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诱因与恢复
运动心理疲劳恢复
CP下降% 90以上 乳酸堆积 少
肌肉PH下 少 降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
•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有两大类指标,一是心理指标, 二是生理指标。 • 心理指标 • 1 自陈报告
•
自陈报告是最常用的心理疲劳测量方法。比较常用 的心理疲劳量表,如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包括三个 独立的分量表,即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
• 2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
• 3 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表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外周疲劳的代谢和生化特点
运动时间 0~5s 5~10s 10~30s 45~60s 30s~15min
疲劳的生化特点 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 ATP、CP浓度 明显下降,快肌纤维内 乳酸开始堆积 ATP、CP消耗达到极限,乳酸堆积迅 速增加 CP下降到75%-90%, 肌肉和血液中的血乳酸值达到最高, PH下降,导致疲劳
体温上升,脱水,电解质紊乱失调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 为了解释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原因,研究者们提出了很 多的假说,包括堆积假说、耗竭假说、调节紊乱假说。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 1、疲劳链 • 该假说是用来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发生机制的。在疲 劳链中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发生和发展都可以影响肌肉 功能而产生疲劳。同时也可以将传统的堆积假说,衰 竭假说,代谢物生理化学性质改变等适应与运动疲劳 的成果加以结合,如运动时肌肉乳酸H堆积,血糖下 降,肌糖原几乎耗竭等都是运动疲劳链中的重要环节。
•
• 脑内代谢的变化 • 运动导致机体供能物质的大量的消耗,尤其是长 时间运动训练情况下骨骼肌细胞吸收的血糖增加,引 起血糖浓度的下降,脑内能量代谢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能量供应的不足势必造成脑功能的改变。脑细胞内糖 的大量消除,还会影响其对氨的消除能力。 氨是一种假性神经递质,可以干扰脑内正常神经 递质功能的发挥,是引发运动性中枢疲劳因素之一。
《运动心理疲劳恢复》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运动心理疲劳概述 • 运动心理疲劳的恢复方法 • 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措施 • 运动心理疲劳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运动心理疲劳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运动心理疲劳是指在长时间或高强度 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心理和情绪的过 度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感。
特征
运动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减弱、缺乏动 力和兴趣等。
产生的原因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
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身体和心理 能量的过度消耗。
缺乏休息和恢复
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导致身体和心 理疲劳的积累。
心理压力
运动过程中的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会加重心理疲劳。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恢复问题,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恢复 方案。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运动心理疲劳恢复的长期效果,以及恢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运动员和普通人提供 更加全面的心理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避免盲目运动 。
遵循科学训练原则
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和方法,提高运动效果。
3
重视休息与恢复
认识到休息与恢复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运动与休 息时间。
CHAPTER
04
运动心理疲劳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恢复
总结词
积极应对,科学恢复
详细描述
某运动员在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中出现了心理 疲劳的症状,如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 。通过积极寻求心理辅导、调整训练计划和 休息时间,以及参加放松活动,该运动员逐 渐恢复了心理活力,最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赛中取得了优 异成绩。
体育运动中心理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体育运动中心理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一、运动心理性疲劳的界定疲劳是人体对外界压力的自然反应,可具体分为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两类。
心理性疲劳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伴随着机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专家认为,心理性疲劳的运动员常有以下几种表现:经常性的喊累,不想训练,不愿见教练,不愿去训练场甚至每到训练前就找各种理由推脱训练等。
与生理性疲劳所不同的是: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而生理性疲劳多是由身体反应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
二者的区分,主要看疲劳是由心理活动产生的还是由身体反应产生的。
二、运动心理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产生疲劳的原因有多种,在生理性疲劳方面出现了很多学说,在一定程度上都为疲劳的产生做出了合理的解释,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机制为能量耗竭学说,谢产物的堆积、自由基学说,医理论、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离子代谢紊乱、保护性抑制学说,心理因素等等。
心理因素既然可以导致生理性疲劳,那么反过来生理上的疲劳也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懈怠。
运动心理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这几点:1.为了不切实际的硬指标而盲目的训练,忽略了运动员自身的能力导致运动员超负荷训练从而使运动员产生畏惧的心理。
2.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导致精神紧张,超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范围。
3.对运动项目的厌倦情绪更有可能导致心理性疲劳。
4.不利的环境刺激,对场地的不适应,也都有可能引发心理性疲劳。
5.除此之外,学生或运动员自身的生活家庭环境,也可能产生厌倦怠慢的情绪从而出现心理性疲劳。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长时间从事单调无趣,枯燥乏味的训练所致。
因此怎样才能使训练变的有趣起来,防止运动员出现心理性疲劳业已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话题。
三、运动心理性疲劳的危害体育运动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它不仅会加重运动员的生理疲劳,还会导致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的厌倦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影响运动员成绩的进步和提高,更有甚者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中,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A.飞溅氧化剂引发爆炸事故B.辅助工具打飞击伤C.原料、锻件等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砸伤D.操作杆打伤、锤杆断裂击伤【答案】 A2、色彩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引起人情绪反应,进而影响人行为。
关于色彩对人心理和生理影响说法,错误是()。
A.色彩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视觉疲劳影响B.黄绿色和绿蓝色易导致视觉疲劳,但认读速度快C.蓝色和紫色最容易引起人眼睛疲劳D.蓝色和绿色有一定降低血压和减缓脉搏作用【答案】 B3、砂轮机除了具有磨削机床的某些共性要求外,还具有转速高、结构简单、适用面广、一般为手工操作等特点。
下列关于砂轮机的安全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A.端部螺纹应满足防松脱紧固要求,旋转方向与砂轮工作方向相同,砂轮机应标明旋转方向B.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切断用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4,卡盘各表面平滑无锐棱,夹紧装配后,与砂轮机接触的环形压紧面应平整、不得翘曲C.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不大于90°,在主轴水平面以上开口角度不超过65°D.砂轮与工件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mm【答案】 A4、漏电保护又称为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保护是一种防止电击导致严重后果的重要技术手段。
但是,漏电保护不是万能的。
下列触电状态中,漏电保护不能起保护作用的是( )。
A.人站在塑料凳上同时触及相线和中性线B.人未穿绝缘鞋站在地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C.人站在地上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D.人坐在金属设备外壳上触及一根带电导线【答案】 A5、(2020年真题)一台正在运行的蒸汽锅炉,运行人员发现锅炉水位表内出现泡沫。
汽水界限难以区分,过热蒸汽温度下降,过热蒸汽带水。
下列针对该故障采取的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减少给水,同时开启排污阀放水,打开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加强疏水B.降低负荷,关闭给水阀,停止给水,打开省煤器疏水阀,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C.减少给水,降低负荷,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开启排污阀放水D.降低负荷,调小主汽阀,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开启排污阀放水,同时给水【答案】 D6、皮带是常用的运输装置,但皮带本身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下列关于皮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诱因及排除方法
蹦床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诱因及排除方法汇报人:日期:contents•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诱因•心理障碍对比赛的影响目录•排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实际应用案例分析01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诱因运动员与自身能力、技能和经验之间存在差距,也可能导致自信心不足。
赛前准备不充分,对比赛的难度、动作要求等方面的了解不足,也会影响运动员的自信心。
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中若多次出现失误或表现不佳,可能导致自信心受损,从而影响后续比赛的正常发挥。
缺乏自信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中若出现过度紧张情绪,可能导致身体僵硬、反应迟钝等表现,进而影响比赛成绩。
过度紧张可能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比赛经验、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过度紧张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自身表现的心理预期过高,可能导致比赛中出现失误或表现不佳的情况。
赛前心理预期过高可能与教练员、家长、观众等外部因素的期望有关,也可能与运动员自身的追求完美心态有关。
赛前心理预期过高对比赛结果过于在意散、心态不稳,进而影响比赛成绩。
对比赛结果的过度在意可能与运动员的名誉、地位、经济利益等方面有关。
02心理障碍对比赛的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往往感到紧张,这可能导致动作失误。
表现焦虑缺乏自信比赛压力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导致动作执行不准确。
来自比赛的压力可能导致运动员在执行动作时出现失误。
030201动作失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表现不稳定。
情绪波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注意力分散或转移,可能导致表现不稳定。
注意力不集中对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在比赛中出现不稳定的表现。
技术掌握不足表现不稳定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可能导致心理疲劳,使运动员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心理疲劳对比赛的动机不足,可能导致运动员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缺乏动机对比赛环境的适应性不足,可能导致运动员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
不适应比赛环境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03排除心理障碍的方法积极反馈与鼓励教练员在训练中给予运动员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
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分析
运动员要有意调 整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 、 意志 品质 和注意
力等心理活动 , 从而在 比赛中建立 良好 的心理状态 , 动员要 运
学会控制和调节 自己的心理状态 , 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和进行 自
我 心理 恢 复 的 能力 。这 些 能 力 的差 异 也 会 影 响 田径 运 动 员 的 训练。 3 13 教 练 员或 运 动 员 赛前 期 望 值 ..
败告终的事例屡见不鲜 。随着体育 比赛竞争 E益激烈 , t 田径运
动员的心理准备 和 自我心理调节被当作 比赛取胜的关键 因素。 高水平 田径运动员运动技术和技能没有太大差距 , 心理素质的
好坏 , 是决定 比赛胜负 的主要 因素。实践证明 , 管是 比赛还 不
是恢复疲劳 , 放松是极为重要 的环节 。医学心理学家通过大量
d i1 . 9 9 iis . 0 5—0 5 . 0 2 0 . 1 o :0 3 6 / .sn 1 0 2 62 1.7 07
1 前 言
成的诱 因, 避免不 良动机 的产生以及不切实际的动机存在。
3 12 自我调 节控 制 因 素影 响 ..
在 田径训练 中, 多教 练员 只注重学 生技战术 水平 的发 许 挥、 成绩的高低 , 而忽视 了另一个关键 因素一 心理 素质。纵观 国内外重大 比赛 , 由于运动员赛前 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心 理机能失常 , 神经系统调节失控 , 不能发挥应有 的水平 甚至失
关键词 : 竞技 ; 理 素质 ; 练 ; 心 训 分析 。
Ab t a t o a g ahe i c mp t in h sb e e eo i gtwad i h lv l n e e e c ne t h tl ts s r c :T d y t lt o ei o a e n d v l pn c t o r sah g e a d a s v r o ts ,t eah ee e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怎么回事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平时业余的运动是一种以娱乐的锻炼为目的的运动,虽然也会出现运动疲劳的情况,可是只是身体方面的,作为专业运动员来说会每天面对枯燥的运动,不但要为将来的比赛做准备,而且还要在平时的时候有大量的运动训练,出现疲劳的情况会更加的多,而且还会出现一种心理疲劳,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怎么回事?
心理性疲劳
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产生疲劳后,一般来说,轻度疲劳,身体会迅速恢复;中度疲劳则需要较好地调整和休息;重度疲劳要想尽快使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到原水平或要做到超量恢复。
因此,作为一名教练除了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运动员之外,主要应把重点放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把训练手段和恢复手段结合起来。
尤其对运动员来讲,疲劳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因素有关。
为此,要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恢复手段,以加速恢复过程,恢复方法是多方面的。
消除疲劳的途径
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
如整理活动、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
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
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
3.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
如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中药来调节身体机能等。
以上就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怎么回事的介绍,这样的疲劳也是一种严重的疲劳,在出现了后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在进行上述调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方面的调理,而且在平时的运动当中要注意防止出现,可以自己也进行心理上的调理。
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诱因与恢复_甄立军
第33卷第2期2011年3月冰雪运动China Winder SportsVol.33No.2Mar.2011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诱因与恢复甄立军1,单贵清2,郭静璐1(1.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鸡西市体育局,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
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疲劳;恢复中图分类号:G80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㊄3488(2011)02㊄0061㊄04Inducement and Recovery of Athletes'Psychological FatigueZHEN Li-jun1,SHAN Gui-qing2,GUO Jing-lu1(1.Heilong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Harbin150008,China;2.Jixi Sports Municipal Bureau,Jixi158100,China)Abstract:In most cases,athletes'psychological fatigue is hidden,gradual and easily ignored.Once a deep psychological fatigue happened,it will influence their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and even their athletic life.The paper think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ports psychological fatigue relate to the complexity and in-tension of athletic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the monotony of training content,individuality,emotion and at-tention quality.For athletes'well mental superiority and optimal competitive condition being able to appear i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it suggests improving their physical power,mental power and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gainst deep psychological fatigue by following methods:relaxing nervous muscle training,nutritive sup-plement,transferring attention and emotional self control.Key words:athlete;psychological fatigue;recovery1引言根据长期的跟队观察和交流发现黑龙江省运动员普遍存在心理疲劳,由于体育领域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心理疲劳一直以来很少进入我们的脑海,由于心理疲劳的不断出现,已经引起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有关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疲劳的产生与恢复的思考
有关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疲劳的产生与恢复的思考作者:王颜春来源:《祖国》2017年第03期摘要:中长跑是体育项目中的重点,具有运动量大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运动员在中长跑训练后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而疲劳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运动过程中体内肌糖元不断被消耗,乳酸能量逐渐下降而产生的;而由于需要长期运动,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以及心理也会出现疲劳现象,最后导致运动员全身无力,只有待机能恢复后在可以再次进入训練中。
本文针对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疲劳的生产以及恢复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全面恢复机能,提出相应的恢复手段以及措施。
关键词:中长跑训练运动员疲劳恢复在长时间运动后,人体的ATP、CP消耗速度相对较快,无氧下肌糖元发生分解,成为乳酸提供供能,待肌糖元被大量消耗掉以后,人体会出现乏力现象,此时就是机体疲劳的表现。
同时,神经系统与心理也会受其影响感到疲劳。
特别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与参赛期间更容易发生机体疲劳。
在疲劳过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来帮助机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才能保证正常运动。
疲劳后恢复,再加大负荷产生疲劳,再超量恢复会使运动成绩明显增强。
一、中长跑训练后疲劳的产生中长跑是一项运动量相对较大的体育项目,运动员在长期强度训练中不断的进行训练,便会产生大量的运动量,机体机械运动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生短暂性的能力下降现象,使机体生理与正常的机能水平出现偏差,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的堆积、PH值降低。
运动员在中长跑训练后所产生的疲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机体疲劳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机体会长时间重复着同一组动作,后蹬及折叠前摆等,此时体内的ATP、CP正在逐渐被消耗,无氧情况下肌糖元分解成乳酸,乳酸也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慢慢消耗掉,最后出现肌糖元降低,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进而产生机体疲劳。
肌肉中的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浓度可增加约30倍,形成乳酸堆积,从而使肌肉渗透压增加,增加了肌肉中含水量,使肌肉变得僵硬,弹性伸展性大为下降,使肌肉力量减少。
试分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
试分析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运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而运动训练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负荷也变得更大,所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和注重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疲劳和恢复。
本文主要通过对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现象进行讨论,从而找出能够对疲劳进行有效恢复的方法。
标签:运动训练恢复疲劳一、运动训练疲劳的阐述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疲劳就是超过正常活动机能而导致的暂时性生理机能减退现象,它是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
疲劳是在高强度和大运动负荷训练后,出现的一种身体机能变化。
2.运动性疲劳形成机制的介绍根据专家研究可知,机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过多以及补充不及时是导致疲劳出现的主要原因。
而也有人认为运动过程中血液酸度的增加和缺氧是导致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究其本质而言,疲劳最开始是产生在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中,所以疲劳的产生也可能和三磷酸腺苷不足有关。
在运动训练中,心血管系统疲劳是最常见的,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指标也一直是掌握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有效方式。
3.运动性疲劳的分类根据疲劳的性质,可以将其分成脑力疲劳和生理疲劳。
脑力疲劳也被称为智力性疲劳、单调性疲劳和情绪性疲劳,而生理疲劳则主要指运动疲劳。
另外也可以根据机体对不同频率电刺激的应答,将疲劳分成外周疲劳和中枢疲劳。
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恢复阶段分析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恢复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首先是即时恢复,也就是现场恢复。
即时恢复和运动过程中的消耗是相伴的,就是不断将间接能源转化成直接能源的过程。
在即时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去和消耗相适应。
其次就是后续恢复,是在运动训练停止后进行的恢复,在后续恢复的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超量恢复,通过相关的实践可知,并不是在所有的运动训练后都会出现超量恢复,只有在大运动量后才能会出现超量恢复的情况。
只有以超量恢复为基础,才能在下一次的运动中提高运动量。
第七章 运动性疲劳
第七章运动性疲劳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这是运动训练过程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疲劳一恢复一再疲劳一再恢复的良性过程。
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地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就会导致过度疲劳。
如果出现运动性疲劳以后,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加重,会导致力竭(极度疲劳),而使运动性疲劳演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而危害健康。
运动性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大类。
生理疲劳又称为身体疲劳或肌肉疲劳,心理疲劳叉称为主观疲劳或精神疲劳。
生理疲劳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劳,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
心理疲劳是由心理活动所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其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操作不灵敏,准确性下降,动作的协调性降低等。
运动性疲劳按整体和局部分:可分为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
整体疲劳是指全身各器官机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的疲劳;局部疲劳是指局部机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的疲劳。
按运动方式分劳是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运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疲劳。
可分为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
快速疲耐力疲劳是指运动强度虽不大,但因运动性疲劳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医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
由于不同强度、不同时间、不同运动方式,产生疲劳的机制不同,因此对疲劳的机制有不同的解释。
目前主要的学说有:能量耗竭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运动过程中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产生的。
在体内的能源物质中,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 ( 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时,运动就不能持久,而出现疲劳现象。
疲劳时CP的下降速度较快而ATP下降的速度相对较慢。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或运动负荷的加大,随着肌糖原消耗的增加,CP下降的幅度越大。
运动心理学课件9第九章运动心理疲劳
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
一、心理指标的监测
➢ (一) 自陈量表
✓ 4. 运动员心理耗竭问卷(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 ABQ) •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即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 评价。
✓ 5.《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晏宁, 2003) •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晏宁, 2003)中也有对心理耗竭和心 理疲劳两个因素的考察
✓ 生理的反应导致一些应对与任务行为,这是心理耗竭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
一、认知—情感应激模型
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
二、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
➢ 为提高运动成绩或者增强运动表现而进行的训练或锻炼,势必产 生训练应激。
➢ 运动员或锻炼者对训练应激的积极适应,会产生训练收获。 ➢ 对训练应激的消极适应则导致训练收获的滞后。由于缺乏训练收
谢谢大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
一、心理指标的监测
➢ (一) 自陈量表
✓ 3.伊德斯运动员心理耗竭量表(Eades Athlete Burnout Inventory, EABI) •EABI是在对有过心理疲劳经历的大学生运动员的访谈基础上编制 的,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 运动能力消极自我概念; 情绪和体 力耗竭; 心理退缩; 由教练员和队友引起的运动贬值; 运动员 与教练员期望的协调性; 成就感
动的体验; ✓ 他们将其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投入到体育运动中,高投入得到高回报; ✓ 此外参加运动也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
三、投入模型
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
四、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
➢ 科克利(Coakley, 1992)认为,应激和个人原因固然重要,但是不 能忽略社会因素对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方法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方法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方法包括:
1. 调整运动训练: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
2. 心理恢复:运用心理意念来消除疲劳,使运动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充分恢复。
当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中神经能量消耗大于体能消耗,生理和心理恢复应统筹兼顾,不能取一舍一。
出现心理疲劳后,有时会出现异常反应,如对于较强的刺激会出现较弱的反应,而较弱的刺激会出现较强的反应。
心理恢复往往是隐形的,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常常被教练员忽视。
另外,可以根据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现象的诊断和心理疲劳表现的症状,通过语言、暗示、诱导等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抑度,对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有良好的效果。
3. 消除心理障碍:找到引起心理疲劳的原因,如对运动的恐惧、焦虑、紧张等,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消除这些障碍。
4. 注意放松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和紧张。
5. 培养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认识到疲劳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学会通过自我调节来缓解疲劳。
6.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教练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7. 饮食调节: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有助于缓解疲劳。
总之,控制运动心理疲劳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调整训练、心理恢复、消除心理障碍、注意放松和休息、培养积极心态、寻求支持以及饮食调节等。
心理疲劳及其消除
心理疲劳是一种疾病
其实心理疲劳是一种疾病 ,但由于其独特的 病因累积性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病因累积性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即使有 疲劳症状出现,也只是歇息, 疲劳症状出现,也只是歇息,没有当其是一种 病症对待。注意力下降、烦躁、 病症对待。注意力下降、烦躁、对什么事都没 有兴趣就可能已经是疲劳症的表现。 有兴趣就可能已经是疲劳症的表现。医学心理 学研究表明, 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 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 响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 响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 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 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
32岁IT精英因过度疲劳猝死在上班路上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月 日上午 日上午8: , 四川在线 华西都市报:3月19日上午 :34, 华西都市报 成都科华北路与锦绣路相交的丁字路口, 成都科华北路与锦绣路相交的丁字路口,背着 电脑包的田金勇走着走着,突然身子前倾, 电脑包的田金勇走着走着,突然身子前倾,扑 倒在地。 倒在地。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赶到现 场展开抢救,仍未挽回他的生命。田金勇才32 场展开抢救,仍未挽回他的生命。田金勇才 在一家IT公司上班 公司上班, 岁,在一家 公司上班,他身后留下一对才一 岁零两个月的双胞胎女儿。 田父说, 岁零两个月的双胞胎女儿。 田父说,儿子走的 头一天,忙到凌晨1点过才上床睡觉!。参与抢 点过才上床睡觉!。 头一天,忙到凌晨 点过才上床睡觉!。参与抢 救的急诊科医生樊华说,田金勇的家属透露, 救的急诊科医生樊华说,田金勇的家属透露, 七八年前,田曾患过心肌炎。在没尸检前, 七八年前,田曾患过心肌炎。在没尸检前,她 只能将其定义为猝死。 只能将其定义为猝死。“估计跟他之前患过心 肌炎有一定的关系, 肌炎有一定的关系,过度疲劳也是重要的诱 因。”
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形成与克服
心理疲劳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地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80年代后期,该词也开始用于那些由于应激和需要竭尽全力工作的领域,如竞技体育和商业领域。
现代运动心理学领域将其界定为:由于运动员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
一、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环境因素1.运动员终日在封闭的场馆内,如照明不足或过强,器械破旧,空气污浊、高温阴湿的环境,与冰冷的器械为伴,进行单调且超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容易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紧张的压抑状态,引起心理疲劳。
2.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相对单一,训练整体结构和人群相对固定,缺乏新异刺激,在训练中,在长期单调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训练主动性降低,内在动力不足,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积累。
3.当运动员由于人际关系紧张或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时,经常出现矛盾和纠葛,容易思绪混乱,使心境备感压抑,造成神经能量的过多消耗,形成心理疲劳。
4.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时间、汗水都比以往要多,但成绩有时候停滞不前或起伏不定。
如果运动员对这种“报酬递减”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会使他们对训练产生厌烦,训练热情就会丧失,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心理疲劳。
5.如果运动训练后的恢复措施跟不上,如营养、休息、治疗等,尤其是恢复训练的手段没有掌握,更容易造成疲劳的积累,出现心理疲劳。
教练员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运动员提供一些心理调整的手段方法,如心理咨询、野外恢复性素质训练、趣味性准备活动等,使阶段性的心理疲劳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防止疲劳的积累。
二、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心理因素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影响。
运动员的生理状态长期不良,很容易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
运动中经常发生运动员肩、肘、膝的部位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甚至慢性劳损,恢复期长,不易治愈,长期影响训练和比赛。
对运动员心理衰竭原因的探析
vng t i c e e e . I ho d be te t d s rou l l oa he n a h e e . T h r a o o t ee i hera hiv m nt ts ul r a e e i s y by a lc c s a d t l t s e e s ns f r a hlt bu nou v r tha e be n dic s d n de ala d t or e p di e s e a e r os d i hi r il. e s us e i t i n hec r s on ng m a ur s h vebe n p op e n t s a tce Ke y w0r s d A t e e; r ou ; hlt Bu n t Phy i o c lf tg solgia a iue
运 动员 心理 衰竭是 由于运动 员长期集 中 于重复 性
劳 是产生 心理 衰竭 的 一个 诱 因 。过 早 、 长期 地 从 事单
一
的 、 调且 大强 度训 练 和 比赛 情 况下 所 造 成 的一 种 生 单 理上感 到疲 劳 , 感 上感 到耗 竭 , 训 练 比赛 没 兴趣 , 情 对 对 自己没 信心 的状态 。抑 郁常 常是心 理疲劳 产生 的征
心 理 衰竭最 早用 于心 理 健康 领 域 , 后其 应 用 范 之
区别 。生理疲 劳指 身体 机能 尚未恢 复 , 于疲 劳状态 , 处
可 以通过 物理 治疗 、 息和不 干涉训 练计划 的情 况下 , 休
改变相 应 的活动 内容 、 练 量 以及 强 度 等方 法 能够 得 训
围不 断扩 大 ,O年 代被 引入 到 体育领 域 。在 体育 领 域 8 中 , 理 衰竭 的研究 范 围主要 集 中在教练员 身上 , 运 心 对
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压力产生的诱因及其缓解
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压力产生的诱因及其缓解作者:陈补林来源:《青少年体育》 2017年第11期篮球比赛对抗激烈、攻防转换速度快,这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篮球比赛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运动员产生压力,适度的压力水平对保持竞技状态有积极作用,但一旦超过正常水平,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技术动作变形、战术决策迟缓或失误,以及动作行为鲁莽等现象,这些都会对比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导致篮球运动员心理压力的诱因有多种,而要缓解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还需要依赖科学的训练。
1 篮球运动员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1.1 自身原因1.1.1 训练不系统有些篮球运动员时常在比赛中出现思想压力大、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训练的不系统、不完善。
训练不系统、不完善会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或竞技状态达不到比赛的需求,在比赛过程中就表现为跟不上比赛节奏、技战术运用不合理、失误率高,由此会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
在运动员个性心理方面,有些运动员属于内向型的心理,此类运动员多少言寡语、责任感强烈,通常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勤奋努力,但往往适应能力差,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比较重,此类运动员相较于外向型心理的运动员更容易出现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发挥失常。
1.1.2 赛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篮球比赛属于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比赛的进程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双方竞技实力的对比情况。
在篮球比赛的备战中,客观评估对手的竞技实力是非常重要的备战环节,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对对手实力的评估会产生偏差,一种情况是低估对手的竞技实力,另一种情况是高估对手的竞技实力。
低估对手的竞技实力容易导致运动员产生过度放松的松懈心理,在比赛中的表现就是骄傲自满、松散随意,当遇到困难时又产生焦急情绪,最终导致方寸大乱;而高估对手的竞技实力则容易导致运动员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就是退缩畏惧、僵硬迟钝,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大打折扣。
浅析影响排球比赛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及心理训练
训 练 调控 方 法 :
( ) 赛 前 心 理训 练调 控 方 法。 一 比
1 拟训练 . 模
、
一
模 拟训 练是 针对 比赛 中可 能 出现 的情况 或 问题 进行模 拟实 战的反复练习 , 目的是让运动参加各类 比赛 做好适应性 准备 。要模拟设置竞赛的情境和条件对 学生进行训 练 , 包括 对 手可能 采用的技 战术 , 场上 可能 出现 的意外情 况 . 赛 比赛 的天气 、 场地 、 观众的行为等 , 特别是抗干扰 训练亦是保证运 动员发挥水平 的一种重要方法。外界 的干扰 , 场外 的叫喊声 , 嘈杂 声 , 对方 的加油声直接 影响到运 动员 的动作发挥 . 教练 员在 平时 的训练 中要 多用语言来 不断反 复地提 醒运 动员排 除干扰投 入比赛 ,例如 :他们是为我在加 油” “ “ 、 我只看球不 看人 ” “ 中思想球要 向我来 了” 、集 等等 ; 以便使运 动员形成对 比赛情境 的先期适应。
员心理 状态 的表 现 , 现好 的或不 好的倾 向和言 行 。 发 要及时 以调整与恢复。赛 后也 可以有意识地 进行一些 心情舒 畅的活 动 , 如听听音乐 , 览一 下风景名胜 , 同伴 交流下 比赛经 例 浏 与 验和感情等。教练员还 要及 时分析比赛情况、 总结经验 、 出 找 问题 , 针对 问题制 出解 决 问题 的方 案 。 也是赛后 心理训 练 的 重要 内容 , 只有这样才能不 学 院 , 海 海南 文 昌 5 32 ) 7 11
【 要]本 文针 对排 球比赛 中, 摘 影响运动 员的心理 因素 , 出问题 , 提 实施 不 同心理训练 方法和 内容 , 进行 强化或 者 优 化 训 练 , 高排 球 运 动 员的 心 理 素 质 。 提 【 关键词】排球 比赛 ; 运动 员; 心理 因素 ; 心理训练 [ 中图分类 号】G 4 6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9 8 2 1 )4 0 3 — 2 6 15 1 (0 2 0 — 13 0 【 : N ̄ 】ht:/l w. x . t 本 NI t /、 v h bn p 】 n b e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厌训心理成因解析与修正途径
0 前 言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6 3 4 1 ( 2 0 1 4 ) 0 2— 0 1 2 0—0 2
1 . 2 过 于单调 的训练 手段 , 是诱 发 青少年 篮球 运动 员厌训
心 理 的 重 要 因素
青少年篮球训练是通 过科 学的训练方法 , 对青 少年运 动 员运动潜能 的全 面开发 , 提 高其 篮球 专项素 质能 力 , 为其未 来参与高水平 的竞技篮球 运动 , 实现 自身的社会价 值打下坚 实基础 的系统过程 。然而 , 由于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在生理结
影响到青少年篮球运 动员 自身素质能力 的发展 。因此 , 对青
少年篮球运动员厌训心理 的成 因进 行全 面的解析 , 把握其实
质所在 , 进而探 求科 学有效的修正途径 , 是提 高训练效 果 、 促 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综合 素质 能力 全面发展 的必要手 段 ,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1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厌i J I I , L , 理 的 成 因
理 与身体 的承受 能力 尚有 待于进 一步 提高 这一特 点 , 因此 ,
在 面对枯燥 乏味的训 练时 , 其身体会 出现对训 练负荷 的排斥
年会 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消极反抗意识 , 进 而产生抗拒 的心理
而业余篮球运动 则突 出健 身性 、 娱乐性 以及 休 闲性 , 是满 足 人们体育健身需 求 的重要 途径 。专业 篮球 运动 的特殊 性决 定 了其训练行 为的专业性 , 即在培养专 业篮球运 动技战术 的
过程 中 , 贯穿着专业 的体能 训练 与心 理疏导 , 以便 于达成 篮 球综合素质 能力 的全 面发 展 以及竞 技 状 态 的持 久 性保 持 。 而 由于专业 篮球 的训 练过于枯燥 , 尤其 是体能训 练更显枯燥 乏味, 再加上青少年 篮球运 动员 的心 理发育 尚不 成熟 , 其 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o d y w r s:a h ee; s c o o ia a iu r c v r t lt p y h lg c lf t e; e o e y g
例 相对 多一 些 , 随着 时 代 的 前进 , 动员 的身 体 素质 、 运
第 3 第 2期 3卷 2 1 年 3月 01
冰 雪 运 动
Chna W i de i n r
V0 . No. 133 2 M a . 011 r2
运 动 员 心 理 疲 劳 的诱 因与 恢 复
甄 立 军 单 贵 清 郭 静 璐 , ,
( . 龙 江 省 体 育 科 学研 究 所 , 龙 江 哈 尔பைடு நூலகம் 1黑 黑 100 ;. 西 市体 育局 , 5 0 12 鸡 黑龙 江 鸡 西 18 0 ) 5 10
摘 要 : 动 员的心理 疲 劳 由于大 多数 情况 下是 隐蔽 的 、 运 渐进 的 , 容 易被 忽视 , 出现 深度 的心 理 疲 很 若 劳, 不仅 影 响 比赛 成 绩 , 至运 动 员 的运 动寿 命 。认 为 运 动训 练 和 比赛 的 复杂 性 与 紧 张性 , 练 内容 甚 训 的单调 性 , 个性 、 绪 、 意 品质等是 引起 运 动性 心理疲 劳 的主 要 因 素。提 出采用 肌 肉神 经 放松 训 练 、 情 注 注 意 营养 补充 , 注意 力转 移 、 沉思练 习, 象 训 练 、 绪转 移 与 情 绪调 控 等 方 法促进 运 动 员体 力 、 力 表 情 脑
( . el gi gR sa hIstt o S o sSi c , ri 10 0 ,C ia 2 J i pt u i pl ueu J i 5 10, IH inj n eer ntu f pi ce e Ha n 50 8 hn ; .i o sM nc a B r , i 80 o a c ie l n b xS i a x1 Ci ) hn a
I uc m e nd Re o e y o t l t s Ps c l g c lFa i u nd e nta c v r fA h e e y ho o i a tg e
Z E i u S N G i ig , U igl H N L —jn , HA u— n G 0 J - q n u
和心理恢复, 避免深度 的心理疲劳的产生, 使运 动员在训练和比赛 中保持 良好 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
状态。
关 键词 : 动 员 ; 运 心理 疲 劳 ; 复 恢
中图分类号 :8 4 3 G o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4 8 2 1 ) 2—0 1 0 10 3 8 ( 0 1 0 0 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