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七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时说:“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

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按照这一思路,董仲舒最有可能给出的建议是A.提倡“大一统",强化君主专制B.充分认识天人感应理论的合理性C.以‘三纲五常"的思想教化民众D。

减轻人民的负担,积极推行仁政25.在明朝中后期的山东博平县,“币井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湘鞋.纱裙细绔,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泪泪浸淫,靡然不振。

甚至娇声充溢于乡田,别号下延于乞丐”。

这反映出A.商品经济的发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社会秩序和观念C.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D。

理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儒学的挑战26. 1844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报告说,广州市场对英国棉纺织品有巨大需求。

1854年初,广州市场上的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进口总额只及1844年的2/3。

事实上,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

材料反映出当时A.中国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 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质量粗糙C.协定关税后英国商品价格低廉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7。

1911年6月24日,电影开始进人我国民间,当时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B。

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C.旧习俗受到猛烈冲击D.革命成功,社会进步明显28。

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下面为该名录人员构成的基本情况表,从中可以看出A.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华援助较少C.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态度较消极D.国民党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29.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4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4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先秦时期的官阶,-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到用“若千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吏”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观念消亡 B.官僚体制确立 C.粮食产量剧增 D.爵位制度度除25.贾谊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

”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 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26.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

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表明作者A.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27.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知,纸币A.产生时就注重其“防伪”功能 B.容易导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得货币 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28.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

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29.在1895年以前,中国对美贸易一直是顺差,平均每年的出超额都在500万~600万两。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表内容可知分封的王室子弟居多,所以A说法正确,从地域来看王室子弟主要分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C的说法正确,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所以D的说法也正确,家天下出现于夏朝,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这反映出( )A. 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B. 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 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D. 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西周的诸侯国大小不一,诸侯国内部最高官员的任命也不相同,有直接受命于周天子的,有受命于国君的,这反映出诸侯国有权力上的等级差别,故选D项。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25.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6.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27.有学者著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

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8.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

L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

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29.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4.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材料中的学者提出了19世纪英国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只不过是其在此之前论著中提出的战争方案的实施,因为战前英国已在其大量文章、著作中充分认识到中国封建农业文明的落后性,可见该学者强调了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选B选项。A、C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以船坚炮利打败中国的,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反映出的是清朝末年地方督抚的政治活动,可以看出他们的政治活动越来越肆无忌惮,这是汉族地主参与政治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含义;B选项材料没有提到革命问题;D选项说法错误,这种现象对满清王朝是一种打击。
点睛:督抚是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明清两代的地方军政长官。督抚有权决定徒刑的判决,对流刑、充军、发遣可以做终审判决,但需要报请刑部复核。清朝地方巡抚总督多为一品二品大员,官职较高,权力较大。
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处于顶峰,因此这个时期的雅典公民具有很多权利,得到很多福利,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雅典并没有官僚体系;C选项说法错误,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D选项错误,雅典只是民主制,希腊是由多种政治形式组成的。

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1。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答案】D【解析】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关系具有“理所当然”的特征,是由于儒学从血缘关系这一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的起点出发,推及君臣关系,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故D项正确.君臣关系、社会关系并非都具有血缘关系,A、B两项错误;材料强调以伦理关系规范君臣关系,不能说明是否要绝对服从君主的要求,C项错误。

2。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査历史解释能力,与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大趋势的史实有所不同,必须紧扣材料作答。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由“无法解脱的困境"可知正确;C项表述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的主旨。

3.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该绘画理论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答案】A【解析】该绘画理论强调,绘画先要端庄品德,方能体现作品的正大光明,并强调“画如其人”,体现的是理学外在行为与内在人格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故A项正确。

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是“文人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品德对绘画品质的影响,不能说明绘画者都具有高尚的品德,C项错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强调的是文章、绘画都体现人的品德修养程度,不是对绘画、文学地位的界定,D项错误。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24.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 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 ) 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二 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25.《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日.:‘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 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思想上确立了儒家学派的统治地位 B.儒家思想有助于提高政治地位 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 D.儒家经典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26.明朝后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 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布者,必走浙之东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苏州经济的最主要 特点是 ( ) A.区域性长途贸易繁荣 B.工商业规模庞大 C.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D.是全国纺织品交易中心 27.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28.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认识方法的是( )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9.下图(“新式五味瓶”)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 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 (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0.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 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小二调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7-2018学年度小学期高三年级小二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2.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礼文来维系。

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凭)。

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 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3.“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

材料反映出A.“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B.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D.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4.春秋时期的周襄王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材料中所说周朝A.王室力量雄厚 B.四方诸侯雄起 C.实现天下一统 D.王权依托神权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

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6.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8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8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24.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5. 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

青楼弦管酒如渑。

”这一变化反映了A.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26.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

宋瓷的这种艺术风格得益于A.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开明的对外政策促使文化兼容并蓄C.理学形成促进人们对人生韵味的追求D.文学艺术世俗化促使审美优雅化27.有学者认为,科学的进步应具各的条件之一就是“闲暇”,不为生活而奔彼。

而中国古代生活上有保障的富人不屑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真正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是工匠、失意的文人。

按该学者的理解,古代科技存在的不足是A.社会环境相对紧张 B.知识阶层的贫困化C.主流意识认识不足 D.生产力发层较落后28. 《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

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这一安排A.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B.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C.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D.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29.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31. 1956年4月,毛捧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4.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7.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范围:必修一全册必修二1-6专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

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

“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分封制度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2.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3.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4.“(刘邦)慢而辱人。

然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刘邦成功的原因是A.不拘小节,性格豪放B.兵多将广,有雄厚的实力C.让异姓将领据地为王D.封子弟为王,巩固刘家天下5.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诏川峡、广南、福建转运使提点刑狱官察部内僚吏,有贪墨不法、惨刻用刑者以闻”。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又诏:“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而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邢狱官察之。

”庆历七年(1047年),指令转运、提邢二司:“每巡历至州县,先入刑狱中询问罪人。

其有禁系人身死,仰画时具检验状申二司点检,如情理不明,有拷擦痕,立即便取索公案差官看详,依公施行。

”这表明北宋A.监察工作已经法制化系统化B.通过加强监察促进司法公正C.干预司法过多,失去独立性 D.地方冤狱过多司法审判混乱6.《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 )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7.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4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完整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14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1.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根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到用“假设千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那么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吏〞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观念消亡B.官僚体制确立C.粮食产量剧增D.爵位制度废除【答案】B【解析】点睛: 解答本道题需要学生对秦朝的政治体系与西周的政治体系有清楚的认识,要学会用比照的方法来看问题。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从哪里可以表达出来?这种不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将这些问题考虑明确,问题迎刃而解。

2.贾谊说: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

〞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本钱相对较低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本钱大幅增加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才能。

“秦不能分尺寸之地〞,说明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

〞材料说明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本钱大幅增加,因此此题选择B选项。

A选项不是主要意思,C.D选项没有表达,故排除。

3.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 “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

如今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那么何从得真才?〞这主要说明作者A.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B.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答案】B【解析】此题是材料选择题。

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才能。

根据材料“如今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那么何从选得真才〞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故此题答案选B项。

由“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可以看出C项错误;A项错误,科举制是时代开展的产物,历史的进步;D 项错误,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河北省衡水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

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A.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C.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25.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C.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6.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

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27.有学者著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

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8.有研究表明,在l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

L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

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29.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4.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就是说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5.据《秦律·置吏率》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史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

这反映了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D.国家官史的腐败现象严重6.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

据此可知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 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7.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8.“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9.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

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

这些都反映出当时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B.已经涌现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 D.面临亟待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10.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1.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12.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

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B.防止三省推诿,提高工作效率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D.发挥集体智慧,作出集体决策13.北宋范仲淹提出:“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人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上述言论不能反映A.商业冲击农税主体地位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三冗”局面加剧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14.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

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A.科举制度不断成熟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D.文化氛围相对宽松15.黄宗羲说:“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制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A.孔子 B.朱熹C.王阳明 D.李贽16.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A.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17.苏州地区明清碑刻中常见“切铺均隶浙绍,在长元吴三邑各处,开张浇造烛铺,城乡共一百余家”,“职等原籍常郡……遵例领帖纳税,开设猪行”,“身等原籍溧水等邑,在苏开张水灶为业,缘异乡投苏,帮伙甚多”等文句。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同业又同乡现象常见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地域性商人群体普遍D.城乡之间差距缩小18.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

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9.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

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

材料说明A.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 B.明朝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D.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20.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

这说明宋代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21.明清时期,晋商既经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经营金融业。

二者的结合,出现了山西商人早期经营的金融资本形式──依靠自有资本放债的典当、印局和在经营存放款业务中起中介作用的钱庄。

这反映了山西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商业资本进入到生产领域C.商品经济在全国领先D.金融业从商业中逐步分离22.明朝初年,政府规定使用大明宝钞,“钞者制于官,帷上得而增损之”,同时禁止民间金银交易。

明朝后期,白银普遍流通,“夫银产于地,人得而私之”。

这一变化A.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B.导致银价大幅贬值C.形成官民争利的局面D.削弱了中央集权23.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

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

这表明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24.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康熙皇帝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引发了战争25.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一条为“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对此条款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是国际条约文本格式的体现B.表明英国想同中国保持长久和平关系C.体现了英国对人身权和财产权的高度重视D.为侵略中国所作的托词26.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都发生很大变化,我们乐于接受外来事物和新观念。

可鸦片战争时期的国人对外并非如此,试从心理接受角度判断人们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以下条款最痛心的是A.开放五口通商B.割香港岛给英国C.赔款2100万银元 D.中英协定关税27.“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材料旨在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现代化进程首次转移D.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28.据记载,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

到涿州后,为防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

材料表明义和团A.对于外来文明没有排斥B.对清廷未完全放松警惕C.转移了斗争的主要矛头D.放弃了“扶清灭洋”初衷29.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30.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

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

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

”文中的“起义”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31.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

这些报纸的创办(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32.1906年,章炳麟说:“老子是胆怯的,主张自然进化,但社会必然是弱肉强食的。

”1913年,他却说:“老子洞见专制之真相,使愚民之术不得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