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综合练习题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练习1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综合练习11.2001年2月,国际水产协会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地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的四倍体鱼种,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重要意义是A.避免自然界出现新生物B. 避免破坏生态平衡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保护自主知识产权2.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茎肥大具有贮水作用这一结构特点的形成是A.定向变异的结果B.环境的影响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发达起来C.自然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3.达尔文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B.人工选择C. 生存斗争D. 生物的适应性4.拉马克在观察到长颈鹿的特殊形态后,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进化观点,他的这个进化学说是在进化的基础上靠什么完成的A.分类B.推论C.建立模型D.同他人交流5.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7.青蛙的精卵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D.精子核与卵细胞核融合8.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B.38、8、32、64C.16、8、32、D.32 16、0、32、32 9.高等植物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A.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B.顶细胞、基细胞、种子C.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D.卵细胞、极核、种子10.在被子植物中,双受精过程发生在哪一结构中A.花粉管B.雌蕊柱头上C.花药D.胚囊11.大米播在天里不能发芽的原因是A.无种皮B.胚乳受到损伤C.胚受到损伤D.缺少营养物质12.玉米种子的哪一结构不再发育A.胚芽B.胚轴C.胚根D.胚乳13.花生种子哪种结构与动物受精卵的卵黄的功能相似A.子叶B.胚乳C.胚芽D.胚14.荠菜受精卵至少经过多少次有丝分裂,可形成16个细胞组成的球状胚体A.4次B.5次C.6次D.7次1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晚出现的胚层是A.外胚层B.中胚层C.内胚层D.内胚层和中胚层16.人胚胎发育的液体环境是A.外界水环境B.羊水C.血浆D.体液17.下列叙述中属于变态发育的是A.蚕的受精卵→幼虫→蚕蛹→蚕蛾B.白毛羊后代出现黑毛羊C.鸡的受精卵→雏鸡→成鸡D.阉割母鸡→移植睾丸→表现公鸡形状18.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原肠胚的形成,其主要特点是A.有囊胚腔、原肠腔B.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囊胚腔C.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原肠腔D.有原肠腔19.蛙卵的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分别是A.体内受精和体内发育B.体外受精和体内发育C.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D.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20.蝌蚪从卵膜内孵化出来后便是A.个体发育的开始B.胚的发育的开始C.胚后发育的开始D.生命活动的开始21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顺序的是A.受精卵→幼体→成体B.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成体C.卵细胞→幼体→成体D.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22.人的汗腺细胞来自胚胎时期的A.外胚层B.内胚层C.囊胚腔D.中胚层23.在人的胚胎发育时期,内胚层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使机体获得了A.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功能B.排泄和生殖的功能C.运输养料和废物的功能D.分解有毒物质的功能24.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25.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母细胞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A.6000和6000B.6000和18000C.6000和24000D.12000和1200026.一个花生中有2粒种子,这个花生果实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多少花粉粒和精子A.4个花粉粒,4个精子B.4个花粉粒,8个精子C.2个花粉粒,4个精子D.8个花粉粒,8个精子27.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木村资生首次提出了“中性突变进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A.自然选择B.中性突变随机固定C.生物大分子的进化D.中性突变有利生存28.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
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题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1、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从大气中输入到陆地植被的途径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输入。
2、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聚合法将有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与肥料一起施用,以提高肥效。
该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
3、某同学在进行植物分类学研究时,发现大豆、绿豆和水稻三种植物的叶片形态不同,分类依据也有所差异。
其中,根据叶片上下表皮细胞的结构差异进行分类的植物是__________;根据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所占比例进行分类的植物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量作为物质而存在,并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B. 生产者的遗体、遗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分解者再利用 C. 食物链中营养级数量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损失的能量越多 D. 生态系统中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能量即为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的过程 B. 物种大灭绝后,其后代仍有可能通过演化适应新的环境而继续生存 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食物链的起点 D. 温室效应、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关三、分析题某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欲研究某植物的营养方式。
他们准备了四株大小、发育状况相近且相似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株:全施有机肥(含养料) B株:全施化肥(无机盐) C株:不施肥料但加入适量含该植物所需养料的培养液 D株:不施肥料但加入适量不含该植物所需养料的培养液将这四株植物放入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他们的生长状况。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株植物在该条件下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
(2)若继续培养C株植物并出现停止生长的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1 .以下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和吸入Q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2 .以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②为肝脏细胞,那么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3 .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严寒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4 .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假设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5 .以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 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选项是〔〕甲乙A r<Dq r<DnI ♦细胞体轴突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6 .以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7 .根据以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C. 2中不可能有抗体 D .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 3电位变化8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可通过仪器测量. A 、B C D 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r -®-1 L 5*—। 就激_1L 3~j 剌瓶 । * b ?* in ?b E b A B C D9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 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 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答复, 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选项是 〔 〕A.使用有机磷,在 a 点给予刺激,b 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B.使用有机磷,在a 点给予刺激,c 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 点给予刺激,b 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D.使用蝎毒,在a 点给予刺激,c 点产生动作电位10 .以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 〕.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i 图2A.图1中刺激d 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 、b 、a 点11 图1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图2中CO 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2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 12 .以下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由图可知雌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B.雌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该“激素一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D.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体, 穿过两层膜并彳^用于核内 DNA 13 .研究人员只以某种植物种子饲喂三只年龄、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实验鼠,一个月之后,测定实验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甲状腺激素仅为对照鼠的 一半,促甲状腺激素却比对照鼠多.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突削讨联I酊〞避“ I阳僦质2 甘 明木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过多能促使甲状腺增生B.该植物种子中可能缺乏碘元素,影响实验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实验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对照鼠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4 .以下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产生X细胞的是〔〕A. B细胞B.效应B细胞C. T 细胞D. 效应T细胞15 .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去除自身细胞B.艾滋病是HIV病毒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水平C.效应B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D.人类的感冒、肝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等都与人体的免疫低下有关16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假设不立即摘除,那么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 这在免疫学上称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以下图.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选项是〔〕[成为A.①代表过敏原B.②代表溶酶体酶C.③从未接受抗原刺激,但保存了对抗原的记忆D.④再受相同抗原刺激,能迅速增殖分化17 .以下有关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机体接受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浆细胞全部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18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核糖体等的活动增强,导致细胞周期变长D. 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前者的细胞膜上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17.以下关于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的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C. 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D.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生物体的病菌吞噬掉1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异体骨髓移植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可遗传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C.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D.青霉素皮试中,局部人的注射部位皮肤红肿是过敏反响的一种表现19.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温特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央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20.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清楚,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右图所示.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酸珊的―卜“制他外皮端半作脚政一—[一j ,球U 嗯卜素I V赤壶半脱落鹏赤客至油艇分裂搭和脱港展三者之间含麻关系A. 10c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c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都只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21.以下图所示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是〔〕MH—月e i *八2*「总■科—小女方用喻呆A.从曲线所示的小麦籽粒形成全过程看,各时期均有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B.小麦鲜籽粒质量增加的趋势与IAA最相似,所以IAA比另外两种激素更重要C. 6月29日玉米素相对值最高,这与该时期小麦籽粒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有关D. GA在小麦籽粒形成早期和中期含量较高,说明GA可以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22.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率曲线, 与此相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 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率^•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到达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 NoXt,知种群呈“ 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不23 .以下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群分布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 S〞型, 到达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C.对自然环境中白^种群而言, 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24 .以下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25 .以下关于种群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A.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26 .以下探究实验不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假设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朗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助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7 .以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当年种一中学―-年前种饰中个体数最"5 in is受2S削时间/年:A. 1〜5年种群呈J型增长B . 20〜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D . 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28 .以下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根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拟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表达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自我调节水平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响调节29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开展为树林.以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举措之后,可增大局部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升30.下表为不同浓度的甲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胺磷浓度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N〕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B.农田害虫防治过程中,把握农药的科学用量,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 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可反映土壤农药污染的程度, S值越大,污染越严重D.长期施用甲胺磷农药,导致土壤动物产生相应抗性,有利于种群延续31.如下图食物网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选项是〔〕A.由于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B.蚱蠕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比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D .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32 .如图是某地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结果.确的是〔 〕33 .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 12条食物链B .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选群人34.如下图的圆分别表示:a —生产者、b —分解者、c —原核生物、d —蓝藻、e —腐生 35.以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卜列分析正 A. 消费者C. 7月份出现顶峰期的原因主要是气温较高、土壤枯燥D.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植被 4I 2 i 4 法陂裨舛任4H 精n 而喜食的牧草 牲菁而喜食的牧草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36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那么〔〕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37 .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是a,第一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是b,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是c.那么第一营养级可提供应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是〔〕A. aB. a- b C . c D. b + c38 .如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参加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以下表达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升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升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到达K/2值时,种内斗争最剧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39 .以下图a、b、c、d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 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以下表达错误的是〔〕A.假设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那么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B.假设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那么a生态系统反抗力的稳定性最强C.假设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那么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剧烈D.假设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那么a是最高营养级40.以下有关生态学规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升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生态农业实现废物资源化,提升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④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表达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第n卷简做题41.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甲中假设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那么③称(2)假设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 点可产生兴奋.(3)图乙中的突触后膜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 局部.(4)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_________ 分泌,并通过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该过程属于细胞的_________ 功能.(5)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 .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是.4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聿自由H咖中愉才表示促进(1)垂体除分泌生长激素外,还通过分泌__________ 来调节甲状腺的活动,由其释放的作用于肾脏,使尿量减少来调节人体内的.(2)由图可知,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是,④⑤过程表示激素分泌的________ 节.(3)ln果用含有激素c的饲料饲喂小白鼠,再将其放到密闭的容器中饲养,此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将.43.答复以下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 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2)以下不属于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A.溶酶体 B .汗液C . 口腔黏膜D .胃酸(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⑷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 和;⑧和⑨分别表示(5)接种疫苗后,假设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那么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 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6)接种疫苗属于 ________ 免疫方法.44 .如图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 生态系统模式图.根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与香莲竞争最剧烈的生物是 ;人占有 ___________________ 个营养级.(2)水生植物的分布表达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 ___________ 结构的 ________ 现 象.(3)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4)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5)图中所有生物能否构成生态系统? ,原因是生物试卷答案选择 1-5 DADDD 6-10 CDCAC11-15 DBDDC16-20BBBCC21-25BACBC26-30 CCDCB31-35 BDBAC 36-40ABCBA41 答案: (1) 神经中枢 (2)a 、 e 、 d 、 c(3) 树突或细胞体 (4) 高尔基体 小泡 胞吐(5) 特异性受体 产生兴奋或抑制 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42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水平衡 ( 渗透压平衡 )(2) 下丘 脑 反响 (3) 下降43 答案: (1) 胸腺、脾、骨髓、淋巴结 ( 至少答出两个 ) (产蒿、香莲)的新型池塘 诺曲」I着类 ni.Mm11虫类一(2)A (3) 非特异性(4)B 细胞记忆T 细胞抗体淋巴因子(5) 初次免疫后, 人体内已存在记忆 B 细胞和记忆T 细胞. 当再次遇到相同的病原体时, 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 进而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T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胞免疫途径(6) 特异性( 人工)44 答案:(1) 芦蒿三(2) 垂直分层(3) 次生演替(4) 先增后减(5) 不能缺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题练习题2
必修三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糖原可以存在于a中③a与b、c、d相比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④正常情况下, 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⑤a 、b 、d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⑥b中的有些物质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a⑦内环境成分稳定, 机体到达稳态。
A. 一项正确B. 两项正确C. 三项正确D. 四项正确2.以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展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3. 以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 Ⅰ、Ⅱ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C.Ⅲ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促进血糖浓度的升高。
D. 血糖调节存在反应调节。
4.以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 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 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 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 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 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④⑤⑥5. 人是恒温动物,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 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假设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 产热为a1, 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 产热为a2, 散热为b2。
必修三生物综合练习题
必修三生物综合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会降低,并会引起水肿,这是因为()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D.淋巴循环受阻2.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蛋白②葡萄糖③水和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4.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A.运动言语中枢B.听觉言语中枢C.视觉言语中枢D.感觉言语中枢5..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6.在首次感染时期,记忆细胞是由()产生的A、造血干细胞B、效应B、T细胞C、B、T细胞D、吞噬细胞7.一个脊髓从胸部折断的人,其下肢A.有感觉,能运动B.没有感觉,不能运动C.没有感觉,能运动D.有感觉,不能运动8.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9.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决定簇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10.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11、关于抗体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主要分布于血浆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B.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C.主要分布于血液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D.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少数分布于细胞内液中1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4摄水量增加○5减少尿的排出13.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HLA表示B.常用AIDS表示C.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1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5.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由遗传决定,而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B.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产生都有两个途径,且这两种细胞都会衰老和死亡C.效应B细胞与相应的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分泌抗体将抗原清除D.带有隐藏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相应的记忆细胞在识别其之前,仍需吞噬细胞将其处理17.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B.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D.含有某些抗原决定簇18.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19. 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测试试题(附:参考答案)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尿素、神经递质、氨基酸②麦芽糖、O2、葡萄糖③葡萄糖、抗体和胰岛素④丙酮酸、呼吸酶、糖被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减少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某海洋动物的体温一直保持在40℃左右,现将其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测定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速率,并绘出相应的曲线。
该曲线应为()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与BC段时间相同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降低5.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6.下面是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溏素对血糖浓度变化影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C.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元7.检测某同学体内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
但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后,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B型肝炎疫苗导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D.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增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论述,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与某单细胞的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一种抗原只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等9.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前三章综合练习
必修三前三章综合练习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血糖的来源、去向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2.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之前必定接受过同种过敏原的刺激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但消退较慢C.室内粉尘、青霉素、宠物的皮屑都可以成为过敏原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4.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5.如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6.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A.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C.胰岛素、性激素 D.性激素、生长激素7.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果实色素积累及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从该图可得出乙烯能促进( )①细胞壁松弛酶活性升高②果实色素积累③番茄果实发育④番茄果实成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一
高二生物基础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消化液 D.细胞外液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 2-等离子有关HPO4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组织液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血浆量增加 D.淋巴减少4、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 D.生长激素5、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6、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
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
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7、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8、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9、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10、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最基本的生物单位?- A. 细胞- B. 分子- C. 组织- D. 器官答案:A2.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I. 大多数细胞都可以看见。
- II. 相同类型的细胞在机体内结合成组织。
- III. 细胞形态相同意味着其生理功能相同。
- IV.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答案:II、IV3. 以下哪个是人体生物碱性环境的维持机制?- A. 平衡内外环境浓度差- B. 组织呼吸产生酸性物质- C. 尿液的排泄作用- D. 体内酸碱平衡系统的调节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并指出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包括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细胞分裂四个阶段。
细胞分裂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细胞增殖:细胞分裂能够使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从而实现生物体细胞数量的增加。
- 组织修复和再生:细胞分裂能够代替老死细胞,修复受损组织并参与组织再生的过程。
- 遗传传递:细胞分裂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通过细胞分裂,基因和遗传信息能够从一个细胞传递到下一代细胞。
2.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蓝藻、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1. 光反应阶段:光能被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和高能物质ATP、NADPH。
2. 暗反应阶段:使用光能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如葡萄糖)。
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氧气释放: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地球上大气中存在的重要气体之一,为维持生物呼吸提供必需的氧气。
- 有机物生产:光合作用能够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供给生物体进行能量和物质代谢。
- 碳循环: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促进碳循环和碳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实用参考]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题及答案.doc
高二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生活状态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 )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唾液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液、血浆 、淋巴 、组织液、消化液都是体液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 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C .人体红细胞内的O 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D .家兔、 鱼类、 鸟类、草履虫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3.20KK 年8月的奥运运会上,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仍然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补充纯净水进行调节B .维持体温的稳定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实现的C .剧烈运动时,由于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有下降趋势,胰岛素分泌量减少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pH 相对稳定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CO 2、Na +C .胃蛋白酶、Ca 2+、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 .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 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 保持不变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7.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 ①酸碱平衡 ②Na +、K +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 2-O 2平衡A .①②③⑥B .①③④⑥C .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8.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A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B .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C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D .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9.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完整版)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带答案)精品
生物必修3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 .肺泡腔内的气体B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 .心室腔内的血浆D .膀胱腔内的尿液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偻病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 、CO 2、血红蛋白、淀粉、尿素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 2OC 、Na +、O 2、葡萄糖、血浆蛋白D 、Ca 2+、载体、氨基酸、糖原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 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5.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接受抗原刺激,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 .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D .饮食过咸,尿量减少6.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III 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III 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III 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III 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7. 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 葡萄糖后,在180min 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a 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B .4条曲线在前30min 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 .b 在120min 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 .c 、d 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B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在下丘脑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C .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D .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膜等9.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优选)生物综合练习题必修三
突破考点·提炼技法
易 错 警 示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如下两种误区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 率上升)。
考点二
核心突破
命题探究
技法提炼
2.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病症名称
90%以上是由 Na+和 Cl- 决定的
①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 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 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 到破坏,因此需输液来补充 ②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 原因是: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 少;肾小球炎,血浆蛋白随尿液 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 ③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 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
D . 图 中 ①②④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表 示 为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
O2 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 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⑤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
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
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续表
pH:接近中性, 约在 7.35~7.45 之间 ②维持因素:与含有 HCO-3 、HPO24- 等离子有关
③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主要由 Na+、K+和 HCO-3 、HPO24-、有机 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
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低血糖
较长时间没有进食,血糖来 源缺乏,血糖浓度降低
引起的症状 四肢无力、头晕眼花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多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练习题A B C D9.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组成的1.在什么情况下,种群中个体数量会呈指数增加?植物体。
以上 4 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A.当只有食品碰到限制时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B.当开始环境适合于这一个物种,但此后却不合合时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C.只有当捕猎者不存在时 D.只有在实验室中的理想条件下10.在森林中雀鸟总爱在上层采食,柳莺却爱在中层筑巢,只有血雉喜欢找寻基层的昆虫与苔藓,2.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戮虫的雄性个体,使好多雌性个体不能够正常交配,致使这种现象从生物群落的结构上看属于种群密度A.垂直分布 B .水平分布 C .结构的分区D.结构的组成A.明显下降B.保持牢固C.迅速增加D.越来越大3.有一位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研究的对象从生态学水平看属于A.生态系统 B .群落 C .个体 D .种群4.顶峰上植物沿顶峰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顶峰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海拔高度5.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
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菌丝充满虫体成为菌核,夏季菌核萌发,长出具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6.一个森林群落中不包括:A.细菌和真菌B.全部动物C.微生物D.落叶和土壤7.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初生演替的例子:A.藓—地衣—草本植物—木本植物B.裸岩—地衣—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C.木本植物—地衣—藓—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地衣—藓—木本植物1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实线.虚线表示〕的数量变化如以以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种群密度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实线代表捕食者,虚线代表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虚线代表捕食者,实线代表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实线代表竞争中的胜者,虚线代表失败者D.共生关系,实线.虚线代表两个物种相互依赖,相互有利时间 /12. 某种群的个体数变化如图,在曲线区段中,种内斗争最弱的一段应是个体A. AB段B. BC段数A DC. CD段D.DE段B C13.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加的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搔拔
解析:题中 a 部位兴奋时膜外为负,b 处膜外为正,指针偏向左,曲
解析:A 项,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不能发生。B 项, 线上显示为正电位;兴奋传至 ab 之间时指针不偏转,曲线显示为 0 电位;
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C 项,受刺激一侧的 兴奋传至 b 点时,指针偏向右,曲线上显示为负电位;兴奋传至 b 点后指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 面,放置两个相距 1~2 厘米的电极 a 和 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
元有联系
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指针偏转
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 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 )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综合练习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巩 固生物必修三的知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希 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 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 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生物综合练习题1.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2.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A.运动言语中枢B.听觉言语中枢C.视觉言语中枢D.感觉言语中枢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4.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5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6、关于抗体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主要分布于血浆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B.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C.主要分布于血液中,少数分布于组织液中D.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少数分布于细胞内液中7、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4摄水量增加○5减少尿的排出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9.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由遗传决定,而特异性免疫是由遗传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B.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产生都有两个途径,且这两种细胞都会衰老和死亡C.效应B细胞与相应的抗原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分泌抗体将抗原清除D.带有隐藏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相应的记忆细胞在识别其之前,仍需吞噬细胞将其处理10.对"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葵花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后,产生了定向的生长运动,称为向光性B.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C.这是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
通过遗传逐步形成D.葵花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后,产生了定向的生长运动,属于应激性11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12 图7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13.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14.图2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分泌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5.糖尿病病情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尿液中葡萄糖与含氮量的比值。
该比值越高,病情越严重,此时A.尿液中几乎没有尿素B.尿糖很高,蛋白质分解很少C.几乎不能利用糖,蛋白质分解加强D细胞利用的糖很多,而合成的蛋白质很少1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 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两种群在时间t1内增加是因为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弱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17.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C.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过少,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18.某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过高,引起了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能正常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形成的ATP低于正常值。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该患者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19.图中所示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
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2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有机物总量(g ) B .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 .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21.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的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被捕捞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A.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D .无法判断22.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 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 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 点向移动C .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 段D .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 点23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化。
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A .IB .ⅢC .IVD .V24 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关系的是( )A.图①,b 表示青霉菌B .图②,a 表示青霉菌C .图③,a 表示青霉菌D .图④,b 表示青霉菌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2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26.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十分丰富, 1925年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等家畜,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后来从亚洲引进专以牛粪为食的蜣螂,又使澳洲草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测定若牛吃100kg 牧草,就能使体重增加10kg ,若按这种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则从牛体内流入蜣螂体内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牛的同化量转变为蜣螂的同化量分别为( )A .0kg ,1kgB .10%,1kgC .10%,2kgD .0kg ,0kg27.如果一只老虎的食物有1/2来自初级消费者,1/2来自次级消费者,假如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老虎每增加2kg 的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1500kg B .1100kg C .1750kg D .1250kg28.农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清除食肉的“黑鱼”,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 )A .保持生态平衡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 .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D .使物质能够尽快循环流动 2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 .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30.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 A .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 .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 .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D .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3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 ,至少消耗A 约 ( )A.100kg B.44.5kgC.25kg D.15kg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无机环境生产者无机环境生产者A.↑↓B.↑↓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无机环境生产者无机环境生产者C.↑↓D.↑↓分解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属植物,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C.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35下列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C.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对群落演替进行限制36.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下列各项与之不符..的是()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3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一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