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逍遥游有感

合集下载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谈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谈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

谈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庄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继承与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有《庄子》,名篇有《逍遥游》等。

庄子的思想中透露着精神自由观,与老子倡导的“道”有所不同。

“道”并不完全相同,在《老子》一书中,开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世界的本源,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诸如大鹏、蜩与学鸠,世界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物化”的整体,而不是老子所说的阴阳二气这样抽象的存在。

何光顺老师在《一个新的视角:从“物化”说看<庄子>——兼及解庄方法论的透视》一文中,提到“第二种是‘精神不灭论’,以东晋慧远为代表:神也者,圆应无声,妙尽无名,感动而物,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故其照不同,推此而论,则知化以情感,情以化传;情为化之母,神为情之根。

”“‘神’与‘物’不同,它参与大化,却不因物的生灭而生灭,它是永恒的存在,是物情得以存在的根源。

”庄子笔下所描绘的大鹏、蜩与学鸠虽然不是一个实际景物的客观描绘,却是一个本真的世界,是一个万物并存的世界,这里的“物”各有各的形态、存在方式,千姿百态,世界就是一个“物化”了的存在。

庄子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这里关于“物”有三个层次:“未始有物者”、“有物而未使有封”、“有物、有封而未始有是非”,对于老子的道来说,天地一片混沌,物跟物之间是没有界限的,而庄子的道主要体现在第三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类不仅有了“物”的感觉,而且对“物”也有了形体的感觉,物物之间有了鲜明的界限,是走向物化的。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相关推荐庄子逍遥游读后感(通用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庄子逍遥游读后感(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1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一提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逍遥游》。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

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

似乎现代人自认为更切近的把握了什么是“有用”,即能使自己短平快的获得想要获得的一切,包括权势,利益等等就是有用,就是有利于自己。

这在惠施看来是无可置疑的,而庄子则睿智的指出,有用无用的标准是主观的,大用小用的结果是事在人为的。

同样的防治龟手的药在不一样的人手中就会发挥不一样的功效,发挥不一样的作用,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

物是否有用要看人是否会用,会用则物无可不用。

惠子的问题:“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在庄子那里,“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可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自然,有用无用也就无需再争辩了。

《逍遥游》借鲲化为鹏徙南冥的寓言阐明作者蔑视人间一切功名利禄以求不受外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观,是庄子精神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及文学史。

其对当代人的启示,在于其超脱精神,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

《逍遥游》中出现了庄子理想中的神人,至人,圣人的具体形象,既“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神人形象。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热20已有928 次阅读2010-06-09 09:25内容提要: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子描绘的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从其基本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从人生的角度来诠释,就是指人的理智所面对的那个客观世界里,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所达到的层次,或者说人的主观理智超越客观存在的能力。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逍遥游》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的代表之作。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逍遥游》的文风最能体现庄子的这种风格。

当然,文以载道,《逍遥游》最精华的还在于文章的哲理性。

全文的主旨是论证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当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牵挂、无阻碍的境地。

全篇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比喻的方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使人的精神活动入乎优游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必须顺其自然,超脱现实,明“无用之用”,臻于“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将自己与万物混为一体,而切不可为外物所役,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所束缚。

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来阐述他的逍遥境界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从朋友处借得《庄子》一书,此书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通过庄子每一个不同的寓言故事来讲述,偶尔看看这样的书对净化人的心灵有一定的帮助。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在功名利禄的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乐,心灵的快乐,心灵的闲适放松。

这些离我们太远了!如今媒介如此发达,资讯如此快速,科学给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

也许,我们在心智上的'残缺更多了。

人有肢体上的残疾,也会产生心理上的残疾,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心理上的残缺,那是因为心理上的残缺,不像身体上的残疾那么容易被人看见。

这种残缺有可能是在其中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自己犯的一个错误,也有可能是在其中一种时刻自己受到的一个打击,从此不知不觉就积淀下一种毛病。

庄子告诉我们,在天地之间,如果一个人真的顺应生命形态,就首先要把这些遗憾和残缺都接受下来,不要委屈,不要较劲,而应该想的是怎么样去改良它,是自己更好。

庄子在最后还讲到,人生只要掌握好六个字“不要怕,不要悔”,做人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只要你不怕任何磨难都能闯过去,而懊悔的事情往往都是过去式。

是啊!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其实人生无非是尽心尽力,仅此而已!读庄子心得体会2000字篇二“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

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去世就“鼓盆而歌”。

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以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

我翻开书,参照已心。

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

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

朋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

庄子读书笔记

庄子读书笔记

庄子读书笔记庄子读书笔记3篇《庄子》一书,“寓言十九。

”庄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机趣横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伦比,更是因为如此,才构造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境界。

读庄子这本书读者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庄子的读后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读书笔记篇一庄子那本书买回来搁在那里半年了,也没有看过,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地摊上转的的时候,一位同事买了本史记,因为这个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

但是,我买了本庄子,可能是附庸风雅吧。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

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

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

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庄子的精神很博大,说实话严格领会庄子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庄子的思想似乎在天边飘荡,而自己就好像是井底之蛙。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每个人也许在这社会上拼搏,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但是,缺忘掉了一件事情,我来到这个社会上是干什么的,漫无目的,似乎也在飘荡,但是,不知道怎么飘荡,不知道飘到那里去,这件事情应该谁都解决不了,只能是扣住心扉问自己。

自己连自己想做啥都不知道,还能问出什么。

庄子的思想飘逸峻异,并没有说明我们该怎么做,不像孔子。

但是,感觉到是要让人站到一个特别高的高度看问题,我们在物理学的坐标常常是地球,但是,庄子的坐标可能定在了太空。

让人感觉坐在太空中看一切事物的流动。

庄子的思想可以说很难解读,只能慢慢的从中一遍一遍体会,有些小说看一遍就算完了,但是,庄子的小说感觉到看几十遍都闲少,庄子指明了大道,让人呆滞的思想有似乎变得有了点火光,我们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这种思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逍遥游》读后感(精选17篇)

《逍遥游》读后感(精选17篇)

《逍遥游》〔精选17篇〕《逍遥游》篇1近来正在学习庄子的《逍遥游》一文,我初次接触这篇文章是在很久以前的一次课外阅读上,记得当时只是在偶尔一瞥中看到了一句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时只是觉得震撼莫名,而其后的“庄子”和这篇《逍遥游》便深深地印入脑海,近日再读,照旧免不了对其中所蕴涵的深深的智慧而钦佩不已。

整篇文章与开头便以宏伟的视角展现出“鲲鹏展翅”的壮景,那只“水击三千里”的大鹏给人以深深地震撼,而其后的说理,更是让人感触颇深。

“大鹏,栖于北溟而乘风迁于南溟,世人皆见大鹏展翼之宏伟,殊不知其借风之力也。

”大鹏鸟之所以可以一飞冲天,固然有着其自身的才能,而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承载他的风。

假如没有宏大的风力相辅,那大鹏就会像“置于坳堂杯水”之上的水杯,“焉那么胶”,又怎能有其扶摇直上的九万里之高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有所明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鹏,都有着扶摇直上的才能,可为什么有人成就极高,而有人那么碌碌无为一生呢?答案很简单,是风。

《逍遥游》中提到过:“适莽苍者”,由果腹而返,“适百里者”,那么“宿舂粮”,而“适千里者”更是要“三月聚粮”。

而大鹏之飞,亦是须乘六月海动之风。

“只有足够充分的准备,才能有出色的成绩”,这句话一直是不变的真理。

在生活中,或许我们的理想就是大鹏,而我们所学习所积累的知识和经历就是承载我们的“六月海动之风”,只有储存到一定的知识,才能厚积薄发,从而于六月海动而风起时,一飞冲而天,使“翼假设垂天之云”,直飞南溟,否那么“风”不大,无力负起双翼,起飞尚且不行,又何谈远行?故此,在我们生活中,应努力的储藏、积累知识,让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有足够托起理想双翼的力量,只有这样,方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否那么一切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逍遥游》篇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神人,圣人”的生活意境,逍遥游作为庄此文来于文秘站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此文来于文秘站学说的最高理想。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五篇

《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五篇

《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五篇庄子提倡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个人主义,于丹老师讲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线,这才能够做到这个世界上行为的守则。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庄子》读书心得感想一经典书籍需要慢慢地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

初读《庄子》时,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总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一无所获,还让心态陷入愈加焦躁的沼泽。

我决定沉下心来,不求速度,只求质量。

一天只读那么两三页,三十三个章节,共四百多页,分付几个月时间。

这期间里,多写读书笔记,加深认识和记忆。

这两天我读的只是第一篇《逍遥游》,收获很大。

了解到庄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逍遥地逃开名利的束缚,不借助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游荡在宇宙天地间。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较之老子,更加热衷于无所羁绊的自由。

他可以做到无视世俗的一切偏见或者只是意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无论世人如何赞誉还是诽谤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个性的坚持。

这一点真的很难得。

一个人生活于世,就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不能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或者不过是傀儡。

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人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在的东西,比如功业、名利等,要活得洒脱、坦荡与无比自由。

庄子的逍遥的人生价值观,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有些消极避世,不值得赞同。

但我们要承认的是,人各有志,庄子和老子一样,不是积极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世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

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个人的力量是极度微薄的,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超脱苦难的人生。

庄子的生活年代是致使庄子思想诞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庄子睿智、豁达、富有远见卓识的个性,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庄子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年如新,正因为它能够引起广大人们的共鸣。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热爱自由、无所顾忌的品性,只不过是有的由于种.种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被社会规范、人生准则、忠于名利等东西所掩盖。

庄子诗词《逍遥游》优秀读书笔记

庄子诗词《逍遥游》优秀读书笔记

庄子诗词《逍遥游》优秀读书笔记庄子诗词《逍遥游》优秀读书笔记1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讲了这样的一则故事:尧让天下,许由不受。

庄子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用现在的话说: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作为君王的尧,让天下让的不能说不够诚恳,他把许由比作太阳和月亮,而把自己比作小小的炬火;他把许由比作天上的及时雨,而把自己比作徒劳抗旱的人。

他心甘情愿地让贤于许由。

尧让天下让的诚恳,直接,许由拒绝接管天下拒绝的坦率、干脆!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

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许由不愿意在天下大治的情况下,担一个君王的虚名,他宁可象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仅仅占用一棵树枝;象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

许由是庄子心中那种无己、无功、无为,追求逍遥境界的神人,是不肯为身外之事所羁绊身心的至人,君王的权势,在许由看来,不过是人生的枷锁而已。

庄子借连叔的口,讲出了许由的心里话:“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逍遥游解读

逍遥游解读

庄子逍遥游解读《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

它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

《庄子·天下》是一篇出自庄子后学的哲学史性质的论文,文中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说的则是否认客观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思想,这个思想主要表达在《庄子·齐物论》里。

)《逍遥游》全篇由三局部组成,但各局部之间意义并不连接。

课文所选的是第一局部,也是本篇的主体,集中反映了庄子的逍遥思想。

后两局部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跌宕多姿,大多为寓言,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这种随意洒脱的文风容易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即对文章的主旨不易把握。

《逍遥游》集中表达了庄子文章的这个特色。

所以,阅读《逍遥游》首先应对本篇的思想主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不被文中各个恣意变化的故事所牵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对于“逍遥”二字的理解,以及《逍遥游》的思想主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的“绝对自由”。

这种理论和办法就是“逍遥游”。

本篇所表达的几个故事,如大鹏展翅南飞的故事,蜩与学鸠的故事,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等等,其实是从反面说明他们的不逍遥,因为他们都有所“待”,即有所依赖。

直到文章的最后,庄子才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

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精神的修养,即无知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境,体认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这样才能够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范例800字5篇《逍遥游》中体现的道家思想是朴素纯洁的,更有庄子的飘逸洒脱.与老子的思想相比,更没有束缚,汪洋恣意,无拘无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逍遥游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逍遥游读后感800字1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造出了很多意思相对的词:小与大,多与少,赢与亏,有与无……而祖先们却没有将其划清界限,所以现在没有人能真正分清它们,自从读了庄子,我对有与无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这些词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就如物理上的动与静,宇宙万物都是运动的,而静止只是相对于某一个物体而言.这些词亦如此:富人会认为一间三室两厅的舒适的房子过于狭小,而对于一位饥寒交迫的流浪者,一个屋檐下也许就足以他避雨容身;一块面包渣如果是人将其掉在地上当然不会捡,但那却是一群蚂蚁的午餐……人生中的有与无也如此,没有谁能真正划清它们的界限,而且有时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有时人无求反而会得到很多:公司里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追求太高名位,但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也会获得老板的赏识;买股票时如果你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利或盼望着每次都能赚大,反而会亏得很惨,而别无高求的人也许会找对时机.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现在的社会人只有有官欲.会做事.会说话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进一步想,那些人真的什么都拥有了吗?有官欲即会失人欲,有野心即会失善心,有地位即会失自由……由此可见古人造词之精妙,〝舍得〞一词就可以理解为有舍必有得,有得必会舍,如果想得到所有,就要失去所有,这便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道理.〝有无〞的概念可以引伸到生命的诞生和湮灭.庄子认为人之初就是一阵风,所以人死后也将化为一阵风仍然飞在人世间,因此世间没有生与死的差别.这种想法也许很荒谬,但这都是因为他看淡了一切,在他的眼中人世间万物都是无,也因此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逍遥游》.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庄子那样齐生死,等万物,然而庄子看淡一切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庄子认为逍遥就是无所待,学习处事亦如此.学无旁贷,心无旁骛,看淡一切成败.悲喜,人生即是无,无中即是有.逍遥游读后感800字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第一句一出,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文章描述的都是虚无缥缈,并非真实存在的.但在脑海中,却能意外浮现出深海中一条大鱼的情景.深黑的海,衬托着大鱼更加的醒目.〝而化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名为鲲的大鱼游着游着就飞起了,从深黑的海洋到湛蓝的天空,他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是那样的轻巧.闭起双眼,就仿佛我坐在他的脊背上,吹着微风,领略着河山的美,就突然冒出奇特的想法,像诗仙李白那样,斟一杯小酒,那可真是逍遥自在了.逍遥游,至始至终,语言简洁,读起来却让人深陷其中的意境,无法自拔.从文章的第一句开始,就陷入了章子创造的,只有在梦境李才会出现的画面.就好像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无欲无求,逍遥自在的在自己的世界里驰骋.《逍遥游》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肆意,却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一篇文章读下来,哪怕并不了解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但也能被它所散发出来的浪漫气息和自由逍遥的气息所感染.其实,文中不论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还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这篇文章借此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成为真正的〝逍遥〞.里面的大道理,对于我来说或许很难一时去理解,但我能体会到,文章中每一词,每一句所散发出来的自由和逍遥的感觉.庄子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境界,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能是真正的〝逍遥者〞.我很向往那种忘我的境界,想去更深入的理解到底什么是逍遥.什么是忘我.在如今这个诱惑极多.十分嘈杂的世界里,有谁能够进入忘我的境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呢?我想做一个现代的〝逍遥者〞,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我对追求逍遥的理解就是减少对物质上的需求,我们需要提高在精神上的享受,做真正逍遥的人.逍遥游读后感800字3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题记经济滑坡,名不聊生,贪腐横行,物欲横流.合纵连横,人才辈出,制法变革,思想汇集.这,便是战国.时代呼唤英雄,人民期盼变革.商鞅.毛遂.白起.赵奢……无数英雄豪杰汇成了不朽的诗篇.在历史的星河上闪烁.然而,有这么一位老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屑锦衣与玉食,他只愿在自己的烂泥巴里快乐而又自由地打滚.其人谓谁?蒙城庄周也.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宏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读《庄子》,读到的是豁达与超越.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的知识.标准不一.所以〝人为〞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绝对的标准.就像《逍遥游》中所述的那只庞大的怪鸟,当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的浑然苍茫境界,便是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相对〞.昭文不再弹琴,因为他在弹琴时,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的声音,只有不弹时,才会五音俱全.这正如陶渊明的〝五弦琴〞.读《庄子》,读到的是洒脱与淡然.何谓逍遥?列子御风而行,自由自在,这是逍遥吗?答案是否定的.列子飞行忘不了风,也只能成为世俗的幻想与浅见.真正的逍遥在我们的心.如庄子〝无为而无不为〞〝天人合一〞,面对世俗,嬉笑怒骂,皆由性情,他逍遥于世间,淡泊于名利.面对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淡然一笑,〝今子以梁之宰相而吓吾也.〞何等淡然.正如南朝诗人柳恽就曾在他的《咏蔷薇》里有言:〝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读《庄子》,读到的是坦然与欣慰.庄子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有人不解,有人谴责,但他却悠然地依旧如此,因为他渗透了生命的真谛,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生固然可贺,死何尝不是回归,一如中国民间的红是喜事,白亦是喜事.《庄子》是哲学的天籁,更是我们心灵的琴音,他让我们找到了那个最本质的自己,花开花落,静谧无声,这是心灵的盛宴.无论你再走多远,请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原来出发的目的.逍遥游读后感800字4【引子】他负手而立,已是知天命之年,容貌虽有些衰老,却并非一派衰败.颌下蓄两三长须,长发作髻,已见稀疏银丝.双目炯炯,依稀见得眉目舒朗,似是远望天边.一身灰黄长衫,清风盈袖,袍子猎猎作响.宛若无拘无束之游龙,逍遥洒脱于天地之间.远方像是有一只极大的鱼儿,迷迷瞪瞪看不清晰,在湖海里翻腾上下,吞吐山河;忽而幻化作同等巨大的鸟儿,翅膀巨大,好像一挥舞就可使天地异位.他揉揉眼睛,定了定神又继续看,却找不到它的踪影了.老者扯开嘴角笑了笑,眉间的皱纹舒展开来,双目又带上流溢的光彩.他四处翻找,展纸提笔.——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逆】你是否听过别人对你努力的讥笑?是否也恶毒的如此这般的嘲讽过他人?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说的不错,有那么多更好,更舒服的方式摆在你眼前,为何不用呢?你的眼界到底有多广,你是否有资格去做这个不被所有人看好,被某些人讥讽的决定?我有,因为我知自己.我了解我自己,自然胜过他人.我曾经一意孤行,自己一人选择了不被多数人看好的学校,我也曾被人义正言辞的数落过.〝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这些话,我都听多了.那时候的我,就好像是孤身一人走在没有目的地的长路上,拖着装满了梦想与对别人的不待见的行李箱,一步一步的挪,像是想逃离这里.我的眼界宽泛,我不愿曲折在这一方小小天地,我有何过错?后来我知道了鹏.这世上有那么多那么多像蜩与学鸠一样的人,他们或叉着腰或双臂交叉环绕在胸前,站在那看着你,嘴里迸射出冷漠又刻薄的话,向你投来一次次不屑的目光.可是如果无论你怎么办他们也不会改的话,不如就放过吧.就像鹏一样,背负青天,翅下有风,傲然自立,飞入云巅之上,令后人折服,前人惊叹.不入流的始终都不入流,入不了我眼的始终都不入,何必为其心烦意乱.只一人,做好一人,足矣.【转】我自小就不是个省事的主儿,总好像是不一样.小时候曾试过把上好的饭菜喂给自家的大黄狗,面对母亲的责骂只能低下头悄悄的笑;每当夜色降临,小院里的小孩子们总会乖乖的坐在电视机前——那个发着亮发着光的正方体——等待动画片的准时放映.而我却总是拖出一张凉椅,端端正正的摆在门口的槐树下,看漫天繁星,看云起云落.我还喜欢一个人快步走在山中.我曾和家人一起爬过家乡一座不知名的山,小孩子们都畏畏缩缩,直唤着要大人抱,而我却一个人自得其乐的快步跑着,看那山山红叶飞.长大之后,忽的变得些许叛逆.我总是忤逆老师和家人的命令,总是不屑于遵守规矩.仿佛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刺猬.只留浑身的刺以面对人们.后来才明白,许多许多的想法不过都出自爱.我讨厌聒噪,也讨厌别人聒噪.我愿意自己逍遥在自己的世界里.暑期中曾和父亲坐火车一路北上,车厢中的另两个人像是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吵得我脑仁发疼.世界好像很小,可是无理由吵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一条新政策出来,总有那么些不和谐却又没有道理的声音出现;当某位明星发生了什么事,总有些人喜欢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他.世界在飞速发展,可是人们的思想却不一定飞速发展.不请自来的喧嚣,才是真正的不礼貌.我不敢说我真的看清了这个世界.毕竟〝天之苍苍,其正色耶〞.不妨多多抬起头来看看天空,是不是每次看的感觉都会不同?我看云,看云卷云舒,看云来云去,看天色苍茫,看我的远方.我们总会天真的以为眼见为实,可有时眼见的还不如耳听的.我见过外表美丽的女孩,明眸皓齿唇红齿白,打扮十分入时,娇小的身躯挽着男友的手,吐出的却是不堪入耳的脏话,一串一串的话语圈成一团团乌云,围绕在女孩身边,使女孩的光鲜亮丽黯淡了几分.我见过外表丑陋的老人,身体衰老得如同一段失去水分的枯死的树干,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不干净的,东一块补丁西一个破洞,却一步一步弯下腰来拾起地上的垃圾,脸上依旧是恬淡的笑容.世界不简单,而世间万物亦然.我不能说我完全地遵守着这个世界的秩序,但我在尽力,也在维持它.以貌取人,是人之本性,我们第一眼所见的,往往是他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外表是具有迷惑性的,正所谓〝眼见不为实,耳听不为虚〞.若是想要真真正正的看清,又岂是单单靠这一双眼?我的双眼看到的永远只是她的双眼能够看到的内容,若要撇清浮华虚禄,便要用心去探明.遵循本心,独善其身,用心便好.【结】我渴望逍遥,可我也希望人们都能在各自的世界里逍遥,使世界逍遥.逍遥游读后感800字5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读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读着这令人激情澎湃的文字,眼睛仍停留在书本上,心却已经随着庄周去那南溟逍遥的畅游一番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其邪?假如我是那展翅欲飞的鹏鸟,我会不会去艳羡天空的湛蓝和云朵的洁白?亦或是仅随本心,飞向广阔的南溟?自古以来,大鹏便被人们赋予各种深刻的含义,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远大理想.可是我却觉得,此〝逍遥〞非彼〝逍遥〞,〝逍遥〞在词典中的本义便是悠游自得的样子.而拼尽全力去追梦的路途注定无法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当鹏鸟不再逍遥,它还愿意去那如梦般玄幻未可知的南溟么?读逍遥游,最羡慕的,最喜爱的自然是鹏鸟的逍遥,而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主张不争名夺利,主张隐逸避世,他笔下的鹏鸟自然是他思想的化身,他笔下的《逍遥游》自然是绝对逍遥的.其实鹏鸟御风而行,它的最终目的地可能并不是任何一个固定的地点,途中经历过的风景也好,北冥也好,南溟也好,天下之大任我逍遥,这难道不是自由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么?在《逍遥游》中,除了鹏鸟这个主角,蜩,学鸠与斥鴳这几个配角也让人眼前一亮.〝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而彼且奚适也?〞斥鴳最多只能飞到数仞,它的眼界必定不能与大鹏相比,所以嘲笑大鹏南徙也情有可原,它的眼界被自己仅能看到的一小方天空束缚着,他不能够向鹏鸟一样尽情的遨游.文章中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不仅仅是学鸠与鹏鸟,还有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对比,还有小智和大智的对比,小年和大年的对比等等.但这众多的对比只是为了突出强调〝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与定乎内外之分的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御寇之间的对比.先扬后抑,先对宋荣子和列御寇大加夸赞,然后再通过贬低他们来引出文章中真正想要推崇的人,那就是修养最高,物我不分的至人,无所为无功利的神人以及不立名的圣人.这三者都是庄子的夸大之词,亦或者说是想象中的人物,因为人活在世间根本就做不到完全无我,庄子所追求的绝对逍遥也是无法实现的.虽然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能够达到,但对于庄子本人来说,拥有豁达的情怀,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不被凡尘俗世所侵扰,保持一颗超然于外的心,难道不是另一种践行逍遥的方式么?正所谓〝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庄子笔下的大鹏需要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够飞行,待到风停歇下来的时候,鹏鸟虽然不能够御风而飞,但仍然可以簸却沧溟之水.在顺境时可以乘风而上,在逆境时也可以不必狼狈度日,这才是真正的潇洒.庄子虽贫,其广阔之胸襟足以支撑他笑看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逍遥?愿鹏徙南溟时,逍遥任我行.庄子逍遥游读后感作文800字。

白云先生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

白云先生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

白云先生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如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
家学说汇总。

该书对工具理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在《逍遥游》中,白云先生强调了庄子思想中的自由与超越。

他认为,庄子的逍遥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是超越物质和名利的束缚,追求精神的无限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一种简单的放纵和无拘无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和升华。

同时,白云先生还指出,庄子的思想中充满了对人类生存状态
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思考。

他认为,庄子的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思和启示。

总的来说,白云先生认为《庄子》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经典,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思考人生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价值。

以逍遥游为材料写作文

以逍遥游为材料写作文

以逍遥游为材料写作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每次读到中的这段文字,我都会沉浸在那宏大而神奇的想象之中。

但对于“逍遥”二字,我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它并非只是庄子笔下那些神异生物的奇幻经历,而是在我们平凡生活中也能寻得的一种心境。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海边度假。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渔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绵延的沙滩。

刚到那里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地冲向沙滩,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大海的怀抱。

然而,当我的脚丫子刚碰到那细软的沙子时,却被烫得跳了起来。

“哎呀妈呀,这沙子咋这么烫!”我忍不住叫出声来。

一旁的老爸笑着说:“这大中午的,沙子被太阳晒了半天,能不烫嘛!”没办法,我只能先在阴凉处待着,眼巴巴地望着大海,心里那叫一个着急。

好不容易等到傍晚,太阳没那么毒了,我赶紧拉着爸妈冲向海边。

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打在我的腿上,凉凉的,痒痒的,舒服极了。

我兴奋地在海里跑来跑去,溅起一片片水花。

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把我冲倒在地,我喝了一大口海水,“呸呸呸,这海水咋这么咸!”我一边吐着嘴里的海水,一边抱怨着。

不过,这小小的挫折可阻挡不了我的热情。

我继续在海里玩耍,还发现了一些漂亮的贝壳和小螃蟹。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捡起来,放在手心,仔细地观察着。

那些贝壳五颜六色的,有的上面还有好看的花纹;小螃蟹则挥舞着它的小钳子,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玩累了,我就躺在沙滩上,看着天空中的星星。

那星星可真多啊,密密麻麻的,像一颗颗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

我努力地寻找着熟悉的星座,心里想着:“这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自由自在地闪烁着?”海风轻轻地吹着,带来一丝丝凉意,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一刻的宁静和美好。

在那个小渔村的日子里,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学习的烦恼,只有那片广阔的大海,那柔软的沙滩,还有那温暖的阳光。

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担心时间的流逝,不用担心别人的眼光。

余光中 逍遥游 赏析

余光中 逍遥游 赏析

余光中的《逍遥游》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1、主题思想:《逍遥游》以“逍遥”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歌中,作者通过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强调了真正的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无所事事,而是要在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基础上,达到心灵上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一种精神境界,只有真正摆脱了自我和物质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2、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

首先,诗歌采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写各种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由和束缚的理解。

例如,“北冥有鱼”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由不是一种简单的放纵,而是要在摆脱物质束缚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其次,诗歌还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不同形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于自由和束缚的看法。

例如,“大鹏”和“篱笆”的对比,“大鹏”象征着自由,“篱笆”象征着束缚,通过两者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束缚的厌恶。

最后,诗歌还运用了意象手法,通过描写各种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由和束缚的理解。

例如,“云淡风轻”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只有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自由。

3、语言特色:《逍遥游》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运用了平实的语言风格,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简单的话语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自然。

同时,诗歌的语言还具有节奏感强、音韵和谐的特点,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4、文化内涵:《逍遥游》作为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歌中的“逍遥”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人生哲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

在传统文化中,“逍遥”被视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文化中所倡导的。

总之,《逍遥游》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它通过对于人生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庄子的读后感800字高中5篇

庄子的读后感800字高中5篇

庄子的读后感800字高中5篇庄子的读后感800字高中精选篇1庄子的比喻,用得美妙,用得恰切,用得超凡脱俗。

读庄子的*,每每读到这些比喻时,总会令人神清气爽,有醍醐灌顶之感,甚至让人拍案叫绝,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古至今,人们争利于市,争名于朝。

钱财唯恐不积,声名唯恐不盛。

面对苦苦争名夺利的世人,善喻的庄子这样劝喻我们:“鹪(jiāo)鹩(liáo)巢于森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逍遥游》)钱财再多,声名再大,吃也不过那么多,喝也不过那么多。

而对那些不择手段争名夺利的人,庄子又送其一个极有讽刺意味的比喻:“子独不见狸乎?卑身而伏,以候遨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

”(《庄子·逍遥游》)把那些上窜下跳、不顾一切去争名夺利之人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权势不盛而夸者悲。

”很多人喜欢夸耀自己的权势,以地位不够高、权势不够大而遗憾。

而对高官厚禄,庄子早已冷眼看穿,不屑一顾。

有一次,楚威王派人请庄子做自己的国相,庄子正在濮水边钓鱼。

他拿着钓竿,没说去,也没说不去,只是头也不回地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回答:“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意思是对一个乌龟来说,是在高贵的庙堂之上做一个巾包箱藏用来占卜的枯死的神龟好呢?还是做一只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活在泥水中的乌龟好呢?还有一次,庄子去拜见梁惠王的国相惠施,有人对惠施说,像庄子这样有才能的人来到梁国,一定会代替你做梁国国相。

惠施听了非常害怕,在国中搜找庄子三天三夜。

庄子得知这一情况后,径直找到惠施,也用一个比喻回击他:“南方有鸟,其名,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意思是说我一个高傲的凤凰哪能把你那猫头鹰爪下腐臭的老鼠放在眼里?在庄子这冷峻而高贵的`心灵世界里,即使国相这样的高官也无非是枯朽的死龟、腐臭的老鼠罢了。

逍遥有梦,青春作伴读《逍遥游》庄周有感1600字

逍遥有梦,青春作伴读《逍遥游》庄周有感1600字

逍遥有梦,青春作伴读《逍遥游》庄周有感1600字北冥有鱼,日鲲日鹏,共状大哉。

这种传说中的生物学,不是人力可相比的,鲲的背就有几千里大,随手击水,便是三千里巨浪,何等壮观?更何况它还可以飞至展翅欲飞的高空。

壮哉如鲲鹏,便可逍遥于世了吧?然而并不是,强斯如它,也必须倚仗六月的大风。

思及比处,不禁要问:我们人类如何才可逍遥,不受外界拘束?鲲鹏与我们全人类人类都难以逍遥于世间,是否是因为我们太大了?俗语常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或许是因为我们肩负的责任,才无法逍遥处世?其实亦不然,山野雾气,空中尘埃,微小如此,车应逍遥世间了吧?可它们仍要倚仗生物的气质吹拂。

我们看天空,苍茫无极。

那么,鲲鹏又是何种感受?它们向下看时,与我们向上看并无二致。

那么,我们是否应高远佩服鲲鹏的高远呢?难于我们先看看让世间生物无法逍遥寸世的阻碍,即终极目标我们都需要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个梦想而去准备工作,去等待,去积蓄力量。

大船有一个梦想,它想航行,所以它需要等待秋高水涨至船身。

如果只有杯水之洼,那也只能将小草当作船了,连杯子都无法飘浮,更何况是大船航行的梦想呢?这便是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心,劳鲈骨,饿体肤,空令身。

如果不能承受背负如此巨大的磨炼来锻炼提高自己,又有何德何能去担当大任?实现梦想的征程,抵达现实的荣耀?鲲鹏亦是如此,如果没有风的凭借,又如何去千里高飞?如果北风的力量不够强大,又如何能承载自身的磅?如果不是风的支持,又如何可以满意的遨游天际?以构建自己的飞翔梦?可见,准备与倚待,并不是与逍遥的梦想势如水火。

准备是逍遥游的朋友啊?但是,蜩与学鸠却并不认同,既然飞到九万里的万米,也不能长久地逍遥,我们又何必去辛苦地准备呢?反倒不如飞飞停停,随波逐流来得自在。

只是,浅鄙如蜩与学鸠意气,又怎会知晓鲲鹏的境界呢?如果去野游玩,只需准备三顿饭便足矣:如果去百里之外,那么前一天就得准备工作饭食:如果去千里之外,便要三月前开始储积粮食。

庄子的逍遥游解读

庄子的逍遥游解读

庄子的逍遥游解读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逍遥游》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场超级好玩的冒险呢。

《逍遥游》里有只大鹏鸟哦。

它的翅膀呀,就像天边的云彩那么大呢。

它要飞的时候,翅膀一扇,就像刮起了超级大的风。

它要飞到南冥去,那得多远呀,可它一点都不怕呢。

就像我们要去一个很远的游乐园,虽然远,但是心里满是期待。

大鹏鸟飞起来的时候,下面的小山呀、小河呀,肯定就像小玩具一样。

它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没有什么能拦住它,这就是一种逍遥吧。

还有一种小小的虫子呢,它们在草丛里蹦来蹦去。

它们可不知道大鹏鸟飞那么高那么远是啥感觉。

它们就守着自己的小天地,觉得一片小叶子就是大大的世界啦。

它们在叶子上爬来爬去,饿了就吃点叶子,困了就在叶子下面睡一觉。

它们不会像大鹏鸟那样有那么大的目标,可它们也过得很快乐呀。

这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玩玩具,也能玩得哈哈大笑呢。

庄子爷爷讲这些,是想告诉我们啥呢?我觉得呀,逍遥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像大鹏鸟那样有大大的梦想,还是像小虫子那样有小小的快乐。

我们在学校里,有的同学喜欢跑步,跑得像风一样快,每次比赛都想得第一名,就像大鹏鸟朝着自己的目标飞。

有的同学呢,喜欢画画,在纸上画出漂亮的花朵和可爱的小动物,他在画画的时候就很快乐,就像小虫子在叶子上玩得开心一样。

我们不要去笑话小虫子没有大鹏鸟飞得高,也不要觉得大鹏鸟太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逍遥。

就像我有个小伙伴,他特别喜欢收集石头。

在我们看来那些石头普普通通,可他觉得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每天拿着小袋子去河边找石头,找到了就开心得不行,那他在找石头的时候就是逍遥的。

而且呀,逍遥也不是说啥都不管哦。

就像我们在学校要遵守纪律一样。

大鹏鸟要飞那么高,它得顺着风,得有力气扇动翅膀。

我们想要快乐逍遥,也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比如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知识,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要是我们不学习,那梦想就像没有翅膀的大鹏鸟,飞不起来啦。

我们要像《逍遥游》里说的那样,找到自己的快乐,朝着自己的方向飞或者爬或者跑,不管怎么样,都开开心心地,这就是我理解的逍遥啦。

对逍遥游的理解

对逍遥游的理解

对逍遥游的理解其实我这是第二次读《庄子》了,对于文字的理解当然是有了更深的体会。

尤其是对于那些注释,我不再是一略而过,相反的还读得津津有味。

只是等一篇读完之后,除了领略到文字的优美和那个朦胧的意境之外,仔细想想,我有好几个问题有待思考:1.《逍遥游》里的逍遥游指的是什么?原文对逍遥游的解释:夫以天地之义,抗六气之辩,若游无止境,则为恶!所以说:对一个没有自己的人来说,神人无用,圣人无名。

2.为什么文章最后一段是关于小东西的用途?世俗中人其实都有待:‘己’是待,‘功’是待‘名’是待,‘利’更是待。

世俗中人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有一个待,或者说期待。

比如,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事原则-忠义礼智信,是在教导人怎么建立人设(某些程度上还是违反人的天性的),为的是什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希望能有个机会货与帝王家;而对世家和上位者来说,是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利益特权。

所以在这一段里,即便惠子身居相位,但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评价大瓠和大树‘樗’,认为他们没有用,徒然给他增加麻烦。

庄子说了送人“不龟裂手药物”的故事,明着说不是东西没用,是你不会用。

我觉得这个故事还不够贴切逍遥游的本义,因为虽然药物被大用了,但还是出于人的私心被用,所以这个还是有局限性,不能真正让身心自由。

反倒是后面说的大葫芦用来做船,大树种在旷野中用来遮阴乘凉什么的,有了更通透的味道:大自然给我们什么,我们就用什么,与自然融为一体,不为个人的得失而去产生苦恼。

3.为什么文章的名字是《逍遥游》,内容讲的却是小大之分?刚开初真的困惑,但是反复翻看又思考之后,我理解为之所以以“小”和“大”来做类比,是让人有更直观的感受,因为普通大众看问题容易受表相影响。

当然这个‘小’和‘大’不单是形状尺寸的大小,也指心理,认知的范围。

人之所以会受囿于小大之分,是因为我们容易因‘相’而设定界限。

就像文中所说的大鹏鸟这么大,其实也要待大风才能起,也并没有达到庄子口中的无待境界;而文中说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人身姿,却深得逍遥之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逍遥游有感
读逍遥游有感
读逍遥游有感1
小时候看过一部被称为仙侠剧巅峰之作的电视剧,名为《仙剑奇侠传》,这部剧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

此剧太经典了。

一是因为它当年由胡歌、霍建华两大鲜肉领衔主演;二是因为剧中人物性格迥异鲜明,剧情跌宕起伏,足够对味。

忆起自己小时候追剧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对男主的仰慕之情。

他游走于三界之间斩妖除魔,一生恣意纵歌敢爱敢恨,当真符合他的名字——逍遥。

八年后的今天,我读到了另一个关于“逍遥”的故事——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庄周笔下。

读完后合上书本喟叹:真正的思想果然不被世人所理解,当然,我也只是个凡人。

庄周笔下的《逍遥游》,阐述的是自己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所待,无论是上古神兽还是蜉蝣生物,都不能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

但他自己却向往这种“逍遥”,无奈的是,这只能成为一场幻想。

说到追求自由,我脑海中最先浮现“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等字眼。

在人类普遍的认知观里,自由并不等同于《逍遥游》中的自由,它是指灵魂的独立,精神的无束缚。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我所
说的灵魂并不是指控制肉体的灵魂,而是指思想、涵养、尊严等一系列生命本质浇铸而成的“人”的模型。

直至今日,我们所说的崇尚自由也是一个概念。

庄子的“逍遥”包括两个方面:思想的自由与行为的无束缚。

思想家的伟大之处,大概就是在若干年之后他的想法还能被认可并延续。

庄子做到了,至今还有无数人在为达到思想与人格的自由而不懈努力。

但同时,我又深深地领会到,庄子的自由只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为何如此强调这种自由呢?
人的思想是一个人的核心,思想可以操控行为,有时行为服从了,思想却不会妥协。

这样看来,思想应是凌驾于行为之上的更深刻的东西,这一点就与庄子的想法相悖。

也就是说,如果思想足够“逍遥”,行为即使受限,也能有超脱世俗的感觉。

数不清的古人为追逐精神自由而选择隐居山林,虽困于柴米油盐,但不也是逍遥自在的吗?只不过不是绝对的罢了。

绝对自由包括行为上的绝对自由,在现代社会中,由法律和伦理缔结的行为准绳下,这种“自由”更加不可能达到。

我们不能随意纵火、杀人。

因为这是违法行为,但我们能去热爱自己热爱的东西,踏遍自己向往的土壤,这是法律给予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庄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春秋前期,自身性命难保,何谈生活自由?没有道德礼法的约束,社会处于大动乱中,生灵涂炭。

而现代人生活在看似与自由最相悖的法律下,却能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虽然自由不是绝对的,因为“绝对”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是庄子思想深处向往的一部分。

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庄子也明白这个道理。

两千多年过去了,或许只有他生在当今这个时代,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天地任我行”吧!
读逍遥游有感2
《庄子》是道教的一部名著,《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

逍遥,顾名思义,是指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庄子应该是想人们通过这种逍遥的思想,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

开篇先用鲲鹏来写,写他们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然后用一个事实,“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厚积薄发的重要性。

最后庄子以“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句结尾,体现了“逍遥”的道理。

世人往往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失本性,这就是“观浊水而迷于清渊。

”当然欲念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满足总是有限的,这样通常会导致悲惨的后果。

但这个观点,现代人却很难接受,因为现代人往往沉湎物欲,然后深深陷入物欲的沼泽。

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人们每天行事匆匆,却好像都是在徘徊,找不到尽头。

生活工作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无所适从。

总是抱怨太苦太累,从来不想去放松一下,逍遥一下,就这样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悲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却日渐增加。

于是大好生活就在叹息中悄然流逝。

人们总是不愿意忘记该忘的烦恼,没有人正真试过把自己放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去放松,尽情地去享受人生的快乐。

其实,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将自己故意压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

因此,人生应当多一点逍遥,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中。

在庄子的人生哲学中,“顺物”与“游心”是相互依托的。

这种轻视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在当今,仍有学习的价值。

读逍遥游有感3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造出了很多意思相对的词:小与大,多与少,赢与亏,有与无……而祖先们却没有将其划清界限,所以现在没有人能真正分清它们,自从读了庄子,我对有与无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实这些词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就如物理上的动与静,宇宙万物都是运动的,而静止只是相对于某一个物体而言。

这些词亦如此:富人会认为一间三室两厅的舒适的房子过于狭小,而对于一位饥寒交迫的流浪者,一个屋檐下也许就足以他避雨容身;一块面包渣如果是人将其掉在地上当然不会捡,但那却是一群蚂蚁的午餐……人生中的有与无也如此,没有谁能真正划清它们的界限,而且有时候,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有时人无求反而会得到很多:公司里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追求太高名位,但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也会获得老板的赏识;买股票时如果你急于追求眼前的小利或盼望着每次都能赚大,反而会亏得很惨,而别无高求的人也许会找对时机。

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现在的社会人只有有官欲、会做事、会说话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进一步想,那些人真的什么都拥有了吗?有官欲即会失人欲,有野心即会失善心,有地位即会失自由……由此可见古人造词之精妙,“舍得”一词就可以理解
为有舍必有得,有得必会舍,如果想得到所有,就要失去所有,这便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道理。

“有无”的概念可以引伸到生命的诞生和湮灭。

庄子认为人之初就是一阵风,所以人死后也将化为一阵风仍然飞在人世间,因此世间没有生与死的差别。

这种想法也许很荒谬,但这都是因为他看淡了一切,在他的眼中人世间万物都是无,也因此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逍遥游》。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许不能像庄子那样齐生死,等万物,然而庄子看淡一切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庄子认为逍遥就是无所待,学习处事亦如此。

学无旁贷,心无旁骛,看淡一切成败、悲喜,人生即是无,无中即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