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3课时 练习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时、分、秒-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时、分、秒-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
3. 时间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概念。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时间,例如:“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吗?”2.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及换算关系(1)介绍时、分、秒的定义,让学生明确1时=60分,1分=60秒。
(2)利用钟表模型,演示时、分、秒的走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认识钟表(1)让学生观察钟表,学会看时间。
(2)讲解钟表的构造,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4. 时间计算及应用(1)讲解时间加减法,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时间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培养时间管理意识。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2)认识1秒.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3)体验1秒钟.①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1秒.②1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③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等等.)小结:1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每1分每1秒.(4)探索计量“秒”的工具.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①电子表(或钟);②有秒针的钟表;③秒表.2.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钟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60个小格,走1小格就是1秒,走60个小格就是60秒.分针走了1个小格,也就是走了1分钟.因此得出:1分=60秒.)3.切身体验1分和1秒.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1秒和1分有多长.学生谈感受:生1:1秒特别短.生2: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非常快.……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1)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的活动要求进行活动.(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2)班内交流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畅所欲言: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3.1分=60秒……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时间的计算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2.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3.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4.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二.互动新授1.时间的换算.(1)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课件出示:2时=()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生1:60+60=120分.生2: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生3: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120分.(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60秒=()分 3分=()秒 1分40秒=()秒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2.时间的计算.(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②小组讨论.交流.③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30=15(分).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填空.(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分;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时.(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答案](1)20 3 (2)40 10 10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答案]4小时35分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练习一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生1: 1时=60分1分=60秒生2:时分秒60 60……二.互动新授1.体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1)让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3.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集体订正.4.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1题.)(1)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讨论.(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师归纳: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如:①中午11:30同学们在做什么?②第一节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③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引出问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生1: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两个班.生2: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生3: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四(1)班有36人,四(2)班有38人.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六(1)班有39人,六(2)班有43人.生5:三(2)班的学生人数和四(1)班的学生人数相同.生6:一(1)班的学生人数比一(2)班的学生人数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主要信息板书.二.互动新授1.教学教材例1.提问:(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5+34=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质疑: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1)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3)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小组1:35+30=65 65+4=69小组2:30+30=60 5+4=9 60+9=69小组3:30+34=64 64+5=69师:你们太聪明了!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可以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其中的整十数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再和一位数相加.)2.教学教材例2.探究: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9+44=(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5)班内展示.(课件展示)如:39 + 44 = 83 39 + 44 = 83 39 + 44 = 83或:39+40=79 30+40=70 30+44=7479+4=83 9+4=13 74+9=8370+13=83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觉得哪种方法适合你,就选用哪种方法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1).(2)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可以让学生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 40 4 79 30 9 13 40 4 70 74 30 9②集体汇报.订正.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计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2题.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教师提出要求:四个小组,每组两道口算题,计算得既准确又快的小组获胜.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第 2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学生乘车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33+29= 23+31= 68-4= 32-6=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3)动车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4)普通快客的票价比世博专线大巴贵多少钱?(5)动车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6)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钱?……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提问: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列式计算呢?(1)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归纳并板书:65-54= 65-48= ……交流: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可以选择一道题.)(1)学生尝试做.(2)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3)班内汇报.①选择“65-54=”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 5-4=1,60-50=10,10+1=11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生2: 65-50=15,15-4=11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3: 65-4=61,61-50=11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4: 65-60=5,5+6=11师板书:凑整法.师小结: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可以和同桌说一说.②选择“65-48=”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1: 65-40=25,25-8=17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2: 65-8=57,57-40=17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3: 65-50=15,15+2=17师板书:凑整法.生4: 15-8=7 50-40=10 10+7=17提问总结:为什么你用15减8,而不是用5减8呢?(5不够减8,所以需要退位.)为什么是50-40,而不是60-40呢?(这也是用了相同数位相减,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上退1当10用的方法.)交流:把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另找一种方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3.观察对比,完善口算方法.(1)课件出示:“65-54=”和“65-48=”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这两个减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65-54=”是不退位减法;“65-48=”是退位减法.在口算时可以用“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或“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或“凑整法”进行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制作两张数字纸条,组长拉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口算练习.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第 3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提问:(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同学们下车来到世博园,世博园纪念品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买纪念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据统计,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生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生3: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2.汇报列式,揭示课题.(1)指名完整叙述问题,并列出算式.380+550=550-380=(2)师点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师板书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二.互动新授1.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1)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出380+550的得数呢?(2)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组织学生汇报:生1:用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生2: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4)表扬:同学们能想到两种这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真是太棒了!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将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但是老师还有疑问:为什么得数的百位上不是8呢?(因为十位上的8+5=13,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应该就是3+5+1=9,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口算380+550,算出38+55后要记得在末尾写上0……)(5)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么谁能说说在计算中有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2.探究退位减的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算式:550-380=(2)提问:怎样计算呢?①学生独立思考,试算.②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③全班反馈:生1: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生2:550可以看成55个十,380可以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剩下17个十,也就是170.生3:用竖式计算.(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3)让用笔算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师适当引导:十位上的5不够减,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当十,所以百位上是4减3.)(4)请全班学生动笔算一算,交流笔算需注意的问题.(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本位加十再减.)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小组合作,每人算两道题,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做完后小组内互相订正.看哪个小组做得最认真.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题.(1)第1题: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第2题:先让学生找出要求的问题.接着说一说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小组讨论后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加.减法的估算第 4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清明节”到了,学校要安排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学校组织全校1~6年级学生到巨幕影院观看电影.你们认为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二.互动新授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学生回答:(1)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2)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3)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课件出示):一到六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作出引导和肯定.2.解决问题.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先求出什么?(需要利用“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那么“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将如何解答呢?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①学生思考.②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③全班交流反馈:方法一:221+239≈400(人)方法二:221+239≈450(人)(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哪种估算的方法合理.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各自的理由.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因此方法一的估算不合理.生2: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坐不下.因此方法二的估算合理.师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非整十.整百的数看作与它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15页最下面的问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所给数的近似数,并完成习题.3.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6~8题.(1)学生独立思考,试做在答题纸上.(2)小组交流,讨论估算方法.(3)集体交流估算方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整理和复习第 5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练习,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策略的灵活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组内交流.整理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老师放映PPT课件)2.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我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
(师生一起倒计时)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
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4.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秒计时呢?师:同学们,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
二、观察感受,建立表象1.观察秒针。
看来你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
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这根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指指,说说看。
2.复习旧知识。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这时分针走( )圈,也就是( )分。
(2)1时=( )分。
师:关于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知识?3.认识秒针。
(1)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2)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真是这样吗?(放映PPT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一起说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教学内容: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及时间的简单计算。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惜时间、珍惜时间、提高做事效率的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学会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换算………………………………………………………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2024全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全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三单元:测量长度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重点】1.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学会测量长度,理解长度的单位换算。
4.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认识角,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
6.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可能性意识。
【教案】一、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的概念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引出时分秒的概念。
2.讲解:介绍时钟的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练习:让学生观察时钟,说出指定时间的时针、分针、秒针位置。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猜猜猜”游戏,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
第2课时:时分秒的换算1.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讲解:介绍时分秒的换算方法,如1小时=60分,1分=60秒。
3.练习:让学生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巩固知识点。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换算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2.讲解: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2.讲解:介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4.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接力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引导 二、引导品学。
品学 1.引导完成练习十四的第 4 题。 交流展示二.1 2.引导完成练习十四的第 5 题。 3.引导完成练习十四的第 8 题。 交流展示二.2
交流展示二.3
设计
在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推理的方法,学会
意图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得能力,
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一、全课总结。请你畅谈一下 交流展示三、1 你的收获。 反馈
二、课外扩展。 拓展
阅读教材 p66“你知道吗?”
设计 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梳理所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通过课外拓展, 意图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作业超市
时、分、秒(练习课)
25 分
2、写出你每天的作息时间。
起床
吃早饭 上学
放学
吃晚饭 睡觉
预习 3、估计一下,做好下面每件时间你要用多少时间?
导航 穿衣服( ) 洗脸、刷牙( ) 吃早饭( ) 整理书包( )
4、在钟面上播出两个不同的时刻,然后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5、找几个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把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完成教材第
64 页第 7 题。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反思与调整
交流 展示
一、预习导航。
一、预习导航。
1、交流“预习导航”1。说说你是 1、学生交流是怎么算
怎么填的?复习时间单位时间的 的或想的?
换算方法。
2、交流“预习导航”2。每天的作
息时间。
2、小组交流各自的作
息时间。
3、交流“预习导航”3。估计一下,
做好下面每件时间你要用多少时 3、小组交流做这些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时、分、秒(教案)
第1单元时、分、秒(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在第一学段要使学生“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课程目标中,不仅包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包括时间观念的建立。
对“时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的学习,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提供了学习和应用其他数学概念的机会。
学情分析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读、写整时,认识了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学习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在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策略1. 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由于时间非常抽象,儿童掌握时间比较困难。
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并切实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丰富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掌握估计时间的方法。
例如,在完成了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了解“1分=60秒”之后,教学的重点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1秒有多长?10秒有多长?15秒有多长?30秒有多长?1分能干什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及1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
2. 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关时间计算的教学无疑成为了教学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时,应充分利用钟面对时间“局部周期性”的刻画功能,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分秒 第3课时 练习课
3时=( 180 )分 240分=( 4 )时
巩固练习
一集电视剧从8时10分开始播出,8时55分结束,一 共播出了多长时间?
55-10=45(分) 答:一共播出了45分钟。
巩固练习
联欢晚会从晚上7:30开始,演出2小时20分后结 束,结束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7时30分+2小时20分=9时50分
答:结束的时间是9时50分。
填一填。
(1)钟面上的三根针中,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一根是 ( 秒针 ),1 )分,秒针正好走( 一圈 ), 是( 60 )秒,所以1分=( 60 )秒。
(3)秒针从12走到3,经过了( 15 )秒。
(4)2分=( 120 )秒 120秒=( 2 )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单元 时、分、秒
第 3 课时 练 习 课
巩固练习
20分
11 40
12 00
45分
25分
4 15
5 00
5 25
巩固练习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 候能到达?
火车晚点了!
“晚点”是什么意思?
9时40分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 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 需要多少时间?
45+45+15=105(分)
答:全场比赛需要105分钟。
巩固练习
李丽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1分钟,如果两层之间楼梯的 台阶数一样,李丽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七楼,需 要多长时间?
7-1=6 1×6=6(分)
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
(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
(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
)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
(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
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认识1秒。
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
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3)体验1秒钟。
①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通州区二小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妙第3课时练习课时分秒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时、分、秒)教材第6~8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正确地进行换算。
2.进一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课件、钟表。
1.1分=( )秒,2时=( )分。
2.上午第一节课( )时( )分开始,一节课是( )分。
3.张小琴跑60米的成绩是9( )。
1.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
(1)大约每天睡9( )。
(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3)煮好米饭大约需要25( )。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做,交流汇报。
3.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学生做,交流汇报。
4.4时=( )分3分=( )秒5时=( )分 8分=( )秒5.在( )里填上“>”“<”或“=”。
48秒( )1分1秒( )60分1时( )60秒1时( )55分 3分( )3秒 2分( )120秒6.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6~11题,学生做,集体订正。
今天我们练习了简单的时间换算和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
通过这节练习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吧!在教学这节练习课时,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多观察、多动手、多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的解放,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三单元测量,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以及利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学习,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增加了运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更好的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同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选择恰当的单位,会运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3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人教版(3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时钟,学会读取时、分、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介绍时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是如何被划分和测量的。
2. 时钟的结构:讲解时钟的构成,包括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刻度。
3. 时、分、秒的关系:探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时、分、秒,并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秒针的读取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时钟、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时钟或手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游戏,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使用实物时钟和多媒体课件,讲解时间的概念、时钟的结构以及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3. 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时钟,读取不同的时间,并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讨论时、分、秒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时、分、秒2. 提纲:时间的概念、时钟的结构、时、分、秒的关系3. 重点与难点:时、分、秒的读取和换算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时、分、秒的读取和换算。
2. 实践作业:在家中观察时钟,记录不同时间,并进行时、分、秒的换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时钟的结构以及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有了基本的理解。
2. 改进措施:对于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的换算困难,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强理解。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短视频,例如展示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重要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复习和巩固第一单元《认识分数》中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将回顾分数的定义、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练习,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2.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巩固分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纸。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数是什么?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2. 讲解与示范:我将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请大家认真听讲,并跟随我一起动手计算。
3. 随堂练习:我将给大家发放一些练习题,请大家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同学的作业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分组练习: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我会巡回指导,并给予解答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2. 比较分数的大小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纸上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并确保计算准确。
2. 请同学们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练习课,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同学们在练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在课后向我请教,我会尽力给予解答和帮助。
对于那些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我会在课后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计算和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时间计算和测量方法。
4. 时间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分、秒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时间计算和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时间计算和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时钟模型、电子钟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的知识。
2. 新课导入:讲解时、分、秒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间单位。
3. 换算关系: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举例、计算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 时间计算和测量:讲解时间计算和测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和测量时间。
5. 实际应用:讲解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作息时间、课程时间等,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时、分、秒的巩固练习2. 板书内容:时、分、秒的概念、换算关系、时间计算和测量方法、实际应用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时、分、秒的知识。
2. 提高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时间计算和测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拓展题:研究时间单位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历史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时、分、秒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1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经历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并会做简单推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师:你会认吗?(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1.阅读与理解。
师:问题是什么?预设: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预设:小明8:05离家,8:20到校。
师:你们知道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这里面的“多长时间”指的是什么吗?与“8:05”和“8:20”的意义一样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明白“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分析与解答。
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预设1: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预设2: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20-5=15(分)3.回顾与反思。
师:解答的对不对呢?预设: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了吗?引导学生小结:(1)借助钟面数格子;(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4.牛刀小试。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方法和思路。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7页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8页第11题;2.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计算经过的时间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第1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三、全课总结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如: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
第二节课结束到第三节课开始,经过了多长时间?
四、拓展延伸
1.一根木料截成6段需要25分钟,那么截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6-1=5(次)25÷5=5(分)5-1=4(次)5×4=20(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都学会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把你整理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整理,然后指名汇报整理结果。
二、针对练习
教师课件出示:
1.你会填吗?
(1)毛毛刷牙需要2()。
(2)爸爸每天工作8(Hale Waihona Puke 。(3)课间休息10()。
第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一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
2.能正确地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素材,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不足之处: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渗透不够。
教学建议:合理安排时间,调整教学结果,巩固计算方法。
2.一人唱一首歌需要2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需要多长时间?
2分钟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时间与我们赛跑,大家要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解决问题时,更要灵活。
六、作业布置
《阳光同学 课时优化作业》中的相关题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 时、分、秒 第3课时 练习课
二、你知道 8 路公交车什么时候开始发车吗?在第一个表盘上画出时针和分 针。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电影 7:30 开始,乐乐从家到电影院要 15 分,乐乐最晚应在( B )从家
出发。
A.7 时 45 分
B.7 时 15 分
C.7 时 20 分
2.1 分内我们可以做完的事情.做 10 道口算题
四、东东早上 7:20 从家出发。他能准时上 8:00 的第一节课吗?(不考虑 等车时间)
7 时 20 分+15 分+35 分=8 时 10 分 答:他不能准时上 8:00 的第一节课。
五、丽丽家住六楼。她每上一层楼要用 25 秒,她回家爬楼梯共要花多长时 间?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RJ
1 时、分、秒
第3课时 练习课
一、(新知导学)填一填。 1.分针走一圈是( 1 )时,秒针走一圈是( 1 )分,时针走一圈是( 12 )时。 2.一节课是( 40 )分,课间休息是( 10 )分,再加上( 10 )分,是 1 小时。 3.佳佳早上 7:30 从家出发,7:45 到达学校,她路上用了( 15 )分钟。 4.一列火车应在 10:35 到达,火车实际到达时间是 10:45,火车晚点了( 10 ) 分钟。
25×(6-1)=125(秒) 答:共要花 125 秒。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
三、教学重点:
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制作作息时间表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
师: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相关题目。
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
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时,分,秒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 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