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合集下载

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解析

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解析

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解析在金融体系中,担保公司起着保险机构的角色,为借款人和贷款机构提供信用保障,降低信用风险。

然而,担保公司自身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违约风险、市场风险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担保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

本文将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风险监测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是指对各种风险状况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分析。

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首先,担保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风险监测体系。

市场风险主要源于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等因素的变动。

担保公司应密切关注各种市场变化,如利率的波动、货币政策的变化等,及时分析这些因素对其业务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风险。

其次,担保公司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监测。

信用风险是担保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涉及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担保项目的质量等因素。

担保公司可以通过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背景调查,评估其还款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担保金额和利率等条款。

另外,担保公司还应重视操作风险的监测。

操作风险主要涉及到人为因素、内部流程等方面的风险。

担保公司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同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并纠正潜在的操作风险问题。

二、风险预警风险预警是担保公司及时发现并识别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担保公司可以在风险爆发之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首先,担保公司可以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通过监测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风险的趋势和规模。

例如,担保公司可以根据担保项目的金额、担保期限、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等指标,设置相应的风险警戒线,一旦超过警戒线,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其次,担保公司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和风险模型的建立,担保公司可以对风险进行量化,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完善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完善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的融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融资担保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由于融资担保贷款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和风险的承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完善融资担保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融资担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一、当前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存在的问题1. 风险承担不明确在融资担保贷款中,各方对于风险的承担责任并不清晰。

融资方、担保方、借款方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多重的风险承担博弈,导致风险难以有效分担和解决。

2. 风险防范不足当前融资担保贷款中的风险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对于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不够及时和全面,容易导致贷款逾期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3.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融资担保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对于风险分担和责任归属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制度保障。

二、完善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议1. 明确风险分担责任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责任机制,明确融资方、担保方、借款方和金融机构在融资担保贷款中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义务,为风险的有效分担提供法律保障和操作规范。

2. 强化风险监控和防范加强对融资担保贷款的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预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3. 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快完善融资担保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融资担保贷款的风险分担和管理提供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法律依据,健全相关的运作制度和监管机制,促进融资担保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完善融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意义1. 促进融资担保贷款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明确的风险分担责任和强化的风险监控机制,有利于降低融资担保贷款市场的风险水平,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提升市场的信任度和吸引力。

2. 促进金融机构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更加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融资的可持续性。

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风险预警制度

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风险预警制度

ⅩⅩ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风险预警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融资性担保公司治理暂行方法》和本公司章程,为标准本公司担保业务,操纵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风险预警应遵循以下原那么:(一)全面预警原那么。

风险预警工作涉及客户领导、业务部、风险治理部。

(二)及时报告原那么。

相关人员须及时发觉各类预警信号,并及时报告。

(三)快速反映原那么。

关于生效预警信号必需采取应付方法,在紧急情形下,相关人员能够本着有利于公司利益的原那么,依照规定程序快速反映。

第二章风险预警项目第三条财务状况预警(一)客户销售收入月对照转变异样,显现大幅变更或急速萎缩,或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太高或有较大幅度上升;(二)客户净利润、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财务指标持续下降;(三)客户资产欠债率超过70%,或远高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四)客户净现金流或经营性现金流同时开始显现负数;(五)客户存货周期率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六)客户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七)发觉客户固定资产、原材料、存货账实不符,或客户通过会计作假、财务讹诈、非正常关联交易等手腕虚增收入或利润,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八)客户资本金结构发生重大不利转变,如要紧股东减资、撤资,资本金大量减少,要紧股东转让股权,或与关联公司的交易超出正常范围,资金大量流出,关联交易的应收款大量增加。

第四条行业风险预警(一)行业供求关系显现重大转变,产能严峻多余,行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显现行业性亏损,或被国家列入限制或淘汰类行业;(二)显现重大自然、社会、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等)对行业产生重大阻碍;(三)宏观经济环境(如经济运行周期等)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业、货币、税收、环保等政策)变更对行业进展产生重大阻碍;(四)汇率变更、国际贸易纠纷、国际贸易壁垒或国家出口政策变更对行业产生重大阻碍。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引言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是指担保公司为了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担保风险,在担保业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套预警机制。

担保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合理的担保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提升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担保公司担保风险的概念、担保风险的预警模型、担保风险预警管理流程等方面来探讨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担保风险的概念担保风险是指担保公司在提供担保服务的过程中,由于被担保人、业务评估不准确等原因而导致的可能发生违约的风险。

担保风险对担保公司来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担保风险预警机制成为担保公司必备的管理手段。

担保风险预警模型建立担保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是构建担保风险预警模型。

担保风险预警模型是通过对担保业务数据的分析、评估和建模来预测担保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

通常担保风险预警模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收集与整理担保公司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财务数据、行业数据、市场数据、担保业务数据等。

通过整理这些数据,可以为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基础。

风险指标的构建担保风险指标是担保公司识别和测量担保风险的指标,可用于评估担保业务的风险程度。

常用的担保风险指标包括担保比例、担保品价值、被担保人财务状况等。

通过构建风险指标,可以对担保风险进行有效量化和测算。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基于数据收集与整理以及风险指标的构建,担保公司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计算担保风险,提供预警指标。

预警模型的验证与调整建立担保风险预警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

通过与实际情况的对比,确定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担保风险预警管理流程担保风险预警管理流程是担保公司根据担保风险预警模型来管理担保风险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风险监测担保公司需要定期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监测,包括业务资料的审查、财务状况的评估等。

担保贷款管理办法

担保贷款管理办法

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一、引言担保贷款作为金融领域中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对于许多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管理担保贷款的相关事宜,减少风险,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担保贷款的定义担保贷款是指贷款发放过程中,借款人提供担保物或第三方担保,以减少贷款风险,推动融资活动的一种方式。

三、担保方式1. 质押担保:指借款人将其自有财产转让给贷款人担保的一种方式。

2. 抵押担保:指借款人将其在某一特定的不动产或动产上设定抵押权,以担保借款的还款。

3. 第三方担保:指借款人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提供担保,对借款进行担保。

四、担保贷款管理流程1. 借款申请:借款人向贷款机构提出担保贷款申请,提交相关资料。

2. 风险评估:贷款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评估。

3. 担保物评估:对提供的担保物进行评估,确定价值。

4. 签订合同:双方签订担保贷款合同,明确各项权利义务。

5. 放款审批:根据评估结果,对贷款进行审批,放款。

6. 还款管理:借款人按合同约定进行还款,定期偿还本息。

五、风险控制措施1. 严格审核: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担保物价值等做详细审核。

2. 多元化担保: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分散风险。

3.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风险。

4. 严格追偿:对违约借款人采取严格的追偿措施,保护贷款本金利息。

六、监督管理1. 合规监管:国家相关部门对担保贷款业务进行监管,保障市场秩序。

2. 自律管理:贷款机构应加强自身管理,规范操作行为。

3. 行业协会监督:担保贷款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七、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包括定义、担保方式、管理流程、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等内容,旨在规范担保贷款业务,保护借贷双方权益,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机构和个人能够遵守管理规定,合法合规开展担保贷款业务。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导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担保借款已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借贷方式。

然而,担保借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放贷方而言。

为了规避风险并保证放贷方的利益,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定义、作用以及构建要素,并探讨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定义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对借款人和担保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在风险发生前提出预警,从而帮助放贷方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一种机制。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是保护放贷方的资金安全,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

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担保方和借款人的风险意识,并促使其更加谨慎地经营和申请借款。

二、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1. 风险识别和监控: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各种信用数据,发现风险信号并及时作出预警。

通过对借款人和担保方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控,可以及早发现潜在违约因素,从而减少不良债权的产生。

2. 风险评估和控制: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还可以对借款人和担保方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

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避免将资金投放到高风险的借款项目中。

3. 风险预防和应对: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在发现风险信号后,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化解风险。

例如,在借款人出现违约迹象时,可以要求担保方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或者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借款人的责任。

三、构建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要素1. 数据收集和整理:建立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各种信用数据,包括借款人和担保方的个人/企业信息、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判断风险的重要依据。

2.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是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

通过对各种信用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可以得出客观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并作出相应的预警处理。

担保公司预警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预警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预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提高担保公司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担保公司的稳健经营和客户权益,特制定本预警管理制度。

二、预警管理机构担保公司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来负责预警管理。

预警管理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和专业性,依法合规开展预警管理工作。

三、预警管理职责1. 制定并完善担保风险预警制度,明确预警指标和风险等级的确定标准。

2. 收集、整理和分析担保项目相关数据和信息,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3.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建立风险应对方案。

4. 提醒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工作。

5. 定期向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风险预警情况及工作进展。

四、预警指标体系担保公司的预警指标应当包括财务指标、经营指标、风险指标和市场指标等方面。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逾期贷款率、担保业务违约率、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担保业务余额、市场行情走势等。

五、预警信号1. 预警信号是指担保公司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根据风险指标体系中的预警指标发现了潜在风险,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应对的信号。

2. 预警信号应当具有标准化和指导性,方便预警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反应。

六、预警处理流程1. 接收预警信号:预警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接收到相关预警信号,并进行确认和初步分析。

2. 风险评估和预警:根据预警信号,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确定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3. 风险应对措施制定:预警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将其落实到相关部门。

4. 风险报告:预警管理部门应当向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风险预警情况及处理进展。

5. 风险跟踪和监控:负责风险应对的部门应当跟踪和监控风险的演变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七、预警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预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预警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效果。

八、附则1. 本预警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担保公司风险处置预案

担保公司风险处置预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化解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业务稳定及信誉良好,根据《担保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风险处置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涉及担保业务的风险处置。

第三条本预案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风险预防与风险处置相结合,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

3. 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对风险事件迅速响应,采取果断措施,确保风险及时化解。

4. 公开透明,合法合规:风险处置过程公开透明,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担保公司成立风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风险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 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

2. 法律事务部:负责风险处置过程中的法律咨询、诉讼和仲裁。

3. 财务部:负责风险处置过程中的资金调度和保障。

4. 业务部门:负责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业务协调和配合。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风险管理部:(1)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2)定期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3)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2. 法律事务部:(1)提供法律咨询,协助风险管理部制定风险处置方案;(2)参与诉讼和仲裁,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3. 财务部:(1)负责风险处置过程中的资金调度和保障;(2)对风险处置过程中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

4. 业务部门:(1)配合风险管理部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工作;(2)协助风险管理部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置方案;(3)及时报告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问题。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七条风险识别与评估应遵循以下程序:1. 信息收集:收集担保业务相关数据、市场信息、法律法规等。

2. 风险识别:分析担保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

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风险防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公司稳健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担保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担保贷款、担保合同、担保票据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依法合规,审慎经营;3. 明确责任,强化监督;4.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识别体系,对担保业务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

第五条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1. 被担保人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2. 担保业务的合规性、风险程度;3. 担保合同条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4. 担保财产的权属、价值、变现能力等。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第三章风险防控措施第七条公司应采取以下风险防控措施:1. 建立健全担保业务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担保额度;2. 加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调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信用记录;3. 严格审查担保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理;4. 对担保财产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其权属清晰、价值真实;5. 建立担保财产监管制度,确保担保财产安全;6. 加强担保业务的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隐患;7. 建立健全担保业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

第四章风险处置与责任追究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对担保业务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

第九条风险处置措施包括:1. 对担保合同进行修改或解除;2. 对被担保人采取追偿措施;3. 对担保财产进行处置;4. 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第十条公司应明确风险处置责任,对未按规定处置风险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信息披露与报告第十一条公司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担保业务信息。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担保业务报告制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董事会报告担保业务风险情况。

担保风险评估制度

担保风险评估制度

担保风险评估制度1. 风险识别机制- 明确担保业务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定期对担保对象进行信用评估,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

2. 风险评估流程- 设立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担保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和流程,确保评估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3.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设定担保额度上限、要求提供反担保等。

- 对高风险项目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控措施。

4. 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 定期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5. 风险管理报告- 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风险评估结果、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 根据风险管理报告,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6. 风险教育与培训- 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 定期组织风险管理研讨会,分享风险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

7. 法律合规性审查- 确保担保业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 定期对担保合同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8. 风险分散策略- 通过多元化担保项目,分散单一项目的风险。

- 考虑与第三方合作,共同承担风险,降低单一担保主体的风险敞口。

9. 风险处置预案- 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明确在出现风险时的应对措施和流程。

- 定期对风险处置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应对风险的效率和效果。

10.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风险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介绍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介绍

但保借款风险预警是指通过一些与担保借款安全密切相关的先行指标及情况的收集,及时预测和发现担保借款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预警主要用于对正常担保借款的管理。

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是投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在担保公司的担保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存,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我公司的生存。

我们河南浩亚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预警提示的基本目标是在保证担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财务状况预警信号(一)客户销售收入月对比变化异常,出现大幅变动或急速萎缩,或与同期比出现萎缩。

(二)净利润、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财务指标连续两年平均每年降幅超过10%;或同比下降20%以上;(三)客户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30%以上,或已达到80%以上,或远高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四)客户流动比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以上,或远低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五)客户速动比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70%以上,或远低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六)客户净现金流或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30%以上,或二者同时开始出现负数;(七)负债比率超过150%;(八)客户存货周期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或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九)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或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十)客户总负债增长超过100%;(十一)会计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十二)发现客户通过会计作假、财务欺诈、非正常关联交易等手段虚增收入或利润,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十三)企业与公司或关联公司的交易超出正常范围,资金大量流出,关联交易的应收款大量增加。

二、行业风险预警信号(一)行业被国家列入限制或淘汰类产品(二)宏观经济环境(如经济运行周期等)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业、货币、税收、环保等政策)变动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行业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四)行业出现重大技术变革,导致行业产品和生产技术的重大改变,有可能造成行业内生产力布局的重新调整或对客户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五)行业市场空间不断缩小,出现明显的行业性衰退;(六)行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或出现行业性亏损;(七)制约行业发展能源、交通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电力、燃油紧缺,交通瓶颈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发展;(八)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纠纷、国际贸易壁垒或国家出口政策变动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九)出现重大自然、社会、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等)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担保借款是一种常见的借贷形式,通常涉及到借款人、担保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借贷模式下,担保人承担着保证债务清偿的责任,以减轻债权人的风险。

然而,担保借款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借款人违约、担保人无力履约等情况。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应运而生。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为了提前发现和预防担保借款风险,设立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

它旨在及时识别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首先,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信用历史、经济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因素,评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

同时,评估担保人的资信状况和担保物的价值,以确定其履约能力和抵押物的可靠性。

通过评估借款人和担保人的风险水平,可以提前预测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高利率、调整借款额度等。

其次,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应该设立严格的监测和管理机制。

这包括定期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违约风险。

还可以设置逾期还款提醒系统,及时提醒借款人履行还款义务,避免逾期产生的损失。

同时,与担保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担保人的情况,确保其能够按时履约。

第三,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建立严格的追索及处置机制。

一旦借款人或担保人违约,债权人应该迅速采取法律手段追索债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还可以根据早期发现的风险情况,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如要求借款人提供更多的担保物或增加担保人的责任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采取法院起诉等手段进行担保物的处置或强制执行。

最后,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担保机构和债权人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执行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担保借款机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机制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债权人在担保借款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担保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与防范

担保业务风险预警机制与防范

8、对于原材料供应或产品销售出现困难而影 响银行贷款按期归还的被担保人,可根据需要通 报银行,在他们的批准和协调下,安排与被担保 人主要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商,给于被担保人的 主要上下游关联企业施加影响,如提高对其原材 料赊销比例、延缓应付款解付,以缓解被担保人 的生产经营或资金运转困难。
9、对于资本金不足或筹资成本过高的并发生 逾期贷款的被担保人,可协助其寻求新的低成本 融资渠道或增加资本性负债,如协助其争取发行 信托企业债券,或协助其与其他被担保人合资、 合伙经营或联营等形式吸收外部资金还款。
7、对于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已经或有可能 出现风险的被担保人,应与被担保人就挽救其公 司经营困难或危机进行磋商,通过谈判确定是坚 持要求被担保人偿还全部欠款,还是要求被担保 人根本改变经营规模或经营方向,以便增加本公 司收回剩余欠款的机会,或者向被担保人提出或 要求其提出债务重组方案,包括重估项目现金流 量,重新确定被担保人偿还银行贷款(或本公司 代偿款)本息的时间表,并要求其董事会通过债 务重组方案,以保证及时还款。
1、财务状况预警信号 ⑴、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大幅上升; ⑵、连续三个月流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 ⑶、库存连续两个月比担保前较大幅度减少; ⑷、流动负债增加额大于流动资产增加额; ⑸、连续三个月应收账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 ⑹、其他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 ⑺、注册资本变更减少; ⑻、或有负债大幅度增加。
3、对于拖欠本金或利息,造成本公司被迫垫 款而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要立即取消对被 担保人的信用担保,提前处置反担保物。
4、对于在保后检查中发现《委托担保合同》 或《反担保合同》条款不利于保护本公司权益或 者存在漏洞的,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者与 当事人协商变更合同条款或重签合同。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1. 引言担保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种,主要以为融资人提供担保服务,帮助融资人解决融资难问题,但在担保提供过程中,担保公司有可能会面临担保风险,例如担保人无法履行担保义务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建立科学可靠的担保风险预警机制,预防担保风险的发生。

2.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类型2.1 系统预警机制系统预警机制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手段上的一种风险预警机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方式,从各种可能渠道收集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分析、处理和预测,为担保公司提供准确、实时的风险预警信息。

理论上,系统预警机制可以包括担保人预警、融资人预警等多个方面,从而全面提高担保公司对风险的控制。

2.2 人工预警机制人工预警机制是传统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基于人员判断和经验,通过担保公司内部的专业风险管理团队对大量数据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研究和判断,提供相关的风险预警信息。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耗时、耗力,但是由于其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很多担保公司仍然采用这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风险预警机制。

3. 担保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方法3.1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模型是担保公司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主要是针对各种担保风险制定相应的评估模型,将不同类型的风险风险因素分散到评估指标体系中,通过科学而准确的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指标,从而达到对风险的准确定量预测。

3.2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是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风险评估模型的补充和延伸,将风险评估模型中对于风险的计算变成具有实用性的指标,提供给公司管理层进行更具体、更实用的风险管理决策。

建立良好的预警指标体系,能更牢固固定风险预警和防范的战略目标。

3.3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风险预警体系建设中,信息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建立担保风险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司可以实现对各种担保业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存储、处理、共享等一系列信息化核心工作,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各种风险进行监视并预警,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制度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制度1.保持公司的资金安全:包括资金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等。

2.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通过建立合理的担保条件和审慎的审查流程,减少贷款违约的可能。

3.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通过风险控制,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获得,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

4.提升公司的声誉和竞争力: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保障公司正常运营,提升公司的声誉和竞争力。

1.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和规范,协调与监督公司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

2.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度:包括对担保对象的风险评估、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评估、制定担保条件、风险控制审查等。

3.业务流程规范:包括贷前审核、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等一系列流程的规范。

4.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各个环节的管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

1.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

2.风险评估: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预防措施等。

3.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

4.风险控制执行: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包括贷款审查、风险预警、合作伙伴评估等。

5.风险监控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担保公司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管和控制。

2.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风险数据,为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4.加强对合作伙伴的管理: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对其风险管理能力的检查和评估。

5.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定期对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6.健全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参考文本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参考文本

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担保公司担保风险预警机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保后检查,发现担保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问题担保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担保风险。

(二)、风险预警信号1、财务状况预警信号⑴、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大幅上升;⑵、连续三个月流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⑶、库存连续两个月比担保前较大幅度减少;⑷、流动负债增加额大于流动资产增加额;⑸、连续三个月应收账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⑹、其他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⑺、注册资本变更减少;⑻、或有负债大幅度增加。

2、经营效益状况预警信号⑴、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⑵、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⑶、货款回笼连续两个月大幅度下降;3、内部核算情况预警信号⑴、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过高或有较大幅度上升;⑵、存货账实不符;⑶、存在负债未入账现象;⑷、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⑸、对外投资有较大损失。

4、担保状况预警信号⑴、保证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恶化;⑵、抵(质)押物被有关机关法查封、冻结、扣押;⑶、抵(质)押物市场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⑷、抵(质)押物变现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⑸、抵(质)押物所有权发生争议;⑹、抵(质)押物变现能力降低;⑺、抵(质)押物实际占管人管理不善;⑻、担保人的经营机制和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贷款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

贷款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

贷款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研究贷款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个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贷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监测和预防这些贷款风险的发生,建立科学有效的贷款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贷款风险监测**在贷款过程中,贷款机构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借款用途等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测。

只有及时了解借款人的情况,才能更好地预防风险的发生。

贷款风险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用监测:贷款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资产状况、经营状况等,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时调整贷款利率和额度。

2. 还款能力监测:贷款机构需要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借款人的收入、负债情况、资产配置等。

只有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机构才能更好地安排贷款产品和还款计划。

3. 借款用途监测:贷款机构需要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监测,确保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防止发生违约行为。

**二、贷款风险预警机制**贷款风险预警是贷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贷款机构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指标监测:贷款机构需要设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指标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利率、利润率、不良贷款率等风险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2. 风险评估模型:贷款机构可以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还款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估,量化贷款风险程度,及时做出风险预警。

3. 风险应急预案:贷款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风险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减少贷款损失。

**三、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体系**除了贷款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外,贷款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分散、风险保障、风险控制等方面。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贷款风险预警机制第一章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保后检查,发现担保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问题担保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担保风险。

第二章风险预警信号1、财务状况预警信号⑴ 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大幅上升;⑵ 连续三个月流动比率较年初大幅下降;⑶ 库存连续两个月比担保前较大幅度减少;⑷ 流动负债增加额大于流动资产增加额;⑸ 连续三个月应收账款增幅超过销售收入增幅;⑹ 其他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过高;⑺ 注册资本变更减少;⑻ 或有负债大幅度增加。

2、经营效益状况预警信号⑴ 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⑵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⑶ 货款回笼连续两个月大幅度下降;3、内部核算情况预警信号⑴ 账龄1 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过高或有较大幅度上升;⑵ 存货账实不符;⑶ 存在负债未入账现象;⑷ 注册资本未按规定到位;⑸ 对外投资有较大损失。

4、贷款状况预警信号⑴ 贷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恶化;⑵ 抵(质)押物被有关机关法查封、冻结、扣押;⑶ 抵(质)押物市场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⑷ 抵(质)押物变现价值与评估价值差距拉大;⑸ 抵(质)押物所有权发生争议;⑹ 抵(质)押物变现能力降低;⑺ 抵(质)押物实际占管人管理不善;⑻ 贷款人的经营机制和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5、非财务因素预警信号⑴ 股东之间或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矛盾较大;⑵ 主要经营者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出现赌博、吸毒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行为;⑶ 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内部案件较多;⑷ 财务制度管理混乱,报表严重失实。

⑸ 经常性拖欠职工工资,职工情绪对立;⑹ 存在违法经营问题;⑺ 业务伙伴关系恶化,出现较大经济纠纷;⑻ 受到税务、工商或质检等部门处罚;⑼ 未按期办理年检手续;⑽ 公司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11)主要股东发生重大变化;(12)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13)政府政策对该行业发展作出严格限制;(1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财产损失;6、与金融部门及担保企业关系预警信号⑴ 被金融机构及其他担保企业宣布为信用不良客户;⑵ 拖欠银行贷款本息;⑶ 逃废银行债务;⑷ 不能按期偿还债务,被债权人起诉;⑸ 对银行和本公司的态度发生变化,缺乏坦诚的合作态度,领导人约见困难,住所经常无人或失去通讯联系;⑹ 拒绝提供财务报表和其他报表资料;⑺ 提供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其他资料;⑻ 多种还款来源没有落实;⑼ 企业签发空头友票。

担保业务应急预案方案

担保业务应急预案方案

担保业务应急预案方案一、预案编制背景及目的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担保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编制此应急预案方案。

目的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应急措施,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司资产安全和客户权益不受损失。

二、组织架构与责任分配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小组,由高级管理层领导,下设不同职能的小组,包括风险评估组、资金管理组、客户服务组等。

各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协同作战,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对担保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建立风险数据库,实时更新风险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预警机制与信息通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同时,确立信息通报流程,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至相关人员和部门。

五、应急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

例如,对于信用违约事件,应迅速启动债务追偿程序;对于市场波动,应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等。

六、资金保障与流动性管理确保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应对紧急情况,包括设立专项应急基金和建立紧急融资渠道。

同时,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七、法律事务与合规性检查加强法律团队的建设,确保在处理紧急事件时,所有的措施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避免因违规操作带来的额外风险。

八、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

同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九、预案的更新与完善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

十、总结与反馈每次应急事件发生后,都应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应对过程中的得失,及时调整预案内容。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担保借款风险预警是指通过一些与担保借款安全密切相关的先行指标及情况的收集,及时预测和发现担保借款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预警主要用于对正常担保借款的管理。

发现风险预警信号是投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在担保公司的担保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存,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我公司的生存。

我们河南浩亚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预警提示的基本目标是在保证担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财务状况预警信号(一)客户销售收入月对比变化异常,出现大幅变动或急速萎缩,或与同期比出现萎缩。

(二)净利润、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财务指标连续两年平均每年降幅超过10%;或同比下降20%以上;(三)客户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30%以上,或已达到80%以上,或远高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四)客户流动比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以上,或远低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五)客户速动比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70%以上,或远低于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六)客户净现金流或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30%以上,或二者同时开始出现负数;(七)负债比率超过150%;(八)客户存货周期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或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九)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30%以上,或已低于100%,或远低于行业、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十)客户总负债增长超过100%;(十一)会计事务所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十二)发现客户通过会计作假、财务欺诈、非正常关联交易等手段虚增收入或利润,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十三)企业与公司或关联公司的交易超出正常范围,资金大量流出,关联交易的应收款大量增加。

二、行业风险预警信号(一)行业被国家列入限制或淘汰类产品(二)宏观经济环境(如经济运行周期等)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业、货币、税收、环保等政策)变动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行业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四)行业出现重大技术变革,导致行业产品和生产技术的重大改变,有可能造成行业内生产力布局的重新调整或对客户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五)行业市场空间不断缩小,出现明显的行业性衰退;(六)行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或出现行业性亏损;(七)制约行业发展能源、交通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电力、燃油紧缺,交通瓶颈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发展;(八)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纠纷、国际贸易壁垒或国家出口政策变动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九)出现重大自然、社会、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等)对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区域风险预警信号(一)区域GDP或财政收入连续出现负增长;(二)区域核心资源出现衰竭;(三)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或产业布局调整对区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五)区域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业或客户发展。

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规划、产业调整规划、人口规划等)、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供应政策、环保政策等出现重大调整;(六)区域出现重大经济案件或金融性案件,对区域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的;(七)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发生金融危机、政局动荡、战争等重大事件,或受到联合国、世贸组织、西欧、美国等组织和国家的经济制裁,对客户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八)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进出口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如提高关税、进出口管制(配额、许可证等)、倾销、实施反倾销调查、设置贸易壁垒等,对客户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九)地区发生地震、水灾、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影响了信贷资金安全。

四、担保借款用途预警信号(一)担保借款用途不符合约定,存在挪用短期担保借款用于长期投资等担保借款挪用现象;(二)客户存在严重有违公平的关联交易,导致担保借款实质上被转移至关联公司,公司业务人员失去对担保借款的监控;(三)担保借款用于偿还股东个人借款,或被关联企业长期占用,或用于股权性投资;五、客户生产经营管理预警信号(一)高层人员卷入刑事案件或重大民事纠纷;(二)管理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如:核心管理层出现重大人事变动或变动过于频繁;管理层核心人物突然死亡、患重病、辞职、有移民倾向或下落不明,没有相应的继承者;核心管理层出现严重分歧或分裂等;(三)主要控股股东、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曾担任过破产企业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并对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四)主要控股股东、法人代表或高管人员曾逃废银行债务或其他债务,信用记录不良的;(五)客户资本金结构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主要股东减资,资本金大量减少,主要股东股权转让;(六)客户高层管理人员集体更换;(七)公司独立董事或监事人员非个人原因辞职或集体辞职;(八)客户主要财务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发生非正常变更,辞职、死亡或失去行为能力;(九)客户陷入经济纠纷或诉讼纠纷,无法正常履行职责;(十)客户经营战略、投资方向、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客户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十一)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或建设项目施工期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对客户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十二)企业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生产经营收入锐减,市场份额下降;(十三)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来源或发生质量问题,生产被迫中断;(十四)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失败或购置的主要设备、生产流水线不能运行;(十五)企业产品因质量问题,导致销售合同被废除或被购货方拒绝付货款,造成内、外销渠道中断,产品积压呆滞;(十六)企业购销活动中资金、物资被骗,影响经营和归还到期贷款;(十七)企业受国外经济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或产业政策影响供产销受制约,销售锐减;(十八)客户对外投资产生巨额损失,对客户本身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九)企业遭受火灾等意外灾害,财产物资损失严重;(二十)企业违法经营,被工商部门处罚,吊销执照;(二十一)客户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母子公司)等发生严重亏损、重大经济纠纷、涉嫌重大经济纠纷、涉嫌重大经济案件,转制、重组、关停倒闭、破产等重大变化;(二十二)客户业务性质、经营范围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章程出现不利于我公司债权维护的重大修改;(二十三)客户营业执照、担保借款卡未年检或年检未通过,导致营业执照、担保借款卡失效;(二十四)企业(项目)资本金未按时到位或存在抽逃、变相抽逃资本金行为。

如股东因非经营因素向企业借款;私分企业财产;未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或公益金;违规分配利润等;虽出具资本金承诺书确难以落实,借调资金验资但验资后抽逃资本金等;(二十五)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常波动;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证监会、证劵交易所的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公布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的消息;(二十六)客户有重大违章、违法行为。

如:超营业执照登记的期限经营或经营范围经营业务;非法集资、逃税、走私、骗汇、虚开增值税发票、违章排污、非法劳务用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商业侵权等;(二十七)客户存在明显的逃废债行为。

如:关联企业间的低价出售、高价买进、无偿赠与资产等;通过分离等形式剥离有效资产,使原企业形成的空壳等;(二十八)客户丧失主要产品专营权、特许经营权、分销权;(二十九)客户丧失一个或多个主要贸易伙伴。

如:主要合作伙伴与其解除合作关系;主要贸易伙伴关停、倒闭、破产;(三十)客户经营策略出现重大调整,信贷需求急剧膨胀。

如企业规模扩张与市场扩展不相协调;快速转移经营重点,向非主业领域急剧扩张,异地投资大幅度上升,集团企业异地兼并行为频繁等;(三十一)客户经营活动发生显著变化,开工严重不足,或出现停产、半停状态;(三十二)企业或项目融资计划无法实现,如投资人撤资或减少投资,其他银行撤销担保借款或拒绝担保借款申请或降低信用额度等;(三十三)客户支付能力下降,经常签发空头支票,拖欠税款、工程款、员工工资;(三十四)客户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固定资产。

六、银企关系及客户信用状况预警信号(一)出现重大经营管理变化(如企业改制、控股股东变化、高管变化、涉案诉讼等)不主动或提前告知我公司;(二)延迟支付担保借款本息;(三)或有负债业务发生垫付;(四)客户存款余额或结算量锐减;(五)客户拒绝提供财务报表等资料或提供虚假的资料;(六)不配合公司进行资金监督和现场检查;(七)经常找借口回避与我公司业务人员会面;(八)无故拖延交付财物报表、生产经营计划等要求提供的资料;(九)客户通过改制、设立子公司、关联交易、转移资产、破产等形式企图悬空、逃废我公司债务;(十)客户违反与其他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他对外债务,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十一)客户采取欺诈手段骗取担保借款,或套取担保借款用于牟取非法收入;(十二)我公司接到许多其他单位的资信咨询调查;(十三)用信人向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申请被拒绝或其他金融机构降低其信用限额;(十四)外部评级机构调低客户的信用评级;(十五)客户频繁更换会计事务所或法律顾问;(十六)客户长期依赖担保借款展期、借新换旧等手段长期占用公司担保借款维持生产经营周转。

七、客户体制变更预警信号(一)试行租赁、承包、联营、合并(兼并)、分立、合作;(二)进行公司化改制、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三)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四)客户即将关停破产、解散或正在酝酿停破产、解散计划。

八、反担保预警信号(一)对反担保抵(质)押物失去控制或缺乏有效监管,抵(质)押物被有关机关依法查封、冻结和扣押等;(二)反担保抵(质)押资产重复抵(质)押;(三)反担保抵(质)押手续不完备,未进行合法、有效登记,抵(质)押法律手段有瑕疵;(四)反担保担保借款抵(质)押物发生严重物理毁损,或由于市场价格变动等原因导致其经济价值严重贬值,担保价值明显下降的;(五)客户未经同意擅自处置反担保抵(质)押物;(六)反担保抵(质)押物所有权发生争执、反担保抵(质)押物保险过期;(七)反担保合同等重要法律文件遗失,对担保借款偿还有实质性影响;(八)反担保人发生关、停、并、转、转移资产,或者进行租赁、分立、承包、联营、并购、重组等,或者出现其他重大风险预警信号,或者反担保人的对外担保额度超过其担保能力,担保能力明显下降;(九)保证人信用等级下降。

九、固定资产担保借款项目预警信号(一)工程进展迟缓,未按计划完成;(二)自有资金不到位;(三)资金使用不合理,部分被挪用,有挤占资金行为;(四)资金出现缺口;(五)工程投资突破总投资;(六)工程技术、工艺、设备出现较大变化;(七)项目竣工后生产经营、财务效益低于评估(预测)水平。

如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后车流量未达到预计标准,技改项目开工不足,产品价格低于预测价格,生产成本高于预测成本,实际产能低于预测产能;(八)项目现金净流量、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担保借款偿还期等指标低于预测水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