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非连续性文本)4
2019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阅读 课件(39张)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2.内容要点概括“三步骤”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二、起底比较材料异同题 非连续性文本虽多则材料的主题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各 异。比较材料异同题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 “事实”异同,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异,但其解题 流程相同。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三步:找角度细比较 这道题比较的角度就是要看新闻事件的陈述,比较出内容侧重点 有何不同,从上面第二步的分析来看,抓住《人民日报》《自然》和 《读卖新闻》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进行比较即可找出区分点。 第四步:得结论定答案 第一问可从《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三个不同的角度 设置得分点,第二问对原因的分析主要扣住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即 可。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组织答案]
大二轮复习 语文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答案: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 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 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审题方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有“内容”“问题”“重要信息” 向 和“概括”等字样。
明方法 从审到答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阅读课件(45张)
大二轮复习 语文
第三步,细查 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细致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 一致的地方,进而确定答案。“细对”和“细查”是同步进行的,在 细对时往往就能发现选项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 2.“三步骤”准解概括分析题 全国卷第2道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每个选项 涉及的答题区间基本不同,可以运用排除法,简洁、快速、准确作 答,也可以根据“三步骤”解答此题:
B.2015 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 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 2016 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 遭遇侵权比例为 10.7%。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C.2012 至 2016 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 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 材料二 单位”来说,侵权比例降幅
25.3% 降到
(2011~ “较为明显”,但到2014年则
13.4%,降幅
2016年遭遇 由13.4%上升到14.6%,符合
较为明显 ,
过专利侵权 “微小回升”,但到2015年
但2014年有 微小回升 , 2015 年则 回落至 8.4%。
的比例)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 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 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求满分 思路解构 再提升 跟踪训练
大二轮复习 语文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 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大二轮复习 语文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习题: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非连续性文本) 专题跟踪训练10含解析
专题跟踪训练(十)新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
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
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浙江省外语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
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
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
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
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
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
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材料二: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
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实用课件:题点四新闻阅读提分点11
-27-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即学即练
2.找答题依据
材料三 中央 电视 台纪 录频 道 频道化运营模 式。央视是纪录 片的主要制作基 地,制作出的精 品节目数量众多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 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 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 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 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 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 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 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材料四
解 题 思 路
仅供学习交流!!!
-22-
热点题型1
热点题型2
即学即练
比较报道异同
设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指出两则报道内容有哪些异同。 问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新闻都报道了某某事件,概括说明 角 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之处。 度 1.比较报道的对象。这类题目,在报道的对象上基本相同,都是 针对某一现象进行的,但在具体时段、节点上,可能存在不同。 2.比较报道的深度。有的新闻,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典型的 解 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而有的新闻, 题 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 思 预测等。 路 3.比较报道的宽度。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 有的新闻,既有前因后果,还有与此类事件相关内容的附带说 明、比较;有的仅就这一事件本身进行报道,分析。
提分点11
抓住要点,辨析角度 ——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3-
-7-
图 2 2010—2015 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自杨伟《2015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11-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 说明。 ①开始数字化转型,并与新兴媒体融合;②营销模式多元化,赢利模 式多样化;③图书的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获取方式也发生转变。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课件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在占有大量现实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 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 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 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三、调查报告的主要类型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
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含的价值。③结尾:适当总结,表示对访 谈对象的感谢,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 程度、电话号码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从内容上看, 有以下三个特征。
4.特写 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 细节,做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特写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 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 象。 从题材角度出发,新闻特写可分为四种: (1)人物特写:以人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有些 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 (2)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 绘。
清单二 报告的相关知识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 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报告的适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的部 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 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等, 以便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如“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立案 报告”“调查报告”等。高考主要考查的是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定义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 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 或领导汇报的一种文书。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实用课件:题点四+新闻阅读+提分点11
诊断与发现
-9-
短板发现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 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 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 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 ” 关闭 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诊断与发现
-6-
材料二
图 1 2010—2015 年实体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及年度增长率比较
诊断与发现
-7-
图 2 2010—2015 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比较 (摘自杨伟《2015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诊断与发现
-8-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 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 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 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 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 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 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 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 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 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 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 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 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课件
3.特写 特写是区别于消息和通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一般摄 取的是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通过多种 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 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新闻人物 和新闻主题。
4.访谈 访谈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 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 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它包括三个要素:专家(或知情 者)、记者和现场。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 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 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或按事物之间的逻 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 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 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 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①标题: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 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或肩题(引标): 交代形势、 烘托气氛、 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 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 心。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 论式等。
真题文本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 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 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 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 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 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 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 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 分类的积极性。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专题4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共334张PPT)
①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它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 分析导语 么基调,等等;②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 的作用 是总写,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开;③从社会、读者的角度分 析,如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等。
高考总复习·语文
(续表) 命题角度 答题思路 ①从新闻背景与内容关系的角度思考,说明或解释新 闻的主要内容,令新闻通俗易懂;②从新闻背景与主 旨关系的角度思考,揭示新闻的意义,引起社会的关 分析背 注;③从运用新闻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 景材料 显示变化程度的角度思考;④从通过背景语言加以暗 的作用 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的角度思考;⑤从借背 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具有可读 性的角度思考。
高考总复习·语文
五 探究类题目 由于探究类题目涉及的面很广,故只要是从深度和广度两方 面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都有被考查的可能。 命题角度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 面发掘文本反映的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 神 答题思路 分析归纳文本所反映的人生观,探讨其中 的价值观,揭示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 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高考总复习·语文
新闻和报告,题量由以前的四道题变成了三道题,分值也由 25 分 变成了 12 分,且文本呈现形式由之前的连续性文本变成了包含图 表的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这种非连续性新闻类文本,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 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 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 多视角多向度搜集信息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以及立体思 维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考总复习·语文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类题目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 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 并加以整理;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要能够准确理解材料的内 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材料的内 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 章进行认真分析。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_新闻阅读第一节整体阅读学会快速读文教师用书
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第一节整体阅读学会快速读文——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一、单则新闻材料阅读技巧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阅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
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还是事件,是消息还是通讯,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步骤二:辨方式,理思路,准确划分全文层次“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步骤三:抓关键,寻背景句,深入挖掘中心主旨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
二、多则非连续材料类新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同一主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
这些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有所不同。
阅读此类文本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迅速浏览构成阅读文本的几个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
步骤二:细读这几则材料,勾画标注新闻的关键信息。
如新闻的陈述主体(话题)、陈述的新闻的关键信息点等。
如果有图表材料,还要仔细分析图表。
步骤三:思考这几则材料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命题者为什么将这几则新闻材料放在一起考查。
进而概括文本主旨。
[三步快速读文示范]—————[考题原文]—————[三步信息提炼]————(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非连续性文本) 专题跟踪训练11含解析
专题跟踪训练(十一)新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我市又有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南郑区城关小学、洋县青年路小学3所学校入选。
至此,我市已有5所中小学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
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
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
各地各校依托当地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
传承项目包括戏曲、书法(篆刻)、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多种类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三是凸显育人特质。
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
以辐射带动为拓展,既要带动周边学校,又要辐射社区文化建设。
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 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一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图二材料三: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然而,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步:把握中心主旨 理解文本异同 要思考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键信息是什么,每 一个题涉及的阅读区域是怎样的,这样把对我们做题有用的信息 筛选出来,根据勾画的信息抓住材料的有关环节,关注表述的具 体细节。最后还要思考命题者为什么将这几则新闻材料放在一起 考查,思考其共性、联系和差异。
在思考与筛选的基础上还要善于比较多则材料的异同(内容 上的异同,说法上的异同),然后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概括,揣摩 命题者把多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放在一起的意图,揣摩三道 题目可能会考查到的相关内容。然后,就可以将选项内容跟原文 信息相互比对了,简答题也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答题依据。
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 10 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 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 2007 年至今已经 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对国民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 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 4.77 本,比 2012 年 增加了 0.38 本。人 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 70.85 期(份)和 5.51 期(份),与 2012 年 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 2.48 本,比 2012 年 增加了 0.13 本。与 2012 年相比,传统纸质媒 介中,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 不同程度的 减少 ;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 呈 增长趋势 ,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 2012 年的 29.2%相比,增长了 13.5 个百分点。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 多元化阅读 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 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 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 在内的 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
(《中华读书报》2014 年 4 月 23 日 01 版)
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 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全国卷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主要选用新闻和报告文本,北 京卷主要采用论述类文本和科普类文本。所以,从实用类文本阅 读角度而言,考生要了解新闻、报告、传记和科普文章的一般特 征,以便更有效地应对高考。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不同,这决 定了阅读策略有所区别。
[真题示例]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 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B.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 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C.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 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是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专题复习方案
第
一 部
现代文阅读
分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非连续性文本)
[二轮对策] 1.2017 年开始,实用类文本考查采用“2+1”形式,非连续 性文本阅读材料,阅读无障碍,题难度降低,力争满分是唯一目 标。2.采用正确的阅读顺序,即“主观题题干→原文→客观题”, 这种顺序既能避免客观题错误选项“先入为主”,又能第一时间 发现主观题的答案素材。3.加强客观题的训练,把握客观题题文 的“比对点”,强化材料之间的对比阅读,提高比对效率。4.提 升读图能力,掌握解答图表题的技巧。5.掌握根据原文内容,摘 取、整合、提炼答案的能力。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 年 4 月 25 日)
■读文示范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 没有标题,但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国民阅读。 第二步:抓文本要素 三则材料,第一则是调查报告,较完整,后两则是新闻摘选, 取其表达国民阅读观点的文字。表达方式也有不同,前一则偏重 于说明,后两则偏重于记叙、议论。
新闻和报告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具有记叙文的基本特 点,同时,报告文体也会包含一些议论性成分,但都具有客观性。 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阅读记叙文的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 此,根据新闻和报告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看清标题信息 揣摩文本类型 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辨别出该文的记叙对 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报解大致内容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无论哪种类型,新闻的内容一般都 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报告的内容离不开观点和材料。这对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息”类试题很有用。
附图:
材料二:今天是第 19 个“ 世界读书日 ”,也是伟大文豪莎 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 虑,然后又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 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 本的 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千万别成为 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答案] DE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的阅读形式的理解。(5 分) [依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引领] 本题考查考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三则材料中 都提到不同的阅读方式,并且有各自的观点,材料一偏向于多元 共存,材料二呼吁人们去多读纸质书,材料三表现了对网络浅阅 读的担忧。三者比较,多元共存是最佳选择。
材料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 成巨大冲击。
第四步:勾画信息点 材料一注重数字比较,列举大量数据来说明国民阅读的量的 变化和趋势形成。表达客观冷静。 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个人对国民阅读的观点,更多表现了自己 的担忧,主观性更强。 (关键信息点见原文标示)
第五步:明材料异同 第一则材料只作数据和观点的呈现,不作价值判断。 后两则材料就人们关心的“冲击说”“浅阅读泛滥”等敏 感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知识框图]
高考真题体验
名师阅读指导 M
整体阅读 思路引领
新闻阅读“五步法” ■阅读步骤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 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 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 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它们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打乱了原来 的顺序,仍然可以表达原来的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 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
[真题文本] [例] (2018·《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材料一:本报讯(记者 韩晓东)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 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 示,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7.8%,较 2012 年上升 了 2.9 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 合阅读率为 76.7%,较 2012 年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其中,报纸 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 2012 年下降超过 5 个百分点,而数字化
第三步:理行文思路 材料一,共有 5 个段落。 第一段,国民阅读的整体情况(从阅读率的角度)。 第二段,国民人均阅读量的特点(包括纸质、报刊和手机阅 读)。 第三段,国民阅读的倾向。 第四段,阅读者的年龄分布。 第五段,国家对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
材料二,有志之士的集体焦虑:千万别做屏奴,要多读纸质 书。
D.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 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 力。利用排除法,逐项解读。A 项“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 ‘阅读危机’问题”“造成了危机”分析错误。因为材料一强调 的是多元化阅读,没有谈阅读危机。B 项推理有误,由“中国人 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并不能推出“屏奴”和网络浅阅读并 不严重的结论。D 项“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 越来越好”是无中生有。
2.抓分类图例。首先要确定其类别,在阅读中,要看纵轴 信息、横轴信息和图标信息等,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图表所 反映的主要内容。
3.抓数据。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找到图中数据 的特点和规律,从中得出结论。
4.抓解析。要重视审读与图表相配合的说明性文字,将图 标和文字结合起来,才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 重要信息。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 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 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 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 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 76.1%,人均图书阅读 量为 6.97 本,较 2012 年 提高了 1.48 本,其中 14~17 周岁未成 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 8.97 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 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 年我国 0~8 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 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 86.5%,在这些家庭中, 家长平均每天花费 23.87 分钟陪孩子读书。
第三步:理清行文思路 抓住语段中心 有的单则材料包含好几个段落,要搞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领悟文本的脉络、顺序,即使是一个段落,其内部组织也有一定 的思路和结构方式。理清了新闻和报告的结构方式以及段落层 次,有利于我们迅速地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关键信息。
第四步:善于圈点勾画 把握文本信息 迅速浏览各个材料,还要勾画标注材料的关键信息点。如新 闻报道或调查报告的陈述主体、陈述的侧重点,材料涉及的不同 类型人物态度、表现和看法,新闻的价值信息点等等,在勾画中 聚焦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文字材料好勾画,如果材料中有图表, 就需要读懂图表。读图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抓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 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