost kernel]#mount /dev/sdb1 /mnt/usb 4.将r8168-8.aaa.bb文件夹拷都本地,如/home目录下 首先将u盘中的驱动程序包拷贝到/home目录下 [root@localhost media]# cp r8168-8\[1\].011.00.tar.bz2 /home/ [root@localhost media]# cd /home/ [root@localhost home]# ls r8168-8[1].011.00.tar.bz2 5.其次解压驱动程序包 [root@localhost home]# tar -vjxf r8168-8\[1\].011.00.tar.bz2

如何自行编译一个Linux内核的详细资料概述

如何自行编译一个Linux内核的详细资料概述 曾经有一段时间,升级Linux 内核让很多用户打心里有所畏惧。在那个时候,升级内核包含了很多步骤,也需要很多时间。现在,内核的安装可以轻易地通过像 apt 这样的包管理器来处理。通过添加特定的仓库,你能很轻易地安装实验版本的或者指定版本的内核(比如针对音频产品的实时内核)。 考虑一下,既然升级内核如此容易,为什么你不愿意自行编译一个呢?这里列举一些可能的原因: 你想要简单了解编译内核的过程 你需要启用或者禁用内核中特定的选项,因为它们没有出现在标准选项里 你想要启用标准内核中可能没有添加的硬件支持 你使用的发行版需要你编译内核 你是一个学生,而编译内核是你的任务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懂得如何编译内核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可以被视作一个通行权。当我第一次编译一个新的Linux 内核(那是很久以前了),然后尝试从它启动,我从中(系统马上就崩溃了,然后不断地尝试和失败)感受到一种特定的兴奋。 既然这样,让我们来实验一下编译内核的过程。我将使用Ubuntu 16.04 Server 来进行演示。在运行了一次常规的 sudo apt upgrade 之后,当前安装的内核版本是 4.4.0-121。我想要升级内核版本到 4.17,让我们小心地开始吧。 有一个警告:强烈建议你在虚拟机里实验这个过程。基于虚拟机,你总能创建一个快照,然后轻松地从任何问题中回退出来。不要在产品机器上使用这种方式升级内核,除非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下载内核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下载内核源码。在 Kernel 找到你要下载的所需内核的URL。找到URL 之后,使用如下命令(我以 4.17 RC2 内核为例)来下载源码文件: wget https://git.kernel/torvalds/t/linux-4.17-rc2.tar.gz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配置、编译和烧写

实验二 嵌入式Linux系统内核的配置、编译和烧写 1.实验目的 1)掌握交叉编译的基本概念; 2)掌握配置和编译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方法;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 2.实验环境 1)装有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 2)计算机上装有Linux虚拟机软件; 3)嵌入式系统实验箱及相关软硬件(各种线缆、交叉编译工具链等等)。 3.预备知识 1)嵌入式Linux内核的配置和裁剪方法; 2)交叉编译的基本概念及编译嵌入式Linux内核的方法; 3)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架构。 4.实验内容和步骤 4.1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配置内核的MMC支持 1)由于建立交叉编译器的过程很复杂,且涉及汇编等复杂的指令,在这里 我们提供一个制作好的编译器。建立好交叉编译器之后,我们需要完成 内核的编译,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Linux内核源文件包,目前流行 的源代码版本有Linux 2.4和Linux 2.6内核,我们使用的是Linux 2.6内核; 2)实验步骤: [1]以root用户登录Linux虚拟机,建立一个自己的工作路径(如用命令 “mkdir ‐p /home/user/build”建立工作路径,以下均采用工作路径 /home/user/build),然后将“cross‐3.3.2.tar.bz2、dma‐linux‐2.6.9.tar.gz、 dma‐rootfs.tar.gz”拷贝到工作路径中(利用Windows与虚拟机Linux 之间的共享目录作为中转),并进入工作目录; [2]解压cross‐3.3.2.tar.bz2到当前路径:“tar ‐jxvf cross‐3.3.2.tar.bz2”; [3]解压完成后,把刚刚解压后在当前路径下生成的“3.3.2”文件夹移 动到“/usr/local/arm/”路径下,如果在“/usr/local/”目录下没有“arm” 文件夹,用户创建即可; [4]解压“dma‐linux‐2.6.9.tar.gz”到当前路径下:

linux内核配置模块编译安装

Linux内核配置编译和加载 Linux内核模块 Linux内核结构非常庞大,包含的组件也非常多,想要把我们需要的部分添加到内核中,有两个方法:直接编译进内核和模块机制 由于直接编译进内核有两个缺点,一是生成的内核过大,二是每次修改内核中功能,就必须重新编译内核,浪费时间。因此我们一般采用模块机制,模块本身不被编译进内核映像,只有在加载之后才会成为内核的一部分,方便了修改调试,节省了编译时间。 配置内核 (1)在drivers目录下创建hello目录存放hello.c源文件 (2)在hello目录下新建Makefile文件和Kconfig文件 Makefile文件内容: obj-y += hello.o //要将hello.c编译得到的hello.o连接进内核 Kconfig文件内容: 允许编译成模块,因此使用了tristate (3)在hello目录的上级目录的Kconfig文件中增加关于新源代码对应项目的编译配置选项 修改即driver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添加

source "drivers/hello/Kconfig" //使hello目录下的Kconfig起作用 (4)在hello目录的上级目录的Makefile文件中增加对新源代码的编译条目 修改driver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添加 obj-$(CONFIG_HELLO_FOR_TEST) += hello/ //使能够被编译命令作用到 (5)命令行输入“make menuconfig”,找到driver device,选择select,发现test menu 已经在配置菜单界面显示出来 (6)选择test menu进入具体的配置,可以选择Y/N/M,这里我选择编译为M,即模块化 (7)保存退出后出现 (8)进入kernels目录中使用“ls -a”查看隐藏文件,发现多出.config隐藏文件,查看.config 文件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你还在为不知道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而不知所措么?下面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linux下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方法 安装linux操作系统后发现没有网卡驱动,表现为 system → Administration → Network下Hardware列表为空。 以下为安装编译网卡驱动的过程,本人是菜鸟,以下是我从网上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实际操作的过程,仅供借鉴。 一.检测linux系统内核版本和网卡类型,相关命令如下: uname -r 查看linux内核版本(uname -a 可显示所有信息)

lsmod 设备加载情况 ls /usr/share/hwdata 查看硬件设备 lspci 查看pci网卡设备ethernet controller 厂商和型号,modprobe **** ****为网卡型号,例如modprobe RTL8101E ,如果出错,说明模块不存在,该型号不识别 我在这一步时查找不到网卡型号,无奈只能由同时采购的其他相同型号预装win7的电脑下查看网卡型号,是个笨办法,嘿嘿…… 找到网卡型号后就到驱动之家下载了相应网卡的linux驱动,这些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下载,不多说了,重点是后面。 二.下载网卡驱动 Intel_e1000e-1.9.5.zip 为我下载的所需的网卡驱动,这个在linux下需自己编译. 三.安装网卡驱动

1.检测编译需要用到内核的源代码包和编译程序gcc。所以如果没有的话,要先装。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kernel kernel-xen-2.6.18-8.el5 kernel-xen-devel-2.6.18-8.el5 kernel-headers-2.6.18-8.el5 [root@localhost ~]# rpm -qa|grep gcc gcc-c++-4.1.1-52.el5 libgcc-4.1.1-52.el5 gcc-4.1.1-52.el5 gcc-gfortran-4.1.1-52.el5 如果缺少kernel-xen-devel-2.6.18-8.el5,可以去安装光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转) linux是如何组成的? 答:linux是由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组成的 为什么要划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答:有关CPU体系结构,各处理器可以有多种模式,而LInux这样的划分是考虑到系统的 安全性,比如X86可以有4种模式RING0~RING3 RING0特权模式给LINUX内核空间RING3给用户空间 linux内核是如何组成的? 答:linux内核由SCI(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PM(Process Management)进程管理、MM(Memory Management)内存管理、Arch、 VFS(Virtual File Systerm)虚拟文件系统、NS(Network Stack)网络协议栈、DD(Device Drivers)设备驱动 linux 内核源代码 linux内核源代码是如何组成或目录结构? 答:arc目录存放一些与CPU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其中第个CPU子目录以分解boot,mm,kerner等子目录 block目录部分块设备驱动代码 crypto目录加密、压缩、CRC校验算法 documentation 内核文档 drivers 设备驱动 fs 存放各种文件系统的实现代码 include 内核所需要的头文件。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入在include/linux子目录下,与平台相关的头文件则放在相应的子目录中 init 内核初始化代码 ipc 进程间通信的实现代码 kernel Linux大多数关键的核心功能者是在这个目录实现(程序调度,进程控制,模块化) lib 库文件代码 mm 与平台无关的内存管理,与平台相关的放在相应的arch/CPU目录net 各种网络协议的实现代码,注意而不是驱动 samples 内核编程的范例 scripts 配置内核的脚本 security SElinux的模块 sound 音频设备的驱动程序 usr cpip命令实现程序 virt 内核虚拟机 内核配置与编译 一、清除 make clean 删除编译文件但保留配置文件

史上最全linux内核配置详解

对于每一个配置选项,用户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m"表示将相应特性的支持或设备驱动程序编译成可加载模块,在需要时,可由系统或用户自行加入到内核中去;"n"表示内核不提供相应特性或驱动程序的支持。只有<>才能选择M 1. General setup(通用选项)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设置界面中显示还在开发或者还没有完成的代码与驱动,最好选上,许多设备都需要它才能配置。 [ ]Cross-compiler tool prefix,交叉编译工具前缀,如果你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的话输入相关前缀。默认不使用。嵌入式linux更不需要。 [ ]Local version - append to kernel release,自定义版本,也就是uname -r可以看到的版本,可以自行修改,没多大意义。 [ ]Automatically append version information to the version string,自动生成版本信息。这个选项会自动探测你的内核并且生成相应的版本,使之不会和原先的重复。这需要Perl的支持。由于在编译的命令make-kpkg 中我们会加入- –append-to-version 选项来生成自定义版本,所以这里选N。 Kernel compression mode (LZMA),选择压缩方式。 [ ]Support for paging of anonymous memory (swap),交换分区支持,也就是虚拟内存支持,嵌入式不需要。 [*]System V IPC,为进程提供通信机制,这将使系统中各进程间有交换信息与保持同步的能力。有些程序只有在选Y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所以不用考虑,这里一定要选。 [*]POSIX Message Queues,这是POSIX的消息队列,它同样是一种IPC(进程间通讯)。建议你最好将它选上。 [*]BSD Process Accounting,允许进程访问内核,将账户信息写入文件中,主要包括进程的创建时间/创建者/内存占用等信息。可以选上,无所谓。 [*]BSD Process Accounting version 3 file format,选用的话统计信息将会以新的格式(V3)写入,注意这个格式和以前的v0/v1/v2 格式不兼容,选不选无所谓。 [ ]Export task/process statistics through netlink (EXPERIMENTAL),通过通用的网络输出工作/进程的相应数据,和BSD不同的是,这些数据在进程运行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相关命令访问。和BSD类似,数据将在进程结束时送入用户空间。如果不清楚,选N(实验阶段功能,下同)。 [ ]Auditing support,审计功能,某些内核模块需要它(SELINUX),如果不知道,不用选。 [ ]RCU Subsystem,一个高性能的锁机制RCU 子系统,不懂不了解,按默认就行。 [ ]Kernel .config support,将.config配置信息保存在内核中,选上它及它的子项使得其它用户能从/proc/ config.gz中得到内核的配置,选上,重新配置内核时可以利用已有配置Enable access to .config through /proc/config.gz,上一项的子项,可以通过/proc/ config.gz访问.config配置,上一个选的话,建议选上。 (16)Kernel log buffer size (16 => 64KB, 17 => 128KB) ,内核日志缓存的大小,使用默认值即可。12 => 4 KB,13 => 8 KB,14 => 16 KB单处理器,15 => 32 KB多处理器,16 => 64 KB,17 => 128 KB。 [ ]Control Group support(有子项),使用默认即可,不清楚可以不选。 Example debug cgroup subsystem,cgroup子系统调试例子 Namespace cgroup subsystem,cgroup子系统命名空间 Device controller for cgroups,cgroups设备控制器

linux内核编译和生成makefile文件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一、实验题目 1.编译linux内核 2.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工具为project工程自动生成Makefile,并测试 3.在内核中添加一个模块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些命令提示符,也里了解一些linux系统的操作。 2.练习使用autoconf和automake工具自动生成Makefile,使同学们了解Makefile的生成原理,熟悉linux编程开发环境 三、实验要求 1使用静态库编译链接swap.c,同时使用动态库编译链接myadd.c。可运行程序生成在src/main目录下。 2要求独立完成,按时提交 四、设计思路和流程图(如:包括主要数据结构及其说明、测试数据的设计及测试结果分析) 1.Makefile的流程图: 2.内核的编译基本操作 1.在ubuntu环境下获取内核源码 2.解压内核源码用命令符:tar xvf linux- 3.18.12.tar.xz 3.配置内核特性:make allnoconfig 4.编译内核:make 5.安装内核:make install

6.测试:cat/boot/grub/grub.conf 7.重启系统:sudo reboot,看是否成功的安装上了内核 8.详情及结构见附录 3.生成makefile文件: 1.用老师给的projec里的main.c函数。 2.需要使用automake和autoconf两个工具,所以用命令符:sudo apt-get install autoconf 进行安装。 3.进入主函数所在目录执行命令:autoscan,这时会在目录下生成两个文件 autoscan.log和configure.scan,将configure.Scan改名为configure.ac,同时用gedit打开,打开后文件修改后的如下: # -*- Autoconf -*- # Process this file with autoconf to produce a configure script. AC_PREREQ([2.69]) AC_INIT([FULL-PACKAGE-NAME], [VERSION], [BUG-REPORT-ADDRESS]) AC_CONFIG_SRCDIR([main.c]) AC_CONFIG_HEADERS([config.h]) AM_INIT_AUTOMAKE(main,1.0) # Checks for programs. AC_PROG_CC # Checks for libraries. # Checks for header files. # Checks for typedefs, structures, and compiler characteristics. # Checks for library functions. AC_OUTPUT(Makefile) 4.新建Makefile文件,如下: AUTOMAKE_OPTIONS=foreign bin_PROGRAMS=main first_SOURCES=main.c 5.运行命令aclocal 命令成功之后,在目录下会产生aclocal.m4和autom4te.cache两个文件。 6.运行命令autoheader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config.h.in这个新文件。 7.运行命令autoconf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configure这个新文件。 8.运行命令automake --add-missing输出结果为: Configure.ac:11:installing./compile’ Configure.ac:8:installing ‘.install-sh’ Configure.ac:8:installing ‘./missing’ Makefile.am:installing ‘./decomp’ 9. 命令成功之后,会在目录下产生depcomp,install-sh和missing这三个新文件和执行下一步的Makefile.in文件。 10.运行命令./configure就可以自动生成Makefile。 4.添加内核模块

Linux内核配置编译与文件系统构建要点

Linux内核配置编译与文件系统构建 南京大学 黄开成101180046 2012.11.1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内核与文件系统的下载和启动; 2.了解Linux内核源代码的目录结构及各自目录的相关内容,了解Linux内核各配置选项内容和作用,掌握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 3.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类型和应用、了解JFFS2文件系统的优点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利用Busybox软件制作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方法,并且掌握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二:实验环境说明 1.PC机使用openSUSE 14 Enterprise 系统。 2.开发板使用深圳市武耀博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基于Inter 的PXA270处理器的多功能嵌入式开发平台EELIOD。 3.PC机通过RS-232串口与开发板相连,在PC机终端上运行minicom 程序构造一个开发板上的终端,用于对开发板的控制。 4.PC机与开发板通过ethernet网络相连接,并可在开发板上通过加载网络文件系统(NFS)与PC机通信。 5.Bootloader可以通过tftp协议从PC机上下载内核镜像和根文件系统镜像。下载目录为/tftpboot 。 6.用于开发板的Linux内核源码为linux-2.4.21-51Board_EDR,

busybox版本为busybox-1.00-pre5。 7.交叉编译器的路径为/usr/local/arm-linux/bin/arm-linux。 三:实验操作过程和分析记录 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流程: 1.1启动minicom和开发板 在PC机上打开一个终端,输入: >minicom 按Ctrl+A-o进入minicom的configuration界面。对串行通信接口进行配置,串口设置为:/dev/ttyS0(串口线接在PC机的串口1上)、bps=115200、8位数据、无校验、无流控制。 然后打开开发板电源,看到屏幕有反应之后,按任意键进入配置界面,如果长时间没有按下任何键,bootloader将会自动从flash中读取内核和根文件系统并启动开发板上的Linux系统。 分析: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PC机中BIOS 那样的固件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完全由bootloader来完成。bootloader的主要作用是: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完成内核的加载,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 按0进入命令行模式,出现51board>,可以设置开发板和PC机的IP 地址: 51board> set myipaddr 192.168.208.133(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 51board> set destipaddr 192.168.208.33(设置PC机的IP地址)注意IP地址的设置:使其处于同一网段,并且避免和其他系统的

在linux系统下如何安装网卡驱动

2011年研发二部工作 周报月报 作者:赵玉武 时间:2012-6-13

目录 一、整理漏扫系统的结构 (1) 1、整理NetScan目录中的程序。 (1) 2、整理proftpd目录中内容(插件的检测信息)。 (4) 3、整理proxyd目录中的安管(安管平台)。 (8) 二、熟悉Nessus的工作原理 (8) 1、Nessus扫描引擎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整理运行的整个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通过客户端下发策略,上传到服务器上。错误!未定 义书签。 2、服务端:接收客户端下发的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服务端进行身份的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整理漏扫系统的结构 网卡是Linux服务器中最重要网络设备。据统计,Linux网络故障有35%在物理层、25%在数据链路层、10%在网络层、10%在传输层、10%在对话、7%在表示层、3%在应用层。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故障通常发生在网络七层模型的下三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对应于实际网络也就是使用的网络线缆、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故障。Linux的网络实现是模仿FreeBSD的,它支持FreeBSD 的带有扩展的Sockets(套接字)和TCP/IP协议。它支持两个主机间的网络连接和Sockets通讯模型,实现了两种类型的Sockets:BSD Sockets和INET Sockets。它为不同的通信模型和服务质量提供了两种传输协议,即不可靠的、基于消息的UDP传输协议和可靠的、基于流的传输协议TCP,并且都是在IP网络协议上实现的。INET sockets 是在以上两个协议及IP协议之上实现的。 由于交换机、路由器通常独立于Linux或者其他操作系统。网卡设置故障是造成Linux 服务器故障最主要原因。可能因为硬件的质量或性能、磨损老化、人为误操作、不正确的网络设置、管理问题、Linux软件的BUG、系统受到黑客攻击和Linux病毒等原因造成。 Linux 服务器网卡故障排除的思路是:应当遵循先硬件后软件的方法。因为硬件如果出现物理损坏那么如何设定网卡都不能解决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自身Linux计算机的网卡查起,如果确定硬件没有问题了,再来考虑软件的设定。 1、网卡的选择 一般来说,2.4版本以后的 Linux可以支持的网卡芯片组数量已经很完备了,包括著名厂商如:Intel 以及使用广泛的 RealTek, Via 等网卡芯片都已经被支持,所以使用者可以很轻易的设定好他们的网

Linux下网卡驱动程序

Linux下8019网卡驱动程序 福建鑫诺通信有限公司陈光平(chenggp_fj@) 本文以S3C44B0的CPU为例,详细解析了linux下RTL8019网卡驱动程序工作原理,其间知识大多来源互联网络,特别是浙大潘纲的论文,在此不一一列出,此文目的只是让嵌入式linux爱好者得到更多网卡驱动的资料,并获得交流机会,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硬件相关部份 1、CPU与网卡的连接方式 (s3c44B0 CPU) (RTL 8019网卡) CPU与网卡接线图 上图为S3c44b0CPU和网卡的接线图,此接法并非固定,如接法不同,则牵涉到很多相应的改动,下面会详细分析不同之处 从硬件部门得到:网卡在CPU的存储空间上接BANK4,即0x08000000(看44B0手册)外部中断号为:EXTINT3 (irqs.h文件获得值为22) 上面两个值可以查CPU手册,或询问硬件设计人员 由上图可以知道以下数据: (1)、网卡与CPU地址线连接错开8位(A0接A8) (2)、总共连线,其实4根就足够用了,因为每根线可以译码4个地址空间,总共是16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对应一个寄存器地址,而8019总共就是16个寄存器(3)、一般是跳线模式,不使用9346芯片 1-1 基地址算法 首先8019的基地址是300H(见RTL8019芯片资料:选择IO总线地址),但是有些硬件已在芯片中做过了偏移,比如我们的网卡已做了处理,基址已偏移到0x08000000, 那么因为网卡A0接CPU的A8,表示基地址左移8位,下一个寄存器reg0的地址就是:0x08000100(0000,0000,0001 0001,0000,0000) 还不理解的话我们看另一种接法:

Linux下查看网卡驱动和版本信息

Linux下查看网卡驱动和版本信息 查看网卡生产厂商和信号 查看基本信息:lspci 查看详细信息:lspci -vvv # 3个小写的v 查看网卡信息:lspci | grep Ethernet 查看网卡驱动 查看网卡驱动信息:lspci -vvv # 找到网卡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网卡驱动 # lsmod 列出加载的所有驱动,包括网卡驱动 查看网卡驱动版本 查看模块信息:modifo # 其中包含version信息 或# ethtool-i RHEL 6.3中的网卡驱动版本: # modinfo igb filename: /lib/modules/2.6.32-279.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igb/igb.ko version: 3.2.10-k license: GPL description: Intel(R) Gigabit Ethernet Network Driver # modinfo e1000e filename: /lib/modules/2.6.32-279.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e1000e/e1000e.ko version: 1.9.5-k license: GPL

description: Intel(R) PRO/1000 Network Driver author: Intel Corporation, # modinfo e1000 filename: /lib/modules/2.6.32-279.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e1000/e1000.ko version: 8.0.35-NAPI license: GPL description: Intel(R) PRO/1000 Network Driver # modinfo ixgbe filename: /lib/modules/2.6.32-279.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ixgbe/ixgbe.ko version: 3.6.7-k license: GPL description: Intel(R) 10 Gigabit PCI Express NetworkDriver # modinfo r8169 filename: /lib/modules/2.6.32-279.el6.x86_64/kernel/drivers/net/r8169.ko version: 2.3LK-NAPI license: GPL description: RealTek RTL-8169 Gigabit Ethernet driver 查看网络接口队列数 查看网卡接口的中断信息:#cat /proc/interrupts | grep eth0 或# ethtool-S eth0 查看网卡驱动源码的版本号 解压Intel网卡驱动源码,打开解压缩目录下的*.spec文件查看驱动的版本。 例如:解压e1000-8.0.35.tar.gz网卡驱动后,查看e1000.spec文件。

linux2.6内核的编译步骤及模块的动态加载-内核源码学习-linux论坛

[原创]linux2.6内核的编译步骤及模块的动态加载-内核源码 学习-linux论坛 05年本科毕业设计做的是Linux下驱动的剖析,当时就买了一本《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二版)》,但是没有实现将最简单的helloworld程 序编译成模块,加载到kernel里。不过,现在自己确实打算做一款芯片的Linux的驱动,因此,又开始看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这本书,不过已 经是第三版了。第二版讲的是2.4的内核,第三版讲的是2.6的内核。两个内核版本之间关于编译内核以及加载模块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本文是基于2.6的内核,也建议各位可以先看一下《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二版)》作为一个基础知识的铺垫。当然,从实践角度来看,只要按着以下的步骤去做也应该可以实现成功编译内核及加载模块。个人用的Linux版本为:Debian GNU/Linux,内核版本为:2.6.20-1-686.第一步,下载Linux内核的源代码,即构建LDD3(Linux Device Drivers 3rd)上面所说的内核树。 如过安装的Linux系统中已经自带了源代码的话,应该在/usr/src目录下。如果该目录为空的话,则需要自己手动下载源代码。下载代码的方法和链接很多,也可以在CU上通过

/search/?key=&;q=kernel&a mp;frmid=53去下载。不过,下载的内核版本最好和所运行的Linux系统的内核版本一致。当然,也可以比Linux系统内核的版本低,但高的话应该不行(个人尚未实践)。 Debian下可以很方便的通过Debian源下载: 首先查找一下可下载的内核源代码: # apt-cache search linux-source 其中显示的有:linux-source-2.6.20,没有和我的内核版本完全匹配,不过也没关系,直接下载就可以了: #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2.6.20 下载完成后,安装在/usr/src下,文件名为: linux-source-2.6.20.tar.bz2,是一个压缩包,解压缩既可以得到整个内核的源代码: # tar jxvf linux-source-2.6.20.tar.bz2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对内核进行正确配置后,才能进行编译。配置不当的内核,很有可能编译出错,或者不能正确运行。 1.1.1 快速配置内核 进入Linux内核源码数顶层目录,输入make menuconfig命令,可进入如图0.1所示的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主界面(注意:主机须安装ncurses相关库才能正确运行该命令并出现配置界面)。如果没有在Makefile中指定ARCH,则须在命令行中指定: $ make ARCH=arm menuconfig 图0.1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主界面 基于Ncurses的Linux内核配置界面不支持鼠标操作,必须用键盘操作。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键盘的方向键移动光标,选中的子菜单或者菜单项高亮; ?按TAB键实现光标在菜单区和功能区切换; ?子菜单或者选项高亮,将光标移功能区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