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隔离技术46页PPT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PPT课件
问题整改
根据监督和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措施防 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问题与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加强培训
针对员工对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应加强相 关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优化流程
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畅、操作繁琐等问题,应优化流程 设计,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与监督
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施计 划进行操作,同时加强监督与检查 ,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
监督与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建立监督机制
为确保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包括定期检查、抽查、员工反馈等渠道。
评估方法
针对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手段。
医疗废弃物处理
总结词
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可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保护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VS
详细描述
医疗废弃物包括使用过的针头、手术刀、 棉签、实验室样本等。这些废弃物应放入 专用的密封容器中,并由专业的医疗废弃 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03
隔离技术
隔离的概念与原则
隔离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性病人在传染期送至指定的 地点,暂时与人群隔离,从而防止病原体 向易感人群传播,达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与传播的目的。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包括空气、飞沫、接触、血液等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 力低下的人群。
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 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眼睛和鼻子 等。
根据监督和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措施防 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问题与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加强培训
针对员工对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应加强相 关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
优化流程
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畅、操作繁琐等问题,应优化流程 设计,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与监督
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施计 划进行操作,同时加强监督与检查 ,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
监督与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建立监督机制
为确保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包括定期检查、抽查、员工反馈等渠道。
评估方法
针对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手段。
医疗废弃物处理
总结词
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可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保护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VS
详细描述
医疗废弃物包括使用过的针头、手术刀、 棉签、实验室样本等。这些废弃物应放入 专用的密封容器中,并由专业的医疗废弃 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03
隔离技术
隔离的概念与原则
隔离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性病人在传染期送至指定的 地点,暂时与人群隔离,从而防止病原体 向易感人群传播,达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与传播的目的。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包括空气、飞沫、接触、血液等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 力低下的人群。
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 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眼睛和鼻子 等。
隔离技术PPT
脱隔离衣
解腰带
解开腰带 在前面打 一活结。
解袖口 消毒双手
翻起袖口, 将衣袖上拉。
解衣领
脱衣袖
整理
解开 领带。
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 双手持领, 拉下衣袖过手,用衣袖 将隔离衣两 遮住的手在外面握住另 边对齐,挂 一衣袖外面并拉下袖子, 在衣钩上。 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 双臂逐渐退出。
(三)穿、脱隔离衣
(一)区域划分
清洁区
进行传染病诊治的 病区中不易受到患 者血液、体液和病 原微生物等物质污 染及传染病患者不 应进入的区域。
潜在污染区
进行传染病诊治 的病区中位于清 洁区与污染区之 间,有可能被患 者血液、体液和 病原微生物等物 质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
两通道
进行传染病诊治
的病区中传染病 进行传染病诊治
注意事项
1.隔离衣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前检查有无潮湿、破损,长短须能够全部 遮盖工作服。 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接触不同病种患者时更 换隔离衣。 3.穿脱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面部、帽子和清洁面,始终保持衣领 清洁。 4.穿好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 5.脱下的隔离衣还需使用时,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 区则污染面向外。
导入案例
患者,女,68岁。1d前出现乏力不适,伴肌肉酸痛、恶心,无呕吐,偶有胸痛、鼻塞、 流涕,发热,体温最高37.6℃,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斑片影伴周围斑片影,右肺尖胸膜下 斑 片 影 伴 钙 化 。 入 院 后 , 患 者 体 温 最 高 38.6 ℃ ,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核 酸 检 测 阳 性 , 白 细 胞 5.28×109/L,中性粒细胞64.5%,淋巴细胞24.6%。发病前有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触 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住集中隔离病区治疗。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ppt课件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标准预防措施 • 隔离防护措施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实施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监测和评估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标准预防的概念和意义
•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和社区中可能产生感染的环节所 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患者、探视者、医护人 员的防护要求和隔离、消毒等措施。
• 标准预防的意义在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疗 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
隔离防护的种类和作用
• 隔离防护是指将感染源与其他人 群隔离开来,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 险。根据隔离的程度和方式,隔离 防护可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 、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等。
• 严密隔离主要适用于高度传染性 的感染,如鼠疫、霍乱等;呼吸道 隔离主要适用于通过空气传播的感 染,如流感、肺结核等;接触隔离 主要适用于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 播的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加强场所管理
• 合理安排人流、物流、车流等,避免 拥挤和交叉感染。
隔离防护的实施流程
确定隔离对象
• 对有症状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 止疫情扩散。
设立隔离区域
• 在工作地点或指定的医院设立隔离 区,以减少对其他人的感染。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 为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等。
实施隔离措施
接触者
3
• 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也 应接受隔离观察,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身体状况监测
• 医护人员应对隔离对象进行体温、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标准预防措施 • 隔离防护措施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实施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监测和评估 • 标准预防与隔离防护的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标准预防的概念和意义
•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和社区中可能产生感染的环节所 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患者、探视者、医护人 员的防护要求和隔离、消毒等措施。
• 标准预防的意义在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疗 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
隔离防护的种类和作用
• 隔离防护是指将感染源与其他人 群隔离开来,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 险。根据隔离的程度和方式,隔离 防护可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 、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等。
• 严密隔离主要适用于高度传染性 的感染,如鼠疫、霍乱等;呼吸道 隔离主要适用于通过空气传播的感 染,如流感、肺结核等;接触隔离 主要适用于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 播的感染,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加强场所管理
• 合理安排人流、物流、车流等,避免 拥挤和交叉感染。
隔离防护的实施流程
确定隔离对象
• 对有症状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 止疫情扩散。
设立隔离区域
• 在工作地点或指定的医院设立隔离 区,以减少对其他人的感染。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 为隔离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套等。
实施隔离措施
接触者
3
• 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也 应接受隔离观察,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身体状况监测
• 医护人员应对隔离对象进行体温、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标准预防ppt课件
• 鞋套:应该一次性使用,在规定的区 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 掉。
17
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 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 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如 内镜、呼吸机、湿化瓶等),在 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 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其中一次 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23
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 ,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的时 间不长。 【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 SARS; 【隔离措施】
① 隔离室; ② 医用外科口罩; ③ 手卫生和手套; ④ 隔离衣(在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S
1
01 基础概念
CONTENS 02 基本原则
03 具体措施 04 防护示意
2
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所有病人的 预防性措施,认定所 有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 损伤的皮肤、粘膜和 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 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 取的标准水平消毒、 隔离等预防措施。同 时,还应根据疾病的 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
洗手 手卫生是医院 感染控制最经 济、最简便、 最有效的措施 !
11
医护人员擦手方式
1. 白大褂是首选 2. 甩手运动第二 3.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12
2.戴手套
•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 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17
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
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 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 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如 内镜、呼吸机、湿化瓶等),在 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 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其中一次 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
23
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 ,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的时 间不长。 【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 SARS; 【隔离措施】
① 隔离室; ② 医用外科口罩; ③ 手卫生和手套; ④ 隔离衣(在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S
1
01 基础概念
CONTENS 02 基本原则
03 具体措施 04 防护示意
2
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所有病人的 预防性措施,认定所 有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 损伤的皮肤、粘膜和 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 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 取的标准水平消毒、 隔离等预防措施。同 时,还应根据疾病的 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接触隔离措施 。
洗手 手卫生是医院 感染控制最经 济、最简便、 最有效的措施 !
11
医护人员擦手方式
1. 白大褂是首选 2. 甩手运动第二 3.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12
2.戴手套
•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 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 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隔离与标准预防ppt课件
隔离与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 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护人员 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 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 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 过程 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 染病均采取 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 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4、 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 套 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 时手消毒 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 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 护眼镜 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 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 者围裙 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 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 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 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 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 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时进行个人 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二级预防: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 离区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进 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 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 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 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 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 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 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护人员 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 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 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 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 过程 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 染病均采取 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 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4、 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 套 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 时手消毒 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 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 护眼镜 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 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 者围裙 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 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 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 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 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 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 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时进行个人 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二级预防: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 离区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进 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 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 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 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 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 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标准预防 ppt课件
•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 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佩戴前应检查 有无破损,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4.口罩
• 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口罩类型: 一次性医用口罩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 员的一般防护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 给病人提供口罩。
佩戴和摘除口罩的正确方法
8.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 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 害化处理;
医疗废物严格分类,锐器放进锐 器盒中处理,防止针刺伤。
锐器误伤原因及预防
锐器误 伤原因 及预防?
• 医疗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工作人员自身原因 工作人员操作原因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原因 一次性锐利器械
• 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及时清洁污染的环境。
十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 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 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 或者围裙。
01 基础概念
CONTENS 02 基本原则
03 具体措施
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 ,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 、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 的时间不长。
【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 SARS;
【隔离措施】 ① 隔离室; ② 医用外科口罩; ③ 手卫生和手套; ④ 隔离衣(在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 ); ⑤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外出戴医用外科口罩; ⑥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 径多数小于5微米,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 病原体抵抗力强
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PPT课件
2 护目镜、防护面罩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 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喷溅时。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
③ 三种隔离: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隔离、 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管理措施。
3 主要措施
①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②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品; ③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④ 安全注射
1 手卫生
1 手卫生
•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2 医护人员手卫生要求
①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 菌落总数应≤10cfu/cm2;
3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1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① 接诊患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 遵循隔离措施;
② 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且需要接 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③ 教育患者遵守咳嗽礼仪。 ④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4 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 止感染源传播
1 正确安置及运送
明确专人专车转运,运输结束后立即对 运输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借助钳子卸针头
禁止弯曲、折断针头
禁止用手分离针头
二 隔离技术
二
1 概念
隔离技术 是指为达到隔离预防的目的 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措施。 包括:空气传播疾病、飞沫传播疾病、 接触传播疾病的隔离防护。
2 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防护
患者的隔离措施: ① 应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 ② 门急诊应建立预诊分检制度,及时发现空气传播疾病
标准预防与隔离ppt
保护医护人员
医院内感染风险较高,通过清洁和消毒,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 。
控制疫情
疫情爆发时,清洁和消毒措施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与消毒操作规范
分类清洁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将清洁区、半污 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分类,不同区域的清 洁方法和频率也不同。
洗手与手消毒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都要洗手,或者 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定期检测
记录与监督
定期检测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确 保消毒效果。
对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监 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06
标准预防的健康教育宣传
健康教育宣传的目标
提高大众对标准预防和隔离措施的认知
01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标准预防和隔离措施的认识和
了解,提高大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遵循消毒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使用 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和作用时间。
穿戴防护用品
根据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隔离衣等。
清洁与消毒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污染
清洁和消毒过程中,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 交叉感染。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确保使用安全。
遵循消毒技术规范
个人防护措施
隔离区域的消毒工作需符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相关规定和 标准。
医护人员需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 罩、隔离衣、手套等。
病历记录
及时转诊
详细记录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及病情变化 情况。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 转运,确保安全。
隔离注意事项
遵守隔离制度
医院内感染风险较高,通过清洁和消毒,可以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 。
控制疫情
疫情爆发时,清洁和消毒措施对于控制疫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清洁与消毒操作规范
分类清洁
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将清洁区、半污 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分类,不同区域的清 洁方法和频率也不同。
洗手与手消毒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都要洗手,或者 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定期检测
记录与监督
定期检测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确 保消毒效果。
对清洁和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监 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06
标准预防的健康教育宣传
健康教育宣传的目标
提高大众对标准预防和隔离措施的认知
01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标准预防和隔离措施的认识和
了解,提高大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遵循消毒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使用 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和作用时间。
穿戴防护用品
根据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隔离衣等。
清洁与消毒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污染
清洁和消毒过程中,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 交叉感染。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确保使用安全。
遵循消毒技术规范
个人防护措施
隔离区域的消毒工作需符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相关规定和 标准。
医护人员需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 罩、隔离衣、手套等。
病历记录
及时转诊
详细记录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及病情变化 情况。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 转运,确保安全。
隔离注意事项
遵守隔离制度
隔离预防技术ppt课件
消毒室
内
外 病人出入通道
走
走
廊
廊
病房
缓冲间 buffer room
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 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 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传染病患者隔离单位的设置
患者的 安置
以患者为 隔离单位
以病种为 隔离单位
每个患者有独立的 环境与用具与其他 患者及不同病种间 进行隔离
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 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 低于12平方米。
新生儿病区
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1. 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 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 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2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 设备。
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 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应设1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隔离要求 1.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室安置;受条件限制
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 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2.病情较重的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多药耐药菌 感染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病室床位数单排≤3床;双排≤ 6床。
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 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 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 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2.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 污染。 3.应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
内
外 病人出入通道
走
走
廊
廊
病房
缓冲间 buffer room
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 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 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传染病患者隔离单位的设置
患者的 安置
以患者为 隔离单位
以病种为 隔离单位
每个患者有独立的 环境与用具与其他 患者及不同病种间 进行隔离
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 小于1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 低于12平方米。
新生儿病区
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1. 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 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 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2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 设备。
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 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应设1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隔离要求 1.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室安置;受条件限制
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 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2.病情较重的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多药耐药菌 感染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病室床位数单排≤3床;双排≤ 6床。
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隔离要求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 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 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 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2.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 污染。 3.应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
标准预防隔离技术ppt课件
使用完毕状态
减少污染
保护操作者不受意外伤害
31
使用完毕状态
折断推杆
使注射器失去再使用意义
32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c、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
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 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 袋备用。
33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隔离室
9)隔离室
对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放置在专用 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 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不是有效 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协商病人的 放置或其他的选择。
的措施。 我国卫生部规范中要求:要有洗手设 备和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医疗护理活 动前后等情况下认真的洗净双手。
12
七部洗手法
13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14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2)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
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 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 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15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
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 洗手。
16
血标本的处理:
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
内,用密封的容器送到化验 室,以防止标本在转送过程 中溅撒到外面。手持化验标 本时应戴手套
17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
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 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 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 腔及鼻腔粘膜。
23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8)职业健康安全:
a、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 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 备,有准备、有计划的保护针 套或去除针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