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2别云间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_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_1
课堂总结诗词曲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这几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 九年级下
新知导入
几千年来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 文化 瑰宝,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 让我们跟随诗词的脚步,慢慢欣赏,慢慢 感悟诗歌中表现出的诗人对这个世界的种种 情感吧。 《南安军》、《别云间》 《山坡羊.骊山怀古》 《朝天子 咏喇叭》
新知讲解
主旨思想: 作者写自己被俘后押解途中经过 家乡时的思想感受,表达了自己 以死报国、取义成仁的心愿。
新知讲解
朗读诗歌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新知讲解
读懂诗意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新知讲解
赏析诗歌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 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 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 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 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 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 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 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 累优美的句子并赏析。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别云间》译文、欣赏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别云间》译文、欣赏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别云间》译文、欣赏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

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赏析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

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

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

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

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尾联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 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的
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 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 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 争的坚定信念。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用 典
羁旅: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 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
南冠: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 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 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 深”。
2、首联“又”字表达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 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 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 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 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 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 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
颈联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 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 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 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 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
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 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 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 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 诗。从体裁看,是一首 五言律诗。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别云间”是什么意思?
“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 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 “云间陆士龙”,于是后人就将松江 称作云间。此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语 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 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天龙,从 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4、最后一联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一.阅读《南安军》,完成以下问题。

宋代: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别云间》,完成以下问题。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此诗首联写的内容。

2.颔联写出的悲痛的心情包含两个方面:3.最能表现诗人坚贞的民族气节、坚强的斗志、大无畏的精神的一联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5.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三.阅读《山坡羊•骊山怀古》,完成以下问题。

【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6分)四.阅读《朝天子·咏喇叭》,完成以下问题。

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参考答案一.《南安军》1.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1.理解性默写。 (1)夏完淳《别云间》中运用典故,写出被俘处境的诗句是:__ _三__年_羁__旅__客,__今_日__又_南__冠__。 (2)夏完淳《别云间》中表达了对山河沦陷的极度悲愤的诗句 是:_无_限__山_河__泪___,_谁_言__天_地__宽___。 (3)诗中有报国之志。夏完淳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慷慨赴死, 以少年英魂祭祷“毅__魄__归_来__日___,灵_旗__空__际_看____。”(《别云间》)
尾联: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重点字词:(毅魄)坚强、果敢的魂魄。语出《楚辞 ·九歌 ·国殇 》: “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灵旗) 汉武帝为伐南 越,告祷泰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表示死后仍将抗清。 (空际) 无边远处。
翻译:坚毅的魂魄再来故乡的时候,(化作抗战) 的灵旗在天际(来让人)观看。
颈联:
原文: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重点字词:(泉路) 指地下,旧时迷信者所谓的 阴间。这里表示作者必死的决心。
翻译:自知慷慨赴死期将近,将要告别故乡情 太难。
句解:表明诗人对死的态度与心态.作者在此已抱定了 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 了作者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
句解:表示出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心 与殷切期望。这里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
墨剑飘雨 liyongqian
李永强g
任务四:精读细研,小组合作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 的悲愤。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别云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别云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别云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别云间》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课外古诗词,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离别云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诗词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但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友情的理解和珍惜可能还不够深刻,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诗中体验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意,珍惜身边的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难点:领悟诗文中的意境,理解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诵读、讲解、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文和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云间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情境。

2.诵读诗文:让学生多次诵读诗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3.讲解诗文:详细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文的意义。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诗文中友情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5.总结领悟:总结诗文的主题,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对友情的珍惜。

6.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景色:云间美景•情感:离别之情•友情:深情厚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拓展延伸活动的表现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人教版 部编本 九下 课外古诗词诵读2 南安军 别云间 山坡羊 朝天子

人教版 部编本 九下 课外古诗词诵读2 南安军 别云间 山坡羊 朝天子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 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 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 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 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 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 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 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 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 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 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 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 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 “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 情激荡起来。
云间,松江的古称。夏完淳(1631-1647), 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人,明末抗清英雄。14岁随父亲夏允(y) 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 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 (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南冠 (gua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 鍾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 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人教版 部编本 九下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2源自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的有关文学知识,理解词的主旨2.运 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3. 背诵四首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词的意境美、 音韵美。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词 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 位和审美情趣。
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 国。他出之以言,继之以行,于是开始 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 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 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 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 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 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 故事,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饿死 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 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 肺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教学课件

2020/7/3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Βιβλιοθήκη 17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2020/7/3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
5
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翻译
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 清兵的囚徒。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泪无尽 地流着,谁还能说天地广袤无边呢?已经知 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乡真是 难舍难分。自己死后成了鬼魂,也要回来从 空中看看后继者们打着抗清的旗帜收复河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
10
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文章详解
诗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是如何抓 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的?
➢ 全诗围绕“别”字抒情述怀。 ➢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
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 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 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 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 不能再起兵抗清了,因而面对破碎的河 山流不尽的是自己的伤心之泪。
夏完淳像
2020/7/3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
3
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夏完淳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 神童之称。夏完淳被清廷捕获,洪承畴想软 化他,夏坚贞不从,还把洪奚落一番,便从 容就义,年仅十七岁。
2020/7/3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
4
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诵读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
文课外古诗词诵读
颈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作者在此已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 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作者情感和 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17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17张ppt)

4、最后一联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
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 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
《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 夷宾将。”意为举起画有招摇星的灵 旗的征伐,各民族都会臣顺。夏完淳 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回来举起战 旗继续斗争。
诗中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如何 抓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
尾联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 心着故乡,与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 领部队起来抗清。
主旨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
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 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 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 争的坚定信念。
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平静叙事中深含诗人辛酸与沉痛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 诗人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落空, 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 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3、为什么诗人觉得天地不宽广?
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自己本欲振翼 搏击,谁知落入罗网,所以顿觉天 地变窄了。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 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 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 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 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 则自己不能再起抗清了,因而对破碎 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
颈联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 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 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 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 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
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 云间被清兵逮捕后,解 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 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 诗。从体裁看,是一首 五言律诗。

2019年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外古诗词诵读(二)

2019年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课一练外古诗词诵读(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安军①[宋]文天祥梅花②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

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

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中,抒写作者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朝天子》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朝天子》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小、来头大。句中的“小”和“大”互为反衬,给人的印象极其 鲜明,表达效果生动传神。 •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声价”本应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说明喇叭的品格 是卑下的。讽刺宦官装腔作势,声望和社会地位全靠喇叭来抬。
诗歌赏析
•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第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说明宦官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
知人论世 夏完淳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 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 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 四 年 ( 1647 ) 被 捕 后 就 义 于 南 京 。 著 有 《 南 冠 草 》《 续 幸 存 录》等。
课外古诗词诵读
我们知道,诗曲作者的个人命运是与国家命运紧密 相连的。山河沦陷之际,有文天祥的视死如归;民族危 忘时刻,有夏完淳的生命绝唱;登山怀古之时,有张养 浩的警世之言;宦官压迫之下,有王磐的辛辣讽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四首诗 曲,聆听英雄的绝唱,感受文人的担当!
知人论世 文天祥简介
诗歌赏析
•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尾联抒恢复之志。“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 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 业,死后英魂也要看着后继者恢复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 言作结,鲜明地昭示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 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
城郭沦陷、国破家亡的痛惜之情。 •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 成“采薇”之义的心愿。
诵读诗歌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共15张PPT)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首联叙事,回忆夜空抗清似已 过熟悉程冰冷的艰光阴 辛寄。世间同时中月
指 尖
微 敛
间 洒
杏 雨
运 痛用 、典愤故懑之,情抒发 。中流萤了 “诗 又熄 人”记忆苦字的空气战充满被感捕叹后酒色清之的情沉水光潋 浅滟
,显得极为悲苦、无奈。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古典文学
无怀念 限风动山河檐下 泪琉璃 ,流星谁言琴音 天把盏地素衣宽。风声
乡 的、 矛亲盾人,迷无恋论不 怎中流萤舍 样。 失熄 望表记忆现、的空气悲了情愤感与和哀酒色清心恸理,水光潋 浅滟
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苏醒。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英魂。语出屈原《九
歌·国殇》。“身既死兮 古 典 文 学 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神童 败后 被捕
只后之身就称流义。中流萤离于14于南岁熄 湘京随记忆鄂。父一其亲的空气 带诗夏词,允或后彝大返和酒色清浅方乡老悲。师水光潋滟 壮清陈顺,子治或龙四凄起下阴影一片年怆兵哀(抗西湖边1婉清64,。7)“失
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等。
键字、词、句,中流品熄味诗记忆
的 空
歌语言。酒水 色光 清潋 浅滟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语出《左传》。楚人锺仪
古典文学
被俘,仍戴着“南冠”
(楚国的冠)。后世遂以
三怀念 年风动羁旅檐下 客琉璃 ,流星今日琴音 又把盏南素衣冠。风声“南眉眼冠”纸伞 为千古俘虏的代称。
忘烛花月消何笑映掠低朦回
怀 风 檐古 琉典 流文 琴学 把 素 风 眉 纸 千

念动下璃星音盏衣声眼伞古 怀忘 风烛 檐花 琉月 流消 琴何 把笑 素映 风掠 眉低 纸朦 千回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夏完淳《别云间》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夏完淳《别云间》
,展现出一个不惧死亡、充满了战斗的 豪情、英雄气概的爱国少年形象。
再品意象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南冠”是什么意思?首联的作用是什么?
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带
着“南冠”(楚国人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 虏的代称。首联表达方式:叙事 简要点明了 诗人自己三年在外抗清的羁旅生活言/天地宽?
颈联
尾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解题
《别云间》
(1)“别”意为“诀别、永别” (2)“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
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士 龙”,于是后人就将松江称作云间。
“别云间”意为“与故乡诀别、永别”
找意象
别云间
再品意象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毅魄:英魂 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 以求旗开得胜。
自己死后成了鬼魂,也要回来从空中看看后继 者们打着抗清的旗帜收复河 。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
诗句简要分析。
品析写法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再品意象 无限/ 河泪, 谁言/天地宽?
我为这破碎的 河而流下的眼泪,然而这 河没 有地方容纳我,谁还能说天地广袤无边呢!
颔联抒情:抒发的是对 河沦丧的悲痛之情
再品意象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泉路:地下。指阴间
已经知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乡 真是难舍难分。 颈联抒情:抒发的是不舍故乡之情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 松江)人,明末爱国诗人、抗清英雄,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 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 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英勇就义于南京,年仅16岁。
“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 对人自称“云间陆士龙”,于是后人就将松江称作云间。
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 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 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诗歌赏析
“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平静叙事中深含诗人辛酸与沉 痛,突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悲伤。
首联叙事。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处之,然细细咀嚼, 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 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他迟迟而行,缓缓 以思,慷慨赴死, 用可歌可泣的诗篇, 表达壮志未酬的悲 愤。全诗字字忠肝 义胆,句句血泪凝 成,读之令人悲怆, 令人感奋。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来(我为抗清复明的事业)四处奔波,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现在又成为阶下囚。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无限(美好的)山河,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 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 旗空际看。”


地 黄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
乡 河
泉 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 山


众 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 夏
英 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 南


复 的坚定信念。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我)已经知道黄泉之路逼近,(然而)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别云间》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别云间》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说课教学课件

阅读指导
赏析 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这两句叙事。“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从师起 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 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返回
阅读指导
赏析 颔联“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 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流下无限的眼泪。诗人 一直期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 、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 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
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 为山河破碎而流下的眼泪无尽地流着,谁还能说天地广 袤无边呢?已经知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 乡真是难舍难分。自己死后成了鬼魂,也要回来从空中 看看后继者们打着抗清的旗帜收复河山。
阅读指导
赏析 颈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已知泉路近”,诗 人意识到生命行将终结。“ 欲别故乡难”,诗人念及自己未 能尽之责任与义务,内心涌起了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 恋之情。
阅读指导
赏析 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尾联表明心迹。以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 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 的勉励。
走进作者 返回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 字存古,号小隐。明末抗清英雄,著 名诗人。其父夏允彝,其师陈子龙, 均是名声卓著、讲求气节的英雄。
走进作品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夏完淳集笺校》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云间,松江的古称,即作者的家乡。《别云间》是 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押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朝天子

九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朝天子

这首诗语言虽质朴,但感 情跌宕豪壮。全诗散发着深沉 的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之情,读来荡气回肠,是一首 感情真挚的爱国诗篇。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 元代文学家。为人正直敢言,为官清廉。其所作散曲 以豪放著称,作品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 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 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这首散曲表面上写喇叭和 唢呐的热闹喧嚣,实际上是借 物抒怀,借喇叭和唢呐讽刺和 揭露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欺压 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 人民的痛恨情绪。
《别云间》是夏完淳在故 乡被清兵逮捕后,被押往南京 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作者在诗 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 决心,另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 的故今日又南冠。 现在又成了俘虏。 无限山河泪, 大好河山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 谁言天地宽。 谁还敢说天地宽阔又广大。 已知泉路近,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欲别故乡难。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毅魄归来日, 在我不屈的魂魄归来的日子里, 灵旗空际看。 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阿房:指阿房宫。 一炬:指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房宫。 萦纡:回环曲折。
翻译: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 烧没了,当时的奢侈景象,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 疏的草,水波回旋,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 漫的树林中了。看看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 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了土。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 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 仗:倚仗,凭借。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 水尽鹅飞罢:比喻民穷财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2别云间
【目标牌】
【文本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诗意篇
(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一、自学径
【标段落】【圈词语】【解诗题】【辨诗体】
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

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

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
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

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

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知诗人】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明末著名诗人,抗清将领。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年仅17岁。

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查背景】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跟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

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

《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记音形】
【释词义】
【译诗意】
别云间
夏完淳
(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

南冠(guà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

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译文:三年来(我为抗清复明的事业)四处奔波,现在又成为阶下囚。

(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译文:无限(美好的)山河,似乎也在落泪,(而今我被俘)谁说天地宽阔无边。

(三)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

译文:(我)已经知道死期不远,(然而)想到永别故乡(确实)犯难。

(四)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灵旗,灵幡,旧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语义双关,也暗指战旗。

译文:(我死后)灵魂回到故乡的那一天,(一定还会)看到高举的抗清义旗。

【划节奏】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初读文】
二、感知石
【划结构】【概内容】
诗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是如何抓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的?

1.首联写再别。

2.颔联写别情。

3.颈联写死别。

4.尾联写别后。

情意篇
解读文本探主题(写什么)(知识性)
二读:品读全文,拓展思维(读出意蕴)
二写:评写人事情理,整写课堂笔记(合作交流)
三、解读园
【导方向】【析诗文】
[解析]
(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1.再别。

回忆了抗清过程中充满艰苦的历程(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

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2.运用典故,抒发了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

3.“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无奈。

(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1.别情。

(前后“别”时境况不同,心情也不同。

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这次别后不能再起兵抗清,面对破碎的河山流不尽自己的伤心之泪)
2.抒发了诗人的英雄末路之悲。

(三)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1.死别。

(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队伍,别还容易;此次却难了,难在: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孤守在家,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诗人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他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

[提升]
(四)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别后。

诗人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

2.这两句运用典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诗人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
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品读文】
四、拓展林
【探诗旨】
这首是用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诀别故乡之作,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永别故乡时的复杂心情,流露出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表现了英雄末路的哀痛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拓思维】
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同:两首诗都表现出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2.异:
创意篇
赏析特色勤积累(怎么写)(文学性)
三读:诵读课文,赏析特色(读出情感)
三写:仿写句段篇章,总写体会反思(深入探究)
五、赏文亭
【赏诗法】
1.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道圆熟,成语典故信手拈来。

2.诗意流畅,语词率真豪壮。

3.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

【试牛刀】【诵读文】
六、积累台
【储积累】【绘板书】
【结语碑】
【总纲】【结语】
【训练池】理解默写
1.《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2.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5.表现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句子就: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6.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