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的基本情节、主题思想以及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文章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较为深沉,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这种复杂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鲁迅的情感表达。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课文中鲁迅对教育的看法、对社会的批判等内容较为深刻,学生可能不易理解。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从字面意义深入到文章的深层含义,理解鲁迅的思想。
-例如,在分析“他的面貌,他的声音,都在我眼前、耳边浮漾着”这句话时,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鲁迅通过这种描写表达的对藤野先生的深刻记忆和敬仰。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讨论,结合鲁迅的经历,理解这种感情的真挚与深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藤野先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让你特别尊敬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为何如此尊敬藤野先生。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藤野先生》所表达的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爱国主义精神。重点讲解文章中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以及鲁迅如何通过这一形象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部编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5篇

八年级部编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5篇

八年级部编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5篇一. 教学目标:1. 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 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1.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 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 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 明确:(1) 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藤野先⽣》是现代⽂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学时所写的⼀篇回忆性散⽂。

作者在⽂中回忆了在⽇本东北⼤学的留学⽣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东京也⽆⾮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辫⼦,顶得学⽣制帽的顶上⾼⾼耸起,形成⼀座富⼠⼭。

也有解散辫⼦,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姑娘的发髻⼀般,还要将脖⼦扭⼏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会馆的门房⾥有⼏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转;倘在上午,⾥⾯的⼏间洋房⾥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乱;问问精通时事的⼈,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 到别的地⽅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处驿站,写道:⽇暮⾥。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

其次却只记得⽔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先⽣客死的地⽅。

仙台是⼀个市镇,并不⼤;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

⼤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菜运往浙江,便⽤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着的芦荟,⼀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龙⾆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个职员还为我的⾷宿操⼼。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个客店⾥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却还多,后来⽤被盖了全⾝,⽤⾐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孔出⽓。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蚊⼦竟⽆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也不坏。

但⼀位先⽣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的饭⾷,我住在那⾥不相宜,⼏次三番,⼏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的饭⾷和我不相⼲,然⽽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的先⽣,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学。

其时进来的是⼀个⿊瘦的先⽣,⼋字须,戴着眼镜,挟着⼀叠⼤⼤⼩⼩的书。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_2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_2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毫不受恶劣空气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

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

教学需要2个课时。

如果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

在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较好把握,所以应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易到难地掌握本文的两个重点。

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我设计一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但要领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

三、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感受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5 藤野先生【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及其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1.揣摩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理解藤野先生严谨治学、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和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

重温一下,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极方正、质朴、博学、严格,有点迂腐的儒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

那么藤野先生呢?让我们进入课文,去认识鲁迅眼中的藤野先生。

二、资料助读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

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表格版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表格版教案
4.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么的品质?
(1)_____________, 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3.概括课文主旨
4、揣摩语言,发现美点
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教师小结:原因有二: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1.教师总结提升: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确实让我们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2.布置作业
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
2.“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在藤野先生鼓舞下,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师友讨论共品。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教案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5篇®1.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意思,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出示文题、)二、资料助读1.作家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标注段落顺序,初步感知意思。

解决疑难单词,读出正确的发音,理解意思。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旨。《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对恩师藤野先生的回忆,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这篇文章不仅是传记文学的佳作,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这些描写展示了鲁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来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
2.教学难点
-理解并体会鲁迅的讽刺和幽默: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鲁迅的讽刺和幽默可能难以把握,需要通过具体语句的分析来理解。
-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学生对中日文化背景的认识可能有限,需要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不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
最后,我感到在情感教育方面,本节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学习《藤野先生》,我希望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尊敬他人,培养爱国情怀。未来,我计划结合更多的真实案例和时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这些价值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一文的背景、结构和主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鲁迅爱国主义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尊敬师长,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的爱国情感,并探讨如何在当代传承这种精神。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藤野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藤野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

5.藤野先生
教学过程
作探究讲台上的表现和耳闻先生“衣着模糊”的掌故,来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检朴的崇高品德.
②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作者着重选写了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从头到末检查并修改“我"抄的讲义。

表现了先生朴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

表现了先生忠于学术,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

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了先生的潜心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教学反思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遇到一位名叫藤野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以叙事抒情为主,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叙事抒情的文章有较强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太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师长的品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以及对藤野先生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的精神。

3.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对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插图,让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对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

【部编】【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部编】【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本文难点较多:(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第二部分第三层是难点,因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中国医学界少了一个良医,中国文坛却多了一名大文豪。

(3)结尾部分也是难点,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记得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今天我们继续地来学习鲁迅的另外一篇文章《藤野先生》。

1.作者回顾: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导语: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地点在厦门大学,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

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正课1.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见课件)2、速读课文,思考:(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仙台3、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全文共有38段,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 新人教版

5 藤野先生1.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文章典型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寿镜吾,大家还记得寿镜吾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吗?(明确:是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一位拿着戒尺,看似严厉,实则慈祥的老先生。

)除了寿镜吾老先生,令鲁迅一生深情怀念的还有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谁?鲁迅为什么会怀念一位日本老师呢?鲁迅对他到底有怎样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

1904年,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二:梳理事件,把握文章内容1.请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相关经历以及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教案_5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教案_5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理解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重点:1、通过对藤野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质;2、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体会深厚的师生感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难点:品析语言,学习作者使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准学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板书课题、作者】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同学们,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理解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资料助读作家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1、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教师)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实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023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2023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语文必须重点学习的文章,记叙了作者鲁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如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答疑解难为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出示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由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引出本课。

出示自学目标1、朗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生词。

2、理清结构层次(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

3、了解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体会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

4、揣摩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5、借鉴写作特色。

二、分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检查自学,合作探究1、给加点字注音瞥见畸形匿名诘责(1)实在是标致极了。

(2)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3、探究文章内容按小组回答自学题目,教师评价分三部分: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工作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热情、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强烈的爱国精神。

a用典型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B双线并行,结构严谨。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情感为暗线。

C使用反语,增强表达效果。

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开头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物以稀为贵”?作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四、情感共鸣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五、课堂小结六、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3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5课藤野先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5课藤野先生
(2)生字词掌握:学生需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
-例如:学生能正确使用“俯瞰”、“楷模”等词汇,并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3)课文结构分析:学生应掌握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
-例如: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故事叙述展现主题。
2.教学难点
具体内容包括:
1.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如“俯瞰”、“楷模”等;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
3.探讨藤野先生的教育方式,如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等;
4.讨论藤野先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爱;
5.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教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藤野先生教育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基本概念。《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遇到的一位良师益友。这篇文章展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及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这些事例展示了藤野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以及他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这让我觉得,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仍较依赖我给出的引导,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word配套教案

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word配套教案

5藤野先生主课件配套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构造层次。

2、环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来往剖析文章。

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悟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经过私频频朗诵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要点语句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课文的学习,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课要点】1、选用典型案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色刻画人物,突出人物质量的写法是要点。

2、领悟语言的感情色彩,领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邃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教课难点】理解本文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由。

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朗诵议论法自学研究法【教课课时】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藤野先生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鲁迅( 1881 — 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志》。

有名作品集有《野草》、《呼喊》、《徘徊》、《华盖集》《坟》、《朝花夕拾》《奔腾》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阅读课文提示及说明,观看录像,认识文章写作年月实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 年,回想了1902— 1906 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 年 4 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踊跃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词。

1904 年入仙台医学特意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公民精神下手,拯救民族危亡。

1906 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9 年 8 月,从日本归国。

二、检查预习1、正音让我们来读一读,议一议yī ng f ē i màn ji à n wǎ n j ìyì yàn l huú ìyù gě ng pōu j ī x ùn樱绯烂熳鉴宛髻驿咽芦荟芋梗剖畸逊nì l uò ji é pi ēqīyǎo hu ìyì cu òwù j í匿漏诘瞥凄杳诲抑扬顿挫深恶痛疾2、解说词语 (见 PPT)三、感知课文1、朗诵思虑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归纳。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5藤野先生》教案46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5藤野先生》教案46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查阅资料工具书,积累文学常识及“绯红、不逊、深恶痛绝〞等词语。

理解并积累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水平目标:培养概括事件的水平;积累使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感受浓浓的那份师生情谊。

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设计目的:由与人物相关的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年的鲁迅对他的另一位恩师一直念念不忘,他是谁啊?对,藤野先生。

那么鲁迅是怎么评价这位老师的呢?课文中最核心的评价词是“伟大〞〔师生深情读屏显课文37段〕: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来说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来说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一位普通的医学教授,和鲁迅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为什么在鲁迅的心目中却是“伟大〞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一〕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积累〔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学生积累文学常识。

〕〔2〕字词音、形、义积累〔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学生积累字词。

〕〔二〕写作背景〔设计目的:了解背景,有利于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情感。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理解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三〕品读人物情感积累〔设计目的:探究“伟大〞的内涵〕〔1〕初探“伟大〞请大家阅读第6—23段,粗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问题设置:1.作者选择了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典型事例?2.结合具体词句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最后师总结。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5藤野先生》教案58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5藤野先生》教案58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揣摩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内容与主旨。

教学难点1、揣摩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要点: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恩呢 ? 鲁迅先生在日本又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又怎样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理解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和良师。

〔板书课题与作者〕作者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选自?朝花夕拾? 〔即早上的花,在黄昏时拴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

〕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思念、赞美〕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请你依据文章表达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

〔可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明确课文结构: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局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过程和方法: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

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

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对他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鲁迅的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叙述线索。

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文意。

明确:(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文章开头写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去往仙台途中记忆深刻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体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做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地帮助中国学生;最后,作者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

三、研读文本,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

2.学生根据阅读的整体感知,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任选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教师引导、提示:(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

(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3.思考研讨:(1)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格?(2)“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1)文中选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①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添改讲义。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②为“我”改正解剖图。

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③关心解剖实习。

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

④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2)“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笔耕不辍,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4.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1.回忆文章的叙事线索。

2.作者通过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二、品读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感情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诸多复杂心绪包含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的“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

“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读第五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为什么?(2)“居然睡安稳了”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的语气词“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

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

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思。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

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

“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十四至三十一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促使作者作出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人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

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地下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心生悲哀。

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

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

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了在遭受屈辱后极为心酸和愤懑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反映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十八段,教师点拨: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三、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激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的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

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如下:较倾向于第(1)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为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理由:第一,散文叙述的焦点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恰如结尾处点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而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

第二,从全文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

也正因全文饱含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感人。

可以说,爱国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

第三,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写信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你全权处理好了。

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

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

”1936年鲁迅又向来到上海的增田涉打听藤野的近况,可见其怀念之情。

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作者离开仙台时,不仅对藤野先生说了谎,而且以后再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走了之后,杳无消息。

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这种做法?你有更好的做法吗?甲生:我赞同作者的做法。

原来“我”的意愿是学医,为祖国服务,救助人民;现在“我”发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只有唤醒麻木的人民。

为了安慰藤野先生,说了谎也是善意的;回国以后“我”的境况很“无聊”,说出来只会让藤野先生失望,不说为好。

乙生:我不赞同作者的做法。

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告诉他,我想,藤野先生一定会支持作者的。

而且作者谎也没有说好,藤野先生很失望——“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而且神情凄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