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历史二轮考点突破复习精品课件: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教版必修三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复习ppt课件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A.科技领域出现“大跃进” B.“双百”方针推动科技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凸显优越性
D.“向科学进军”热潮初显成效
【解析】选A。注意时间信息和数据的变化。依据材料中的 “1952年至1956年”“1956年至1957年”“1958年8月1日开始
算起”,由这3个时间段内科技成果的变化,可以看出“1958年”
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的目的是宣传马克
思主义,普及科学知识,这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
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符合题意。C不是主要目的,B、D早
在新中国成立前即已存在。
3.(2011·四川文综)(节选)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
B.应对两大阵营的对峙形势
C.适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需要
D.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0世纪50年
代,中国制订“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这个时期中国教
育强化高校工科系,调整的目的和中国此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点相关,应是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2.不利因素:
(1)主要在于“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
破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2)历史上轻视文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3)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 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4)相当一段时间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 交流。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科技对现代社会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 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 产业升级和转型。
改善生活质量
科技进步带来医疗、教育、交通等领 域的变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 福感。
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和 绿色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 发展。
审美娱乐功能
文学艺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艺术形式,提供审美享受和精 神愉悦,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推动社会进步
文学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进步 和发展。同时,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导 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04
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互动关系
科技对教育和文学艺术影响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变革
01
现代科技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应用,改变了教育方式,促
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科技为文学艺术提供新载体
02
科技手段如影视技术、数字艺术等,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形
式,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
科技对教育和文学艺术提出新要求
03
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和文学艺术不断更新内容和方法,以
平。
素质教育问题
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国际化问题
关注如何提升中国教育 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
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教育信息化问题
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03
现代中国文学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
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01 02
现实主义文学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 必考部分现代中国的科技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1)高等教育:国家着手实施“ ”计划 211 90 “科教 (2)社会教育:国家启动了“ 年 兴国” 希望工程 ” 代 战略 (3)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 部一批高校建设,推动了 少数民族 地区教育的发展
• [特别提醒]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有两层含 义,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二是教育本身要实现现代化。 • (2)“文革”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 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 证是教育立法。
• 2. 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 正式提出。 • 3. 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 “百家争鸣”。 • 4. 初期成就 茶馆 • (1)戏剧:老舍的话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 《蔡文姬》等。 • (2)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 (3)文艺期刊数量增加。
• 5. 遭受挫折 •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把学术 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 (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被错误批判;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 的研究受到影响。 • 6. 新时期成就 • (1)原因 • ①“文革”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路线。
第35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本讲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以来,科技、教育与文学 艺术的曲折发展及所取得 课程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 标 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 初期,党和国家为发展科 验和教训 准 技、文化事业提出了正确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 的指导方针,制定了系统 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的发展规划,各项事业蓬 勃发展。“文革”期间受 (1)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考纲 到很大的挫折。1978年改 要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革开放以来,实行拨乱反 求 (3)教育事业的发展 正,文化科教事业又迎来 发展的春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 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 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闭关自守,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 习。
文艺创作欣欣向 荣,学术讨论空前 热烈;进入21世 纪,中国文化走向 世界
的关系,要处 理好继承传统 与不断革新的 关系
4.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阶段
方针政策
①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
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
新中国建 立初期
经验,借助苏联经验;② 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 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
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重点发展核技术?
提示: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 局势紧张。
(3)为了冲破美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考 纲 要 求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把握主线
本讲主要讲述了新中国 成立以来,科技、教育 与文学艺术的曲折发展 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 国家为发展科技、文化 事业提出了正确的指导 方针,制定了系统的发 展规划,各项事业蓬勃 发展。“文革”期间受 到很大的挫折。1978年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拨 乱反正,文化科教事业 又迎来发展的春天
4.“百家争鸣”并不是指什么思想都可以争鸣,什么言论都可以争 鸣。
“百家争鸣”指学术上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文艺科研领域应该 有思考与辩论、创作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允许范围之内。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第22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新课标人教版)
生活水平
第39讲 │ 考点梳理
【特别说明】 理解不清“两弹一星”的含义及本质 目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 星,其中的“两弹”不是指原子弹、氢弹。“两弹一 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核垄断,保卫国家安 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 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第39讲 │ 考点梳理
考点3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制定方针政策 ①建国初: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 人民教育 ________ 事业。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全面建设时期:确立________ (2)成就 国民教育 ①形成较完整的________ 体系。 ②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
第39讲 │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1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原子弹 国防
中近程导弹
第39讲 │ 考点梳理
人造地球卫星
袁隆平
南优2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第39讲 │ 考点梳理
计算机
信息化
牛胰岛素
人工合成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程
第39讲 │ 考点梳理
【走出误区】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 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前提下,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允许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 放”,在学术问题上自由争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一种历史现象,“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是一种文 化方针,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39讲 │ 考点梳理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25)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教育方针的变化 (1)近代:封建儒家教育为主,学习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 侵略,实行奴化教育。 (2)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 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7 年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新时期: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提出“科 教兴国”战略。
考点79 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法1
古今中国教育的社会性质与教育方针的变化
考法2 现代中国的教育措施与成就
考法3 教育发展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1.教育的社会性质 (1)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维护专制统治的封建教育。
(2)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3)新中国: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教育对象:向广大工农开门。
1.提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正式提出 “双
百”方针。
2.含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
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原因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 遭遇曲折 革”冲击 “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艺工 文艺春天 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
阶段
表现 呈现“百花凋零”局面,自然和 社会科学研究中断 文艺流派争奇斗艳;学术科技全 面繁荣;开展“三下乡”活动
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 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 作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8: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16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 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这 一举措( ) 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助推了当时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 C.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 D.促进了当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37
(3)“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 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4)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导致 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 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 发达。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2
基础知识 一遍过
3
考点一 大国重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领域 时间(年)
成就
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打破美、苏等国对
__1_9_6_4___
“两弹一
爆炸成功
_核_武__器__和空间技术的垄
星”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 断,增强了中国的国防
14
(4)主观因素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 攀高峰的精神。 ②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 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5
“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 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 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两弹一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XX年10月15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6年4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贯彻“双百”方针后的出色作品: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杨沫《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同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在基础教育方面,为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现代主义文学: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苏联文学: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非拉文学:印度:泰戈尔——《戈拉》中国:鲁迅——《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浪漫主义美术: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早期代表:法国:莫奈——《日出·印象》后期代表:荷兰:凡高——《向日葵》法国:塞尚——擅长静物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德意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高二历史知识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1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复习 世界近现代的科技与文艺指导课件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弊大于利 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 进一步发展成全球信息网,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人们带 入互联网时代。其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促进了信息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 进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促进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 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化。但是也带来了社会问题, 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 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
注意题中提示“如实”二字。A项和C项分别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D项属于印象 派绘画。只有B项是现实主义的代表。
4.(2010年广东文综)“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 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 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B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此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 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 运行同时还受其他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 故选B。此题用排除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
3.(2010·河南省济源一中高三月考试题)“从19世纪 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 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 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B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2010年安徽文综)(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 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 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 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 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高考必备:历史必修课件系列第十九单元 第4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956~ 1966 年
曲折中前 进
1966~ 遭受 1976 严重 年 挫折
改革 开放 以来
全面 繁荣
(1)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外,科学研究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 (2)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 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 (3)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 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1)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 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2)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中 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3)“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 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①中“双百”方针是科学文化事业的保障;
④中只有c处才提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故选C。 答案 C
考点综合
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
时间 1949~ 1956 年 阶段特点 深受苏联 影响 主要表现 (1)建国初,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 调整 (1)1964年先后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发 射了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2)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 就也有教训。 (3)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 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 针
练习4 2009年在庆祝国庆60周年电影展中,有一
个“难忘的1956年”专门展区,其中展品皆为 1956年拍摄。这是因为1956年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解析 解题时注意“1956年”这个特定的信息。 ( B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
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 ” 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15.3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人民版)
(2)表现
概念辨析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 和复杂,虽然流派众多,但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 (2)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 目的是推动新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繁荣。
1.开基创业 (1 ①确定教育方向:沿着社会主义 方向前进的 人民 教 ②制定教育方针:确定 全面发展 ③建立教育制度:在发展全日制 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 起
90 ②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
年 代 ③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 希望工程 ” ④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
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2 ①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②到 20 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 除青壮年文盲。
整体感知
精讲精析
讲主线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 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提出发展科技、教育、 文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使科技、 教育、 文化事业得到初步发展。 (2) “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教育、文化、科技造成严重破坏,出 现了“文化断层” 、 “百花凋零” 、 “人才断层”的局面,教训惨痛。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复习时要结合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理清建国以来 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历程,重点包括“双百”方针的具体 执行及中国科技、文化包括思想领域的影响。
提出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指导方针 基础教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 80
”
育
《
义务教育法
》,保证适龄儿童接
年代 育
受义务教育 中等教 实行 普通教育 与职业教育并举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名师课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自主研制 “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的目的。
(2) 材料二 中我国取 得的科技 成就与哪 些因素有 关?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 击”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 防御 目的。
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 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成为航天大国。
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①成就:1983 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 次的“ 银河-Ⅰ号 ”计算机。 ②地位:中国高性能 巨型计算机 研制技术已经居于 世界前列。 ③意义:加速了国家 信息化 发展。
(2)生物技术 ①1965 年,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 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 成蛋白质的时代。 ②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②表现: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五讲”“四美” 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了以反映“文化 大革命”为主题的“ 反思 文学”“ 伤痕 文学”以及 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①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成 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 社会主义 方向 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尝试解答] (1)保卫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2)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与世界先进科技 文化广泛交流;党和政府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推行 “科教兴国”战略;科技队伍壮大并积极投入科技第一 线。
【归纳总结】 我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2)曲折的年代 ①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 ②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 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①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林 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 生活;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高一历史ppt课件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3
•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 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 ——邓小平
• 材料一说明“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增强 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
• 材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 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 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 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 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 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 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 间技术的迷梦。 • ——据新华社电 • 思考: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发展空间技术 的背景和意义。
•主题二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发展高科 技侧重点的比较
重点
以 “两 弹一 星” 为代 表的
改 革 开 放
影响 ①打破了美苏核 ①20世纪五六 垄断和核威胁, 十年代,美国 国防安全得到巩 敌视新中国, 固 中苏关系恶化, ②大大地提高了 中国的国防安 中国的国际地位 全面临严重的 ③为我国的现代 威胁
• 小结☞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 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 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 (4)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 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
• • • • •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 (1)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计算机。 ② 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 银河-Ⅰ号 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______________”。
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9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从而完成了人 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科学 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到19世纪,近代科 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 19世纪, 世纪 学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 学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 体系纷纷建立起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 体系纷纷建立起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统一了 声学、光学、电磁学和热学, 声学、光学、电磁学和热学,有效地解释了小到 超显微粒子、大到宇宙天体的物理世界。20世纪 超显微粒子、大到宇宙天体的物理世界。20世纪 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 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时空观、 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 和物质观, 和物质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 远的影响。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 远的影响。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教学精彩片段 1.通史概要: 1.通史概要: 通史概要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近代 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理学领 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域对自然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域对自然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生命科学领域 对生命起源的探索,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 对生命起源的探索, 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了人类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近代科学诞生后, 近代科学诞生后,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不断受到 质疑。17世纪末, 质疑。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 世纪末 伽利略等前代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伽利略等前代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 出运动三定律,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出运动三定律,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恢复:______________后,恢复“双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不同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初
步确立的前提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允许在艺术问题上 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自由争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
一种历史现象,“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是一种文化方针,两
(2009· 广东文基,28)《义务教育法》
3.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下图是标题为《毛主席 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
应该发行于
(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
解析:从邮票名称“革命文艺路线”可以推断邮票反映的是“文化大 革命”时期。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③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
想。 义务教育法 ④1986年后__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 普及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持 续发展。
2.教育发展的成就 (1)时间:至20世纪末。 (2)成就 ①基本扫除了______________和基本普及____________。 青壮年文盲 九年义务教育 ②____________得到国家充分重视。 基础教育 ③____________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④西部____________的教育变化很大。 少数民族地区
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 强。 意义: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了人类空
间技术的发展。
单击此处进入
课内自主检测
中国现代史时空会合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面临重重困难。国内:残余敌人破坏,经济极 端落后。国际上: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对和封锁。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 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1
1.“两弹一星”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
原子弹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2)1964年,我国__________试验成功。 中近程导弹 (3)197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2.空间技术: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 载人飞船
1.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 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 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解析:表格中7项占总票数的95%以上,而中美、中日关系占了 45%,A项正确;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打破核垄断有关,但 是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是在1972年,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 化,所以B项错误;以网友得票数可以判断C、D两项正确。 答案:B
答案:C
4.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 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 )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解析:“群众推荐”中人为因素过重,不利于公平选拔,是对人才观 的扭曲。1977年恢复高考促进了教育春天的到来,体现了平等竞争的 原则,也是拨乱反正的重要表现。 答案:C
教育、经济和科技三者相辅相成:①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 基础,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②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③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 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归根结底,教育是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 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试一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
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 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 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二 “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
者有明显的区别。
考点3
1.教育方针的制定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党和政府确立教育要为__________服务。 国家建设 ②学校要向广大______开门。 工农 ③确立了人民教育制度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2)改革开放以来
①国家提出_____________的战略。 教育优先发展 ②提出“__________”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
方法归纳: 看待历史问题的两种眼光: 1.全面的眼光。看待历史事物应坚持全面的原则,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 2.发展的眼光。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应坚持用发 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规范答案: (1)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 (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 以阶级斗争为纲济建设上;国 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学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
4.经验教训 (1)“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_________________的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__________。 基本方针 (2)放弃“双百”方针,科学文化就会__________。 受挫、凋零 (3)遵循“双百”方针,提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文化 学术自由争论 艺术民主 就会出现繁荣局面。
2.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 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按提 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③向科学进军 ( ④人有多大胆,地 )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把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脉络,“造反有 理”为“文革”时期;“发展是硬道理”是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 到南方视察时提出的;“向科学进军”是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 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大跃进”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 社论中提出的。
考点2
1.背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_____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___基本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调动__________的积极性。 知识分子 2.含义
(1)“百花齐放”:________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________。 自由发展 文学艺术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家经
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
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 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
考向1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科技文化成就
本专题的高考定位着力点在于再认再现我国科技战
考向 立意
略发展的历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双 百”方针确立的过程、主要内涵和取得的成就及“科 教兴国”战略。以选择命题可多角度考查基础知识。
高考 趋向
(2010·广东文综,17)“双百”方针的内涵
(2009·海南,22)“双百”方针提出的目的 (2009·浙江文综)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答案:C
考向2
从现代化史观的视角看新中国的科
技成就
现代化史观以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研 考向 立意
究视角。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
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等。 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的
发展与成就,已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立意的热点之一。
高考 趋向 (2009· 浙江文综,20)综合考查1977年后国家的方 针、政策;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思想文化
1.巩固新政权:追歼 1.恢复国民经济,没 1.毛泽东思想的丰富 国民党残 势力、抗 收官僚资本,建立社 和发展:著作《论人 美援朝、土地改革、 会主义国营经济;稳 民民主专政》,丰富 和平解放西藏。 定物价、统一财经;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建立各种制度:多 合理调整工商业。 的国家学说,为即将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2.向社会主义过渡: 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 度,颁布《共同纲领 实行“一化三改”; 治理论准备。 》;召开全国人民代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 2.“双百”方针的提 表大会,形成人民代 本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出,推动了科技文化 表大会制度;实行民 化体系;1956年底, “百花齐放,百家争 族区域自治制度。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鸣”局面的出现,文 3.颁布《中华人民共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 学艺术界出现了一大 和国宪法》。 确立。 批出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