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
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工具将药物、放射性物质或物理方法直接应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介入治疗的操作规范、人员配备、质量控制、培训与考核等方面探讨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
一、介入治疗的操作规范1.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介入治疗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2)器械准备:检查导管、导丝、支架等器械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状态。
(3)药品准备:备足抗凝、抗血小板、抗过敏等药物,以及急救药品和设备。
2. 操作过程(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如血管内介入、非血管内介入等。
(4)合理使用对比剂,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
(5)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术后处理(1)术后平卧休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定期检查患者介入部位,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4)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二、介入治疗的人员配备1. 医生(1)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2. 护士(1)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护理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3. 技师与工程师(1)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技术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三、介入治疗的质控管理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介入超声的使用操作步骤
介入超声的使用操作步骤引言介入超声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超声探头插入患者体内,实时观察和引导手术或治疗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介入超声的使用操作步骤,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
设备准备在进行介入超声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1.超声设备:包括超声探头、超声主机和显示器。
2.消毒液:用于清洁和消毒超声探头。
3.导丝和导管:根据具体手术或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导丝和导管。
4.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剂: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操作流程下面是介入超声的一般操作流程:1.准备患者:让患者脱去相关部位的衣物,并采取适当体位。
根据需要进行局部麻醉。
2.准备设备:打开超声主机和显示器,连接超声探头。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3.消毒超声探头:使用消毒液清洁超声探头,确保其表面干净并无细菌。
4.定位:将超声探头插入患者体内,通过观察显示器上的图像,定位到目标区域。
5.引导手术或治疗:根据需要,使用超声引导导丝或导管到目标位置。
在操作过程中,实时观察超声图像以确保准确性。
6.监测和调整: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超声图像,并根据需要调整探头位置和参数设置。
7.完成操作:当手术或治疗完成后,缓慢将超声探头从患者体内拔出。
关闭超声设备,并及时处理废弃物。
8.记录和报告:记录手术或治疗的相关信息,并生成报告。
注意事项在使用介入超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设备操作:熟悉并正确操作超声设备,包括参数设置、图像调节等。
2.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交叉感染。
3.安全措施:遵循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患者合作: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或治疗过程,并获得其合作。
5.图像解读:熟悉超声图像的解读方法,以便准确引导手术或治疗。
6.疼痛管理: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不适。
结论介入超声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在手术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正确的设备准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介入超声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首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针对具体的医技操作过程制定的操作标准和程序。
它对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操作步骤、操作流程、感染控制、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内容。
例如,手术操作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在手术前进行手卫生、无菌操作、正确使用手术器械、遵守手术间规范等。
这些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度。
其次,临床诊疗指南是对具体疾病或症状的诊断、治疗和管理进行的一系列建议和指导。
它是根据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制定的,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临床决策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临床诊疗指南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并且针对各个病种或症状具体制定了诊断和治疗流程,推荐了符合临床实践的最佳治疗方案。
例如,在心脏疾病的诊疗指南中,规定了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脏造影等诊断手段的使用准则,以及冠状动脉介入、心脏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医学实践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它们的使用对于医务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错误和偏差,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
同时,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也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准确和有效的诊治,降低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文件,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和临床决策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它们的制定和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对于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科治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最新版
超声科治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最新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超声科治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最新版详解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
在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定位和照射的准确性,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05
CATALOGUE
影像技术操作规范与安全防护
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操作前准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检查 患者身份和检查申请单信 息,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 和注意事项。
适应不同影像技术领域
本规范适用于医学影像领域,包括X线、CT、MRI、超声等多种影像技术,为相 关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临床影像技术的重要性
辅助临床诊断
影像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人体内部结 构和病变,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 据,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
监测治疗效果
推动医学发展
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有助于 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提 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操作过程
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 影像技术操作,确保设备 参数设置正确,遵循无菌 原则。
操作后处理
整理设备,清理现场,确 保设备处于备用状态,及 时反馈检查结果。
放射安全与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原则
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合理选用影像技术手段 ,控制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用品
使用辐射防护用品,如铅 围裙、铅眼镜等,降低工 作人员和患者受到的辐射 剂量。
超声检查技术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气 体干扰、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过 度按压探头等。
核医学检查技术
01
02
03
04
核医学检查技术是利用放射 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或示踪剂 ,通过显像仪器观察其在人 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以 评估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状
态。
核医学检查技术主要用于心 血管、神经、肿瘤等部位的 特殊检查,以及骨密度测定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第一节概述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
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
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
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
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
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
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医学分册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地位与作用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发展而来,逐步走向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实验医学,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
包括超声检查仪在内的各种检查仪器和检查手段都只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某些方面的诊断参考信息。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不可能单纯依据某种方法的检查结构,对所有病人都能做出精确的临床诊断。
超声检查属于影像学范围,利用人体组织产生回声形成的间接图像,判断病变的物理性质,并非显微镜下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声学原理决定了超声图像可能存在某些伪差与假象。
包括医师、病人及仪器条件在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超声检查结果与真实病变之间的差异。
超声检查医师责任是,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所发现的图像与病变之间不完全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不能机械地“按图索骥”。
因为经常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现象。
目前,根据我国超声诊断医师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医院所装备的超声仪器设备条件,对超声诊断的一般要求可定为:①对于某些常见病,检查方法与分析手段已较为成熟,可结合病史及其他临床资料,做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例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结石、早孕等。
②对于多数病变,主要对超声检查的发现做出描述性的报告,其中器官与组织异常的区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判断,例如实质性、含液性、含气性等。
至于病因性诊断,则仅为分析性或推断性意见。
③对于比较复杂或疑难诊断的病变,以现象描述为主,仅供临床医师作为诊断参考。
第二节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超声仪器和超声诊断技术发展迅速。
设备性能存在差异。
超声诊断工作者业务素质有待于整顿规范。
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应用的适应症亦需统一。
仪器调节、操作手法、观察记录及报告随访等方面,应规范化并进行具体质量控制。
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相比,进行超声普查是较为特殊的问题,更须规范并行严格控制。
一、超声质量控制的范围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2004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主编燕树林主任技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副主编贾绍田副主任技师北京煤炭部总医院王鸣鹏副主任技师上海华东医院章伟敏副主任技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余建明副主任技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秦维昌主任技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石明国教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列)王鸣鹏副主任技师上海华东医院尹保全主任技师天津肺科医院石明国教授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白桦副主任技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刘晶主任技师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孙璐主管技师北京煤炭部总医院李萌高级讲师山东省卫生学校余建明副主任技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宋学堃副主任技师解放军总医院苗英副主任技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柴春华主管技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章伟敏副主任技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秦维昌主任技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贾绍田副主任技师北京煤炭部总医院黄齐好副主任技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林副主任技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彭振军副主任技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彭萱副主任技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燕树林主任技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内容提要《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是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一个分册。
本书共分七章,系统地阐述了X线摄影检查技术、X线造影检查技术、X线特殊摄影检查技术、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等六项放射医学检查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及具有共性的总论部分。
全书突出了放射医学检查的常规性以及全国可操作性的特点,并力求科学、谨严,具有指导性。
作为全国《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一部分,《放射医学检查技术分册》是全国放射医学技术人员规范《技术操作》的重要依据和执行手册,同时也是放射与临床医师、医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就医人员的参考读本。
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沂南县人民医院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我院介入医学科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开展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一、医院及相关科室的基本要求(一)医院开展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有卫生厅核准登记的介入放射学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1。
介入医学科。
开展介入医学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5张。
2。
血管造影室.(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检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配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有创压力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
3。
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1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综合介入诊疗专业需要.(2)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3)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4。
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2)有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三)有至少2名具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医务人员基本要求(一)介入诊疗医师.1。
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
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科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超声科介入治疗是指利用超声设备进行影像引导的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对肿瘤、血管病变和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为了确保超声科介入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管理制度的目的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在保证超声科介入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规范医疗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质量管理、推动医疗机构的科学发展。
三、管理制度的内容1. 超声科介入治疗管理规范超声科介入治疗管理规范包括超声科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影像引导技术的操作规范、治疗操作流程、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术后监测及处理等内容。
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遵守这些规范,确保超声科介入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2. 质控管理制度质控管理制度是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医疗事故的处理、患者投诉的处理等方面。
通过质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包括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护、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患者的安全监护等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4. 数据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包括临床信息的记录和归档、患者数据的保密和安全、医疗数据的分析和评估等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 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制度是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分享等方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知识管理制度,可以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超声科介入治疗的科学发展。
为了确保超声科介入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医疗机构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设立监督检查机制、开展培训和考核等措施。
介入科室设置诊疗流程及工作规范
介入科室设置诊疗流程及工作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专科科室的出现已经成为医院的常态。
其中,介入科室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部门,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介入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和工作规范。
本文将对介入科室的设置、诊疗流程和工作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介入科室的设置1.介入科室的定位介入科室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科科室,主要进行介入性诊疗和治疗。
在医疗服务中,介入科室主要负责各种血管介入、介入放射学和介入手术等诊疗工作。
2.介入科室的组织架构介入科室通常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和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
科室内设有诊室、手术室、影像学室、护理室等工作区域,以满足不同环节的工作需求。
3.介入科室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介入科室应具备一流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条件,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机、CT机、MRI机、超声引导设备等。
此外,还需配备先进的介入器材和材料,以确保介入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二、介入科室的诊疗流程1.就诊流程患者来到介入科室就诊时,首先由护士进行初步询问和体格检查,然后由医师进行详细的症状询问和疾病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师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治疗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诊疗流程介入科室的诊疗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手术准备、麻醉及术前定位、导管置入、介入治疗、手术结束及护理等。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医疗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3.术后管理介入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在病房进行观察和护理,直至病情稳定。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院及随访计划,并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以促进术后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三、介入科室的工作规范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介入科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诊疗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的伤害。
2.加强团队协作介入科室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团队,各个专业人员之间需要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介入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技术操作规范经皮穿刺术经皮穿刺术是介入放射学的基础,主要目的是建立通道,包括血管与非血管性通道,进而完成诊断和治疗过程,也可穿刺实体器官,进行活检诊断和治疗。
一、基本技术【器材与药物】1.穿刺针:是经皮穿刺术的主要器械,分为血管穿刺针和Chiba针等,常用14~23G。
2.活检针:根据穿刺针头的形态和抽取组织细胞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细胞抽吸针和组织切割针两大类;前者多为细针,主要用于获取细胞学和细菌学材料,后者包括自动或弹射式活检枪,取材较多,可供组织学检查。
另一类特殊的活检针是锯齿状的旋切针,常用于骨活检。
3.治疗针:包括21~22G千叶针和套管针,主要用于实体肿瘤经皮消融治疗。
4.定位针:主要用于小的乳腺病变的术前定位,常用者为Kopans针和Homer针。
5.药物:经皮穿刺消融术的常用药物包括无水乙醇、醋酸、热生理盐水或热造影剂。
【操纵方法】1.血管穿刺术:穿刺的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普通采用局部麻醉,对不协作者和婴幼儿需作全麻。
方法包括Seldinger穿刺法和改良穿刺法,目前多采用后者。
2.活检术:1)导向手段包括电视透视、超声、CT和MRI等,各有优点和不足,应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大小、深度、范围和患者的经济能力综合考虑。
2)术前准备:选定穿刺点后,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铺洞巾或无菌单,用1%~2%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部麻醉。
3)根据病变性质和检查目的,采用抽吸针或切割针穿刺进入病灶内,影像扫描核实针头位置无误后,进行活检。
4)对取材标本及时进行涂片、细菌造就或牢固,然后送检。
5)并发症:主要有疼痛、出血、感染、邻近组织器官损伤和肿瘤沿针道种植转移等。
3.肿瘤消融术:1)影像导向手段与活检术相似,超声和CT是最经常使用的手段,磁共振为此后开展的一个方向。
2)操纵方法与活检基本相同,注射药物时要留意观察其在瘤体内的弥散情况,必要时可行病灶多点穿刺与注射,同时留意防止药液进入血管。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一、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前准备】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
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检查容及适应症】1.判定心脏的位置以及心脏与脏的位置关系。
2.检出心脏结构异常。
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等。
3.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
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体静脉回流、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和起源异常。
4.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
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口流速和压差,判定心血管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
5.检出心包疾病。
定量和半定量评价心包积液,指导心包积液穿刺,评价药物疗效。
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
6.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转归。
7.评价心脏功能。
常规应用二维和(或)M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功能。
【检查程序】1.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
2.启动仪器,调节仪器的分辨力,以保持显像清晰。
在仪器基本具备M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波多普勒及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头。
3.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
4.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胸骨旁心前区(第二到第四肋骨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骨上窝。
特殊情况探头应置于胸骨右缘,如右位心等。
5.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基本方法的常规步骤:(1)用M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波群、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超声介入操作规范
介入医师操作规范一、介入术前1、介入医师在介入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以前的超声、C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了解以前是否进行过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及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有无麻药及酒精过敏史,有无出血性疾患及手术后或拔牙后异常出血史,了解患者是否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扩血管药物。
2、介入医师必须明确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操作的临床原因和预期结果,严格掌握介入操作的适应证。
3、介入医师在介入操作前必须争得患者的同意。
首先要对患者详细解释操作过程,使患者了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的地方。
4、穿刺前须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血清三项(HBsAg 、抗HIV 、抗HCV),老年患者须查血糖、尿糖,并询问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压、血糖控制情况。
5、介入医师在介入操作前应在使用局部麻药前再次亲自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病灶的解剖位置及其与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的关系,再次分析最佳的介入路径,避免非技术性因素造成的损伤肠道、血管等问题。
二、介入术中1、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2、对肿瘤病灶,要避免在癌瘤中心部位取材,因中心部位坏死组织较多,易导致假阴性或诊断困难。
3、注射麻药前一定要注意排尽气体,因为即使很小量的气体也可能在穿刺时严重影响声像图。
局麻时不仅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麻醉,还应对腹膜及脏器被膜进行麻醉。
利多卡因成人最大剂量为 4.5mg/kg(1%的溶液0.45ml/kg),3岁以上的儿童最大剂量为3~4mg/kg(1%的溶液0.3~0.4ml/kg)。
4、穿刺过程应存图,记录病灶声像图特征及术中、术后的声像图变化。
5、对感染病灶进行穿刺或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进行穿刺时,要常规使用抗生素。
对黄疸病人,术前3天使用维生素K。
三、介入术后介入操作结束后,病员宜留观1-2小时,如脉搏、血压情况无异常,方可让病人离去。
一旦病人出现并发症,应马上予以处理或请相关科室会诊。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一、简介
超声临床技术操作是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本方案旨在提供有关超声临
床技术操作规范的资料,以保证超声操作的安全、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超声操作规范
1.检查安排:在检查前,应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向患者确认检查安排、作用和后续管理,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检查准备:应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准备工作都完成,以保证检查流
程顺畅,减少干扰因素的出现。
3.检查环境:检查前应检查操作环境,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5.器械清洁:在检查前必须对器械进行清洁,并检查器械清洁情况,
防止感染传播。
7.报告书写:检查完成后,应及时书写报告,报告内容要准确、客观,并阐明检查结果及诊断意见。
介入超声工作制度
介入超声工作制度一、总则介入超声学是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技术。
为了规范介入超声工作,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1. 介入超声科医务人员应具备超声医学专业背景,并获得相应的医师资格证书和聘任证书。
2. 介入超声科医务人员应接受介入超声学专业的系统培训,掌握介入超声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 介入超声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介入超声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设备与器材管理1. 介入超声科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超声诊断设备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2. 介入超声科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介入超声科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产品说明书,使用和保存超声耗材,防止交叉感染。
四、检查与治疗规范1. 介入超声检查和治疗应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术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 介入超声检查和治疗前,应向患者充分解释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
3. 介入超声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4. 介入超声检查和治疗后,应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做好随访工作。
五、医疗安全与质量控制1. 介入超声科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 介入超声科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
3. 介入超声科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事故及时报告并处理。
六、学术交流与科研1. 介入超声科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介入超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2. 介入超声科应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介入超声学的科研水平。
3. 介入超声科科研成果应积极参加各类科研成果评选,争取立项和资助。
七、信息化管理1. 介入超声科应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实现医疗信息的规范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第一节概述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
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
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
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
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
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
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2)要求有图像清晰、分辨力高的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专用超声引导穿刺探头及引导架。
后者于介入应用前须清洁、消毒灭菌。
(3)麻醉设备需备有局麻针、局麻药(皮试)。
开展介入治疗的介入超声室宜请麻醉科医师来建立全身麻醉及相关心肺功能监护系统。
(4)针具导管及辅助物品需备有穿刺针、活检针、导管针、导丝、引流管、自动活检枪、负压吸引器等。
(5)治疗设备需备有激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射频治疗仪、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仪、冷冻治疗仪等。
【检查方法】1.患者体位根据病灶或目标所在部位可选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
在侧卧位时,须用沙袋等方法维持病人体位稳定。
2.皮肤穿刺点的选择。
用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后,确定皮肤进针点。
3.对穿刺区域进行常规消毒,铺手术巾。
4.局麻后,用穿刺探头扫描病灶或目标,嘱患者屏气不动后,迅速将穿刺针沿着超声仪屏幕上的引导线穿刺进入预设的穿刺点。
5.根据每例病情的要求具体完成穿刺活检、抽液引流、注入药物或导入能量等诊断或治疗操作。
6.介入操作完毕后,病人留观1~2h,注意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有无加剧性的疼痛、咯血、尿血等异常表现。
有可疑异常情况者再用超声观察有无内部出血。
【注意事项】1.介入性超声的突出价值不仅在于微创,更重要的在于定位精确。
否则,无论穿刺活检或介入治疗都可能导致失败。
高质量的超声显示仪,精确鉴别的引导穿刺系统以及既掌握理论有具有丰富经验并经过严格训练的超声专业医师,是保证介入超声在临床成功应用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2.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原则(1)开展介入超声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操作者必须事先验证所用超声引导系统的准确性,并且具备了做精确穿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在实施介入操作是,若目标不清楚,针尖位置不确定,不宜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
(2)穿刺操作要求准确、快速,一次到位,禁止针尖显示不清条件下反复试穿。
(3)介入治療后,必须认真严密观察病情。
任何异常清露昂发生,如疼痛加剧、胸闷憋气,咯血、尿血等等,必须认真查清原因,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情况严重的病例,应及时请内外科及影像科大会诊,以明确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同时进行抢救处理。
(4)介入超声室突发急症抢救主要有三类:内出血、过敏反应及迷走神经反射性心动过缓,针对以上情况事先准备好复苏(基础生命支持)输液、纠正休克、止血及抗过敏等急救的设备条件及药物准备与工作人员的训练。
第二节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一、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适应症】1.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腹部肿物或病变,需进一步确定其性质为良性或恶性者。
包括肝、胆、胰、肾等内脏实质性肿物,以及位于腹壁、腹膜和腹膜后性质不明的肿物。
2.经影像学检查发现位置浅表的胸部肿物,需进一步确定其性质为良性或恶性者。
包括周围型肺癌,胸壁和胸膜肿物或病变。
3. 经影像学如超声等证实浅表部位的肿物,如甲状腺肿物、颈部其他肿物,肿大淋巴等、转移性肿瘤等。
4.原因不明的含液性病变,如不典型肝肾囊肿、血肿和可疑脓肿,治疗前需明确其性质者。
【禁忌症】1.具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减低。
2.位于肝表面较大的癌肿、血管瘤、包虫囊肿,而且穿刺针无法通过一段正常肝组织进入病灶者。
3.肾上腺肿瘤疑为嗜铬细胞瘤或异位嗜铬细胞瘤者。
4.影像学检查疑为动脉瘤囊肿。
5.穿刺针途径可能损伤临近重要器官,如:肺和腹部大血管者。
6.急性胰腺炎发作期。
7.中等量以上腹水。
8.体质过度衰弱和气喘、咳嗽等难以合作者。
【术前准备】1.实时超声诊断仪,一般采用扇扫或小凸阵探头,附加超声导向装置,也可采用普通凸阵探头或线阵探头,附加导向装置。
胸腹部采用3~5MHz,浅表部位宜采用5~7MHz以上的探头。
2.穿刺针采用20~30G带针芯的细针(Ciba针),针长15cm、18cm、20cm,根据需要选择。
3.引导针选用18G针,长7cm。
引导针仅用于穿刺胸腹壁软组织,不进入胸膜腹腔,用于防止细针偏向或弯曲,也可减少沿针道的污染。
4.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查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
5.患者禁食8~12h。
6.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局麻、穿刺等步骤,消除紧张情绪。
【检查方法】1.患者一般取仰卧位,亦可根据病灶穿刺部位选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2.先用普通探头扫查,初步确定穿刺点,用色笔做好皮肤标记。
3.对穿刺区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换用已消毒的穿刺探头(或将谈妥用无菌乳胶套覆盖,套内探头变面涂耦合剂),再次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将穿刺导向线对准穿刺取样目标,估测穿刺深度。
4.用1%利多卡因溶液5ml对皮肤、胸腹壁肌肉、胸膜或腹膜逐层浸润麻醉。
5.在局麻部位,将带针芯的引导针穿刺胸腹壁软组织(勿刺破胸膜或腹膜)。
然后,重复用消毒探头及导向器瞄准穿刺目标,注意初步固定探头和导针穿刺方向。
6.取出导针针芯,通过导针插入穿刺针,穿刺针尖勿穿透胸腹膜。
7.当屏幕上目标显示最清晰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将引导线对准目标并充分固定探头与穿刺角度。
将穿刺针迅速推进,直至针尖强回声进入病灶或肿块边缘预定的穿刺位置。
8.拔除针芯,接上5ml注射器抽吸。
在保持负压的条件下,使针尖在病灶内小幅度上下提插3~4次。
解除负压并迅速退针。
嘱患者自由呼吸。
8.胰腺炎合并胰管扩张者宜谨慎。
【术前准备】1.超声诊断仪一般采用扇扫或小凸阵探头,附加超声导向装置,也可采用普通凸阵探头或线阵探头,附加导向装置。
胸腹部采用3~5MHz,浅表部位宜采用5~7MHz以上的探头。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采用5~9MHz端射式腔内探头。
2.备手动式负压抽吸式“配套活检针”,如Sure-cut针或Sonopsy-C1针。
有16G、18G、21G、22G、23G之分。
通常选择21G(细针组织学活检)和18G (相对粗活检针)后者有被自动活检取代的趋势。
3.备自动活检枪装置(活检枪),配以专用的内槽式切割针。
有14G、16G、18G、20G。
通常选用18G(相对粗针)和20G(细针)。
4.引导针,原则上选择比活检针略粗一些的针管,例如18G活检针需用16G 引导针,20~23G活检针可用18G引导针。
【检查方法】1.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或根据病灶穿刺部位选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2.先用普通探头扫查,初步确定穿刺点,用色笔做好皮肤标记。
3.对穿刺区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换用已消毒的穿刺探头,再次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将穿刺导向线对准穿刺取样目标,估测穿刺深度。
4.用1%利多卡因溶液5ml对皮肤、胸腹壁肌肉、胸膜或腹膜逐层浸润麻醉。
5.在局麻部位,将带针芯的引导针穿刺胸腹壁软组织(勿刺破胸膜或腹膜)。
然后,重复用消毒探头及导向器瞄准穿刺目标,注意初步固定探头和导针穿刺方向。
6.取出导针针芯,通过导针插入穿刺针,穿刺针尖勿穿透胸腹膜。
7.当屏幕上目标显示最清晰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将引导线对准目标并充分固定探头与穿刺角度。
将穿刺针迅速推进,直至针尖强回声进入病灶或肿块边缘预定的穿刺位置。
8.手动负压抽吸,以肝穿为例。
提拉配套活检针的针栓后,在患者屏气条件下,迅速将针推入肿块内2~3cm,停顿1~2s,然后旋转360度退针,将标本置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准备送病理检查。
如此重复取材2~3次。
9.自动活检,以肝穿为例。
将配以专用活检针的自动活检装置,在患者屏气条件下,迅速进针至肿块边缘,立即掀按扳机,“枪响退针”。
患者可以恢复自由呼吸。
,将标本置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准备送病理检查。
如此重复取材2~3次(注:前列腺活检可能多达4~6次)。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穿刺术前核实有无出血倾向等有关检查。
2.患者接受穿刺前,必须由其本人或委托的监护人对超声引导穿刺申请单表示同一并签字(注:申请单上应注明特定脏器穿刺活检可能产生的相应的穿刺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气胸、咯血、血尿、便血、血精等)。
3.穿刺点和穿刺途径的选择原则扫,以肝穿为例。
病灶离体表最近,又能避开其他重要脏器,如:胆囊、胆管、胰腺、肺下缘、肝下缘和大血管。
4.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5.上腹部肿物穿刺过程中,嘱病人屏气不动,尤其注意避免咳嗽和急剧的呼吸运动。
6.对于较大肿物尽可能在其周边开始取样,避开肿物中心坏死液化区,提高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7.穿刺完毕后病人需休息1~3h再离去,按穿刺脏器不同进行术后护理。
例如:肝肾活检后,按肝肾穿刺常规进行术后护理。
8.向患者本人或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延迟并发症。
一旦发生,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9.自动活检法不适合于含液体为主的肿物,也不适合对真皮和质地很坚硬的高度纤维化、钙化的肿物活检(避免针的前端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