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配伍
常用中药配伍法
常用中药配伍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常用中药配伍法常用中药配伍法1、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2、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3、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5、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6、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7、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8、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9、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10、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11、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2、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4、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5、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7、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9、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0、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21、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2、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3、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4、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5、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6、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7、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8、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
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
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
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
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
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
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中药的七种配伍形式
中药的七种配伍形式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配伍更是中医学的精华之一。
中药的配伍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七种:1. 相互协调型相互协调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相互协调,增强疗效的一种形式。
例如,黄芪和党参、人参和枸杞等就属于相互协调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补益身体、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2. 相辅相成型相辅相成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当归和白芍、枳实和陈皮等就属于相辅相成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等方面。
3. 调剂平衡型调剂平衡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起到调节平衡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茯苓和泽泻、枸杞和山楂等就属于调剂平衡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调节体内环境、平衡阴阳等方面。
4. 互相制约型互相制约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互相制约,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大黄和芒硝、甘草和石膏等就属于互相制约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等方面。
5. 调和宣通型调和宣通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起到调和宣通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枳实和枇杷叶、葛根和桔梗等就属于调和宣通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化痰止咳、解表散寒等方面。
6. 相生相克型相生相克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能够起到相生或相克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附子和干姜、黄连和黄柏等就属于相生相克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温阳散寒、清热泻火等方面。
7. 顺序排列型顺序排列型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在配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例如,通草和当归、当归和川芎等就属于顺序排列型。
这种配伍方式主要用于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等方面。
总之,中药的配伍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配伍方式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配伍方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药对配伍
中药药对配伍第一章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麻黄配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强力作用,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的病症。
麻黄配杏仁:能宣肺降气平喘止咳,特别适用于风寒束肺所致的喘咳气逆。
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透表热,适用于肺热咳喘的病症。
桂枝配白芍:具有收敛和散发并用的作用,能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适用于风寒表虚有汗的病症。
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既能温燥中有敛润,又能善温肺化饮,而不耗气伤阴,适用于寒饮咳喘日久的病症。
二.辛凉解表药蝉蜕配胖大海:具有清宣肺气,开咽利音的强力作用,适用于风热或肺热所致的咽痛音哑。
菊花配枸杞子:能补肝肾明目,具有强力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视物昏花。
生葛根配黄芩、___:既能清热燥湿解毒,又能透热升阳止泻,适用于湿热泻痢初起的病症。
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果强,适用于少阳寒热往来的病症。
第二章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石膏配知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的强力作用,既适用于热病气分高热的病症,又适用于肺胃火热伤津的病症。
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病症。
知母配川贝母:既能滋阴润肺,又能清热化痰,适用于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病症。
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的作用强,适用于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的病症。
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强,适用于湿热黄疸的病症。
二.清热燥湿药___配木香:能清热燥湿解毒,又能理气止痛,适用于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的病症。
___配吴茱萸:既能清热泻火燥湿,又能疏肝和胃制酸,适用于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的病症。
___配半夏、栝楼:既能泻火化痰,又能消散痞结,适用于痰火互结之结胸的病症。
黄柏配苍术:既能清热且燥湿,又能走下焦,适用于湿热诸证,尤其是下焦湿热的病症。
三.清虚热药青蒿配___:既能退虚热,凉血热,又能透散,适用于阴虚发热、小儿疳积(兼表邪尤宜)、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病症。
青蒿配鳖甲:既能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适用于阴虚发热的病症。
中药药对药歌诀
中药药对药歌诀
1.相使配伍:利用药物之间具有增强或偏向某一方面的作用,使配伍用药的功效更加显著,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黄芪与茯苓相使配伍,可增强益气健脾利湿的功效,治疗脾胃气虚、水肿等病症。
2.相须配伍:利用药物之间相互为用,可以增强疗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知母与黄柏相须配伍,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口干咽燥、头晕目眩等病症。
3.相杀配伍:利用药物之间具有克制或消除某一方面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生姜与半夏相杀配伍,可消除半夏的毒性,治疗痰湿阻遏气机所致的呕吐、咳嗽等病症。
4.相畏配伍:利用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附子与干姜相畏配伍,可制约附子的毒性,治疗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病症。
5.相反配伍:利用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乌头与半夏相反配伍,可制约半夏的温燥之性,治疗寒痰阻遏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病症。
6.相恶配伍:利用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削弱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单行配伍:即单独使用某一药物进行治疗。
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回阳救逆。
以上是中药药对药歌诀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中药的配伍原则和用药方法。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中药的中药制剂与配伍
中药的中药制剂与配伍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的配伍,即不同中药材的组合应用,是中药疗效发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配伍原则和典型的中药配伍进行讨论,旨在加深对中药制剂与配伍的理解。
一、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中药制剂是按照中药学的原理和中药方剂的要求,将中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和制备工艺,制成方便使用、疗效确切的剂型。
中药制剂分为多种剂型,如汤剂、水剂、丸剂、糖浆剂等,各种剂型在制备工艺和治疗途径上存在差异。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配伍原则中药制剂的配伍原则是指在中药组方时,根据中药药性和临床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中药材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的配伍可以增强药效,改善药性,提高疗效;而错误的配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配伍原则。
1. 相须原则:指具有相似药性或相同功效的中药材适合搭配使用。
相须原则可以增强药效、互相促进,并且能提高药物的耐受性。
2. 相反原则:指具有相反药性的中药材适合搭配使用。
相反原则可以平衡药性,调和矛盾,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相宜原则:指不同中药材之间具有互补作用的药性适合搭配使用。
相宜原则可以提高药效,扬长避短,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4. 相剋原则:指具有相克反应的中药材不宜搭配使用。
相剋原则可以避免药物失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5. 相抑原则:指具有相互抵消作用的药物不宜同时使用。
相抑原则可以避免药物相互干扰,提高药物的疗效。
三、典型的中药配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配伍,它们经过临床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1. 当归与川芎:当归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而川芎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两者搭配使用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2. 白芍与熟地黄:白芍具有养血和活血的作用,熟地黄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两者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滋补血液、调节月经的效果,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贫血等症状。
中药配伍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前一篇
几个穴位用的好,治病保健少不了
一切咳嗽,必用杏仁;
一切呕吐,必用半夏;
一切中毒,必用绿豆;
一切诸风,必用防风;
一切白发,必用首乌;
一切风湿,必用灵仙;
一切骨病,必用川断;
一切咽喉,必用桔梗;
一切失音,必用大海;
一切腰痛,必用杜仲;
一切尿石,必用金钱;
一切虚热,必用青蒿;
一切牙疼,必用细辛;
一切黄疸,必用茵陈;
一切便秘,必用大黄;
一切肝郁,必用柴胡;
一切热毒,必用二花;
一切阳虚,必用附子;
一切热病,必用犀角;
一切妇科,必用当归;
一切外感,必用荆芥;
一切失眠,必用枣仁;
一切郁证,必用合欢;
一切面瘫,必用白附;
一切腿病,必用牛膝;
一切头病,必用天麻;
一切阳痿,必用羊藿;
一切阴虚,必用麦冬;
百合合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带血。
乌梅合川椒,名杀虫丸,治蛔虫,蛲虫。
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欢迎光临揭秘色娱博客/u/2757691312
中药学重点对比1金银花和连翘美国亚马逊海淘攻略_drugstore海淘攻略-淘得爽
苍术:辛苦温。脾胃经。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富含VA,治疗夜盲症。
13生地黄和熟地黄
中药七情配伍
中药七情配伍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
1、单行
指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它药辅助.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苓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2、相须
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和芒硝合用,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
(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合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
(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
(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6、相恶
(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而不是二药的各种功能全部相恶.
7、相反
(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作者:————————————————————————————————日期: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中药配伍
蛇蜕【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退翳。
乌梅【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当归【归经】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熟地【药性】甘,微温。
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生地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女贞子归经:肝,肾经功效:补肝肾阴,乌须明目主治:用于肝肾阴虚墨旱连【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桑葚【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赤勺【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甘草【功能主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蝉衣【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黄芪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茯苓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白芷【功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紫河车主治:虚损、羸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
美登木【功效】:活血化瘀。
中药配伍精要大全.doc
注意:234字样为大全页数,行气降气药香附功能:性平无寒热之偏,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
元胡:二药同用,一走气分,一走血分,气行则血行,血畅则气顺,既可肝理气解郁,又可活血化瘀,气血并治,行气止痛作用倍增;主治肝郁气滞,血行不畅。
(318)川楝子:二药相伍,舒肝解郁与行气止痛并举,为治疗肝郁气滞疼痛诸症所常用。
(318)乌药:香附以行血分为主;乌药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气血兼治,相须为用,直奔下焦,理气散郁,和血止痛之效显著。
(338)木香:香附既能行气,又能活血,为气中血药及妇科圣药;木香功擅行气止痛,且温中,偏于气分。
二者伍用,相须配对,俾行气止痛之功加强,为临床理气止痛之常用药对。
(323)檀香:香附疏肝而理气,使肝平而勿克脾土;檀香醒脾和胃而畅中焦之气。
二者合用,既可加强理气之效,又有调和肝脾之功。
(320)苏梗:二药合用,气血并调,胸膈中焦并治,其解郁止痛,消胀除满力量增强。
主治:肝郁气滞及妊娠呕吐。
施今墨经验:香附入血分而散瘀,苏梗走气分而散滞,合用则行气活血,理气消胀甚效。
(322)沉香:二药香附质轻多入肝经,偏于升散;沉香质重,温脾肾,降逆气,纳肾气,多入肾经,偏于沉降。
合用之,升降协同,功专于下,具有升降诸气,调畅气机之功用。
(347)川芎:香附和川芎合用,气血并调,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
主治:气郁血滞及肝气郁滞。
(357)当归:香附为理气解郁之要药,当归为治疗血分诸疾所常用;二药合用,一主气分,一主血分,气血并治,共奏理气活血之功。
(358)白芍:二者合用,一理肝气,一养肝血,气血兼施,动静相宜,共奏疏肝理气,养血调经之功。
主治:妇女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血不和。
(319)丹参:二药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并治,具有较好的行气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主治:气滞血瘀之心腹痛及跌打损伤。
(372)藿香:二药合用,理气与化湿兼备。
气行则湿散,湿去则气疏,二者相辅相助,共奏芳化畅中,理气和胃之功。
中医看内科:20对常见中药配伍口诀,处方就是这么来的
中医看内科:20对常见中药配伍口诀,处方就是这么来的
1. 麻黄+配薄荷+蝉衣——解表,散风透疹——风疹身痒
2. 杏仁+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3. 杏仁+厚朴——行气降逆,止咳平喘——肺气壅滞,咳喘气逆证
4. 白术+生姜——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水肿兼表证,小便不利
5. 桂枝+茯苓+白术——通阳化气——水湿内停,痰饮咳喘,小便不利
6. 猪苓+泽泻——通阳化气,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7. 附子+白术——温阳利水——阳虚水停,四肢浮肿
8. 防风+羌活+防己——胜湿祛风——周身痹痛
9. 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固表止汗——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
10. 荆芥+白芷——温中散寒——风寒感冒及恶寒发热者
11. 羌活+独活+灵仙——祛风湿——周身风湿疼痛者
12. 防风+防己——祛风胜湿——风湿痹症疼痛
13. 公英+蓝根——祛风解表——风热表证
14. 防风+白芷——祛风解表止痛——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15. 川芎+细辛——祛风解表止痛——头、项、上肢疼痛
16. 藁本+苍术——治风寒湿邪——风湿痹症,肢体疼痛
17. 当归+川芎——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18. 高良姜+香附——良附丸——能止胃痛
19. 玄胡+金铃子——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20. 吴茱萸+黄连——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中药的配伍原则有很多,其中包括君臣佐使配伍原则。
君者,主治之药,臣者,辅助药物,佐者,增强药物的作用,使者,则起调和作用。
1. 君臣配:君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常见的有补益药物如人参、黄芪;清热药物如黄连、连翘等。
臣药具有辅助君药的作用,增强疗效,如参、白术、茯苓等。
2. 君使配:君药与使药之间有一种主辅关系,使药通常是增强君药功效的药物,如川芎、当归等。
3. 君佐配:君药与佐药之间的配伍是互补、协同作用的关系。
佐药常常具有增强君药作用的疗效,如附子、细辛等。
4. 臣佐配:臣药与佐药的配伍强调辅助关系,佐药善于调和药物之间的平衡,如生姜、炒麦芽等。
5. 参顾配:参者,是修饰、增强药物作用的配药,如细辛。
顾指的是调整、控制药物的副作用,如大枣、花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并且,在使用中药时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避免不恰当的配伍。
中药配伍表
中药配伍表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0g补脾一号:党参 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各种疾病的必用药一切头疼,必用川芎;一切疼痛,必用元胡,一切气虚,必用黄芪;一切虚脱,必用人参;一切血虚,必用阿胶;一切出血,必用三七;一切气郁,必用香附;一切便秘,必用大黄;一切肝郁,必用柴胡;一切热毒,必用二花;一切阳虚,必用附子;一切妇科,必用当归;一切外感,必用荆芥;一切失眠,必用枣仁;一切郁证,必用合欢;一切面瘫,必用白附;一切腿病,必用牛膝;一切头病,必用天麻;一切阳痿,必用羊藿;一切阴虚,必用麦冬;一切咳嗽,必用杏仁;一切呕吐,必用半夏;一切中毒,必用绿豆;一切诸风,必用防风;一切白发,必用首乌;一切骨病,必用川断;一切咽喉,必用桔梗;一切失音,必用大海;一切腰痛,必用杜仲;一切尿石,必用金钱;一切虚热,必用青蒿;一切牙疼,必用细辛;一切黄疸,必用茵陈;一切闭经,必用益母;一切淋症,必用车前;一切鼻塞,必用辛夷;一切乳少,必用山甲;一切目赤,必用栀子;一切目昏,必用青葙;一切呃逆,必用柿蒂;一切疝气,必用橘核;一切胀满,必用槟榔;一切汗症,必用浮麦;一切阴痒,必用蛇床;一切痰厥,必用皂荚;一切遗尿,必用桑蛸;一切疮疡,必用麝香;一切白斑,必用陀僧;一切疥疮,必用硫磺;一切蛇疮,必用雄黄;一切不孕,必用石英;一切耳鸣,必用磁石;一切痰多,必用竹沥;清热解毒之最———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利水渗湿之最———茯苓芳香开窍之最———麝香重镇安神之最———朱砂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止痛之最———元胡止血之最———三七补阳之最———鹿茸补阴之最———女贞子生津之最———石斛温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薄荷攻下之最———大黄凉血之最———犀角理气之最———枳实舒肝之最———郁金活血之最———丹参补气之最———人参补血之最———当归补脾之最———山药消食之最———神曲清痰之最———贝母退黄之最———茵陈祛风之最———独活安神之最———枣仁温里之最———附子止咳之最———杏仁常用中药配伍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第3章 中药配伍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 人参+茯苓→补益脾气
相使 性能功效有协同作用的两药合用,辅药增强主药的效果。
枳实行气+大黄泻下→通泻大便 上述两种配伍使疗效增强,临床充分利用,常组成固定药对。
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 相杀 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
干姜所含姜辣素是心肌浆网Ca2+泵三磷酸 酰苷的激活因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 脏收缩频率,升高血压。
炙甘草能提高心肌细胞的ADP酶,降低 cAMP的含量,只能促进ATP的分解而不能促进 ATP合成。因此对于心脏有负性频率,无正性 肌力作用。炙甘草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 常。
四逆汤全方强心、升压作用显著而持久, 对心肌的毒性降低。四逆汤水煎剂比附子水煎 剂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提高4.1倍。
如六味地黄丸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三泻(泽泻、 牡丹皮、茯苓)
饮片配伍:主要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
用机制。
组分配伍:组分的提取、分析、评价和作用机制。 成分配伍:揭示各组分中化学成分之间的配伍配比关系。
例 附子+大黄→大黄附子汤(主治阳虚便秘证) 饮片配伍:附子大黄饮片配伍对阳虚便秘模型
甘草与附子同煎,可使乌头碱的溶出率下降 22%。
甘草解毒的机理,可通过沉淀、吸附某些生物碱 ,抗乙酰胆碱,以及甘草甜素在肝脏可分解为甘草次 酸和葡萄糖醛酸,后者可与毒物结合而解毒等途径。
例2 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回阳救逆,用 于亡阳虚脱脉微欲绝)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 心输量和心肌耗O2量,正性肌力、正性频率, 升高血压。单用强心作用弱而短暂,易致异位 心律。
常用中药配伍
一、栀子+茵陈:湿热黄疸二、知母+黄柏:阴虚火旺三、青蒿+鳖甲:阴虚发热.四、白薇+玉竹:阴虚外感五、肉桂+附子:肾阳虚衰六、附子+干姜:亡阳证及中焦寒证七、黄柏+苍术:下焦湿热证八、麻黄+石膏:肺热咳喘效佳九、地骨皮+桑白皮:肺热咳嗽十、桂枝+白芍:风寒表虚有汗十一、麻黄+杏仁:风寒束肺者尤宜十二、麻黄+桂枝:风寒表实无汗症,十三、柴胡+黄芩:少阳寒热往来十四、大黄+巴豆+干姜:寒积便秘十五、滑石+生甘草:暑湿身热烦渴.十六、甘草+白芍: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十七、橘皮+半夏:凡痰湿滞中停肺十八、茯苓+猪苓: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十九、川楝子+延胡索:血瘀气滞痛二十、桑寄生+独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二十一、菊花+枸杞子:肝肾亏虚之视物不明二十二、生葛根+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二十三、蝉蜕+胖大海:风热、肺热咽痛喑哑二十四、知母+川贝母:阴虚劳咳,肺燥咳嗽二十五、黄连+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二十六、薤白+瓜蒌: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二十七、乌药+益智仁、山药:治肾虚遗尿尿频二十八、石膏+知母:气分高热证,肺胃火热伤津证二十九、黄连+半夏+瓜蒌:痰火互结之结胸证佳三十、苍术+厚朴+陈皮: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三十一、细辛+干姜、五味子:寒饮咳喘日久者效佳三十二、栀子+淡豆豉: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三十三、大黄+芒硝:实热积滞,大便干燥坚硬难下者佳三十四、羌活+独活:风寒湿邪,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三十五、莃蔹草+臭梧桐: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兼高血压者三十六、藿香+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寒热表证均可用。
三十七、黄连+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三十八、砂仁+木香: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三十九、白及+乌贼骨: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呕吐便血四十、附子+细辛,麻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风寒四十一、桑叶+菊花: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肝肾亏虚四十二、香附+高良姜: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中药药对和配伍总结
中药药对配伍第一章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
主治风寒表实无汗。
2.麻黄配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
主治喘咳气逆,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3.麻黄配石膏:清肺平喘透表热。
主治肺热咳喘。
4.桂枝配白芍:收散并举,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
主治风寒表虚有汗。
5.细辛配干姜,五味子: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
主治寒饮咳喘日久。
二.辛凉解表药1.蝉蜕配胖大海:清宣肺气,开咽利音力强。
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
2.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
善治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
3.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既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
主治湿热泻痢初起。
4.柴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
主治少阳寒热往来。
第二章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1.石膏配知母: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强。
既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2.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
治阴虚火旺效佳。
3.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
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4.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
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5.栀子配茵:清热利湿退黄力强。
治湿热黄疸效佳。
二.清热燥湿药1.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
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2.黄连配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
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3.黄连配半夏,栝楼: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
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4.黄柏配苍术:既清热且燥湿,走下焦。
治湿热诸证,尤其是下焦湿热证。
三.清虚热药1青蒿配白薇: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
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积(兼表邪尤宜),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2.青蒿配鳖甲:既善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治阴虚发热每用。
3.地骨皮配桑白皮: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出,且润肺脏而不苦泄伤阴。
故治肺热咳嗽每用。
4.白薇配玉竹:既滋阴又透表。
治阴虚外感。
第三章泻下药一.攻下药1.大黄配芒硝:既善泻下攻积,又善润软燥屎,还善清热泻火。
中药饮片的配伍及功能主治
中药饮片的配伍及功能主治一、配伍原则1. 相互协调中药饮片的配伍需要相互协调,互相补充,以发挥最大的疗效。
一些中药具有互补作用,例如黄芪和黄精,它们可以互相配伍来增强免疫力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在配伍时需要注意相互的药理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2. 互相促进中药饮片的配伍可以通过互相促进来增强药效。
例如,当我们将柴胡和白芍一起服用时,柴胡可以增强白芍的镇静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白芍的生物利用度。
这样的配伍可以更好地治疗焦虑和失眠等症状。
3. 对症下药中药配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
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中药组合来治疗。
例如,对于感冒的症状,我们可以选择配伍薄荷和连翘,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发热和咳嗽的症状。
二、常用中药饮片的配伍及功能主治1. 当归、白芍、川芎•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配伍原则:当归、白芍、川芎常常一起使用,可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2. 甘草、白术、茯苓•功能主治:健脾养胃,利水消肿。
•配伍原则:甘草、白术、茯苓一起使用,可以治疗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相关病症。
3. 石菖蒲、佛手、牛膝•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配伍原则:石菖蒲、佛手、牛膝组合使用,适用于胸胁胀痛、经闭经痛等症状。
4. 熟地、山药、枸杞子•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益气安神。
•配伍原则:熟地、山药、枸杞子常常一起使用,可以治疗失眠、健忘等症状。
5. 党参、白术、茯苓•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配伍原则:党参、白术、茯苓一起使用,适用于久病体虚、盗汗等病症。
6. 麦冬、沙参、五味子•功能主治: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配伍原则:麦冬、沙参、五味子组合使用,可以治疗咳嗽、口渴等症状。
7. 丹参、红花、桃仁•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配伍原则:丹参、红花、桃仁常常一起使用,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症状。
8. 炒白芍、生地、玄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配伍原则:炒白芍、生地、玄参组合使用,适用于出血病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一、栀子+茵陈:湿热黄疸
二、知母+黄柏:阴虚火旺
三、青蒿+鳖甲:阴虚发热.
四、白薇+玉竹:阴虚外感
五、肉桂+附子:肾阳虚衰
六、附子+干姜:亡阳证及中焦寒证
七、黄柏+苍术:下焦湿热证
八、麻黄+石膏:肺热咳喘效佳
九、地骨皮+桑白皮:肺热咳嗽
十、桂枝+白芍:风寒表虚有汗
十一、麻黄+杏仁:风寒束肺者尤宜
十二、麻黄+桂枝:风寒表实无汗症,
十三、柴胡+黄芩:少阳寒热往来
十四、大黄+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十五、滑石+生甘草:暑湿身热烦渴.
十六、甘草+白芍: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十七、橘皮+半夏:凡痰湿滞中停肺
十八、茯苓+猪苓:水湿内盛或兼脾虚者
十九、川楝子+延胡索:血瘀气滞痛
二十、桑寄生+独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二十一、菊花+枸杞子:肝肾亏虚之视物不明
二十二、生葛根+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
二十三、蝉蜕+胖大海:风热、肺热咽痛喑哑
二十四、知母+川贝母:阴虚劳咳,肺燥咳嗽
二十五、黄连+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二十六、薤白+瓜蒌: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
二十七、乌药+益智仁、山药:治肾虚遗尿尿频
二十八、石膏+知母:气分高热证,肺胃火热伤津证
二十九、黄连+半夏+瓜蒌:痰火互结之结胸证佳
三十、苍术+厚朴+陈皮: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
三十一、细辛+干姜、五味子:寒饮咳喘日久者效佳
三十二、栀子+淡豆豉: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三十三、大黄+芒硝:实热积滞,大便干燥坚硬难下者佳
三十四、羌活+独活:风寒湿邪,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三十五、莃蔹草+臭梧桐: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兼高血压者
三十六、藿香+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寒热表证均可用。
三十七、黄连+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三十八、砂仁+木香: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
三十九、白及+乌贼骨: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呕吐便血
四十、附子+细辛,麻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风寒
四十一、桑叶+菊花: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肝肾亏虚
四十二、香附+高良姜: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四十三、青蒿+白薇: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兼表邪尤宜)又治营血有热及阴分伏热
四十四、厚朴+枳实:湿浊中阻,食积停滞,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痰浊阻肺之咳喘胸满
四十五、枳实+白术:补气健脾,行气消积祛湿,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有功。
四十六、牛黄+珍珠:清热解毒生肌,治咽喉肿烂口舌生疮;清心凉肝化痰开窍治痰热神昏、中风痰迷
四十七、
四十八、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温补脾肾之阳,又涩肠止泻,还散寒燥湿和中,治脾肾阳虚之久泻有功。
四十九、神曲+麦芽、山楂:消各种食积,健中和胃,见食积不化或消化不
良即可投用。
五十、莱菔子+苏子+白芥子:寒痰咳喘兼食积便秘
五十一、槟榔+常山:寒热并施,既祛痰截疟,又减少常山涌吐的副作用,治疟疾久发不止。
五十二、大蓟+小蓟: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五十三、地榆+槐角:治血热出血诸证,尤宜痔疮出血及便血
五十四、白芨+三七:行止并施,止血力增强而不留淤,治各种出血。
五十五、蒲黄+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五十六、艾叶+阿胶:养血止血,散寒暖宫调经,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五十七、川芎+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治肝气郁滞之胸闷胁痛,痛经月经不调
五十八、郁金+石菖蒲:化湿豁痰、清心开窍,治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狂、癫痫
五十九、郁金+白矾:祛除心经热痰,治痰热蒙蔽心窍之癫痫发狂及痰厥等证
六十、莪术+三棱:破血行气,止痛之功更著,凡血瘀及食积重症均可投
六十一、红花+桃仁:活血祛瘀力增强,凡瘀血证即可投用
六十二、牛膝+苍术+黄柏:下焦湿热之足膝肿痛、萎软无力,湿疹,
湿疮
六十三、旋复花+代赭石:治气逆呕恶、喘息
六十四、磁石+朱砂:重镇安神,治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六十五、人参+附子: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亡阳气脱
六十六、人参+蛤蚧:补肺益肾定喘嗽,治肺肾两虚,动辄气喘
六十七、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气阴两虚之
口渴,多汗,消渴
六十八、黄芪+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
六十九、甘草+白芍: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七十、当归+黄芪:治血虚或气血双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