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2)

开滦一中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试卷共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客观卷(50分)1.战国以后,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小农经济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刀耕火种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C.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D.部分奴隶主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3.在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没能起到作用的是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B.初税亩的实行C.商鞅变法D.地主的土地兼并4.下列对地主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加以克服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5.第一次提出并推行重农抑商的时代A.战国B.西汉C.中唐D.明清6.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造成货币制度的变化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C.促进了城镇集市的发展D.促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7.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是在那一条约中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丝茶的质量提高B.中国丝茶生产的迅速发展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9.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贸易并没有增加多少,根本原因是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B.中国人民贫困,购买力低下C.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10.洋务运动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D.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科学技术11.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应是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12.一战期间,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周练(1)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周练试题(1)一、选择题1.《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这一变化说明了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2.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

《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

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3.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4.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

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5.综合表中的信息,可以认为西汉时期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①农民赋役沉重②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有其存在必然性③商品经济相当发达④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大量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②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③“安土重迁”的思想④重视农业的观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8.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

201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201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201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 . 夏朝商朝时期B . 春秋战国时期C . 汉朝时期D . 唐朝时期2. 下列关于官私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 .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D .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3.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 土地兼并B . 重农抑商C . 闭关政策D . 贫富分化4. 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 . 100亩B . 200亩C . 300亩D . 500亩5.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 . 休养生息政策B . 限制商人的政策C . 禁止经商的D . 反腐倡廉的政策6. 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7. 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彩瓷的一种)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 . 汉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清朝8.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月考承智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4分)1、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

”“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这反映近代中国(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B.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D.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2、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于试点期 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A.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B.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4、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

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特定的行业5、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6、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X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A. 是随意性较强的法律B. 维护法官的权威C.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D. 对后世影响较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也不是……而主要是…… 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X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知裁判官和法学家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对罗马法批判性继承发展,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而不是随意性,故C 正确,A错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体现不出维护法官的权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对后世影响较远”,排除D。

2. 下图是1947年美国的一幅宣传画《制造和平》,漫画反映了A. 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共同心声B. 美、欧希望用经济互助来巩固战时同盟C. 美国企图以发展经济来稳某某方阵营D. 美国放弃了军事扩X的传统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马歇尔计划”“欧洲西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以控制西欧国家,故C正确,B错误;A 项“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材料信息无关; D 项明显与史实不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并没有放弃军事扩X。

【名师点睛】本题判断正误的方法:一、依据历史事实;二、根据材料。

材料反映不出“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国放弃了军事扩X的传统对外政策”,可排除AD;B不符合历史事实。

3. 韩非子主X“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

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 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 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 以往习惯法的汇编【答案】C【解析】《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项不符合《十二铜表法》制定时的情况;韩非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A错;D 项不符合韩非子的主X;“法不阿贵” “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反映了反对贵族特权,故选 C。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试题

河北定州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清朝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这一政策反映的实质是A.“天朝上国”的思想 B.闭关政策C.防止外夷入侵D.中西差距拉大2.题为《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的论文,指出宋代经济启动了古代中国的“现代经济”潮流。

其主要依据是( )A.草市的勃兴和池方性市场的初步形成B.商品性农业成长,重本抑末理念崩溃C.商人群体崛起,坊市制度开始被突破D.纸币出现和白银成为普追流通的货币3.分析下表我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变化,理解正确的是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B.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C.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4.张生在街口昕完说书后,又在自己居住的街区逛夜市。

据此判断张生最早应该生活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5.毛泽东曾评价说:“谈起近代工业,我们不能忘了两个人,一个是搞轻工业的张謇,一个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

”以下民族企业系张謇创办的是A.保兴面粉厂 B.启新洋灰公司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6.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小农经济的发展B. 租佃关系的盛行C. 土地的高度集中D.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7.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A.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提高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D.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8.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③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④人类社会阶级的产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②④10.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11.下列有关中国农耕时代商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没有关系B、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其原因之一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当时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C、唐朝仍坚持抑商政策,政府禁止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允许民间对外贸易1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承智班)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承智班)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其根本原因是A.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B. 铁农具、牛耕的出现C. 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D. 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产生2.“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

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A. 人民公社化运动B. “大跃进”C. “文化大革命”D. “包产到户”3.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

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A. 官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4.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A. 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B. 清政府己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C. 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 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5.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

这说明当时中国A. 国民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奇缺B. 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C.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镇城已建立D. 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7.下图为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奏办”的“京师自来水公司”发行的取水票。

精品:【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井田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井田制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

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使用奴隶集体耕作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2.“……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脆弱性 D.连续性【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小农经济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尊重自然规律,只与A、C项符合,过于片面,故A项排除;故C项排除;“用粪犹用药也”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施肥;“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耕作不误农时;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在材料中并未得到反映,故D项排除;这些记载都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故选B。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引文能够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2.“……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脆弱性 D.连续性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4.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都江堰C.漕渠 D.白渠5.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公民A.自私性 B.集体性C.私有化 D.至高无上的特点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7.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就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究其原因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 B.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C.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 D.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8.朱燕说:“以唐太宗之聪明英特,号为身兼将相,然犹必使天下之事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施行,盖谓理势之当然,有不可得而易者。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卷一 (共15分)一.本卷共8小题,第一小题1分,其他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D.生产关系经历自下而上变革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3.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4.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D.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5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出现这一现象因素不包括(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实业救国”的推动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6.观察下表,我们可以得出A.清政府开始追赶世界进步潮流B.洋务运动不是“迟到的近代化”C.内优外患是四国的共同处境D.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发生7.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据《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表明A.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B. 明朝纺织业发达C. 世人皆以纺织为生D. 出现了雇佣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清前期;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 选项说法错误,当时主要的劳动形式还是农业生产。

点睛:商品经济的特点在明清时期主要体现就是“机工出资、机户出力”,所以在材料中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

本题中出现了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因此本题选择的是D选项。

2. 清乾隆二十二年渝令,只准洋商在某某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A. 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 严格限制外商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严格限制外商只能在某某一口经商,同时限制条件比较多。

所以正确选项为D。

A项错误在于断绝二字。

B选项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内容关联度不大。

重农抑商主要在于限制国内的商业活动。

C选项中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就不会允许某某通商。

而且从材料来看并未要求外商不能与民间交往,故错误。

3.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由此表明土地流转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B. 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 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D. 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决议,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项正确。

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公有制,排除A。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含解析)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含解析)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含解析)一、选择题1. 《易·系辞下》:“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

”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悠久B. 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C. 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D. 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答案】A【解析】解答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神农”“市”“货”“交易”等,由此判断是我国的商业经济开始的比较早,故选A;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 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

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洪武至宣德年间(1368-1435)42 宝钞27、布12、稻谷1、银1A. 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B. 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据图表“洪武至宣德年间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以及使用通货的类别包括宝钞、布、稻谷、银”可知明代前期货币使用并不统一,经济发展尚未成熟,故A项正确;据图表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不能得出明朝前期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减,故B项排除;“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排除;由图表“洪武至宣德年间宝钞为主要流通货币,而正统至弘治年间银为主要流通货币”可知白银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故D项排除。

3. 汉武帝时期“建酒榷以赡边”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

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早灾歉,宣布禁止酿酒。

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汉武帝时期的对酒实行专卖到后来的对酒征税,以及东汉时期宣布禁酒等政策的演变,可以看出统治者均是从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的立场出发采取不同措施。

河北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河北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 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 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 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 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北宋时水师在海上辨别方向时,晚上依靠星星,白天则依靠太阳,只有在阴雨天气时才用到指南针,据此可知指南针在当时水师辨别方向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综合科判断出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项“迷信”的表述与题意无关,C项的“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材料中无体现,D项中“各国”的表述不合题意,题干中只是“中国”。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指南针2. 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部著作是A.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B. 《哲学通信》(伏尔泰)C.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D. 《社会契约论》(卢梭)【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启蒙思想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

BCD三项与三权分立无关,故排除。

...............3. 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

”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 渡江战役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徐、蚌乃首都门户”和所学知识可知,徐、蚌属于淮海地区,C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辽沈战役发生在淮海战役之前,排除B;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同时发生,但与材料“徐、蚌乃首都门户”不符,排除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

”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B. 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C. 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D. 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解读材料,材料的大意是:晚清徽派建筑在变化,而且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

分析选项,可知,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就等同于徽派建筑受到西方文明影响,这也符合晚清时期历史大背景,符合史实和题意。

题干里面没有说到营销手段,排除A;C项表述是对材料的曲解,建筑风格变化,不等同于建筑风格消失,C错误;D项表述错误,太绝对,不符合史实和常理。

综上,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徽派建筑风格的变化2. 读下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①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政府鼓励发展经济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号召④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C3. 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

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A. 官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民营手工业D. 工场手工业【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需要掌握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流向和特点。

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4. 下列措施未促使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是A. 初税亩B. 相地而衰征C. 为田开阡陌D. 两税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初税亩、B.相地而衰征、C.为田开阡陌,以上都标志着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过渡,D.两税法只是税制的改革没有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

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中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点评: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的形成。

(1)形成: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5. 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了发展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这一时期的发展C. 清政府号召实业救国D.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纺织业发展反映了民国初年轻工业得到发展,A项不正确;清政府已经于1912年垮台,C项不正确,当时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D项不正确。

因此选B.考点:近代民族工业点评: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6.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自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凤阳县小岗村首创包干到户,皖东、合肥、芜湖等地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的一些社队采取了类似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表明A. 包干到户得到社会普遍认同B. 农村放弃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C. 分散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D. 当时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项表述都过于绝对化。

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凤阳县小岗村首创包干到户,皖东、合肥、芜湖等地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的一些社队采取了类似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当时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农村经济体制出现重大变化,故选C。

D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适应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是我国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7. 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

这反映当时农村A. 农民生活日趋贫困B.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C.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大意是说佃农早晨去田地里种地耕田,下午在集市上卖东西,这说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增强,故选D。

AB与题干无关;C无从体现,资本主义萌芽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例如农民受雇于地主,收获归地主,自己领取工钱,因此与题干中的租佃关系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8.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这表明这一时期A. 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提到“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这说明私营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故选D。

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排除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排除C。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明代手工业9.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诗中“草市”出现得益于A. 城市布局的变化B. 市民阶层的兴起C. 娱乐场所的出现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也空前宽松,推动了市和坊界限被打破,农村和城郊的“草市”也更加普遍,D项正确。

城市布局、市民阶层的兴起、娱乐场所的出现与草市发展无直接联系,排除AB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0. 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B. 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C. 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D. 全球化使美苏两大市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表格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BC项表述符合史实,故排除;尽管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但是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美苏两大市场之间的联系并未加强,故D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所以选D。

11.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这首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估乐客》诗反映了A. 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B. 一些商人遭到劫杀,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C. 一些商人富可敌国、势撼乾坤。

D. 一些商人与官府勾结、穷奢极欲。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可知,唐朝商业发展,贸易活跃,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A项正确。

B项商人遭到劫杀,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商人富可敌国、势撼乾坤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

商人与官府勾结、穷奢极欲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唐朝商业发展,贸易活跃等信息。

12. 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

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B.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D.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并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从题干信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结合图表,可知,此题涉及的是工人的数量,而且呈上升趋势。

B明显错误;C中的顶峰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仅从工人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成立,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人数激增,说明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13.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A. 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B.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 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D. 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雇佣关系,这说明当地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明朝政府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 B错误。

C是D的表现之一,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名师点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⑴产生:时间、地点、部门----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纺织业;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⑵明清时期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抑制工商业的政策;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国外市场。

14. 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